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治理:复杂情境下乡村治理的实践逻辑
1
作者 罗强强 刘婷婷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46,共7页
在复杂治理情境中,采取科学策略以应对基层社会治理,有效激发社会活力是当前乡村治理的重要议题之一。治理主体、治理制度、文化样态是诠释乡村复合治理过程的三个认知维度。G村的个案研究表明,在应对治理资源匮乏、治理任务繁重、治理... 在复杂治理情境中,采取科学策略以应对基层社会治理,有效激发社会活力是当前乡村治理的重要议题之一。治理主体、治理制度、文化样态是诠释乡村复合治理过程的三个认知维度。G村的个案研究表明,在应对治理资源匮乏、治理任务繁重、治理规则复杂的复合场域中,要利用多重治理要素来匹配乡村场域的不确定性后果。利用嵌入性主体与内生性主体的多元互动,立足于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协同合作以及多元文化的互嵌,可归纳出复合治理模式的有效运行方向。具体而言,在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中,要坚持整体性思维,促进多重治理要素的协同复合与联动融合,构建稳固的乡村治理行动者网络,对复杂性社会的多样需求进行充分回应,实现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制度预期,从而最大程度地提升治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治理 复杂情境 乡村治理 实践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视野中城市极端高温灾害的复合治理:研究进展与未来议题 被引量:2
2
作者 彭彬彬 张海波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5,M0003,共23页
近年来,城市极端高温灾害频发,不仅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影响,也对应急管理提出新的挑战。城市极端高温灾害的复杂成因和广泛影响使得传统的单一学科视角已无法揭示其形成机理和治理之道。基于工程-技术、组织-制度、政治-社会三个维度的... 近年来,城市极端高温灾害频发,不仅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影响,也对应急管理提出新的挑战。城市极端高温灾害的复杂成因和广泛影响使得传统的单一学科视角已无法揭示其形成机理和治理之道。基于工程-技术、组织-制度、政治-社会三个维度的回溯分析显示,改进城市规划减轻城市热岛效应,加强组织协同提高预警响应效率,推进全球治理倡导气候公平,这是推进城市极端高温灾害复合治理的三条关键路径和三个关键议题。下一步可在三个方向上开展研究:一是探索科技创新赋能复合治理的新模式;二是发展基于韧性城市的复合治理政策体系;三是面向全球治理拓展倡导气候公平的参与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天气 高温灾害 复合治理 应急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文体旅融合背景下我国乡村民俗体育复合治理的地方性实践——基于湘西古镇龙舟活动复兴集体行动的社会学考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彭春兰 龙佩林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1-49,88,共10页
为探索文体旅融合发展中民俗体育有效治理的成功经验,研究采用“结构-制度”与“过程-事件”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将湘西古镇传统龙舟活动复兴的经验问题置于宏观社会结构背景下,依循集体行动的共意形成与动员、曲折与双重策略性应对,直至... 为探索文体旅融合发展中民俗体育有效治理的成功经验,研究采用“结构-制度”与“过程-事件”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将湘西古镇传统龙舟活动复兴的经验问题置于宏观社会结构背景下,依循集体行动的共意形成与动员、曲折与双重策略性应对,直至集体行动最终形成的整个过程展开讨论。研究认为,自治、他治及共治的复合作用共构了龙舟活动秩序,不同阶段的治理形态随主体间利益契合状况而动态变化,并集中体现为集体行动的行政合法性维护、嵌套的类组织系统构建以及与行动单位契合的激励机制作用,最终形成了龙舟活动复兴集体行动。最后,研究基于新时代实现有效治理的行动方略探讨,提出了乡村民俗体育治理新格局的地方性经验启示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舟活动 集体行动 民俗体育治理 复合治理 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治理:重构中的县乡条块关系——基于“治理重心下移”视角的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黄俊尧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3-83,共11页
随着治理重心向基层的下移,县乡条块关系逐渐显现复合治理的态势。在治理权力上,各地以赋权乡镇破解基层权责失衡,形成了“赋权于统筹协调”和“赋权于管理执法”的推进样态;在治理体系上,通过结构调整促进功能优化,并探索“由点及面”... 随着治理重心向基层的下移,县乡条块关系逐渐显现复合治理的态势。在治理权力上,各地以赋权乡镇破解基层权责失衡,形成了“赋权于统筹协调”和“赋权于管理执法”的推进样态;在治理体系上,通过结构调整促进功能优化,并探索“由点及面”和“整体拓展”的职能下沉路径;在治理技术上,运用清单制、数字技术等政府工具来推动条块协同。条块复合的逻辑集中反映在确立行动规则、重塑条块角色、理顺运行流程等方面,有望破解长期困扰基层治理的条块分割、权责错配、管理缺位、执法悖论等难题产生正面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治理 县乡 条块关系 治理重心下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治理下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优化路径——基于武昌区南湖街道J社区的情况分析
5
作者 程卓 《村委主任》 2024年第1期219-221,共3页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化与社区功能日益丰富的背景下,以武昌区南湖模式为代表性的新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逐渐兴起。尽管南湖模式为我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新的思路,但仍存在需要优化的领域。文章以武昌南湖模式中的某个社区为研究对...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化与社区功能日益丰富的背景下,以武昌区南湖模式为代表性的新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逐渐兴起。尽管南湖模式为我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新的思路,但仍存在需要优化的领域。文章以武昌南湖模式中的某个社区为研究对象,探讨是否存在社区的普遍性问题,并为南湖模式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方向,使南湖模式提供更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南湖模式 复合治理 优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裂缝型油藏多段塞复合治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郑健 陈德红 +3 位作者 韩宗原 张光焰 王海英 刘承杰 《断块油气田》 CAS 2005年第4期73-74,77,共3页
针对塔河油田开发过程中,由于其储层严重的非均质性,使底水在生产压差的作用下,沿大裂缝、大孔洞快速突进生产井,导致油井很快水淹的问题,研制了一种多段塞(防漏+堵缝+清理)复合治理技术。研制筛选出防漏剂(TP-1)和堵缝剂(DKD),讨论了... 针对塔河油田开发过程中,由于其储层严重的非均质性,使底水在生产压差的作用下,沿大裂缝、大孔洞快速突进生产井,导致油井很快水淹的问题,研制了一种多段塞(防漏+堵缝+清理)复合治理技术。研制筛选出防漏剂(TP-1)和堵缝剂(DKD),讨论了矿化度、温度和pH值对TP-1膨胀性能的影响,温度、矿化度对DKD固结强度的影响以及DKD的可解性。模拟试验结果表明,人造裂缝岩心采用多段塞复合治理技术封堵裂缝、启动基质岩心作用明显。该技术在塔河油田的现场试验取得了显著效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型油藏 堵剂 膨胀 多段塞 裂缝 复合治理 治理技术 塔河油田 复合 段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复合行政”到“复合治理”——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行政区经济矛盾解决的新视角 被引量:32
7
作者 范巧 郭爱君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1-69,共9页
在解决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行政区经济矛盾的几种思路中,"复合行政"理念及其政治结构设计处于上风,但这一理念及其政治结构无论是在理论设计的前提条件上还是在实践操作可行性上均存在缺陷。文章在分析"复合行政"理念... 在解决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行政区经济矛盾的几种思路中,"复合行政"理念及其政治结构设计处于上风,但这一理念及其政治结构无论是在理论设计的前提条件上还是在实践操作可行性上均存在缺陷。文章在分析"复合行政"理念的条件缺失和操作性缺陷的基础上,引入了"复合治理"的概念,并通过设计"复合治理"的政治结构以及分析其在解决区域经济一体化及行政区经济矛盾过程中的效用,得出"复合治理"是解决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行政区经济矛盾的较为优良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一体化 复合行政 公民社会 复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复合治理:农村民间组织发展与乡村治理变革——基于四川仪陇燎原村的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郭道久 陈冕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9-192,共4页
农村民间组织的兴起是近年来的显著现象。农村民间组织主要有政治层面的自治组织、经济性组织、社群性组织、社会服务性组织等类型。它们通过提供经济服务、技术支持、文化娱乐、社会福利等形式,在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村民利益表... 农村民间组织的兴起是近年来的显著现象。农村民间组织主要有政治层面的自治组织、经济性组织、社群性组织、社会服务性组织等类型。它们通过提供经济服务、技术支持、文化娱乐、社会福利等形式,在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村民利益表达和社会整合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农村民间组织与基层政府、村"两委"以及村民,共同构成了村治的参与主体。这些主体之间的协同合作和良性互动,将引发乡村社会治理的变革,使之走向一种复合治理,从而实现乡村社会的良好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民间组织 乡村治理 复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合治理视角的区域一体化协调机制构建——以甘肃酒泉嘉峪一体化为例 被引量:8
9
作者 徐晓新 张利华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0-107,共8页
协调机制是破解"行政区经济"困局,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在分析"地方政府首脑协调会"、"上级政府领导牵头的协调领导小组"和"联合党委"三种协调模式面临的挑战及其原因基础上,以... 协调机制是破解"行政区经济"困局,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在分析"地方政府首脑协调会"、"上级政府领导牵头的协调领导小组"和"联合党委"三种协调模式面临的挑战及其原因基础上,以酒泉和嘉峪关一体化为例,基于复合治理理论的视角,提出了构建以制度框架为基础的多中心的一体化协调机制的整体构想和关键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一体化 协调机制 复合治理 复合行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治理、发生机制与创新策略:城市街区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创新的个案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世香 苏建健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6-73,共8页
在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与社区功能日趋丰富的背景下,传统供给模式已不能满足城市街区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治理模式是城市街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创新路径,而复合治理强调政府与社会组织在供给过程中形成合作互动关系,在合作互动中实现有... 在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与社区功能日趋丰富的背景下,传统供给模式已不能满足城市街区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治理模式是城市街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创新路径,而复合治理强调政府与社会组织在供给过程中形成合作互动关系,在合作互动中实现有效供给。在公共文化服务利益主体多元化、需求多样化、服务功能及主体多元化与制度环境建构等因素作用下,通过组织性质重塑、主体间关系重构、内容与形式重组等自主创新策略的运用,武汉市武昌区南湖街形成了具有复合治理特征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系统——"南湖模式"。该模式为当前我国城市街区公共文化服务理论创新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公共文化服务 复合治理 南湖模式 合作互动 创新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中村城市化过程中的多中心复合治理模式构建——以深圳市宝安区城中村城市管理为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章平 唐娟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88-191,共4页
在工业化超前和城市化滞后的深圳市原特区外区域,城中村原本为农民的原村民、加上以相对低廉房租吸纳的大量外来流动人口,其社区治理问题并非像一纸文件名义上的城市化那样简单。以原处经济特区范围之外的宝安区为例,通过实地调研考察... 在工业化超前和城市化滞后的深圳市原特区外区域,城中村原本为农民的原村民、加上以相对低廉房租吸纳的大量外来流动人口,其社区治理问题并非像一纸文件名义上的城市化那样简单。以原处经济特区范围之外的宝安区为例,通过实地调研考察了城中村公共品供给短缺、覆盖不全的现状,探讨如何利用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市场主体和社区传统治理组织资源等多元主体,形成公共品供给的多中心复合治理模式,以有效推动城中村"人"和"物"的真正城市化。分析该模式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存在问题和根源,尝试为转型期中国特别是城中村的城市化和公共品治理,提供一种可能的路径和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城中村 公共品 多中心复合治理 深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治理下的国家主导与社会自主——社会管理及其制度创新 被引量:27
12
作者 陶建钟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0-47,共8页
"国家主导社会自主"的复合治理模式,应当是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路径选择,内在映照着"强国家-强社会-强公民"的治理格局。国家主导从根本上讲是指国家对于制度供应的优先性,也是这种模式得以获得其合法空间的前提。... "国家主导社会自主"的复合治理模式,应当是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路径选择,内在映照着"强国家-强社会-强公民"的治理格局。国家主导从根本上讲是指国家对于制度供应的优先性,也是这种模式得以获得其合法空间的前提。社会自主,从根本上讲是指社会对自身领域内的社会事务进行自我裁量的权利,其目标在于自发秩序的生成及其扩展。而公民增权,不仅仅是指公民权利的获取与确认,更指公民权能的提升与巩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治理 社会管理 国家主导 社会自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合治理理论的基层应急管理模式优化 被引量:14
13
作者 石娟 郑鹏 常丁懿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57-163,共7页
为弥补传统基层应急管理模式的短板,解决信息壁垒、协调困难、公众参与不足等问题。从复合性视角出发,阐述复合治理理论内涵,探讨复合治理与应急管理在主体、思维、过程、空间、目标上的契合性,并进一步分析基层应急管理的现实背景和困... 为弥补传统基层应急管理模式的短板,解决信息壁垒、协调困难、公众参与不足等问题。从复合性视角出发,阐述复合治理理论内涵,探讨复合治理与应急管理在主体、思维、过程、空间、目标上的契合性,并进一步分析基层应急管理的现实背景和困境,进而构建基于复合治理理论的基层应急管理模式,阐明模式基本结构和工作流程,最终提出理念树立、平台搭建、机制保障、队伍建设、制度安排、文化营造、技术支撑方面的优化路径。结果表明:复合治理理论的应用可以加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促进多元主体协同共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治理 应急管理 模式优化 基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社会复合治理体系建设研究——以杭州市上城区为例 被引量:15
14
作者 顾金喜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0-76,83,共8页
城市社会复合治理主要指社会治理过程中,在政府主导的社会治理结构中强调政府、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复合协同,通过合作、协商等多种手段共同治理公共事务的一种新型治理模式,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一种必然发展趋势。杭州上城区社会治理... 城市社会复合治理主要指社会治理过程中,在政府主导的社会治理结构中强调政府、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复合协同,通过合作、协商等多种手段共同治理公共事务的一种新型治理模式,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一种必然发展趋势。杭州上城区社会治理模式从创新理念着手,建构多元主体复合的治理新体制,推进治理体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通过项目型、行业型、整体性协同建构起社会化协同网络,在复合治理方面作了积极有益的探索,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一种重要模式。但其仍应强化社会治理的法治化,以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为突破口,进一步推进社会治理体制变革,不断提升公众满意度,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善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体系 复合治理 协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治理型”政府:简政放权视野下的乡镇角色转型 被引量:12
15
作者 叶贵仁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0-66,共7页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转型与制度变革使处于国家与社会交汇处的乡镇政府角色历时而变,学者们从不同视角论述了特定时期的乡镇属性,经济发达镇的涌现再次挑战了已有的概念建构。简政放权改革背景下的经济发达镇逐渐转型为"复合治理型&q...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转型与制度变革使处于国家与社会交汇处的乡镇政府角色历时而变,学者们从不同视角论述了特定时期的乡镇属性,经济发达镇的涌现再次挑战了已有的概念建构。简政放权改革背景下的经济发达镇逐渐转型为"复合治理型"政府,具体表现在:体制改革促进了镇级治理结构完善与治理权能强化,财权、人事权与行政管理权得以有效扩充;经济社会转型与国家治权下移带来镇级治理事务与目标的多元复合,权能强化使镇级政府在有力执行上级多重治理任务的同时还能有效回应基层多元治理需求。"复合治理型"反映了我国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在不断完善,同时也塑造了未来乡镇转型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达镇 复合治理 组织结构 治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行为绩效的经验考察与“复合治理”的构建 被引量:2
16
作者 郭爱君 范巧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3-59,共7页
一定市场范围内或者贸易潜在区在处理政府和市场之间关系时必须构建一定的市场治理结构。随着政府和市场边界划分的不同,市场治理结构有着不同的形式。文章在结合中国大陆31省份2000-2006年相关经验数据和面板数据计量经济学模型相关估... 一定市场范围内或者贸易潜在区在处理政府和市场之间关系时必须构建一定的市场治理结构。随着政府和市场边界划分的不同,市场治理结构有着不同的形式。文章在结合中国大陆31省份2000-2006年相关经验数据和面板数据计量经济学模型相关估计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政府投资、消费行为绩效的经验考察,得到了政府行为低效率的结论,并由此倡导建立"复合治理"的市场治理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治理结构 复合治理 政府行为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治理视域下的地方“评比表彰”执行逻辑——以S省D市四城同创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彪 贺芒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0-118,共9页
评比表彰作为一种常见的地方社会治理现象,如何科学解读其治理内涵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复合治理”框架是解释地方评比表彰执行行动逻辑的重要尝试。具体而言,上级设置评比表彰项目产生责任与激励约束机制是地方评比表彰执行的外... 评比表彰作为一种常见的地方社会治理现象,如何科学解读其治理内涵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复合治理”框架是解释地方评比表彰执行行动逻辑的重要尝试。具体而言,上级设置评比表彰项目产生责任与激励约束机制是地方评比表彰执行的外在驱动力,复合治理是地方评比表彰执行的理性选择,呈现出治理核心逻辑、纵向逻辑和横向逻辑的复合统一。其中,地方成立评比领导小组统合党政力量是评比表彰项目有效执行的核心动力,推动了横向和纵向治理资源整合;条块耦合,塑造体制联动效应是地方评比表彰执行的纵向复合治理逻辑;寻求治理共识构建,谋求治理资源支持是复合治理横向整合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比表彰 复合治理 四城同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治理视域下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供给 被引量:9
18
作者 屈群苹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5期105-110,共6页
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复合治理既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传统养老服务困境的必要方式,也是回应社会管理复合治理的政策要求、信息网络化技术发展和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治理困境的必要举措。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复合治理的主体包括了行政机构、社区自... 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复合治理既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传统养老服务困境的必要方式,也是回应社会管理复合治理的政策要求、信息网络化技术发展和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治理困境的必要举措。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复合治理的主体包括了行政机构、社区自治组织、养老服务志愿组织和准市场主体,其特点主要有回应性、服务性、参与性和联动性。要通过社区养老服务的主体分工和复合运用的方式重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治理的运行机制,实现养老服务多元治理主体的复合联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化 复合治理 多元主体 整合联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复合治理:走出乡村治理困局 被引量:8
19
作者 铁锴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1-25,共5页
"压力型"体制使得村民自治过度地受到基层政府的控制和干预,阻碍了基层自治政治空间的拓展;"悬浮型"基层政府缺少对村民自治必要的支持和引导,无法保障村民自治的实施;同时,农村"两委"的关系矛盾也影响... "压力型"体制使得村民自治过度地受到基层政府的控制和干预,阻碍了基层自治政治空间的拓展;"悬浮型"基层政府缺少对村民自治必要的支持和引导,无法保障村民自治的实施;同时,农村"两委"的关系矛盾也影响了村民自治的运行。要走出乡村治理的困境,提升村民自治的主体性,就必须发挥政府与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方面不同的优势与功能,形成政府监管与服务到位、社会组织力量广泛参与和村民自愿自觉依法自主治理的复合治理机制,尽可能地达至实现乡村社会善治的状态与格局。为此,通过体制性变革为农村自治性政治空间的拓展提供制度保障;通过乡村社会自治潜力的激发形成以村委会为核心的农村治理体系;通过确权赋权与现代公民意识的培养把农民塑造成参与乡村治理的真正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民自治 协同复合治理 压力型体制 悬浮型政府 村“两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复合治理与社区党建领导体制创新——以南京市鼓楼区社区治理实践为例 被引量:11
20
作者 孙肖远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1-53,共3页
整合社区各种组织和力量,促进社区管理和服务合力的形成,使城市基层治理达到"善治",是推进城市社区党建领导体制创新的主要目标。通过构建社区党建扁平化领导体制,促进社区党建工作的社会化、区域化、网格化和信息化,有效整... 整合社区各种组织和力量,促进社区管理和服务合力的形成,使城市基层治理达到"善治",是推进城市社区党建领导体制创新的主要目标。通过构建社区党建扁平化领导体制,促进社区党建工作的社会化、区域化、网格化和信息化,有效整合社区党建资源,提高社区党建工作效能,以社区党建带动社区建设,是实现社区治理目标的理性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党建工作 社区复合治理 扁平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