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内镜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联合检查对胆总管壶腹区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孙善明 管云 +3 位作者 钟延美 朱素华 丰义宽 李国庆 《中国医药》 2010年第6期532-534,共3页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检查对胆总管壶腹区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91例患者均行B型超声、CT及超声内镜检查,部分行ERCP检查.并将超声内镜及超声内镜联合ERCP与B型超声、CT、ERCP对胆总管壶腹区病变诊断结果...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检查对胆总管壶腹区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91例患者均行B型超声、CT及超声内镜检查,部分行ERCP检查.并将超声内镜及超声内镜联合ERCP与B型超声、CT、ERCP对胆总管壶腹区病变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超声内镜、ERCP对胆总管壶腹区病变诊断的阳性率分别为94.5%(86/91)、90.2%(74/91).超声内镜诊断胆总管结石及慢性胰腺炎的准确率为100%,超声内镜联合ERCP检奁对结石及肿瘤的诊断阳性率分别为100%、97%.结论 超声内镜对胆总管壶腹区病变的诊断率高于腹部B型超声、CT及ERCP,联合ERCP对病变的定位及定性诊断有较高的价值,指导规范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内镜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胆总管壶腹区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和ERCP在壶腹区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高峰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3期61-62,共2页
目的比较磁共振成像(MRI)和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壶腹区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70例壶腹区病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研究组采取磁共振成像方法进行诊断,对照组采取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进行诊... 目的比较磁共振成像(MRI)和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壶腹区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70例壶腹区病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研究组采取磁共振成像方法进行诊断,对照组采取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进行诊断,分析诊断的准确性。结果研究组的诊断准确率为92.5%(37/40)高于对照组的诊断准确率73.3%(22/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特别是3D-CE-LAVA和3DMRCP,可以对壶腹区病变的位置、程度、范围以及性质给予清晰的显示,属于壶腹区病变诊断的首选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 壶腹区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头-壶腹区病变CT误诊分析
3
作者 王学明 李斯琴 高军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2年第9期838-839,共2页
关键词 胰头-壶腹区病变 CT 误诊 诊断 胰头癌 胆总管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