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3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与手外科疾病在肌电图中的相关性及鉴别分析
1
作者 安倩男 黄霄云 李薇娜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5年第1期65-67,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Chronic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neuropa-thy,CIDP)疾病与手外科疾病在肌电图中的表现及鉴别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CIDP患者60例(CIDP组)以及手外科常见疾病(腕管综合征、肘... 目的探讨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Chronic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neuropa-thy,CIDP)疾病与手外科疾病在肌电图中的表现及鉴别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CIDP患者60例(CIDP组)以及手外科常见疾病(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等)患者60例(手外科疾病组)的肌电图资料,对比两组在运动神经传导、感觉神经传导及针极肌电图等方面的表现。结果CIDP组在运动神经传导上常表现为广泛的传导速度减慢(低于正常下限70%)及传导阻滞,感觉神经传导中SNAP波幅降低或消失、传导速度减慢,针极肌电图可见自发电位、MUP时限增宽等多种异常且呈广泛性分布。手外科疾病组肌电图异常多局限于单条神经支配区域,如腕管综合征主要累及正中神经,肘管综合征主要影响尺神经,在相应神经的感觉和运动传导以及针极肌电图上呈现特征性改变。结论CIDP疾病与手外科疾病在肌电图表现上存在显著差异,两者的肌电图对鉴别诊断十分必要,有助于准确诊断与治疗方案的合理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手外科疾病 肌电图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的疗效及对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2
作者 徐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179-182,共4页
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AIDP)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对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以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住院的 AIDP病人64名为研究对象... 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AIDP)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对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以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住院的 AIDP病人64名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两组32名。两组在一般的对症治疗下,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甲泼尼龙冲击疗法,观察组在上述方法的指导下加用静脉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的抗炎效果,并观察其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IL-6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63%比之观察组的71.88%,显著提高(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NF-α、IL-6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结论 使用糖皮质激素和注射丙种球蛋白对 AIDP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改善机体的炎性状态,改善机体的免疫状态,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糖皮质激素 静脉丙种球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的磁共振神经成像特征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萌迪 苏春贺 翟冬枝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9期1062-1065,共4页
目的分析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CIDP)的磁共振神经成像特征及诊断效率,为疾病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2-06—2023-09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72例CIDP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采用3.0T ... 目的分析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CIDP)的磁共振神经成像特征及诊断效率,为疾病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2-06—2023-09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72例CIDP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采用3.0T MRI进行磁共振神经成像(MRN),分析MRN诊断CIDP的效果(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误诊率、漏诊率),分析MRN的成像特征及诊断价值。结果MRN诊断CIDP的敏感性81.94%(59/72),特异性82.00%(41/50),阳性预测值86.76%(59/68),阴性预测值82.00%(41/50),准确率81.97%(100/122),误诊率18.00%(9/50),漏诊率18.06%(13/72)。CIDP患者的MRN特征主要表现为神经根增粗,信号增强及强化(“袖套征”)。43例患者臂丛神经(BP)和51例患者腰骶丛神经(LSP)出现增粗肥大,观察组患者BP及LSP神经根直径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马尾神经信号强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MRN主要用于评估CIDP患者周围神经的形态、信号、强化等成像特征,具有准确率高、敏感性强的特点,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患者病情,可作为疾病诊断与治疗的辅助检查,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磁共振成像 神经成像 成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多发性神经病1例诊治体会
4
作者 马玉秀 程坤 +4 位作者 王亚茹 凌泽法 王凯 杜文祯 刘红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448-452,共5页
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多发性神经病(transthyretin amyloid polyneuropathy,ATTR-PN)是由编码转甲状腺素蛋白的TTR基因致病变异导致的一种以周围神经损害为主,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多系统疾病。本文报道1例ATTR-PN,希望提高临床医... 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多发性神经病(transthyretin amyloid polyneuropathy,ATTR-PN)是由编码转甲状腺素蛋白的TTR基因致病变异导致的一种以周围神经损害为主,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多系统疾病。本文报道1例ATTR-PN,希望提高临床医生对此病的认识,减少误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多发性神经病(ATTR-PN) 限制性心肌病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TTR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腕踝针联合腹针治疗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验案1则
5
作者 齐英杰 孙阁 王庆浩 《湖南中医杂志》 2024年第12期74-75,109,共3页
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diabetes distal symmetrical polyneuropathy,DSPN)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常见的一类表现形式[1],约占其75%,临床主要表现为双下肢袜套样的感觉减退或缺失,肢体刺痛或灼痛,夜间尤重,跟腱和膝腱反射减退... 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diabetes distal symmetrical polyneuropathy,DSPN)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常见的一类表现形式[1],约占其75%,临床主要表现为双下肢袜套样的感觉减退或缺失,肢体刺痛或灼痛,夜间尤重,跟腱和膝腱反射减退或消失,常先累及下肢远端,病变范围自下而上扩大,很少波及上肢。DSPN虽然不会危及患者生命,但若不及时进行有效的干预往往会发展为糖尿病足,有较高致残率。西医治疗DSPN是在积极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加甲钴胺以营养神经、硫酸锌以抗氧化应激等治疗,作用机制单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 腕踝针 腹针 验案
原文传递
朱庆军从肝论治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经验撷青
6
作者 叶辉 杨梦梦 +1 位作者 汪雅婷 朱庆军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年第7期89-92,共4页
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运动感觉周围神经病,临床发病较少,诊断相对困难,西医治疗疗程长,诸多患者经久难治,症状不解,常有情志郁结,影响正常生活。文章总结了朱庆军治疗此病的经验,朱庆军认为此病的发生与肝密切... 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运动感觉周围神经病,临床发病较少,诊断相对困难,西医治疗疗程长,诸多患者经久难治,症状不解,常有情志郁结,影响正常生活。文章总结了朱庆军治疗此病的经验,朱庆军认为此病的发生与肝密切相关,临床常以“疏肝养肝”为法,针药并用,配合导引,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经验 针药并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FDA批准Wainua(eplontersen)治疗转甲状腺素蛋白介导淀粉样变性多发性神经病
7
作者 夏训明(编译)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135-135,共1页
美国FDA于2023年12月21日批准Wainua(eplontersen,CAS登记号1637600-16-8)用于成人治疗转甲状腺素蛋白介导淀粉样变性多发性神经病(polyneuropathy of hereditary transthyretin-mediated amyloidosis)。Wainua是1种转甲状腺素蛋白导向... 美国FDA于2023年12月21日批准Wainua(eplontersen,CAS登记号1637600-16-8)用于成人治疗转甲状腺素蛋白介导淀粉样变性多发性神经病(polyneuropathy of hereditary transthyretin-mediated amyloidosis)。Wainua是1种转甲状腺素蛋白导向的反义寡核苷酸类药物,其有效成分是eplontersen sodium(CAS登记号2131025-75-5)。Wainua为1月1次皮下注射剂,单剂剂量45 mg/0.8 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甲状腺素蛋白 多发性神经病 淀粉样变性 皮下注射剂 登记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治疗多发性神经病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王森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1期2109-2114,共6页
多发性神经病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类周围神经病变,人群发病率相对较高,是单独的致死因素。针刺作为本病常用的非药物疗法,安全性和治疗效果均得到了广泛认可,本文就针刺治疗多发性神经病的可能作用机制,从神经传导、血流状态、自主神经... 多发性神经病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类周围神经病变,人群发病率相对较高,是单独的致死因素。针刺作为本病常用的非药物疗法,安全性和治疗效果均得到了广泛认可,本文就针刺治疗多发性神经病的可能作用机制,从神经传导、血流状态、自主神经功能、镇痛、抗炎等方面进行简要阐述,为临床和科研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神经病 针刺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熊继柏辨治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经验
9
作者 孙洁 陈爱林 《湖南中医杂志》 2024年第9期42-45,共4页
介绍国医大师熊继柏治疗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CIDP)的临床经验。熊老认为,元气虚弱为CIDP的发病之本,湿热内蕴、痰浊阻滞、气滞血瘀为发病之标,病邪入络为病机关键。辨证治疗方面采用标本同治:顾护元气以扶正治本,清热化湿... 介绍国医大师熊继柏治疗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CIDP)的临床经验。熊老认为,元气虚弱为CIDP的发病之本,湿热内蕴、痰浊阻滞、气滞血瘀为发病之标,病邪入络为病机关键。辨证治疗方面采用标本同治:顾护元气以扶正治本,清热化湿、活血通络以治标,并善用虫类药以搜风通络、切中病机。熊老治疗该病的经验方为黄芪虫藤饮,以补气药为君,藤类药为臣,虫类药为佐使,并合用经典名方四妙散清热化湿,体现了标本同治、表里同治、通补兼施的治疗法则。临床实践证明熊老治疗该病的思路切中病机,临床疗效显著,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中医药疗法 黄芪虫藤饮 名医经验 熊继柏
原文传递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免疫治疗的临床疗效
10
作者 安志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45-0047,共3页
揭示免疫吸附处置对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患者群体的临床价值。方法:2021年8月-2023年5月,将112例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患者分两组,各56例,参照组常规处置,研究组免疫吸附处置,测算对比两组的治疗结果满意度测算数... 揭示免疫吸附处置对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患者群体的临床价值。方法:2021年8月-2023年5月,将112例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患者分两组,各56例,参照组常规处置,研究组免疫吸附处置,测算对比两组的治疗结果满意度测算数据值。结果:研究组的治疗结果满意度测算数据值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围绕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患者实施免疫吸附治疗处置,效能优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患者 免疫吸附治疗处置 常规治疗处置 临床效果 测算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急性期临床评价 被引量:2
11
作者 林秋红 蔡伦 周艳英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0年第14期1217-1220,共4页
目的比较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AIDP)与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急性起病(A-CIDP)成年患者的临床和电生理特点。方法收集AIDP或A-CIDP患者44例(AIDP,n=30;A-CIDP,n=14)。分析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脑脊液特点、电生... 目的比较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AIDP)与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急性起病(A-CIDP)成年患者的临床和电生理特点。方法收集AIDP或A-CIDP患者44例(AIDP,n=30;A-CIDP,n=14)。分析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脑脊液特点、电生理检测特点。结果 AIDP与A-CIDP患者多见于男性(53%vs 72%,P=0.33),AIDP具有糖尿病病史患者比例相对较低(3%vs 28%,P=0.03),脑神经功能障碍较多见(56%vs 14%,P=0.01),从发病进展到病情最高峰的时间较短(8.2d vs 18.2d,P=0.04);MRC总分均值较低(40 vs 50,P=0.01),mNCV减慢的百分比较低(33%vs 71%,P=0.04)。结论发病进展到病情最严重时间为8 d左右,表现有脑神经功能障碍,MRC总分较低,mNCV减慢比例较低且有轴索损伤,应考虑诊断AIDP,反之则考虑A-CID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神经功能障碍 糖尿病 电生理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神经电生理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赵东红 王可人 +2 位作者 朱丹 赵东辉 叶玉琴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48-350,共3页
目的比较分析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AIDP)与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CIDP)的电生理表现。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19例AIDP患者及15例CIDP患者,分析上下肢周围神经传导... 目的比较分析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AIDP)与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CIDP)的电生理表现。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19例AIDP患者及15例CIDP患者,分析上下肢周围神经传导检查各项指标。结果 AIDP与CIDP均表现为运动传导速度(MCV)减慢、远端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传导阻滞、F波及H反射异常,但CIDP组MCV减慢明显,与AIDP组存在显著差异,且CIDP组感觉传导检测异常明显,AIDP组感觉神经传导异常少见。结论 AIDP患者主要以周围神经运动纤维受损为主,存在明显的脱髓鞘及轴索的损伤,但周围神经感觉纤维受损不明显。CIDP患者周围神经运动纤维及感觉纤维受损均非常明显,且脱髓鞘程度明显重于AIDP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神经电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与糖尿病多发性神经病神经电生理的对比研究
13
作者 周媛媛 张玉新 《生命科学仪器》 2023年第S01期312-313,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CIDP)与糖尿病多发性神经病(diabetic polyneuropathies,DPN)神经电生理的特点。方法收集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就诊于江苏省中医院的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CIDP组30例(60侧),DPN组30例(60... 目的对比分析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CIDP)与糖尿病多发性神经病(diabetic polyneuropathies,DPN)神经电生理的特点。方法收集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就诊于江苏省中医院的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CIDP组30例(60侧),DPN组30例(60侧),正常对照组30例(60侧),分析四肢周围神经传导检查各项指标。结果CIDP组和DPN组均有远端潜伏期延长,运动传导速度减慢,波幅降低,F-波异常,但CIDP组脱髓鞘和轴索损伤更明显,两组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正中神经远端潜伏期延长的异常率无统计学意义。感觉神经传导中只有尺神经有统计学差异。结论CIDP和DPN患者均存在周围神经运动及感觉纤维的受损,CIDP脱髓鞘和轴索损伤的程度明显重于DPN患者。正中神经的远端潜伏期不能作为判断两组患者脱髓鞘程度的电生理指标;感觉神经电生理的指标也不能区分两组患者感觉神经受损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糖尿病多发性神经病 神经电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酒精性多发性神经病的临床、病理及电生理特征 被引量:14
14
作者 韩筱玉 何杨 +1 位作者 杨金升 石向群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5年第4期215-217,共3页
报告35例慢性酒精性多发性神经病患者,全部为男性,年龄33~70岁,平均53.7岁。主要临床症状是四肢疼痛、麻木,袜套-手套式痛温觉减退,震动党消失和肌肉萎缩。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减慢。腓浅神经活... 报告35例慢性酒精性多发性神经病患者,全部为男性,年龄33~70岁,平均53.7岁。主要临床症状是四肢疼痛、麻木,袜套-手套式痛温觉减退,震动党消失和肌肉萎缩。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减慢。腓浅神经活检见有髓神经纤维髓鞘变性,轴索变性或消失。Schwann细胞变性,也累及神经束膜。此种改变来源于长期饮酒所引起的维生素缺乏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中毒 多发性神经病 并发神经病 病理 电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糖控制与糖尿病多发性神经病变患者临床表现的观察 被引量:9
15
作者 苏雅茹 杨莉芹 +1 位作者 张云云 蒋雨平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442-443,共2页
关键词 血糖控制 糖尿病多发性神经病 临床表现 糖尿病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吸附疗法在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中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耿昌明 韦道明 +2 位作者 孔晓东 付建辉 宋丽丽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562-564,共3页
目的:分析免疫吸附疗法(IA)在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AIDP)中的疗效,并与传统的血浆置换疗法(PE)进行对比。方法: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AIDP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IA法... 目的:分析免疫吸附疗法(IA)在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AIDP)中的疗效,并与传统的血浆置换疗法(PE)进行对比。方法: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AIDP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IA法治疗)、对照组(PE法治疗)。结果:治疗后2周,观察组患者Hughe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31±0.94 vs.2.85±1.02;t=2.085,P=0.042)。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7.21±2.89)mg/L vs.(11.51±3.35)mg/L;t=5.194,P〈0.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a(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21.25±7.15)mg/Lvs.(28.40±8.65)mg/L;t=3.400,P=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Hughes评分与C-反应蛋白呈现显著性正相关(r=0.463,P〈0.001);Hughes评分与TNF-α呈现显著性正相关(r=0.491,P〈0.001)。结论:免疫吸附疗法治疗AIDP疗效可靠,其清除血浆促炎因子的疗效优于血浆置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吸附 血浆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腓骨肌萎缩症1A型患者和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患者F波改变的比较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小璇 张朔 +3 位作者 马妍 孙阿萍 张英爽 樊东升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0-166,共7页
目的:分析比较腓骨肌萎缩症1A型(Charcot-Marie-Tooth1A,CMT1A)患者和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chronic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neuropathy,CIDP)患者F波改变的特点和原因。方法:收集自2012年1月到2018年12月在北京大学... 目的:分析比较腓骨肌萎缩症1A型(Charcot-Marie-Tooth1A,CMT1A)患者和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chronic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neuropathy,CIDP)患者F波改变的特点和原因。方法:收集自2012年1月到2018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诊治的CMT1A和CIDP患者各30例,记录临床资料、电生理指标(神经传导速度和F波、H反射)、神经功能等级评分等,部分患者行臂丛和腰丛的磁共振影像检查,分析比较结果。结果:CMT1A患者的正中神经平均运动传导速度为(21.10±10.60)m/s,CIDP患者为(31.52±12.46)m/s,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5,P<0.001),CMT1A患者中约43.3%(13/30)未引出尺神经F波,明显高于CIDP未引出F波的患者比例(4/30,13.3%),χ^(2)=6.65,P=0.010。在可引出F波的患者中,CMT1A组患者的F波潜伏期为(52.40±17.56)ms,CIDP组为(42.20±12.73)ms,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6,P=0.006),F波的出现率CMT1A组是34.6%±39%,CIDP组是70.7%±15.2%,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3,P<0.001)。神经束蛋白155(neurofascin 155,NF155)患者的正中神经传导速度为23.22 m/s,F波潜伏期为62.9~70.7 ms,出现率为85%~95%。CMT1A型臂丛和腰丛神经增粗的比例分别为83.3%(5/6)和85.7%(6/7),CIDP患者臂丛和腰丛神经增粗的比例仅为25.0%(1/4,2/8)。NF155抗体阳性患者可见臂丛和腰丛MRI神经根明显增粗。结论:CMT1A患者F波延长反应了近端和远端周围神经的均一性改变,可以作为与局灶性脱髓鞘受损为主的CIDP患者的鉴别方法,但同时需要注意与神经结蛋白病NF155引起的周围神经损害相鉴别。F波虽然经常作为反应近端神经受累的指标,但是运动神经元兴奋性、前角细胞和运动神经髓鞘病变均可以影响它的潜伏期和出现率,F波异常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因和其他电生理指标及影像学等检查手段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骨肌萎缩症 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肌电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生理检测中运动神经传导变异对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的评估意义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云书 高长玉 +3 位作者 王淑英 潘栓珍 陈桂英 刘桂宇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28期6084-6086,共3页
目的:了解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acuteinflammatoryde-myelinatingpolyradiculoneuropathy,AIDP)电生理异常和受损程度的分布情况,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对26例AIDP患者进行电生理检测,记录肢体两侧、上下肢及远近端运动神经... 目的:了解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acuteinflammatoryde-myelinatingpolyradiculoneuropathy,AIDP)电生理异常和受损程度的分布情况,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对26例AIDP患者进行电生理检测,记录肢体两侧、上下肢及远近端运动神经末端潜伏期(DML)、运动传导速度(MCV)、肌肉复合动作电位(CMAP);感觉神经潜伏期、感觉传导速度(SCV)及肌电图。结果:①MCV异常率(78.2%)高于SCV异常率(64.1%)(χ2=5.310,P<0.05)。②肢体远端肌肉自发电位出现率(79.2%),明显高于近端肌肉(50%)(χ2=14.856,P<0.05)。③远端运动神经末端潜伏期重度受损率(75.6%),较近端神经(47.4%)高(χ2=14.628,P<0.01),远端运动神经CMAP波幅重度受损率(74.4%),较近端(52.5%)高(χ2=5.168,P<0.05)。结论:AIDP在电生理上改变为广泛的、多灶、远近端神经、上下肢均受累,运动神经较感觉神经易受累,就损伤程度而言远端神经较近端神经受损程度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神经 电生理检测 AIDP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潜伏期 异常率 MCV 结论 意义 肌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性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多发性神经病转归的影响 被引量:14
19
作者 叶瑾 曾国勇 邹茜萍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2年第1期10-12,15,共4页
目的通过电生理测试结果评估持续腹膜透析(PD)或血液透析(HD)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周围神经病的发生率,并根据残余肾功能判断透析方式对周围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31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按透析方式分为HD组(n=73)和PD组(n=58)。根据... 目的通过电生理测试结果评估持续腹膜透析(PD)或血液透析(HD)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周围神经病的发生率,并根据残余肾功能判断透析方式对周围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31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按透析方式分为HD组(n=73)和PD组(n=58)。根据透析治疗期间肌电图的结果分别将HD组、PD组各分为MN亚组和非MN亚组。采用德国Medelec Shaphire 2MED仪对每例患者的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和胫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NCV)进行电生理测定,感觉神经检测包括波幅、潜伏期和传导速度;运动神经检测则包括复合肌肉动作电位的波幅、潜伏期和传导速度。电生理检测发现至少2条神经异常结果可诊断为多发性神经病。在透析开始后的第1、6、12、18、24月检测每位患者的残余肾功能。结果 131例患者中在观察末期有78例存在感觉障碍。78例患者经肌电图检查诊断为MN者77例,其中HD组中MN患者44例(60.3%),PD组中MN患者33例(56.9%),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治疗初期HD组中的MN亚组、非MN亚组,PD组中的MN亚组、非MN亚组对残余肾功能(RRF)变化进行多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透析的进行,第12、24个月2种透析组的MN亚组RRF显著下降(P<0.05),非MN亚组RR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N在慢性肾衰患者中是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与治疗方法无明显关系;PD或HD治疗不能阻止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残留肾功能在保护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周围神经功能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血液透析 慢性肾功能衰竭 多发性神经病 肌电图 残余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的临床特征和激素治疗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忠新 任明 +5 位作者 黄坚 夏斌 贺斌 赵瑛 李焰生 邵福源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5-66,共2页
关键词 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激素治疗 肾上腺皮质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