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4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远端合并髁间复杂性骨折的临床探究
1
作者 梁建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13-0016,共4页
分析股骨远端合并髁间复杂性骨折采取锁定钢板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21年至2023年收治的50例股骨远端合并髁间复杂性骨折为对象,并借助抽签法分组,分成对照组及试验组,对照组采取传统钢板治疗,试验组采取锁定钢板治疗,比较疗效。... 分析股骨远端合并髁间复杂性骨折采取锁定钢板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21年至2023年收治的50例股骨远端合并髁间复杂性骨折为对象,并借助抽签法分组,分成对照组及试验组,对照组采取传统钢板治疗,试验组采取锁定钢板治疗,比较疗效。结果 试验组骨折愈合时间相比对照组较短,且手术优良率及膝关节功能改善效果均高于对照组,预后患者生活质量较高,P<0.05。结论 股骨远端合并髁间复杂性骨折患者应用锁定钢板治疗可以发挥出显著作用,可促进骨折愈合,改善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钢板 股骨远端骨折 髁间复杂性骨折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肩关节半关节置换治疗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 被引量:5
2
作者 杨述华 梁袁昕 +4 位作者 李进 杨操 许伟华 叶哲伟 傅德皓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55-557,F0005,共4页
目的探讨半肩关节置换治疗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手术适应证、手术要点以及假体的选择.方法选择8例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行半肩关节置换治疗的患者,平均年龄为50.4岁,应用改良的半关节成形术评分系统(SSMH)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平均随访13.4个... 目的探讨半肩关节置换治疗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手术适应证、手术要点以及假体的选择.方法选择8例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行半肩关节置换治疗的患者,平均年龄为50.4岁,应用改良的半关节成形术评分系统(SSMH)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平均随访13.4个月,7例无疼痛,1例轻微疼痛;肩关节平均外展100°(90°~110°),前屈95°(80°~100°),外旋35°(30°~40°),内旋65°(60°~70°).SSMH评分平均为26.9分(24~29分).7例患者对治疗效果表示满意.结论半肩关节置换是一种治疗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有效方法,成功与否取决于患者和假体的正确选择、精细的手术操作和完善的功能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关节置换 肩关节 肱骨近端骨折 假体 肩关节置换 复杂性骨折 肱骨近端 置换治疗 半关节 平均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折复位外固定器治疗53例下肢复杂性骨折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9
3
作者 罗胜明 陈泽雁 +1 位作者 莫子亮 王国亮 《当代医学》 2012年第7期64-65,共2页
目的探讨使用骨折复位外固定器治疗下肢复杂性骨折的疗效,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2011年1月收治的53例骨折复位外固定器治疗下肢复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与AO钢板固定的47例下肢复杂骨折患者的资料,总结两组患者的治... 目的探讨使用骨折复位外固定器治疗下肢复杂性骨折的疗效,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2011年1月收治的53例骨折复位外固定器治疗下肢复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与AO钢板固定的47例下肢复杂骨折患者的资料,总结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骨折外固定器治疗的优势。结果外固定器治疗组患者53例中23例患者术后愈合优秀、27例愈合良好,3例患者愈合较差。并发症发生3例,占5.67%。与AO钢板治疗组患者比较,其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外固定器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更少,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使用骨折复位外固定器治疗下肢复杂性骨折具有较好的疗效,其不良反应少,患者术后愈合情况佳,值得在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复位外固定器 外固定 下肢复杂性骨折 下肢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老年性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 被引量:4
4
作者 章良忠 吴恙 +5 位作者 马华鹰 朱铭兴 童鑫 叶必谦 马安军 付驰 《浙江创伤外科》 2007年第6期531-532,共2页
2003年6月~2006年6月,选择本院应用锁定加压接骨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以下简称LCP)治疗老年性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20例,19例获得随访,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锁定加压接骨板 复杂性骨折 肱骨近端 老年性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在颌面部复杂性骨折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潘小舟 费西平 +3 位作者 张应和 岑贤友 覃智颖 陈翠英 《海南医学》 CAS 2010年第12期110-111,共2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采用高分辨率CT(HRCT)扫描在颌面部复杂性骨折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信息。方法回顾38例颌面部外伤患者而且已做MSCT的HRCT扫描,采用HRCT轴位、容积再现(VR)及多平面重建(MPR)技术相结合,对颌面部复杂性...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采用高分辨率CT(HRCT)扫描在颌面部复杂性骨折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信息。方法回顾38例颌面部外伤患者而且已做MSCT的HRCT扫描,采用HRCT轴位、容积再现(VR)及多平面重建(MPR)技术相结合,对颌面部复杂性骨折做出诊断。结果下颌骨复杂性骨折20例,占52.6%;颧骨、颧弓、眼眶各壁、上颌窦各壁两处或以上联合骨折12例,占31.6%;鼻骨、鼻中隔及筛骨骨折3例,占7.9%;上颌骨LefortI型或II型骨折3例,占7.9%。其中2例上下颌骨联合骨折,13例合并不同程度颅内损伤,3例合并沙粒存留,1例合并木屑存留,1例合并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结论 MSCT的HRCT轴位、MPR、VR技术相结合对颌面部复杂性骨折的正确诊断及手术方案的选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计算机 高分辨率 颌面部 复杂性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用于微创治疗胫腓骨远近端复杂性骨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6
作者 沈祥 朱峰 王金华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1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用于微创治疗胫腓骨远近端复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9年6月马鞍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胫腓骨远近端复杂性骨折患者22例。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微创技术塑性钢板内固定治疗11例(观察...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用于微创治疗胫腓骨远近端复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9年6月马鞍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胫腓骨远近端复杂性骨折患者22例。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微创技术塑性钢板内固定治疗11例(观察组),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11例(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切口长度和术后膝踝功能评分等。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2.1(6~14)个月。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切口长度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0.01);踝关节的功能恢复及术后疼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3D打印技术可以使术前复杂的骨折移位更加直观,利于术前科学精准规划,结合塑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远近端复杂性骨折,可以减少手术造成的损伤,有利于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微创技术 塑形钢板 胫腓骨远近端复杂性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固定与显微技术结合治疗复杂性骨折(12例报告)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爱民 孙红振 +2 位作者 杜全印 李起鸿 尹良军 《中国创伤骨科杂志》 CSCD 1999年第1期58-59,共2页
目的 探讨对有感染、骨不连和/或软组织及骨缺损,并多次手术失败等复杂性骨折病人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12例难治性骨折病人采用外固定与显微技术结合的方法治疗。结果 12例病人伤口均Ⅰ期愈合;11例病人骨折在手术后3~8月内愈合(平均4.7... 目的 探讨对有感染、骨不连和/或软组织及骨缺损,并多次手术失败等复杂性骨折病人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12例难治性骨折病人采用外固定与显微技术结合的方法治疗。结果 12例病人伤口均Ⅰ期愈合;11例病人骨折在手术后3~8月内愈合(平均4.7月),骨愈合率为91.7%。结论 外固定与显微两项技术结合治疗复杂性骨折具有相互促进,相互弥补的作用,可获得较好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固定 显微外科 复杂性骨折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皮冠状切口用于面中份复杂性骨折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3
8
作者 黄晓斌 徐志英 +1 位作者 杨宏宇 杨辉俊 《中外医学研究》 2012年第16期18-20,共3页
目的:对面中份复杂性骨折采用头皮冠状切口的方法及效果进行临床评价。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5年10月-2011年10月应用头皮冠状切口行骨折复位微型钛板固定的48例面中份复杂性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术后1个月、6个月进行复查,评价其... 目的:对面中份复杂性骨折采用头皮冠状切口的方法及效果进行临床评价。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5年10月-2011年10月应用头皮冠状切口行骨折复位微型钛板固定的48例面中份复杂性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术后1个月、6个月进行复查,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全部病例中,有47例Ⅰ期愈合,术后复查X线提示骨折复位愈合良好,面部外形恢复满意,咬合关系及张口亦恢复至正常状态,凹陷的颧骨及颧弓也完全复位。仅有1例患者因伤口感染较重,经多次换药后延期愈合。结论:头皮冠状切口用于面中份复杂性骨折的治疗具有切口隐蔽、视野暴露充分、恢复快的优势,疗效可靠,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切口 面中份复杂性骨折 临床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髁螺钉系统治疗股骨髁部复杂性骨折 被引量:33
9
作者 李重茂 陈昌伟 +4 位作者 幸永明 王坚 王冕 赵宏 陆志剀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2年第4期303-304,共2页
关键词 开放复位 内固定 手术方法 动力髁螺钉系统 股骨髁部复杂性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边外固定器治疗股骨髁上髁间复杂性骨折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华东 朱庆生 +2 位作者 侯树勋 李文锋 张伟佳 《实用骨科杂志》 2005年第2期117-118,共2页
目的 探讨应用单边外固定器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的适应证及治疗效果。方法 2 1例股骨髁上髁间粉碎性骨折患者,先采用膝前内侧切口,行股骨髁间骨折复位,解剖复位关节面,于股骨外髁部定位直视下用特制外固定螺纹针加压固定两髁部骨折... 目的 探讨应用单边外固定器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的适应证及治疗效果。方法 2 1例股骨髁上髁间粉碎性骨折患者,先采用膝前内侧切口,行股骨髁间骨折复位,解剖复位关节面,于股骨外髁部定位直视下用特制外固定螺纹针加压固定两髁部骨折。透视下闭合牵引复位髁上骨折,并撬拨整复游离骨折片,于骨折近端定位置入外固定针,安装紧固外固定器行骨折固定。结果 随访时间8~2 4个月,平均13.2个月,骨折在4~7个月内全部愈合,并去除外固定器。2例患者外固定针道感染,经去除固定针局部换药后愈合。根据Rasumssen评分(总分30分,膝关节活动功能0~6分)评价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良16例(76 .2 % ) ,一般4例(19% ) ,差1例(4.8% )。结论 单边骨外固定器治疗股骨髁上髁间复杂性骨折,具有创伤小,血运破坏少,骨折复位满意,可以早期功能练习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应用内固定难以处理的长节段股骨髁上髁间粉碎性骨折,外固定器可多向、多部位调节,对骨折起到牵引、复位和固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边外固定器 复杂性骨折 股骨髁上 股骨远端复杂骨折 髁间粉碎性骨折 闭合牵引复位 关节活动功能 骨折复位 膝关节功能 骨外固定器 治疗效果 内侧切口 骨折患者 股骨髁间 解剖复位 髁部骨折 加压固定 髁上骨折 外固定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治疗胫骨近端复杂性骨折 被引量:4
11
作者 周维锋 徐建杰 《浙江创伤外科》 2010年第3期366-367,共2页
高能量创伤导致的胫骨近段复杂性骨折临床治疗难度较大,容易出现骨折不愈合、皮肤坏死、下肢力线异常等并发症。本院自2003年1月至2009年1月,采用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18例胫骨近端复杂性骨折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微创内固定系统 复杂性骨折 胫骨近端 临床治疗 高能量创伤 骨折不愈合 2009年 皮肤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折复位外固定器治疗下肢复杂性骨折对骨折愈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陈福状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34期60-61,共2页
目的探讨采用骨折复位外固定器对下肢复杂性骨折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 100例下肢复杂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骨折复位外固定器治疗,对照组采用AO钢板固定治疗。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骨折愈合以及... 目的探讨采用骨折复位外固定器对下肢复杂性骨折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 100例下肢复杂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骨折复位外固定器治疗,对照组采用AO钢板固定治疗。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骨折愈合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中38例愈合优秀,8例愈合良好,4例愈合较差,有效率为92.0%;对照组中19例愈合优秀,20例愈合良好,11例愈合较差,有效率为78.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中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而对照组中则有8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治疗下肢复杂性骨折这类疾病时,采用骨折复位外固定器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建议临床外科中广泛应用并加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复位外固定器 下肢复杂性骨折 骨折愈合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四肢复杂性骨折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魁章 王鑫 +2 位作者 杨伟华 周德斌 吕键飞 《哈尔滨医药》 2012年第5期363-363,共1页
目的探讨应用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四肢复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2例四肢复杂性骨折患者采用LCP治疗,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时间、有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感染等情况发生。结果 42例随访3~24个月,除3例伤口延期愈合、2例X线照片显示其骨... 目的探讨应用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四肢复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2例四肢复杂性骨折患者采用LCP治疗,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时间、有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感染等情况发生。结果 42例随访3~24个月,除3例伤口延期愈合、2例X线照片显示其骨折延迟愈合以外,其余的均获得骨性愈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四肢复杂性骨折采用LCP治疗,符合生物力学固定(BO)原则,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及软组织的修复,尤其适合粉碎性骨折及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加压钢板 四肢复杂性骨折 生物学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SS钢板在胫骨近端复杂性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倪建平 鲍自立 朱金华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601-603,共3页
目的总结LISS钢板治疗胫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2007年2月~2008年8月采用LISS钢板治疗胫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共10例,男7例,女3例,年龄31~68岁,平均42岁。术后对伤口愈合、术后X线片检查及膝关节功能进行观察。结果随访6~16个... 目的总结LISS钢板治疗胫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2007年2月~2008年8月采用LISS钢板治疗胫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共10例,男7例,女3例,年龄31~68岁,平均42岁。术后对伤口愈合、术后X线片检查及膝关节功能进行观察。结果随访6~16个月,平均9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8-16周,ROM80°~130°,平均107°,全部患者无骨折再移位,内固定失败并发症。结论LISS钢板治疗胫骨近端骨折具有软组织创伤小,骨折愈合快,感染率低、功能恢复好等优点,是治疗胫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一种有效内固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SS 复杂性骨折 胫骨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与常规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复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胡国静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年第24期135-137,共3页
目的比较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与常规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复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攀枝花市盐边县人民医院2013年6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胫骨平台复杂性骨折患者18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92例。对照组患... 目的比较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与常规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复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攀枝花市盐边县人民医院2013年6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胫骨平台复杂性骨折患者18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9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完全负重时间,术后当日、术后3个月及术后12个月胫骨平台内翻角、胫骨平台后倾角,膝关节功能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当日、术后3个月及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胫骨平台内翻角、胫骨平台后倾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疗效、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与常规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复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相当,在术式遴选上需综合考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复杂性骨折 锁定钢板内固定术 解剖钢板内固定术 疗效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骨折复位外固定器治疗下肢复杂性骨折对骨折愈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国华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第4期54-56,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下肢复杂性骨折使用骨折复位外固定器治疗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2012年7月—2014年8月我院对100例下肢复杂性骨折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均有50例。治疗组使用骨折复位外固定器,对照组使用AO钢板固定,对... 目的研究分析下肢复杂性骨折使用骨折复位外固定器治疗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2012年7月—2014年8月我院对100例下肢复杂性骨折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均有50例。治疗组使用骨折复位外固定器,对照组使用AO钢板固定,对两组的临床骨折愈合情况和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有38例愈合优秀,8例良好,4例较差,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2%;对照组有19例优秀,20例良好,11例较差,有效率是78%,结果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2例不良反应病例,对照组有8例不良反应病例,结果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复杂性骨折基本临床中可以使用骨折复位外固定器治疗,治疗效果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复位外固定器 下肢复杂性骨折 骨折愈合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长骨复杂性骨折的治疗 被引量:2
17
作者 丘如诚 张振兴 张碧煌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3年第10期708-709,共2页
下肢长骨严重粉碎、多段、邻近关节部位骨折及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骨缺损、感染性骨折等这一类复杂性骨折,临床处理较棘手.自1993年10月~2002年3月收治这类下肢长骨复杂性骨折75例,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下肢长骨复杂性骨折 治疗 软组织损伤 骨缺损 感染性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肢复杂性骨折的修复与重建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兴炎 葛宝丰 +3 位作者 高秋明 甄平 傅晨 王宏东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3年第7期452-454,共3页
目的 探索四肢复杂性骨折修复之疗效。方法 对56例(胫、腓骨38例,肱骨11例,股骨7例)多平面粉碎性开放性骨折,其中合并血管损伤32例,血管神经同时损伤14例,10例并有神经损伤。46例一期进行损伤血管、神经与骨折的修复与重建,10例进行二... 目的 探索四肢复杂性骨折修复之疗效。方法 对56例(胫、腓骨38例,肱骨11例,股骨7例)多平面粉碎性开放性骨折,其中合并血管损伤32例,血管神经同时损伤14例,10例并有神经损伤。46例一期进行损伤血管、神经与骨折的修复与重建,10例进行二期损伤神经、骨折修复。结果 术后经8~36个月随访,56例均获骨性愈合,修复的血管通畅,重建神经及肢体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在彻底清创基础上采用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重建多平面严重粉碎性骨折的连续性,利用腓动脉桥接修复损伤肢体主要动脉,不但使难治型骨折获良好愈合,损伤动脉也获修复,从而极大挽救肢体功能,减低了肢体致残率与截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复杂性骨折 修复 重建 血管神经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四肢关节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进喜 《当代医学》 2016年第6期36-37,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四肢关节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四肢关节端复杂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随机抽取45例,全部患者均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观察分析治疗效果。结果全部患者均获得随访,且骨折愈合,有2例患者术后2个... 目的探讨分析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四肢关节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四肢关节端复杂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随机抽取45例,全部患者均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观察分析治疗效果。结果全部患者均获得随访,且骨折愈合,有2例患者术后2个月再受伤造成钢板断裂。治疗后,功能恢复优28例,良12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为88.9%。结论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四肢关节端复杂性骨折,便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固定可靠,可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固定 四肢关节端复杂性骨折 锁定加压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扫描和三维重建对颜面骨复杂性骨折诊断价值的临床研究
20
作者 林新杰 林依东 +2 位作者 董学萍 国京芳 田惟泽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2年第6期424-426,共3页
目的 :探讨颜面骨复杂性骨折的螺旋CT和三维重建的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 :32例颜面骨复杂性骨折的临床和螺旋CT扫描资料 ,其中 15例经工作站进行了三维重建 ,回顾性分析总结其CT表现。结果 :CT表现为线状、粉碎状、凹陷状、扭曲塌陷状 ... 目的 :探讨颜面骨复杂性骨折的螺旋CT和三维重建的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 :32例颜面骨复杂性骨折的临床和螺旋CT扫描资料 ,其中 15例经工作站进行了三维重建 ,回顾性分析总结其CT表现。结果 :CT表现为线状、粉碎状、凹陷状、扭曲塌陷状 ,32例全部表现为上述征象的多发性和复杂性组合 ,我们称之为复杂性骨折 ,同时还可发现骨折的间接征象一副鼻窦的积液 (血 )和软组织的改变。结论 :CT扫描及三维重建对颜面骨复杂性骨折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是目前诊断颜面骨复杂性骨折的最好办法。螺旋CT扫描和三维重建是对横断CT的重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扫描 三维重建 颜面骨 复杂性骨折 诊断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