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绝缘子的5000h多因素试验及长期性能评价 被引量:17
1
作者 梁曦东 张轶博 +1 位作者 殷禹 李震宇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492-2498,共7页
随着特高压复合绝缘子的大规模应用和超高压复合绝缘子运行年限的不断增长,复合绝缘子的现场老化问题与长期性能评价方法成为亟待研究的问题。为此,根据对现场运行条件下硅橡胶复合绝缘子积污和憎水性变化过程的研究,在IEC多因素试验方... 随着特高压复合绝缘子的大规模应用和超高压复合绝缘子运行年限的不断增长,复合绝缘子的现场老化问题与长期性能评价方法成为亟待研究的问题。为此,根据对现场运行条件下硅橡胶复合绝缘子积污和憎水性变化过程的研究,在IEC多因素试验方法的基础上,加入了硅藻土污秽成分并调整了老化因素的时间安排,提出了复合绝缘子的"清华5 000h多因素试验方法"。在该试验方法下进行了5轮次的5 000h多因素老化试验后,成功模拟了复合绝缘子表面污秽积累过程和表面憎水性的丧失与恢复过程,重现了不同复合绝缘子憎水性下降、起痕与电蚀损、过流跳闸等现场老化失效模式。不同配方和配置的复合绝缘子的老化结果表明,硅橡胶复合绝缘子需要同时达到耐起痕和蚀损性能强、憎水性良好、爬电比距足够的要求,才能保证其在正常运行条件下的长期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橡胶 复合绝缘子 积污 老化 长期性能 污秽试验 憎水性 多因素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痕量铬的多因素试验及在人发分析上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陈维杰 秦伏 张铁垣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5年第1期18-22,共5页
对三氟乙酰丙酮(Htfa)螯合物气相色谱法测铬进行了多因素试验设计;对敏感因素提出了改进措施;找到了消除铝干扰的有效方法,并用改进的方法测定了人发中铬的含量。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多因素试验 痕量铬 三氟乙酰丙酮 螯合物 敏感因素 改进的方法 铝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研究中的几种多因素试验方案设计比较 被引量:3
3
作者 刘魁英 闫桂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4-118,共5页
建立一个反应试验正确性和重演性的多指标评价体系,评价正交试验、面体反应试验、回归正交试验、混料试验等不同多因素试验方案设计,比较几种多因素试验优缺点和适用对象,为食品研究的可靠性提供依据。综合分析表明,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 建立一个反应试验正确性和重演性的多指标评价体系,评价正交试验、面体反应试验、回归正交试验、混料试验等不同多因素试验方案设计,比较几种多因素试验优缺点和适用对象,为食品研究的可靠性提供依据。综合分析表明,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具有正交性、旋转性和非退化性,不仅能够进行误差估计和拟合性测验,而且具有共同的预报方差,是比较可靠的食品研究多因素方案设计,而正交试验、混料试验、均匀试验虽然试验成本较低,但缺少误差估计,试验的可靠性难以保证,试验结果作为成果鉴定或学术论文的依据值得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研究 多因素试验 评价 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因素试验交互作用的判定及显著因素的筛选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义通 孙宏雁 衣鹏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7-8,共2页
关键词 多因素试验 交互作用 存在性 显著因素 假设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正确认识具有交互作用的多因素试验设计——怎样在药物应用与监测研究中正确运用统计学(七)
5
作者 胡良平 郭晋 +2 位作者 龚大勇 高辉 李长平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09年第1期55-58,共4页
在医学科学研究中,有时研究者进行试验时需要考察一个以上的试验因素,而这些试验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具有统计学意义,此时就必须对其加以考察,并应用一些相对复杂的试验设计准确地估计出因素的主效应和各级交互作用效应的大小。为实... 在医学科学研究中,有时研究者进行试验时需要考察一个以上的试验因素,而这些试验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具有统计学意义,此时就必须对其加以考察,并应用一些相对复杂的试验设计准确地估计出因素的主效应和各级交互作用效应的大小。为实现这一目的的试验设计方法有析因设计、正交设计、均匀设计等,本文通过对这三种试验设计的介绍,阐述如何正确选择这三种试验设计类型,以期有助于广大科研人员合理选用具有交互作用的多因素试验设计类型并进行正确的试验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因素试验 交互作用 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农业多因素试验运用回归设计模型模拟选优的讨论
6
作者 胡瑞法 张仙婷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1991年第3期21-25,共5页
本文对目前国内一些学者对农业多因素试验运用回归设计模型进行模拟选优的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加以论证,指出了其方法上的不妥之处,提出生产上欲实现某一产量,必须按照模拟所得到的各投入要素组合水平进行投入;两种要素配合投入的经济... 本文对目前国内一些学者对农业多因素试验运用回归设计模型进行模拟选优的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加以论证,指出了其方法上的不妥之处,提出生产上欲实现某一产量,必须按照模拟所得到的各投入要素组合水平进行投入;两种要素配合投入的经济合理区间为两脊线夹角内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归设计 农业 多因素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输送式割前脱粒中影响梳脱台损失的多因素试验研究
7
作者 徐树来 郝力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0年第3期50-53,共4页
在割前脱粒中,影响梳脱台损失的因素有很多,本文研究了多因素对损失影响的规律,建立了数学模型,并获得了最优工作参数。
关键词 割前脱粒 梳脱台损失 数学模型 多因素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因素试验分析醇胺脱硫溶液发泡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8
作者 赵庆东 《化学工程师》 CAS 2014年第7期19-21,25,共4页
N-甲基二乙醇胺(MDEA)做溶剂的醇胺脱硫溶液在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发泡现象。通过单因素发泡试验和单因素排序分析,已经找出了促进MDEA脱硫溶液发泡能力和泡沫稳定性的各种因素。本文是利用Minitab软件采用田口试验设计类型进行多因素试... N-甲基二乙醇胺(MDEA)做溶剂的醇胺脱硫溶液在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发泡现象。通过单因素发泡试验和单因素排序分析,已经找出了促进MDEA脱硫溶液发泡能力和泡沫稳定性的各种因素。本文是利用Minitab软件采用田口试验设计类型进行多因素试验,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多种影响因素共存条件下,各种因素对脱硫溶液发泡高度的影响,为后续多因素对脱硫溶液消泡时间的影响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气 脱硫 N-甲基二乙醇胺 发泡 多因素试验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因素和多因素试验优化蒙古蒿挥发油提取工艺 被引量:3
9
作者 包文强 国军 +2 位作者 包文林 依德力滚 王青虎 《北方药学》 2020年第9期3-5,共3页
目的:优化蒙古蒿挥发油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试验对蒙古蒿挥发油提取影响因素进行优化,以挥发油得率为评价指标,选定其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蒙古蒿挥发油提取最佳优化条件为浸泡时间为2h,提取时间为6h和溶剂用量为8倍。结论... 目的:优化蒙古蒿挥发油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试验对蒙古蒿挥发油提取影响因素进行优化,以挥发油得率为评价指标,选定其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蒙古蒿挥发油提取最佳优化条件为浸泡时间为2h,提取时间为6h和溶剂用量为8倍。结论:本实验建立的蒙古蒿挥发油提取工艺具有简便、稳定、易产业化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油 提取影响因素 因素试验 多因素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因素试验的凿岩参数影响规律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权 蒋文杰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52-258,共7页
为掌握凿岩棒水下破岩特点,明确深中通道沉管隧道基槽岩石处理凿岩参数,采用多因素正交试验的方式,研究提升高度、凿击次数、排距、位距分别对平均块度、不均匀系数、分形维数以及清礁厚度影响的规律。结果表明,平均块度与提升高度、排... 为掌握凿岩棒水下破岩特点,明确深中通道沉管隧道基槽岩石处理凿岩参数,采用多因素正交试验的方式,研究提升高度、凿击次数、排距、位距分别对平均块度、不均匀系数、分形维数以及清礁厚度影响的规律。结果表明,平均块度与提升高度、排距、位距呈正相关,与凿击次数呈负相关;不均匀系数与提升高度、排距、位距呈正相关,与凿击次数呈负相关;分形维数与凿击次数呈正相关,与提升高度、排距、位距呈负相关;清礁厚度与提升高度和凿击次数呈正相关,与排距和位距呈负相关。基于多因素试验结果,凿岩参数设置为凿岩棒提升高度27 m、凿击次数3次、凿岩点排距2.5 m、位距1.7 m,岩石破碎块度适当,清礁难度小,取得较好的施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方工程 破岩特点 多因素试验 岩石处理 凿岩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多因素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正式出版
11
作者 《农业现代化研究》 1986年第1期10-10,共1页
一本通俗易懂的专业工具书《农业多因素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最近已由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正式出版。 这本书以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出发点,试图引导科技工作者站在新的高度、以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来进行各自的试验。该书刻意求新,... 一本通俗易懂的专业工具书《农业多因素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最近已由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正式出版。 这本书以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出发点,试图引导科技工作者站在新的高度、以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来进行各自的试验。该书刻意求新,取材适用,注意反映我国试验设计领域中的最新研究成果。其中包括多点联合正交计设、不完全区组设计、一次回归正交设计、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二次旋转组合设计、划分正交区组的旋转组合设计和混料回归设计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因素试验 统计分析 混料回归设计 一次回归正交设计 二次旋转组合设计 不完全区组设计 正交区组 现代农业科学技术 最新研究成果 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菌棒脱袋装置设计与试验
12
作者 杨沫 毕春辉 +3 位作者 金钟玉 陈长海 金荣荣 马永财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8-223,共6页
针对废弃菌棒二次利用覆土出菇技术过程中,菌棒脱袋环节人工持刀作业效率低、费时费力且有一定的作业危险等问题,设计一种废弃菌棒脱袋装置。通过对菌棒脱袋过程深入剖析,结合机械原理进行装置整体结构设计,涵盖轴向割刀、圆盘切割机锯... 针对废弃菌棒二次利用覆土出菇技术过程中,菌棒脱袋环节人工持刀作业效率低、费时费力且有一定的作业危险等问题,设计一种废弃菌棒脱袋装置。通过对菌棒脱袋过程深入剖析,结合机械原理进行装置整体结构设计,涵盖轴向割刀、圆盘切割机锯片、压板夹持机构等关键部件。对装置进行作业性能单因素试验,获得影响脱袋作业性能的主要因素(圆盘切割锯片转速、输送带速度和轴向割刀速度)的水平取值范围。为得到最佳工作参数,以圆盘切割锯片转速、输送带速度、轴向割刀速度为试验因素,以菌棒脱袋合格率为试验指标,进行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切割锯片转速为303 r/min、输送带速度为0.1 m/s、轴向割刀速度为0.48 m/s时,废弃菌棒脱袋装置作业效果最好,在该参数组合下进行试验验证,脱袋合格率为91.8%,满足废弃菌棒脱袋要求,为废弃菌棒二次利用脱袋设备的研究与优化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菌棒 二次利用 脱袋装置 因素试验 多因素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农田残膜捡拾机捡膜装置的设计及试验
13
作者 胡跃腾 全腊珍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9-107,共9页
为高效捡拾我国南方丘陵地区深层土壤中难降解的残留地膜,在分析残膜的物理特性、分布情况以及土壤特性的基础上,设计一款操作简便、高效捡拾的农田残膜捡拾装置。根据三维模型运动学分析及仿真分析结果确定表土层弯齿扎膜滚筒和深土层... 为高效捡拾我国南方丘陵地区深层土壤中难降解的残留地膜,在分析残膜的物理特性、分布情况以及土壤特性的基础上,设计一款操作简便、高效捡拾的农田残膜捡拾装置。根据三维模型运动学分析及仿真分析结果确定表土层弯齿扎膜滚筒和深土层垂直扎膜齿组的最优设计参数,并进行验证。通过模拟土槽试验得出多因素试验结果,其最优参数组合为表土层扎膜部件入土深度30 mm,机器行走速度5 km·h^(-1),动力输出转速450 r·min^(-1)。在最优参数组合下,地膜回收率达85.9%,符合国内残膜捡拾标准,满足了捡拾高碎片化程度残膜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膜捡拾机 表土层 深土层 残膜捡拾率 多因素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户外有机涂层热带海洋环境多因素加速试验 被引量:3
14
作者 袁敏 邱森宝 +1 位作者 张铮 赵振峰 《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 2019年第A01期8-12,共5页
研究了户外有机涂层实验室加速模拟试验的过程中,多种环境因素综合或组合作用产生的影响效应。基于热带海洋环境条件特点,设计了一种太阳辐射、高温、湿度和盐雾综合作用的多因素实验室加速模拟试验方法,并采用装备典型的户外有机涂层... 研究了户外有机涂层实验室加速模拟试验的过程中,多种环境因素综合或组合作用产生的影响效应。基于热带海洋环境条件特点,设计了一种太阳辐射、高温、湿度和盐雾综合作用的多因素实验室加速模拟试验方法,并采用装备典型的户外有机涂层开展了实验室多因素试验、单因素试验和自然大气暴露试验,X朽式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多因素试验条件下由于综合环境因素的参入,试验结果的规律性、相关性和加速倍率等方面比单因素条件下更显著,试验结果与自然环境试验结果的相关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因素试验 热带海洋 模拟性 加速性 环境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因素综合海洋气候模拟加速试验技术在紧固件表面处理工艺筛选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俊芳 李希 +1 位作者 殷宗莲 杨晓然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5-180,共6页
目的进行表面处理工艺筛选。方法采用海洋气候多因素综合模拟加速试验技术,对镀锌三价铬钝化、镀锌六价铬钝化、镀锌镍合金、无铬锌铝涂层、拉孚铼工艺和石墨烯涂层6种汽车紧固件表面处理工艺进行试验。测定保护层初期腐蚀、保护层腐蚀1... 目的进行表面处理工艺筛选。方法采用海洋气候多因素综合模拟加速试验技术,对镀锌三价铬钝化、镀锌六价铬钝化、镀锌镍合金、无铬锌铝涂层、拉孚铼工艺和石墨烯涂层6种汽车紧固件表面处理工艺进行试验。测定保护层初期腐蚀、保护层腐蚀10%(面积)和基体金属腐蚀10%(面积)的时间,根据检测数据评价上述工艺的保护性能并进行优劣排序。与万宁站户外暴露试验结果对比分析,验证筛选结果的正确性,同时评价海洋气候多因素综合模拟加速试验技术的加速性和相关性。结果 6种表面处理工艺出现保护层初期腐蚀的时间分别为24、48、48、48、144、72 h;保护层腐蚀10%(面积)的时间分别为48、72、72、72、216、144 h;基体金属腐蚀的时间分别为216、168、432、432、432、216 h。腐蚀外观形貌变化过程与户外暴露试验相似,平均加速倍率为21。结论上述工艺保护性能优劣排序为拉孚铼工艺、无铬锌铝涂层、锌镍合金镀层、石墨烯、镀锌三价铬钝化和镀锌六价铬钝化。海洋气候多因素综合模拟加速试验技术与户外暴露试验结果相比具有高加速性和良好相关性,筛选结果正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因素综合模拟加速试验 紧固件 表面处理工艺 海洋气候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因素序贯试验法在菱镁矿提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洋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245-248,共4页
为了以较少的试验次数,准确、快捷地找到高硅菱镁矿的最佳浮选条件,运用多因素序贯试验法对菱镁矿浮选的试验方案进行了优化设计,并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处理。确定了调整剂的最佳用量为碳酸钠1 800 kg/t,六偏磷酸钠80 g/t... 为了以较少的试验次数,准确、快捷地找到高硅菱镁矿的最佳浮选条件,运用多因素序贯试验法对菱镁矿浮选的试验方案进行了优化设计,并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处理。确定了调整剂的最佳用量为碳酸钠1 800 kg/t,六偏磷酸钠80 g/t,盐化水玻璃900 g/t。在该条件下,从高硅镁矿石中可以提纯出w(MgO)=97.71%的高纯镁精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因素序贯试验 菱镁矿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荔县夏玉米多因素肥效试验初报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娟玲 成红梅 +1 位作者 康聪丽 秦川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8年第3期10-11,共2页
为了掌握夏玉米的需肥规律,了解N、P、K三种元素对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探索土壤的供肥性,寻找玉米的最佳施肥量。在大荔县石槽乡安排了夏玉米多因素肥效试验,为更好地指导农民科学施肥提供依据。
关键词 多因素肥效试验 科学施肥 大荔县 夏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结果统计分析的BASIC程序 被引量:1
18
作者 韩田夫 《东北农学院学报》 CSCD 1989年第4期300-306,共7页
本文提供了三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结果统计分析的 BASIC 程序,可进行方差分析、计算标准差、判定差异显著性。该程序输入输出方式简单,容易掌握。
关键词 统计分析 多因素试验 BASIC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射程喷雾机喷雾参数优化与试验
19
作者 吕林硕 边永亮 +2 位作者 李建平 陈春皓 刘玉肖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3-171,共9页
针对远射程喷雾机作业参数选择不当导致施药过程中药液在果树冠层附着率低及浪费等问题,以3WF-100型远射程喷雾机为试验平台,研究喷雾距离、喷射角度、喷雾压力3个因素对果树药液附着性能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3个因素取值范围,利... 针对远射程喷雾机作业参数选择不当导致施药过程中药液在果树冠层附着率低及浪费等问题,以3WF-100型远射程喷雾机为试验平台,研究喷雾距离、喷射角度、喷雾压力3个因素对果树药液附着性能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3个因素取值范围,利用三因素三水平的Box-Behnken Design响应面试验分析得到了优化的远射程喷雾机喷雾参数。结果表明:当喷雾压力为0.3~0.5MPa时,雾滴沉积覆盖率达到峰值,叶面为52.5%~71.8%,叶背为27.6%~32.4%;喷射角度为30°~60°时,雾滴流可覆盖果树冠层范围;喷雾距离为2.5~3.5m时,果树药液附着均匀性及雾滴沉积密度均较高。响应面试验方差分析得知:3个因素与喷雾效果呈极显著相关(P<0.01),远射程喷雾机对果树施药作业的优化参数组合为喷雾距离2.5m、喷射角度54°、喷雾压力0.48MPa时雾滴沉积量为7.09μL/cm^(2),提升了远射程喷雾机的施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射程喷雾 雾滴沉积量 多因素试验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正交设计法解决多因素试验问题
20
作者 于陈 《昌河科技》 1994年第4期14-18,共5页
关键词 汽车 正交设计法 多因素试验 试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