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孔腔流动线谱辐射噪声的数值模拟研究——流动模态、声学模态、声振耦合和流声耦合
1
作者 张鹏 唐科范 王斌 《船舶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0-311,共12页
孔腔流动的线谱辐射噪声严重破坏舰艇声隐声性,其形成机理涉及流动模态、声学模态、声振耦合和流声耦合效应。本文基于CFD/CHA混合方法,数值模拟简单方腔和典型孔腔的瞬态流场、等效声源场、声学近场和远场,并通过与水洞实测数据对比验... 孔腔流动的线谱辐射噪声严重破坏舰艇声隐声性,其形成机理涉及流动模态、声学模态、声振耦合和流声耦合效应。本文基于CFD/CHA混合方法,数值模拟简单方腔和典型孔腔的瞬态流场、等效声源场、声学近场和远场,并通过与水洞实测数据对比验证数值方法适用性。本文归纳了孔腔流动模态和声学模态的特征规律,特别是定量计算了弹性壁面声振耦合效应和典型孔腔声腔复杂性对声学模态频率的影响;总结了远场辐射噪声频谱中,第一阶声学模态效应线谱成为“决定性线谱”的重要规律;分析了实际孔腔的声学模态频率大幅向低频偏移的趋势,从而显示了采取措施避免流声共振的必要性;通过解析求解,定量建立了相关水洞声学实验的截面积比必要条件,对实验模型设计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腔流动辐射噪声 声学模态 声振耦合 流声耦合 CFD/CHA混合方法 线谱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车内客室端部噪声分布特性与声学模态分析 被引量:21
2
作者 张捷 肖新标 +3 位作者 韩健 孙强 韩光旭 金学松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7-103,共7页
基于现场测试,对高速列车车内客室端部噪声分布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结合车内、车下振动分析和车内空腔声学模态计算,明确车内客室端部噪声分布的形成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高速列车车内客室端部噪声问题的改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高速列车车... 基于现场测试,对高速列车车内客室端部噪声分布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结合车内、车下振动分析和车内空腔声学模态计算,明确车内客室端部噪声分布的形成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高速列车车内客室端部噪声问题的改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高速列车车内客室端部靠窗位置和过道位置的横向距离为1.2~1.7m,但靠窗位置的噪声却比过道位置大8dB(A)左右.车内的噪声和车内、车下的振动加速度在111Hz附近均存在显著的峰值,这个频率正是列车在250km/h运行速度下的过枕跨参数激振频率.车内空腔声学模态在111Hz附近基本上表现为横向两侧大、中间小的状态.车体系统的结构振动和车内声学空腔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最终导致车内客室端部出现这种特殊的噪声分布.相关研究结果可为研究消除或降低高速列车车内异常噪声的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车内噪声 端部 噪声分布 声学模态 驻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轿车乘坐室声学模态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白胜勇 靳晓雄 +1 位作者 丁玉兰 周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06-209,214,共5页
讨论轿车乘坐室声学模态的有限单元分析方法 ,说明该方法在轿车设计中的实现 .使用有限单元模型对比研究无座椅、有座椅以及包括座椅和人的二维和三维乘坐室声学模态 。
关键词 轿车乘坐室 声学模态 有限单元分析 轿车设计 声学设计 空腔声学共鸣频率 座椅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轿车车内空腔声学模态 被引量:4
4
作者 周鋐 金欢峰 靳晓雄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57-559,共3页
阐述了轿车车内空腔声学模态 ,为了获取车内空腔的声学共鸣频率 ,提出了一种空腔声学模态试验方法 .并对实车的声学模态试验结果与该车车内声学模态的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
关键词 空腔 声学模态 轿车 有限元 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内空腔声学模态试验与仿真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周鋐 侯维玲 吴孟乔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2012年第4期463-467,共5页
以某中型商用车为研究对象,基于LMS Test.Lab模态分析系统对车内空腔进行了声学模态试验与分析,获取了声学模态频率和模态振型.将声学模态与结构模态频率作对比,可以避开关键频率的声固耦合,减少低频噪声.同时建立该车空腔的有限元模型... 以某中型商用车为研究对象,基于LMS Test.Lab模态分析系统对车内空腔进行了声学模态试验与分析,获取了声学模态频率和模态振型.将声学模态与结构模态频率作对比,可以避开关键频率的声固耦合,减少低频噪声.同时建立该车空腔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声学模态的仿真计算,为车内噪声的研究提供了参考,对改善其车内声学特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腔 声学模态 有限元法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用车驾驶室声腔声学模态试验与计算模态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曾祥坤 喻菲菲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26-30,共5页
阐述了声学模态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与声学模态的求解方法;以某商用车驾驶室内声腔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声腔有限元简化模型的建模方法,以及多参考最小二乘复频域模态参数识别(Poly Max)方法的原理;论述了驾驶室内声腔声学模态试验的方法和... 阐述了声学模态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与声学模态的求解方法;以某商用车驾驶室内声腔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声腔有限元简化模型的建模方法,以及多参考最小二乘复频域模态参数识别(Poly Max)方法的原理;论述了驾驶室内声腔声学模态试验的方法和步骤.结果显示,与试验模态频率相比,计算模态频率的误差率在6%以内,试验与计算的模态振型基本一致.这表明文中驾驶室声腔有限元简化模型的建模方法是准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腔 声学模态 PolyMax 有限元 模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软边界离心风机蜗壳高阶声学模态分析
7
作者 黄其柏 师汉民 +1 位作者 卢文祥 杨叔子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1期41-45,共5页
根据离心风机蜗壳的结构特点,将其简化为一圆柱体,并00在分析声刚性蜗壳的声学模态的基础上,研究了蜗壳声软边界壁面引起蜗壳声学特性的变化,并由此得到了封闭声软边界圆柱体田壳的声学模态和具有开孔的实际声软边界离心风机蜗壳... 根据离心风机蜗壳的结构特点,将其简化为一圆柱体,并00在分析声刚性蜗壳的声学模态的基础上,研究了蜗壳声软边界壁面引起蜗壳声学特性的变化,并由此得到了封闭声软边界圆柱体田壳的声学模态和具有开孔的实际声软边界离心风机蜗壳高阶声学模态频率的数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软边界 蜗壳 声学模态 离心式风机 鼓风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轿车车内空腔声学模态试验研究
8
作者 陈晓梅 赵建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3-35,共3页
利用比利时Lms公司的Test_lab模态分析系统测量了某轿车车内空腔声学模态,采用Spectral Ac-quisition模块测量了声传递函数,用PolyMAX(最小二乘复频域法)分析方法进行了模态参数的识别。通过试验分析获得了该轿车车内空腔共鸣频率和三... 利用比利时Lms公司的Test_lab模态分析系统测量了某轿车车内空腔声学模态,采用Spectral Ac-quisition模块测量了声传递函数,用PolyMAX(最小二乘复频域法)分析方法进行了模态参数的识别。通过试验分析获得了该轿车车内空腔共鸣频率和三维模态形状。该方法为控制和降低轿车车内低频噪声提供了参考,为轿车车内空腔声学模态提供了简单易行的测试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轿车 空腔 声学模态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全局弱式无网格方法计算膨胀腔消声器声学模态
9
作者 刘凤景 方春慧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9年第4期239-243,共5页
应用三维全局弱式无网格方法求解膨胀腔消声器的声学模态,使用无网格径向基函数点插值法求解三维形函数,使用伽辽金加权残数法离散系统方程,最终求得三维声学模态。计算某简单膨胀腔消声器前23阶三维声学模态频率,并且与有限元计算结果... 应用三维全局弱式无网格方法求解膨胀腔消声器的声学模态,使用无网格径向基函数点插值法求解三维形函数,使用伽辽金加权残数法离散系统方程,最终求得三维声学模态。计算某简单膨胀腔消声器前23阶三维声学模态频率,并且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对比,相对误差均在1%以内,验证了运用三维无网格方法计算声学模态的正确性。进而分析模态振型图,改进消声器结构,优化消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消声器 声学模态 三维全局弱式无网格方法 径向基函数点插值法 伽辽金加权残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进气系统声学模态仿真和试验 被引量:2
10
作者 夏云峰 杨二卫 田冠男 《计算机辅助工程》 2015年第1期18-21,共4页
针对汽车进气系统噪声对整车NVH性能有较大影响的问题,通过与理论解的对比验证直管声学模态的仿真方法和试验方法的可行性.对进气系统进行声学模态CAE仿真,并设计一系列试验,逐级排查出CAE仿真与试验有差距的原因.根据算例的声学模态分... 针对汽车进气系统噪声对整车NVH性能有较大影响的问题,通过与理论解的对比验证直管声学模态的仿真方法和试验方法的可行性.对进气系统进行声学模态CAE仿真,并设计一系列试验,逐级排查出CAE仿真与试验有差距的原因.根据算例的声学模态分析结果对进气系统消声元件位置的确定给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进气系统 NVH 管道声学模态 消声元件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航空发动机环形燃烧室火焰筒声学模态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冬梅 艾延廷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22-25,共4页
燃烧不稳定不仅影响航空发动机的工作稳定性,而且还是造成燃烧室火焰筒薄壁结构声振耦合疲劳破坏的重要原因。燃烧不稳定性的非稳态运动与燃烧室火焰筒的固有声学振型密切相关,因此对燃烧室火焰筒进行声学特性分析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建... 燃烧不稳定不仅影响航空发动机的工作稳定性,而且还是造成燃烧室火焰筒薄壁结构声振耦合疲劳破坏的重要原因。燃烧不稳定性的非稳态运动与燃烧室火焰筒的固有声学振型密切相关,因此对燃烧室火焰筒进行声学特性分析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建立了航空发动机环形燃烧室火焰筒声学有限元模型,分析了燃烧室火焰筒的声学特性。分别对常温常压下和高温高压下燃烧室火焰筒的声学模态进行了分析,获得了相应的声学固有频率和振型,为发动机燃烧室结构抗疲劳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燃烧室 声学模态 声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声学模态分析的燃气锅炉热声振荡研究
12
作者 鲁朋朋 潘登 +2 位作者 朱彤 齐国利 王中伟 《工业加热》 CAS 2021年第5期22-26,40,共6页
针对某350 k W燃气工业锅炉出现的压力振荡现象开展了实验与模拟研究。实验研究了不同过量空气系数条件下锅炉炉膛的压力波动特征,结果表明:炉膛内压力波动表现出低频振荡特征,过量空气系数范围为1.19~1.59时,炉膛压力振荡峰值频率为25.... 针对某350 k W燃气工业锅炉出现的压力振荡现象开展了实验与模拟研究。实验研究了不同过量空气系数条件下锅炉炉膛的压力波动特征,结果表明:炉膛内压力波动表现出低频振荡特征,过量空气系数范围为1.19~1.59时,炉膛压力振荡峰值频率为25.6~24.3 Hz;结合CFD燃烧过程数值模拟和声学模拟,计算了实验工况条件下锅炉系统空腔的声学模态,计算中考虑了锅炉系统空腔的温度分布对声学模态的影响,计算得到二阶声学模态频率范围为24.2~27.5 Hz,与实验得到的炉膛的压力波动峰值频率区间一致,且锅炉尾部换热器和排烟管道对锅炉系统空腔声学模态有较大影响,说明CFD方法结合空腔的声学模态分析可用于预测热声耦合的特征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声振荡 燃气锅炉 声学模态 模态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声学模态的椭圆截面扩张腔声学分析
13
作者 王伟 倪计民 +1 位作者 李玉琦 金晖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85-1189,1207,共6页
利用马丢函数来求解椭圆双曲柱坐标系下的声波方程,获得声压的解析解,进而求得椭圆柱腔的声学模态,并利用声源激励法分析椭圆截面扩张腔的传递损失。与同截面积圆型扩张腔相比,椭圆截面扩张腔的传递损失在(2,1,n)偶阶模态处产生通过频... 利用马丢函数来求解椭圆双曲柱坐标系下的声波方程,获得声压的解析解,进而求得椭圆柱腔的声学模态,并利用声源激励法分析椭圆截面扩张腔的传递损失。与同截面积圆型扩张腔相比,椭圆截面扩张腔的传递损失在(2,1,n)偶阶模态处产生通过频率。将进、出口偏移至长轴(2,1,0)偶阶模态的波节线处,可消除(2,1,n)偶阶模态的影响;将进、出口偏移至短轴(0,2,0)偶阶模态的波节线处,可消除(0,2,n)偶阶模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椭圆截面扩张腔 声学模态 传递损失 通过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板喷嘴对燃烧室切向声学模态作用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旺 李敬轩 杨立军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48-1353,共6页
隔板喷嘴通过改变燃烧室声学特性,在抑制火箭发动机高频燃烧不稳定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并没有合适的理论模型,来预测隔板喷嘴对燃烧室声学特性的作用规律。为了获得隔板喷嘴对燃烧室内切向声学振荡模态作用的理论模型,通过理... 隔板喷嘴通过改变燃烧室声学特性,在抑制火箭发动机高频燃烧不稳定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并没有合适的理论模型,来预测隔板喷嘴对燃烧室声学特性的作用规律。为了获得隔板喷嘴对燃烧室内切向声学振荡模态作用的理论模型,通过理论推导隔板喷嘴声导纳,利用分离变量法结合实验验证,研究了径向隔板喷嘴间隙、数量及长度对燃烧室一阶切向声学振荡模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存在最佳隔板喷嘴间隙,对燃烧室内一阶切向声学振荡模态抑制效果最佳;随着隔板喷嘴数量或长度的增加,燃烧室内一阶切向声学振荡模态频率和幅值均呈现下降趋势,且弱化了隔板喷嘴间隙的作用效果。该模型为隔板喷嘴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研究结果为火箭发动机隔板喷嘴设计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板喷嘴 燃烧不稳定性 理论模型 声导纳 切向声学振荡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板对液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声学模态特性的影响
15
作者 张泽昊 樊志伟 +2 位作者 董立宝 何博 聂万胜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4-243,共10页
通过采用声学有限元法,求解带有平均流源项的亥姆霍兹方程,进而在考虑燃烧室高温、平均流场因素基础上分析了隔板结构参数对液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声学模态特性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增加隔板数目或长度,均会降低燃烧室1阶切向模态的特征频... 通过采用声学有限元法,求解带有平均流源项的亥姆霍兹方程,进而在考虑燃烧室高温、平均流场因素基础上分析了隔板结构参数对液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声学模态特性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增加隔板数目或长度,均会降低燃烧室1阶切向模态的特征频率;存在最佳隔板数目4,使燃烧室1阶切向模态阻尼率最大;而隔板长度越长,1阶切向模态声压波腹的分布面积越小,阻尼率越大;隔板型式对燃烧室1阶切向模态特性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板 液体火箭发动机 燃烧室 声学模态特性 亥姆霍兹方程
原文传递
基于模态声学贡献量的减速箱降噪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晋鹏 常山 +2 位作者 刘更 吴立言 常乐浩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50-57,共8页
以单级人字齿轮减速器箱体为研究对象,采用FEM/BEM方法计算了箱体的辐射噪声,分析了箱体振型对辐射噪声的影响。通过计算各阶模态的模态参与因子以及模态声学贡献量,确定了对箱体输入侧、输出侧场点上的辐射噪声贡献最大的模态阶数。依... 以单级人字齿轮减速器箱体为研究对象,采用FEM/BEM方法计算了箱体的辐射噪声,分析了箱体振型对辐射噪声的影响。通过计算各阶模态的模态参与因子以及模态声学贡献量,确定了对箱体输入侧、输出侧场点上的辐射噪声贡献最大的模态阶数。依据模态声学贡献量分析结果,提出了肋板和阻振质量的合理布局方式。分析结果表明,箱体各面板的弯曲振型对辐射噪声的影响最明显;当声学贡献最大的模态确定后,在对应振型中各面板弯曲振型最明显的位置添加肋板或阻振质量,可明显降低面板同侧场点上的辐射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箱 振型 模态参与因子 模态声学贡献量 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模态声学贡献量与板面声学贡献量的减速箱降噪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晋鹏 常山 +2 位作者 刘更 吴立言 张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10-216,共7页
提出了一种能够快速准确地确定肋板有效添加区域的方法。首先以单级人字齿轮减速器箱体为研究对象,采用FEM/BEM方法计算了箱体的辐射噪声。接着在分析了声传递向量和模态声学贡献量的基础上划分了板面并进行了板面声学贡献量分析,确定... 提出了一种能够快速准确地确定肋板有效添加区域的方法。首先以单级人字齿轮减速器箱体为研究对象,采用FEM/BEM方法计算了箱体的辐射噪声。接着在分析了声传递向量和模态声学贡献量的基础上划分了板面并进行了板面声学贡献量分析,确定出了声学贡献量较大的区域。最后对箱体进行了结构改进确定出了肋板的有效添加区域。结果表明声传递向量和模态声学贡献量的分析结果可以为板面划分提供依据,使得板面划分更有针对性,从而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出声学贡献量较大的区域,为有效添加区域的确定提供基础,在有效添加区域上添加肋板可以明显降低对应场点上的辐射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箱 声传递向量 模态声学贡献量 板面声学贡献量 辐射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拖拉机驾驶室的模态声学贡献度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韩波 周以齐 李瑞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34-639,共6页
为确认影响拖拉机驾驶员耳旁噪声的主要振动模态,建立了拖拉机驾驶室声场中声压值与结构模态及模态声学贡献度数值的计算模型.利用驾驶室声-固耦合有限元模型进行仿真,分析了驾驶员耳旁噪声各频段峰值处的各阶模态贡献度值,并确认了峰... 为确认影响拖拉机驾驶员耳旁噪声的主要振动模态,建立了拖拉机驾驶室声场中声压值与结构模态及模态声学贡献度数值的计算模型.利用驾驶室声-固耦合有限元模型进行仿真,分析了驾驶员耳旁噪声各频段峰值处的各阶模态贡献度值,并确认了峰值处的主导振动模态;利用主导振动模态来指导驾驶室主要振动模态的整改,且对主要模态整改前后驾驶员耳旁噪声声压级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驾驶室主要模态的改进可明显降低驾驶员耳旁噪声信号峰值,且峰值所在频段内的声压级也有所降低,可以实现分频段控制噪声,有效降低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拖拉机驾驶室 声固耦合 模态声学贡献 模态分析 耳旁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性消声结构声腔模态对其消声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褚志刚 陆小华 +2 位作者 沈林邦 高小新 张晋源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47-154,共8页
为分析抗性消声结构声腔模态对消声器消声性能的影响,以典型3种抗性消声结构为对象,基于有限元法计算了其传声损失及扩张腔室的声模态,分析了扩张腔室声模态和进出口管位置对传声损失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扩张腔室的声模态和进出... 为分析抗性消声结构声腔模态对消声器消声性能的影响,以典型3种抗性消声结构为对象,基于有限元法计算了其传声损失及扩张腔室的声模态,分析了扩张腔室声模态和进出口管位置对传声损失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扩张腔室的声模态和进出口管布置对抗性消声结构传声损失的影响非常显著。只有在极低的低频范围内,抗性消声结构的传声损失与基于一维平面波理论模型的传声损失结果才相吻合,进出口管布置位置对传声损失的影响才较小。消声器的进出口管布置位置对腔室的高阶声模态抑制和激发有重要影响,将进出口管布置在扩张腔室声模态节点区域能显著改善消声器中高频消声性能。对某汽车消声器进行改进设计,改进后平均传声损失提高了15.8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消声器 声学模态 传声损失 消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乘坐室声固耦合模态分析 被引量:16
20
作者 刘禹 喻凡 柳江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8-40,67,共4页
论文详细地介绍了车辆乘坐室声学系统模态有限元分析的过程,分析了座椅对乘坐室声学特性的影 响,得到了乘坐室空腔声学共振频率和声学模态,并利用声学系统经验公式验证了分析结果的正确性,从而可指导 车辆乘坐室声学设计,避免乘坐室声... 论文详细地介绍了车辆乘坐室声学系统模态有限元分析的过程,分析了座椅对乘坐室声学特性的影 响,得到了乘坐室空腔声学共振频率和声学模态,并利用声学系统经验公式验证了分析结果的正确性,从而可指导 车辆乘坐室声学设计,避免乘坐室声学共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车内噪声 声固耦合 模态分析 声学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