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颈部转移性神经内分泌肿瘤为表现的多发性内分泌肿瘤1型的临床病理观察
1
作者 曹慧秋 陈灿斌 +2 位作者 雷翔慧 李晓杰 胡玉林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4年第5期458-460,共3页
多发性内分泌肿瘤1型(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 type1,MEN1)是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其典型表现为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内分泌腺体病变,以甲状旁腺腺瘤、垂体腺瘤和胰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最为常见[1]。本研究报道1例... 多发性内分泌肿瘤1型(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 type1,MEN1)是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其典型表现为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内分泌腺体病变,以甲状旁腺腺瘤、垂体腺瘤和胰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最为常见[1]。本研究报道1例以双侧颈部肿块为表现的MEN1,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内分泌肿瘤1型 颈部转移性神经内分泌肿瘤 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甲状旁腺腺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内分泌肿瘤1型6例及其家系研究
2
作者 徐文彬 陆子鹏 +1 位作者 吴峻立 苗毅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73-978,共6页
目的:分析6例多发性内分泌肿瘤1型(MEN1)患者及其家系成员的临床特点,研究MEN1基因突变特征。方法:收集患者及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提取6例患者及其各自家系成员(共13例)外周血DNA,对MEN1基因编码区9个外显子进行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 目的:分析6例多发性内分泌肿瘤1型(MEN1)患者及其家系成员的临床特点,研究MEN1基因突变特征。方法:收集患者及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提取6例患者及其各自家系成员(共13例)外周血DNA,对MEN1基因编码区9个外显子进行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结果:家系1中2例患者和2例家系成员MEN1基因第10外显子存在杂合突变c.1378C>T,家系2中1例患者MEN1基因第2外显子存在杂合突变c.80C>G,家系3中先证者及其母亲MEN1基因第9外显子存在杂合突变c.1225T>C,其余人员均未发现突变。其中MEN1基因突变c.80C>G和c.1225T>C为新发现的突变类型,c.1378C>T为已知突变类型。结论:MEN1基因突变分析有助于MEN 1患者早期诊断及其亲属的筛查。本研究发现2种新的MEN1突变类型能增加研究者对于MEN1遗传学特征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内分泌肿瘤1型 MEN1基因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性多发性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13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3
作者 杜世璇 付雨桐 +4 位作者 邵琪琪 郭文丽 郝增方 娄蕾 李月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90-496,共7页
目的探讨同时性多发性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腺瘤(multiple synchronous PitNET/adenomas of distinct lineages,MSPs)的不同谱系肿瘤细胞组成部分,并进行准确的组织学分型为确定手术后的随访计划和辅助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方法收集855例... 目的探讨同时性多发性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腺瘤(multiple synchronous PitNET/adenomas of distinct lineages,MSPs)的不同谱系肿瘤细胞组成部分,并进行准确的组织学分型为确定手术后的随访计划和辅助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方法收集855例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资料,按照新版WHO标准重新分类,对13例被明确诊断为MSPs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运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分析PIT-1、SF-1、T-PIT、GH、PRL、TSH、LH、FSH、ACTH等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患者年龄39~68岁,中位年龄55岁,女性患者7例;男性患者6例;(2)影像学表现:肿瘤最大径1.2~3.8 cm(平均2.5 cm)。13例均为大腺瘤,影像学均无法评估MSPs与单一谱系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pituitary neuroendocrine tumors,PitNETs);(3)临床表现:3例出现高泌乳素血症,均包含分泌PRL的PitNETs成分,1例为未成熟PIT-1多激素细胞瘤、1例为致密颗粒型泌乳素细胞瘤及1例嗜酸性干细胞瘤。1例患者为库欣病,包含Crooke细胞瘤成分;2例检测到ACTH升高,其中1例包含促肾上腺皮质细胞瘤成分。在无激素过量证据的2例患者中,均含有促性腺激素细胞瘤成分;(4)组合形式:两种细胞谱系组合11例(SF-1谱系与PIT-1谱系组合5例;T-PIT谱系与PIT-1谱系组合4例;零细胞瘤与PIT-1谱系1例;未明确谱系多激素细胞瘤与SF-1谱系1例);三种细胞组合2例(零细胞瘤、PIT-1谱系与T-PIT谱系);其中13例病例均为PIT-1谱系肿瘤,46.2%(6/13)为促性腺激素细胞瘤,38.5%(5/13)为泌乳素细胞瘤;(5)10例患者组合中存在高风险谱系肿瘤:3例未成熟PIT-1多激素PitNETs、1例Crooke细胞PitNETs、1例嗜酸性干细胞PitNETs、3例零细胞PitNETs及4例静默型稀疏颗粒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PitNETs;其中2例为两种高风险亚型肿瘤组合。结论本中心MSPs均为大腺瘤,其发生率虽仅为PitNETs的1.5%,但2/3病例存在高风险谱系肿瘤成分,垂体细胞谱系转录因子与腺垂体激素的使用对于区分和明确MSPs不同成分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内分泌肿瘤 同时性多发性神经内分泌肿瘤 PIT-1谱系肿瘤 T-PIT谱系肿瘤 SF-1谱系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N1基因阴性的多发性内分泌腺瘤1型合并2型糖尿病1例病例报道
4
作者 牟芝群 张凌 +4 位作者 章莹 李思成 廖鑫 张旋 李明泽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1796-1799,共4页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MEN)是一组遗传性多种内分泌器官发生肿瘤综合征的总称,是指一个人同时或先后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内分泌腺增生或肿瘤病变,可合并功能亢进[1]。多发性内分泌腺瘤1型(MEN1)是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的一种类型,是一种罕...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MEN)是一组遗传性多种内分泌器官发生肿瘤综合征的总称,是指一个人同时或先后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内分泌腺增生或肿瘤病变,可合并功能亢进[1]。多发性内分泌腺瘤1型(MEN1)是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的一种类型,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综合征,又称为Weber综合征,以甲状旁腺肿瘤、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和垂体前叶肿瘤为特征[2]。MEN1也可累及肾上腺皮质和其他组织(如甲状腺、支气管、胸腺、脂肪等)[3]。MEN1临床上比较罕见,尤其是症状、体征不典型者,更容易漏诊、误诊。本科近期收治MEN1阴性的多发性内分泌腺瘤1型合并2型糖尿病1例,现报告如下,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 MEN1 MEN1基因阴性 2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内分泌肿瘤1型的诊断和外科处理 被引量:7
5
作者 陈曦 蔡伟耀 +2 位作者 宁光 何永刚 李宏为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14-516,共3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内分泌肿瘤1型(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 type 1,MEN1)的诊断和外科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974年至2005年我院诊断和治疗的MEN1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MEN1患者17例,其中11例分属4个家系。1997年后的14例均发现MEN... 目的探讨多发性内分泌肿瘤1型(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 type 1,MEN1)的诊断和外科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974年至2005年我院诊断和治疗的MEN1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MEN1患者17例,其中11例分属4个家系。1997年后的14例均发现MEN1基因突变。17例患者中甲状旁腺受累11例,并发胰岛素瘤6例,垂体腺瘤8例,肾上腺受累6例,胸腺类癌2例,皮肤纤维瘤样增生合并皮下脂肪瘤2例。2例4种腺体受累,3例3种腺体受累,7例2种腺体受累, 4例1种腺体受累,1例12岁携带者尚未检出临床症状及生化改变。6例以肾结石、6例以胰腺内分泌功能障碍为首发症状,2例无明显自觉症状。17例患者中4例行甲状旁腺次全切除,1例行甲状旁腺腺瘤摘除,4例行胰岛紊瘤切除手术,2例胸腺类癌行胸腺肿瘤摘除术。结论MEN1临床表现多样,即使同一家系病例亦可有不同表型。基因检查有助明确诊断。手术主要针对甲状旁腺增生、胰岛素瘤和胸腺类癌,在治疗肿瘤同时可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内分泌瘤病1 外科手术 诊断 基因
原文传递
RET基因p.M918T突变导致多发性内分泌肿瘤-Ⅱb型1例 被引量:2
6
作者 金萍 胡文沐 +2 位作者 杨幼波 龙晓丹 莫朝晖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61-1265,共5页
多发性内分泌肿瘤-Ⅱb型(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 type-Ⅱb,MEN-Ⅱb)是一种罕见的由RET基因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具有特殊的临床表型,如黏膜神经瘤、类马方综合征体型、甲状腺髓样癌及嗜铬细胞瘤等。临床医生对此病认识... 多发性内分泌肿瘤-Ⅱb型(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 type-Ⅱb,MEN-Ⅱb)是一种罕见的由RET基因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具有特殊的临床表型,如黏膜神经瘤、类马方综合征体型、甲状腺髓样癌及嗜铬细胞瘤等。临床医生对此病认识不足,诊断往往延迟。2018年11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收治了1例MEN-Ⅱb患者,该患者自幼有舌黏膜神经瘤,曾因二尖瓣脱垂及脊柱畸形接受手术治疗,于22岁时被诊断为甲状腺髓样癌并接受手术治疗,但直至28岁发现嗜铬细胞瘤才临床诊断为MEN-Ⅱb。基因检测提示该患者携带一新发RET基因p.M918T杂合突变。在临床工作中早期识别内分泌系统以外的临床表现并进行RET基因筛查是早期诊断及治疗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内分泌肿瘤-Ⅱb 甲状腺髓样癌 嗜铬细胞瘤 RET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内分泌肿瘤1型相关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处理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徐天丰 郑洵 魏涛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22年第10期1383-1389,共7页
目的 总结多发性内分泌肿瘤1型(multiple endocrine tumors type 1,MEN1)相关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PHPT)的处理方式。方法 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MEN1相关PHPT处理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 MEN1相关... 目的 总结多发性内分泌肿瘤1型(multiple endocrine tumors type 1,MEN1)相关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PHPT)的处理方式。方法 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MEN1相关PHPT处理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 MEN1相关PHPT的症状明显时,手术是其有效治疗手段,除常规的甲状旁腺全切除加部分自体移植术、甲状旁腺次全切除术外,切除范围较小的小于甲状旁腺次全切除、单腺体切除术也被证实有效。结论 结合MEN1相关PHPT患者的临床表现与甲状旁腺受累情况,个体化地选择适宜的手术时机、手术术式能够帮助MEN1相关PHPT患者获得理想的甲状旁腺功能状态,最大程度上保证MEN1相关PHPT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内分泌肿瘤1型 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外科治疗
原文传递
多发性内分泌肿瘤Ⅱb型1例
8
作者 张东青 许纯孝 +1 位作者 张怀强 燕东亮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903-904,共2页
关键词 病因 诊断 治疗 病例报告 多发性内分泌肿瘤Ⅱ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内分泌肿瘤综合征2型1例报告
9
作者 赵磊 江山 +1 位作者 张贤生 梁朝朝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16年第1期53-54,共2页
患者,男,19岁,因“反复头痛1年,加重并伴有恶心、呕吐、胸闷2月”于2015年2月入院.体检右侧甲状腺扪及一1.5 c m结节.腹部无压痛,肾区无叩痛.否认有家族遗传性疾病史.入院后监测血压,收缩压180~250 mmHg (1 mmHg=0.133 kPa),舒张压95... 患者,男,19岁,因“反复头痛1年,加重并伴有恶心、呕吐、胸闷2月”于2015年2月入院.体检右侧甲状腺扪及一1.5 c m结节.腹部无压痛,肾区无叩痛.否认有家族遗传性疾病史.入院后监测血压,收缩压180~250 mmHg (1 mmHg=0.133 kPa),舒张压95~110 mmHg.发作性血压升高时心率可达到120次/min 以上.血常规、血糖及生化检查正常,血钙正常.24 h 尿儿茶酚胺升高,尿 VMA 弱阳性.血降钙素327 pg/ml(正常小于18.2 pg/ml),癌胚抗原12.58 ng/ml(正常0~5 ng/ml),T3、T4、TSH 正常,甲状旁腺素正常.甲状腺彩超提示右侧甲状腺低回声占位,大小1.3 cm&#215;1.1 cm.肾上腺增强CT提示右侧肾上腺7.0 cm&#215;6.2 cm 占位,呈不均匀强化,肿瘤内部有低密度区,左侧肾上腺正常,诊断右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见图1.术前诊断:多发性内分泌肿瘤综合征(multipleendocrineneoplasia,MEN)2型.经哌唑嗪降压,美托洛尔降心率,术前扩容1周,患者血压控制在160/90 mmHg以下,心率控制在100次/min以内,后在全麻下行经腹右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术中血压波动明显,最高达195/100 mmHg,切除肿瘤后血压低至100/65 mmHg.手术切除标本见图2.术中出血较少,无输血.术后患者恢复良好,1周后出院.术后病理诊断:右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图3).术后血压恢复正常.患者术后2个月至我院普外科行甲状腺癌根治术及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双侧甲状腺髓样癌伴颈部淋巴结转移(图4),免疫组化标记:CK(+),Syn(+),CgA(+),CD56(+),Cyclin D1(+).因患者同时患有甲状腺髓样癌及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诊断为 MEN-2型.术后半年随访,B超检查左侧肾上腺正常,血降钙素水平正常,血压、心率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综合征 内分泌 多发性 右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2 甲状腺癌根治术 嗜铬细胞瘤切除术 颈部淋巴结清扫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同步切除胰岛素瘤及甲状旁腺腺瘤治疗多发性内分泌腺肿瘤1型1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侯保健 唐炜立 +1 位作者 苏欣 刘玮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83-1088,共6页
多发性内分泌腺肿瘤1型(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 type 1,MEN1)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内分泌肿瘤综合征。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代谢内分泌科2019年1月收治1例以低血糖起病患者,临床诊断为MEN1,基因有新发框移变异(c.640-643delCAG... 多发性内分泌腺肿瘤1型(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 type 1,MEN1)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内分泌肿瘤综合征。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代谢内分泌科2019年1月收治1例以低血糖起病患者,临床诊断为MEN1,基因有新发框移变异(c.640-643delCAGA),该变异发生后氨基酸变短(p.v215Mfs*13),符合致病性变异。经多学科会诊,采用同时切除胰体、胰尾胰岛素瘤以及甲状旁腺切除(4个)+自体异位移植,术后患者恢复良好。个体化诊断治疗对改善MEN1型患者预后有确切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1 胰岛素瘤 甲状旁腺腺瘤 基因分析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A型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家系临床特点及基因分析
11
作者 杜玉晓 王金淼 +1 位作者 齐欣萌 陈晓红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12期755-760,共6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MEN)2A型(MEN2A)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家系的临床特点及其基因突变情况,为临床治疗、预防及改善预后提供参考。方法对1例MEN2A患者家系进行系统的临床调查,发现该家系多名... 目的探讨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MEN)2A型(MEN2A)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家系的临床特点及其基因突变情况,为临床治疗、预防及改善预后提供参考。方法对1例MEN2A患者家系进行系统的临床调查,发现该家系多名成员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分析该家系成员(3代5人)的临床病例资料及基因检测结果。提取其家庭成员的外周血基因组DNA,进行高通量测序,并使用sanger测序法对目标基因突变位点进行检测。结果该患者家系内4例患者均存在RET基因11号外显子C634W杂合突变。使用sanger测序法对目标基因突变位点进行检测,其共同突变基因为RET基因突变,exon11:c.1902C>G(p.Cys634Trp)位点存在杂合突变,为胚系突变。家系中先证者被诊断为甲状腺双侧腺叶髓样癌,先证者姐姐为甲状腺双侧腺叶髓样癌、先证者母亲为甲状腺双侧腺叶髓样癌伴双侧微小乳头状癌,并伴嗜铬细胞瘤及背部皮肤淀粉样变性、先证者姨为甲状腺双侧腺叶髓样癌伴右叶乳头状癌,并伴背部皮肤淀粉样变性,先证者外为公甲状腺双侧腺叶髓样癌伴左侧乳头状癌,并伴背部皮肤淀粉样变性。结论MEN2A家系存在RET基因胚系突变,突变位点为11号外显子C634W杂合突变。病理呈多灶性,可伴有甲状腺乳头状癌。应对MEN2A伴甲状腺乳头状癌家系成员尽早进行基因突变筛查,为临床早期诊治提供指导,以降低该疾病的复发率及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髓样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 RET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1型及其相关的垂体腺瘤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国夫 王宁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236-238,共3页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1型(MEN1)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见的内分泌肿瘤包括甲状旁腺腺瘤、胃肠胰内分泌肿瘤和垂体腺瘤。在MEN1中,垂体腺瘤的发生率为22%~47%。目前认为:MEN1相关肿瘤发生的组织选择性与多发性内分泌腺瘤蛋白...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1型(MEN1)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见的内分泌肿瘤包括甲状旁腺腺瘤、胃肠胰内分泌肿瘤和垂体腺瘤。在MEN1中,垂体腺瘤的发生率为22%~47%。目前认为:MEN1相关肿瘤发生的组织选择性与多发性内分泌腺瘤蛋白的组织选择性有关;头部MRI检查及血内分泌激素测定是垂体腺瘤筛查与诊断的重要手段;MEN1相关垂体腺瘤的治疗倾向于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内分泌瘤病1 垂体肿瘤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1型相关垂体腺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国夫 王宁 +1 位作者 程莹莹 张学新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173-174,共2页
目的总结多发性内分泌腺瘤1型相关垂体腺瘤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1型(MEN1)相关垂体腺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均行垂体功能与鞍区MRI检查。开颅经翼点入路行肿瘤切除2例,显微镜下经口鼻蝶窦入路行肿瘤切除28例。... 目的总结多发性内分泌腺瘤1型相关垂体腺瘤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1型(MEN1)相关垂体腺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均行垂体功能与鞍区MRI检查。开颅经翼点入路行肿瘤切除2例,显微镜下经口鼻蝶窦入路行肿瘤切除28例。结果病变均镜下全切除,无死亡病例。随访6个月~8年,肿瘤复发13例。结论 MEN1相关垂体腺瘤好发于中青年,以泌乳素型和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常见。有甲状旁腺腺瘤或胃泌素瘤等其他内分泌肿瘤的病人,应考虑到合并有垂体腺瘤的可能。MEN1相关垂体腺瘤倾向于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肿瘤 多发性内分泌瘤病1 神经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PD-1抑制剂诱导自身免疫性多发性内分泌腺综合征的护理
14
作者 陈润瑶 伍豪 +1 位作者 黄培琪 陈雄虎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S01期192-194,共3页
总结1例PD-1抑制剂诱导自身免疫性多发性内分泌腺综合征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前期护理结合患者“食管癌根治术后免疫治疗”的既往病史,加强病情观察预防并发症出现,做好胰岛素泵治疗“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护理,关注血糖波动情况;后期... 总结1例PD-1抑制剂诱导自身免疫性多发性内分泌腺综合征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前期护理结合患者“食管癌根治术后免疫治疗”的既往病史,加强病情观察预防并发症出现,做好胰岛素泵治疗“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护理,关注血糖波动情况;后期进行“腺垂体功能减退、垂体危象前期”的抢救,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预防激素治疗后并发症的出现;并对患者及其家属行疾病宣教与心理支持,增加患者配合程度,加速疾病的康复。经过多学科合作治疗及精心护理,患者入院21天后血糖、血压恢复平稳,允予出院。后期门诊定期复查,患者情况良好,无不适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1抑制剂 暴发1糖尿病 垂体危象前期 多发性内分泌腺综合征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的MEN1基因剪切突变导致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Ⅰ型的家系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海燕 乔洁 +6 位作者 韩兵 陈凯 夏苏娇 刘炳丽 郭郁郁 陆颖理 吴万龄 《浙江医学》 CAS 2013年第11期1002-1005,共4页
目的对1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Ⅰ型(MEN1)患者进行基因诊断和家系成员的随访。方法收集MEN1患者的临床及家系资料,抽取先证者及5位家系成员外周血提取DNA,对MEN1基因的10个外显子进行PCR扩增,用全自动测序仪进行测序分析。结果(1)经MEN1... 目的对1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Ⅰ型(MEN1)患者进行基因诊断和家系成员的随访。方法收集MEN1患者的临床及家系资料,抽取先证者及5位家系成员外周血提取DNA,对MEN1基因的10个外显子进行PCR扩增,用全自动测序仪进行测序分析。结果(1)经MEN1基因突变检测证实,先证者存在内含子5剪切位点的突变(IVS7+2T→G)。(2)先证者无临床表现的儿子也携带此突变,在基因诊断7个月后出现了明显的临床表现,术后病理证实为胰岛β细胞瘤和左肾上腺腺瘤。结论临床医师应常规对所有MEN1患者及其家系高危成员尽早进行基因突变分析和筛查,并严格随访,从而改善疾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 MEN1基因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型合并低血糖昏迷1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吕游 白玲 +3 位作者 张国昊 奚树刚 孙中华 李卓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20年第9期2501-2504,共4页
对1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型(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 type 1,MEN1)合并低血糖昏迷的患者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患者,女性,43岁,以反复低血糖为主要症状就诊,辅助检查提示胰岛细胞瘤、垂体瘤、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结节,临床... 对1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型(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 type 1,MEN1)合并低血糖昏迷的患者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患者,女性,43岁,以反复低血糖为主要症状就诊,辅助检查提示胰岛细胞瘤、垂体瘤、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结节,临床诊断为MEN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 低血糖 胰岛素瘤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胰岛细胞瘤为首发的1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一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谢君辉 余学锋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496-497,共2页
女性,28岁。间断发作心悸、意识模糊2月余,加重伴头痛1周。患者于两月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入睡后不能唤醒,给予补液治疗后恢复神志。当地医院诊断为“低血糖症”。其后间断出现类似症状,多出现在夜间或清晨,平均每月发作2~3次。... 女性,28岁。间断发作心悸、意识模糊2月余,加重伴头痛1周。患者于两月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入睡后不能唤醒,给予补液治疗后恢复神志。当地医院诊断为“低血糖症”。其后间断出现类似症状,多出现在夜间或清晨,平均每月发作2~3次。1周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头部刺痛,以双颞侧为主,并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食物残渣,无四肢增粗增大、闭经及复视等,头颅MRI示“垂体腺瘤”。既往史:2005年诊断“妊娠高血压症”,双侧乳腺泌乳史1年,月经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 胰岛细胞瘤
原文传递
无突变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型1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俊 秦贵军 +1 位作者 张颖辉 闫昱杉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2年第2期173-176,共4页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型(MEN1)于1954年第1次报道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发病率约1/20000~1/50000。其发病大多与基因突变有关,已报道的突变类型超过500种,未发现突变的MEN1患者报道较少,本文报道1例未发现突变的MEN1患者,资料...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型(MEN1)于1954年第1次报道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发病率约1/20000~1/50000。其发病大多与基因突变有关,已报道的突变类型超过500种,未发现突变的MEN1患者报道较少,本文报道1例未发现突变的MEN1患者,资料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型患者血液细胞来源特异性诱导多能干细胞的建立
19
作者 梁淑贞 林茂 +2 位作者 陈继冰 徐克成 牛立志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7年第14期2219-2222,共4页
目的:建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型(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 1,MEN1)患者血液细胞来源的特异性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模型。方法:将表达Oct4、Sox2、Lin28、L-Myc和Klf4转录因子的oriP/EBNA1附着体... 目的:建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型(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 1,MEN1)患者血液细胞来源的特异性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模型。方法:将表达Oct4、Sox2、Lin28、L-Myc和Klf4转录因子的oriP/EBNA1附着体电转染MEN1患者血液细胞使其重编程获得iPSCs,并通过碱性磷酸酶染色、核型鉴定、基因测序、RT-PCR反应、畸胎瘤形成实验及类胚体形成实验检测其特性。结果:获得的i PSCs碱性磷酸酶染色呈阳性,核型正常,测序结果显示在其第9号外显子存在c.1288 G>T位点突变,表达干细胞多能性基因Sox2、Oct4、Nanog和Klf4和Lin28,体内畸胎瘤形成实验可分化为内、中、外三胚层细胞,体外可形成类胚体。结论:成功获得携带第9号外显子c.1288 G>T位点突变的MEN1患者血液细胞来源的特异性iPSCs,为后续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 血液细胞 转录因子 重编程 诱导多能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型1例
20
作者 邓大同 王佑民 +3 位作者 吴礼明 刘树琴 王长江 杨明功 《安徽医学》 2008年第2期219-220,共2页
关键词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 1 女性患者 泌乳素 溴隐亭 M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