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4篇文章
< 1 2 7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蒋仲霞 黄钰华 《新医学》 2011年第5期324-326,共3页
目的:探讨西药联合中药熏洗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RVVC)的近远期疗效。方法:214例RVVC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治疗包括初步治疗及巩固治疗。A组73例患者初步治疗时口服伊曲康唑胶囊,每次200 mg,2次/日,共7 d(巩固治疗时连用3... 目的:探讨西药联合中药熏洗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RVVC)的近远期疗效。方法:214例RVVC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治疗包括初步治疗及巩固治疗。A组73例患者初步治疗时口服伊曲康唑胶囊,每次200 mg,2次/日,共7 d(巩固治疗时连用3天);B组62例患者初步治疗时口服伊曲康唑胶囊,联合制霉菌素糊外涂及NaHCO3水坐浴;C组79例患者口服伊曲康唑及中药熏洗外阴阴道。观察3组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A、B、C 3组患者的治愈率、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一年内复发率明显低于A、B组,且停药至复发的时间间隔明显长于A、B组(P<0.05)。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RV-VC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复发率、延长复发的时间间隔,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 伊曲康唑 中药 中西医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朝霞 《河北医药》 CAS 2013年第14期2137-2138,共2页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是常见的外阴、阴道炎症。据2001年美国国际妇产科感染疾病会议资料统计,复发率为5%~20%。女性中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的发生率为15%左右。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经过治疗后又出现临床症状及真菌学检查阳性称为复发,
关键词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 双唑泰栓 氟康唑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5例阴道分泌物标本菌种鉴定及药敏结果对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桑素芬 《抗感染药学》 2020年第9期1276-1278,共3页
目的:探究阴道分泌物标本的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对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RVVC)患者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5月—2019年9月间妇产科诊疗的RVVC患者225例资料,统计其患者阴道分泌物标本的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 目的:探究阴道分泌物标本的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对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RVVC)患者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5月—2019年9月间妇产科诊疗的RVVC患者225例资料,统计其患者阴道分泌物标本的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分析其各假丝酵母病原菌的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结果:225例RVVC患者阴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210株,其中白假丝酵母151株(占71.90%)、热带假丝酵母17株(占8.10%)、光滑假丝酵母21株(占10.00%)、近平滑假丝酵母5株(占2.38%)、克柔假丝酵母3株(占1.43%)和其他13株(占6.19%);其药敏试验结果显示,白假丝酵母、热带假丝酵母、光滑假丝酵母、近平滑假丝酵母、克柔假丝酵母对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的耐药率均较低,RVVC主要致病菌白假丝酵母对伏立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氟康唑、5-氟胞嘧啶的耐药率分别为3.31%、5.96%、7.95%、9.93%和26.49%,光滑假丝酵母对伊曲康唑、氟康唑耐药率均>50%,克柔假丝酵母对氟康唑的耐药率达100.00%。结论:白假丝酵母是导致RVVC的主要致病菌,临床应依照各致病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治疗,以确保其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分泌物 菌种鉴定 药敏试验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 抗菌药物 合理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带汤联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
4
作者 陈桂芳 《北方药学》 2022年第11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完带汤联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RVVC)的疗效。方法:将30例于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于我院门诊就诊的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患者纳入研究,并以电脑随机法均分成A、B两组。A、B两组均予以克霉唑阴道片... 目的:探讨完带汤联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RVVC)的疗效。方法:将30例于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于我院门诊就诊的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患者纳入研究,并以电脑随机法均分成A、B两组。A、B两组均予以克霉唑阴道片阴道用药治疗,B组在此基础上添加中药饮片完带汤加减口服治疗,并对比疗效。结果:在症状消失时间对比上,B组均短于A组,其中A组疼痛消失时间(5.32±0.54)d、外阴瘙痒消失时间(6.84±0.57)d、烧灼感消失时间(7.34±0.79)d、白带异常消失时间(9.27±0.84)d、念珠菌转阴时间(9.75±1.23)d,B组疼痛消失时间(3.21±0.37)d、外阴瘙痒消失时间(4.38±0.41)d、烧灼感消失时间(5.81±0.68)d、白带异常消失时间(7.19±0.70)d、念珠菌转阴时间(7.21±0.56)d,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疗效对比上,B组高于A组,其中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3%,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疾病复发率对比上,B组低于A组,其中治疗后3个月A组复发为26.67%,B组复发为0.00%;治疗后6个月A组复发为40.00%,B组复发为6.67%,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带汤与克霉唑阴道片联合治疗RVVC的疗效确切,可加快症状消失,降低疾病复发,对疾病预后起到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带汤 克霉唑阴道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患者阴道分泌物中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5
作者 张录兰 马亮 严良烽 《抗感染药学》 2023年第7期777-779,共3页
目的:分析医院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患者阴道分泌物中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情况,为该类患者的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5月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512例复发性VVC患... 目的:分析医院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患者阴道分泌物中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情况,为该类患者的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5月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512例复发性VV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其患者外阴阴道分泌物的真菌培养、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分析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特征。结果:512例复发性VVC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标本中,培养、分离出假丝酵母512株,其中前3位的真菌为白假丝酵母占74.41%、光滑假丝酵母占14.65%、克柔假丝酵母占2.545;药敏结果显示克柔假丝酵母、白假丝酵母、光滑假丝酵母、热带假丝酵母和其他假丝酵母对制霉菌素的耐药率均低于10.00%,克柔假丝酵母对伊曲康唑的耐药率高于60.00%,白假丝酵母对伊曲康唑和咪康唑的耐药率高于40.00%,光滑假丝酵母对氟康唑、伊曲康唑的耐药率高于80.00%,热带假丝酵母对伊曲康唑和咪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75.00%和87.50%。结论:医院复发性VVC患者感染真菌以白假丝酵母更为多见,且其对氟康唑、伊曲康唑及咪康唑等抗真菌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多重耐药,临床治疗可根据真菌耐药程度的不同,针对性使用抗真菌药物,以确保其抗真菌感染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 原菌分布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阴道微生态研究
6
作者 何湛春 沈媛媛 陈少丹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5期7-9,12,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患者阴道分泌物中的微生物,探讨与疾病相关的菌群微生态结构特点。方法:筛选15例RVVC患者(RVVC组)和健康女性20例(对照组),分别采集RVVC组患者治疗前后阴道分泌物标本各1份,同时采集对照... 目的:通过检测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患者阴道分泌物中的微生物,探讨与疾病相关的菌群微生态结构特点。方法:筛选15例RVVC患者(RVVC组)和健康女性20例(对照组),分别采集RVVC组患者治疗前后阴道分泌物标本各1份,同时采集对照组阴道分泌物标本,共收集样本50份。运用高通量二代测序技术检测所有样本中微生物的宏基因组,通过与NR、KEGG、egg NOG、CAZy和CARD数据库进行功能注释,将注释物种进行Alpha多样性、Beta多样性和物种差异性分析。Alpha多样性分析使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和Tukey检验,Beta多样性分析使用Anosim差异检验,物种差异性分析使用Welch's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三组样本属水平注释出的主要物种分别为乳杆菌属、链球菌属、普氏菌属、加德纳菌属、双歧杆菌属、alloscardovia、支原体、奇异菌属、克雷伯氏菌属和纳卡丝菌属等;种水平注释出的前10个物种分别为惰性乳杆菌、卷曲乳杆菌、阴道加德纳尔菌、无乳链球菌、二路普雷沃尔菌、詹氏乳杆菌、约氏乳杆菌、阴道奇异杆菌、短双歧杆菌和候选吉氏支原体。分类树分析显示,UPGMA样本属中以乳杆菌属为主。LEfSe物种分析差异最显著的前三个物种,对照组是韦荣氏菌目、厚壁菌纲、韦荣氏菌科,RVVC组患者治疗前是真菌界、子囊菌门、酵母纲,RVVC组患者治疗后是细菌界、放线菌科和放线菌目。三组样本均检测出阴道加德纳菌。RVVC组患者阴道微生态菌群结构在治疗前后物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VVC患者阴道微生态菌群结构存在个体差异,乳酸杆菌属仍然是优势菌,其中以惰性乳杆菌、詹氏乳杆菌、卷曲乳杆菌和约氏乳杆菌为主,阴道加德纳尔菌属于条件致病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阴道酵母 阴道微生态 乳酸杆菌 阴道加德纳尔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霉唑阴道片联合氟康唑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效果分析
7
作者 吴文超 《中国医药指南》 2025年第7期96-98,共3页
目的 评价克霉唑阴道片联用氟康唑对于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间进入厦门市湖里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治疗的5 000例复发性VVC患者。以随机数字表分组,每组2 500例,联用组选择克霉唑阴... 目的 评价克霉唑阴道片联用氟康唑对于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间进入厦门市湖里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治疗的5 000例复发性VVC患者。以随机数字表分组,每组2 500例,联用组选择克霉唑阴道片加氟康唑治疗;常规组选择克霉唑阴道片治疗,对比两组有效性、安全性、症状消退时间、炎症因子、复发情况、生活质量。结果 联用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 <0.05),联用组的症状消退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均P <0.05),治疗后,联用组的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8均低于常规组(均P <0.05),治疗后,随访1个月、3个月的复发率均低于常规组(均P <0.05),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 <0.05)。结论 克霉唑阴道片加氟康唑治疗复发性VVC的疗效较佳,可促进症状消退,减轻炎症反应,减少用药后不良反应,降低复发率,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霉唑阴道 氟康唑 复发性阴道酵母 有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康唑联合克霉唑栓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效果分析
8
作者 邹彩红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8期48-50,共3页
目的:分析氟康唑联合克霉唑栓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8月苏州市相城区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研究组(n=40)。对照组给... 目的:分析氟康唑联合克霉唑栓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8月苏州市相城区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研究组(n=40)。对照组给予克霉唑栓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氟康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灼痛、外阴红肿、阴道瘙痒、黏膜充血、阴道分泌物异常改善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34)。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评分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氟康唑联合克霉唑栓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效果显著,可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阴道酵母 氟康唑 克霉唑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育龄期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病人自我管理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9
作者 陈丽平 黄冬清 +4 位作者 罗颖华 蓝盈盈 黄小知 陆茜 李小珍 《循证护理》 2024年第1期128-132,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病人自我管理行为的相关因素,为RVVC病人预防控制措施的构建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0名医护人员及10例病人进行半结构深入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内容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影响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病人自我管理行为的相关因素,为RVVC病人预防控制措施的构建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0名医护人员及10例病人进行半结构深入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内容分析。结果:提炼出行为态度(长时间治疗易致病人产生消极自我管理行为、认知偏差导致自我管理重要性认识缺乏)、主观规范(社会现状对疾病包容性不足、家庭成员对疾病控制支持有限)、知觉行为控制(疾病专业知识获取局限、自我管理实际操作能力欠缺、自我管理客观原因拘束)3种类别7个主题。结论:RVVC病人自我管理行为的维持受多重因素影响,护理人员应通过改变病人主观行为认知、降低外界给予的压力以及提供必要的客观条件支持3个方面促进病人行为改进,提高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阴道酵母 育龄期妇女 自我管理 影响因素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化平台的健康科普策略在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中的应用
10
作者 黄冬清 陈丽平 +2 位作者 蓝盈盈 林经伟 罗颖华 《临床医药实践》 2024年第8期616-622,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化平台的健康科普策略在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育龄期妇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2年12月在健康管理中心进行体检后确诊为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育龄期女性1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化平台的健康科普策略在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育龄期妇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2年12月在健康管理中心进行体检后确诊为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育龄期女性1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93例)和对照组(n=95例)。观察组采用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系列健康科普模式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体检后常规健康教育方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阴道分泌物阳性情况、复发率和生殖道感染疾病知识评分、遵医行为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阴道分泌物阳性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就诊人数和遵医行为评分、健康素养评分、生殖道感染疾病知识(除传播途经外)评分及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信息化健康管理平台的RVVC系列健康科普策略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促进患者改善健康生活行为,提升健康素养及生活质量,提高对RVVC患者的健康管理水平,有效防治RVVC疾病的发生发展,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科普 信息化平台 复发性阴道酵母 霉菌性阴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激光联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卢迎新 韦玮 +1 位作者 张春兰 方梓羽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10期114-117,共4页
目的探讨二氧化碳(CO_(2))激光联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RVVC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加... 目的探讨二氧化碳(CO_(2))激光联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RVVC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CO_(2)激光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并于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随访。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0%(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阴道菌群密度及菌种多样性均为Ⅱ-Ⅲ级的例数多于对照组,且观察组阴道微生态正常率为8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6.00%(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白细胞介素6、降钙素原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白带异常、外阴瘙痒、外阴灼痛、黏膜红肿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O_(2)激光联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RVVC,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恢复阴道菌群平衡,减轻炎性反应,缩短症状消失时间,减少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激光 克霉唑阴道 复发性阴道酵母 阴道菌群 炎性因子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毒力因子在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中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李媛 刘会玲 +1 位作者 吴丹 李宝宝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347-2351,共5页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病,由于其反复发作、治疗困难,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治疗方案各异。本文针对毒力因子在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相关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行综述,以期为其发病机...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病,由于其反复发作、治疗困难,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治疗方案各异。本文针对毒力因子在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相关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行综述,以期为其发病机制、治疗提供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阴道酵母 毒力因子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颂平基于“阴平阳秘”理论论治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经验
13
作者 阮丽君 彭立 +3 位作者 罗颂平 朱玲 蔡颖 刘芳 《湖南中医杂志》 2024年第10期43-47,共5页
介绍罗颂平基于“阴平阳秘”理论论治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的经验。罗教授认为本病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其从“阴阳失衡”辨其病机本质,从月经周期阴阳转换、天癸盛衰、不同体质、同病异证与阴道微生态关系角度来阐述“阴平... 介绍罗颂平基于“阴平阳秘”理论论治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的经验。罗教授认为本病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其从“阴阳失衡”辨其病机本质,从月经周期阴阳转换、天癸盛衰、不同体质、同病异证与阴道微生态关系角度来阐述“阴平阳秘”的重要性。RVVC的防治以健脾温阳祛湿为基本治则,预培其复,阳秘乃固,同时重视补后天以滋先天,使脾胃健运,带脉得固,带下自止。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阴道酵母 阴道微生态 平阳秘 阳秘乃固 预培其复
原文传递
从督脉论治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验案举隅
14
作者 王平 范伟森 +1 位作者 夏霖垚 张英杰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15期97-99,共3页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属中医“带下病”范畴,表现为白带异常、外阴瘙痒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假丝酵母菌属于机会致病菌,当人体免疫力低下时,假丝酵母菌会大量繁殖,诱发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从督脉论治复发性外阴阴道假...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属中医“带下病”范畴,表现为白带异常、外阴瘙痒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假丝酵母菌属于机会致病菌,当人体免疫力低下时,假丝酵母菌会大量繁殖,诱发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从督脉论治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以扶正祛邪、固摄带脉为治则,采用针刺结合督灸疗法治疗,能够达到治疗疾病、防止复发的目的。该文介绍从督脉论治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验案1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阴道酵母 带下 针刺 督灸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院妇产科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阴道分泌物标本中真菌的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15
作者 刘彩霞 柯建秀 张红 《抗感染药学》 2024年第1期110-112,共3页
目的:分析医院妇产科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ecurrent vulvovaginal candidiasis,RVVC)患者阴道分泌物标本中真菌的分布与耐药特点,为临床RVVC患者的抗真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5月武宁县中医院妇产科收治的... 目的:分析医院妇产科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ecurrent vulvovaginal candidiasis,RVVC)患者阴道分泌物标本中真菌的分布与耐药特点,为临床RVVC患者的抗真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5月武宁县中医院妇产科收治的512例RVV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标本进行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分析患者阴道分泌物标本中真菌的分布与耐药情况。结果:512例RVVC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标本中共检出假丝酵母512株,其中主要为白假丝酵母(381株,占74.41%),其次为光滑假丝酵母(75株,占14.65%);药敏结果显示,白假丝酵母对氟康唑、制霉菌素、克霉唑的耐药率较低(<25.00%),而对伊曲康唑、咪康唑的耐药率相对较高(>45.00%);光滑假丝酵母对制霉菌素、咪康唑的耐药率较低(<30.00%),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的耐药率较高(>85.00%);此外,克柔假丝酵母对伊曲康唑和热带假丝酵母对伊曲康唑、咪康唑的耐药率也均较高(>60.00%)。结论:医院妇产科RVVC患者的致病菌主要为白假丝酵母,不同真菌普通存在一定的耐药性,临床在进行抗真菌治疗时应尽量针对性选用合适的抗真菌药物,以确保抗真菌治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阴道酵母 原菌分布 耐药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康唑联合制霉素阴道栓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16
作者 姜丽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3期040-043,共4页
探析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接受氟康唑+制霉素阴道栓方案治疗效果。方法 以本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诊治的100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患者为研究对象,将100例患者划分为观察组(A组)与对照组(B组)。对照组采取制霉素阴道栓治疗... 探析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接受氟康唑+制霉素阴道栓方案治疗效果。方法 以本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诊治的100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患者为研究对象,将100例患者划分为观察组(A组)与对照组(B组)。对照组采取制霉素阴道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氟康唑口服药物。结果 A组VVC症状消失时间、VVC症状评分、治疗满意度指标均优于B组,P<0.05。结论 氟康唑+制霉素阴道栓方案治疗VVC,可舒缓VVC病症、缩短VVC病症持续时间,高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酵母 制霉素阴道 氟康唑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联合检测在辅助诊断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17
作者 刘显川 田华 +1 位作者 张岩岩 万长婧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2期009-012,共4页
探讨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联合检测在辅助诊断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23年11月-2024年8月间本院收治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人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病例组,另收集健康人群100例纳入对照组。病例组包含外阴阴道... 探讨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联合检测在辅助诊断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23年11月-2024年8月间本院收治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人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病例组,另收集健康人群100例纳入对照组。病例组包含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患者,对照组为正常人群。用乳胶增强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C反应蛋白,免疫荧光法检测降钙素原。分别对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检测,并对两组之间进行比较。结果 病例组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PC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的诊断,联合检测展现了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 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联合检测在辅助诊断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中的临床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辅助诊断 阴道酵母 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康唑+克霉唑阴道片治疗单纯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
18
作者 李素英 《中国医药指南》 2025年第7期81-83,共3页
目的探究在单纯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的治疗中展开克霉唑阴道片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72例单纯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均于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选自晋江市金井中心卫生院,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6例,硝夫太尔制霉... 目的探究在单纯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的治疗中展开克霉唑阴道片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72例单纯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均于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选自晋江市金井中心卫生院,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6例,硝夫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和观察组(36例,氟康唑+克霉唑阴道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阴道菌群培养结果、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葡萄球菌活菌、酵母杆菌活菌、肠杆菌活菌计数均低于对照组,乳酸杆菌活菌计数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阴道疼痛感、阴道瘙痒、阴道分泌物情况、黏膜充血性水肿评分,以及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将克霉唑阴道片联合氟康唑应用到单纯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的治疗中,便于改善阴道菌群培养结果,缓解临床症状,抑制炎症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霉唑阴道 氟康唑 硝夫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 单纯性阴道酵母 临床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芩苓子阴道灌注液联合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效果
19
作者 陈竹青 《妇儿健康导刊》 2025年第5期41-44,共4页
目的 探讨芩苓子阴道灌注液联合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5月在泗洪中信医院就诊的320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60例。对照组采用硝呋... 目的 探讨芩苓子阴道灌注液联合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5月在泗洪中信医院就诊的320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60例。对照组采用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芩苓子阴道灌注液治疗,对比两组阴道清洁度、阴道pH值、症状改善情况、不良反应。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阴道清洁度均有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阴道pH值较对照组更低(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更短(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芩苓子阴道灌注液联合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可改善患者的阴道清洁度,调节阴道pH值,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酵母 芩苓子阴道灌注液 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 阴道清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中医治疗现状
20
作者 廖慧婷 汪军华 《妇儿健康导刊》 2025年第1期22-26,共5页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具有发病率与复发率高的特点,严重影响女性日常生活及心理健康。西医主要以抗真菌药物治疗,长期使用会导致多系统、多脏器损伤,使阴道菌群失衡,增加二重感染风险,甚至产生耐药性,疗效欠佳。...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具有发病率与复发率高的特点,严重影响女性日常生活及心理健康。西医主要以抗真菌药物治疗,长期使用会导致多系统、多脏器损伤,使阴道菌群失衡,增加二重感染风险,甚至产生耐药性,疗效欠佳。中医疗法具有毒副作用小、多系统共调、有效等特点,患者易于接受。通过查阅近年来中医内服、外治疗法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文献,从病因病机着手,引用历代医籍、医家的理论以分析疗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酵母 辨证论治 治疗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