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1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改性硬质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研究
1
作者 朱洪斌 周兴美 《新材料·新装饰》 2024年第15期1-4,共4页
单一的沥青路面已经无法满足高温环境下的重载要求,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重载道路的高温稳定性,相关研究人员应综合考虑高温、行车荷载及路面材料等复杂因素,开展相应的复合改性硬质沥青混合料研究,以提升路面高温稳定性。基于此,文章以SB... 单一的沥青路面已经无法满足高温环境下的重载要求,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重载道路的高温稳定性,相关研究人员应综合考虑高温、行车荷载及路面材料等复杂因素,开展相应的复合改性硬质沥青混合料研究,以提升路面高温稳定性。基于此,文章以SBS改性沥青为基础,针对夏季高温地区路面需求,运用AC-20沥青混合料进行改良。通过引入高模量剂、湖沥青、岩沥青的复合改性试验,成功合成了三种高性能复合改性硬质沥青及混合料。研究显示,这些复合改性硬质沥青在高温条件下展现出卓越性能,具备优良的抗变形和抗软化能力,特别适用于夏炎热区路面。此发现为在我国炎炎夏季广泛应用复合改性硬质沥青混合料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改善路面性能、延长路面使用寿命提供了新的路径,同时为夏季高温地区道路工程提供了创新性解决方案,标志着我国沥青技术在复合改性领域的重要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改性硬质沥青混合料 高温性能 多应力重复蠕变恢复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改性硬质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戴震 马翔 吴宣 《上海公路》 2023年第4期123-128,I0012,共7页
为评价不同复合改性硬质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将高模量剂(HMA)、湖沥青(TLA)和岩沥青(BRA)分别与SBS改性沥青进行复合改性,制备三种复合改性硬质沥青。通过对不同复合改性硬质沥青进行基本性能检验,并对其混合料进行浸水马歇尔试验、... 为评价不同复合改性硬质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将高模量剂(HMA)、湖沥青(TLA)和岩沥青(BRA)分别与SBS改性沥青进行复合改性,制备三种复合改性硬质沥青。通过对不同复合改性硬质沥青进行基本性能检验,并对其混合料进行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车辙试验和半圆弯曲试验,评价不同复合改性硬质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能、高温性能和低温性能,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HMA、TLA和BRA均会改善SBS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降低其低温抗裂性能。且实际工程中,应用复合改性硬质沥青混合料需适当提高施工温度。三种复合改性硬质沥青混合料相比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在高温性能和水稳定性能方面均有较大程度的提升。其中,HMA+SBS沥青混合料在高温性能和水稳定性能方面表现最优异。掺加HMA、TLA和BRA均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掺加HMA对SBS改性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能的负面影响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改性 沥青 高模量剂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多聚磷酸改性沥青混合料动态力学性能
3
作者 王岚 刘志强 +2 位作者 赵延庆 李超 张飞 《中国科技论文》 CAS 2024年第4期414-419,共6页
为研究多聚磷酸(polyphosphoric acid,PPA)+SBS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动态力学性能,采用单轴压缩动态模量试验,分析温度和频率对动态模量和相位角的影响,并基于改进Havriliak-Negam(i HN)模型构建动态模量和相位角主曲线,同时与SBS改性... 为研究多聚磷酸(polyphosphoric acid,PPA)+SBS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动态力学性能,采用单轴压缩动态模量试验,分析温度和频率对动态模量和相位角的影响,并基于改进Havriliak-Negam(i HN)模型构建动态模量和相位角主曲线,同时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相对比。结果表明:2种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和相位角随温度和频率的变化呈现相同的趋势,HN模型可准确拟合2种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和相位角主曲线。相较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PPA+SBS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相位角在-10、20、50℃时均降低,而动态模量在-10℃时降低,20℃时变化较小,50℃时增加;较宽频域范围内,PPA+SBS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在高温低频下动态模量变大,相位角变小,在低温高频下动态模量变小,相位角变化不大;PPA+SBS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具有更优的动态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多聚磷酸+SBS复合改性沥青混合 动态模量 相位角 主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纳米ZnO复合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性能研究
4
作者 田小革 高凯 +1 位作者 李光耀 陈功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071-10077,10101,共8页
为提升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选用聚氨酯、纳米ZnO和基质沥青制备聚氨酯/纳米ZnO复合改性沥青。以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和135℃运动黏度为评价指标,研究改性剂对沥青性能的影响,采用软化点差值评价储存稳定性,并制备3种复合改性沥青AC-13... 为提升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选用聚氨酯、纳米ZnO和基质沥青制备聚氨酯/纳米ZnO复合改性沥青。以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和135℃运动黏度为评价指标,研究改性剂对沥青性能的影响,采用软化点差值评价储存稳定性,并制备3种复合改性沥青AC-13C混合料进行车辙试验、小梁弯曲试验和浸水马歇尔试验,研究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性能。结果表明,聚氨酯和纳米ZnO的掺入能显著改善基质沥青的高低温性能,且储存稳定性符合规范要求。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能够满足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5%聚氨酯复配3%纳米ZnO掺量的改性沥青混合料改善高温性能和水稳性能效果最好,与基质沥青混合料相比其动稳定度提高了2.32倍,残留稳定度上升了9.0%,最大弯拉应变(-10℃)提升了8.3%。综合考虑路用性能改善效果,推荐选用5%聚氨酯复配3%纳米ZnO为复合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的最佳掺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 聚氨酯 纳米ZNO 复合改性沥青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掺纤维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探究
5
作者 董旭 《中国公路》 2025年第1期113-115,共3页
为了充分利用不同性质纤维的技术性能优势,本文选取常用的木质素纤维和玄武岩纤维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不同纤维比例对SMA-13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仅使用单一纤维改性的沥青混合料,将上述两种纤维混合掺入能... 为了充分利用不同性质纤维的技术性能优势,本文选取常用的木质素纤维和玄武岩纤维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不同纤维比例对SMA-13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仅使用单一纤维改性的沥青混合料,将上述两种纤维混合掺入能显著提升混合料的劈裂强度、高低温稳定性及水稳定性。基于功效系数法的综合评估结果,为了获得最佳的整体性能,推荐玄武岩纤维与木质素纤维的掺配比例为2∶1。综上所述,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场景对混合料性能的特定需求,灵活选择适当的纤维比例,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纤维混合掺入的技术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 素纤维 玄武岩纤维 复合改性 纤维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硅-玄武岩纤维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试验研究
6
作者 吴聪 周学翔 付文俊 《西部交通科技》 2024年第9期14-16,共3页
基于介孔硅和玄武岩纤维的自身特点,文章研究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高低温和水稳定性等特性,用于评价这两种材料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以及应用于道路工程的可行性。结果显示:介孔硅和玄武岩纤维均能够改良沥青混合料的高低温性能,... 基于介孔硅和玄武岩纤维的自身特点,文章研究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高低温和水稳定性等特性,用于评价这两种材料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以及应用于道路工程的可行性。结果显示:介孔硅和玄武岩纤维均能够改良沥青混合料的高低温性能,其中介孔硅的作用更为突出,而玄武岩纤维则不利于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能,但加入介孔硅后水稳定性有一定的改善提升作用;综合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各方面性能,通过介孔硅-玄武岩纤维复合改性后的沥青混合料具有优异的高温稳定、低温抗裂和耐水损伤等路用性能,满足路用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硅 玄武岩纤维 复合改性沥青混合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立尼达湖沥青与木质素纤维复合改性热再生混合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赵忠心 董鹏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9-103,共5页
将特立尼达湖沥青(TLA)与木质素纤维进行复配,通过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强度比、动稳定度、低温弯曲应变、梯形悬臂梁疲劳试验和浸水APA试验评价特立尼达湖沥青(TLA)与木质素纤维复合改性热再生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和耐久性。结果表明,掺加... 将特立尼达湖沥青(TLA)与木质素纤维进行复配,通过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强度比、动稳定度、低温弯曲应变、梯形悬臂梁疲劳试验和浸水APA试验评价特立尼达湖沥青(TLA)与木质素纤维复合改性热再生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和耐久性。结果表明,掺加TLA与木质素纤维可实现二者对热再生混合料高温性能改善效果的非线性叠加作用;掺加6%木质素纤维与10%~30%TLA复合改性剂时,热再生混合料的浸水马歇尔残留稳定度与冻融劈裂强度比均大于90%;TLA与木质素纤维复合改性热再生混合料的劲度模量和悬臂梁疲劳寿命满足高模量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增大TLA掺量能显著改善高温、浸水使用环境下热再生混合料的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再生混合 特立尼达湖沥青 素纤维 复合改性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路面温拌阻燃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何德健 黄姣媚 《西部交通科技》 2024年第1期146-148,共3页
文章通过正交试验分析温拌剂和阻燃剂掺量、制备温度对温拌阻燃SBS复合改性沥青的三大指标、极限氧指数的影响,确定复合改性沥青最优制备方案为A3B3C1,并采用一系列室内试验分别验证了温拌剂和阻燃剂对于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 文章通过正交试验分析温拌剂和阻燃剂掺量、制备温度对温拌阻燃SBS复合改性沥青的三大指标、极限氧指数的影响,确定复合改性沥青最优制备方案为A3B3C1,并采用一系列室内试验分别验证了温拌剂和阻燃剂对于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温拌剂、阻燃剂不但能够提高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能力和低温抗裂性,而且可以明显提高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阻燃性能、强度和稳定性,但会降低其水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温拌阻燃技术 复合改性 沥青混合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沥青-胶粉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黏弹特性研究
9
作者 苏纪壮 刘玉梅 +3 位作者 阚涛 吴思 王业飞 高国华 《中国科技论文》 CAS 2024年第4期475-482,共8页
为研究岩沥青-胶粉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黏弹特性,采用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机(asphalt mixture performance testing,AMPT)对不同岩沥青用量的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在不同试验条件下的单轴动态压缩模量和相位角进行了测试,构建了动态模量... 为研究岩沥青-胶粉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黏弹特性,采用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机(asphalt mixture performance testing,AMPT)对不同岩沥青用量的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在不同试验条件下的单轴动态压缩模量和相位角进行了测试,构建了动态模量主曲线,建立了动态模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当试验温度增大或加载频率降低时,岩沥青-胶粉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逐渐降低;随着岩沥青掺量的增加,AC-20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提高,疲劳性能降低;测定的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20℃动态模量接近于14000 MPa,符合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技术要求;经测试,所构建动态模量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可达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复合改性沥青混合 胶粉改性沥青 沥青 黏弹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役沥青路面的硬质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特性研究
10
作者 蔡东波 刘月丽 +1 位作者 郝孟辉 刘娜 《粘接》 CAS 2024年第9期76-78,82,共4页
为了研究低标号50#硬质沥青在沥青路面中、下面层的动态粘弹特性,利用简单性能试验机(SPT)开展中下面层50#硬质沥青混合料单轴压缩动态模量,基于时温等效原理(TTSP)确定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主曲线,并与中、下面层广泛应用的70#基质沥青... 为了研究低标号50#硬质沥青在沥青路面中、下面层的动态粘弹特性,利用简单性能试验机(SPT)开展中下面层50#硬质沥青混合料单轴压缩动态模量,基于时温等效原理(TTSP)确定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主曲线,并与中、下面层广泛应用的70#基质沥青和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动态模量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频率增加而增大;采用Sigmoidal函数模型构建“S”型动态模量主曲线,可以从更宽温域和时域预测中下面层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相较于基质沥青和SBS改性沥青混合料,50#硬质沥青混合料力学性能优异,抗车辙能力强,但温度敏感性高;频率是影响动态模量的主要因素;温度是影响相位角的主要因素,进行路面设计时,需考虑路面的外部实际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役路面 沥青 沥青混合 动态模量 灰熵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朗岩沥青/SBR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研究
11
作者 潘志强 耿楠 《四川水泥》 2024年第11期157-159,162,共4页
为提高道路工程质量,进一步解决伊朗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不足的问题,开展了伊朗岩沥青和SBR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试验研究。选取盘锦90#沥青作为基质沥青,分别将5%、10%的伊朗岩沥青与3%、4%的SBR改性剂进行复合改性,并... 为提高道路工程质量,进一步解决伊朗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不足的问题,开展了伊朗岩沥青和SBR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试验研究。选取盘锦90#沥青作为基质沥青,分别将5%、10%的伊朗岩沥青与3%、4%的SBR改性剂进行复合改性,并制备AC-16沥青混合料。针对不同改性剂组合的沥青混合料进行高温抗车辙性能、低温抗裂性能和抗水损害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伊朗岩沥青和SBR改性剂均可提高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性能;添加SBR改性剂能提升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增加伊朗岩沥青掺量可提升抗水损害性能,且随着SBR改性剂掺量增加,冻融劈裂强度比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此外,研究还得出10%伊朗岩沥青+4%SBR改性剂组合下的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在高温抗车辙性能、低温抗裂性能以及抗水损害性能方面均表现最优。该研究成果可为道路工程建设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朗岩沥青 SBR改性 复合改性 沥青混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粉/抗车辙剂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12
作者 胡泳涛 姜韶威 《材料科学》 2024年第5期694-704,共11页
车辙是道路工程中常见的病害,车辙发展严重影响行车安全与行车舒适性,为改善路面的抗车辙性能,本文采用不同掺量的胶粉与抗车辙剂作为环保改性剂制备了两组改性沥青混合料,通过车辙试验、马歇尔稳定度试验及三点弯曲低温小梁试验等进行... 车辙是道路工程中常见的病害,车辙发展严重影响行车安全与行车舒适性,为改善路面的抗车辙性能,本文采用不同掺量的胶粉与抗车辙剂作为环保改性剂制备了两组改性沥青混合料,通过车辙试验、马歇尔稳定度试验及三点弯曲低温小梁试验等进行了路用性能实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与基质沥青和SBS改性沥青使用相比,利用复合改性剂制备的多相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低温性能及水稳定性较都有了明显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粉 抗车辙剂 复合改性 沥青混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A/TPO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自愈合性能研究
13
作者 朱海啸 潘鑫 《江西交通科技》 2024年第3期41-44,97,共5页
文章采用红外测点评价了不同配比的PPA/TPO的升温性能,通过低温小梁弯曲试验评价了微波加热功率以及时间对PPA/TPO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自愈合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PA/TPO复合改性沥青可提高混合料在微波诱导下的升温性能,其中6%TPO... 文章采用红外测点评价了不同配比的PPA/TPO的升温性能,通过低温小梁弯曲试验评价了微波加热功率以及时间对PPA/TPO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自愈合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PA/TPO复合改性沥青可提高混合料在微波诱导下的升温性能,其中6%TPO与1%PPA的配比下升温性能最佳。诱导功率对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弯拉应变影响强于弯拉强度。在800W的诱导功率时,PPA/TPO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具有最佳愈合率。单次诱导时间≥60s时具有最佳的自愈合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改性沥青 多聚磷酸 生物油 沥青混合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SMA-13混合料设计及性能研究
14
作者 韩博 孙艺涵 +1 位作者 张晨晨 孙鹏程 《中国建材科技》 2024年第6期11-15,共5页
采用“双曲线,三控制点”的粗集料断级配设计方法,结合最紧密状态设计法,确定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通过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对比,评估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性能。结果显示,与SBS改性沥青相比,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显著提升了S... 采用“双曲线,三控制点”的粗集料断级配设计方法,结合最紧密状态设计法,确定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通过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对比,评估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性能。结果显示,与SBS改性沥青相比,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显著提升了SMA-13沥青混合料的高低温稳定性。此外,该复合改性沥青在延长混合料疲劳寿命和增强路面耐久性方面表现突出。值得注意的是,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SMA-13混合料无需添加木质素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 橡胶粉 混合 疲劳性能 动态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模量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在国省道抗车辙路面中的应用研究
15
作者 赵存冬 吕高恒 +2 位作者 李夏 牛善平 李增光 《山东交通科技》 2024年第5期81-84,共4页
当前车辙问题已成为国省道沥青路面破坏主要形式。依托枣庄市G518日定线养护维修工程,开展了高模量复合改性AC-20沥青混合料的室内外试验研究,对SBS改性沥青、矿料、高模量剂等原材料进行了检测,并开展了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确定了混合... 当前车辙问题已成为国省道沥青路面破坏主要形式。依托枣庄市G518日定线养护维修工程,开展了高模量复合改性AC-20沥青混合料的室内外试验研究,对SBS改性沥青、矿料、高模量剂等原材料进行了检测,并开展了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确定了混合料体积指标,现场试验和后续跟踪观测表明:高模量复合改性AC-20沥青混合料具有优异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等路用性能,解决了路面车辙问题,延长了路面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护维修工程 高模量沥青混合 高模量复合改性 抗车辙路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高海拔地区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耐久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邓威 赖淏 +6 位作者 吴婧 吴勇刚 翟健梁 毛楠 师长春 陆福洋 熊锐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37-1441,共5页
综述了高原地区典型气候条件(冻融、盐蚀、强紫外线等环境因素及其耦合作用)对SBS改性沥青的损伤机制,探讨了高原特殊气候条件下SBS改性沥青耐久性提升手段。结果表明,SBS改性沥青耐久性高于基质沥青,然而SBS改性沥青在高原地区的耐久... 综述了高原地区典型气候条件(冻融、盐蚀、强紫外线等环境因素及其耦合作用)对SBS改性沥青的损伤机制,探讨了高原特殊气候条件下SBS改性沥青耐久性提升手段。结果表明,SBS改性沥青耐久性高于基质沥青,然而SBS改性沥青在高原地区的耐久性仍存在局限性。通过对现有研究总结发现,聚烯烃弹性体(POE)及橡胶颗粒(CR)应用可有效改善沥青混合料耐久性,有利于提高SBS改性沥青在高原地区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环境 SBS 沥青混合 耐久性 复合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沥青混合料在长隧道路面中的应用
17
作者 栗聪思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5年第3期289-292,共4页
针对城市地下长隧道路面使用的需求,对上海市北横通道东段隧道内路面所用的新材料AC-20C的低温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从原材料、配合比设计、施工混合料气体排放、现场实体检测方面进行研究。根据不同级配、不同油石比分别确定其最佳混合... 针对城市地下长隧道路面使用的需求,对上海市北横通道东段隧道内路面所用的新材料AC-20C的低温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从原材料、配合比设计、施工混合料气体排放、现场实体检测方面进行研究。根据不同级配、不同油石比分别确定其最佳混合料级配和最佳油石比,通过残留稳定度、动稳定度、冻融劈裂强度比、低温弯曲破坏应变试验评价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抗车辙能力和抗裂性能,同时通过对比低温和传统热拌沥青混合料生产能源消耗、排放的气体,分析节能减排情况。结果表明:此次配合比设计最佳油石比为4.2%,动稳定度≥2400次/mm,残留稳定度、冻融劈裂强度比、低温弯曲试验破坏应变以及现场压实度、渗水各项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工程应用效果良好;拌和楼每生产1 t低温沥青混合料可节约0.9 m^(3)天然气,且相关气体排放降低率均超40%,充分展现了低温环保改性沥青节能减排的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横通道东段城市地下长隧道 低温复合改性沥青 沥青混合 气体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质沥青混合料动态间接拉伸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梁春雨 李艳玲 陈志国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3-17,共5页
基于动态测定方法确定的沥青混合料的参数能真实反映沥青混合料对运动车辆荷载的响应,并能正确表现沥青混合料本身的粘弹性性质等优点,利用英国Cooper NU—14多功能沥青材料试验机测定了30#硬质沥青混合料的动态间接拉伸劲度模量,对试... 基于动态测定方法确定的沥青混合料的参数能真实反映沥青混合料对运动车辆荷载的响应,并能正确表现沥青混合料本身的粘弹性性质等优点,利用英国Cooper NU—14多功能沥青材料试验机测定了30#硬质沥青混合料的动态间接拉伸劲度模量,对试验结果进行了二元方差分析及非线性拟合,分析了级配、油石比、结合料类型和试验温度对动态间接拉伸试验的影响。结果表明:30#硬质沥青混合料具有很高的动态间接拉伸劲度模量,用于沥青路面的下面层可减小其底面的拉应变;级配、油石比、试验温度和沥青针入度均对沥青混合料的动态间接拉伸劲度模量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混合 动态试验 方差分析 非线性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硬复合沥青温拌混合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立寒 邹小龙 孟庆楠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67-870,共4页
采用AC-20级配,对软硬复合沥青温拌混合料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了研究,并与相同级配、相同配合比的热拌70#沥青混合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软硬复合沥青温拌混合料在高温稳定性方面与相同级配的热拌沥青混合料相当,水稳定性稍逊,低温... 采用AC-20级配,对软硬复合沥青温拌混合料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了研究,并与相同级配、相同配合比的热拌70#沥青混合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软硬复合沥青温拌混合料在高温稳定性方面与相同级配的热拌沥青混合料相当,水稳定性稍逊,低温抗裂性略优,而疲劳性能则明显占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复合沥青温拌混合 沥青 沥青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硬质沥青及其混合料低温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黄拓 钱国平 李辉忠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24-226,共3页
通过对硬质沥青(AH-30#)、重交沥青(AH-70#)、SBS改性沥青进行BBR试验,对比研究了30#硬质沥青的低温性能;并通过对4种不同的沥青混合料进行低温弯曲试验和直接拉伸试验,分析了30#硬质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结果表明:硬质沥青混合... 通过对硬质沥青(AH-30#)、重交沥青(AH-70#)、SBS改性沥青进行BBR试验,对比研究了30#硬质沥青的低温性能;并通过对4种不同的沥青混合料进行低温弯曲试验和直接拉伸试验,分析了30#硬质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结果表明:硬质沥青混合料适用于河南省沥青路面的中下面层铺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 BBR试验 低温弯曲试验 直接拉伸试验 低温抗裂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