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杏鲍菇组织分离与多孢分离菌株评价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波 唐利民 +1 位作者 姜邻 熊鹰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0-11,共2页
杏鲍菇组织分离与多孢分离菌株拮抗与出菇比较试验结果表明 ,组织分离菌株与原始菌株之间无拮抗线出现 ,在产量上和出菇率上存在差异。多孢分离菌株与原始菌株之间形成了拮抗线 ,并且在出菇率和产量上差异较明显。
关键词 杏鲍菇 组织分离菌株 多孢分离菌株 评价 出菇率 产量 菌株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鲍菇多孢分离及单孢杂交初步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姚祥坦 张敏 徐素琴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8-19,共2页
通过对杏鲍菇2个多孢分离菌株、2个单孢杂交菌株与其原始亲本菌株的对照试验,得出多孢分离菌株较原始菌株在菌丝生长速度、出菇率和产量等性状方面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单孢杂交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较双亲显著增加,但产量表现为一个极显... 通过对杏鲍菇2个多孢分离菌株、2个单孢杂交菌株与其原始亲本菌株的对照试验,得出多孢分离菌株较原始菌株在菌丝生长速度、出菇率和产量等性状方面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单孢杂交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较双亲显著增加,但产量表现为一个极显著增加,另一个则极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鲍菇 多孢分离 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藏、组织分离和多孢分离三种菌株的生产性能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熊鹰 唐利民 姜邻 《中国食用菌》 2005年第6期24-26,共3页
研究了平菇杂优1号和鸡腿蘑Cc-1的保藏菌株、组织分离菌株和多孢分离菌株的菌丝培养特性和农艺性状,分别将3种不同来源的菌株进行了两两对峙培养,结果表明组织分离菌株和多孢分离菌株与保藏菌株间菌丝生长速率、密度、色泽及现蕾时间等... 研究了平菇杂优1号和鸡腿蘑Cc-1的保藏菌株、组织分离菌株和多孢分离菌株的菌丝培养特性和农艺性状,分别将3种不同来源的菌株进行了两两对峙培养,结果表明组织分离菌株和多孢分离菌株与保藏菌株间菌丝生长速率、密度、色泽及现蕾时间等方面没有明显差异,任意两菌株间均无拮抗。与保藏菌株相比较,鸡腿蘑多孢分离菌株在产量上有正负两种效应,而组织分离菌株增产均在10%以上。平菇所有分离菌株的子实体形态特征及产量均不如保藏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能 组织分离菌株 多孢分离菌株 保藏菌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妹羊肚菌多孢分离和组织分离菌株栽培出菇试验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青 李闯 汪国莲 《中国食用菌》 2023年第4期80-84,共5页
对3个商业化栽培羊肚菌菌株进行了鉴定,通过多孢分离及组织分离2种方式分离菌株,并利用冬闲蔬菜大棚进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3个羊肚菌菌株均鉴定为六妹羊肚菌。2种分离方式下,六妹羊肚菌HY8后代分离菌株产量均高于菌株HA1和HY5。菌株HY... 对3个商业化栽培羊肚菌菌株进行了鉴定,通过多孢分离及组织分离2种方式分离菌株,并利用冬闲蔬菜大棚进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3个羊肚菌菌株均鉴定为六妹羊肚菌。2种分离方式下,六妹羊肚菌HY8后代分离菌株产量均高于菌株HA1和HY5。菌株HY8多孢分离后代菌株产量明显低于组织分离菌株,而菌株HA1和HY5多孢分离菌株产量略高于组织分离菌株。说明六妹羊肚菌不同菌株的大田表现差异较大,不同分离方式的后代菌株产量也存在一定差异。研究结果为羊肚菌生产中选择表现优良的菌株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妹羊肚菌 多孢分离 组织分离 交配型基因 大棚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妹羊肚菌多孢分离和组织分离菌株的栽培比较
5
作者 韦春某 莫忠妹 +6 位作者 何荣健 张志昌 冯立健 王涛 顾娇 杨田婷 顾昌华 《食用菌》 2025年第2期10-14,共5页
对商业化栽培的羊肚菌菌株进行分子鉴定和交配型鉴定,采用组织分离、多孢分离获得羊肚菌纯菌株,进行冬闲稻田搭建简易竹棚栽培试验。该菌株鉴定结果为七妹羊肚菌菌株(Morchella eximia),其交配型基因MAT1-1-1约为1 700 bp,MAT1-2-1约为1... 对商业化栽培的羊肚菌菌株进行分子鉴定和交配型鉴定,采用组织分离、多孢分离获得羊肚菌纯菌株,进行冬闲稻田搭建简易竹棚栽培试验。该菌株鉴定结果为七妹羊肚菌菌株(Morchella eximia),其交配型基因MAT1-1-1约为1 700 bp,MAT1-2-1约为1 200 bp。七妹羊肚菌多孢分离菌株(DB19)比组织分离菌株(19)的栽培种菌丝生长速度快、总产量高,单菇鲜(干)质量更高,菌盖更长、菌柄更短、出菇更密;多孢分离菌株形成的菌霜多,出菇均匀、品质更好。两种方式分离的七妹羊肚菌菌株栽培表现差异很大,多孢分离菌株表现优于组织分离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妹羊肚菌 组织分离 多孢分离 分子鉴定 大棚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种简单的白灵菇单孢分离新方法 被引量:4
6
作者 郑素月 卢月霞 张庆桥 《中国食用菌》 2013年第5期14-15,共2页
单孢分离是研究食用菌遗传育种的重要技术之一。介绍了1种简单、快速的利用琼脂块分离白灵菇单孢菌株的新方法。该方法不需特殊设备,操作简单、快速、准确,挑取的单核菌丝成功率达100%,值得推广到其它种类食用菌的单孢分离工作中。
关键词 白灵菇 多孢分离 分离 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南野生黄色羊肚菌原始菌种的分离与提纯
7
作者 王永斌 朱秀娟 +2 位作者 马静静 卓平清 陈强 《种子科技》 2024年第22期1-4,共4页
以采集的陇南新鲜野生黄色羊肚菌为材料,采用组织分离、基质分离、多孢分离3种方法进行分离试验,试验表明,在20℃下,采用组织分离法,直接接种分离成功率为4%,采用悬挂接种分离法成功率为38%,采用双抗培养基法进行分离成功率为46%;采用... 以采集的陇南新鲜野生黄色羊肚菌为材料,采用组织分离、基质分离、多孢分离3种方法进行分离试验,试验表明,在20℃下,采用组织分离法,直接接种分离成功率为4%,采用悬挂接种分离法成功率为38%,采用双抗培养基法进行分离成功率为46%;采用多孢分离法成功率为88%;10℃下,采用基质分离法也可获得成功,但成功率为37.5%。通过比较分析,多孢分离方法最简单、所得菌丝长势旺、生长速度快、菌丝浓密,组织分离次之,基质分离最差。新鲜野生黄色羊肚菌的最佳分离方法是多孢分离法,其次是采用双抗培养基的组织分离法,一般经过2~3次提纯,可获得原始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黄色羊肚菌 双抗培养基 多孢分离 基质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法分离的梯棱羊肚菌菌种的交配型检测 被引量:1
8
作者 钟娟 初奕杉 +2 位作者 王晓艳 李桂伍 张平 《中国食用菌》 2022年第6期19-23,共5页
采用组织分离法、单孢分离法和多孢分离法3种方法对人工栽培的梯棱羊肚菌子实体进行菌种分离,后采用PCR扩增检测所得菌种的交配型基因。结果显示,组织分离法获得的10个菌株均只有MAT1-1-1交配型。单孢分离法获得的21个菌株只具有MAT1-1-... 采用组织分离法、单孢分离法和多孢分离法3种方法对人工栽培的梯棱羊肚菌子实体进行菌种分离,后采用PCR扩增检测所得菌种的交配型基因。结果显示,组织分离法获得的10个菌株均只有MAT1-1-1交配型。单孢分离法获得的21个菌株只具有MAT1-1-1或MAT1-2-1其中一种交配型,其中14个菌株携带MAT1-1-1基因,7个菌株携带MAT1-2-1基因。多孢分离法获得的6个菌株同时具有MAT1-1-1和MAT1-2-1两种交配型;多孢菌丝体经过继代培养,在转接至第6代时部分菌株开始丢失某一个交配型基因。研究结果对于梯棱羊肚菌的栽培生产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棱羊肚菌 组织分离 分离 多孢分离 子实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猴头菌新菌株宁猴6号的选育初报 被引量:3
9
作者 阮瑞国 丁李春 陈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293-295,共3页
采用多孢分离技术产生多个新组合 ,经驯化筛选获得猴头新菌株宁猴 6号 ,宁猴 6号为适合用针叶林木屑物料栽培的新菌株。生物学特性表明 :猴头菌宁猴 6号菌丝生长适温 2 5~ 2 8℃ ,子实体生长适温 15~2 0℃ ,菌丝生长期短 ,36~ 4 0d... 采用多孢分离技术产生多个新组合 ,经驯化筛选获得猴头新菌株宁猴 6号 ,宁猴 6号为适合用针叶林木屑物料栽培的新菌株。生物学特性表明 :猴头菌宁猴 6号菌丝生长适温 2 5~ 2 8℃ ,子实体生长适温 15~2 0℃ ,菌丝生长期短 ,36~ 4 0d长满瓶底 ,栽培袋在常温下培养 4 3~ 5 0d菌丝满袋。室内栽培生物学效率达5 6 .0 0 % ,室外栽培生物学效率达 6 1.4 0 % ,子实体中型匀称近球型 ,柄短或无柄 ,刺长 0 .9~ 2 .2cm。宁猴 6号不仅适于阔叶木屑栽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猴6号品种 猴头菌 多孢分离育种 针叶林木屑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源鸡腿蘑Cc_1菌株的生产性能评价 被引量:2
10
作者 熊鹰 唐利民 +1 位作者 姜邻 王波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1期111-114,共4页
研究了3种不同来源的7个鸡腿蘑Cc_1菌株的菌丝培养特征和农艺性状,还将7个菌株进行了两两对峙培养,结果表明克隆菌株和多孢分离菌株与保藏菌株间菌丝生长速率、密度、色泽及现蕾时间等方面没有明显差异,任意两菌株间均无拮抗。与保藏菌... 研究了3种不同来源的7个鸡腿蘑Cc_1菌株的菌丝培养特征和农艺性状,还将7个菌株进行了两两对峙培养,结果表明克隆菌株和多孢分离菌株与保藏菌株间菌丝生长速率、密度、色泽及现蕾时间等方面没有明显差异,任意两菌株间均无拮抗。与保藏菌株相比较,多孢分离菌株在产量上有正负两种效应,而克隆菌株增产均在1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能 克隆菌株 多孢分离菌株 保藏菌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杉木屑栽培香菇“宁香8号”的选育 被引量:2
11
作者 阮瑞国 罗仰奋 +1 位作者 丁李春 陈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1年第3期383-384,共2页
香菇“宁香 8号”为适合用松杉木屑物料栽培的新菌株。生物学特性表明 :香菇宁香 8号适应范围广 (10~ 2 3℃ ) ,菌丝生长期短 (5 8~ 6 0d) ,生物效率高 (室内栽培 81.6 0 % ,生产中试 92 .85 % ) ,子实体中型匀称 ,柄细而短 ,伞厚 ,... 香菇“宁香 8号”为适合用松杉木屑物料栽培的新菌株。生物学特性表明 :香菇宁香 8号适应范围广 (10~ 2 3℃ ) ,菌丝生长期短 (5 8~ 6 0d) ,生物效率高 (室内栽培 81.6 0 % ,生产中试 92 .85 % ) ,子实体中型匀称 ,柄细而短 ,伞厚 ,含水量低 ,最突出的是适应松杉木屑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孢分离育种 松杉木屑 栽培 宁香8号香菇 特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源平菇杂优1号菌株的生产性能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熊鹰 唐利民 姜邻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1期127-130,共4页
研究了3种不同来源的7个菌株的菌丝培养特征和农艺性状,还将7个菌株进行了两两对峙培养,结果表明,克隆菌株和多孢分离菌株与保藏菌株间菌丝生长速率、密度、色泽及现蕾时间等方面没有明显差异,任意两菌株间均无拮抗,但所有分离菌株的子... 研究了3种不同来源的7个菌株的菌丝培养特征和农艺性状,还将7个菌株进行了两两对峙培养,结果表明,克隆菌株和多孢分离菌株与保藏菌株间菌丝生长速率、密度、色泽及现蕾时间等方面没有明显差异,任意两菌株间均无拮抗,但所有分离菌株的子实体形态特征及产量均不如保藏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能 克隆菌株 多孢分离菌株 保藏菌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羊肚菌菌种提纯复壮方法比较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尹玉飞 李明 +3 位作者 李守勉 李国杰 田景花 刘晓薇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6-44,共9页
羊肚菌菌种极易退化,提纯复壮是解决菌种退化的有效手段,但有关羊肚菌菌种提纯复壮技术的研究较少。为筛选出羊肚菌有效的菌种提纯复壮方法,本研究以六妹羊肚菌(M.sextelata)主栽品种‘G8’为供试菌株,采用单交配型菌株配对、子实体组... 羊肚菌菌种极易退化,提纯复壮是解决菌种退化的有效手段,但有关羊肚菌菌种提纯复壮技术的研究较少。为筛选出羊肚菌有效的菌种提纯复壮方法,本研究以六妹羊肚菌(M.sextelata)主栽品种‘G8’为供试菌株,采用单交配型菌株配对、子实体组织分离、多孢分离、原生质体再生4种方法对退化菌株进行提纯复壮,比较了复壮菌株的全交配型菌株比例、菌丝生长速度及生长势、菌核形成时间及数量、菌丝分枝角度、尖端菌丝细胞核数量、菌丝线粒体内活性氧含量等方面的指标。结果表明:4种方法以多孢分离效果最佳,全交配型菌株比例为100%,母种菌丝生长速度较对照快30%以上,达(15.95±0.05)mm/d;母种、原种菌核形成时间分别较对照早3和2 d,菌核浓密连成片状;菌丝一级、二级及尖端菌丝分枝角度均较小,分别为(57.63±7.99)°、(64.57±1.98)°、(62.72±10.19)°;尖端菌丝细胞核数量达(12.1±0.3)个,而对照仅为(5.4±0.3)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妹羊肚菌 菌种退化 多孢分离 提纯复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菇菌种提纯复壮的简易方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燊基 《中国食用菌》 2000年第6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平菇 菌种 接纯复壮 多孢集团分离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