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杏鲍菇组织分离与多孢分离菌株评价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王波
唐利民
+1 位作者
姜邻
熊鹰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0-11,共2页
杏鲍菇组织分离与多孢分离菌株拮抗与出菇比较试验结果表明 ,组织分离菌株与原始菌株之间无拮抗线出现 ,在产量上和出菇率上存在差异。多孢分离菌株与原始菌株之间形成了拮抗线 ,并且在出菇率和产量上差异较明显。
关键词
杏鲍菇
组织
分离
菌株
多孢分离
菌株
评价
出菇率
产量
菌株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杏鲍菇多孢分离及单孢杂交初步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姚祥坦
张敏
徐素琴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8-19,共2页
通过对杏鲍菇2个多孢分离菌株、2个单孢杂交菌株与其原始亲本菌株的对照试验,得出多孢分离菌株较原始菌株在菌丝生长速度、出菇率和产量等性状方面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单孢杂交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较双亲显著增加,但产量表现为一个极显...
通过对杏鲍菇2个多孢分离菌株、2个单孢杂交菌株与其原始亲本菌株的对照试验,得出多孢分离菌株较原始菌株在菌丝生长速度、出菇率和产量等性状方面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单孢杂交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较双亲显著增加,但产量表现为一个极显著增加,另一个则极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鲍菇
多孢分离
单
孢
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保藏、组织分离和多孢分离三种菌株的生产性能评价
被引量:
1
3
作者
熊鹰
唐利民
姜邻
《中国食用菌》
2005年第6期24-26,共3页
研究了平菇杂优1号和鸡腿蘑Cc-1的保藏菌株、组织分离菌株和多孢分离菌株的菌丝培养特性和农艺性状,分别将3种不同来源的菌株进行了两两对峙培养,结果表明组织分离菌株和多孢分离菌株与保藏菌株间菌丝生长速率、密度、色泽及现蕾时间等...
研究了平菇杂优1号和鸡腿蘑Cc-1的保藏菌株、组织分离菌株和多孢分离菌株的菌丝培养特性和农艺性状,分别将3种不同来源的菌株进行了两两对峙培养,结果表明组织分离菌株和多孢分离菌株与保藏菌株间菌丝生长速率、密度、色泽及现蕾时间等方面没有明显差异,任意两菌株间均无拮抗。与保藏菌株相比较,鸡腿蘑多孢分离菌株在产量上有正负两种效应,而组织分离菌株增产均在10%以上。平菇所有分离菌株的子实体形态特征及产量均不如保藏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能
组织
分离
菌株
多孢分离
菌株
保藏菌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六妹羊肚菌多孢分离和组织分离菌株栽培出菇试验
被引量:
1
4
作者
王青
李闯
汪国莲
《中国食用菌》
2023年第4期80-84,共5页
对3个商业化栽培羊肚菌菌株进行了鉴定,通过多孢分离及组织分离2种方式分离菌株,并利用冬闲蔬菜大棚进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3个羊肚菌菌株均鉴定为六妹羊肚菌。2种分离方式下,六妹羊肚菌HY8后代分离菌株产量均高于菌株HA1和HY5。菌株HY...
对3个商业化栽培羊肚菌菌株进行了鉴定,通过多孢分离及组织分离2种方式分离菌株,并利用冬闲蔬菜大棚进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3个羊肚菌菌株均鉴定为六妹羊肚菌。2种分离方式下,六妹羊肚菌HY8后代分离菌株产量均高于菌株HA1和HY5。菌株HY8多孢分离后代菌株产量明显低于组织分离菌株,而菌株HA1和HY5多孢分离菌株产量略高于组织分离菌株。说明六妹羊肚菌不同菌株的大田表现差异较大,不同分离方式的后代菌株产量也存在一定差异。研究结果为羊肚菌生产中选择表现优良的菌株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妹羊肚菌
多孢分离
组织
分离
交配型基因
大棚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七妹羊肚菌多孢分离和组织分离菌株的栽培比较
5
作者
韦春某
莫忠妹
+6 位作者
何荣健
张志昌
冯立健
王涛
顾娇
杨田婷
顾昌华
《食用菌》
2025年第2期10-14,共5页
对商业化栽培的羊肚菌菌株进行分子鉴定和交配型鉴定,采用组织分离、多孢分离获得羊肚菌纯菌株,进行冬闲稻田搭建简易竹棚栽培试验。该菌株鉴定结果为七妹羊肚菌菌株(Morchella eximia),其交配型基因MAT1-1-1约为1 700 bp,MAT1-2-1约为1...
对商业化栽培的羊肚菌菌株进行分子鉴定和交配型鉴定,采用组织分离、多孢分离获得羊肚菌纯菌株,进行冬闲稻田搭建简易竹棚栽培试验。该菌株鉴定结果为七妹羊肚菌菌株(Morchella eximia),其交配型基因MAT1-1-1约为1 700 bp,MAT1-2-1约为1 200 bp。七妹羊肚菌多孢分离菌株(DB19)比组织分离菌株(19)的栽培种菌丝生长速度快、总产量高,单菇鲜(干)质量更高,菌盖更长、菌柄更短、出菇更密;多孢分离菌株形成的菌霜多,出菇均匀、品质更好。两种方式分离的七妹羊肚菌菌株栽培表现差异很大,多孢分离菌株表现优于组织分离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妹羊肚菌
组织
分离
多孢分离
分子鉴定
大棚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种简单的白灵菇单孢分离新方法
被引量:
4
6
作者
郑素月
卢月霞
张庆桥
《中国食用菌》
2013年第5期14-15,共2页
单孢分离是研究食用菌遗传育种的重要技术之一。介绍了1种简单、快速的利用琼脂块分离白灵菇单孢菌株的新方法。该方法不需特殊设备,操作简单、快速、准确,挑取的单核菌丝成功率达100%,值得推广到其它种类食用菌的单孢分离工作中。
关键词
白灵菇
多孢分离
单
孢
分离
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陇南野生黄色羊肚菌原始菌种的分离与提纯
7
作者
王永斌
朱秀娟
+2 位作者
马静静
卓平清
陈强
《种子科技》
2024年第22期1-4,共4页
以采集的陇南新鲜野生黄色羊肚菌为材料,采用组织分离、基质分离、多孢分离3种方法进行分离试验,试验表明,在20℃下,采用组织分离法,直接接种分离成功率为4%,采用悬挂接种分离法成功率为38%,采用双抗培养基法进行分离成功率为46%;采用...
以采集的陇南新鲜野生黄色羊肚菌为材料,采用组织分离、基质分离、多孢分离3种方法进行分离试验,试验表明,在20℃下,采用组织分离法,直接接种分离成功率为4%,采用悬挂接种分离法成功率为38%,采用双抗培养基法进行分离成功率为46%;采用多孢分离法成功率为88%;10℃下,采用基质分离法也可获得成功,但成功率为37.5%。通过比较分析,多孢分离方法最简单、所得菌丝长势旺、生长速度快、菌丝浓密,组织分离次之,基质分离最差。新鲜野生黄色羊肚菌的最佳分离方法是多孢分离法,其次是采用双抗培养基的组织分离法,一般经过2~3次提纯,可获得原始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黄色羊肚菌
双抗培养基
多孢分离
基质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方法分离的梯棱羊肚菌菌种的交配型检测
被引量:
1
8
作者
钟娟
初奕杉
+2 位作者
王晓艳
李桂伍
张平
《中国食用菌》
2022年第6期19-23,共5页
采用组织分离法、单孢分离法和多孢分离法3种方法对人工栽培的梯棱羊肚菌子实体进行菌种分离,后采用PCR扩增检测所得菌种的交配型基因。结果显示,组织分离法获得的10个菌株均只有MAT1-1-1交配型。单孢分离法获得的21个菌株只具有MAT1-1-...
采用组织分离法、单孢分离法和多孢分离法3种方法对人工栽培的梯棱羊肚菌子实体进行菌种分离,后采用PCR扩增检测所得菌种的交配型基因。结果显示,组织分离法获得的10个菌株均只有MAT1-1-1交配型。单孢分离法获得的21个菌株只具有MAT1-1-1或MAT1-2-1其中一种交配型,其中14个菌株携带MAT1-1-1基因,7个菌株携带MAT1-2-1基因。多孢分离法获得的6个菌株同时具有MAT1-1-1和MAT1-2-1两种交配型;多孢菌丝体经过继代培养,在转接至第6代时部分菌株开始丢失某一个交配型基因。研究结果对于梯棱羊肚菌的栽培生产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棱羊肚菌
组织
分离
单
孢
分离
多孢分离
子实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猴头菌新菌株宁猴6号的选育初报
被引量:
3
9
作者
阮瑞国
丁李春
陈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293-295,共3页
采用多孢分离技术产生多个新组合 ,经驯化筛选获得猴头新菌株宁猴 6号 ,宁猴 6号为适合用针叶林木屑物料栽培的新菌株。生物学特性表明 :猴头菌宁猴 6号菌丝生长适温 2 5~ 2 8℃ ,子实体生长适温 15~2 0℃ ,菌丝生长期短 ,36~ 4 0d...
采用多孢分离技术产生多个新组合 ,经驯化筛选获得猴头新菌株宁猴 6号 ,宁猴 6号为适合用针叶林木屑物料栽培的新菌株。生物学特性表明 :猴头菌宁猴 6号菌丝生长适温 2 5~ 2 8℃ ,子实体生长适温 15~2 0℃ ,菌丝生长期短 ,36~ 4 0d长满瓶底 ,栽培袋在常温下培养 4 3~ 5 0d菌丝满袋。室内栽培生物学效率达5 6 .0 0 % ,室外栽培生物学效率达 6 1.4 0 % ,子实体中型匀称近球型 ,柄短或无柄 ,刺长 0 .9~ 2 .2cm。宁猴 6号不仅适于阔叶木屑栽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猴6号品种
猴头菌
多孢分离
育种
针叶林木屑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种源鸡腿蘑Cc_1菌株的生产性能评价
被引量:
2
10
作者
熊鹰
唐利民
+1 位作者
姜邻
王波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1期111-114,共4页
研究了3种不同来源的7个鸡腿蘑Cc_1菌株的菌丝培养特征和农艺性状,还将7个菌株进行了两两对峙培养,结果表明克隆菌株和多孢分离菌株与保藏菌株间菌丝生长速率、密度、色泽及现蕾时间等方面没有明显差异,任意两菌株间均无拮抗。与保藏菌...
研究了3种不同来源的7个鸡腿蘑Cc_1菌株的菌丝培养特征和农艺性状,还将7个菌株进行了两两对峙培养,结果表明克隆菌株和多孢分离菌株与保藏菌株间菌丝生长速率、密度、色泽及现蕾时间等方面没有明显差异,任意两菌株间均无拮抗。与保藏菌株相比较,多孢分离菌株在产量上有正负两种效应,而克隆菌株增产均在1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能
克隆菌株
多孢分离
菌株
保藏菌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松杉木屑栽培香菇“宁香8号”的选育
被引量:
2
11
作者
阮瑞国
罗仰奋
+1 位作者
丁李春
陈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1年第3期383-384,共2页
香菇“宁香 8号”为适合用松杉木屑物料栽培的新菌株。生物学特性表明 :香菇宁香 8号适应范围广 (10~ 2 3℃ ) ,菌丝生长期短 (5 8~ 6 0d) ,生物效率高 (室内栽培 81.6 0 % ,生产中试 92 .85 % ) ,子实体中型匀称 ,柄细而短 ,伞厚 ,...
香菇“宁香 8号”为适合用松杉木屑物料栽培的新菌株。生物学特性表明 :香菇宁香 8号适应范围广 (10~ 2 3℃ ) ,菌丝生长期短 (5 8~ 6 0d) ,生物效率高 (室内栽培 81.6 0 % ,生产中试 92 .85 % ) ,子实体中型匀称 ,柄细而短 ,伞厚 ,含水量低 ,最突出的是适应松杉木屑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孢分离
育种
松杉木屑
栽培
宁香8号香菇
特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种源平菇杂优1号菌株的生产性能评价
被引量:
1
12
作者
熊鹰
唐利民
姜邻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1期127-130,共4页
研究了3种不同来源的7个菌株的菌丝培养特征和农艺性状,还将7个菌株进行了两两对峙培养,结果表明,克隆菌株和多孢分离菌株与保藏菌株间菌丝生长速率、密度、色泽及现蕾时间等方面没有明显差异,任意两菌株间均无拮抗,但所有分离菌株的子...
研究了3种不同来源的7个菌株的菌丝培养特征和农艺性状,还将7个菌株进行了两两对峙培养,结果表明,克隆菌株和多孢分离菌株与保藏菌株间菌丝生长速率、密度、色泽及现蕾时间等方面没有明显差异,任意两菌株间均无拮抗,但所有分离菌株的子实体形态特征及产量均不如保藏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能
克隆菌株
多孢分离
菌株
保藏菌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种羊肚菌菌种提纯复壮方法比较分析
被引量:
2
13
作者
尹玉飞
李明
+3 位作者
李守勉
李国杰
田景花
刘晓薇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6-44,共9页
羊肚菌菌种极易退化,提纯复壮是解决菌种退化的有效手段,但有关羊肚菌菌种提纯复壮技术的研究较少。为筛选出羊肚菌有效的菌种提纯复壮方法,本研究以六妹羊肚菌(M.sextelata)主栽品种‘G8’为供试菌株,采用单交配型菌株配对、子实体组...
羊肚菌菌种极易退化,提纯复壮是解决菌种退化的有效手段,但有关羊肚菌菌种提纯复壮技术的研究较少。为筛选出羊肚菌有效的菌种提纯复壮方法,本研究以六妹羊肚菌(M.sextelata)主栽品种‘G8’为供试菌株,采用单交配型菌株配对、子实体组织分离、多孢分离、原生质体再生4种方法对退化菌株进行提纯复壮,比较了复壮菌株的全交配型菌株比例、菌丝生长速度及生长势、菌核形成时间及数量、菌丝分枝角度、尖端菌丝细胞核数量、菌丝线粒体内活性氧含量等方面的指标。结果表明:4种方法以多孢分离效果最佳,全交配型菌株比例为100%,母种菌丝生长速度较对照快30%以上,达(15.95±0.05)mm/d;母种、原种菌核形成时间分别较对照早3和2 d,菌核浓密连成片状;菌丝一级、二级及尖端菌丝分枝角度均较小,分别为(57.63±7.99)°、(64.57±1.98)°、(62.72±10.19)°;尖端菌丝细胞核数量达(12.1±0.3)个,而对照仅为(5.4±0.3)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妹羊肚菌
菌种退化
多孢分离
提纯复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平菇菌种提纯复壮的简易方法
被引量:
3
14
作者
王燊基
《中国食用菌》
2000年第6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平菇
菌种
接纯复壮
多孢
集团
分离
法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杏鲍菇组织分离与多孢分离菌株评价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王波
唐利民
姜邻
熊鹰
机构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出处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0-11,共2页
文摘
杏鲍菇组织分离与多孢分离菌株拮抗与出菇比较试验结果表明 ,组织分离菌株与原始菌株之间无拮抗线出现 ,在产量上和出菇率上存在差异。多孢分离菌株与原始菌株之间形成了拮抗线 ,并且在出菇率和产量上差异较明显。
关键词
杏鲍菇
组织
分离
菌株
多孢分离
菌株
评价
出菇率
产量
菌株选育
分类号
S646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杏鲍菇多孢分离及单孢杂交初步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姚祥坦
张敏
徐素琴
机构
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嘉兴市农业经济局
出处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8-19,共2页
基金
嘉兴市科技局项目(2007BY6005)
文摘
通过对杏鲍菇2个多孢分离菌株、2个单孢杂交菌株与其原始亲本菌株的对照试验,得出多孢分离菌株较原始菌株在菌丝生长速度、出菇率和产量等性状方面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单孢杂交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较双亲显著增加,但产量表现为一个极显著增加,另一个则极显著降低。
关键词
杏鲍菇
多孢分离
单
孢
杂交
分类号
S646.14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保藏、组织分离和多孢分离三种菌株的生产性能评价
被引量:
1
3
作者
熊鹰
唐利民
姜邻
机构
四川省农科院食用菌开发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食用菌》
2005年第6期24-26,共3页
基金
四川省科技厅"十五"应用基础项目--"食用菌品种菌种质量保持方法研究"的部分内容
文摘
研究了平菇杂优1号和鸡腿蘑Cc-1的保藏菌株、组织分离菌株和多孢分离菌株的菌丝培养特性和农艺性状,分别将3种不同来源的菌株进行了两两对峙培养,结果表明组织分离菌株和多孢分离菌株与保藏菌株间菌丝生长速率、密度、色泽及现蕾时间等方面没有明显差异,任意两菌株间均无拮抗。与保藏菌株相比较,鸡腿蘑多孢分离菌株在产量上有正负两种效应,而组织分离菌株增产均在10%以上。平菇所有分离菌株的子实体形态特征及产量均不如保藏菌株。
关键词
生产性能
组织
分离
菌株
多孢分离
菌株
保藏菌株
Keywords
production performance
tissue isolation strains
multi- spore isolation strains
preservation strains
分类号
S646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六妹羊肚菌多孢分离和组织分离菌株栽培出菇试验
被引量:
1
4
作者
王青
李闯
汪国莲
机构
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
淮阴师范学院区域现代农业与环境保护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中国食用菌》
2023年第4期80-84,共5页
基金
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科研发展基金项目(HNY202004)。
文摘
对3个商业化栽培羊肚菌菌株进行了鉴定,通过多孢分离及组织分离2种方式分离菌株,并利用冬闲蔬菜大棚进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3个羊肚菌菌株均鉴定为六妹羊肚菌。2种分离方式下,六妹羊肚菌HY8后代分离菌株产量均高于菌株HA1和HY5。菌株HY8多孢分离后代菌株产量明显低于组织分离菌株,而菌株HA1和HY5多孢分离菌株产量略高于组织分离菌株。说明六妹羊肚菌不同菌株的大田表现差异较大,不同分离方式的后代菌株产量也存在一定差异。研究结果为羊肚菌生产中选择表现优良的菌株提供参考。
关键词
六妹羊肚菌
多孢分离
组织
分离
交配型基因
大棚栽培
Keywords
Morchella sextelata
multispore isolation
tissue isolation
mating type gene
greenhouse cultivation
分类号
S646.9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七妹羊肚菌多孢分离和组织分离菌株的栽培比较
5
作者
韦春某
莫忠妹
何荣健
张志昌
冯立健
王涛
顾娇
杨田婷
顾昌华
机构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农学院
出处
《食用菌》
2025年第2期10-14,共5页
基金
铜仁市科技计划项目(铜仁科研[2023]64号)
铜仁市羊肚菌优良品种引进与筛选试验(黔菌产学研融合[2021]01号)。
文摘
对商业化栽培的羊肚菌菌株进行分子鉴定和交配型鉴定,采用组织分离、多孢分离获得羊肚菌纯菌株,进行冬闲稻田搭建简易竹棚栽培试验。该菌株鉴定结果为七妹羊肚菌菌株(Morchella eximia),其交配型基因MAT1-1-1约为1 700 bp,MAT1-2-1约为1 200 bp。七妹羊肚菌多孢分离菌株(DB19)比组织分离菌株(19)的栽培种菌丝生长速度快、总产量高,单菇鲜(干)质量更高,菌盖更长、菌柄更短、出菇更密;多孢分离菌株形成的菌霜多,出菇均匀、品质更好。两种方式分离的七妹羊肚菌菌株栽培表现差异很大,多孢分离菌株表现优于组织分离菌株。
关键词
七妹羊肚菌
组织
分离
多孢分离
分子鉴定
大棚栽培
分类号
S603.8 [农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种简单的白灵菇单孢分离新方法
被引量:
4
6
作者
郑素月
卢月霞
张庆桥
机构
河北工程大学农学院
出处
《中国食用菌》
2013年第5期14-15,共2页
基金
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白灵菇优质品种的杂交选育及评价"
项目编号:11230908D-1-1
文摘
单孢分离是研究食用菌遗传育种的重要技术之一。介绍了1种简单、快速的利用琼脂块分离白灵菇单孢菌株的新方法。该方法不需特殊设备,操作简单、快速、准确,挑取的单核菌丝成功率达100%,值得推广到其它种类食用菌的单孢分离工作中。
关键词
白灵菇
多孢分离
单
孢
分离
遗传育种
Keywords
Pleurotus eryngii var. t uoliensis
Multispore isolation
Single spore isolation
Genetic breeding
分类号
S646.1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陇南野生黄色羊肚菌原始菌种的分离与提纯
7
作者
王永斌
朱秀娟
马静静
卓平清
陈强
机构
陇南师范学院
陇南特色农业生物资源研究开发中心
出处
《种子科技》
2024年第22期1-4,共4页
基金
甘肃省陇南市2022年度市级科技计划项目“陇南野生黄色羊肚菌的菌种分离及纯化研究”(2022-S-JH-11)
甘肃省青年科技基金项目“即食富硒羊肚菌特色优质产品研发及其安全性评价”(23JRRK0002)
陇南市科技计划项目“羊肚菌职能冷链保鲜技术研究及其精深加工”(2022-S-JH-08)。
文摘
以采集的陇南新鲜野生黄色羊肚菌为材料,采用组织分离、基质分离、多孢分离3种方法进行分离试验,试验表明,在20℃下,采用组织分离法,直接接种分离成功率为4%,采用悬挂接种分离法成功率为38%,采用双抗培养基法进行分离成功率为46%;采用多孢分离法成功率为88%;10℃下,采用基质分离法也可获得成功,但成功率为37.5%。通过比较分析,多孢分离方法最简单、所得菌丝长势旺、生长速度快、菌丝浓密,组织分离次之,基质分离最差。新鲜野生黄色羊肚菌的最佳分离方法是多孢分离法,其次是采用双抗培养基的组织分离法,一般经过2~3次提纯,可获得原始菌株。
关键词
野生黄色羊肚菌
双抗培养基
多孢分离
基质
分离
分类号
S646.7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方法分离的梯棱羊肚菌菌种的交配型检测
被引量:
1
8
作者
钟娟
初奕杉
王晓艳
李桂伍
张平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中国食用菌》
2022年第6期19-23,共5页
基金
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S202110542104)
生态环境部2019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项目(2019HJ2096001006)。
文摘
采用组织分离法、单孢分离法和多孢分离法3种方法对人工栽培的梯棱羊肚菌子实体进行菌种分离,后采用PCR扩增检测所得菌种的交配型基因。结果显示,组织分离法获得的10个菌株均只有MAT1-1-1交配型。单孢分离法获得的21个菌株只具有MAT1-1-1或MAT1-2-1其中一种交配型,其中14个菌株携带MAT1-1-1基因,7个菌株携带MAT1-2-1基因。多孢分离法获得的6个菌株同时具有MAT1-1-1和MAT1-2-1两种交配型;多孢菌丝体经过继代培养,在转接至第6代时部分菌株开始丢失某一个交配型基因。研究结果对于梯棱羊肚菌的栽培生产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
梯棱羊肚菌
组织
分离
单
孢
分离
多孢分离
子实体
Keywords
Morchella importuna
tissue isolation
single-spore isolation
multi-spore isolation
fruit body
分类号
S646.9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猴头菌新菌株宁猴6号的选育初报
被引量:
3
9
作者
阮瑞国
丁李春
陈华
机构
福建省宁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293-295,共3页
文摘
采用多孢分离技术产生多个新组合 ,经驯化筛选获得猴头新菌株宁猴 6号 ,宁猴 6号为适合用针叶林木屑物料栽培的新菌株。生物学特性表明 :猴头菌宁猴 6号菌丝生长适温 2 5~ 2 8℃ ,子实体生长适温 15~2 0℃ ,菌丝生长期短 ,36~ 4 0d长满瓶底 ,栽培袋在常温下培养 4 3~ 5 0d菌丝满袋。室内栽培生物学效率达5 6 .0 0 % ,室外栽培生物学效率达 6 1.4 0 % ,子实体中型匀称近球型 ,柄短或无柄 ,刺长 0 .9~ 2 .2cm。宁猴 6号不仅适于阔叶木屑栽培 。
关键词
宁猴6号品种
猴头菌
多孢分离
育种
针叶林木屑栽培
Keywords
Hericium erinaceus
multi-spore isolation
cultivation in sawdust of pine tree and Chinese fir
分类号
S646.9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种源鸡腿蘑Cc_1菌株的生产性能评价
被引量:
2
10
作者
熊鹰
唐利民
姜邻
王波
机构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出处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1期111-114,共4页
基金
四川省科技厅"十五"应用基础项目
文摘
研究了3种不同来源的7个鸡腿蘑Cc_1菌株的菌丝培养特征和农艺性状,还将7个菌株进行了两两对峙培养,结果表明克隆菌株和多孢分离菌株与保藏菌株间菌丝生长速率、密度、色泽及现蕾时间等方面没有明显差异,任意两菌株间均无拮抗。与保藏菌株相比较,多孢分离菌株在产量上有正负两种效应,而克隆菌株增产均在10%以上。
关键词
生产性能
克隆菌株
多孢分离
菌株
保藏菌株
Keywords
productlon performance
clone strains
multi-spore isolation strains
preservation strains
分类号
S646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松杉木屑栽培香菇“宁香8号”的选育
被引量:
2
11
作者
阮瑞国
罗仰奋
丁李春
陈华
机构
福建省宁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1年第3期383-384,共2页
文摘
香菇“宁香 8号”为适合用松杉木屑物料栽培的新菌株。生物学特性表明 :香菇宁香 8号适应范围广 (10~ 2 3℃ ) ,菌丝生长期短 (5 8~ 6 0d) ,生物效率高 (室内栽培 81.6 0 % ,生产中试 92 .85 % ) ,子实体中型匀称 ,柄细而短 ,伞厚 ,含水量低 ,最突出的是适应松杉木屑栽培。
关键词
多孢分离
育种
松杉木屑
栽培
宁香8号香菇
特征特性
Keywords
Shitake multi-spore isolation, Sawdust Cultivation of pine tree and Chinese fir
分类号
S646.12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种源平菇杂优1号菌株的生产性能评价
被引量:
1
12
作者
熊鹰
唐利民
姜邻
机构
四川省农科院食用菌开发研究中心
出处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1期127-130,共4页
基金
四川省科技厅"十五"应用基础项目--食用菌品种菌种质量保持方法研究的部分内容
文摘
研究了3种不同来源的7个菌株的菌丝培养特征和农艺性状,还将7个菌株进行了两两对峙培养,结果表明,克隆菌株和多孢分离菌株与保藏菌株间菌丝生长速率、密度、色泽及现蕾时间等方面没有明显差异,任意两菌株间均无拮抗,但所有分离菌株的子实体形态特征及产量均不如保藏菌株。
关键词
生产性能
克隆菌株
多孢分离
菌株
保藏菌株
Keywords
production perfomance
clone strains
multi-spore isolation strains
preservation strains
分类号
S646.14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4种羊肚菌菌种提纯复壮方法比较分析
被引量:
2
13
作者
尹玉飞
李明
李守勉
李国杰
田景花
刘晓薇
机构
河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河北省蔬菜重点实验室/河北省蔬菜产业协同创新中心
河北省邢台市柏乡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出处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6-44,共9页
基金
河北省羊肚菌产业技术研究院项目(2021HYY01D)
河北省现代种业科技创新专项食用菌现代种业科技创新团队(21326315D)
+2 种基金
珍稀食用菌标准化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V1648197919627)
羊肚菌产业技术提升(21526903D)
太行山区阜平县食用菌产业科技示范基地(20537301D).
文摘
羊肚菌菌种极易退化,提纯复壮是解决菌种退化的有效手段,但有关羊肚菌菌种提纯复壮技术的研究较少。为筛选出羊肚菌有效的菌种提纯复壮方法,本研究以六妹羊肚菌(M.sextelata)主栽品种‘G8’为供试菌株,采用单交配型菌株配对、子实体组织分离、多孢分离、原生质体再生4种方法对退化菌株进行提纯复壮,比较了复壮菌株的全交配型菌株比例、菌丝生长速度及生长势、菌核形成时间及数量、菌丝分枝角度、尖端菌丝细胞核数量、菌丝线粒体内活性氧含量等方面的指标。结果表明:4种方法以多孢分离效果最佳,全交配型菌株比例为100%,母种菌丝生长速度较对照快30%以上,达(15.95±0.05)mm/d;母种、原种菌核形成时间分别较对照早3和2 d,菌核浓密连成片状;菌丝一级、二级及尖端菌丝分枝角度均较小,分别为(57.63±7.99)°、(64.57±1.98)°、(62.72±10.19)°;尖端菌丝细胞核数量达(12.1±0.3)个,而对照仅为(5.4±0.3)个。
关键词
六妹羊肚菌
菌种退化
多孢分离
提纯复壮
Keywords
Morchella sextelata
strain degradation
multi-spore isolation
purification and rejuvenation
分类号
S646.9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平菇菌种提纯复壮的简易方法
被引量:
3
14
作者
王燊基
机构
福建省永定县食用菌站
出处
《中国食用菌》
2000年第6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平菇
菌种
接纯复壮
多孢
集团
分离
法
产量
分类号
S646.140.3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杏鲍菇组织分离与多孢分离菌株评价研究
王波
唐利民
姜邻
熊鹰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杏鲍菇多孢分离及单孢杂交初步研究
姚祥坦
张敏
徐素琴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保藏、组织分离和多孢分离三种菌株的生产性能评价
熊鹰
唐利民
姜邻
《中国食用菌》
200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六妹羊肚菌多孢分离和组织分离菌株栽培出菇试验
王青
李闯
汪国莲
《中国食用菌》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七妹羊肚菌多孢分离和组织分离菌株的栽培比较
韦春某
莫忠妹
何荣健
张志昌
冯立健
王涛
顾娇
杨田婷
顾昌华
《食用菌》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1种简单的白灵菇单孢分离新方法
郑素月
卢月霞
张庆桥
《中国食用菌》
201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陇南野生黄色羊肚菌原始菌种的分离与提纯
王永斌
朱秀娟
马静静
卓平清
陈强
《种子科技》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不同方法分离的梯棱羊肚菌菌种的交配型检测
钟娟
初奕杉
王晓艳
李桂伍
张平
《中国食用菌》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猴头菌新菌株宁猴6号的选育初报
阮瑞国
丁李春
陈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不同种源鸡腿蘑Cc_1菌株的生产性能评价
熊鹰
唐利民
姜邻
王波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松杉木屑栽培香菇“宁香8号”的选育
阮瑞国
罗仰奋
丁李春
陈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不同种源平菇杂优1号菌株的生产性能评价
熊鹰
唐利民
姜邻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4种羊肚菌菌种提纯复壮方法比较分析
尹玉飞
李明
李守勉
李国杰
田景花
刘晓薇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平菇菌种提纯复壮的简易方法
王燊基
《中国食用菌》
200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