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多地震活动性参数在粤闽交界及其近海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3
- 1
-
-
作者
黄元敏
杨马陵
叶秀薇
-
机构
广东省地震局
-
出处
《华南地震》
2011年第2期71-78,共8页
-
基金
中国地震局"中国大陆7-8级地震危险性中-长期预测研究"专项和中国地震局2010年度震情跟踪合同制定向工作任务(2010020112)联合资助
-
文摘
根据最近38年的区域台网资料,利用空间扫描法对粤闽交界及近海地区进行b值填图,并利用多地震活动性参数值(b、a/b、姨E和n)组合分析方法,讨论了区内滨海断裂带各段落的现今活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粤闽交界及海域地区b值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整个研究区域的平均b值为0.98。(2)滨海断裂带的东山-漳浦段是断裂带上的高应力积累区,为未来最可能发生强震的段落,漳浦-厦门段也具备发生强震的背景;(3)榕江-韩江断裂系在潮州至汕头段出现低b值,分析认为其地震活动水平为6级。
-
关键词
b值空间分布
多地震活动性参数值
粤闽交界及近海
地震危险性
-
Keywords
B-value Spatial distribution
Multiple-seismicity-parameter-value
The border and offshore areas of Guangdong and Fujian
Seismic risk
-
分类号
P315.241
[天文地球—地震学]
-
-
题名地震活动性多参数方法研究华北地区强震危险性
被引量:3
- 2
-
-
作者
翟娟
洪德全
朱亮
赵梦强
杨震
-
机构
淮南市地震局
安徽省地震局
-
出处
《华南地震》
2024年第1期63-72,共10页
-
基金
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科技惠民专项)(2022 m07020002)
中国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XH20026)联合资助。
-
文摘
利用华北地区38年中小地震进行b值扫描,作为该区域背景应力水平,结果显示华北平原地震带和郯庐断裂带渤海区b值较低,应力积累水平较高。依据一定分区原则,将研究区划分为6个区域,采用多参数组合分析方法,并结合各分区历史强震活动水平,初步判断出各区的地震危险性,结果表明:山西带、燕山带、郯庐断裂带安徽区、山东区都处于较低或中等偏低的应力背景下,以中小地震滑动为特征,未来发生大震的可能性较小。郯庐断裂带渤海区正处于较高应力状态下,以平均震级较大的频繁中小地震滑动为特征,属于华北地区未来最有可能发生强震的区域。华北平原带正处于高应力背景下以稀疏的中小地震滑动为主要特征,未来存在发生大震的可能性。
-
关键词
多地震活动性参数
B值
华北地区
强震危险性
-
Keywords
Multiple seismicity parameters
b-value
North China
Strong earthquake risk
-
分类号
P315.5
[天文地球—地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