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氧化碳增油技术在孤岛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李煊 苏敬宝 +1 位作者 郭学民 孙开芹 《石油钻探技术》 CAS 2002年第4期72-73,共2页
介绍了二氧化碳增油机理和二氧化碳增油技术在孤岛油田的应用情况。现场应用表明 ,二氧化碳非混相驱油是封闭小断块油田的有效增产措施 ,二氧化碳酸化 (压裂 )助排能起到缩短排液时间 。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增油技术 孤岛 应用 提高采收率 气开采 产量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渗高能区块提液增油技术探讨
2
作者 王延芳 《今日科苑》 2010年第8期118-118,120,共2页
前言:以现河庄油田河68、河100断块为主的高渗高能断块,虽开发时间长、综合含水高,但地层能量充足,为实现断块稳产高产、减缓递减、提高油田采收率,提液增油是必然的手段,结合生产经营形势。
关键词 增油技术 提液 高能 高渗 区块 现河庄 田采收率 地层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热解工艺及其增油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刘瑞春 牛犇 +1 位作者 张君涛 刘俊杰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7-41,45,共6页
综述了最新的煤热解工艺和典型的煤热解增油技术,内构件移动床碎煤热解工艺和内旋式移动床煤热解新工艺适用于小颗粒低阶煤,内旋式移动床煤热解新工艺和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240 t/d固体热载体粉煤热解工艺可以更好地解决粉尘夹带的问题,... 综述了最新的煤热解工艺和典型的煤热解增油技术,内构件移动床碎煤热解工艺和内旋式移动床煤热解新工艺适用于小颗粒低阶煤,内旋式移动床煤热解新工艺和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240 t/d固体热载体粉煤热解工艺可以更好地解决粉尘夹带的问题,双循环固体热载体工艺对不同煤种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在煤热解增油技术中,煤与其他物质共热解和甲烷活化与煤热解耦合技术更具有工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热解 热解工艺 增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单井吞吐增油技术在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30
4
作者 于云霞 《钻采工艺》 CAS 2004年第1期89-90,共2页
CO2 单井吞吐工艺增油技术是一种提高油气采收率的有效方法。该技术主要是针对低渗透油田储油层能量相对不足的地质特点 ,而开发的一种新的单井增产技术措施。现场应用实践证明 ,该技术具有明显的增油效果 ,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文... CO2 单井吞吐工艺增油技术是一种提高油气采收率的有效方法。该技术主要是针对低渗透油田储油层能量相对不足的地质特点 ,而开发的一种新的单井增产技术措施。现场应用实践证明 ,该技术具有明显的增油效果 ,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文中介绍了CO2 单井吞吐工艺增油机理、选井条件和部分油井实施本工艺的实际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单井吞吐工艺 增油技术 气采收率 低渗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振增油技术在萨中油田的应用
5
作者 朱安庆 范云泽 夏庆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21-21,共1页
自振解堵增油装置把油管柱的弹性伸缩能量转变为声波 ,主要用于解除油层近井地带堵塞 ,提高单井产量及最终采收率。自振增油装置由密封器和振动器两部份组成。自振装置能够起到解堵增油的效果 ,但完善的注采关系是取得良好增油效果的保... 自振解堵增油装置把油管柱的弹性伸缩能量转变为声波 ,主要用于解除油层近井地带堵塞 ,提高单井产量及最终采收率。自振增油装置由密封器和振动器两部份组成。自振装置能够起到解堵增油的效果 ,但完善的注采关系是取得良好增油效果的保证。萨中开发区高含水后期 ,油层厚度大、渗透率高的油层不适采用自振装置增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振增油技术 萨中 密封器 渗透率 解堵工艺 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庆三次采油增油技术进入纳米时代
6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4年第3期128-128,共1页
近日,在陕北定边胡尖山油田新五区增油新技术试验井组采访获悉,长庆油田在该区应用的邦德007MD膜剂驱油新(工艺)技术试验获重大突破,9口油井300天累计增产原油达1136.86吨以上。展示了该技术潜在的科技价值和良好的推广前景。至... 近日,在陕北定边胡尖山油田新五区增油新技术试验井组采访获悉,长庆油田在该区应用的邦德007MD膜剂驱油新(工艺)技术试验获重大突破,9口油井300天累计增产原油达1136.86吨以上。展示了该技术潜在的科技价值和良好的推广前景。至此,长庆油田三次采油增油技术进入纳米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油技术 纳米时代 三次采 长庆 技术试验 科技价值 井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2吞吐降水增油技术在板桥油田板14-1区块的应用实践
7
作者 潘国振 张红超 曹云龙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 2019年第18期44-44,共1页
针对板桥油田中浅层边底水稠油油藏“采出程度低、采油速度低、高含水”的开发难点,为有效控制边底水,提高区块采收率,实现高效开发;2018年以来在前期调研基础上,先后对板14-1区块相关油井实施了二氧化碳吞吐降水增油技术,增油降水效果... 针对板桥油田中浅层边底水稠油油藏“采出程度低、采油速度低、高含水”的开发难点,为有效控制边底水,提高区块采收率,实现高效开发;2018年以来在前期调研基础上,先后对板14-1区块相关油井实施了二氧化碳吞吐降水增油技术,增油降水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桥 板14-1区块 CO2吞吐降水增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振动(弹性波)增采技术在大庆油田的应用
8
作者 刘自敏 李清仁 唐建人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5-37,共3页
介绍了人工振动(弹性波)法增油技术在大庆油田的应用情况,并对现场试验的基础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功率的地面震源所产生的弹性波场连续不断地作用于储层,可以提高原油的产出量,原油增产幅度一般为385%。该方... 介绍了人工振动(弹性波)法增油技术在大庆油田的应用情况,并对现场试验的基础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功率的地面震源所产生的弹性波场连续不断地作用于储层,可以提高原油的产出量,原油增产幅度一般为385%。该方法对于高含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振动 增油技术 激振力 大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油水井增产增注技术课堂教学效果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承丽 宋国亮 +2 位作者 刘丽 张继红 殷代印 《科技创新导报》 2012年第14期157-157,共1页
教学手段需要不断的更新,多媒体技术已经广泛的用于教学领域,油水井增产增注技术是石油工程专业一门重要必修课程,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优化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改变教学方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多媒体 水井技术 教学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单井吞吐增油技术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董福国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3年第11期109-109,共1页
我国的油田开采随着科技的发展正在飞速的前进,但是在很多的油田的储存层非均质性比较的糟糕,而且原油的粘度也十分的稠,所以对于一些普通的开采方法就有了限制性。为了寻找更加高效率更有经济效益的采油技术十分的重要,目前发明的一种... 我国的油田开采随着科技的发展正在飞速的前进,但是在很多的油田的储存层非均质性比较的糟糕,而且原油的粘度也十分的稠,所以对于一些普通的开采方法就有了限制性。为了寻找更加高效率更有经济效益的采油技术十分的重要,目前发明的一种二氧化碳吞吐增油技术是很的有效,给石油的开采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利用二氧化碳采油的技术它更适合于比较深的油藏,并且对一些低渗透、高粘度的油层有着奇效,而且二氧化碳采油技术不仅仅局限于石油的开发阶段还可以应用与油田的中后期的开采,这对油田的开采就有了比较大的灵活性。目前国内外都开始用二氧化碳技术,它可以说已经成为了一种主流技术,对于油田的增油有着神奇的效果,下面我们对这样技术进行一下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增油技术 井开发
原文传递
浅析新庄油田南三块常采氮气抑水增油现状
11
作者 郑伟华 赵凯 +1 位作者 王海滨 符学敏 《化工管理》 2017年第10期223-223,共1页
南三块油藏有含油面积小、宽度窄、平面叠合差、边水活跃的特点,目前该区块常采油井长期经降压开采,油层内部压力保持水平低,距边水近油井受边水影响严重,且低效井后备层较少,措施挖潜余地小,为改善区块内常采油井开发效果,通过综合分析... 南三块油藏有含油面积小、宽度窄、平面叠合差、边水活跃的特点,目前该区块常采油井长期经降压开采,油层内部压力保持水平低,距边水近油井受边水影响严重,且低效井后备层较少,措施挖潜余地小,为改善区块内常采油井开发效果,通过综合分析,对常采低效井实施氮气抑水增油技术,提高区块常采油井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淹 注水对应 边水推进 氮气抑水增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预交联”复合调驱技术在文留油田的先导试验
12
作者 林春江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5年第4期95-96,共2页
“交联+预交联“复合调驱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控水增油技术。本文介绍了该项技术在已进入“三高”开发阶段的文留油田的施工工艺、改进和完善及现场试验效果,为该项技术的开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文留 调驱技术 预交联 先导试验 复合 增油技术 施工工艺 开发阶段 试验效果 控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庆油田三次采油技术进入纳米时代 达国际领先水平
13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年第3期I0011-I0012,共2页
[导读]至此,中国石油长庆油田三次采油增油技术进入纳米时代。科技日报讯(记者瞿剑)据中国石油最新消息,其旗下长庆油田在陕北定边胡尖山油田新五区应用邦德007MD膜剂驱油新(工艺)技术试验,9口油井300天累计增产原油达1136.86... [导读]至此,中国石油长庆油田三次采油增油技术进入纳米时代。科技日报讯(记者瞿剑)据中国石油最新消息,其旗下长庆油田在陕北定边胡尖山油田新五区应用邦德007MD膜剂驱油新(工艺)技术试验,9口油井300天累计增产原油达1136.86吨以上,展示了该技术在致密油储层增产上的独特价值。至此,中国石油长庆油田三次采油增油技术进入纳米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次采技术 长庆 纳米时代 国际领先水平 中国石 增油技术 技术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庆油田破解致密油气开发难题
14
《纳米科技》 2014年第1期84-84,共1页
长庆油田在陕北定边胡尖山油田新五区应用的邦德007MD膜剂驱油新(工艺)技术试验获重大突破.9口油井300天累计增产原油达1136.86吨以上。这标志着中石油三次采油增油技术进入纳米时代。
关键词 长庆 气开发 破解 技术试验 纳米时代 增油技术 三次采 中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技术高效开发致密油藏的应用和展望
15
作者 冯阳 肖立晓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 2025年第1期35-39,共5页
随着常规油气资源不断勘探开发以及大规模开采利用,全球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重点方向逐渐向非常规油气资源转变。针对致密油藏储层物性差、孔喉尺寸小、无自然产能和采收率低等特点,纳米材料以其纳米尺寸、低界面张力、良好楔形渗透作用... 随着常规油气资源不断勘探开发以及大规模开采利用,全球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重点方向逐渐向非常规油气资源转变。针对致密油藏储层物性差、孔喉尺寸小、无自然产能和采收率低等特点,纳米材料以其纳米尺寸、低界面张力、良好楔形渗透作用广泛用于致密油藏高效开发,纳米增渗驱油技术逐渐发展为致密油藏高效采油的关键技术。分析认为,推行致密油藏增渗增能、洗油驱油一体化技术,利用纳米增渗驱油技术协同大型水力压裂储层改造,提高压裂规模和造缝的密度和长度,从而实现致密油藏有效增能增注,改善渗吸驱油距离和洗油效果。因此,高效缝网改造与渗吸洗油提高采收率(EOR)一体化技术将是提高致密油藏开采效果及开发综合效益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 压驱一体化 渗吸 纳米渗驱技术
原文传递
含聚采出液三相分离器 被引量:3
16
作者 朱秀娟 胡国林 +2 位作者 林桂华 魏友国 张锡波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0-60,共1页
关键词 采出液 三相分离器 增油技术 孤岛 水乳化 水分离 污水站 脱水站 乳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6MPa超临界注汽锅炉特性分析与实践应用
17
作者 胡庶祥 刘天鹏 《中国设备工程》 2012年第8期54-56,共3页
阐述了超临界活动注汽锅炉在蒸汽吞吐工艺应用过程中的特性,并通过对超临界锅炉注汽施工应用的分析,对其参数选择、应用效果及推广前景进行了评价和预测。
关键词 注汽 超临界 增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吞吐建功,老区焕新生
18
作者 王大鹏 李润泽 《中国石油石化》 2025年第7期50-51,共2页
辽河油田金海采油厂创新应用二氧化碳控水增油技术治理新海27块,取得了显著成效。油井自喷且最长自喷期21天!单井高峰期日产油15.1吨!平均含水率下降18.6%,应用见效率100%!中国石油辽河油田金海采油厂在新海27块创新应用二氧化碳吞吐工... 辽河油田金海采油厂创新应用二氧化碳控水增油技术治理新海27块,取得了显著成效。油井自喷且最长自喷期21天!单井高峰期日产油15.1吨!平均含水率下降18.6%,应用见效率100%!中国石油辽河油田金海采油厂在新海27块创新应用二氧化碳吞吐工艺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让这个采收率已到极限的天然能量开发老区重新焕发了生机。新海27块所在的海外河油田,是中国石油首批老油田“压舱石”工程,肩负着夯实产量基础的重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油技术 含水率 老区 新海27块 辽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