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比例联合EB病毒DNA载量在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诊断中的应用
1
作者 沈肖明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24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研究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比例(ALY)联合EB病毒DNA载量(EBV-DNA)在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2年3月龙岩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IM患儿作为IM组,另外选择同期在龙岩人民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62例健... 目的研究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比例(ALY)联合EB病毒DNA载量(EBV-DNA)在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2年3月龙岩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IM患儿作为IM组,另外选择同期在龙岩人民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62例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显微镜检测两组患儿外周血ALY、淋巴细胞计数(LYM)、淋巴细胞比例(LYM%);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两组EBV-DNA;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LYM、LYM%、外周血ALY与EBV-DNA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考察外周血ALY联合EBV-DNA检测对IM的诊断价值。结果IM组患儿的外周血ALY、LYM、LYM%以及EBV-DNA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外周血ALY:(25.62±8.31)%比(18.01±4.62)%;LYM(×10~7/mL):8.35±2.61比5.54±0.34;LYM%:(50.35±10.36)%比(37.69±6.31)%;EBV-DNA(拷贝/mL):7.85±2.64比5.31±1.10;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IM组患儿的LYM、LYM%、外周血ALY与EBV-DNA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24、0.490、0.632,P值分别为0.016、0.010、0.008)。外周血ALY诊断小儿IM的AUC为0.773,95%可信区间(95%CI)为0.680~0.866,敏感度为48.00%,特异度为72.00%;EBV-DNA诊断小儿IM的AUC为0.810,95%CI为0.718~0.902,敏感度为60.00%,特异度为96.00%;外周血ALY与EBV-DNA联合检测诊断小儿IM的AUC最高,为0.904,95%CI为0.843~0.964,敏感度为90.00%,特异度为92.00%。结论IM患儿外周血ALY和EBV-DNA均显著增高,二者联合检测能够辅助诊断I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比例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EB病毒DNA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及EBV DNA联合检测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2
作者 汤俊峰 余喜然 +1 位作者 郑水娥 朱虹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7年第5期722-724,共3页
目的研究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及EBV DNA联合检测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中临床诊断价值。方法从2015年8月-2017年1月,选择我院儿科208例发热患者,其中确诊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42例作为观察组,其他发热病人166例对照组。对两组... 目的研究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及EBV DNA联合检测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中临床诊断价值。方法从2015年8月-2017年1月,选择我院儿科208例发热患者,其中确诊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42例作为观察组,其他发热病人166例对照组。对两组使用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及EBV DNA联合检测,对比两组不同检测方式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单核细胞%(M%)以及异型淋巴细胞%、EBV DNA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各项指标的灵敏度:M%>异型淋巴细胞%>EBV DNA,特异度:EBV DNA>异型淋巴细胞%>M%。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以及特异度均大于各个单项检测。结论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及EBV DNA联合检测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灵敏度以及特异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 EBV DNA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在各种疾病出现比例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夏琳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3期378-379,共2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在各种疾病出现比例的临床分析。方法将我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98例病毒感染性传染患者纳入至本研究中,运用光学显示镜对入选患者的血涂片上的异型淋巴细胞分型进行统计、观察与记录。结果入选患... 目的探讨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在各种疾病出现比例的临床分析。方法将我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98例病毒感染性传染患者纳入至本研究中,运用光学显示镜对入选患者的血涂片上的异型淋巴细胞分型进行统计、观察与记录。结果入选患者中,有53例患者检出I型异型淋巴细胞,共计32例患者检出II型异型淋巴细胞,共计检出13例III型异型淋巴细胞,此外,我们还发现54例异型淋巴细胞检出在5%-10%之间,在总入选患者中的占比为55.1%,而有44例患者的异型淋巴细胞检出情况大于10%,在总入选患者中的占比为44.9%。结论为病毒感染性传染患者进行检测,检测患者的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数量,检出率最高的是I型异型淋巴细胞,为病毒感染性传染患者进行异型淋巴细胞检测可有效提升各种病毒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确诊率,为患者尽早诊断疾病及早期干预治疗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 病毒性感染疾病 出现比例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CA-IgM、RAI和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检查对儿童EB病毒感染的诊断效能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伍燕 王小菊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1年第3期52-56,共5页
目的:分析抗EB病毒(Epstein-Bar virus,EBV)衣壳抗原IgM抗体(VCA-IgM)、IgG抗体亲和力指数(RAI)、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百分比实验室检测指标对儿童EB病毒急性感染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9年6月就诊于随州市中心医院儿... 目的:分析抗EB病毒(Epstein-Bar virus,EBV)衣壳抗原IgM抗体(VCA-IgM)、IgG抗体亲和力指数(RAI)、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百分比实验室检测指标对儿童EB病毒急性感染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9年6月就诊于随州市中心医院儿科住院部并行EBV-DNA定量检测的233例患儿的VCA-IgM、RAI及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百分比资料,以EBV-DNA定量≥1.0×103拷贝/mL为阳性标准将患儿分为EBV-DNA阳性组和EBV-DNA阴性组,比较EB病毒VCA-IgM、RAI及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百分比在诊断EB病毒感染过程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确定与诊断EB病毒感染有关的阳性指标个数的最佳诊断点。结果:EBV-DNA阳性组VCA-IgM、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百分比均高于EBV-DNA阴性组,RAI低于EBV-DNA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和RAI诊断EBV感染的准确度均为73.82%,显著高于VCA-IgM的6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中诊断EB病毒感染的最佳诊断点对应于每位患儿1.5个阳性检测指标个数。结论:诊断EB病毒早期感染的这三项实验室检测指标中,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和RAI的诊断效能高于VCA-IgM,当三者中任意两项指标支持EB病毒感染诊断时,其诊断EBV感染的准确性较单项指标高,与三项指标同时阳性无显著差别,这在临床诊疗工作中既能缩短诊疗时间,减少误诊、漏诊和迟诊,还能避免过度检查,降低患儿的医疗费用,具有实际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检测指标 EB病毒 抗EB病毒衣壳抗原IgM抗体 抗EB病毒IgG抗体亲和力指数 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陈肇杰 黄道连 《中国小儿血液》 2003年第6期278-279,共2页
关键词 小儿 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病毒感染 淋巴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增高80例临床及实验室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瑞珍 《基层医学论坛》 2016年第19期2663-2664,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检验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以总结经验,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6月—12月收治的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增高80例小儿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资料。结果小儿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增高患儿以传... 目的探讨小儿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检验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以总结经验,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6月—12月收治的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增高80例小儿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资料。结果小儿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增高患儿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6例,占20%)、上呼吸道感染(20例,占25%)、支气管肺炎(18例,占22%)、支原体肺炎(12例,占15%)等为主。结论对于小儿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增高的患者,一定要结合临床体征及相关实验室检查资料明确诊断,以免造成漏诊、误诊,提高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增高 临床体征 实验室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比值联合EBV-DNA载量在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梁少霞 《系统医学》 2022年第10期142-144,155,共4页
目的 探讨在实施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诊断期间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比值+EBV-DNA载量检测的查应用可行性。方法 选取该院2020年3月—2021年8月收治的50例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引发的发热患儿作为研究组;同时期选取该院收治的50... 目的 探讨在实施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诊断期间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比值+EBV-DNA载量检测的查应用可行性。方法 选取该院2020年3月—2021年8月收治的50例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引发的发热患儿作为研究组;同时期选取该院收治的50例其他发热患儿作为参照组;针对两组患儿合理展开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比值+EBV-DNA载量检测,对比两组单核细胞(M)、EBV-DNA、异型淋巴细胞。结果 研究组M(18.25±3.22)%、EBV-DNA(7.32±2.25)×10^(7)copies/mL、异型淋巴细胞(29.25±5.52)%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62、18.210、34.868,P<0.05)。结论 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比值+EBV-DNA载量联合应用,可通过对M%、EBV-DNA、异型淋巴细胞加以明确,显著提高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诊断准确性,为疾病早期确诊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V-DNA载量 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比值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单核细胞 EBV-DNA 异型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检查联合白细胞计数在儿童肺炎诊断中的效果分析
8
作者 时梦 王宏栋 +2 位作者 魏肖 葛江兰 周保成 《世界复合医学》 2023年第5期10-13,共4页
目的 研究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检查联合白细胞计数在儿童肺炎诊断中的实际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江苏省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诊治的76例儿童肺炎患儿与76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均予以血常规检测以及生化实验... 目的 研究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检查联合白细胞计数在儿童肺炎诊断中的实际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江苏省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诊治的76例儿童肺炎患儿与76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均予以血常规检测以及生化实验室检测,收集并分析研究对象的血常规、生化实验室检测指标水平、不同检测方式的Kappa值等。结果 健康体检者血常规、生化实验室指标均优于肺炎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症肺炎患儿血常规、生化实验室指标均优于重症肺炎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结果阴性为75例,误诊成阳性为1例;评估为阳性为75例,漏诊成阴性为1例。联合检测与单项WBC检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appa=0.724;P<0.05);联合检测与单项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检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appa=0.711;P<0.05)。结论 在针对小儿肺炎进行诊断时,选择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检查联合白细胞计数进行检查能够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度,肺炎患儿的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比例以及白细胞计数与正常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工作提供更丰富的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 细胞计数 儿童肺炎 临床诊断 准确度 血常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在各种疾病中出现比例的临床意义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乔宇宁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4期162-163,共2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在各种疾病中出现的比例以及相关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00例病毒感染性传染患者,通过光学显微镜对所有患者的血涂片中的异型淋巴细胞分型进行观察并进行相应的统计。结果所有患者中I型异型淋巴细胞检出数... 目的:探讨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在各种疾病中出现的比例以及相关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00例病毒感染性传染患者,通过光学显微镜对所有患者的血涂片中的异型淋巴细胞分型进行观察并进行相应的统计。结果所有患者中I型异型淋巴细胞检出数量为59例,II型异型淋巴细胞检出25例,III型异型淋巴细胞检出16例,同时我们发现异型淋巴细胞检出在5%~10%的患者为49例,占所有患者的49%,异型淋巴细胞检出情况大于10%的患者51例。结论在对病毒性感染患者的检测中,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的检出率为I型异型淋巴细胞最多,同时使用异型淋巴细胞检测的方法能够提升各种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确诊率,对于患者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 病毒性感染疾病 出现比例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联合EB病毒抗体检测在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尤亚辉 孙弯弯 李雅明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第1期89-91,共3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联合EB病毒抗体检测在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6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设为研究组;另选取69例同时间... 目的:探讨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联合EB病毒抗体检测在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6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设为研究组;另选取69例同时间进行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EB病毒抗体检测,单一及联合检测结果及诊断效能。结果: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VCA-IgM抗体阳性率;对照组分别是2.27%、9.09%,研究组分别是76.19%、83.33%,研究组阳性率均比对照组高(P<0.05)。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检测真阳性32例,真阴性30例;VCA-IgM检测真阳性27例,真阴性31例。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与VCA-IgM联合检测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1.40%、80.85%、82.05%。结论: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联合EB病毒抗体检测,能有效提高对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 EB病毒抗体检测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临床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增多与小儿肺炎感染类型的关系
11
作者 王燕 《当代医学》 2015年第1期88-89,共2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增多和小儿肺炎感染类型的关系。方法筛选12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对120例患儿的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进行分析,瑞氏-姬姆萨法染色,显微镜下白细胞分类计数。结果在12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中,I型异型淋... 目的探讨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增多和小儿肺炎感染类型的关系。方法筛选12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对120例患儿的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进行分析,瑞氏-姬姆萨法染色,显微镜下白细胞分类计数。结果在12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中,I型异型淋巴细胞增多共54例,所占比例45%,Ⅱ型异型淋巴细胞增多患儿共42例,所占比例是35%,Ⅲ型异型淋巴细胞增多患儿为24例,所占比例是20%,可见I型异型淋巴细胞增多为常见(P<0.05),同时各类型异淋增多也集中于<5岁的患儿中。结论在小儿肺炎感染中,异型淋巴细胞分析对于小儿肺炎感染的确诊和感染类型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增多 小儿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V多抗体、EBV-DNA与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联合检测对儿童EB病毒感染的诊断价值研究
12
作者 梁少霞 黄润笑 胡树家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9期24-27,共4页
研究EB病毒感染患儿在诊断过程中采用EBV多抗体、EBV-DNA与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联合检测方式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3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后证实为EB病毒感染的患儿40例,再抽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40例健康同龄儿童资料,将其... 研究EB病毒感染患儿在诊断过程中采用EBV多抗体、EBV-DNA与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联合检测方式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3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后证实为EB病毒感染的患儿40例,再抽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40例健康同龄儿童资料,将其分成定义为研究组和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实时荧光定量法、镜检法对两组研究对象的EBV多抗体、EBV-DNA、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比例进行测定。结果 EBV多抗体、EBV-DNA、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比例,均以研究组较高,且P<0.05。且EBV多抗体、EBV-DNA、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比例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 EB病毒感染患儿的EBV多抗体、EBV-DNA、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比例检测结果,会明显异于健康同龄儿童,临床上可以将这一特征作为对EB感染进行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使诊断的准确性提高,为患儿争取更多有效治疗时间,使其转归更加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感染 小儿 EBV多抗体 EBV-DNA 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smexXN1000血细胞分析对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报警提示
13
作者 王春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8年第11期00069-00069,共1页
分析SysmexXN1000血细胞分析技术对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的报警提示效果。方法:选取我院SysmexXN1000血细胞分析仪在2017年有过报警事件的阴性,阳性案例各20例,和未报警案例40例。并对其进行再次深入检测,判断实际血异型淋巴细胞案例数量... 分析SysmexXN1000血细胞分析技术对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的报警提示效果。方法:选取我院SysmexXN1000血细胞分析仪在2017年有过报警事件的阴性,阳性案例各20例,和未报警案例40例。并对其进行再次深入检测,判断实际血异型淋巴细胞案例数量。将结果与SysmexXN1000血细胞分析仪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SysmexXN1000血细胞分析仪对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判断准确率达到百分之90,阳性淋巴细胞判断准确率达到百分之88,阴性淋巴细胞判断准确率达到百分之91。结论:SysmexXN1000血细胞分析仪对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的报警提示方面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可以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smexXN1000 细胞分析 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9例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丽红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24期4004-4004,共1页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是一种主要由Epstein-Barr病毒(EBV)感染引起的急性增生性传染性疾病,症状体征变化多端,缺少特异性,临床极易漏诊和误治。为了加深对本病临床特征的认识,现将我院2007年7月~2011...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是一种主要由Epstein-Barr病毒(EBV)感染引起的急性增生性传染性疾病,症状体征变化多端,缺少特异性,临床极易漏诊和误治。为了加深对本病临床特征的认识,现将我院2007年7月~2011年3月诊治的29例IM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资料1.1一般资料2007年7月~2011年3月我院收治IM患儿29例,均符合IM的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为发热、咽峡炎、肝脾淋巴结肿大,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EPSTEIN-BARR病毒 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 肝脾淋巴结肿大 临床特征 传染性疾病 症状体征 临床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