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元系统理论视角下《金匮要略》英译的描述性研究
1
作者 侯跃辉 赵晓丽 周恩 《西部中医药》 2025年第3期107-112,共6页
从多元系统理论的视角引入描述性翻译研究的三阶段方法论,并运用其对近40年的13种译本的《金匮要略》英译进行全面历时性描述。阐明了以下两点:1)中医学在国内及西方国家的兴衰影响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医英译的规范与倾向。2)随着历史时期... 从多元系统理论的视角引入描述性翻译研究的三阶段方法论,并运用其对近40年的13种译本的《金匮要略》英译进行全面历时性描述。阐明了以下两点:1)中医学在国内及西方国家的兴衰影响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医英译的规范与倾向。2)随着历史时期的变化,《金匮要略》英译本作为翻译作品在现代医学多元系统中的地位与社会功能逐步走向中心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匮要略》 英译 多元系统理论 描述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系统理论视域下敦煌文化的特征梳理及外译启示
2
作者 赵庆龄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31-36,共6页
敦煌文化是中华文明多元文化的典型代表,系统梳理其特征并探讨其外译的一般原则,对于借助敦煌文化传播中国声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多元系统理论梳理,敦煌文化的内容具有系统性和多元性的特点;其子系统具有鲜明的动态性和异质性;... 敦煌文化是中华文明多元文化的典型代表,系统梳理其特征并探讨其外译的一般原则,对于借助敦煌文化传播中国声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多元系统理论梳理,敦煌文化的内容具有系统性和多元性的特点;其子系统具有鲜明的动态性和异质性;其形成和发展进程凸显出历史性和开放性。基于这些特点,在进行敦煌文化外译时,应树立系统整体和跨学科的翻译观,采取动态、开放的视角,充分认识到敦煌文化外译的成长性空间;同时要认识到历史性和开放性是敦煌文化外译的先天优势,增加其外译产品被受众接受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文化 多元系统理论 特征 外译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系统理论视域下的林纾翻译 被引量:3
3
作者 李莹莹 张敬兰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131-133,共3页
林纾在近代文学领域和翻译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学界对林纾的译作历来褒贬不一,众说纷纭,以色列学者埃文-佐哈尔提出的多元系统理论为从目标语文化角度、接受者角度、译者动机角度等方面来解读林纾及其翻译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 林纾翻译 多元系统理论 翻译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多元系统理论对文学翻译的解释力的不充分性 被引量:17
4
作者 张齐颜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0-103,共4页
多元系统理论是翻译研究学派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给翻译研究开辟了一条描述性的、面向译语系统的、功能主义的、系统的、动态的新途径,推动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拓宽了翻译研究的领域。然而,该理论也有其不可忽视的盲点。
关键词 多元系统理论 文化地位 意识形态 译者的诗学观与主体性 不充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贡献与局限:多元系统理论评说 被引量:6
5
作者 林萍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3年第1期103-106,共4页
在介绍多元系统理论主要思想主张的基础上,对多元系统理论的理论贡献与局限进行了学理上的思考。认为多元系统理论拓展了翻译研究范畴,标志着翻译研究从"规约性范式"向"描述性范式"的转变,使翻译研究进入更加广阔... 在介绍多元系统理论主要思想主张的基础上,对多元系统理论的理论贡献与局限进行了学理上的思考。认为多元系统理论拓展了翻译研究范畴,标志着翻译研究从"规约性范式"向"描述性范式"的转变,使翻译研究进入更加广阔的文化空间,但其理论的构建特性、抽象性、复杂性和宿命论倾向,使该理论具有先天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系统理论 描述性范式 宿命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翻译主体多元系统理论与思想 被引量:4
6
作者 霍光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124-128,共5页
翻译主体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但因时、因地、因人观点和重心各不相同,总的来说,从作者中心论、文本中心论、译者中心论、受众中心论到主体间性、主体集,翻译主体研究呈由单一趋向复合,由简单趋向复杂之势。各项研究、各种思想... 翻译主体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但因时、因地、因人观点和重心各不相同,总的来说,从作者中心论、文本中心论、译者中心论、受众中心论到主体间性、主体集,翻译主体研究呈由单一趋向复合,由简单趋向复杂之势。各项研究、各种思想竞相开放,学术争论激烈而有说服力。以以色列著名学者伊塔玛·埃文·佐哈的多元系统理论为基点,设想建立翻译主体多元系统理论,力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翻译主体研究推向深入,希冀对此项研究略尽绵薄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主体 多元系统理论 中心论 受众 伊塔玛·埃文·佐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语》英译的多元系统理论阐释 被引量:5
7
作者 王锦霞 三友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32-35,共4页
分析了文学多元系统论的起源、发展及其对翻译研究的影响。通过对《论语》的三个英译本的对比分析,认为译者所处的文化地位在某一特定的文化多元系统中所处的地位,以及译者对待这一地位的主观态度是影响译者的翻译策略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论语》 多元系统理论 翻译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系统理论视角评析《孙子兵法》术语英译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琳瑜 李彩霞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111-114,共4页
多元系统理论中,赞助人这一文学外因素能够影响译者进行翻译策略的选择。《孙子兵法》的袁译与林译两译本产生时代背景相同,风格迥异,通过分析比较二者在术语翻译时的异同,即袁译重"接受性",林译重"充分性",反证了... 多元系统理论中,赞助人这一文学外因素能够影响译者进行翻译策略的选择。《孙子兵法》的袁译与林译两译本产生时代背景相同,风格迥异,通过分析比较二者在术语翻译时的异同,即袁译重"接受性",林译重"充分性",反证了赞助人因素对译者选取翻译策略的重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系统理论 赞助人 《孙子兵法》 术语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系统理论视野下的外国诗歌翻译与“五四”新诗诞生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改娣 潘丽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178-181,192,共5页
翻译文学对"五四"新文学影响深远,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外国诗歌的译介对中国新诗的形成上。从多元系统理论角度来看,处于"五四"翻译文学核心的汉译外国诗歌加速了中国传统诗歌创作模式的瓦解,并对中国文化传统范式的... 翻译文学对"五四"新文学影响深远,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外国诗歌的译介对中国新诗的形成上。从多元系统理论角度来看,处于"五四"翻译文学核心的汉译外国诗歌加速了中国传统诗歌创作模式的瓦解,并对中国文化传统范式的颠覆和新文化系统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胡适、梁实秋、郭沫若等人的新诗创作便与他们的外国诗歌翻译紧密相连。总之,译诗是中国新诗诞生的最大推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系统理论 翻译诗歌 中国新诗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多元系统理论看文学翻译的文化语境顺应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亚斐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177-179,共3页
文化语境因素是翻译活动的基础,其重要性体现在对翻译过程中其他因素的制约作用。文章以"多元系统理论"为出发点,分析文学翻译中文化语境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文学翻译的文化语境顺应思路。
关键词 文化语境 多元系统理论 文学翻译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地位视角下的多元系统理论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志永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166-167,共2页
早在20世纪70年代,以色列学者埃塔马.佐哈尔就提出了多元系统理论,随即这一理论便在西方学术界引起了相当热烈的反响,但是国内学术界直至20世纪80年代末对其仍知之甚微。直至90年代初,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以及走出国门进行国际... 早在20世纪70年代,以色列学者埃塔马.佐哈尔就提出了多元系统理论,随即这一理论便在西方学术界引起了相当热烈的反响,但是国内学术界直至20世纪80年代末对其仍知之甚微。直至90年代初,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以及走出国门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学者越来越多,才开始有人接触到了多元系统理论。因为它的主要特点是通过描述的、针对译入语的、以功能为主的途径对翻译进行研究,因而在实践中显示出了非常优越的一面。但世界上没有绝对完美的理论,多元理论也不例外。随着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人们发现了这一理论的不足之处。本文旨在分析文化视角下这一理论在实践中的局限性,以便研究者对这一理论有更深入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系统理论 翻译实践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系统理论视角下《哈姆雷特》的汉译——历史文化语境下《哈姆雷特》四种译本对比 被引量:1
12
作者 谢世坚 赵洁 《宜春学院学报》 2018年第10期67-71,共5页
基于埃文-佐哈尔的多元系统理论,对《哈姆雷特》在中国出现的散文体和诗体两种体裁的汉译进行分期,选取梁实秋、朱生豪两种散文体译本及卞之琳、孙大雨两种诗体译本作为对比,从译者所处的历史文化语境入手,分析历史文化因素对译者译本... 基于埃文-佐哈尔的多元系统理论,对《哈姆雷特》在中国出现的散文体和诗体两种体裁的汉译进行分期,选取梁实秋、朱生豪两种散文体译本及卞之琳、孙大雨两种诗体译本作为对比,从译者所处的历史文化语境入手,分析历史文化因素对译者译本的影响。研究发现,多元系统理论过多强调语言、经济、政治、历史和文化等客观性因素,没有考虑到译者主观因素,因此不能全面观照和解析文学翻译作品的产生,其解释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系统理论 《哈姆雷特》 历史文化语境 对比研究 局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多元系统理论看新疆外宣英译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瑞红 王瑞芳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年第3期102-103,共2页
新疆外宣英译刚刚起步,相对于渐已成熟的中国外宣英译大系统来说,它还是弱小的,处于边缘的子系统。新疆的多元文化,地缘政治和丰富的资源说明了新疆对外宣传在我国对外交流中的重要性。做好新疆外宣英译是我们宣传新疆,让世界朋友了解... 新疆外宣英译刚刚起步,相对于渐已成熟的中国外宣英译大系统来说,它还是弱小的,处于边缘的子系统。新疆的多元文化,地缘政治和丰富的资源说明了新疆对外宣传在我国对外交流中的重要性。做好新疆外宣英译是我们宣传新疆,让世界朋友了解新疆的有效途径,也是译者在做新疆英译时必须铭记之事。新疆外宣英译文本的特点复杂而有特色,给译者挑战,也给译者创造空间。笔者结合对多元系统理论的初步解读,谈谈对新疆英译的浅显看法,希望有更多译者关注新疆英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外宣英译 多元系统理论 边缘性 充分性 本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多元系统理论看中国第三次翻译高潮 被引量:1
14
作者 倪晶 《龙岩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105-107,共3页
以佐哈尔的多元系统理论为基础,着眼于近代特殊的历史文化状况,探讨林纾、严复、鲁迅及林语堂基于中国近代文化状况的不同态度对他们选择翻译策略的影响。得出结论,翻译策略的最终决定因素是译者本人,而翻译策略的选择实际上是一个主观... 以佐哈尔的多元系统理论为基础,着眼于近代特殊的历史文化状况,探讨林纾、严复、鲁迅及林语堂基于中国近代文化状况的不同态度对他们选择翻译策略的影响。得出结论,翻译策略的最终决定因素是译者本人,而翻译策略的选择实际上是一个主观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 主体性 多元系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多元系统理论视角解读胡适翻译思想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俊姝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2期78-80,共3页
胡适的翻译思想对中国文学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而以色列学者伊塔马·埃文-佐哈尔提出的文学多元系统理论则为思考和看待胡适翻译思想提供了新视角。本文试图用文学多元系统理论逐条解读胡适翻译思想,从而在理论层面上论证其翻译... 胡适的翻译思想对中国文学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而以色列学者伊塔马·埃文-佐哈尔提出的文学多元系统理论则为思考和看待胡适翻译思想提供了新视角。本文试图用文学多元系统理论逐条解读胡适翻译思想,从而在理论层面上论证其翻译思想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多元系统理论 文学 翻译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多元系统理论看“异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小胜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97-98,共2页
多元系统理论介绍到中国后已被用来解释阐述了多种文化现象,其深刻性和指导性不言而喻。本文从多元系统论的角度来看鲁迅先生的异化翻译理论,发现异化理论的出现并非偶然的个人行为,而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文化发展的结果。
关键词 多元系统理论 鲁迅 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系统理论视角下杨译及蓝译《呐喊》翻译策略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贾立平 鲁欢 《海外英语》 2018年第5期138-139,148,共3页
文章从多元系统理论视角出发,分析杨宪益夫妇及蓝诗玲在翻译《呐喊》时采取不同翻译策略的原因:发现译者对源语文化的认同、翻译目的、源语文化在英美文学系统中的位置、意识形态及赞助商等因素影响译者对《呐喊》英译本在英美文学系统... 文章从多元系统理论视角出发,分析杨宪益夫妇及蓝诗玲在翻译《呐喊》时采取不同翻译策略的原因:发现译者对源语文化的认同、翻译目的、源语文化在英美文学系统中的位置、意识形态及赞助商等因素影响译者对《呐喊》英译本在英美文学系统中位置的定位。蓝诗玲将其定位在边缘位置,故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而杨宪益夫妇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将其定位在中心位置,故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系统理论 呐喊 异化 归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系统理论视角下我国儿童文学外译制约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静 《新乡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41-43,共3页
随着教育意识,尤其是儿童早期教育意识的日益增强,符合儿童认知兴趣且适合家长亲子陪伴阅读的绘本逐渐获得儿童及家长的认同,绘本将逐渐成为输出中国文化的重要媒介。然而,翻译质量的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绘本的传播。对于绘本译介中的制... 随着教育意识,尤其是儿童早期教育意识的日益增强,符合儿童认知兴趣且适合家长亲子陪伴阅读的绘本逐渐获得儿童及家长的认同,绘本将逐渐成为输出中国文化的重要媒介。然而,翻译质量的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绘本的传播。对于绘本译介中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有助于我国绘本对外译介的规范化发展。本研究以多元系统理论为框架,按照翻译的三个阶段——译前、译中、译后,对影响及制约绘本译介的因素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儿童文学 多元系统理论 外译 制约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十年来多元系统理论局限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晓丽 《海外英语》 2014年第21期186-186,188,共2页
该文通过介绍伊塔马·埃文·佐哈(Itama Even.Zohar)的多元系统理论观点,对近十年来学者们对多元系统理论局限性的看法做了整理,对已存事实给出的客观评价,给翻译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范式。
关键词 多元系统理论 局限性 研究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系统理论观照下《威尼斯商人》译本的对比研究——以梁实秋、朱生豪和方平译本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谢世坚 袁翠苓 《邢台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139-143,共5页
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梁实秋、朱生豪和方平先生翻译的《威尼斯商人》先后问世。三种译本在语言、体裁以及翻译策略的选择上有异有同。结合埃文-佐哈尔提出的多元系统理论,以梁实秋、朱生豪和方平译本为例,尝试解读三种译本在语言、体... 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梁实秋、朱生豪和方平先生翻译的《威尼斯商人》先后问世。三种译本在语言、体裁以及翻译策略的选择上有异有同。结合埃文-佐哈尔提出的多元系统理论,以梁实秋、朱生豪和方平译本为例,尝试解读三种译本在语言、体裁及翻译策略上呈现异同的原因,借此检验多元系统理论的解释力。研究发现,多元系统理论有一定的解释力,但其解释范围仅局限于影响翻译行为的外部客观因素,而忽视了译者在翻译中的主体性地位。译者在译介过程中的独特审美、翻译目的,以及译者发挥主体性的局限性都是多元系统理论没有涉及的,所以该理论无法完整地解释翻译中的一些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尼斯商人》 多元系统理论 译者主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