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强国建设视域下艺术创新与多元文化融合实践研究
1
作者 李丽珍 李霞 廖保华 《艺术科技》 2024年第16期148-150,共3页
目的:文章旨在探讨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艺术创新与多元文化融合如何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并分析其实现路径。方法:通过综合分析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的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和社会实践,深入探讨文化遗产活化、艺术形式创新、... 目的:文章旨在探讨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艺术创新与多元文化融合如何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并分析其实现路径。方法:通过综合分析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的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和社会实践,深入探讨文化遗产活化、艺术形式创新、多元文化交流与融合、教育与社会实践强化等方面的成就。通过考察敦煌艺术的数字化转型以及跨领域艺术项目,详尽地展示艺术创新与文化多样性相结合所取得的显著成效。结果:研究显示,文化政策为艺术创新提供了制度保障,技术进步促进了艺术形式的多样化,而多元文化的融合则拓宽了艺术表达的空间。实践证明,通过数字化保存与传播、文化创意设计以及跨媒介与多感官艺术探索等手段,传统文化得到了有效保护和传承,并实现了现代化转型,同时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结论:艺术创新与多元文化融合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途径。通过政策支持、技术赋能和社会实践的相互作用,可以激活文化资源,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并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与认同。未来,应加强教育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具有多元视野和创新能力的艺术人才,以助力文化强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强国建设 艺术创新 多元文化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传统村落多元文化融合视角下桂派乡土建筑的风格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琳 陈梦晴 《广西城镇建设》 2024年第7期36-42,共7页
2024年,广西启动打造广西特色桂派建筑设计风格工作,旨在创作体现广西地域特点、文化特色和时代精神的建筑作品。21世纪以来,广西城市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城市的历史文脉、地域特色和环境特质不被重视,城市风貌出现“千... 2024年,广西启动打造广西特色桂派建筑设计风格工作,旨在创作体现广西地域特点、文化特色和时代精神的建筑作品。21世纪以来,广西城市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城市的历史文脉、地域特色和环境特质不被重视,城市风貌出现“千城一面”的问题。与快速发展的城市相比,传统村落仍保留着具有历史传统和地方特色的乡土建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建筑 传统村落 城市风貌 千城一面 历史文脉 建筑设计风格 多元文化融合 时代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文化融合的环境教育——第21届中日韩环境教育交流会纪实
3
作者 赵溪 闫莹莹 李在永 《中国科技教育》 2024年第10期10-14,共5页
缘起每年春季,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卷起蒙古国的沙尘吹向中国的华北平原,丹顶鹤从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出发,飞向江苏或是韩朝军事分界线越冬。自然界的物质运动与循环不受边检与海关的限制,野生动物的活动范围也不为护照与签证所左右... 缘起每年春季,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卷起蒙古国的沙尘吹向中国的华北平原,丹顶鹤从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出发,飞向江苏或是韩朝军事分界线越冬。自然界的物质运动与循环不受边检与海关的限制,野生动物的活动范围也不为护照与签证所左右,因此区域性的环境议题需要邻国之间形成共识、进行探讨并协商解决。1999年,中国、日本、韩国共同发起了中日韩环境教育部长级会议,在这一合作框架下,设立了政府主导的三方环境教育网络(Tripartit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Network,TE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韩 军事分界线 多元文化融合 合作框架 环境议题 协商解决 蒙古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彝走廊地区多元文化融合视域下的姓名研究——以岚安家谱为中心的考察
4
作者 史淑娅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15-26,共12页
明清以来,藏彝走廊是中国历史上多元文化融合较为显著的地区之一,地处藏彝走廊的岚安人取名风俗,便是这种现象的一个显例。自明朝开始,茶马贸易不断发展,长河(大渡河)西之人与天全、雅安等地汉人迁入岚安,此后岚安本地人与外来的长河西... 明清以来,藏彝走廊是中国历史上多元文化融合较为显著的地区之一,地处藏彝走廊的岚安人取名风俗,便是这种现象的一个显例。自明朝开始,茶马贸易不断发展,长河(大渡河)西之人与天全、雅安等地汉人迁入岚安,此后岚安本地人与外来的长河西之人、汉人交往日深,形成了多语共用与多元文化融合的社会状态,该地的取名风俗在不同时期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在民国时期岚安人所写的家谱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家谱反映的岚安人取名方式变迁,既体现了岚安地区历史的演进,也展现了岚安历史发展过程中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岚安人的取名由清初的“汉姓藏名”“汉姓贵琼名”及“汉姓、藏名、贵琼名”融合转变为清晚期的汉姓汉名,这是中华文化向心力在民族地区的生动体现,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彝走廊 岚安家谱 多元文化融合 姓名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文化融合下的城市现代化园林景观设计探索
5
作者 卢文填 《新材料·新装饰》 2024年第22期67-70,共4页
文章着眼于多元文化融合的时代背景,全面分析了其对城市现代化园林景观设计的影响。基于园林景观设计者视角,提出了关于如何吸收与融合不同文化元素及如何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同时展现现代感等设计理念与策略的问题。同时,文章还详细阐述... 文章着眼于多元文化融合的时代背景,全面分析了其对城市现代化园林景观设计的影响。基于园林景观设计者视角,提出了关于如何吸收与融合不同文化元素及如何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同时展现现代感等设计理念与策略的问题。同时,文章还详细阐述了多元文化融合下的城市现代化园林景观设计要点,并通过实际案例探讨了其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从而为城市现代化园林景观设计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且助推了园林景观设计行业的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文化融合 城市现代化园林景观设计 空间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建设下广西与东盟多元文化融合的思考——基于跨文化交际视角 被引量:13
6
作者 覃玉荣 靳晓斌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67-70,共4页
"一带一路"建设下广西与东盟多元文化融合优势凸显,虽然存在局部文化差异的冲突和摩擦,但总体是和谐的,体现在高语境文化与价值认同、汉—藏语系语言与其他语言、民族习俗与不同习惯、多元文化等融合的跨文化交际形式。跨文... "一带一路"建设下广西与东盟多元文化融合优势凸显,虽然存在局部文化差异的冲突和摩擦,但总体是和谐的,体现在高语境文化与价值认同、汉—藏语系语言与其他语言、民族习俗与不同习惯、多元文化等融合的跨文化交际形式。跨文化交际理念有助于"一带一路"建设,因此,应加强广西与东盟文化与价值认同、文化宽容与尊重、文化共生与和谐、文化传承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广西 东盟 文化交际 多元文化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文化融合与信息素养相互影响的概念模型 被引量:4
7
作者 秦永菊 李颖 《前沿》 2014年第5期138-140,共3页
多元文化融合是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普遍形式,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力量。在多文化教育和融合的过程中,基于信息素养的决策能力与基于跨文化学习、交流的决策能力呈同向变动趋势。当前合作办学中的专业设置与教育理念均基于能开... 多元文化融合是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普遍形式,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力量。在多文化教育和融合的过程中,基于信息素养的决策能力与基于跨文化学习、交流的决策能力呈同向变动趋势。当前合作办学中的专业设置与教育理念均基于能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最新与前沿的专业知识与纯正的语言背景,因此需要学生具有开放的学习心态与研究视角,才能在多种文化背景下提升综合素质与决策能力。构建多元文化融合与信息素养互动影响的概念模型,目的是为实证研究提供研究框架与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模型 文化交流 信息素养 多元文化融合
原文传递
“客家”:一个建立在多元文化融合基础上的文化概念——读《客家文化述论》 被引量:4
8
作者 邹春生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97-100,共4页
作为“国家‘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台湾研究创新基地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福建省社会科学规戈Ⅱ重点项目”的研究成果,由著名客家研究专家、博士生导师谢重光先生撰写的《客家文化述论》一书,已于... 作为“国家‘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台湾研究创新基地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福建省社会科学规戈Ⅱ重点项目”的研究成果,由著名客家研究专家、博士生导师谢重光先生撰写的《客家文化述论》一书,已于2008年12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全书共40余万字,是目前学术界对客家文化研究最为系统、全面和深入的个人专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文化研究 多元文化融合 文化概念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述论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 985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文化融合:新疆传统伊斯兰建筑的深层次解读 被引量:1
9
作者 张丽娟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1期16-17,共2页
新疆自古以来就一个多民族聚居,多文化交融的地域,也是各种宗教传播和交汇的地方。各种宗教的传播也推动了新疆宗教建筑的发展。通过对新疆传统伊斯兰建筑的介绍及对新疆传统伊斯兰建筑多元融合性特征的分析,本文论证了新疆各民族共同... 新疆自古以来就一个多民族聚居,多文化交融的地域,也是各种宗教传播和交汇的地方。各种宗教的传播也推动了新疆宗教建筑的发展。通过对新疆传统伊斯兰建筑的介绍及对新疆传统伊斯兰建筑多元融合性特征的分析,本文论证了新疆各民族共同建设边疆的历史事实、新疆各民族友好往来,相互交流的民族关系主流及新疆各民族开放进取的文化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传统伊斯兰建筑 多元文化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文化融合教育手段提高医学来华留学生的教育质量 被引量:3
10
作者 杜瑾 穆瑞锋 《科教文汇》 2014年第1期102-102,107,共2页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前任主任费德里克·梅尔曾这样描述国际化的文化功能:大学是这样一种机构,在其中进行文化的生产、传授和再生产,三者是一致的。在当今世界上,发展培养人们之间相互依存的意识必须是大学的一项基本功能。因此,在现...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前任主任费德里克·梅尔曾这样描述国际化的文化功能:大学是这样一种机构,在其中进行文化的生产、传授和再生产,三者是一致的。在当今世界上,发展培养人们之间相互依存的意识必须是大学的一项基本功能。因此,在现代高校留学生教育中,没有不同文化之间的和睦相处就很难有留学生教育的发展与深化。本文从分析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以及相互作用入手,提出在留学生教育中实现多元文化融合的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文化融合 留学生教 教育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文化融合在布艺玩偶造型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邹启华 《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 2017年第5期23-26,共4页
运用多元文化融合的设计理念,对苏州山塘文化、昆曲文化和时尚文化等进行了内涵挖掘和视觉符号提炼,借鉴了"芭比娃娃"、"刘三姐"等案例的设计经验,从产品设计的角度对玩偶造型进行了系统化设计研究与实践。多元文... 运用多元文化融合的设计理念,对苏州山塘文化、昆曲文化和时尚文化等进行了内涵挖掘和视觉符号提炼,借鉴了"芭比娃娃"、"刘三姐"等案例的设计经验,从产品设计的角度对玩偶造型进行了系统化设计研究与实践。多元文化融合对于打造特色布艺玩偶产品有显著作用,具体表现在有助于提升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审美品味、有助于打造视觉效果独特的玩偶产品、有助于强化玩偶的地域性和文化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文化融合 布艺玩偶 造型设计 昆曲视觉符号 山塘文化符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多元文化融合的“新主流电影”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旭光 《现代视听》 2021年第7期88-88,共1页
近年电影如《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一点就到家》等,在重大国家主题、“正能量”精神、“红色”题材、正剧风格等追求方面比较相近:常以中国故事、红色经典为题材原型或IP,以塑造国家形象,表达集体主义精神的国家主流意识形... 近年电影如《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一点就到家》等,在重大国家主题、“正能量”精神、“红色”题材、正剧风格等追求方面比较相近:常以中国故事、红色经典为题材原型或IP,以塑造国家形象,表达集体主义精神的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为宏旨;或以国庆、扶贫等时政主题表现为宗旨,打造打动人心、凝聚国族意识的中国故事和中国人物;或正面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比较宏阔的视野和多视点、拼贴集束式的叙事格局和结构框架,凸显中国气派、中国风度和中国形象;而且这些影片并没有放弃商业诉求,而是力求最大可能的受众市场和商业收益。学术界称这些电影为新主流电影,体现了当下多元文化的融合,是对主流观众以及多元复杂的分众和多元丰富的受众市场的尊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众市场 多元文化融合 主题表现 集体主义精神 我的祖国 国家主流意识形态 分众 结构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文化融合:八一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础 被引量:1
13
作者 敖四江 《党史文苑》 2018年第3期54-57,共4页
2018年1月5日,新进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开班,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全党同志必须保持革命精神、革命斗志,勇于把我... 2018年1月5日,新进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开班,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全党同志必须保持革命精神、革命斗志,勇于把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了97年的伟大社会革命继续推进下去。"[1]这为新时代革命精神、革命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精神 多元文化融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央委员会 中央党校 干部学习 社会革命 革命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唐探宇宙看多元文化融合中的趋同、偏离与共振
14
作者 李昊 孔令旗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159-164,共6页
一、唐人街:中外碰撞中的文化想象《唐人街探案》系列电影结合侦探、悬疑混搭喜剧的模式,把故事发生地安排在泰国曼谷、美国纽约、日本东京,开启了“中国侦探,异域探案”的模式[1],巧妙地运用了“唐人街”这一元素作为“异国”和“中国... 一、唐人街:中外碰撞中的文化想象《唐人街探案》系列电影结合侦探、悬疑混搭喜剧的模式,把故事发生地安排在泰国曼谷、美国纽约、日本东京,开启了“中国侦探,异域探案”的模式[1],巧妙地运用了“唐人街”这一元素作为“异国”和“中国”的联结。毫无疑问,“唐人街”是一个既中国又世界的文化符号。一方面,它在国外的大型城市中广泛存在;另一方面,它又体现了海外中国人的生命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列电影 多元文化融合 《唐人街探案》 生命史 泰国曼谷 文化符号 唐人街 侦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文化融合与信息素养的互动机制研究
15
作者 秦永菊 《前沿》 2013年第22期12-13,共2页
以多元文化融合与信息素养之间的概念模型为基础建立的原始假设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的结果是语言知识与能力与信息源决策、语言知识与能力与信息技能、专业知识与能力与信息知识体系、跨文化交流与信息知识体系、跨文化交流与信息技... 以多元文化融合与信息素养之间的概念模型为基础建立的原始假设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的结果是语言知识与能力与信息源决策、语言知识与能力与信息技能、专业知识与能力与信息知识体系、跨文化交流与信息知识体系、跨文化交流与信息技能之间具有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的对称关系。因此证明多元文化融合与信息素养之间的互动机制成立。同时,语言知识与能力对信息知识体系的单向影响及跨文化交流能力对信息源决策的单向影响说明互动机制的非完全对称特性,体现了互动机制运作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模型 文化交流 信息素养 多元文化融合
原文传递
多元文化融合视域下师范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
16
作者 张敏 张全喜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70-74,共5页
从多元文化融合视角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与民族文化的关系,针对师范生中华民族共同意识培育研究薄弱的现状,提出“一二一四”培育体系,围绕以学生为本“一个中心”洞察师范生德育实情,贯穿课程思政和实践育人“两条主线”,创建一个... 从多元文化融合视角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与民族文化的关系,针对师范生中华民族共同意识培育研究薄弱的现状,提出“一二一四”培育体系,围绕以学生为本“一个中心”洞察师范生德育实情,贯穿课程思政和实践育人“两条主线”,创建一个信息化培育平台,构建“知情意行”四维一体的培育模式,以促使师范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期对地方师范院校开展中华民族共同意识教育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师范生 培育 多元文化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书馆与多元文化融合理论实践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晓兰 黄秋梨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2018年第2期29-32,共4页
文章详细介绍了我国图书馆与多元文化融合的缺失主要体现在特色馆语种覆盖较少、多元文化书籍覆盖种类较少、文献获取渠道困难以及文化类活动缺乏互动性等方面。为此,提出了我国还需进一步完善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相关的政策与法律法规,... 文章详细介绍了我国图书馆与多元文化融合的缺失主要体现在特色馆语种覆盖较少、多元文化书籍覆盖种类较少、文献获取渠道困难以及文化类活动缺乏互动性等方面。为此,提出了我国还需进一步完善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相关的政策与法律法规,建立与完善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图书馆则应承担培训社会大众的责任,主动传播多元文化,在文化交流中应不卑不亢,起到整合作用而非平台作用等具体实践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文化融合 图书馆 服务缺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书馆多元文化融合发展的策略
18
作者 李慧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图书情报》 2018年第11期00057-00059,共3页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人民群众认知事物的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相应地,人们越来越重视图书馆与多元文化的融合状况,本文站在当代图书馆与多元文化融合的角度对相关问题展开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措施,也由此指出了我...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人民群众认知事物的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相应地,人们越来越重视图书馆与多元文化的融合状况,本文站在当代图书馆与多元文化融合的角度对相关问题展开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措施,也由此指出了我国还需要持续强化和完善与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尽最大努力做好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并以此为基础不断建立和健全相关机制。而图书馆则应该充分意识到并承担起培训社会大众的义务和责任,坚持走主动传播多元文化的道路,切实实现多元文化的整合与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 多元文化融合 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儿园多元文化融合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
19
作者 朱喜红 《小学科学》 2015年第8期150-150,177,共2页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们东南沿海地区最先进入了现代化进程,经济发展很快。我们苏州工业园区是中新合作的国家级开发区,很多知名企业入驻,大量务工人员引进。近年来,我国的农民工由最初的单人式流动更多转化为家庭式流动,我园外...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们东南沿海地区最先进入了现代化进程,经济发展很快。我们苏州工业园区是中新合作的国家级开发区,很多知名企业入驻,大量务工人员引进。近年来,我国的农民工由最初的单人式流动更多转化为家庭式流动,我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数量已占全园学生数的50%以上。通过调查发现,幼儿园内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孩子与本地孩子格格不入。生活习惯不同,语言不同,以及心理上产生的影响,都会给我们幼儿园的原有教育带来困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文化融合 幼儿园 实践研究 课程开发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东南沿海地区 国家级开发区 苏州工业园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