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2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联合FIB-4指数和AST/ALT比值诊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价值研究
1
作者 胡雨 王静晖 王瑶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25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声触诊组织量化(SPTQ)技术联合FIB-4指数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比值评估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的价值。方法2019年3月~2024年3月我院诊治的82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行肝活检进行肝... 目的探讨应用声触诊组织量化(SPTQ)技术联合FIB-4指数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比值评估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的价值。方法2019年3月~2024年3月我院诊治的82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行肝活检进行肝纤维化分期,均接受肝脏超声、血清和血液检测,计算FIB-4指数和AST/ALT比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指标诊断CHB患者肝纤维化的效能。结果本组组织学检查发现S1期7例,S2期47例【即显著性肝纤维化(SF)47例】,S3期23例和S4期5例【即进展期肝纤维化(AF)28例】;AF组SWV、FIB-4和AST/ALT比值分别为(1.5±0.2)m/s、(2.0±0.3)和(1.5±0.3),均显著高于SF组【分别为(0.9±0.2)m/s、(1.0±0.1)和(0.8±0.2),P<0.05】;AF组合并高血压和有乙型肝炎家族史占比分别为32.1%和75.0%,均显著高于SF组(分别为17.0%和19.2%,P<0.05),血清总胆红素、GGT和HBV DNA分别为(24.6±5.3)μmol/L、(78.4±6.3)U/L和(5.8±1.1)lg U/ml,均显著高于SF组【分别为(15.5±3.2)μmol/L、(45.7±14.0)U/L和(3.7±1.0)lg U/ml,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WV、FIB-4和AST/ALT比值是影响CHB患者发生AF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ROC分析显示,SWV联合FIB-4和AST/ALT比值诊断AF的AUC为0.938(95%CI:0.862~0.979),其灵敏度为92.4%,特异度为86.2%,显著优于单个指标评估。结论应用SWV联合FIB-4和AST/ALT比值诊断CHB患者AF具有很大的临床价值,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触诊组织量化技术 FIB-4指数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比值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结合COSSH-ACLF评分预测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的价值
2
作者 侯海倩 沈娜 周敏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25年第3期63-68,共6页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结合中国器官移植协会-慢加急性肝衰竭(COSSH-ACLF)评分预测乙型病毒性肝炎(HBV)相关ACLF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南京市中医院收治的76例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的病历资料...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结合中国器官移植协会-慢加急性肝衰竭(COSSH-ACLF)评分预测乙型病毒性肝炎(HBV)相关ACLF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南京市中医院收治的76例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患者住院30 d内死亡或病情恶化后自主放弃治疗为研究终点,将患者分为转归组与死亡/恶化组。采用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BV相关ACLF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OSSH-ACLF评分、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中肝脏剪切波速度对HBV相关ACLF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76例HBV相关ACLF患者病情转归35例,死亡/恶化41例。死亡/恶化组并发肝性脑病的占比高于转归组(P<0.05)。死亡/恶化组患者的HBV-DNA水平、COSSH-ACLF评分、肝脏剪切波速度高于转归组(P<0.05)。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并发肝性脑病[O^(^)R=2.992(95%CI:1.023,8.754)]、HBV-DNA水平高[O^(^)R=3.515(95%CI:1.201,10.283)]、COSSH-ACLF评分高[O^(^)R=4.768(95%CI:1.629,13.951)]、肝脏剪切波速度快[O^(^)R=4.019(95%CI:1.374,11.758)]均是HBV相关ACLF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COSSH-ACLF评分、肝脏剪切波速度单一及联合预测HBV相关ACLF预后的敏感性分别为65.85%(95%CI:0.599,0.760)、78.05%(95%CI:0.654,0.823)、82.93%(95%CI:0.678,0.902),特异性分别为68.57%(95%CI:0.600,0.762)、65.71%(95%CI:0.574,0.740)、77.14%(95%CI:0.641,0.816),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4、0.718和0.829。结论COSSH-ACLF评分、肝脏剪切波速度可用于预测HBV相关ACLF患者的预后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病毒性肝炎 慢加急性肝衰竭 中国器官移植协会-慢加急性肝衰竭评分 触诊组织量化技术 肝脏剪切波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触诊组织量化成像联合超声造影预测T1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负荷的临床价值
3
作者 陈庆庆 傅晓红 +3 位作者 胡姣姣 余小情 余炜佺 沈燕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11期913-920,共8页
目的 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成像(VTIQ)联合超声造影(CEUS)预测 T1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ALNM)负荷的临床价值并构建列线图,为临床个性化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经病理证实的 167例 T1期乳腺癌患者,共175个肿块,依据美国外科医师学... 目的 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成像(VTIQ)联合超声造影(CEUS)预测 T1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ALNM)负荷的临床价值并构建列线图,为临床个性化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经病理证实的 167例 T1期乳腺癌患者,共175个肿块,依据美国外科医师学会肿瘤学组(ACOSOG)Z0011试验结果分为高负荷组(>2个ALNM)20个,低负荷组(≤2个ALNM)155 个,应用 VTIQ 获取剪切波速度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SWVmax、SWVmin、SWVmean)及弹性成像(EI)评分,CEUS 获取达峰时间(TTP)、达峰强度(PI)、增强强度、增强模式、增强后范围变化、有无穿支血管征或充盈缺损征,比较两组上述参数及图像特征的差异。通过单因素、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筛选 T1期乳腺癌 ALNM 负荷的独立预测因素,以此构建列线图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的区分度,同时进行 Bootstrap1000次抽样验证;绘制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的校准度,采用 Hosmer-Lemeshow 检验评估模型的拟合度;绘制临床决策曲线评估模型的临床适用性。结果 VTIQ 检查结果显示,高负荷组 SWVmax、SWVmin、SWVmean 及 EI 评分≥4 分占比均较低负荷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CEUS检查结果显示,与低负荷组比较,高负荷组 PI更大,TTP更短,高增强、增强后范围增大≥20%、充盈缺损征及穿支血管征占比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增强模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WVmax、SWVmin、SWVmean、EI评分、TTP、PI、增强强度、增强后范围变化、穿支血管征及充盈缺损征均为 T1期乳腺癌 ALNM 负荷的预测因素(均 P<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SWVmax、穿支血管征及充盈缺损征均为 T1期乳腺癌 ALNM 负荷的独立预测因素(OR=2.749,14.794,10.206,均 P<0.05),基于此构建列线图模型。ROC 曲线分析显示,当列线图模型截断值为 0.171 时,预测 T1期乳腺癌 ALNM 高负荷的曲线下面积为 0.945,高于SWVmax、穿支血管征及充盈缺损征单一因素的曲线下面积(0.907、0.794、0.7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其对应的灵敏度为 90.0%、特异度为 86.5%;经 Bootstrap1000 次抽样验证 ROC 曲线分析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效能稳定;校准曲线显示模型拟合度较好(χ^(2)=1.734,P=0.988),平均绝对差为 0.019,表明校准度较高;临床决策曲线显示当概率阈值为1%~77% 时,模型的净获益较高,表明临床适用性好。结论 VTIQ 联合 CEUS 可有效预测 T1期乳腺癌 ALNM 负荷风险,为临床个性化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查 造影剂 触诊组织量化成像 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转移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ibroTouch和声触诊组织量化成像参数评估血吸虫病性肝病患者肝纤维化临床研究
4
作者 唐敏 曾理 杨鑫荣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887-890,共4页
目的探讨FibroTouch和超声声触诊组织量化成像(VTQ)参数评估血吸虫病性肝病(SILD)患者肝纤维化的临床价值。方法2019年2月~2023年2月我院诊治的肝血吸虫病患者58例,均接受病原学和护肝治疗。在治愈后使用FibroTouch行肝脏硬度检测(LSM)... 目的探讨FibroTouch和超声声触诊组织量化成像(VTQ)参数评估血吸虫病性肝病(SILD)患者肝纤维化的临床价值。方法2019年2月~2023年2月我院诊治的肝血吸虫病患者58例,均接受病原学和护肝治疗。在治愈后使用FibroTouch行肝脏硬度检测(LSM),使用VTQ检测肝剪切波速度(SWV)。所有患者接受肝活检评估肝纤维化分期,应用ROC分析FibroTouch和VTQ检查参数诊断肝纤维化的效能。结果在58例SILD患者中,肝组织学检查发现S0期7例(12.1%)、S1期15例(25.9%)、S2期16例(27.6%)、S3期12例(20.7%)和S4期8例(13.8%);S4期患者LSM和SWV分别为(17.4±2.0)kPa和(1.9±0.2)m/s,均显著大于S3期【分别为(15.7±3.4)kPa和(1.7±0.3)m/s,P<0.05】或S2期【分别为(12.4±2.8)kPa和(1.5±0.4)m/s,P<0.05】或S1期【分别为(8.7±2.0)kPa和(1.3±0.3)m/s,P<0.05】或S0期【分别为(5.8±0.9)kPa和(1.1±0.2)m/s,P<0.05】;经ROC分析发现,分别以LSM=12.8 kPa和SWV=1.5 m/s为截断点,两者联合诊断显著性肝纤维化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37,其诊断的敏感度为87.5%,特异度为90.0%,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结论应用FibroTouch参数LSM和VTQ参数SWV评估SILD患者显著性肝纤维化分期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性肝病 肝纤维化 Fibrotouch 触诊组织量化成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人肝脏声触诊组织量化值参考范围的建立 被引量:26
5
作者 沈文 丁红 +3 位作者 王文平 李丛 李娜 徐智章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90-692,共3页
目的探讨正常人肝脏声触诊组织量化值的参考范围。方法应用Siemens Acuson S2000超声诊断仪检测300名健康人的肝脏声触诊组织量化值。前100名接受4个位置(肝右叶浅部、肝右叶深部、肝左叶浅部及肝左叶深部)的检测,计算每个部位的检测成... 目的探讨正常人肝脏声触诊组织量化值的参考范围。方法应用Siemens Acuson S2000超声诊断仪检测300名健康人的肝脏声触诊组织量化值。前100名接受4个位置(肝右叶浅部、肝右叶深部、肝左叶浅部及肝左叶深部)的检测,计算每个部位的检测成功率及组内相关系数(ICC)以选择合适的采集部位并评估检测的重复性;后200名在最佳检测部位接受肝脏硬度的测量。肝脏声触诊组织量化值正常参考值按x-±1.96s计算。结果肝内声触诊组织量化检测稳定性较好,肝右叶的检测成功率更高,以肝右叶深部为最佳检测部位。健康人群不同年龄分组之间肝脏声触诊组织量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之间肝脏声触诊组织量化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男性参考值为0.79~1.57m/s;女性参考值为0.74~1.40m/s。结论肝脏声触诊组织量化值的水平存在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诊组织量化 参考值 肝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触诊组织量化和弹性成像技术评价乳腺良、恶性肿瘤 被引量:26
6
作者 张渊 江泉 +3 位作者 陈剑 张云霄 何竹 顾晓鸣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6-209,共4页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VTQ)和弹性成像技术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对86例乳腺病变患者术前分别进行常规超声、弹性超声及VTQ检查,对各病灶进行弹性成像评分和VTQ速度分组,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乳腺良、恶性肿瘤弹性超声...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VTQ)和弹性成像技术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对86例乳腺病变患者术前分别进行常规超声、弹性超声及VTQ检查,对各病灶进行弹性成像评分和VTQ速度分组,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乳腺良、恶性肿瘤弹性超声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肿瘤中弹性超声评分为1~3分者占为68.09%(32/47),恶性肿瘤中弹性超声4~5分者占82.05%(32/39)。乳腺良、恶性肿瘤的VTQ速度值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超声、弹性超声、VTQ技术联合应用的诊断准确率达91.86%。结论联合应用常规超声、弹性成像、VTQ技术,可显著提高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检查 弹性成像技术 触诊组织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参数联合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对肝细胞癌及肝血管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13
7
作者 陈凡 陈春 +1 位作者 刘颖 邹文娟 《中国医学装备》 2022年第10期79-82,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参数联合声触诊组织量化(VTQ)技术在鉴别肝细胞癌(HCC)及肝血管瘤(HH)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86例经病理结果证实为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根据病理分型将其分为HCC组(45例)和HH组(41例)。两组患者均进行CEU...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参数联合声触诊组织量化(VTQ)技术在鉴别肝细胞癌(HCC)及肝血管瘤(HH)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86例经病理结果证实为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根据病理分型将其分为HCC组(45例)和HH组(41例)。两组患者均进行CEUS和VTQ检查,对患者CEUS不同病理参数的始增时间、始增强度、达峰时间和达峰强度,以及VTQ相关参数的病灶剪切波速度(SWV)值、背景SWV值变化进行分析;分析CEUS、VTQ以及联合检测HCC和HH的诊断效能。结果:HCC组患者CEUS的始增时间及达峰时间明显低于H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76,t=8.500;P<0.05)。HCC组患者病灶SWV值及背景SWV值明显高于H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83,t=7.007;P<0.05)。HH组中CEUS联合VTQ检测出2例HCC,其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65%和97.50%;CEUS诊断分别为86.67%和85.37%;VTQ诊断分别为86.96%和87.50%。结论:CEUS联合VTQ技术鉴别HCC及HH中可提高诊断灵敏度,两种检测方法互补性强,可提高鉴别病变组织的准确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影(CEUS) 触诊组织量化(vtq) 剪切波速度(SWV) 肝细胞癌(HCC) 肝血管瘤(H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 被引量:16
8
作者 陈树强 朱莉莉 +4 位作者 陈祥锦 陈绍勤 许翔 陈玲 刘晖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451-2455,共5页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VTQ)技术诊断和鉴别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价值。方法用常规超声及VTQ对2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及33例甲状腺腺瘤患者进行检查,观察甲状腺乳头状癌的VTQ特征,绘制ROC曲线寻找判断指标,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结果 VT...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VTQ)技术诊断和鉴别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价值。方法用常规超声及VTQ对2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及33例甲状腺腺瘤患者进行检查,观察甲状腺乳头状癌的VTQ特征,绘制ROC曲线寻找判断指标,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结果 VTQ测得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癌内最大(Vmax)、最小(Vmin)及平均剪切波速度(Vm)均明显高于甲状腺腺瘤患者(P均<0.01)。比较ROC曲线下面积,发现Vmax、Vmin及Vm的诊断价值明显高于簇状钙化斑。结论 VTQ技术对诊断和鉴别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有较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触诊组织量化 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声触诊组织量化与弹性应变率比值法诊断乳腺疾病 被引量:20
9
作者 欧冰 智慧 +1 位作者 杨海云 罗葆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835-1838,共4页
目的比较声触诊组织量化(VTQ)与弹性应变率(SR)比值法判断乳腺病变良恶性的价值。方法对103例女性患者共126个乳腺病变进行压迫式弹性成像检查,获得相应的弹性图,测量SR值;进一步应用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测量病灶的VTQ值;以病理结果为金标... 目的比较声触诊组织量化(VTQ)与弹性应变率(SR)比值法判断乳腺病变良恶性的价值。方法对103例女性患者共126个乳腺病变进行压迫式弹性成像检查,获得相应的弹性图,测量SR值;进一步应用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测量病灶的VTQ值;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构建ROC曲线,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 VTQ值判断乳腺病变良恶性的最佳临界点为6.64m/s,ROC曲线下面积为0.88,其判断乳腺恶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82.61%(19/23)、100%(103/103)和96.83%(122/126)。SR比值法判断乳腺恶性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二者ROC曲线下面积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TQ技术可用于判断乳腺良恶性病变,其诊断价值与SR比值法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查 乳腺肿瘤 弹性成像 触诊组织量化 应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诊断甲状腺乳头状腺癌 被引量:15
10
作者 张凤娟 韩若凌 +4 位作者 周军华 陈伟 孟洁 叶卫华 刘明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77-880,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直径的甲状腺癌的声触诊组织量化(VTQ)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3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的二维超声及VTQ表现,按直径(D)分为D≤1.0cm、1.0<D≤2.0cm、D>2.0cm组3组;同时选取5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讨不同直径的甲状腺癌的声触诊组织量化(VTQ)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3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的二维超声及VTQ表现,按直径(D)分为D≤1.0cm、1.0<D≤2.0cm、D>2.0cm组3组;同时选取5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VTQ测量正常甲状腺及甲状腺癌组织的剪切波速度。结果 3组甲状腺癌剪切波速度与正常甲状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D>2.0cm与1.0<D≤2.0cm的甲状腺癌剪切波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VTQ能定量分析组织的硬度,为鉴别诊断甲状腺癌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查 甲状腺肿瘤 触诊组织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触诊组织量化成像联合超声造影鉴别诊断TI-RADS 4类良恶性甲状腺结节 被引量:21
11
作者 童瑾 黄磊 +2 位作者 李军 曹春莉 杜婷婷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28-833,共6页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成像(VTIQ)联合超声造影(CEUS)鉴别诊断TI-RADS 4类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方法对经手术切除及术后病理证实的86例T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患者的98个结节(以45个良性结节为良性组,53个恶性结节为恶性组)于术前行...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成像(VTIQ)联合超声造影(CEUS)鉴别诊断TI-RADS 4类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方法对经手术切除及术后病理证实的86例T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患者的98个结节(以45个良性结节为良性组,53个恶性结节为恶性组)于术前行VTIQ及CEUS检查,获取结节剪切波速度最大值(SWV max)、最小值(SWV min)、平均值(SWV mean)、病灶最大值与周围正常组织的比值(SWV ratio)及CEUS特征,建立VTIQ联合CEUS的Logistic回归模型;以AUC比较VTIQ、CEUS及二者联合回归模型对TI-RADS 4类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恶性组SWV max、SWV min、SWV mean、SWV ratio值均高于良性组(P均<0.05)。CEUS强化程度、强化均匀度、强化方式、环状增强、消退方式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SWV mean(>2.96 m/s)、强化程度(低增强)是诊断TI-RADS 4类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重要指标(P均<0.05)。SWV mean、CEUS及Logistic回归模型诊断TI-RADS 4类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AUC分别为0.862、0.835和0.933。结论VTIQ及CEUS均可鉴别TI-RADS 4类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二者联合可明显提高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检查 触诊组织量化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触诊组织量化成像评价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脑卒中后前臂旋前肌痉挛肌肉硬度改变 被引量:12
12
作者 谭贤愧 刘明辉 +3 位作者 刘秀梅 刘洋 兰义 杨祖荣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56-259,共4页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成像(VTIQ)评价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脑卒中后前臂旋前肌痉挛肌肉硬度改变的价值。方法收集31例脑卒中后前臂旋前肌痉挛患者,在其松弛状态下,于超声引导注射A型肉毒毒素,并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对双侧旋前圆肌、...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成像(VTIQ)评价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脑卒中后前臂旋前肌痉挛肌肉硬度改变的价值。方法收集31例脑卒中后前臂旋前肌痉挛患者,在其松弛状态下,于超声引导注射A型肉毒毒素,并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对双侧旋前圆肌、旋前方肌行VTIQ检查,测量剪切波速度(SWV),对比治疗前后以及患侧与健侧SWV差异。于治疗前后对患侧上肢肌力进行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并比较其差异,评价其与SWV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患侧旋前圆肌SWV值高于健侧(P=0.005);治疗后1个月,患侧旋前圆肌、旋前方肌SWV值与健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患侧旋前圆肌、旋前方肌SWV值均小于治疗前(P均<0.05),治疗前后患侧上肢M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52,P=0.024)。治疗前后患侧上肢肌张力MAS评分与治疗前后患侧旋前圆肌的SWV值呈正相关(rs=0.629、0.653,P均<0.001)。结论 VTIQ可用于动态观察脑卒中后前臂旋前肌痉挛患者旋前圆肌、旋前方肌的肌肉硬度,由此定量评估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脑卒中后前臂旋前肌痉挛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诊组织量化成像 肌痉挛 检查 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超声、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及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李军 袁美芹 +3 位作者 成静 杜婷婷 王甲嘉 芦桂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234-1237,共4页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2D-US)、实时组织弹性成像(UE)及声触诊组织量化(VTQ)技术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88例患者共213个乳腺病灶术前分别行2D-US、UE及VTQ检查,对各病灶2D-US声像图表现进行超声乳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B...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2D-US)、实时组织弹性成像(UE)及声触诊组织量化(VTQ)技术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88例患者共213个乳腺病灶术前分别行2D-US、UE及VTQ检查,对各病灶2D-US声像图表现进行超声乳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BI-RADS-US)分类,UE采用5级评分法判断结节性质,VTQ技术定量测定结节内剪切波速度(SWV)。绘制ROC曲线,比较2D-US、UE、SWV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2D-US诊断IDC的敏感度为82.35%(126/153),特异度为71.67%(43/60),准确率为79.34%(169/213)。UE诊断IDC的敏感度为86.27%(132/153),特异度为73.33%(44/60),准确率为82.63%(176/213)。良性及恶性结节的SWV别为(3.09±1.26)m/s、(6.83±2.18)m/s(P<0.05);以3.59m/s作为诊断恶性病灶的最佳截断值,VTQ诊断IDC的敏感度为86.93%(133/153),特异度为76.67%(46/60),准确率为84.04%(179/213)。2D-US、UE、SWV诊断乳腺IDC的AUC分别为0.811、0.843、0.8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US、UE及VTQ均有助于鉴别诊断乳腺良性结节及乳腺IDC,UE优于2DUS,VTQ可获得客观的量化指标,重复性好,优于UE和2D-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弹性成像技术 触诊组织量化 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触诊组织量化联合谷草转氨酶/血小板比值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纤维化分期的价值 被引量:10
14
作者 董常峰 刘映霞 +5 位作者 李汉英 陆普选 姚思敏 单灵波 张新宇 陈昕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98-402,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声触诊组织量化(VTQ)技术联合谷草转氨酶/血小板比值(APRI)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纤维化分期的价值。方法将117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按照穿刺活检病理结果,分为F1-F4组,均接受VTQ检查,测量并计算肝脏右叶s5-s... 目的探讨采用声触诊组织量化(VTQ)技术联合谷草转氨酶/血小板比值(APRI)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纤维化分期的价值。方法将117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按照穿刺活检病理结果,分为F1-F4组,均接受VTQ检查,测量并计算肝脏右叶s5-s8段的剪切波速度作为VTQ值,同时计算每例患者的APRI。随机选择34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F0组),同法测量、记录所有指标。分析VTQ、APRI与病理学分期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评价VTQ、APRI及二者线性结合(VTQ+APRI)分期F2以上级别肝纤维化的效能。结果各组VTQ值比较,除F1与F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RI除F0与F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VTQ和APRI与肝纤维化病理学分期均呈正相关(r=0.814,0.677,P〈0.001)。评价≥F2级肝纤维化时,VTQ比APRI显示出更好的特异度(89.83%vs71.19%),阳性预测值(92.11%vs 82.47%),阳性似然比(7.48vs 3.02),ROC曲线下面积(AUC)亦较大(0.898vs0.845);而VTQ+APRI的AUC、敏感度、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913、82.61%、76.47%,均高于单独应用VTQ(0.898、76.09%、70.67%)。结论 VTQ与APRI均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相关。对于F2以上级别肝纤维化,VTQ的诊断准确性高于APRI,而二者结合的诊断效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查 触诊组织量化 谷草转氨酶/血小板比值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弹性成像联合声触诊组织成像量化技术诊断乳腺肿瘤准确性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赵献萍 赵青 +2 位作者 翟虹 苏娜 王彪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9期1201-1203,1207,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联合声触诊组织成像量化技术(VTQ)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准确性。方法选择118例乳腺肿瘤患者,术前行VTQ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测量乳腺肿瘤内部的VTQ值,并对肿瘤硬度进行评分,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超声弹性成...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联合声触诊组织成像量化技术(VTQ)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准确性。方法选择118例乳腺肿瘤患者,术前行VTQ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测量乳腺肿瘤内部的VTQ值,并对肿瘤硬度进行评分,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超声弹性成像联合声触诊组织成像量化技术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的准确性。结果超声弹性成像、VTQ技术单独和联合使用对鉴别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与病理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以硬度评分4分为临界值,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的灵敏性为92%,特异性为91%。以肿瘤内部VTQ值3.91m/s为临界值,VTQ技术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的灵敏性为85%,特异性为97%。超声弹性成像联合VTQ技术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的灵敏性为93%,特异性为9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联合VTQ技术能提高诊断良恶性乳腺肿瘤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检查 弹性成像 触诊组织成像量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助力式弹性成像和声触诊组织成像量化技术对浅表软组织肿物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20
16
作者 曹丽 高嫄 +1 位作者 张凯 张雪君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4-178,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助力式弹性成像(EI)和声触诊组织成像量化(VTQ)技术对浅表软组织肿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经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且常规超声诊断有浅表软组织肿物的病人50例,共64个肿物。采用常规超声测量肿物大小、纵横比并观察其形... 目的探讨超声助力式弹性成像(EI)和声触诊组织成像量化(VTQ)技术对浅表软组织肿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经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且常规超声诊断有浅表软组织肿物的病人50例,共64个肿物。采用常规超声测量肿物大小、纵横比并观察其形态、边界、内部回声等指标,彩色多普勒观察血流信号,采用助力式EI获得肿物的弹性影像,并进行半定量评分,采用VTQ技术测量剪切波速度(SWV)。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常规超声、EI评分和VTQ技术对良恶性浅表软组织肿物的诊断效能。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良恶性肿物间的SWV,绘制SWV的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64个肿物中,病理诊断良性肿物51个,恶性肿物13个。常规超声诊断浅表软组织肿物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76.9%(10/13)、90.2%(46/51)、87.5%(56/64),EI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76.9%(10/13)、88.2%(45/51)、85.9%(55/64),EI联合常规超声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84.6%(11/13)、94.1%(48/51)、92.2%(59/64)。VTQ检测恶性肿物的SWV高于良性肿物(P<0.05)。取SWV值2.995 m/s作为诊断阈值时,VTQ鉴别诊断肿物良恶性的AUC为0.983,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2.3%、90.2%。结论EI弹性评分可半定量反映肿物组织的硬度信息,VTQ可定量评估肿物组织硬度弹性特征,两种成像模式对鉴别诊断浅表软组织肿物良恶性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表软组织 检查 弹性成像 触诊组织成像量化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诊断肝纤维化 被引量:8
17
作者 郭争捷 常建东 +4 位作者 王卫民 陈洁 张力 张艳平 许梅娜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2年第10期718-721,共4页
目的探讨通过超声弹性成像声触诊组织量化(VTQ)技术判断不同分期肝纤维化的价值。方法收集311例慢性乙肝致肝纤维化患者,根据肝纤维化病理分期,分为A组(S1期,161例)、B组(S2期,66例)、C组(S3期,39例)、D组(S4期,45例);另选100名健康志... 目的探讨通过超声弹性成像声触诊组织量化(VTQ)技术判断不同分期肝纤维化的价值。方法收集311例慢性乙肝致肝纤维化患者,根据肝纤维化病理分期,分为A组(S1期,161例)、B组(S2期,66例)、C组(S3期,39例)、D组(S4期,45例);另选10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各组的肝脏超声弹性成像VTQ值。结果 A、B、C、D组及对照组VTQ值分别为(1.41±0.24)m/s、(1.66±0.42)m/s、(2.01±0.60)m/s、(2.44±0.81)m/s、(1.06±0.17)m/s,A、B、C、D组与对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A、B、C、D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当VTQ阈值为1.20、1.51、1.60、1.93m/s时,诊断S1期、S2期、S3期及S4期肝纤维化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88.40%、84.02%、93.30%,73.32%、73.91%、79.54%,82.12%、73.11%、84.58%和73.29%、85.33%、85.41%。结论肝脏超声弹性成像VTQ值为判断肝纤维化分期较为准确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成像技术 触诊组织量化 肝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触诊组织量化鉴别诊断甲状腺实性结节的良恶性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荣 王兴田 +2 位作者 侯金香 鹿皎 侯秀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06-1509,共4页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VTQ)在甲状腺实性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VTQ技术测量经病理证实的101例患者共129个甲状腺实性结节及周边甲状腺组织剪切波速度(SWV),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绘制SWV诊断甲状腺实性恶性结节...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VTQ)在甲状腺实性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VTQ技术测量经病理证实的101例患者共129个甲状腺实性结节及周边甲状腺组织剪切波速度(SWV),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绘制SWV诊断甲状腺实性恶性结节的ROC曲线,获得结节SWV诊断恶性结节的最佳截点。结果甲状腺实性恶性结节的SWV[(3.15±1.91)m/s]大于良性结节[(2.06±0.54)m/s,P<0.01]。以SWV=2.43m/s为截点诊断甲状腺实性恶性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67.80%(40/59)、91.43%(64/70)。甲状腺恶性结节与周边甲状腺组织SWV比值(1.56±0.86)大于良性结节与周边甲状腺组织SWV比值(1.00±0.29,P<0.01)。结论 VTQ技术可量化甲状腺结节硬度,对鉴别诊断甲状腺实性结节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查 甲状腺结节 触诊组织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及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在肝囊肿与囊性肝包虫诊断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陈鲜霞 张玉英 +3 位作者 马钦风 黎娉 高莉 郭燕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2期266-268,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及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VTQ)在肝囊肿与囊性肝包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8例均进行了常规超声检查的患者,被纳入研究范围:肝脏囊性局灶病变直径〉3cm和深度在4-8cm之间。48例经手术切除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肝囊肿... 目的探讨超声及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VTQ)在肝囊肿与囊性肝包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8例均进行了常规超声检查的患者,被纳入研究范围:肝脏囊性局灶病变直径〉3cm和深度在4-8cm之间。48例经手术切除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肝囊肿及囊型肝包虫,应用超声成像技术检查获得囊肿的声像图特征并采用VTQ检测囊内容物的剪切波速度(Vs)。对每一患者,在触摸组织量化区进行5次测量得到的结果,区分单纯囊肿和肝包虫囊肿。判读方法:5次测量至少有2次获得数值者诊断为肝包虫囊肿;5次测量均为无值者诊断为肝囊肿。结果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86.7%、83.3%、89.7%、78.9%和85.4%。结论超声及VTQ在肝囊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囊肿 囊性肝包虫 触诊组织量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鉴别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 被引量:11
20
作者 魏凌琳 叶真 徐秋晨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345-1349,共5页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VTQ)技术在肝脏局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VTQ技术对93例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96个病灶及15名正常志愿者进行检测,获取病灶及肝实质的剪切波速度(SWV)值。结果病变组与正常对照组的SWV值的组...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VTQ)技术在肝脏局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VTQ技术对93例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96个病灶及15名正常志愿者进行检测,获取病灶及肝实质的剪切波速度(SWV)值。结果病变组与正常对照组的SWV值的组内相关系数(ICC)均>0.71。恶性病变组SWV值最大,良性组次之,正常对照组最低(P<0.05),以SWV=1.96m/s作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阈值,诊断恶性病变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91.68%,98.41%,80.02%,89.62%和96.57%;血管瘤与肝硬化结节及局灶性结节增生(FNH)、肝细胞癌(HCC)与肝转移癌的SW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灶性恶性病变组周围肝实质SWV值大于良性组及正常组(P<0.05),良性组略大于正常组(P>0.05);血管瘤、FNH病种间和肝转移癌、HCC、肝硬化结节及胆管细胞癌(CCC)病种间的周围肝实质的SW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TQ可定量反映不同类型肝脏局灶性病变的硬度,有助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疾病 触诊组织量化 检查 弹性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