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动态增强和弥散加权成像评估直肠癌术前壁外血管侵犯的价值分析
1
作者 丁伟莉 毛龙云 方权 《大医生》 2025年第2期125-128,共4页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DCE)和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WI-MRI)评估直肠癌术前壁外血管侵犯(EMVI)的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针对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义乌市中心医院接收并治疗的72例直肠腺癌病例,分析其临床诊疗资料,以进行回顾性...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DCE)和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WI-MRI)评估直肠癌术前壁外血管侵犯(EMVI)的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针对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义乌市中心医院接收并治疗的72例直肠腺癌病例,分析其临床诊疗资料,以进行回顾性探究。根据EMVI病理诊断结果分为阴性组(35例)和阳性组(37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常规序列、DCE及DWI-MRI检查,获得体积转移常数(Ktrans)、细胞外血管外体积分数(Ve)、反流速率常数(Kep)和标准表观扩散系数(ADC)检测。对EMVI阳性与阴性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详尽对比,并深入剖析这两类患者在MRI参数上的差异;同时,评估MRI-EMVI检测结果与病理EMVI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程度。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RI参数诊断病理-EMVI阳性的诊断效能。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肿瘤位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理EMVI阳性组患者CEA水平高于阴性组,肿瘤浸润深度大于阴性组,环周浸润率、Ki67阳性表达率均高于阴性组,组织中低分化、T分期3~4期及N分期阳性占比均高于阴性组(均P<0.05)。病理-EMVI阳性组患者Ktrans、Kep、ADC均高于阴性组,MRI-EMVI阳性率高于阴性组(均P<0.05)。两组患者V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病理EMVI结果比较,MRI-EMVI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值=0.789,P<0.05),准确率为83.33%[(29+31)/72],敏感度为78.38%(29/37),特异度为88.57%(31/35)。ROC结果显示:Ktrans、Kep、ADC联合诊断病理-EMVI阳性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79,敏感度为89.53%,特异度为85.67%,均优于各项单一诊断(均P<0.05)。结论在直肠腺癌的术前评估中,DCE与DWI-MRI技术均展现出与病理结果的高度一致性,特别是在确定EMVI阳性状态方面的诊断效能颇为显著。这两项技术不仅能揭示肿瘤的恶性侵袭程度,而且通过联合应用Ktrans、Kep及ADC定量参数,进一步提升EMVI阳性诊断的精确性,预示其在临床实践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与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 弥散加权 直肠癌 壁外血管侵犯 体积转移常数 反流速率常数 标准表观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对直肠癌壁外血管侵犯的诊断价值
2
作者 杨振兴 张宇琦 +5 位作者 刘挨师 吴慧 赵磊 高伟 施琳 郝粉娥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24年第1期42-48,共7页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VNC)对直肠癌壁外血管侵犯(EMVI)的术前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1年12月间拟手术治疗的150例直肠癌患者术前行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女性64例(42.7%)、男性86例(57.3%),平均年龄为(62.3±...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VNC)对直肠癌壁外血管侵犯(EMVI)的术前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1年12月间拟手术治疗的150例直肠癌患者术前行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女性64例(42.7%)、男性86例(57.3%),平均年龄为(62.3±11.8)岁。两名高年资影像科医师独立分析术前影像资料(包括ctEMVI情况及有无局部淋巴结浸润和远处转移),判断是否存在术前EMVI。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别评价VNC诊断EMVI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并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150例直肠癌患者中,术后病理证实56例(37.3%)为EMVI阳性,94例(62.7%)为EMVI阴性。医师1对EMVI评价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80.36%、89.36%、81.82%、88.42%,AUC为0.831(95%CI 0.756~0.905);医师2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67%、80.36%、93.62%、88.24%、88.89%,AUC为0.870(95%CI 0.802~0.938),医师1与医师2的评估结果一致性较高(k=0.943)。结论: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对直肠癌EMVI术前评估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 双能量虚拟平扫 直肠癌 壁外血管侵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壁外血管侵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清婉 李振辉 +2 位作者 蒋赵娟 阮进秋 高德培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371-375,共5页
我国胃癌发病率与死亡率较高,壁外血管侵犯(extramural vascular invasion,EMVI)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准确的评估EMVI有助于个性化制定治疗方案并改善患者生存情况。未来结合深度学习方法,将能使其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本... 我国胃癌发病率与死亡率较高,壁外血管侵犯(extramural vascular invasion,EMVI)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准确的评估EMVI有助于个性化制定治疗方案并改善患者生存情况。未来结合深度学习方法,将能使其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本文针对国内外胃癌壁外血管侵犯病理及影像学诊断、临床研究进展等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壁外血管侵犯 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CT影像组学联合临床指标预测结直肠癌壁外血管侵犯 被引量:1
4
作者 马玉萍 朱建国 +2 位作者 雍千叶 毛应凡 李海歌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41-1046,共6页
目的观察增强CT影像组学联合临床指标预测结直肠癌壁外血管侵犯(EMVI+)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确诊的131例结直肠癌患者资料,按7∶3比例将其分为训练集(n=92,含44例EMVI+、48例EMVI-)与测试集(n=39,含23例EMVI+、16例EMVI-)... 目的观察增强CT影像组学联合临床指标预测结直肠癌壁外血管侵犯(EMVI+)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确诊的131例结直肠癌患者资料,按7∶3比例将其分为训练集(n=92,含44例EMVI+、48例EMVI-)与测试集(n=39,含23例EMVI+、16例EMVI-)。基于术前门静脉期CT提取及筛选肿瘤最佳影像组学特征并据以构建影像组学模型;以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训练集临床、CT及病理学资料,筛选结直肠癌EMVI+的独立预测因素并建立临床模型,基于影像组学模型及临床模型建立联合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模型预测结直肠癌EMVI+的效能。以校准曲线及决策曲线分析评估模型校准度及临床实用性。结果共筛选出4个最佳影像组学特征,以之构建影像组学模型。糖类抗原(CA)19-9及CA72-4均为结直肠癌EMVI+的独立预测因素(OR=1.033、1.285,P均<0.05)。联合模型预测训练集结直肠癌EMVI+的AUC高于影像组学模型和临床模型(AUC=0.908、0.825、0.770,P=0.017、0.003);影像组学、临床及联合模型在测试集的AUC分别为0.751、0.632、0.799,两两之间AU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影像组学模型及联合模型的校准度均较好。训练集以>0.1、测试集以>0.12为阈值时,联合模型的临床净获益较高。结论增强CT影像组学联合临床能有效预测结直肠癌EMV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壁外血管侵犯 影像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2WI和DWI的磁共振影像组学在术前预测直肠癌壁外血管侵犯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丁景峰 敖炜群 +5 位作者 朱珍 孙静 徐良根 郑世保 俞晶晶 胡金文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期46-56,共11页
目的:探讨基于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T2加权成像(T2-weighted imaging,T2WI)和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的影像组学,在术前预测直肠癌壁外血管侵犯(extramural vascular invasion,EMVI)的诊断效... 目的:探讨基于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T2加权成像(T2-weighted imaging,T2WI)和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的影像组学,在术前预测直肠癌壁外血管侵犯(extramural vascular invasion,EMVI)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23年6月经术后病理证实为直肠腺癌且术前行直肠MRI扫描的患者168例,按7∶3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提取T2WI、DWI的影像组学特征,采用最大相关最小冗余(the maximum relevance minimum redundancy,mRMR)和十倍交叉验证的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the 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回归分析降维并选择影像组学特征,计算每例患者的影像组学总评分(Radscore),使用Radscore建立影像组学模型。在训练集中,研究纳入了3个临床特征[年龄、性别、术前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和6个磁共振影像学特征[ADC值、浸润深度、肿瘤长度、肿瘤部位、T分期、MRI壁外血管侵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efined EMVI,mrEMVI)评分],通过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临床模型。联合Radscore和临床模型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临床-影像组学模型(联合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各模型的诊断效能,通过DeLong检验比较不同模型的效能差异,采用校准曲线评估列线图术前预测结果与术后病理真实状况的拟合度,运用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评价3种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联合模型、临床模型、影像组学模型ROC曲线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AUC分别为0.926、0.888、0.756和0.917、0.896、0.782,联合模型的诊断效能最佳。Delong检验显示,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联合模型诊断效能高于影像组学模型(P<0.05);在训练集中,联合模型的诊断效能高于临床模型(P<0.05),但在验证集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校准曲线显示列线图术前预测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一致性良好(P<0.05)。DCA结果表明,当风险阈值概率在0.24~0.77时,联合模型在临床上的获益高于临床模型和影像组学模型。结论:基于T2WI和DWI的MRI影像组学模型术前预测直肠癌EMVI有较高的诊断效能,联合临床模型中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临床-影像组学MRI模型(联合模型)进一步提高了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壁外血管侵犯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预测模型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壁外血管侵犯MDCT表现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朱政锜 段书峰 龚海鹏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24年第2期207-212,共6页
目的:探讨胃癌壁外血管侵犯MDCT表现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5例胃癌患者;所有患者CT扫描后2周内行根治性胃癌切除术与D2淋巴结清扫术;门脉期MDCT图像上采用5分量表对胃癌EMVI... 目的:探讨胃癌壁外血管侵犯MDCT表现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5例胃癌患者;所有患者CT扫描后2周内行根治性胃癌切除术与D2淋巴结清扫术;门脉期MDCT图像上采用5分量表对胃癌EMVI情况进行评估;根据病理淋巴结转移情况将患者分为淋巴结转移组与非淋巴结转移组。比较两组间临床病理特征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用于评估ctEMVI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比较ctEMVI和淋巴结短径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淋巴结转移组中,脉管侵犯占60.9%(39例),肿瘤大小(> 5 cm)占64.1%(41例),ctEMVI阳性占79.7%(51例),CT转移性淋巴结阳性占56.2%(36例);非淋巴结转移组中,脉管侵犯,肿瘤大小(> 5 cm),ctEMVI阳性及CT转移性淋巴结阳性分别占21.9%(9例),24.4%(10例),21.9%(9例)和19.5%(8例),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tEMVI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显示ctEMVI诊断淋巴结转移的AUC为0.854。ctEMVI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准确性优于淋巴结短径。结论:ctEMVI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ctEMVI在诊断淋巴结转移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壁外血管侵犯 胃癌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定量分析与影像组学评估直肠癌壁外血管侵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章俊 夏鹏 +1 位作者 李君君 张海青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8期95-100,共6页
目前鉴定壁外血管侵犯(EMVI)仍是直肠癌诊断和治疗的重大挑战,临床上通常利用直肠壁外血管形态学差异性来评估是否存在EMVI,但这种方法存在不确定性。MRI是术前预测EMVI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方法,而常规MRI扫描、功能MRI定量分析和影像组学... 目前鉴定壁外血管侵犯(EMVI)仍是直肠癌诊断和治疗的重大挑战,临床上通常利用直肠壁外血管形态学差异性来评估是否存在EMVI,但这种方法存在不确定性。MRI是术前预测EMVI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方法,而常规MRI扫描、功能MRI定量分析和影像组学可以全面了解EMVI的本质和形态学相关信息,能够有效提高诊断EMVI的效能,有助于更好地协助临床诊断和治疗策略制订,可为影像学研究的临床转化铺平道路。本文综述了应用常规MRI、功能MRI及影像组学的定性和定量参数评估EMVI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壁外血管侵犯 诊断 弥散加权成像 扩散峰度成像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I影像学特征联合肿瘤标志物建立直肠癌壁外血管侵犯模型的术前预测效能分析
8
作者 张雅婧 宋斌 杨经纬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4期71-76,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特征联合肿瘤标志物建立直肠癌壁外血管侵犯(EMVI)模型的术前预测效能。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1月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7例直肠癌患者,所有患者行病理检查、MRI检查,术后根据直肠癌是否发生EMV... 目的探讨基于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特征联合肿瘤标志物建立直肠癌壁外血管侵犯(EMVI)模型的术前预测效能。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1月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7例直肠癌患者,所有患者行病理检查、MRI检查,术后根据直肠癌是否发生EMVI分为阴性组和阳性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MRI影像学特征、肿瘤标志物,分析直肠癌发生EMVI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MRI影像学特征联合肿瘤标志物建立的Logistic回归模型对直肠癌EMVI阳性的预测价值。结果107例直肠癌患者中,34例发生EMVI。两组年龄、直肠癌家族史、性别、肿瘤分化程度、体质量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T3、4分期、环周切缘阳性率、基于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的EMVI(mrEMVI)评分>2分占比均高于阴性组(P<0.05)。阳性组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均高于阴性组(P<0.05)。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像T分期[O^R=5.703(95%CI:2.507,12.973)]、环周切缘[O^R=3.554(95%CI:1.562,8.084)]、mrEMVI评分[O^R=3.777(95%CI:1.660,8.593)]、血清CEA[O^R=4.104(95%CI:1.804,9.336)]、CA199[O^R=4.559(95%CI:2.004,10.370)]为直肠癌患者发生EMVI的影响因素(P<0.05)。基于MRI影像学特征联合肿瘤标志物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Log(P)=-4.573+1.741影像T分期+1.268环周切缘+1.329mrEMVI评分+1.412血清CEA+1.517血清CA199,拟合效果良好(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显示,该模型术前预测直肠癌EMVI阳性的敏感性为91.18%(95%CI:0.752,0.977)、特异性为89.04%(95%CI:0.790,0.948),曲线下面积为0.912(95%CI:0.857,0.964)(P<0.05)。结论基于影像T分期、环周切缘、mrEMVI评分、血清CEA、CA199水平联合建立的Logistic回归模型用于术前预测直肠癌EMVI状态具有良好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壁外血管侵犯 磁共振成像 影像学特征 肿瘤标志物 预测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RMRI联合IVIM-DWI对直肠癌壁外血管侵犯的诊断价值分析
9
作者 吴佳芮 纪清源 李宏亮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9期143-145,共3页
目的探究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联合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对直肠癌壁外血管侵犯(EMV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82例,术前均进行HRMRI联合IVIM-DWI检查,根据术后病理检查结... 目的探究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联合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对直肠癌壁外血管侵犯(EMV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82例,术前均进行HRMRI联合IVIM-DWI检查,根据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观察患者EMVI评分情况,将患者分为EMVI组和非EMVI组,比较两组IVIM-DWI相关参数[快弥散系数(D)和灌注分数(f)]差异,分析HRMRI、IVIM-DWI单独及联合应用对EMVI的诊断价值。结果82例直肠癌患者中,EMVI评分3分、4分的数量分别为19例(23.17%)和13例(15.85%);术后病理结果显示,82例直肠癌患者中有37例(45.12%)出现EMVI,EMVI组患者D、f均高于与非EMVI组患者(P<0.05);HRMRI、IVIM-DWI单独诊断EMVI阳性患者分别为32例(39.02%)、41例(50.00%),联合诊断EMVI阳性患者48例(58.54%);HRMRI、IVIM-DWI单独诊断EMVI的灵敏度分别为67.56%、75.68%,特异度分别为84.44%、71.11%,联合诊断灵敏度为91.89%,特异度为68.88%,Kappa一致性分析结果显示,HRMRI、IVIM-DWI单独、联合诊断EMVI的kappa值分别为0.526、0.463、0.592。结论HRMRI、IVIM-DWI均对直肠癌患者EMVI的诊断具有一定诊断价值,二者联合应用诊断效能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壁外血管侵犯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腔内超声和MRI壁外血管侵犯检查对术前预测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10
作者 王丽瑞 吴国柱 +1 位作者 郭婧 高越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20期3900-3905,共6页
目的:比较直肠腔内超声(endorectal ultrasound,ERUS)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术前诊断壁外血管侵犯(extramural venous invasion,EMVI)与直肠癌术后区域淋巴结转移(regional lymph node metastases,RLNM)状态的... 目的:比较直肠腔内超声(endorectal ultrasound,ERUS)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术前诊断壁外血管侵犯(extramural venous invasion,EMVI)与直肠癌术后区域淋巴结转移(regional lymph node metastases,RLNM)状态的相关性,探讨ERUS术前预测直肠癌RLNM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经手术证实的直肠癌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根据淋巴结转移情况将患者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分析可能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ERUS和MRI术前诊断EMVI对RLNM的预测效能,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及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结果:病理学T分期、ERUS诊断的EMVI状态(ER-EMVI)及MRI诊断的EMVI状态(MR-EMVI)与直肠癌RLNM显著相关,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R-EMVI和MR-EMVI是RLNM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ROC曲线分析,ER-EMVI及MR-EMVI预测直肠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AUC分别为0.663(95%CI:0.531~0.796)和0.674(95%CI:0.543~0.805),两者之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34,P=0.893)。ERUS和MRI联合诊断EMVI中至少有一个阳性诊断时具有预测RLNM最高的敏感度和准确度(82.8%、73.2%),而两者均诊断EMVI阳性时预测RLNM的特异度最高(90.5%)。结论:ER-EMVI和MR-EMVI是RLNM的独立危险因素,ERUS可作为MRI的补充工具用于评估术前直肠癌患者的区域淋巴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壁外血管侵犯 淋巴结转移 直肠腔内超声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WI和T2WI直肠癌体积测量与壁外血管侵犯、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 被引量:26
11
作者 张景 靳恒军 +1 位作者 张芳 赵伟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51-1156,共6页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和T2WI体积分析诊断可切除直肠癌壁外血管侵犯(EMVI)和淋巴结转移(LNM)的效能及其相关性。方法:搜集于术前1周内行MRI检查的直肠癌患者95例,所有患者术后均行病理学检查,术前应用DWI和T2WI进行大体肿瘤体积(G...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和T2WI体积分析诊断可切除直肠癌壁外血管侵犯(EMVI)和淋巴结转移(LNM)的效能及其相关性。方法:搜集于术前1周内行MRI检查的直肠癌患者95例,所有患者术后均行病理学检查,术前应用DWI和T2WI进行大体肿瘤体积(GTV)分析,判断两者的诊断效能,并与病理学EMVI和LNM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DWI和T2WI测量的直肠癌GTV与EMVI(r=0.812 vs r=0.726;P<0.0001)和LNM(r=0.821 vs r=0.761;P<0.0001)相关。单变量分析结果显示DWI和T2WI测量的GTV与EMVI和LNM相关(P值均<0.0001);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DWI测量的GTV为EMVI(OR=1.315,P=0.005)和LNM(OR=1.472,P=0.005)的独立危险因素。DWI和T2WI测量的GTV均可用于鉴别LNM N0与N1、N0与N1-N2、N0-N1与N2(P<0.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DWI测量的GTV鉴别EMVI(0.901 vs 0.890)、N0与N1(0.871 vs 0.833)、N0与N1-N2(0.931 vs 0.920)、N0-N1与N2(0.928 vs 0.916)的曲线下面积均高于T2WI。结论:可切除直肠癌DWI和T2WI测量的GTV与EMVI、LNM相关,DWI测量的GTV对于EMVI和LNM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淋巴结转移 壁外血管侵犯 磁共振成像 体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高分辨T2WI联合IVIM对直肠癌壁外血管侵犯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7
12
作者 傅爱燕 段书峰 +1 位作者 冯峰 尹海兵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10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MR高分辨T2WI(HR-T2WI)联合基于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对直肠癌壁外血管侵犯(EMVI)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73例直肠癌患者,患者术前均行HR-T2WI、IVIM检查。两位阅片者分别对有、无IVIM图像进行独立分析。采用Kappa分析比较两位... 目的探讨MR高分辨T2WI(HR-T2WI)联合基于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对直肠癌壁外血管侵犯(EMVI)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73例直肠癌患者,患者术前均行HR-T2WI、IVIM检查。两位阅片者分别对有、无IVIM图像进行独立分析。采用Kappa分析比较两位阅片者采用两种成像方法诊断直肠癌EMVI的一致性,并分别绘制对应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采用DeLong检验进行比较。采用χ^2检验对两位阅片者增加IVIM前后诊断直肠癌EMVI的敏感性、阳性预测值进行比较。结果两位阅片者采用MRI HR-T2WI联合IVIM检查较单独HR-T2WI,诊断EMVI一致性提高,诊断EMVI的ROC曲线下面积均增加(P均<0.05),诊断EMVI的敏感性及阳性预测值均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R-T2WI联合IVIM可增强阅片者对直肠癌EMVI的诊断信心,提高阅片者的一致性,同时提升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磁共振成像 高分辨T2WI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壁外血管侵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T2WI在直肠癌壁外血管侵犯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13
作者 吴德生 梁烨鑫 +4 位作者 陈秀婵 杜波 罗明洋 曾祥龙 张莹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6期548-551,共4页
目的:探讨MRI高分辨T2WI在直肠癌壁外血管侵犯(EMV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49例经肠镜诊断为直肠癌的患者,术前2周内均行高分辨T2WI检查。以病理为金标准,采用Kappa一致性分析评价高分辨T2WI的诊断效能,并绘制ROC曲线评价其诊断... 目的:探讨MRI高分辨T2WI在直肠癌壁外血管侵犯(EMV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49例经肠镜诊断为直肠癌的患者,术前2周内均行高分辨T2WI检查。以病理为金标准,采用Kappa一致性分析评价高分辨T2WI的诊断效能,并绘制ROC曲线评价其诊断价值。结果:EMVI阳性与肿瘤分化程度、T分期、环周切缘相关(均P<0.05)。高分辨T2WI诊断EMVI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71%、85.71%、70.58%、93.75%,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好(K=0.671,P<0.001)。高分辨T2WI诊断的AUC为0.818,标准误为6.2%,95%置信区间(69.6%,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分辨T2WI能够术前准确评价直肠癌EMVI,为术前评估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壁外血管侵犯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磁共振成像对直肠癌壁外血管侵犯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兴发 陈晓丹 +2 位作者 林琳 许强 马宁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第3期61-62,共2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核磁共振成像对直肠癌壁外血管侵犯(EMVI)的评估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4例直肠癌患者的磁共振及病理学资料,以术后病理结果作为诊断标准与应用高分辨MRI评估直肠癌EMVI情况进行对照。计算MRI评估EMV... 目的探讨高分辨核磁共振成像对直肠癌壁外血管侵犯(EMVI)的评估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4例直肠癌患者的磁共振及病理学资料,以术后病理结果作为诊断标准与应用高分辨MRI评估直肠癌EMVI情况进行对照。计算MRI评估EMVI的诊断准确性、灵敏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评价高分辨磁共振的诊断效能。结果54例患者中,MRI评估EMVI阳性24例,EMVI阴性30例,手术病理结果显示EMVI阳性20例,EMVI阴性34例。MRI评估EMVI诊断符合率77.8%(42/54),诊断的敏感性80%(16/20),特异性76.5%(26/34),阳性预测值66.7%(16/24),阴性预测值86.7%(26/30)。MRI评估与病理结果对直肠癌EMVI的诊断一致性中等,Kappa值=0.542(P<0.001)。结论高分辨磁共振成像在评估直肠癌壁外血管侵犯方面诊断结果准确可靠,有助于指导临床医师制定适当的个体化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壁外血管侵犯 磁共振成像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动态增强和弥散加权成像在直肠腺癌术前壁外血管侵犯中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2
15
作者 马东东 董修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3期460-465,共6页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DCE)和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WI-MRI)在直肠腺癌术前壁外血管侵犯(EMVI)中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经病理确诊直肠腺癌患者52例,其中病理诊断EMVI阳性27例、阴性25例。所有患者术前接受MRI常规序列、DCE和DWI-MRI检查,获...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DCE)和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WI-MRI)在直肠腺癌术前壁外血管侵犯(EMVI)中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经病理确诊直肠腺癌患者52例,其中病理诊断EMVI阳性27例、阴性25例。所有患者术前接受MRI常规序列、DCE和DWI-MRI检查,获得平均定量灌注参数[体积转移常数(K^(trans))、细胞外血管外体积分数(V e)和反流速率常数(K_(ep))]和标准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根据MRI表现将52例患者分为MRI-EMVI阳性组23例和阴性组29例。结果MRI-EMVI阳性组癌胚抗原(CEA)、肿瘤浸润深度、环周浸润率和Ki67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阴性组,组织分化程度降低,T分期增加,N阳性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病理EMVI诊断结果比较,MRI-EMVI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789,P<0.001)。MRI-EMVI阳性组K^(trans)和K_(ep)值显著高于阴性组,而ADC值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检验显示ADC值与K^(trans)和K_(ep)值呈现明显负相关(r=-0.755和-0.669,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显示,K^(trans)值、K_(ep)值、ADC值以及联合诊断MRI-EMVI阳性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1、0.732、0.704和0.879。结论DCE和DWI-MRI术前评估直肠腺癌EMVI与病理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能够反映肿瘤的恶性侵袭程度,获得K^(trans)值、K_(ep)值和ADC值定量参数联合诊断EMVI效能较高,有重要的临床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腺癌 壁外血管侵犯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在胃癌壁外血管侵犯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6
作者 田娟 王慧芳 董江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7期29-31,36,共4页
目的探讨腹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在胃癌壁外血管侵犯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原发性胃癌患者98例,均行腹部CT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腹部CT诊断胃癌壁外血管侵犯的价值。比较壁外血管侵犯和未侵犯者TNM分期及肿... 目的探讨腹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在胃癌壁外血管侵犯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原发性胃癌患者98例,均行腹部CT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腹部CT诊断胃癌壁外血管侵犯的价值。比较壁外血管侵犯和未侵犯者TNM分期及肿瘤大小和生长方式。结果腹部CT诊断胃癌壁外血管侵犯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的一致性较高(Kappa=0. 953,P=0. 001);腹部CT诊断胃癌壁外血管侵犯的准确性为97. 96%(96/98),敏感性为100. 00%(30/30),阳性预测值为93. 75%(30/32),特异性为97. 06%(66/68),阴性预测值为100. 00%(66/66)。胃癌壁外血管侵犯及未侵犯者N分期及M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未发生壁外血管侵犯者比较,壁外血管侵犯者T分期中T4分期所占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壁外血管未侵犯者比较,壁外血管侵犯者肿瘤> 5 cm及近端结节型加弥漫型所占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腹部CT可提高胃癌壁外血管侵犯的术前评估效果,准确判断胃癌壁外血管侵犯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壁外血管侵犯 腹部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准确性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评价直肠癌壁外血管侵犯的价值 被引量:19
17
作者 张海平 刘欣杰 +4 位作者 余翔玲 郭大静 何晓静 周君 刘洋洋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70-1076,共7页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CE-MRI)定量及半定量参数术前评估直肠癌壁外血管侵犯(extramural venous invasion,EMVI)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11月至2018年6月行术前...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CE-MRI)定量及半定量参数术前评估直肠癌壁外血管侵犯(extramural venous invasion,EMVI)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11月至2018年6月行术前DCE-MRI检查及全直肠系膜筋膜切除手术的直肠癌患者76例,利用第三方后处理软件(omni kinetic,OK)提取肿瘤的DCE-MRI定量参数(Ktrans、Kep、Ve和Vp)和半定量参数(iAUC、TTP、Max Slope和Max Conc),比较EMVI阳性组与阴性组间各参数值的差异,分析有价值参数的诊断效能以及与EMVI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两名医师提取的各参数值具有很好的一致性。EMVI阳性组的Ktrans值和Ve值显著大于阴性组(P<0.05),Kep值、Vp值及所有半定量参数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Ktrans值和Ve值与EMVI具有一定正相关(Ktrans:r=0.353,P=0.002;Ve:r=0.417,P<0.001),当Ktrans值>0.870或Ve值>0.556时,对直肠癌EMVI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Ktrans曲线下面积:0.728;Ve曲线下面积:0.769),且Ktrans在排除EMVI上具有较高的特异性(90.9%),但两个参数联合应用未显著提高诊断效能(Ktrans+Ve曲线下面积:0.779)。结论 DCE-MRI定量参数Ktrans和Ve对术前评估直肠癌EMVI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壁外血管侵犯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充盈超声造影与胃癌壁外血管侵犯的关联研究
18
作者 刘奕君 程妍 陈洁怡 《医师在线》 2022年第9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胃充盈超声造影与胃癌壁外血管侵犯的关联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12月本院经病理确诊的胃癌患者86例,根据手术病理检查结果分为胃癌壁外血管侵犯组35例和未侵犯组51例。比较两组一般特征,分析胃充盈超声造影与胃癌壁外血... 目的探讨胃充盈超声造影与胃癌壁外血管侵犯的关联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12月本院经病理确诊的胃癌患者86例,根据手术病理检查结果分为胃癌壁外血管侵犯组35例和未侵犯组51例。比较两组一般特征,分析胃充盈超声造影与胃癌壁外血管侵犯的关联性。结果侵犯组胃充盈超声造影增强强度值高于未侵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未侵犯组比较,侵犯组肿瘤直径较长,造影前后肿瘤面积差值增大,快速廓清比例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充盈超声造影鉴别诊断胃癌壁外血管侵犯灵敏度94.28%、特异度98.03%、阳性预测值97.05%、阴性预测值96.15%;一致率96.51%。结论胃充盈超声造影能清晰显示胃癌壁外血管侵犯与胃癌病灶特征,其鉴别诊断壁外血管侵犯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充盈超声造影 胃癌 壁外血管侵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观察壁外血管侵犯评估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根治性手术患者预后 被引量:7
19
作者 陈楚瑶 赵茜茜 许乙凯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848-1852,共5页
目的探讨MRI观察直肠壁外血管侵犯(mrEMVI)以评估直肠癌新辅助治疗(NAT)及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于NAT后接受根治性手术的直肠癌患者,均于NAT前接受3.0T高分辨率MR检查,分为mrEMVI阳性组与阴性组,对比2组相关资料... 目的探讨MRI观察直肠壁外血管侵犯(mrEMVI)以评估直肠癌新辅助治疗(NAT)及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于NAT后接受根治性手术的直肠癌患者,均于NAT前接受3.0T高分辨率MR检查,分为mrEMVI阳性组与阴性组,对比2组相关资料;术后随访,统计3年无瘤生存率(DFS),采用COX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观察DFS影响因素。结果 mrEMVI阳性组31例,阴性组30例, MRI所示组间T分期、浸润深度、肿瘤位置及环周切缘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中位随访时间29个月[95%CI(1.1,50.0)],mrEMVI阴性患者3年DFS为82.5%,明显高于mrEMVI阳性者(48.8%,P=0.013)。mrEMVI及病理分级可预测3年DFS(P均<0.05)。结论 mrEMVI可用于评估直肠癌NAT及根治术后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磁共振成像 新辅助治疗 壁外血管侵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壁外血管侵犯的MRI检查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0
作者 张晓霞 张蕾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237-241,共5页
直肠癌壁外血管侵犯(EMVI)是指在直肠癌所在肠管固有肌层以外的血管内出现肿瘤细胞浸润。经病理明确诊断EMVI阳性的直肠癌患者,3年无病生存率较低,发生早期和远处转移的风险也明显增加,总生存时间明显减少。EMVI阳性的直肠癌患者极可能... 直肠癌壁外血管侵犯(EMVI)是指在直肠癌所在肠管固有肌层以外的血管内出现肿瘤细胞浸润。经病理明确诊断EMVI阳性的直肠癌患者,3年无病生存率较低,发生早期和远处转移的风险也明显增加,总生存时间明显减少。EMVI阳性的直肠癌患者极可能通过血行向远处转移,故很有可能获益于术前新辅助化学治疗及肿瘤的抗血管生成药物等治疗手段,确切疗效还有待证实。但EMVI的病理学诊断只能在术后获得,无法在术前对直肠癌做出全面评估及对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帮助。若能通过高分辨率MRI在术前获得直肠癌EMVI结果,则既可筛选出适合术前新辅助化学治疗的患者,还可能通过化学治疗前后EMVI的状态来评估化学治疗的效果。该文对直肠癌EMVI高分辨率MRI表现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壁外血管侵犯 MRI评分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