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04篇文章
< 1 2 8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零度冰水冷疗对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口腔黏膜炎的预防效果 被引量:3
1
作者 杜锋蔚 孙彩虹 +1 位作者 李梦静 罗皓蔚 《中国临床护理》 2024年第2期104-106,共3页
目的探讨零度冰水冷疗在预防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口腔黏膜炎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8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7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12月-2021年3月收治的39例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患者... 目的探讨零度冰水冷疗在预防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口腔黏膜炎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8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7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12月-2021年3月收治的39例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设为对照组,2021年4月-8月收治的38例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口腔黏膜炎预防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零度冰水冷疗。比较2组口腔黏膜炎、重度口腔黏膜炎发生率及口腔疼痛程度。结果2组口腔黏膜炎发生率及口腔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01,P=0.978;t=0.372,P=0.711),但观察组重度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988,P=0.026)。结论零度冰水冷疗能降低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重度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且操作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口腔黏膜炎 冷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干细胞联合外泌体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创面疗效观察
2
作者 王国燕 李勤雨 +7 位作者 贾玉萍 桑宇超 傅松涛 彭艳 聂君毅 谢汶芹 曹硕 侯秀英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33-37,共5页
目的:探究自体PBSCs联合SC-Exos对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DFU)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溃疡患足随机分为对照组、SC-Exos外敷组(治疗组A)、PBSCs注射组(治疗组B)、PBSCs联合SC-Exos组(治疗组C)各15足,在常规治疗(对照组... 目的:探究自体PBSCs联合SC-Exos对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DFU)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溃疡患足随机分为对照组、SC-Exos外敷组(治疗组A)、PBSCs注射组(治疗组B)、PBSCs联合SC-Exos组(治疗组C)各15足,在常规治疗(对照组)基础上,分别予以SC-Exos外敷或/和PBSCs创面周边注射,2周后第2次给药,并于第1次给药后第4、8和12周观察患者溃疡创面面积变化,肉芽形态评分,患足疼痛、冷感和跛行症状评分,足背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和血管内径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四组患足溃疡创面面积变化,肉芽形态评分,患足疼痛、冷感和跛行症状评分,足背动脉PSV和血管内径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各指标组间两两比较,治疗组A与治疗组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C各指标结果明显优于其他各组(P<0.05)。治疗12周后,对照组、治疗组A、治疗组B三组行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C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PBSCs、SC-Exos和两者联合治疗均能促进DFU创面愈合,改善患足症状和血液循环,PBSCs和SC-Exos联合应用的疗效比单一应用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 外泌体 糖尿病足溃疡 治疗 创面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乐沙福联合G-CSF在系统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性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
3
作者 董艳 艾燕 杨洪霞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9-71,共3页
目的分析普乐沙福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系统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性(AL型淀粉样变性)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SCT)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22年11月至2023年10月在某医院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使用普乐沙福联合G-... 目的分析普乐沙福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系统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性(AL型淀粉样变性)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SCT)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22年11月至2023年10月在某医院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使用普乐沙福联合G-CSF动员方案进行ASCT的32例AL型淀粉样变性患者,分析其基线临床资料、干细胞采集、造血重建、动员相关不良反应情况。结果32例AL型淀粉样变性患者使用普乐沙福联合G-CSF动员3~5 d后,采集前CD34+细胞计数及采集物CD34+细胞数分别为106.00(80.25,180.25)个/μL和(6.73±3.62)×10^(6)/kg;32例患者中有31例第1天采集合格,21例患者第1天采集优良,32例患者均采集成功,单次采集合格率96.88%,单次采集优良率65.63%,采集成功率100%;粒系植入中位时间9(9,10)d,血小板植入中位时间10(9,11)d,粒缺中位时长5(4,5)d,3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造血重建;动员相关不良反应情况为腹痛腹泻17例(53.13%)、骨骼肌肉酸痛10例(31.25%)、恶心呕吐5例(15.63%)、面部发麻2例(6.25%)、胸闷1例(3.13%),均为1、2级,对症处理后快速缓解,轻微可控。结论普乐沙福联合G-CSF动员方案应用于AL型淀粉样变性行ASCT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性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普乐沙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乐沙福对系统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性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效果的影响
4
作者 艾燕 董艳 +1 位作者 杨洪霞 付微微 《中国医药》 2024年第6期872-875,共4页
目的探讨普乐沙福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系统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性(AL型淀粉样变性)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SCT)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于东部战区总医院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诊断为AL型淀... 目的探讨普乐沙福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系统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性(AL型淀粉样变性)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SCT)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于东部战区总医院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诊断为AL型淀粉样变性后行ASCT的患者共46例,采用单独G-CSF动员方案的23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普乐沙福联合G-CSF动员方案的23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干细胞动员不良反应发生率、干细胞采集及回输情况、移植并发症及造血重建等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干细胞动员相关不良反应腹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采集前CD_(34)^(+)细胞计数及采集物CD_(34)^(+)细胞数均高于对照组[(135±97)个/μl比(42±21)个/μl、(6.9±3.5)×10^(6)/kg比(3.2±1.7)×10^(6)/kg],采集费用低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干细胞回输量、回输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均P<0.01)。2组移植粒缺期各项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粒缺时长、粒系植入时间、血小板植入时间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普乐沙福联合G-CSF动员方案应用于AL型淀粉样变性行ASCT中是安全有效的,可减少采集次数的同时提高采集质量,有效促进造血重建,缩短住院天数,减少住院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性 普乐沙福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干细胞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克莫司在治疗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移植物抗宿主病干眼症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郑慧颖 《黑龙江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796-800,共5页
目的:探究他克莫司在治疗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移植物抗宿主病干眼症(Dry eye associtated with graft-versus-host disease,GVHD-DE)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3月—2023年5月在中山市人民医院血液科确诊GVHD并因干眼相关症状首次就... 目的:探究他克莫司在治疗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移植物抗宿主病干眼症(Dry eye associtated with graft-versus-host disease,GVHD-DE)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3月—2023年5月在中山市人民医院血液科确诊GVHD并因干眼相关症状首次就诊眼科的患者50例(100只眼),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5例(50眼)。对照组常规予以0.3%玻璃酸钠滴眼液,4次/天;观察组基于对照组用药予以0.1%他克莫司滴眼液,4次/天,两组每3个月随访1次,持续随访半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GVHD眼睛受损评价表评分、泪液分泌实验情况、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眼表疾病指数(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OSDI)调查表评分、舒适度问卷评分。结果:在治疗后,两组NIH GVHD眼睛受损评分、OSDI评分及舒适度问卷评分较治疗前下降,BUT、泪液分泌实验长度较治疗前上升(P<0.05),且观察组NIH GVHD眼睛受损评分、BUT、泪液分泌实验长度、OSDI评分及舒适度问卷评分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移植物抗宿主病干眼症通过0.1%他克莫司滴眼液治疗后,干眼症状缓解,泪膜稳定性提升,能促进眼表修复,提高视觉质量及患者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克莫司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 移植物抗宿主病 干眼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局部注射联合腔内介入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被引量:14
6
作者 顾露 张姝梅 +1 位作者 于翔 杨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2086-2091,共6页
背景:研究表明外周血干细胞具有高度分化潜能,可分化成血管内皮细胞,促进血管再生,改善侧支循环,从而达到治疗肢体缺血的目的。目的:观察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腔内治疗结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3月至2014... 背景:研究表明外周血干细胞具有高度分化潜能,可分化成血管内皮细胞,促进血管再生,改善侧支循环,从而达到治疗肢体缺血的目的。目的:观察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腔内治疗结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3月至2014年12月住院治疗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50例,其中25例采取腔内治疗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联合组),另外25例只采取腔内治疗(对照组)。所有患者于治疗后1,6,12个月随访,记录患肢疼痛、冷感等主观评分,测定踝肱指数、经皮氧分压、跛行距离等客观指标。结果与结论:(1)两组患者治疗后踝肱指数均明显增加,尤其是治疗后1个月时增加显著,治疗后6,12个月有所下降,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1,6,12个月时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两组患者治疗后经皮氧分压、跛行距离也明显增加,治疗后1,6,12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1,6,12个月时联合组经皮氧分压、跛行距离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治疗后12个月内患肢痛感和冷感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联合组改善更明显;(4)外周血干细胞采集过程中出现低钙血症3例,移植后出现发热2例,局部渗血3例,对症治疗后好转;(5)结果表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行腔内治疗结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加速患肢侧支循环的建立,从而减轻患肢缺血症状,因此能取得比单独采取腔内治疗更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血管成形术 糖尿病血管病变 组织工程 干细胞 移植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 腔内治疗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踝肱指数 经皮氧分压 跛行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干细胞的采集 被引量:7
7
作者 王智明 王琳 +2 位作者 苏春晓 曹履先 郑天林 《海南医学》 CAS 2003年第7期65-66,共2页
关键词 外周血干细胞采集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细胞分离机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与髓芯减压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并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被引量:3
8
作者 余莲 陈隆天 +4 位作者 赖勤 邱永荣 黄建清 林祺 吴福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50期8174-8179,共6页
背景: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联合髓芯减压与单纯髓芯减压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疗效是否不同,相关报道较少。目的:观察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联合髓芯减压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股骨头缺血性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 背景: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联合髓芯减压与单纯髓芯减压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疗效是否不同,相关报道较少。目的:观察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联合髓芯减压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股骨头缺血性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4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住院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移植组(n=22)和对照组(n=26),分别采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联合髓芯减压治疗和单纯髓芯减压治疗。结果与结论:与治疗前相比,移植组患者治疗后1周白细胞、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补体C3、补体C4水平明显上升,且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血肌酐、尿酸、Ig M、Ig G、Ig A、ds-DNA水平均在正常范围。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Harris评分(6,12,24个月)升高,目测类比评分(12,24个月)降低,且MRI T1信号区所占股骨头体积的百分比降低。提示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联合髓芯减压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疗效优于单纯髓芯减压,可显著减轻患者关节疼痛,改善股骨头血液供应,明显恢复关节功能,有效防止股骨头进一步塌陷,是安全有效的保头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股骨头坏死 股骨头 干细胞 移植 外周血干细胞 系统性红斑狼疮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髓芯减压 疗效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O血型不合的非清髓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被引量:3
9
作者 孙万军 郭梅 +6 位作者 乔建辉 余长林 王丹红 孙琪云 张石 李新 艾辉胜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39-42,共4页
为了探讨ABO血型不合对HLA相合的非清髓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NAST)的影响 ,回顾分析了 15例ABO血型主要不合 ,9例次要不合的HLA相合的NAST的临床特点 ,并选用同期ABO血型相合的NAST作成组比较。结果显示 :2 4例ABO血型不合的NAST受... 为了探讨ABO血型不合对HLA相合的非清髓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NAST)的影响 ,回顾分析了 15例ABO血型主要不合 ,9例次要不合的HLA相合的NAST的临床特点 ,并选用同期ABO血型相合的NAST作成组比较。结果显示 :2 4例ABO血型不合的NAST受者在输入供者外周血干细胞悬液时无 1例发生急性溶血 ,但有2例发生迟发性溶血。统计学分析表明 ,ABO血型不合对NAST骨髓植活、血小板恢复、GVHD、疾病复发及无病生存均无影响。在ABO血型主要不合组 ,红系开始恢复时间明显延迟 ,其中 1例“O”型血受者发生纯红细胞再生障碍 ,持续 5个月。结论 :ABO血型不合不是NAST的障碍 ,仅在ABO血型主要不合时 ,红系恢复时间延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非清髓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ABO血型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外周血干细胞动员方案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斯勇 刘利 +8 位作者 郝淼旺 尹郸丹 伍艳兰 陈任安 李国辉 刘强 王锦程 何华 梁英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6期1415-1418,共4页
本研究比较CEP+G-CSF与CVP+G-CSF动员方案对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采集及造血恢复的效果。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57例NHL患者。分组采用CEP+G-CSF与CVP+G-CSF动员方案进行外周血干细胞动员采集,并于预处理结束后... 本研究比较CEP+G-CSF与CVP+G-CSF动员方案对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采集及造血恢复的效果。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57例NHL患者。分组采用CEP+G-CSF与CVP+G-CSF动员方案进行外周血干细胞动员采集,并于预处理结束后回输外周血干细胞,分析动员效果、不良反应及自身移植后造血恢复情况。结果表明:动员期间所有患者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均降至1.0×109/L以下,血小板(Plt)数降至40×109/L以下。57例患者均采集成功,CEP+G-CSF动员方案组采集单个核细胞(MNC)数和CD34+细胞数明显高于CVP+G-CSF动员方案组(p=0.002和p=0.019)。预处理后所有病例均达到骨髓抑制,CEP+G-CSF和CVP+G-CSF动员方案组WBC数恢复到≥1.0×109/L的平均时间分别为11.4和12.3天(p﹥0.05),Plt数恢复到≥50×109/L的平均时间分别为18.6和19.3天(p﹥0.05)。结论: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NHL疗效显著,CEP或CVP联合G-CSF方案行外周血干细胞动员均安全有效,临床效果满意,CEP+G-CSF方案动员外周血干细胞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化学治疗 外周血干细胞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D)血型不合的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1例报告 被引量:2
11
作者 雷红 董梅 +3 位作者 李振才 宋海燕 崔丹 赵利 《北京医学》 CAS 2008年第2期122-123,共2页
患者 男,46岁,血型B型,Rh(D)阴性。CMV IgG阳性,IgM阴性,PP65阴性。染色体:46,XY,t(8;21)(q-;q+),ETO基因阳性。诊断为急性白血病(AML)M2。具有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适应证,进行异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供者为... 患者 男,46岁,血型B型,Rh(D)阴性。CMV IgG阳性,IgM阴性,PP65阴性。染色体:46,XY,t(8;21)(q-;q+),ETO基因阳性。诊断为急性白血病(AML)M2。具有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适应证,进行异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供者为其胞妹,女,37岁,血型B型,Rh(D)阳性,CMVIgG阳性,IgM阴性,PP65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Rh(D)血型不合 RH(D)阴性 RH(D)阳性 异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PP65 ETO基因 急性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干细胞动员与采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宋玲琴 张梅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736-738,共3页
关键词 外周血干细胞动员 采集 研究进展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造血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干细胞输注对肺腺癌免疫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美江 齐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402-1407,共6页
背景:目前临床上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分离鉴定方法相对较多,尚缺乏统一的标准。同时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在肺腺癌移植治疗过程中对免疫的影响也缺乏报道。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的分离、鉴定方法,观察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对肺腺癌大鼠免... 背景:目前临床上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分离鉴定方法相对较多,尚缺乏统一的标准。同时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在肺腺癌移植治疗过程中对免疫的影响也缺乏报道。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的分离、鉴定方法,观察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对肺腺癌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Wistar大鼠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并进行鉴定。将1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常规处理组和细胞移植组,每组9只,建立肺腺癌模型,常规处理组不给予任何方法治疗,细胞移植组经尾静脉注入0.2 mL含有2.5×106 L^(-1)的自体外周血干细胞悬液,大鼠治疗后检测其免疫指标。2组大鼠分别于治疗4,10,14 d后麻醉处死(n=3),观察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对肺腺癌免疫行为的影响。结果与结论:(1)从大鼠外周血新分离的单个核细胞呈现圆形或者椭圆形,且体积相对较小;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培养5 d后细胞生长迅速,圆形细胞开始向两端伸展,并呈现梭形,从而能够形成较小的细胞集落;自体外周血干细胞体外诱导培养后先后经历了生长滞缓期、对数增殖期以及生长平台期;(2)流式细胞仪分选纯化的细胞,干细胞因子受体CD90、CD133及Flk-1均有表达,提示分离培养获得的细胞为自体外周血干细胞;(3)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培养4,10,14 d后检测其表面抗原表达结果显示,CD90,CD133呈现先升高后下降趋势;Flk-1呈现上升趋势;(4)在移植治疗后第4,10,14天,细胞移植组免疫指标肿瘤坏死因子诱导蛋白6显著高于常规处理组(P<0.05),而核因子κB显著低于常规处理组(P<0.05);(5)结果提示,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分离、鉴定方法比较简单,并且应用于治疗肺腺癌能够分泌大量营养因子,治疗过程中能够增强机体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肺肿瘤 腺癌 细胞分离 免疫 组织工程 干细胞 移植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 分离 鉴定 肺腺癌 治愈率 免疫指标 增殖能力 肿瘤坏死因子诱导蛋白6 核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外周血干细胞动员和采集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伟令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104-105,共2页
目前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PBSCT),由于采集方便、操作简单、排斥反应低、造血免疫功能恢复快、肿瘤细胞污染少、感染出血并发症少等特点,已逐渐替代了骨髓移植,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恶性血... 目前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PBSCT),由于采集方便、操作简单、排斥反应低、造血免疫功能恢复快、肿瘤细胞污染少、感染出血并发症少等特点,已逐渐替代了骨髓移植,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恶性血液病及晚期实体瘤的治疗。在PBSCT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干细胞动员 采集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儿童 免疫功能恢复 出血并发症 晚期实体瘤 恶性血液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非血缘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与同胞相合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高危急性白血病的疗效
15
作者 邱大发 许晓军 +4 位作者 简黎 任志娟 牛晓敏 叶永斌 郭小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2081-2086,共6页
背景:对于高危急性白血病的移植治疗供者的优先选择仍存在争议。目的:比较非血缘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与同胞相合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高危急性白血病的疗效。方法:纳入2008年1月至2016年1月就诊的高危急性白血病患者65例,根据患者意愿并结... 背景:对于高危急性白血病的移植治疗供者的优先选择仍存在争议。目的:比较非血缘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与同胞相合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高危急性白血病的疗效。方法:纳入2008年1月至2016年1月就诊的高危急性白血病患者65例,根据患者意愿并结合自身情况,其中30例患者选择非血缘外周血干细胞移植,35例选择同胞相合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利用卡方检验、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等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植入、造血重建、移植物抗宿主病、复发死亡和远期生存情况。结果与结论:(1)两组的植入率,粒系、血小板造血重建时间和急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总发生率及其发生类型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均>0.05);(2)非血缘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组的复发率、总死亡率和移植相关死亡率分别为10.0%、50.0%和40.0%,与同胞相合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组(20.0%、48.6%和25.7%)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均>0.05);(3)非血缘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组的预计2年累积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49.4±9.2)%和(52.6±9.2)%,与同胞相合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组[(53.9±8.5)%和(53.9±8.5)%]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均>0.05);(4)结果表明,当缺乏同胞相合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供者时,非血缘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可作为有效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移植 非血缘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同胞相合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高危急性白血病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采集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1
16
作者 唐萍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19期2717-2717,共1页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因其不受供者限制、技术难度低、相关死亡率低、费用较少及患者年龄限制较宽而成为癌症、造血系统疾病及免疫系统疾病等的重要治疗手段。近年来,我院治疗血液病采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获得较为满意疗效。
关键词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采集 患者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护理 免疫系统疾病 造血系统疾病 细胞移植技术 年龄限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糖尿病足的配合体会
17
作者 焦峰丽 耿淑琴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7年第6期57-57,共1页
关键词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 细胞移植治疗 糖尿病足 配合体会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 动脉供血不足 血管新生 严重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骨髓干细胞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2
18
作者 谷涌泉 张建 +10 位作者 齐立行 郭连瑞 苏力 张淑文 李建新 俞恒锡 李学锋 崔世军 罗涛 杨盛家 汪忠镐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75-678,共4页
目的 比较自体骨髓干细胞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12月~2005年12月,对42例下肢缺血患者分别采用骨髓干细胞移植(A组,n=21)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B组,n=21)。其中男32例,女10例;年龄34~80岁,平... 目的 比较自体骨髓干细胞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12月~2005年12月,对42例下肢缺血患者分别采用骨髓干细胞移植(A组,n=21)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B组,n=21)。其中男32例,女10例;年龄34~80岁,平均65.6岁。糖尿病下肢缺血28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8例,单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6例。缺血病程:3个月~5年,平均2.1年。治疗后4周,应用主观标准包括疼痛、冷感、麻木以及客观标准包括间歇性跛行距离、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经皮氧分压、血管造影、截肢率和足部创面变化等一系列指标评价其疗效。结果 治疗后4周,A、B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分别为88.2%和89.5%(P〉0.05),冷感缓解改善率分别为94.4%和94.7%(P〉0.05),麻木改善有效率分别为69.2%和66.7%(P〉0.05)。A、B组ABI分别增加38.1%和33.3%(P〉0.05);经皮氧分压(TcPO2)有效率分别增加85.7%和90.5%(P〉0.05);新生侧支血管评估:A、B组分别有12例和9例患者术后复查血管造影,A、B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和77.8%(P〉0.05);截肢率评价:两组截肢率均为9.1%(P〉0.05);足部创面变化,A、B组有效率分别为60.0%和66.7%(P〉0.05)。40例患者获随访3~15个月,平均8个月。主观评价,A、B组有效率分别为75.0%和70.0%(P〉0.05)。客观评价:A、B组ABI较术前分别增加60.0%和65.0%;A、B组TcPOz较术前分别增加80.o%和75.0%;A、B组新生侧支血管总有效率分别为90.0%和84.6%;A、B组溃疡面除B组1处明显缩小外,其余均愈合,客观评价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论是骨髓干细胞还是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都是有效的方法;但对同时伴心脑血管病变的患者,进行自体干细胞移植,尤其是采用外周血干细胞移植需特别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干细胞 外周血干细胞 干细胞移植 下肢缺血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门静脉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31
19
作者 李楠 石玉玲 +11 位作者 李娜 敖国昆 李晓祥 韩舒 朱超慧 沙立娜 吴凯 翟俊山 张林 王欣 张磊 段云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52-854,共3页
目的探讨经门静脉外周血干细胞移植(VPBSCT)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疗效。方法选择37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采取经门静脉途径肝内移植自体外周血干细胞,观察患者移植术前、术后2个月的肝功能〔包括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 目的探讨经门静脉外周血干细胞移植(VPBSCT)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疗效。方法选择37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采取经门静脉途径肝内移植自体外周血干细胞,观察患者移植术前、术后2个月的肝功能〔包括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清蛋白(ALB)水平及凝血酶原时间(PT)〕变化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移植术后2个月患者血清ALT、TB水平及PT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术后3个月患者血清ALT、TB、ALB水平及PT与术前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术后2个月,腹腔积液减轻17例(70.8%,17/24),乏力好转26例(83.9%,26/31),食欲改善28例(75.7%,28/37),体力好转25例(67.6%,25/37),腹胀减轻21例(63.6%,21/33)。除5例患者移植术后腹腔积液加重,1例因上消化道大出血死亡外,未发现其他明显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VPBSCT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具有疗效好、费用低及技术风险少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肝硬化 门静脉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干细胞采集过程中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 被引量:16
20
作者 林武存 肖瑞卿 +2 位作者 赵树铭 黎儒清 刘凤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8期1874-1876,共3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干细胞采集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对24例患者或供者,使用CS-3000 Plus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外周血干细胞,对采集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每例采集2~3次,共58次,出现不良反应14次(24%),其中以... 目的探讨外周血干细胞采集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对24例患者或供者,使用CS-3000 Plus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外周血干细胞,对采集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每例采集2~3次,共58次,出现不良反应14次(24%),其中以枸橼酸盐毒性反应最多(13次),发热反应1次,经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后,不良反应消失.24例均能采集到足量的单个核细胞,顺利完成移植.结论外周血干细胞采集过程中可能出现不良反应,以枸橼酸盐毒性反应最多,处理不当,采集难以顺利进行.为确保采集成功,必须做好采集前准备、控制处理血液总量(终点量值)、全血流速及抗凝剂比例,并注意预防和及时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干细胞 采集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