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0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法复位外固定配合清肿活血方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1
作者 杨承一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5年第2期230-232,共3页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外固定配合清肿活血方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两组均采取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治疗组加用消肿活血方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消肿时间、愈合...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外固定配合清肿活血方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两组均采取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治疗组加用消肿活血方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消肿时间、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治疗组掌倾角、尺偏角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治疗组VAS评分、BMD值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治疗组PINP、BGP、CTX-1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复位外固定配合清肿活血方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手法复位外固定 消肿活血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套牵引联合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海波 马宝通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99-203,共5页
目的:对比指套牵引联合手法复位外固定与单纯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于天津大学天津医院就诊的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0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指套牵引联合手法复位组和单纯... 目的:对比指套牵引联合手法复位外固定与单纯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于天津大学天津医院就诊的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0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指套牵引联合手法复位组和单纯手法复位组。在手法复位后2 d、1周、2周、4周、8周、12周及20周对两组患者的腕关节活动度、疼痛评分、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排除脱落病例后,指套牵引联合手法复位组纳入487例,手法复位组491例。相比于单纯手法复位,指套牵引联合手法复位显著提升了背伸(P=0.024)、尺偏(P<0.001)、掌屈(P=0.003)活动度,降低了复位8周(P<0.001)、12周(P=0.022)、20周(P=0.002)时患者的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但没有显著抑制随访期中患者的主观疼痛。结论:指套牵引联合手法复位外固定可部分地提高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复位后腕关节的活动度及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套牵引 手法复位外固定 桡骨远端骨折 疗效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板内固定与克氏针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付文毅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3期5-8,共4页
目的:研究钛板内固定与克氏针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为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沂南县人民医院诊断的8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A组(克氏针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 目的:研究钛板内固定与克氏针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为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沂南县人民医院诊断的8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A组(克氏针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B组(钛板内固定治疗),各4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2个月腕关节功能及骨折复位质量。结果:A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掌倾角、尺偏角明显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桡骨高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氏针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可缩短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愈合时间,且骨折复位质量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板内固定 克氏针闭合复位外固定 桡骨远端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活血汤联合手法复位外固定对老年上肢骨折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
4
作者 吴龙章 黄建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10期74-76,共3页
目的 分析益气活血汤联合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应用于老年上肢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老年上肢骨折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容县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收治的50例老年上肢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5例... 目的 分析益气活血汤联合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应用于老年上肢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老年上肢骨折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容县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收治的50例老年上肢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5例,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术后给予常规抗感染与康复训练)和观察组(25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益气活血汤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干预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清细胞间黏附因子-1(sICAM-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及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评分,以及干预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1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血清sICAM-1、TNF-α、IL-6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血清ALP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和SF-36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VAS疼痛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干预期间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益气活血汤联合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应用于老年上肢骨折患者,能有效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减轻疼痛,提升生活质量,且并发症较少,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上肢骨折 益气活血汤 手法复位外固定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评价切开复位内固定和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研究
5
作者 杨健 宇文跃 张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061-0064,共4页
对桡骨远端骨折疾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和闭合复位外固定两种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8-2019年8月五年期间治疗过的250名治疗过该疾病的换着,将250名患者随机分配成两组,其中一组换着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方法,另外一... 对桡骨远端骨折疾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和闭合复位外固定两种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8-2019年8月五年期间治疗过的250名治疗过该疾病的换着,将250名患者随机分配成两组,其中一组换着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方法,另外一组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手段。经过治疗后观察两组换着的治疗效果、桡骨长度、掌倾角、尺偏角和手术后出出现的并发症进行数据研究。结果 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方法在腕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表现优越,高达97.6%,远超过闭合复位外固定组的32.0%(P<0.05)。同时,切开复位内固定组在桡骨长度、掌倾角和尺偏角等关键指标上也明显优于闭合复位外固定组(P<0.05)。手术后并发症方面,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仅有6.4%患者出现,明显低于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组的23.2%(P<0.05)。结论 针对此类疾病的治疗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手段要明显优于闭合复位外固定法,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开复位固定 闭合复位外固定 桡骨远端骨折 腕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法复位外固定术联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
6
作者 李华兵 周三保 张平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20期84-86,共3页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外固定术联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郴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手法复位外固定术...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外固定术联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郴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手法复位外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恢复情况、中医证候积分、腕关节功能、患肢活动功能、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肿胀缓解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瘀斑、肿胀、便秘评分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腕关节功能评分低于治疗前,前臂旋前幅度、前臂旋后幅度、握力高于治疗前,观察组腕关节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前臂旋前幅度、前臂旋后幅度、握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结论:手法复位外固定术联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较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恢复肢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手法复位外固定 桃红四物汤加减 腕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续骨活血法联合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上肢闭合性骨折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性反应递质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马利阁 尹万乐 尤笑迎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5期1286-1289,共4页
目的:探讨续骨活血法联合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上肢闭合性骨折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性反应递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上肢闭合性骨折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 目的:探讨续骨活血法联合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上肢闭合性骨折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性反应递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上肢闭合性骨折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续骨活血法治疗。2组患者疗程均为12周。比较2组治疗疗效、骨折愈合时间,治疗前后细胞间黏附因子-1(sICAM-1)、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肿胀程度评分、X线评分及血清炎性反应递质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23%)高于对照组(81.13%),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VAS评分和肿胀程度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和肿胀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X线评分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X线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清sICAM-1、IL-6和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sICAM-1、IL-6和TNF-α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sICAM-1、IL-6和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续骨活血法联合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上肢闭合性骨折的疗效显著,且可减轻患者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续骨活血法 手法复位外固定 上肢闭合性骨折 疗效 炎性反应递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折复位外固定器治疗53例下肢复杂性骨折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9
8
作者 罗胜明 陈泽雁 +1 位作者 莫子亮 王国亮 《当代医学》 2012年第7期64-65,共2页
目的探讨使用骨折复位外固定器治疗下肢复杂性骨折的疗效,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2011年1月收治的53例骨折复位外固定器治疗下肢复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与AO钢板固定的47例下肢复杂骨折患者的资料,总结两组患者的治... 目的探讨使用骨折复位外固定器治疗下肢复杂性骨折的疗效,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2011年1月收治的53例骨折复位外固定器治疗下肢复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与AO钢板固定的47例下肢复杂骨折患者的资料,总结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骨折外固定器治疗的优势。结果外固定器治疗组患者53例中23例患者术后愈合优秀、27例愈合良好,3例患者愈合较差。并发症发生3例,占5.67%。与AO钢板治疗组患者比较,其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外固定器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更少,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使用骨折复位外固定器治疗下肢复杂性骨折具有较好的疗效,其不良反应少,患者术后愈合情况佳,值得在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复位外固定 固定 下肢复杂性骨折 下肢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开复位内固定和经皮撬拨复位外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许宝满 包庆武 +2 位作者 王立建 许立华 王桂仁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32期7226-7226,共1页
目的:对切开复位内固定和经皮撬拨复位外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择跟骨骨折患者30例,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15例。术前测量记录患者的B?hler角和Gissane角,给对照组患者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试验组患者采取经... 目的:对切开复位内固定和经皮撬拨复位外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择跟骨骨折患者30例,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15例。术前测量记录患者的B?hler角和Gissane角,给对照组患者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试验组患者采取经皮撬拨复位外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情况。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B?hler角和Gissane角均明显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各种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撬拨复位外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均获得满意疗效,但撬拨复位外固定术,创伤小,痛苦少,费用低,住院时间短,同时解决了单纯徒手手法复位效果欠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切开复位固定 经皮撬拨复位外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内固定和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儿童肱骨近端骨骺分离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振伟 黄德刚 +2 位作者 周功 刘涛 陈辉 《安徽医学》 2016年第7期860-862,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经皮穿针内固定术和闭合复位外固定术在治疗儿童肱骨近端骨骺分离的效果。方法将2007年6月至2015年10月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和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34例儿童肱骨近端骨骺分离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经皮穿针内固定组... 目的对比分析经皮穿针内固定术和闭合复位外固定术在治疗儿童肱骨近端骨骺分离的效果。方法将2007年6月至2015年10月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和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34例儿童肱骨近端骨骺分离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经皮穿针内固定组(18例)和闭合复位外固定组(16例)。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术后随访3~96个月。经皮穿针内固定术:18例疼痛均消失,平均肩关节伸屈从42°增至171°,平均旋转度从32°增至86°,均有明显改善(P〈0.05)。闭合复位外固定术:16例疼痛均消失,平均肩关节伸屈从40°增至167°,平均旋转度从35°增至84°,均有明显改善(P〈0.05)。两种治疗方法在缓解疼痛,改善肩关节伸屈功能和旋转功能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提高肩关节外展方面,经皮穿针内固定术优于闭合复位外固定术,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穿针内固定术治疗儿童肱骨近端骨骺分离的临床效果,尤其是远期效果,优于闭合复位外固定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骺分离 经皮内固定 闭合复位外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四肢骨折患者采用益气活血汤与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对其骨折愈合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14
11
作者 刘宝玉 李向阳 《贵州医药》 CAS 2022年第2期288-289,共2页
目的分析老年四肢骨折患者采用益气活血汤与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对其骨折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170例老年四肢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参照组(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85例)... 目的分析老年四肢骨折患者采用益气活血汤与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对其骨折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170例老年四肢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参照组(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85例)与研究组(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益气活血汤治疗,85例),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疼痛减轻时间、肿胀消退时间和治疗前后骨痂X线评分、血清碱性碱磷酸酶(AL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疼痛缓解时间、肿胀消退时间短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骨痂X线评分、血清ALP水平高于参照组,IL-6水平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四肢骨折患者实施手法复位外固定联合益气活血汤治疗,可显著缩短其骨折愈合时间、疼痛缓解时间与肿胀消退时间,并促进骨痂愈合和骨代谢恢复,还能减轻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四肢骨折 益气活血汤 手法复位外固定 骨折愈合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尺骨茎突骨折对小切口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余华 李少星 刘战立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0年第6期69-72,共4页
目的探讨尺骨茎突骨折对小切口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DRF)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我院收治的90例行手术治疗的不稳定性DRF患者,依据患者是否合并尺骨茎突骨折及其类型分为A组尺骨茎突体部和尖端骨折,B组尺骨茎突基底部骨折,C... 目的探讨尺骨茎突骨折对小切口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DRF)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我院收治的90例行手术治疗的不稳定性DRF患者,依据患者是否合并尺骨茎突骨折及其类型分为A组尺骨茎突体部和尖端骨折,B组尺骨茎突基底部骨折,C组未发生尺骨茎突骨折,三组均采用小切口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术治疗,对比三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手术疗效、影像学指标、腕关节活动度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三组经手术治疗后的优良率分别为92.00%、96.30%和92.11%,三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治疗优良率、影像学指标(桡骨远端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腕关节活动度(掌屈、背伸、尺偏、桡偏、旋前、旋后)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较好,患者是否出现尺骨茎突骨折对手术治疗后腕关节功能恢复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没有明显影响;但对于出现尺骨茎突基底部骨折时,术中可检查下尺桡关节的稳定性,若不稳定可进行手术固定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小切口复位外固定固定 尺骨茎突骨折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合或切开复位外固定架术治疗小儿前臂远端骨折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国平 谢青卿 +2 位作者 高杰 高英瑜 曹卫权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6年第7期1234-1235,共2页
目的研究闭合或切开复位外固定架术治疗小儿前臂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清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小儿前臂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或钢板内固定术,观察组采用闭合或切开复位外固... 目的研究闭合或切开复位外固定架术治疗小儿前臂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清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小儿前臂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或钢板内固定术,观察组采用闭合或切开复位外固定架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切口长度分别为(44.2±7.4)min、(68.8±14.2)ml、(48.2±10.1)d、(45.0±10.5)mm,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8.6±11.5)min、(81.4±12.4)ml、(58.6±11.7)d、(58.2±12.9)mm(P<0.05);而观察组住院时间(10.1±1.3)d,与对照组的(9.9±1.1)d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闭合或切开复位外固定架术治疗小儿前臂远端骨折疗效显著,且安全性更高,术后恢复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或切开复位外固定架术 小儿前臂远端骨折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手法复位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小儿前臂闭合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14
作者 谢祎 程富礼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9期128-129,共2页
目的对小儿前臂闭合骨折实施手法复位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并进行比较。方法 120例前臂闭合骨折患儿,依据治疗方式分为A组(63例)和B组(57例)。A组患儿接受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B组患儿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儿骨折... 目的对小儿前臂闭合骨折实施手法复位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并进行比较。方法 120例前臂闭合骨折患儿,依据治疗方式分为A组(63例)和B组(57例)。A组患儿接受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B组患儿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儿骨折愈合时间、功能丧失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儿骨折愈合时间优于B组(P<0.05);两组功能丧失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优良率为92.06%,B组为92.9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0岁患儿骨骼可塑性较强,主要予以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10岁患儿或外固定不能维持骨折处稳定者,主要予以手术内固定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前臂闭合骨折 手法复位外固定 切开复位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复位内固定与手法复位外固定保守治疗对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杜昆仑 《吉林医学》 CAS 2015年第9期1852-1853,共2页
目的:探讨开放复位内固定与手法复位外固定保守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以68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法治疗,观察组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法治疗,术后2个月Mazu... 目的:探讨开放复位内固定与手法复位外固定保守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以68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法治疗,观察组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法治疗,术后2个月Mazur评分法评价患者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Mazur评分优15例,良17例,中2例,差0例,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开放复位内固定法治疗踝关节骨折疗效较理想,优于保守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复位固定 手法复位外固定 踝关节骨折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合复位外固定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6
16
作者 野向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第24期80-81,共2页
目的分析研究闭合复位外固定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 46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行闭合复位外固定,对照组行跟骨外侧"L"型切口切开复位、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 目的分析研究闭合复位外固定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 46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行闭合复位外固定,对照组行跟骨外侧"L"型切口切开复位、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效果。结果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进行评估,观察组优良率为73.91%,对照组优良率为78.26%,观察组和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外固定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在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中效果无明显差异,不同的治疗方法具有各自的优缺点,在治疗时需要结合临床个性化特点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复位外固定 钢板内固定 跟骨骨折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骨手法复位外固定与手术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44例 被引量:9
17
作者 江共涛 张斌 李姝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第22期50-51,共2页
目的比较中医正骨手法复位外固定与西医手术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将85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实验组44例和对照组41例,实验组患者实施中医正骨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西... 目的比较中医正骨手法复位外固定与西医手术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将85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实验组44例和对照组41例,实验组患者实施中医正骨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西医手术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治疗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医正骨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恢复快,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正骨手法复位外固定 西医手术内固定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四仕 杨利 +1 位作者 张晓伟 杨留柱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年第34期121-122,共2页
目的探讨传统手法复位外固定在桡骨远端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16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所有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给予试验组传统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固定治疗... 目的探讨传统手法复位外固定在桡骨远端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16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所有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给予试验组传统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固定治疗。治疗后密切随访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临床疗效、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与手术切开复位固定治疗差异不大,因此可视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方式进行最佳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手法复位外固定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合复位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杜亮 陈柯屹 +3 位作者 胡五星 王正 伍婷婷 胡晓梅 《黑龙江医学》 2015年第11期1213-1216,共4页
目的对闭合复位外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进行Meta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Wan Fang data(万方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收集闭合复位外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 目的对闭合复位外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进行Meta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Wan Fang data(万方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收集闭合复位外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随机对照试验(RCT)相关文献,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5年3月,并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患者共887例,外固定组444例,内固定组443例。Meta分析结果:切开复位内固定组在DASH评分、总的并发症发生率、感染率及尺骨变异方面优于闭合复位外固定组;在患者握力方面二者无明显差异。结论结合疗效及并发症方面考虑,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优于闭合复位外固定,但受纳入文献研究质量的限制和可能存在偏倚,上述结论尚需更多大样本、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闭合复位外固定 切开复位固定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折复位外固定器治疗下肢复杂性骨折对骨折愈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陈福状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34期60-61,共2页
目的探讨采用骨折复位外固定器对下肢复杂性骨折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 100例下肢复杂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骨折复位外固定器治疗,对照组采用AO钢板固定治疗。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骨折愈合以及... 目的探讨采用骨折复位外固定器对下肢复杂性骨折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 100例下肢复杂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骨折复位外固定器治疗,对照组采用AO钢板固定治疗。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骨折愈合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中38例愈合优秀,8例愈合良好,4例愈合较差,有效率为92.0%;对照组中19例愈合优秀,20例愈合良好,11例愈合较差,有效率为78.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中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而对照组中则有8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治疗下肢复杂性骨折这类疾病时,采用骨折复位外固定器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建议临床外科中广泛应用并加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复位外固定 下肢复杂性骨折 骨折愈合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