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8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游离皮瓣修复口腔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
作者 汪莹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2期152-155,共4页
评估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口腔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40名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在常规流程和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进行护理,分析两组恢复情况。结果 快速康复组术后恢复更快,吞咽功能更好,并发症更少,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更高(p<0.... 评估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口腔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40名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在常规流程和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进行护理,分析两组恢复情况。结果 快速康复组术后恢复更快,吞咽功能更好,并发症更少,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 快速康复护理能有效缩短口腔癌患者的术后康复时间,减少并发症,提升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移植术 快速康复外科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侧胸穿支皮瓣乳房部分重建术后的疗效分析
2
作者 李雨晴 潘武 《中国医疗美容》 2025年第1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护理对侧胸壁穿支皮瓣乳房部分重建术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12月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98例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应用常规护理与ERAS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护理对侧胸壁穿支皮瓣乳房部分重建术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12月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98例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应用常规护理与ERAS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在术后住院时间、术后3 d内皮瓣并发症发生率上有所减少,护理满意度有所提升。结论ERAS护理较常规护理对侧胸壁穿支皮瓣乳房部分重建术后患者护理效果提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侧胸壁穿支 乳腺癌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集束化护理模式对游离穿支皮瓣修复上肢创面患者疾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赵磊 余秀菊 杨萃 《中国医疗美容》 2024年第3期81-86,共6页
目的研究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集束化护理模式对游离穿支皮瓣修复上肢创面患者疾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2年11月于南阳市中心医院骨科接受游离穿支皮瓣修复上肢创面患者48例。根据入院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目的研究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集束化护理模式对游离穿支皮瓣修复上肢创面患者疾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2年11月于南阳市中心医院骨科接受游离穿支皮瓣修复上肢创面患者48例。根据入院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24例)入院时间为2020年3月~2021年6月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24例)入院时间为2021年7月~2022年11月采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集束化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疼痛程度、修复效果、术后并发症、患者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术后6h、24h、36h、72hNRS得分、术后1月VSS总分及各项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游离穿支皮瓣修复上肢创面患者应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集束化护理模式可以缩短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缓解疼痛程度、提高修复效果和患者满意度、降低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集束化护理 游离穿支 修复 上肢创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hs外科技术联合胸大肌皮瓣修复与背阔肌皮瓣修复在头颈颌面部肿瘤术后创面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罗泽辉 欧阳晖 +3 位作者 孙良丰 程波 黄河 唐荷怡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8期942-946,共5页
目的比较Mohs外科技术联合胸大肌皮瓣修复与背阔肌皮瓣修复在头颈颌面部肿瘤术后创面缺损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8年2月至2022年6月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3例头颈颌面部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皮瓣修复方式分为胸大肌... 目的比较Mohs外科技术联合胸大肌皮瓣修复与背阔肌皮瓣修复在头颈颌面部肿瘤术后创面缺损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8年2月至2022年6月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3例头颈颌面部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皮瓣修复方式分为胸大肌组40例和背阔肌组43例。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情况、术后1年内皮瓣成活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美观度。结果背阔肌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最长直径均短于胸大肌组(P<0.05);两组患者的皮瓣成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背阔肌组患者的供区瘢痕增生发生例数多于胸大肌组(P<0.05);两组患者的其他供区并发症及修复区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大肌组患者的瘢痕色泽、厚度、柔软度评分及温哥华瘢痕量表总分均低于背阔肌组(P<0.05)。结论Mohs外科技术治疗头颈颌面部肿瘤后采用胸大肌皮瓣与背阔肌皮瓣修复创面缺损在皮瓣成活率方面的疗效相当,背阔肌皮瓣在促进创面愈合和缩短创面直径方面有一定优势,但供区瘢痕增生风险相对增加,胸大肌皮瓣相对能够减少瘢痕增生,提高美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颌面部肿瘤 Mohs外科技术 修复 胸大肌 背阔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对手外伤皮瓣转移修复患者的护理效果
5
作者 周俊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042-0045,共4页
对手外伤皮瓣转移修复患者护理工作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从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手外伤皮瓣转移修复患者中随机挑选出60名组织开展实验研究,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以及... 对手外伤皮瓣转移修复患者护理工作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从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手外伤皮瓣转移修复患者中随机挑选出60名组织开展实验研究,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每一组各有30名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措施为对照组患者服务,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模式为实验组患者服务,护理时间为3周,对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患者疼痛程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皮瓣存活几率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手术后3天疼痛评分要比对照组更低,结果数据进行对比后可以看到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别,在统计学科上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可能性同样低于对照组,皮瓣存活率比对照组更高,几项数据结果差别同样差别较大,统计学研究意义较大。结论 在对手外伤皮瓣转移修复患者进行护理时,合理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具有较为明显的效果,可以进行大范围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手外伤转移修复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腹带蒂皮瓣在手残端不规则缺损创面中的应用
6
作者 赵伟超 范红旗 +4 位作者 陶忠生 魏斌 考树均 任路通 刘晋阳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5年第1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交腹带蒂皮瓣修复手不同平面毁损离断后,残端不规则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21例手不同平面毁损离断伤患者病例资料。根据离断平面及残端创面大小、形态、累及部位的不同,而采用不同切取方式... 目的探讨交腹带蒂皮瓣修复手不同平面毁损离断后,残端不规则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21例手不同平面毁损离断伤患者病例资料。根据离断平面及残端创面大小、形态、累及部位的不同,而采用不同切取方式的交腹带蒂皮瓣修复残端缺损创面,腹部供区不植皮直接缝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72个月,平均33个月。21例交腹带蒂皮瓣均成活良好,其中1例皮瓣术后感染,经伤口换药2周后感染控制,无皮瓣坏死。结论交腹带蒂皮瓣作为一种任意皮瓣,腹部供区切取面积大,无固定营养血管限制,供区隐蔽,能修复手各个平面毁损离断后形成的各种不规则创面,最大程度保留肢体残端长度及手的功能,是一种实用、有效、容易开展的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 毁损性离断 残端创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底内侧皮瓣与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足跟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比较
7
作者 陈强 刘鹏 +1 位作者 蔡飞 赵建武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5年第3期292-295,共4页
目的比较足底内侧皮瓣与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足跟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榆林市第一医院收治入院的92例足跟部出现软组织缺损状况的患者,按照修复皮瓣的不同分为足底组(n=46)与腓肠组(n=... 目的比较足底内侧皮瓣与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足跟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榆林市第一医院收治入院的92例足跟部出现软组织缺损状况的患者,按照修复皮瓣的不同分为足底组(n=46)与腓肠组(n=46)。足底组修复选取足底内侧皮瓣,腓肠组修复选取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皮瓣完全成活率、术中出血量、皮瓣切取移植时间),术前、术后3个月的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术后3个月的英国医学研究会(BMRC)感觉功能分级和皮瓣外观满意度。结果足底组患者术后皮瓣完全成活率为97.83%,高于腓肠组(82.61%),足底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101.84±1.69)mL,低于腓肠组[(104.37±2.08)mL],皮瓣切取移植时间为(61.53±5.52)min,短于腓肠组[(65.68±5.21)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AOFAS踝-后足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足底组患者的AOFAS踝-后足评分为(84.92±5.14)分,高于腓肠组[(79.63±5.0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足底组患者术后BMRC感觉功能分级明显优于腓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足底组患者术后皮瓣外观总满意度为95.65%,高于腓肠组(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跟部出现软组织缺损状况患者治疗中,足底内侧皮瓣修复可进一步促进患者关节功能及感觉恢复,提高其皮瓣成活率及外观满意度,且术中出血量更低,用时更短,临床疗效优于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 足跟部软组织缺损 修复 足底内侧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izarov骨短缩-延长术联合皮瓣修复对胫腓骨骨折伴软组织缺损患者应激反应及下肢功能的影响
8
作者 孙庆禄 田连国 +1 位作者 高鸣 胡志勇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5年第2期180-184,共5页
目的研究Ilizarov骨短缩-延长术联合皮瓣修复对胫腓骨骨折伴软组织缺损患者应激反应及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间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80例胫腓骨骨折伴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 目的研究Ilizarov骨短缩-延长术联合皮瓣修复对胫腓骨骨折伴软组织缺损患者应激反应及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间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80例胫腓骨骨折伴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进行分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给予Ilizarov骨短缩-延长术联合皮瓣修复,对照组给予骨折复位术联合皮瓣修复。评价两组患者手术前、手术后3 d的应激指标[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皮质醇、醛固酮]水平,手术前和手术后1周患者的疼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手术前和手术后12个月的下肢功能[踝-后足评分系统(AOFAS)评分和关节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测评量表评分],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后3 d,两组患者的NE、E、皮质醇、醛固酮水平均较手术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NE、E、皮质醇、醛固酮水平分别为(1.22±0.15)mmol/L、(0.71±0.33)mmol/L、(227.81±17.26)μg/L、(41.33±4.12)pg/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39±0.32)mmol/L、(0.91±0.32)mmol/L、(241.39±17.83)μg/L、(48.39±4.15)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周,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手术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为(2.17±0.9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3.62±1.2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的AOFAS评分和HSS评分均较手术前升高,且观察组患者AOFAS评分和HSS评分分别为(86.41±4.47)、(87.22±3.12)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0.28±4.12)、(81.48±3.2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7.50%vs.1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复位术联合皮瓣修复术相比,Ilizarov骨短缩-延长术联合皮瓣修复治疗胫腓骨骨折伴软组织缺损,可减轻应激反应,减轻疼痛,改善患者的下肢功能,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腓骨骨折伴软组织缺损 Ilizarov骨短缩-延长术 外科 修复 应激反应 下肢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外科护士对皮瓣移植手术患者血管危象识别与护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9
作者 张星 彭伶丽 +2 位作者 苏汉扬 刘雅婷 刘丽华 《护士进修杂志》 2024年第15期1667-1672,共6页
目的 深入了解显微外科护士在识别皮瓣移植手术患者血管危象与对已发生血管危象患者护理过程中的真实体验以提高护士对皮瓣移植手术患者的专科护理能力。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于2022年1-5月运用目的抽样法,选取湖南省某三甲医院15... 目的 深入了解显微外科护士在识别皮瓣移植手术患者血管危象与对已发生血管危象患者护理过程中的真实体验以提高护士对皮瓣移植手术患者的专科护理能力。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于2022年1-5月运用目的抽样法,选取湖南省某三甲医院15名显微外科护士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并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提炼主题。结果 显微外科护士对皮瓣移植手术患者血管危象识别与护理体验可归纳为4个主题及15个亚主题:多重情感体验(紧张感、无助感、自责感、职业认同感和成就感)、核心能力特征要素(责任心与观察能力、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工具运用与创新思考能力、亲和力与沟通能力)、血管危象识别与护理阻力因素(工作难度增大、内在支持系统不足、缺乏理解)、寻求组织支持(接受相关教育和培训、改善现有皮瓣血管危象处理流程及记录工具、制定皮瓣情况交接规范、增强皮瓣血管危象早期识别技术支持)。结论 在识别与护理皮瓣血管危象患者过程中,需要重视显微外科护士心理健康,强化护士针对皮瓣血管危象的相关专科护理能力,加强医护协作及患者参与,发展皮瓣血循环监测技术并进行持续质量改进,优化皮瓣移植手术围术期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外科 移植 血管危象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干预在口腔癌术后口腔皮瓣修复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0
作者 朱丽君 陈涛 +1 位作者 张炜 陈恒 《癌症进展》 2024年第3期291-294,共4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干预在口腔癌术后口腔皮瓣修复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接受常规干预的49例口腔癌术后口腔皮瓣修复术患者纳入常规组,2020年6月至2022年1月接受FTS干预的49例口腔癌术后口腔皮瓣修复...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干预在口腔癌术后口腔皮瓣修复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接受常规干预的49例口腔癌术后口腔皮瓣修复术患者纳入常规组,2020年6月至2022年1月接受FTS干预的49例口腔癌术后口腔皮瓣修复术患者纳入FTS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吞咽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FTS组患者引流管拔除时间、恢复进食时间、卧床时间、输液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P﹤0.01)。术后6、24、48、72 h,FTS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1)。术后2周,FTS组患者的吞咽功能明显优于常规组(P﹤0.01)。FTS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FTS干预可促进口腔癌术后口腔皮瓣修复术患者快速恢复,降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吞咽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口腔修复术 快速康复外科 疼痛程度 吞咽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患者中的应用
11
作者 兰晓炜 林燕 谢娟 《中国医疗美容》 2024年第10期68-71,共4页
目的探究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接受游离皮瓣移植术的100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 目的探究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接受游离皮瓣移植术的100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恢复进程,疼痛程度以及随访3个月后严重瘢痕、皮肤感觉异常、创面感染等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首次进食时间为术后(16.80±3.12)h,短于对照组患者的(18.26±3.26)h;观察组患者引流管拔除时间为术后(3.80±1.06)d,短于对照组(4.30±1.12)d,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1.40±2.20)d,短于对照组(12.52±2.29)d,上述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视觉模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 h、24 h、72 h的视觉模拟评分均逐渐减低,观察组患者分值降低的程度较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有效缩短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术后恢复时间,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口腔颌面部肿瘤 游离移植修复 疼痛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在修复足踝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应用
12
作者 张向超 陆兆丰 +1 位作者 赵华山 欧昌良 《创伤外科杂志》 2025年第3期221-224,共4页
目的探讨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在修复足踝创面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2022年9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足踝软组织缺损患者15例,运用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进行修复。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22~60岁... 目的探讨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在修复足踝创面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2022年9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足踝软组织缺损患者15例,运用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进行修复。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22~60岁,平均38.5岁。道路交通伤10例,机械伤5例。创面缺损面积3.5 cm×4.5 cm~8.5 cm×10.5 cm,皮瓣切取面积4.0 cm×5.0 cm~9.0 cm×11.0 cm。手术均采取二期完成,一期予以清创后,负压吸引5~7 d,肉芽组织清洁干燥时,二期予以设计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皮瓣供区予以直接缝合9例,接力皮瓣修复4例,植皮修复2例。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门诊或微信定期随访,随访指标包括皮瓣外形、美观、质地以及供区瘢痕。结果皮瓣顺利成活12例;术后蒂部卡压出现皮瓣血供欠佳2例,予以探查后调整蒂部,解除卡压,皮瓣成活;皮瓣术后远端少许坏死1例,经换药后愈合。随访时术后皮瓣外形美观,无明显色素沉着,无明显臃肿,质地弹性可。按照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分会皮瓣功能评定标准,优10例,良4例,中1例。皮瓣供区可见线性瘢痕,温哥华瘢痕量表(VSS)平均为(2.0±0.3)分,无功能影响。结论腓动脉穿支恒定,数量较多,血供稳定,螺旋桨皮瓣切取灵活,是修复足踝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缺损 腓动脉穿支 螺旋桨 显微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腓骨小头复合骨皮瓣移植修复第1跖骨复合组织缺损
13
作者 鲁永红 彭腾飞 +2 位作者 王振山 高蕊蕊 李文萍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5年第1期132-133,共2页
1病例资料患者男,39岁,因运输车侧翻砸伤左足,急送天津二七二医院手足显微外科救治。专科情况:左足胫侧肢体毁损,部分组织呈扁平状,足底及足背皮肤严重剥脱,皮缘参差不齐,肌腱撕裂并抽出,趾毁损,2-5趾趾端颜色苍白,温度及张力低,无毛细... 1病例资料患者男,39岁,因运输车侧翻砸伤左足,急送天津二七二医院手足显微外科救治。专科情况:左足胫侧肢体毁损,部分组织呈扁平状,足底及足背皮肤严重剥脱,皮缘参差不齐,肌腱撕裂并抽出,趾毁损,2-5趾趾端颜色苍白,温度及张力低,无毛细血管反应,趾体无感觉,活动丧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损伤 腓骨小头复合骨移植 显微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烧伤整形外科游离皮瓣移植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03-0106,共4页
分析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烧伤整形外科游离皮瓣移植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旨意为相关人员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选择2020.5.6~2022.5.6我院收治的130接受游离皮瓣移植手术的烧伤患者为研究样本。现结合受试者护理方案差异性... 分析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烧伤整形外科游离皮瓣移植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旨意为相关人员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选择2020.5.6~2022.5.6我院收治的130接受游离皮瓣移植手术的烧伤患者为研究样本。现结合受试者护理方案差异性,分为新式组65例、传统组65例。传统组接受常规干预,新式组接受加速康复临床护理路径。分析结果。结果 和传统组相比,新式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明显更高,P<0.05;和手术前1.0h相比,患者手术后24.0h的COR值有所增高。和传统组相比,新式组患者手术前1.0h以及手术后24.0hCOR值更低,P<0.05;和传统组相比,新式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住院时间更短,P<0.05。结论 对于接受烧伤整形外科游离皮瓣移植术的患者来讲,在围术期内对其开展加速康复外科护理能改善患者抗应激程度,提升护理满意率,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病患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这一方法值得进一步在临床内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 烧伤整形外科 游离移植术 围手术期 护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面部缺损皮瓣修复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
15
作者 王盼盼 马雪静 牛冰 《中国医疗美容》 2024年第11期104-106,共3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面部缺损皮瓣修复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面部缺损皮瓣修复手术患者98例,均在围术期接受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管理,观察患者恢复情况。结果术后3 d患...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面部缺损皮瓣修复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面部缺损皮瓣修复手术患者98例,均在围术期接受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管理,观察患者恢复情况。结果术后3 d患者疼痛、颜色、温度及毛细血管充盈度评分较术后1 d明显更低,差异用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首次进食时间为(8.92±1.38)h,术后卧床时间为(27.59±3.41)h,引流时间为(3.29±0.41)d,输液时间为(3.76±0.83)d,住院时间为(8.19±1.52)d。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3.06%(3/98)。患者满意度为95.92%(94/98)。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面部缺损皮瓣修复手术患者围术期有助于改善皮瓣情况,加快患者康复速度,减少并发症事件,提高其生活质量,且患者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面部缺损 修复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在手足外伤皮瓣转移修复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16
作者 曹静 黄小英 《中外医疗》 2024年第5期182-185,共4页
目的 探讨在手足外伤皮瓣转移修复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的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19年2月—2023年9月于通用环球中铁邳州医院行皮瓣转移修复术治疗的82例手足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 目的 探讨在手足外伤皮瓣转移修复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的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19年2月—2023年9月于通用环球中铁邳州医院行皮瓣转移修复术治疗的82例手足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行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围术期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肿胀消失与皮瓣愈合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肿胀消失时间、皮瓣愈合时间分别为(2.04±0.13)、(15.62±1.44)d,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726、16.407,P均<0.05);观察组术后患者12、24、72 h与出院时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更少,护理满意度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运用于手足外伤皮瓣转移修复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效果显著,能够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缩短患者术后康复时间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护患关系的良好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外伤 转移修复术 围术期护理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 疼痛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皮瓣在烧伤整形外科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观察
17
作者 赵冬慧 俞会山 代娴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237-0240,共4页
研究对象共计100例,属于烧伤整形外科接受游离皮瓣治疗的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这些患者均分为两组,研究组接受针对性护理,而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和护理效果上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效率及患者满意度... 研究对象共计100例,属于烧伤整形外科接受游离皮瓣治疗的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这些患者均分为两组,研究组接受针对性护理,而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和护理效果上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效率及患者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心理状态评分和VAS评分的降幅上,研究组也展现出了更大的改善幅度(P<0.05)。结论 在烧伤整形外科中,实施游离皮瓣治疗的同时辅以针对性护理,能够取得更为显著的治疗效果,可以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使得患者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对我院的治疗护理措施更加满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整形外科 游离 针对性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方法在颌面外科皮瓣移植术后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8
作者 李岳 丁海曙 +2 位作者 黄岚 田丰华 蔡志刚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77-380,共4页
近红外光谱技术作为一种无创组织氧监测手段 ,近年来在整形外科手术术后监测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文章利用一套近红外无损组织氧检测系统对 6例手术成功病例的移植皮瓣侧和对照侧正常组织内的氧饱和度进行了长时间对比监测 ,发现... 近红外光谱技术作为一种无创组织氧监测手段 ,近年来在整形外科手术术后监测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文章利用一套近红外无损组织氧检测系统对 6例手术成功病例的移植皮瓣侧和对照侧正常组织内的氧饱和度进行了长时间对比监测 ,发现两侧的组织氧饱和度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还对一例血管吻合失败的病例下颌部的多个位置进行了检测 ,发现坏死部位的氧饱和度和正常组织相比处于很低的水平。实验结果表明 ,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对于皮瓣内的血氧浓度动态变化具有很好的灵敏度 ,在移植皮瓣的术后监测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监测 氧饱和度 正常组织 组织氧 移植 移植术 颌面外科 监测手段 近红外光谱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张后皮瓣在修复重建外科的应用 被引量:34
19
作者 鲁开化 艾玉峰 郭树忠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2期65-66,共2页
扩张后皮瓣在修复重建外科的应用鲁开化*艾玉峰*郭树忠*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是整形外科的一项新技术,该技术自1976年美国整形外科医师Radovan发明可控性扩张器以来,已迅速普及推广。在我国从1985年引进此项新技术以来... 扩张后皮瓣在修复重建外科的应用鲁开化*艾玉峰*郭树忠*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是整形外科的一项新技术,该技术自1976年美国整形外科医师Radovan发明可控性扩张器以来,已迅速普及推广。在我国从1985年引进此项新技术以来,特别是有了国产的扩张器产品以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后 修复重建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大肌肌皮瓣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20
作者 潘新良 栾信庸 +1 位作者 解光 王天铎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05年第5期277-282,共6页
目的:探讨胸大肌肌皮瓣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1983至2001年手术治疗了247例头颈部肿瘤患者,用胸大肌肌皮瓣或联合其它组织瓣如胸三角皮瓣、裂层皮片、喉气管瓣、舌根瓣、胃瓣、胸骨舌骨肌筋膜瓣、胸锁乳... 目的:探讨胸大肌肌皮瓣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1983至2001年手术治疗了247例头颈部肿瘤患者,用胸大肌肌皮瓣或联合其它组织瓣如胸三角皮瓣、裂层皮片、喉气管瓣、舌根瓣、胃瓣、胸骨舌骨肌筋膜瓣、胸锁乳突肌骨膜瓣、会厌瓣等对术中组织缺损进行了整复。结果:247例胸大肌肌皮瓣修复术中,肌皮瓣坏死3例,咽瘘31例,切口感染42例,吻合口狭窄4例,严重出血3例。除3例外余者均恢复正常吞咽功能。结论:胸大肌肌皮瓣供血可靠,成活率高,操作简单,能满足头颈部手术中广泛组织缺损的修复和功能重建,使部分晚期头颈肿瘤患者通过手术得以根治,以获得较好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大肌 外科 头颈部肿瘤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