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芩素的药理作用及增溶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高建亭 路晨月 +1 位作者 师鑫潮 何欣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3-87,共5页
黄芩素是来源于中药黄芩的一种黄酮类有效成分,药理作用广泛,在提高家禽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改善肠道菌群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近年来在兽医学领域得到广泛研究。研究表明黄芩素具有抑菌活性、抑制炎症反应和调节肉鸡肠道微生物平衡... 黄芩素是来源于中药黄芩的一种黄酮类有效成分,药理作用广泛,在提高家禽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改善肠道菌群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近年来在兽医学领域得到广泛研究。研究表明黄芩素具有抑菌活性、抑制炎症反应和调节肉鸡肠道微生物平衡等作用。但黄芩素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不高,大大限制了其临床应用。为提高黄芩素的溶解度,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大量增溶研究,如共晶、固体分散体、包合物、纳米粒和脂质体等。因此,基于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资料,就药理作用和增溶技术两方面对黄芩素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黄芩素和其他难溶性药物的增溶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素 药理作用 溶解度 增溶技术 生物利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溶性药物增溶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波 张东娜 +1 位作者 王洪权 窦嫒嫒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425-428,共4页
如何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是药剂学研究的重点。本文就近年来环糊精包合技术、脂质体技术、固体分散体技术、纳米粒等传统技术和其他一些新方法对增加难溶性药物溶解度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难溶性药物 增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藻粉增溶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陈运中 张桂红 +2 位作者 王克安 李锋 牟敦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7-9,共3页
对溶剂浸提,反复冻融,超声波处理,磷酸处理和酶解技术对螺旋藻粉的增溶效果进行了比较。发现以反复冻融浸提,其渣再酶解处理为最佳增溶方法。
关键词 螺旋藻粉 增溶技术 溶剂浸提 超声波 磷酸 酶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溶性药物的制剂增溶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华龙 尹东东 王杏林 《天津药学》 2010年第1期60-67,共8页
目的:综述难溶性药物增溶和提高生物利用度的制剂技术及应用。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归纳。结果:难溶性药物随着制剂技术的改进及新剂型的应用,可通过环糊精包合或复合、固体分散体、微粉化、加增溶剂或助溶剂、成盐处理等... 目的:综述难溶性药物增溶和提高生物利用度的制剂技术及应用。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归纳。结果:难溶性药物随着制剂技术的改进及新剂型的应用,可通过环糊精包合或复合、固体分散体、微粉化、加增溶剂或助溶剂、成盐处理等多种途径来提高药物的溶出速率和生物利用度。结论:随着药学领域中新制剂技术的发展、新材料的应用,难溶性药物的吸收差、生物利用度低这一限制已逐渐被克服,难溶性药物也可获得较好的吸收和生物利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溶性药物 增溶技术 生物利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藻粉增溶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陈运中 张桂红 +2 位作者 王克安 李锋 牟敦法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1999年第1期12-14,共3页
本文对溶剂浸提、反复冻融、超声波处理、磷酸处理和酶解技术对螺旋藻粉的增溶效果进行比较研究。其结果发现以反复冻融浸提,其渣酶解处理为最佳增溶方法。
关键词 螺旋藻粉 增溶技术 溶剂浸提 反复冻融 酶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苯尼考增溶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史兰香 胡永青 +1 位作者 陈东 张宝华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101-107,共7页
氟苯尼考是一种优良的专门用于动物保健的抗菌药物.由于氟苯尼考水溶性很差,生物利用度低,因此限制了其在制剂和临床上的应用,增大氟苯尼考水溶性是提高氟苯尼考生物利用度的关键技术.概述了近年来氟苯尼考增溶技术的研究进展,重点探讨... 氟苯尼考是一种优良的专门用于动物保健的抗菌药物.由于氟苯尼考水溶性很差,生物利用度低,因此限制了其在制剂和临床上的应用,增大氟苯尼考水溶性是提高氟苯尼考生物利用度的关键技术.概述了近年来氟苯尼考增溶技术的研究进展,重点探讨了物理增溶技术和化学修饰增溶技术存在的优势及不足.分析表明:依据前药原理,从氟苯尼考结构出发,用化学方法对其进行结构修饰和改造是彻底解决氟苯尼考溶解性难题的根本途径.同时对氟苯尼考的增溶技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苯尼考 增溶技术 物理增溶 化学修饰增溶 抗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溶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周锦兰 俞开潮 《粮油食品科技》 2003年第3期43-44,共2页
增溶作用是食品工业中应用的高新技术之一。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影响增溶剂增溶能力的有关因素以及在增溶剂的选取时应注意的有关问题。
关键词 增溶技术 食品工业 增溶 应用 HLB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溶性药物增溶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志萍 邓家刚 +1 位作者 韦慧鲜 谷薇薇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73-76,共4页
关键词 难溶性药物 增溶技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红素增溶技术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班俊峰 孙美丽 +1 位作者 黄思玉 吕竹芬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第5期32-34,共3页
饮食指南建议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摄入量,以减少癌症、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症和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病率,水果和蔬菜中所含的抗氧化物质可减轻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番茄红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能有效降低癌症、心血管病等... 饮食指南建议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摄入量,以减少癌症、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症和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病率,水果和蔬菜中所含的抗氧化物质可减轻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番茄红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能有效降低癌症、心血管病等疾病的发病率,是目前功能食品、药品研究中的一个研究的热点,番茄红素不溶于水且性质不稳定,生物利用度低,因此又限制其广泛的应用。故研究提高番茄红素的水溶性、增加其稳定性、提高生物利用度的技术成为目前的热点。现综述番茄红素增溶技术的新研究进展,以促进番茄红素的进一步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红素 溶解度 增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增溶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玉秀 张子怡 +3 位作者 李丙东 赵春霞 李紫怡 张浩淼 《山东化工》 CAS 2021年第10期70-71,74,共3页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新药开发的重视,如何增加药物的溶解度,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受到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该文就近年来在医药化工领域广泛应用的固体分散体、微粉化、环糊精包合物、纳米混悬剂、自(微)乳化技术、共晶微晶、磷脂复合物、...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新药开发的重视,如何增加药物的溶解度,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受到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该文就近年来在医药化工领域广泛应用的固体分散体、微粉化、环糊精包合物、纳米混悬剂、自(微)乳化技术、共晶微晶、磷脂复合物、前体药物等一些新方法新技术在增加药物溶解度及提高生物利用度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 增溶技术 溶解度 生物利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溶性药物增溶技术研究现状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绪洁 李梓铭 +4 位作者 马源昌 李跃东 于小颖 于帅 薛富民 《山东化工》 CAS 2022年第23期100-102,共3页
在制药领域中,药物多以固态晶体形式存在。固态晶体药物活性成分渗透性好,但存在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等问题。如何提高固态药物的溶解度一直是药物结晶与药物制剂等领域研究者们的关注重点。本文总结了国内外近年来针对药物晶体增溶... 在制药领域中,药物多以固态晶体形式存在。固态晶体药物活性成分渗透性好,但存在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等问题。如何提高固态药物的溶解度一直是药物结晶与药物制剂等领域研究者们的关注重点。本文总结了国内外近年来针对药物晶体增溶方面的技术方法,包括改变晶体结构、加入添加剂、替换溶剂体系及纳米晶等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晶体 溶解度 增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来昔布增溶技术研究进展
12
作者 刘浪 李婷 +3 位作者 欧阳芬芬 文敏 莫易 朱蠡庆 《广州化工》 CAS 2023年第4期26-29,共4页
塞来昔布作为第一款环氧化酶-2选择性非甾体抗炎药,具有抗炎、抗风湿、抗肿瘤等广泛的药理作用。然而,其低水溶性与低溶出速率极大的限制了塞来昔布的临床应用。如何改善塞来昔布的溶解度,提高其口服生物利用度是目前该领域研究的重点... 塞来昔布作为第一款环氧化酶-2选择性非甾体抗炎药,具有抗炎、抗风湿、抗肿瘤等广泛的药理作用。然而,其低水溶性与低溶出速率极大的限制了塞来昔布的临床应用。如何改善塞来昔布的溶解度,提高其口服生物利用度是目前该领域研究的重点。综述了纳米晶体、固体分散体、包合物、蛋白载药系统和脂质体技术在塞来昔布增溶方面的研究现状,以期为塞来昔布增溶技术的工艺放大与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与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来昔布 增溶技术 溶解度 生物利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麻二酚增溶技术进展
13
作者 刘佳莹 《化学试剂》 2025年第4期25-32,共8页
大麻二酚(CBD)具有广阔生物及药理活性,能够治疗癫痫,还可缓解焦虑和抑郁症状,在一些实验模型中,CBD表现出对精神分裂症症状的改善作用,对阿尔茨海默病也有潜在的治疗作用。CBD还具有镇痛、抗炎等医疗用途,在食品及保健品领域也具有探... 大麻二酚(CBD)具有广阔生物及药理活性,能够治疗癫痫,还可缓解焦虑和抑郁症状,在一些实验模型中,CBD表现出对精神分裂症症状的改善作用,对阿尔茨海默病也有潜在的治疗作用。CBD还具有镇痛、抗炎等医疗用途,在食品及保健品领域也具有探索性。但因其脂溶性强、水溶性差,限制了其在食品、化妆品、生物医药及农业等相关领域的应用。近年来,众多增溶技术被广泛研究用于改善CBD的溶解性。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为CBD增溶技术更广泛的应用提供了可能,总结出可通过成盐法、改变晶型、减小粒径、固体分散体、溶剂体系、环糊精包合、微乳及脂质体8种技术来改善CBD的水溶性,提高生物利用度,但各技术仍面临诸多挑战,未来需进一步优化以推动CBD相关产品的开发与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麻二酚 增溶技术 生物利用度 药理活性 成盐法 减小粒径 固体分散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体酮增溶制剂技术研究进展
14
作者 江婷婷 汪云云 +2 位作者 武香香 曾华辉 朱鑫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703-2708,共6页
黄体酮是目前临床上治疗、预防先兆流产和习惯性流产的一线药物,但由于具有特殊的化学结构,导致其溶解度低,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应用。因此,黄体酮增溶制剂新技术和新剂型是其研究开发的重要方向。本文对近年来黄体酮增溶制剂技术的研究进... 黄体酮是目前临床上治疗、预防先兆流产和习惯性流产的一线药物,但由于具有特殊的化学结构,导致其溶解度低,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应用。因此,黄体酮增溶制剂新技术和新剂型是其研究开发的重要方向。本文对近年来黄体酮增溶制剂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发现可通过固体分散体技术、包合技术、微粉化、纳米化(包括纳米混悬剂、聚合物胶束、纳米粒等)、脂质体技术、自乳化、共晶技术、3D打印这8项技术来增大黄体酮的溶解度,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减少其毒副作用,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体酮 制剂技术 溶解度 生物利用度 增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液体制剂的剂型设计关键技术:组分的溶解性质与增溶技术应用 被引量:9
15
作者 叶亮 熊志伟 +7 位作者 孙娥 吴葳 姜梦华 黄斌 赵菁 封亮 刘俊 贾晓斌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166-3174,共9页
中药现代液体剂型如口服液,虽与传统汤剂相似,但在其剂型选择与设计方面还有所不足,而制剂前物料的溶解性质是其关键。该课题组在研究中药制剂前物料的基础上,建立了中药制剂前物料性质体系。该文构建了以组分溶解性质为核心的中药口服... 中药现代液体剂型如口服液,虽与传统汤剂相似,但在其剂型选择与设计方面还有所不足,而制剂前物料的溶解性质是其关键。该课题组在研究中药制剂前物料的基础上,建立了中药制剂前物料性质体系。该文构建了以组分溶解性质为核心的中药口服液体制剂剂型设计策略,指出物料组分的饱和体积V_(i-n)与制剂日服用量V_(d)之间的关系是剂型设计的关键,V_(i-n)≤V_(d)时可设计选择相关液体剂型,当V_(i-n)>V_(d)时则需要对物料组分采用适宜的增溶技术以满足V_(i-n)≤V_(d)。目前可供选择的增溶技术有添加增溶剂/助溶剂等辅料、调节溶液pH、制备药物的制剂中间体和组分协同增溶等;而随着对中药多糖研究的深入,发现其在中药难溶性成分增溶方面显现出巨大的潜力。中药多糖作为新型的增溶辅料具有一定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液体制剂 制剂前物料性质体系 剂型设计 中药多糖 增溶技术
原文传递
大豆加工蛋白增溶、无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
16
《中国科技成果》 2001年第12期29-29,44,共2页
关键词 大豆加工 废弃物利用 蛋白增溶技术 豆皮 豆渣
原文传递
酸性染料和活性染料增溶加工技术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荣圻 《上海染料》 2003年第5期15-22,共8页
酸性染料和活性染料是两大重要毛用及棉用染料,但大部分国产商品染料的溶解度较低,不能满足印染工艺新发展和液状染料开发的需要.该文就这两类染料的润湿性和溶解性基本原理着手,认识染料在水中润湿、分散、溶解过程以及如何选用新型润... 酸性染料和活性染料是两大重要毛用及棉用染料,但大部分国产商品染料的溶解度较低,不能满足印染工艺新发展和液状染料开发的需要.该文就这两类染料的润湿性和溶解性基本原理着手,认识染料在水中润湿、分散、溶解过程以及如何选用新型润湿剂,助溶剂和分散剂,以提高染料在水中的溶解度和存放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染料 活性染料 增溶加工技术 润湿剂 助溶剂 分散剂
原文传递
难溶性天然药物增溶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8
作者 钟慧 朱源 +1 位作者 余江南 徐希明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3226-3231,共6页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天然药物应用的重视,难溶性天然药物的增溶研究受到广泛关注。天然活性成分大多数存在相对分子质量大、溶解性差等问题,导致口服吸收差,生物利用度低,阻碍了其在制剂研发和临床应用等方面的发展。因此,选择合适的增溶方...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天然药物应用的重视,难溶性天然药物的增溶研究受到广泛关注。天然活性成分大多数存在相对分子质量大、溶解性差等问题,导致口服吸收差,生物利用度低,阻碍了其在制剂研发和临床应用等方面的发展。因此,选择合适的增溶方法,增加难溶性天然药物的溶解度,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十分重要。该文就近年来制剂开发领域研究的热点技术,如前体药物技术、包合物技术、固体分散体技术、共晶技术、渗透泵技术、液固压缩技术、微粉化技术、自微乳、纳米混悬剂、脂质体、聚合物胶束等制剂新技术在增加难溶性天然药物溶解度和提高其生物利用度等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介绍和评述了每一种技术或方法的原理、特点、适用范围、应用实例、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溶性天然药物 增溶技术 溶解度 生物利用度
原文传递
制剂新技术在水难溶性药物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9
作者 杨硕晔 郭允 陈西敬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1228-1231,共4页
目的:了解制剂新技术在水难溶性药物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方法:根据文献,综述了水难溶性药物的增溶新技术、缓/控释制剂新技术、增溶-缓释制剂新技术等方面的研究现状。结果:增溶新技术包括合成水溶性前体药物、主药分子结构中导入亲水基... 目的:了解制剂新技术在水难溶性药物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方法:根据文献,综述了水难溶性药物的增溶新技术、缓/控释制剂新技术、增溶-缓释制剂新技术等方面的研究现状。结果:增溶新技术包括合成水溶性前体药物、主药分子结构中导入亲水基团、合成磷脂复合物、加入嵌段共聚物增溶剂、制成微乳等;缓/控释制剂新技术包括骨架型制剂和渗透泵型制剂;增溶-缓释制剂新技术包括固体分散体制剂、包合物制剂和固体脂质纳米粒制剂。结论:增溶新技术、缓/控释制剂新技术、增溶-缓释制剂新技术的应用较好地改善了水难溶性药物吸收差、生物利用度低的不足,发展前景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难溶性药物 增溶技术 缓/控释制剂新技术 增溶-缓释制剂新技术 文献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分散片制备技术及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20
作者 杨蕾 吴春芝 谷福根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23年第9期2046-2053,共8页
分散片是一种新型口服固体制剂,相较于普通片剂,具有服用方便、崩解迅速、吸收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及不良反应小等优点。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外出现了三维(3D)打印技术、掩味技术、增溶促溶技术、片剂分割技术等分散片制备... 分散片是一种新型口服固体制剂,相较于普通片剂,具有服用方便、崩解迅速、吸收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及不良反应小等优点。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外出现了三维(3D)打印技术、掩味技术、增溶促溶技术、片剂分割技术等分散片制备新技术,另外还对其吸水率、润湿时间、崩解时间、分散时间和分散均匀性、混悬度等体外质量指标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总结分散片在制备技术和质量评价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分散片研究开发和质量标准完善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片 3D打印技术 掩味技术 增溶技术 制备工艺 崩解时间 分散均匀度 质量评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