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光谱信息下的油纸绝缘局部放电深度学习融合诊断方法
1
作者 胡蝶 李晓枫 +3 位作者 姜晓峰 阳瑞霖 刘阳 董明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5-92,共8页
为了获得更丰富的放电特征信息,提高局部放电诊断的效率,提出了一种多光谱信息下的油纸绝缘局部放电深度学习融合方法。首先,基于微型光学传感器件和局部放电光谱分布,构建了局部放电多光谱同步检测平台,通过实验获得了四种放电类型的... 为了获得更丰富的放电特征信息,提高局部放电诊断的效率,提出了一种多光谱信息下的油纸绝缘局部放电深度学习融合方法。首先,基于微型光学传感器件和局部放电光谱分布,构建了局部放电多光谱同步检测平台,通过实验获得了四种放电类型的多光谱数据;然后构建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将不同光谱段的局部放电数据作为模型不同通道的输入,利用通道级融合提取多光谱信号中的有效信息,对油纸绝缘局部放电类型进行准确辨识。结果表明:不同放电类型的多光谱信息可以作为模式识别的有效特征;引入多光谱信息后,本文所提方法的识别准确率可以达到98%以上,相比于仅使用脉冲电流信号有着明显的提升;相比于统计特征参数分析法和深度神经网络,提出的方法对多光谱信息融合的效果更好,识别的准确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纸绝缘 局部放电 深度学习 多光谱信息 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多光谱信息融合的树种识别算法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高振宇 吴增明 李俊鹏 《电子设计工程》 2021年第19期164-167,173,共5页
为了解决传统识别算法识别树种时存在识别精准度低的问题,提出基于神经网络的多光谱信息融合的树种识别算法。根据神经网络结构图,设计多光谱信息融合识别模型,分析树种识别原理。依据神经网络子网识别框架,获取并行子网数量,训练输出... 为了解决传统识别算法识别树种时存在识别精准度低的问题,提出基于神经网络的多光谱信息融合的树种识别算法。根据神经网络结构图,设计多光谱信息融合识别模型,分析树种识别原理。依据神经网络子网识别框架,获取并行子网数量,训练输出组合成向量。依据目标特征向量序列获取输出组合维向量,获取树种识别概率。将该概率作为归一化隶属度,满足赋值基本要求,输出全部融合结果。提取枝下高、冠高和树高关键点信息,设计树种识别算法流程,完成树种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最高识别精准度可达到98%,为云南地区树种识别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多光谱信息融合 树种识别 组合维向量 归一化隶属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多光谱遥感影像土地利用类型分类研究
3
作者 柴生亮 张艳秋 《智能城市》 2024年第4期8-11,共4页
文章提出一种针对多光谱遥感影像的土地利用类型分类网络(MSNet),该网络具有可见光波段特征和红外波段特征,在ResNet-50作为主干网络的基础上对网络不同阶段进行优化和改进。将MSNet与经典影像分割模型UNet进行对比,结果显示MSNet结果更... 文章提出一种针对多光谱遥感影像的土地利用类型分类网络(MSNet),该网络具有可见光波段特征和红外波段特征,在ResNet-50作为主干网络的基础上对网络不同阶段进行优化和改进。将MSNet与经典影像分割模型UNet进行对比,结果显示MSNet结果更优,精度、F1分数和召回率各评价指标均在(0.8,1)区间内,实验证明MSNet可以更充分地利用多光谱特征,提升遥感影像分类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土地利用类型 多光谱信息 遥感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光谱图象的真实感融合 被引量:16
4
作者 金剑秋 王章野 +1 位作者 江照意 彭群生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926-931,共6页
多光谱信息融合是指将从多光谱探测器获得的同一场景的多光谱信息特征组合到一起 ,并利用它们在时空上的相关性及信息上的互补性 ,以得到对景物更全面、清晰的描述 ,其真实感成像是指融合后的图象能保留原多光谱图象目标在特定条件下的... 多光谱信息融合是指将从多光谱探测器获得的同一场景的多光谱信息特征组合到一起 ,并利用它们在时空上的相关性及信息上的互补性 ,以得到对景物更全面、清晰的描述 ,其真实感成像是指融合后的图象能保留原多光谱图象目标在特定条件下的光谱特征 .针对用同一种方法来融合不同场景图象存在的问题 ,通过分析现有融合方法的优缺点和它们适用的场合 ,提出了一种综合的图象融合方法 .该方法对相关性较弱 ,且互补性明显的图象对 ,采用一种新的基于人类视觉系统 HVS的自适应加权平均的融合方法来进行融合 ,这样能突出目标的光谱特性 ;而对于相关性较强的图象对 ,则根据场景目标距离的远近 ,分别采用小波变换和主成份分析来进行融合 .实验表明 ,该方法能适合于不同类型的场景 ,其得到的融合结果优于用单种方法进行融合的结果 ,也有利于对目标的探测和识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图象 多光谱信息融合 真实感成像 HVS 小波变换 主成份分析 图象融合 光谱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被信息提取中的遥感影像预处理 被引量:6
5
作者 年波 王金亮 +1 位作者 席武俊 杨士剑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2期62-65,78,共5页
 文章以植被信息提取为例,对遥感影像预处理的内容、工作平台、遥感影像和地理信息概况、遥感影像实验样区的选择和切割提取和多光谱信息的统计分析及波段选取等进行论述并作分析总结,为后续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对最佳波段的选取...  文章以植被信息提取为例,对遥感影像预处理的内容、工作平台、遥感影像和地理信息概况、遥感影像实验样区的选择和切割提取和多光谱信息的统计分析及波段选取等进行论述并作分析总结,为后续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对最佳波段的选取方法进行改进,并对此进行实证研究,取得较好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信息提取 遥感 影像预处理 多光谱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光谱探测与多光谱激光雷达
6
作者 张宇 赵远 +3 位作者 陈钟贤 唐勐 刘丽萍 孙秀冬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98-698,共1页
关键词 光谱探测 光谱激光雷达 波带选择 光源选择 多光谱信息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分析技术在野生食用牛肝菌研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圆圆 李杰庆 +2 位作者 李涛 刘鸿高 王元忠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300-306,共7页
牛肝菌具有重要的食药用和经济价值,是世界性美味野生食用菌。其质量安全可控是保障消费者健康及产业绿色持续发展的基础,建立全面、稳定、系统的质量评价方法有利于强化牛肝菌质量控制,对市场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光谱分析技术具有... 牛肝菌具有重要的食药用和经济价值,是世界性美味野生食用菌。其质量安全可控是保障消费者健康及产业绿色持续发展的基础,建立全面、稳定、系统的质量评价方法有利于强化牛肝菌质量控制,对市场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光谱分析技术具有简便、快速、实用性强等特点,能够弥补传统感官评定的缺陷,提高分析准确性,广泛用于牛肝菌品质研究,是评价牛肝菌品质优劣、鉴别真伪以及确保其质量稳定一致的重要技术支撑。本文对近年国内外光谱分析技术在野生食用牛肝菌研究方面的应用现状和进展进行综述,探讨了红外、紫外光谱及多光谱信息融合技术在牛肝菌产地、种类、贮藏年限鉴别评价等方面的应用前景,以期为牛肝菌的深入研究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肝菌 红外光谱 紫外光谱 多光谱信息融合 鉴别与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六号宽幅遥感影像在复杂山区地物分类中的应用
8
作者 张禄明 王宝江 +2 位作者 孙洪 钟昆 李丹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7期63-68,共6页
为评估其在多类地物分类中的有效性,本研究利用GF-6宽幅遥感影像(WFV),对四川西南部复杂山区开展大尺度地物分类研究。通过波段组合和植被指数计算,提升对植被健康状况的监测能力。特别是红边波段(B5)和黄波段(B8)的引入,为植被和土地... 为评估其在多类地物分类中的有效性,本研究利用GF-6宽幅遥感影像(WFV),对四川西南部复杂山区开展大尺度地物分类研究。通过波段组合和植被指数计算,提升对植被健康状况的监测能力。特别是红边波段(B5)和黄波段(B8)的引入,为植被和土地利用分类带来了技术优势。在监督分类方法方面,采用了马氏距离、极大似然法、卷积神经网络(CNN)和支持向量机(SVM)4种方法。结果表明,SVM在处理高维光谱数据和复杂地形条件下表现出色,分类精度最高。马氏距离和极大似然法的分类精度较低,主要受数据假设和样本量限制的影响,而神经网络方法的表现不佳,主要是由于训练样本数量和多样性的不足,导致模型的泛化能力不强。综合以上结果,GF-6WFV影像在地物分类中展现出优异性能,尤其在精准农业和林业管理方面。未来研究应关注多源遥感数据的整合,优化算法以提升分类精度,并减少计算资源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地物分类 宽幅遥感影像 多光谱信息 红边波段 支持向量机监督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影像分类中的空间尺度选择方法研究 被引量:22
9
作者 韩鹏 龚健雅 +2 位作者 李志林 柏延臣 程亮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07-518,共12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信息熵的空间尺度选择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了遥感影像的多光谱信息。在这个方法中,信息熵被用于评价影像类别可分性的定量标准;另外影像的空间分布特征也被考虑。该方法与已有方法,即基于局部方差的方法、基于变异函...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信息熵的空间尺度选择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了遥感影像的多光谱信息。在这个方法中,信息熵被用于评价影像类别可分性的定量标准;另外影像的空间分布特征也被考虑。该方法与已有方法,即基于局部方差的方法、基于变异函数(Variogram)的方法、基于离散度的方法,进行了比较。TM和Quick Bird两种影像被引入到评价中来。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能够准确地确定两种实验影像的最优分类精度所对应的空间尺度。QuickBird影像采用了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进行实验,这表明本方法不仅适合于传统的分类方法,同时也适用于面向对象的方法。通过比较分析表明,本文方法明确优于已有各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尺度 分辨率 信息 多光谱信息 影像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适宜尺度选择的冬小麦赤霉病遥感监测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卫国 陈华 +3 位作者 金正婷 张琤琤 葛广秀 嵇福建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374-1380,共7页
为快速、准确获取江淮麦区县域冬小麦赤霉病发生信息,选用中、高空间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做多尺度信息融合研究。在筛选适宜冬小麦田块分布特征的空间尺度遥感影像基础上,通过分析冬小麦长势指标和赤霉病病情指数之间的互作关系,构建基... 为快速、准确获取江淮麦区县域冬小麦赤霉病发生信息,选用中、高空间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做多尺度信息融合研究。在筛选适宜冬小麦田块分布特征的空间尺度遥感影像基础上,通过分析冬小麦长势指标和赤霉病病情指数之间的互作关系,构建基于多农学参数的冬小麦赤霉病估测模型,并对县域冬小麦赤霉病空间变化进行遥感监测。结果表明:(1)2m×2m、8m×8m和16m×16m三种空间尺度融合影像的均值相差不大,平均梯度和标准差存在明显差异。16m×16m融合影像的清晰度最好,信息量也多,比较适合研究区域冬小麦田块分布特征。(2)16m×16m融合影像提取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比值植被指数(RVI)值明显高于2m×2m和8m×8m融合影像,说明16m×16m融合影像光谱信息量较丰富,有利于冬小麦的识别。(3)冬小麦叶面积指数、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地上部生物量是影响赤霉病发生的主要长势指标。基于主要长势指标构建冬小麦赤霉病估测模型,平方根误差(REMS)为10.5%,相对误差为14.6%。该方法可以实现对县域冬小麦赤霉病空间变化的有效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赤霉病 农学参数 多光谱信息 县域空间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roughput Analysis of Dynamic Spectrum Anti-Jamming Multiple-Access in HF Communication Systems 被引量:2
11
作者 Yichao Zhu Chao Guo Xiaoxue Wang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8年第9期85-94,共10页
A multiple-access networking scheme based on the new dynamic spectrum anti-jamming system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e network consists of a center node and multiple user nodes. The center node detects spectrum hole... A multiple-access networking scheme based on the new dynamic spectrum anti-jamming system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e network consists of a center node and multiple user nodes. The center node detects spectrum holes in the operation band periodically according to the user performance target. Detected spectrum holes are allocated to users who request communication. Throughput of this networking scheme is analyzed over a high-frequency(HF) interference channel. The effect of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and spectrum hol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error is discussed. Throughput of this scheme and conventional frequency-hopping multiple-access(FHMA) scheme are compared. Results show that user performance increase leads to throughput decrease, which can be offset by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If spectrum hol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is in error, the throughput is not affected much as long as the bit error rate is below 10-2. Furthermore, throughput of this scheme is obviously superior to the throughput of FHMA sche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namic spectrum anti-jamming multiple-access communication THROUGHPUT spectrum ho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ctral and Energy Efficiency of Downlink MU-MIMO Systems with MRT 被引量:4
12
作者 Weiqiang Tan Shi Jin Jide Yuan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7年第5期105-111,共7页
This paper studies the achievable spectral efficiency(SE)of downlink multiuser 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MIMO)system,where the base station(BS)is deployed an arbitrary finite antenna number and communicates simul... This paper studies the achievable spectral efficiency(SE)of downlink multiuser 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MIMO)system,where the base station(BS)is deployed an arbitrary finite antenna number and communicates simultaneously with many users. We assume that the BS has accurate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and adopt maximum ratio transmission(MRT)precoding. An accurate analytical result for the achievable SE is obtained. Based on the analytical result on the achievable SE,we further study the achievable energy efficiency(EE)of multiuser MIMO system by considering an energy consumption mode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BS antennas can boost the achievable SE of system,whilst the achievable SE tends to a saturated rate in the high signal-tonoise ratios(SNR)regime. Furthermore,an important conclusion is that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users is beneficial for the achievable EE and there is an optimal antenna number to maximize the EE of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ergy efficiency multiuser MIMO maximum ration transmission spectral efficienc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