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9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XFEM的再生复合路面反射裂缝扩展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黄钰程 吴挺骏 +1 位作者 窦维禹 李涛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8-485,共8页
为了探究裂缝扩展路径及在不同条件下的扩展规律,该文基于ABAQUS软件中扩展有限元方法(extended finite element method,XFEM)模拟分析沥青混凝土半圆弯曲断裂试验中的裂缝扩展规律。通过对比他人试验及数值模型数据,验证了基于XFEM的... 为了探究裂缝扩展路径及在不同条件下的扩展规律,该文基于ABAQUS软件中扩展有限元方法(extended finite element method,XFEM)模拟分析沥青混凝土半圆弯曲断裂试验中的裂缝扩展规律。通过对比他人试验及数值模型数据,验证了基于XFEM的有限元模型分析裂缝扩展的有效性。此外,该文建立干法油石分离再生复合路面二维模型,研究模型中施工缝宽度、预埋裂缝长度、偏转角及预设位置对裂缝尖端应力影响,结果表明尖端应力随着裂缝长度、偏转角增加而增大,而随着施工缝宽度增大呈现先减小后增大趋势,随着偏移距离变大则先增大后减小。该文研究结果有助于复合路面反射裂缝定量分析与表征,为复合路面设计及后期养护提供了参考与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路面 反射裂缝 裂缝扩展规律 沥青混凝土 扩展有限元 半圆弯曲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地雷达无损检测技术在灌入式复合路面灌注效果评价中的应用
2
作者 袁波 席贵东 +1 位作者 余毅 陈飞 《四川水泥》 2024年第9期251-254,共4页
为提高灌入式复合路面灌注效果评价结果的准确性,研究新型灌入式复合路面灌注效果评价方法。以某施工项目为例,介绍灌入式复合路面的施工工艺,分析常见的灌注效果评价方法——空隙比值法的不足之处,提出采用探地雷达无损检测技术对灌入... 为提高灌入式复合路面灌注效果评价结果的准确性,研究新型灌入式复合路面灌注效果评价方法。以某施工项目为例,介绍灌入式复合路面的施工工艺,分析常见的灌注效果评价方法——空隙比值法的不足之处,提出采用探地雷达无损检测技术对灌入式复合路面灌浆前后进行检测,通过分析其技术原理及典型病害图谱,得到反映灌注效果的典型雷达图谱,分别对雷达图谱中显示灌注效果优和差的位置进行取芯,采用空隙比值法和马歇尔相关试验进行验证,结果显示雷达图谱与灌注率、稳定度和劈裂强度等反应灌注效果的指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故探地雷达无损检测技术用于灌入式复合路面灌注效果评价的有效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入式复合路面 探地雷达 灌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入式复合路面的经济和环境效益综合评价研究
3
作者 陈胜 陈亚东 +2 位作者 沈晓红 祁红 李子阳 《淮阴工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87-95,共9页
灌入式复合路面作为一种新型路面养护技术,其经济与环境效益尚不明确。本研究基于实际工程,采用生命周期评价和生命周期成本分析,量化评估了灌入式复合路面的经济成本和环境影响,并与传统铣刨重铺进行了比较。采用热图可视化方法进一步... 灌入式复合路面作为一种新型路面养护技术,其经济与环境效益尚不明确。本研究基于实际工程,采用生命周期评价和生命周期成本分析,量化评估了灌入式复合路面的经济成本和环境影响,并与传统铣刨重铺进行了比较。采用热图可视化方法进一步探究了路面使用寿命对评价结果的影响,明确了其实现经济和环境优势所要达到的使用寿命要求。结果表明,灌入式复合路面相比铣刨重铺在材料生产和施工阶段的能耗、碳排放和综合造价分别高5.16%、58.10%和136%。考虑路面使用寿命后,灌入式复合路面只要能比铣刨重铺多服役一年以上,就具有能耗优势。若其使用寿命能进一步达到铣刨重铺的1.58倍以上,就能实现减碳作用。经济效益方面,由于灌入式复合路面的初期投入成本较高,仅当其使用寿命远高于铣刨重铺时,如灌入式复合路面服役14年,铣刨重铺仅服役5年,才能具有经济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入式复合路面 生命周期分析 经济环境效益 碳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路面铺装板在景观工程中的应用问题研究与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任霞 李莉 王学翔 《四川建筑》 2024年第4期278-280,共3页
基于工程应用实践,从生产、施工、使用多个角度调研分析目前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路面铺装板在建筑景观工程中应用存在的问题;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从产品设计、生产、施工、维护多角度探讨了下一步改进方案和研究方向。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路面铺装板 景观工程 拉挤成型 生产工艺 施工问题 褪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T高性能抗滑表层技术在复合路面养护中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邓星鹤 王志祥 肖凤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复合路面因其特殊的路面结构,水泥混凝土板的切缝、裂缝在交通荷载和温度荷载的重复作用下,均易导致应力集中使沥青铺装层产生开裂,反复的补缝严重影响行车舒适性。本文以复合路面加铺HET-Y(A)高性能抗滑表层为例,从HET-Y(A)材料设计、... 复合路面因其特殊的路面结构,水泥混凝土板的切缝、裂缝在交通荷载和温度荷载的重复作用下,均易导致应力集中使沥青铺装层产生开裂,反复的补缝严重影响行车舒适性。本文以复合路面加铺HET-Y(A)高性能抗滑表层为例,从HET-Y(A)材料设计、混合料加工、现场施工工艺以及路用性能衰变规律来全面研究HET在复合路面养护加铺中的适用性。研究发现,HET-Y(A)具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及耐疲劳性能;重交通等级条件下,服役20个月,裂缝反射率仅4%,无剪切类病害,路面抗滑、平整度均为优等级,且一直保持较好的降噪效果,认为HET-Y(A)适用于复合路面加铺,可以在同类项目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T 抗滑表层 复合路面 养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入式复合路面施工技术在重载交通中的应用
6
作者 许传平 《交通世界》 2024年第26期56-58,共3页
为探究重载交通病害路面养护处治方法,以某高速公路段为例,结合公路交通规模及病害实际提出在SBS-GRAC-20和70#-GRAC-13大空隙基体沥青混合料中灌入水泥砂浆以建造半柔性沥青路面的加固处治方案,对基体沥青混合料及水泥砂浆展开设计,并... 为探究重载交通病害路面养护处治方法,以某高速公路段为例,结合公路交通规模及病害实际提出在SBS-GRAC-20和70#-GRAC-13大空隙基体沥青混合料中灌入水泥砂浆以建造半柔性沥青路面的加固处治方案,对基体沥青混合料及水泥砂浆展开设计,并对灌入式复合路面施工要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灌入式复合路面抗车辙、抗水损等路用性能优异;通过加强混合料级配设计及施工过程控制,可较好发挥其在延长路面使用寿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交通 灌入式 复合路面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柔性复合路面设计及工程应用
7
作者 尹青林 《交通世界》 2024年第32期53-55,共3页
为探究在母体沥青混合料中灌注水泥砂浆所形成的半柔性复合路面的设计要点,首先从混合料性能和路面结构两个方面展开设计;进而依托公路工程实际,对半柔性复合路面施工要点进行分析,并对应用效果展开评价。结果表明,半柔性复合路面兼具... 为探究在母体沥青混合料中灌注水泥砂浆所形成的半柔性复合路面的设计要点,首先从混合料性能和路面结构两个方面展开设计;进而依托公路工程实际,对半柔性复合路面施工要点进行分析,并对应用效果展开评价。结果表明,半柔性复合路面兼具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混凝土路面性能优势,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性均较为优异,可在我国高等级公路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柔性复合路面 配合比设计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入式复合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8
作者 蔡振华 《交通世界》 2024年第9期33-35,共3页
针对干线公路路口沥青路面容易出现车辙、推移等早期病害的问题,对灌入式刚柔复合路面配合比设计及施工质量控制进行分析,并进行了试验路施工质量现场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灌入式复合路面动态模量明显高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说... 针对干线公路路口沥青路面容易出现车辙、推移等早期病害的问题,对灌入式刚柔复合路面配合比设计及施工质量控制进行分析,并进行了试验路施工质量现场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灌入式复合路面动态模量明显高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说明该类型路面抗变形性能、抗车辙能力及承载力更好,使用寿命也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入式复合路面 施工工艺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BAQUS的连续配筋复合路面剪应力响应特征分析
9
作者 赵旭 李晓海 《交通科技》 2024年第5期30-34,39,共6页
为探究连续配筋复合路面剪应力的响应特征,通过ABAQUS建立连续配筋复合路面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不同轴载条件、不同结构层模量等变化分析剪应力特性。研究表明,结构剪应力分布呈现“双峰”分布,峰值出现在沥青层层间与面-基层层间,在标... 为探究连续配筋复合路面剪应力的响应特征,通过ABAQUS建立连续配筋复合路面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不同轴载条件、不同结构层模量等变化分析剪应力特性。研究表明,结构剪应力分布呈现“双峰”分布,峰值出现在沥青层层间与面-基层层间,在标准轴载下分别可达3.518 MPa和1.417 MPa;沥青层剪应力峰值易受重载影响而产生较大的线性变化。上面层模量增大对于剪应力指标的降低均有较好效果。研究表明连续配筋混凝土层设计时不应过分追求刚度,否则会因模量过大导致面-基层层间黏结不足,产生层间滑移等。本研究可为连续配筋复合式路面的力学响应指标控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连续配筋复合路面 力学响应 剪应力 模量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柔复合路面动载响应模型的建立
10
作者 沈化荣 杨明玉 《淮阴工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5期74-77,82,共5页
根据国内外关于复合结构和动力学现有研究基础上,在充分考虑车辆、荷载、地基、路面结构模型的前提下,建立了新型的复合路面结构的模型。给出了相应的层间接触条件、边界条件、荷载条件以及传荷能力,讨论了其应用前景。
关键词 复合路面模型 荷载模型 车辆模型 复合路面 响应模型 动载 层间接触条件 荷载条件 复合结构 结构模型 路面结构 边界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路面荷载型反射裂缝的力学分析和试验路验证 被引量:46
11
作者 周富杰 孙立军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0-56,共7页
应用经三维光弹试验验证的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层间接触条件、层间拉开宽度、脱空、罩面层厚度、基础模量对反射裂缝产生的单因素和多因素综合影响。同时应用断裂力学原理分析了裂缝长度对反射裂缝扩展速度的影响 。
关键词 反射裂缝 有限元 复合路面 力学分性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路面沥青面层最佳厚度 被引量:27
12
作者 周富杰 孙立军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234-1239,共6页
应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技术 ,分析了沥青罩面层厚度对反射裂缝的影响 ,给出了单双反射裂缝的分界罩面厚度 ,提出了最佳脱开宽度和最佳罩面厚度的概念 .试验路观测结果不仅验证了力学分析结果 ,同时显示 ,双裂缝的宽度基本上等于沥青罩面层... 应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技术 ,分析了沥青罩面层厚度对反射裂缝的影响 ,给出了单双反射裂缝的分界罩面厚度 ,提出了最佳脱开宽度和最佳罩面厚度的概念 .试验路观测结果不仅验证了力学分析结果 ,同时显示 ,双裂缝的宽度基本上等于沥青罩面层的厚度 .综合力学分析和试验路观测结果 ,给出了复合路面沥青罩面层的最佳厚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路面 沥青路面 水泥路面 反射裂缝 最佳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荷载下刚柔复合路面结构变形和应力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毛菊良 侯芸 郭忠印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403-1407,共5页
采用温克勒地基上跨接缝复合路面结构的三维有限元模型 ,分析了动力荷载下复合路面系统的最大变形和应力特性 ,比较了路表面纵向和横向上路面系统变形盆的差异 .并通过对接缝区不同层位的应力的比较分析 ,认为表面上反复竖向拉应力 (动... 采用温克勒地基上跨接缝复合路面结构的三维有限元模型 ,分析了动力荷载下复合路面系统的最大变形和应力特性 ,比较了路表面纵向和横向上路面系统变形盆的差异 .并通过对接缝区不同层位的应力的比较分析 ,认为表面上反复竖向拉应力 (动态剪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柔复合路面 三维 有限元动力分析 动态弯沉差 动态剪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裂夹层复合路面疲劳寿命分析研究
14
作者 黄金龙 《粉煤灰综合利用》 CAS 2024年第5期108-115,共8页
设置隔裂夹层能提高“白改黑”复合路面的疲劳寿命,延缓加铺面层反射裂缝的出现。通过扩展有限元数值模型,对比不同条件下设置微黏结级配碎石隔裂夹层,研究隔裂夹层复合路面的疲劳寿命。结果表明: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出现断板、错台等严... 设置隔裂夹层能提高“白改黑”复合路面的疲劳寿命,延缓加铺面层反射裂缝的出现。通过扩展有限元数值模型,对比不同条件下设置微黏结级配碎石隔裂夹层,研究隔裂夹层复合路面的疲劳寿命。结果表明: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出现断板、错台等严重路面病害,设置微黏结级配碎石隔裂夹层能显著提高复合路面的疲劳寿命;对旧板打裂压稳后,设置微黏结级配碎石隔裂夹层能提高复合路面的疲劳寿命,建议打裂的板块尺寸控制在100 cm左右为宜;对于旧板碎石化后设置隔裂夹层,复合路面疲劳寿命提高不显著;微黏结级配碎石隔裂夹层复合路面结构。经过多年工程实践运用,效果良好,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复合路面 微黏结级配碎石隔裂夹层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地基上复合路面的受力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祝海燕 王选仓 曹宝贵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5-29,共5页
为探讨水泥混凝土路面上覆沥青层复合结构(PCC-AC)的设计计算方法,通过建立层状弹性地基上多层复合路面的统一计算模型,采用弹性地基上的多层薄板理论,得出了分离式路面和结合式路面的求解方法。并应用该方法对圆形均布荷载作用下双层... 为探讨水泥混凝土路面上覆沥青层复合结构(PCC-AC)的设计计算方法,通过建立层状弹性地基上多层复合路面的统一计算模型,采用弹性地基上的多层薄板理论,得出了分离式路面和结合式路面的求解方法。并应用该方法对圆形均布荷载作用下双层地基上的沥青-混凝土复合路面进行了分析,其混凝土板底弯沉值及应力值与ANSYS有限元分析结果及规范方法吻合较好,表明用该方法计算PCC-AC结构水泥混凝土板荷载应力具有足够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多层薄板理论 复合路面 层状弹性地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柔复合路面结构弯沉盆形态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侯芸 毛菊良 郭忠印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3-198,共6页
在建立了刚柔复合路面结构模型的基础上,应用三维有限元动力学的基本方法,对动载FWD(falling weight deflectometer,落锤式弯沉仪)作用下刚柔复合路面结构路表面的弯沉盆的形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各层模量、厚度、脱空以及土工织物对弯... 在建立了刚柔复合路面结构模型的基础上,应用三维有限元动力学的基本方法,对动载FWD(falling weight deflectometer,落锤式弯沉仪)作用下刚柔复合路面结构路表面的弯沉盆的形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各层模量、厚度、脱空以及土工织物对弯沉盆形态的影响,总结了不同情况下弯沉盆形态的变化,并提出了根据弯沉盆形态判别路面结构参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柔复合路面 弯沉盆形态 三维有限元 落锤式弯沉仪荷载 动态弯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SAR软件的半柔性复合路面层间粘结力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高建华 王兆仑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7-20,49,共5页
为研究半柔性复合路面层间粘结力对路面结构层应力的影响。通过拟定路面交通量以及材料参数,通过BISAR软件进行设计路面典型结构层计算,设计出以半柔性复合材料作为上面层的典型结构层以及沥青路面结构层,并研究层间粘结对半柔性复合路... 为研究半柔性复合路面层间粘结力对路面结构层应力的影响。通过拟定路面交通量以及材料参数,通过BISAR软件进行设计路面典型结构层计算,设计出以半柔性复合材料作为上面层的典型结构层以及沥青路面结构层,并研究层间粘结对半柔性复合路面弯沉、剪应力、行车方向拉应力和荷载方向拉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层间粘结对半柔性复合路面弯沉、剪应力分布具有一定影响,建议在设计时将层间粘结作为重点考虑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半柔性复合路面 粘结力 弯沉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FRC-RCC复合路面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贺东青 刘博 鲁畅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3年第4期784-787,共4页
建立了玄武岩纤维混凝土(BFRC)-碾压混凝土(RCC)复合路面结构有限元计算模型,分析了上、下层BFRC和RCC板的厚度、弹性模量,以及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对BFRC-RCC复合路面荷载应力和温度应力的影响规律,并提出减小板底应力的建议.
关键词 BFRC-RCC复合路面 荷载应力 温度应力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地基上有限尺寸复合路面板受力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祝海燕 王选仓 +1 位作者 杨殿海 曹宝贵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8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为求解混凝土路面上覆沥青层复合结构路面板角弯沉和最大应力.方法采用弹性地基上的多层薄板理论,忽略了沥青面层在接缝处水平连续性对路面承载力的影响,通过假定地基反力函数和路面板挠曲位移函数,得出了板角作用荷载时有限尺寸分... 目的为求解混凝土路面上覆沥青层复合结构路面板角弯沉和最大应力.方法采用弹性地基上的多层薄板理论,忽略了沥青面层在接缝处水平连续性对路面承载力的影响,通过假定地基反力函数和路面板挠曲位移函数,得出了板角作用荷载时有限尺寸分离式路面和结合式路面的求解方法.应用该方法对均布圆形荷载作用下双层地基上的沥青-混凝土复合路面进行了分析.结果采用地基反力和位移函数方程求解有沥青上面层混凝土路面板角最大应力和弯沉,其混凝土板角最大弯沉值及最大拉应力与ANSYS有限元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能够获得较为满意的结果.结论自重对板角应力基本没有影响,对弯沉及位移函数曲线形状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有限尺寸复合路面 地基反力函数 挠曲位移函数 弯沉值 最大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荷载对复合路面沥青加铺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卓 黄志义 +1 位作者 谭真 徐伟 《公路工程》 2011年第5期57-60,71,共5页
根据实测车轮接地压力简化分布形式,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PCC+AC复合路面有限元三维分析模型,考虑最不利荷位和水平力系数进行复合路面沥青加铺层力学响应的数值分析。结果表明:与仅考虑垂直荷载的传统分析相比,不同的力学指标对... 根据实测车轮接地压力简化分布形式,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PCC+AC复合路面有限元三维分析模型,考虑最不利荷位和水平力系数进行复合路面沥青加铺层力学响应的数值分析。结果表明:与仅考虑垂直荷载的传统分析相比,不同的力学指标对应的最不利荷位不同。考虑水平荷载后各力学响应指标随着水平力系数的增加而快速增大,影响程度从高至低依次是最大拉应力、最大拉应变、接缝两侧的弯沉差、MISES等效应力、最大剪应力;当水平力系数≥0.2时,加铺层中的最大拉应力和拉应变的位置将由层底转到层表(增加"表"字)面,此时加铺层表面比层底更容易产生张拉裂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C+AC复合路面 沥青加铺层 水平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