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孔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支架材料复合成骨细胞的异位成骨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陆钰 王鑫 +4 位作者 甘朝兵 赵玫 储岚岚 康林 吴海珍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2年第1期21-25,69,共5页
目的评价多孔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nHA/CS﹚支架与成骨细胞复合植入大鼠股部肌袋模型内的异位成骨能力。方法采用共沉淀和粒子沥滤法制备多孔nHA/CS。分离培养培养SD大鼠成骨细胞,并将其与多孔nHA/CS共同培养来构建组织工程骨。将所... 目的评价多孔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nHA/CS﹚支架与成骨细胞复合植入大鼠股部肌袋模型内的异位成骨能力。方法采用共沉淀和粒子沥滤法制备多孔nHA/CS。分离培养培养SD大鼠成骨细胞,并将其与多孔nHA/CS共同培养来构建组织工程骨。将所构建的组织工程骨和空白nHA/CS支架材料分别植入SD大鼠股部肌袋模型内。分别在植入2、4、6、8周后,将植入的支架材料取出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新骨形成情况,并应用JEDA-801D形态学图象分析系统来计算新骨生成率。用SPSS13.0软件包对测定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在各观察时间段内成骨细胞复合多孔nHA/CS组新骨生成量均多于nHA/CS。结论多孔nHA/CS复合成骨细胞支架材料具有异位成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 成骨细胞 异位成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聚乳酸-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多西环素抗菌支架的性能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岩 郑雪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532-3538,共7页
背景:聚乳酸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成为一种新型的骨科固定材料,然而该材料缺乏细胞识别信号,不利于细胞黏附和成骨分化,限制了其在生物材料中的应用。目的:3D打印聚乳酸-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支架,评估其药物缓释及生物... 背景:聚乳酸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成为一种新型的骨科固定材料,然而该材料缺乏细胞识别信号,不利于细胞黏附和成骨分化,限制了其在生物材料中的应用。目的:3D打印聚乳酸-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支架,评估其药物缓释及生物性能。方法:采用熔融沉积技术打印孔隙交互的多孔聚乳酸支架(记为PLA支架),将该支架浸泡于多巴胺溶液中制备聚乳酸-多巴胺支架(记为PLA-DA支架);将纳米羟基磷灰石投入壳聚糖溶液中,然后将PLA-DA支架浸没其中,制备聚乳酸-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支架(记为PLA-nHA/CS支架),表征3组支架的微观形貌、孔隙率、水接触角与压缩强度。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负载药物多西环素的PLA-nHA/CS支架(记为PLA-nHA/CS-DOX支架),表征其药物释放。将PLA、PLA-DA、PLA-nHA/CS、PLA-nHA/CS-DOX支架分别与MC3T3-E1细胞共培养,检测细胞增殖与成骨分化能力;将不同浓度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悬液分别与4组支架共培养,采用抑菌圈实验检测支架的抗菌性能。结果与结论:①扫描电镜下可见PLA、PLA-DA支架表面致密光滑,PLA-nHA/CS支架表面可见纳米羟基磷灰石颗粒;PLA、PLA-DA、PLA-nHA/CS支架的孔隙率逐渐降低,压缩强度逐渐升高,PLA-nHA/CS支架的弹性模量满足松质骨要求;PLA-DA、PLA-nHA/CS支架的水接触角小于PLA支架;PLA-nHA/CS支架体外可持续释放药物达8 d。②CCK-8检测显示,4组支架均未显著影响MC3T3-E1细胞的增殖;PLA-DA组、PLAnHA/CS组、PLA-nHA/CS-DOX组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均高于PLA组;茜素红染色显示,与PLA组相比,PLA-nHA/CS组、PLA-nHA/CS-DOX组细胞表现出较高的矿化水平。③抑菌圈实验显示PLA、PLA-DA支架无抗菌性能,PLA-nHA/CS支架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能,PLA-nHA/CS-DOX支架具有超强的抗菌性能。④结果表明,PLA-nHA/CS-DOX支架具有良好的药物缓释性能、细胞相容性、促成骨性能及抗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聚乳酸支架 纳米羟基磷灰石 多巴胺 壳聚糖 抗菌涂层 药物缓释 骨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组织工程用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多孔支架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32
3
作者 张利 李玉宝 +3 位作者 杨爱萍 左奕 吕国玉 魏杰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14-317,共4页
以16.7%(质量分数)的柠檬酸水溶液作溶剂,通过粒子沥滤法制备了 n HA/CS多孔材料,并对其进行了IR、XRD、SEM、孔隙率及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n HA/CS复合材料中羟基磷灰石呈弱结晶状态,复合前后两组分的化学组成未发生显著变化,但两相... 以16.7%(质量分数)的柠檬酸水溶液作溶剂,通过粒子沥滤法制备了 n HA/CS多孔材料,并对其进行了IR、XRD、SEM、孔隙率及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n HA/CS复合材料中羟基磷灰石呈弱结晶状态,复合前后两组分的化学组成未发生显著变化,但两相间发生了相互作用。多孔材料呈高度多孔结构,孔壁上富含微孔,孔间贯通性高;复合材料/致孔剂质量比为1时,多孔材料的孔隙率为 53%,其抗压强度可达17 MPa左右,可以满足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壳聚糖 复合材料 柠檬酸 粒子沥滤 多孔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修饰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复合多孔支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黄棣 李吉东 +3 位作者 左奕 邹琴 王华楠 李玉宝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175-1178,共4页
利用相转移法制备了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复合多孔支架。用不同浓度(1%、3%、5%)的壳聚糖(CS)溶液对多孔支架进行了表面修饰。用扫描电镜(SEM)和材料力学试验机对多孔支架修饰前后的形貌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经C... 利用相转移法制备了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复合多孔支架。用不同浓度(1%、3%、5%)的壳聚糖(CS)溶液对多孔支架进行了表面修饰。用扫描电镜(SEM)和材料力学试验机对多孔支架修饰前后的形貌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经CS修饰的n-HA/PA66复合多孔支架在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中的浸泡行为,并初步研究了其与MG63细胞的细胞相容性。结果显示,多孔支架具有较为理想的孔隙结构和贯通性,经CS修饰后,其力学强度有显著提高。体外浸泡结果显示,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支架表面微结构变得粗糙和多孔化。细胞实验表明该支架有利于细胞在表面的粘附、铺展、生长和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聚酰胺66 多孔支架 壳聚糖 表面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微球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多孔支架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7
5
作者 石浦江 李玉宝 +3 位作者 张利 彭雪林 周钢 邹琴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798-1800,1804,共4页
首先通过乳化法合成海藻酸钠/壳聚糖(ALG/CS)复合微球,然后将其与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H(n-HA/CS)复合材料混合均匀,用气体发泡法制备了载微球复合组织工程支架。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IR)以及转靶X射线仪(X... 首先通过乳化法合成海藻酸钠/壳聚糖(ALG/CS)复合微球,然后将其与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H(n-HA/CS)复合材料混合均匀,用气体发泡法制备了载微球复合组织工程支架。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IR)以及转靶X射线仪(XRD)等方法对该载微球多孔支架进行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n-HA/CS复合材料中无机相均匀分散在连续有机基质中,复合前后两组分均未发生明显变化;制备的载微球多孔支架中孔隙分布均匀,孔间贯通性良好,孔隙率较高;而其中的微球均呈球状,直径分布在150~350μm之间;微球表面粗糙且有大量微孔,载药后将利于药物的释放;微球在整个支架中分布均匀,而且与n-HA/CS基体材料间亲和性较高。本研究将为骨或软骨缺损提供一种性能优良且具有药物缓释功能的组织工程支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球 纳米羟基磷灰石 壳聚糖 海藻酸钠 多孔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羧甲基壳聚糖多孔生物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刘爱红 孙康宁 +1 位作者 赵冬梅 李爱民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76-280,284,共6页
采用化学沉淀法合成了纳米羟基磷灰石粉体(HAP),以无水乙醇为沥滤剂,以16.7%(质量分数)的柠檬酸水溶液作粘结剂,通过粒子沥滤法制备了HAP/CMCS多孔材料,并对其进行了IR、XRD、SEM、孔隙率及抗压强度的测试。结果表明HAP/CMCS复合材料复... 采用化学沉淀法合成了纳米羟基磷灰石粉体(HAP),以无水乙醇为沥滤剂,以16.7%(质量分数)的柠檬酸水溶液作粘结剂,通过粒子沥滤法制备了HAP/CMCS多孔材料,并对其进行了IR、XRD、SEM、孔隙率及抗压强度的测试。结果表明HAP/CMCS复合材料复合前后两组份的化学组成未发生显著变化,但两相间发生了相互作用。多孔材料孔隙率高,孔径分布范围宽,其尺寸分布大约从几微米到600微米,以圆形为主,具有良好的贯通性,非常有利于组织在其中的长入与扩展。当复合材料中CMCS含量为40%,复合材料/造孔剂的质量比为1:1时,多孔材料的孔隙率接近75%,其抗压强度可达21MPa以上,可以满足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羧甲基壳聚糖 多孔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己内酯-壳聚糖复合多孔支架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6
7
作者 林宗琼 肖秀峰 +2 位作者 佘厚德 黄励中 刘榕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55-158,共4页
结合纳米羟基磷灰石(n-HA)和聚合物的优点,采用溶液共混相分离制备出聚己内酯(PCL)-壳聚糖(CS)多孔支架材料,并采用离心注浆填充新方法对支架材料进行增强,制备复合多孔支架材料。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孔隙... 结合纳米羟基磷灰石(n-HA)和聚合物的优点,采用溶液共混相分离制备出聚己内酯(PCL)-壳聚糖(CS)多孔支架材料,并采用离心注浆填充新方法对支架材料进行增强,制备复合多孔支架材料。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孔隙率和抗压强度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界面结合;孔隙率分析表明材料具有60%~80%的孔隙率,符合骨组织工程对支架材料的要求;力学性能测试表明材料的压缩强度得到大幅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聚己内酯 壳聚糖 聚乙烯醇 多孔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铜/氧化石墨烯/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抗菌及促成骨作用
8
作者 冯治滨 王万舜 +4 位作者 陈玲玲 孔志远 张涛 马向阳 夏虹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24年第1期32-46,共15页
目的探讨硫化铜(CuS)/氧化石墨烯(GO)/壳聚糖(CS)/纳米羟基磷灰石(nHA)复合材料(CGCHs)的抗菌和促成骨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水热法合成CuS/GO纳米颗粒,通过原位沉淀法合成CS/nHA支架和CGCHs支架,检测材料表征、光热转换性能和生... 目的探讨硫化铜(CuS)/氧化石墨烯(GO)/壳聚糖(CS)/纳米羟基磷灰石(nHA)复合材料(CGCHs)的抗菌和促成骨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水热法合成CuS/GO纳米颗粒,通过原位沉淀法合成CS/nHA支架和CGCHs支架,检测材料表征、光热转换性能和生物安全性,评估CGCHs组和近红外光(NIR)照射下CGCHs(CGCHs+NIR)组的细菌抑制效果及其对细菌生物膜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观察CGCHs和CS/nHA不同材料组的促成骨分化和成骨、破骨相关基因表达。结果CGCHs是具有高度孔隙率的三维支架,在CuS/GO浓度为200μg/mL时CGCHs同时兼具良好的红外升温效果和生物安全性。琼脂糖平板涂菌和细菌死活染色结果均表明CGCHs+NIR组抗菌性能最佳,生物膜相关基因qPCR检测证实其具有抑制细菌生物膜相关基因表达的作用。茜素红染色结果表明CGCHs具有良好的体外促成骨性能,体外共培养3、7、14、21和28 d qPCR结果表明CGCHs对成骨早期和晚期相关基因表达均具有促进作用。与破骨细胞共培养结果可观察到CGCHs具有抑制破骨细胞形成的作用,细胞凋亡检测结果进一步验证这一结论,破骨分化相关基因qPCR检测结果表明,CGCHs主要通过抑制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组织蛋白酶K、CTR、P65和P38在共培养7、14 d的表达来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结论作为纳米复合材料,CGCHs生物安全性好,具有良好的红外光热协同抗菌作用,在促成骨分化的同时抑制破骨细胞分化,有望为感染性骨缺损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代用品 硫化铜 氧化石墨烯 壳聚糖 羟基磷灰石 纳米复合物 谱学 近红外线 细胞毒性 消炎药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基因表达 骨生成 破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骨修复材料的共沉淀法制备及其性能表征 被引量:61
9
作者 张利 李玉宝 +4 位作者 魏杰 左奕 韩纪梅 吴兰 王学江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41-444,共4页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骨修复材料,并采用 TEM、IR、XRD、TGA 及万能材料试验机等手段对材料进行分析表征,还通过对材料的燃烧试验研究了复合材料中两相间的分散均匀性。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的羟基磷灰石为类似...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骨修复材料,并采用 TEM、IR、XRD、TGA 及万能材料试验机等手段对材料进行分析表征,还通过对材料的燃烧试验研究了复合材料中两相间的分散均匀性。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的羟基磷灰石为类似于自然骨矿物相的弱结晶含碳酸纳米晶体,并均匀分散于有机相壳聚糖中;复合后壳聚糖在 1655cm-1的酰胺Ⅰ谱带和 1599cm-1 的—NH2 吸收峰均向低波数方向移动,暗示复合材料中两相间发生了相互作用。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较之两种单组分材料有明显的改善,当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重量比为 70/30 时,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最高,达120MPa左右,可满足骨组织修复与替代材料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壳聚糖 复合材料 共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复合法制备层状结构的壳聚糖/羟基磷灰石纳米材料 被引量:30
10
作者 李保强 胡巧玲 +1 位作者 汪茫 沈家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949-1952,共4页
用原位复合法制备了高性能的壳聚糖 /羟基磷灰石 ( CS/HA)纳米复合材料 .用预先沉积的壳聚糖膜将含有羟基磷灰石前驱体的壳聚糖溶液与凝固液隔离 ,同时控制壳聚糖沉积与羟基磷灰石前驱体转化为羟基磷灰石的过程 ,使其缓慢且有序地进行 .... 用原位复合法制备了高性能的壳聚糖 /羟基磷灰石 ( CS/HA)纳米复合材料 .用预先沉积的壳聚糖膜将含有羟基磷灰石前驱体的壳聚糖溶液与凝固液隔离 ,同时控制壳聚糖沉积与羟基磷灰石前驱体转化为羟基磷灰石的过程 ,使其缓慢且有序地进行 .当 p H值改变时 ,质子化的壳聚糖分子链在负电层诱导下有序沉积并形成层状结构与羟基磷灰石原位生成 CS/HA,并实现二者分子级复合 .XRD和 TEM测试证实原位生成的磷酸盐是羟基磷灰石 ,且其颗粒长约为 1 0 0 nm ,宽 3 0~ 5 0 nm. SEM结果表明 ,用原位复合法制备的材料具有层状结构 ,CS/HA(质量比 1 0 0 /5 )纳米复合材料弯曲强度高达 86MPa,比松质骨的高 3~ 4倍 ,相当于密质骨的 1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复合法 层状结构 壳聚糖 羟基磷灰石 纳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骨水泥的固化机理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张利 李玉宝 +2 位作者 周钢 吕国玉 左奕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97-1202,共6页
制备了以ZnO为促凝剂的n-HA/CS复合骨水泥,并对其理化性能和固化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ZnO/复合材料比为1/8,固化液/(复合材料+ZnO)之比(L/P)为1.2mL/g时,骨水泥的抗压强度及其对应的固化时间均能够满足临床操作的需要;骨... 制备了以ZnO为促凝剂的n-HA/CS复合骨水泥,并对其理化性能和固化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ZnO/复合材料比为1/8,固化液/(复合材料+ZnO)之比(L/P)为1.2mL/g时,骨水泥的抗压强度及其对应的固化时间均能够满足临床操作的需要;骨水泥快速固化的机理是其中的Zn2+和Ca2+与壳聚糖的氨基之间发生了络合反应所致,并形成了密实网络结构,其较大的收缩力使其中的水分子迅速排出,从而实现了骨水泥的快速固化,并赋予其较高的固化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壳聚糖 氧化锌 促凝剂 骨水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 3T3-E1细胞在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支架上的增殖和分化 被引量:13
12
作者 孔丽君 敖强 +4 位作者 奚静 张玲 公衍道 赵南明 张秀芳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62-267,共6页
用原位合成纳米羟基磷灰石的方法制备多孔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支架;在支架上接种MC3T3-E1细胞,瑞氏染色检测细胞形态,MTT法检测其增殖情况;在诱导培养基中培养30d后,碱性磷酸酶染色比较其分化水平;定量检测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R... 用原位合成纳米羟基磷灰石的方法制备多孔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支架;在支架上接种MC3T3-E1细胞,瑞氏染色检测细胞形态,MTT法检测其增殖情况;在诱导培养基中培养30d后,碱性磷酸酶染色比较其分化水平;定量检测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RT-PCR检测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实验结果表明:MC3T3-E1细胞在纳米级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支架上粘附铺展良好,其增殖率显著高于培养于纯壳聚糖支架上的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表明复合支架上的细胞有较高水平的碱性磷酸酶表达。进一步定量检测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说明在复合支架上细胞比纯壳聚糖支架上培养的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提高了约8倍。此外,骨分化相关特征基因骨桥蛋白OPN在复合支架上培养的细胞中的表达水平也明显高于纯壳聚糖上培养的细胞。分化成熟标志基因骨钙素OC在复合支架上培养的细胞中有表达,但是纯壳聚糖支架上培养的细胞中却未检测到。支架中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加入不仅提高了前成骨细胞在复合支架上的增殖,而且还促进了它的分化。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支架表现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是极具前景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分化 纳米羟基磷灰石 壳聚糖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三元复合骨修复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蒋柳云 李玉宝 +2 位作者 张利 廖建国 杨维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98-801,共4页
用溶液共混法在常温常压下制备了不同比例的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三元复合骨修复材料。用燃烧实验、IR、XRD、SEM及TEM对复合材料的组成结构及形貌进行了分析和观察,并初步研究了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中纳米羟... 用溶液共混法在常温常压下制备了不同比例的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三元复合骨修复材料。用燃烧实验、IR、XRD、SEM及TEM对复合材料的组成结构及形貌进行了分析和观察,并初步研究了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中纳米羟基磷灰石均匀分散在壳聚糖和羧甲基纤维素网络结构中,三组分间还产生了一定的相互作用,其形态、尺寸及结构与自然骨类似,且其抗压强度比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二元复合材料更高;同时,通过调节各组分比例,可制得不同抗压强度的复合材料。因此,该三元复合材料可望作为一种新型可降解的非承重部位骨修复材料,在生物医学材料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壳聚糖 羧甲基纤维素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骨组织工程支架的研究 被引量:28
14
作者 王新 刘玲蓉 张其清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0-124,共5页
目的以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制备多孔的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 hydroxyapatite,nano—HA)-壳聚糖(chitosan,CS)复合支架,并评价其理化性能及与细胞相容性。方法采用原位复合一冷冻干燥方法,制备多孔nano—HA—CS支架。通过扫描电... 目的以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制备多孔的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 hydroxyapatite,nano—HA)-壳聚糖(chitosan,CS)复合支架,并评价其理化性能及与细胞相容性。方法采用原位复合一冷冻干燥方法,制备多孔nano—HA—CS支架。通过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线衍射和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支架的微观形貌及材料的组成。分离初生Wistar大鼠的成骨细胞,取传代培养第3代细胞分别与nano—HA—CS支架和纯CS支架共培养2、4、6、8h,各时间点各取4个样品,测定细胞在支架上的黏附率,并通过组织化学染色、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形态。结果nano—HA—CS复合支架具有多孔结构,孔径为100~500弘m,大多数孔径为400~500μm。具有很高的孔隙率,随CS和HA含量的增加,孔隙率明显降低,密度升高。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显示合成的HA晶体,晶粒大小为纳米级,在支架孔壁上均匀、连续分布如“铺路石”样。X线衍射和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合成的HA是含CO3^2-弱结晶纳米晶体。细胞相容性实验显示,成骨细胞在支架上黏附、增殖,并分泌纤维状细胞外基质;在复合支架上的黏附率明显高于纯CS支架。结论采用原位复合与冷冻干燥法结合制备的nano—HA—CS复合支架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质和细胞相容性,有望应用于组织工程骨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壳聚糖 骨组织工程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载药微球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李湘南 陈晓明 +1 位作者 彭志明 李世普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32-1237,共6页
以纳米羟基磷灰石和壳聚糖为基质,构建一种新型甲硝唑缓释微球,作为充填材料用于骨修复。利用乙醇为反应溶剂,聚丙烯酸为分散剂,在pH=11的条件下,制备针状纳米羟基磷灰石。采用W/O型反相乳化一交联技术制备羟基磷灰石/壳聚糖载... 以纳米羟基磷灰石和壳聚糖为基质,构建一种新型甲硝唑缓释微球,作为充填材料用于骨修复。利用乙醇为反应溶剂,聚丙烯酸为分散剂,在pH=11的条件下,制备针状纳米羟基磷灰石。采用W/O型反相乳化一交联技术制备羟基磷灰石/壳聚糖载甲硝唑复合微球。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甲硝唑含量和体外累积释放度。研究结果表明:制得的羟基磷灰石/壳聚糖载药复合微球粒径主要集中在1~10μm,壳聚糖对羟基磷灰石和甲硝唑形成了很好的包覆。复合微球平均载药量为38.23%,平均包封率为54.21%,3d内对甲硝唑的释放达到82%左右。所制备的羟基磷灰石/壳聚糖载药复合微球形态圆整,粒径分布较为均匀,对甲硝唑具有较好的缓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释微球 甲硝唑 纳米羟基磷灰石 壳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2
16
作者 郭恩言 王峰 +2 位作者 赵萍 储新宏 姜倩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00-504,共5页
背景:纳米羟基磷灰石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被广泛应用于骨组织的修复与替代技术,但脆性太大限制了其在承载部位骨替换中的应用。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材料因具备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合适的力学性能,已逐渐成为骨替代材... 背景:纳米羟基磷灰石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被广泛应用于骨组织的修复与替代技术,但脆性太大限制了其在承载部位骨替换中的应用。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材料因具备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合适的力学性能,已逐渐成为骨替代材料的研究热点。目的:对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发展趋势进行综述。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1995-01/2009-03),以"nano-hydroxyapatite,chitosan,preparation,development trend"为检索词;应用计算机检索维普数据库(1995-01/2009-03)、清华同方数据库(1995-01/2009-03),以"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制备方法、发展趋势"为检索词。结果与结论:共收集2034篇相关文献,中文1634篇,英文670篇。排除发表时间较早、重复及类似研究,纳入37篇符合标准的文献。纳米尺寸的羟基磷灰石与壳聚糖复合而成的新型材料,由于在结构上与天然骨更为接近,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比相应的微米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生物学性能;同时优化材料的组成、结构和工艺将可能得到力学性能与天然骨更为匹配的骨修复材料。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随着生物材料的快速发展,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骨组织修复与替代手术中,但由于其具有传统陶瓷固有的力学性能差的缺点,限制了它在临床上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壳聚糖 制备方法 发展趋势 生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复合支架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蒋柳云 李玉宝 +1 位作者 张利 王学江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5-140,共6页
用冷冻干燥法制备了不同比例的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n-HA/CS-CMC)无机/有机复合多孔支架材料,并探讨了其复合机理及无机组分n-HA对复合支架的结构形貌、力学性能、体外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其复合支架主要是通过无... 用冷冻干燥法制备了不同比例的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n-HA/CS-CMC)无机/有机复合多孔支架材料,并探讨了其复合机理及无机组分n-HA对复合支架的结构形貌、力学性能、体外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其复合支架主要是通过无机组分n-HA均匀分散充填在CS-CMC聚电解质有机网络结构中形成的,且三组分间有较强的化学键合.无机组分n-HA的加入使孔结构变得不规则,孔隙率略有减小,使复合支架的抗压缩强度提高,并且可使其体外降解速度减慢.无机组分n-HA含量为40%复合支架材料的性能最佳,有望用作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壳聚糖 羧甲基纤维素 支架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多孔支架材料的制备及其结晶行为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程琳 李玉宝 +3 位作者 左奕 王华楠 王园园 李鸿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7-49,52,共4页
以NaCl为致孔剂,采用粒子沥滤-相转移法制备了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n-HA/PA6)多孔支架材料,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示差扫描量热仪(DSC)等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用该方法制备的多孔支架孔径分布在50... 以NaCl为致孔剂,采用粒子沥滤-相转移法制备了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n-HA/PA6)多孔支架材料,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示差扫描量热仪(DSC)等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用该方法制备的多孔支架孔径分布在50~300μm,孔隙率约为77%,孔与孔之间的贯通性良好。用粒子沥滤-相转移法制备的支架中PA6的晶胞体积较制备前有所增大,同时其结晶度也有增加。研究表明,NaCl粒子的存在促进了PA6聚合物晶体的生长。在制备成支架后,n-HA/PA6复合材料中PA6仍为混晶型高聚物,其晶型部分发生了转变,由制备前α晶型占多数变成了制备后γ晶型占多数。支架的制备过程使PA6更容易结晶,但结晶总速率在制备支架前后均没有太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聚酰胺6 多孔支架 粒子沥 滤相转移 晶型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素/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构建的骨组织工程支架 被引量:11
19
作者 叶鹏 田仁元 +2 位作者 黄文良 马立坤 邓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29期5269-5274,共6页
背景:丝素蛋白、壳聚糖及纳米羟基磷灰石均是天然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和理化特性,作为人体组织工程材料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3种材料在单独应用的研究中还存在一定的缺陷。目的:制作丝素蛋白/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三维支架材料,... 背景:丝素蛋白、壳聚糖及纳米羟基磷灰石均是天然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和理化特性,作为人体组织工程材料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3种材料在单独应用的研究中还存在一定的缺陷。目的:制作丝素蛋白/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三维支架材料,分析其特性。方法:将丝素蛋白、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分别配制成2%的溶液后,分别按照1∶1∶0.5,1∶1∶1,1∶1∶1.5的体积比混合,采用冷冻干燥与化学交联技术制备成三维复合支架材料。检测三维复合支架的孔隙率、吸水膨胀率及热水溶失率,采用材料力学测验机测试干燥三维复合支架材料的拉伸和压缩弹性模量,采用扫描电镜检测三维复合支架的孔径。结果与结论:丝素蛋白/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三维复合支架在干燥状态下呈白色,无特殊气味,为稳定固态的圆柱体,触之有明显的抗压能力和弹性。随着复合支架材料中纳米羟基磷灰石含量的增高,支架材料的孔隙率、吸水膨胀率、平均孔径呈逐渐减小趋势,热水溶失率及抗压能力表现出相反的趋势,结果显示以1∶1∶1体积比制作的支架更符合骨替代材料要求,其平均孔径为85.67μm、吸水膨胀率的为(135.65±4.56)%、热水溶失率为(22.84±1.06)%,支架材料内部孔隙均匀,呈现网状结构,孔隙之间交通发达,网状结构本身约1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组织工程骨材料 丝素蛋白 壳聚糖 纳米羟基磷灰石 三维复合支架 省级基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支架与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构建软骨支架复合体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李劼若 查振刚 +5 位作者 姚平 束志勇 吴昊 屠美 熊高鑫 梁耀中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11-416,共6页
背景:国内外许多研究通过不同的构建方法构建组织工程化软骨支架复合体修复骨软骨联合缺损,且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目前各种方法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为组织工程化的软骨和骨组织之间的界面、移植体和宿主骨和软骨之间的界面耦合不够理想... 背景:国内外许多研究通过不同的构建方法构建组织工程化软骨支架复合体修复骨软骨联合缺损,且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目前各种方法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为组织工程化的软骨和骨组织之间的界面、移植体和宿主骨和软骨之间的界面耦合不够理想。目的:将体外提纯、扩增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成软骨细胞,将其接种于穿"靴"的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支架的底部上联合培养,探索其用于组织工程软骨复合体的可行性。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和材料复合的体外观察实验,于2008-03/07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心实验室和暨南大学理工学院材料系实验室完成。材料:通过原位复合和冷冻干燥结合的方法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支架。健康新西兰兔10只由广东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软骨诱导液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2周后甲苯胺蓝染色检测。把诱导得到的软骨细胞接种于穿"靴"的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支架的底部,将细胞-支架复合物置入成软骨条件培养液中培养2周。主要观察指标: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特征,鉴定CD29,CD44,CD34和CD45抗原的表达,观察细胞生长特性,测定细胞活力和生长周期,扫描电镜观察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支架结构和细胞与支架的复合情况。结果: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在体外分离扩增,表达CD29和CD44,不表达CD34和CD45,细胞活力为95.27%,G0~G1期细胞占94.68%。经软骨诱导液诱导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转化成软骨细胞;制备的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多孔支架孔隙率为90%,平均孔径为150μm,与软骨细胞有较好的黏附性。结论:初步证实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支架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成的软骨细胞复合可以在体外构建组织工程软骨复合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组织工程 软骨复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