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肢长骨骨折患者术后应用多学科协作式疼痛管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1
作者 徐金玥 吕玉玲 《智慧健康》 2024年第14期98-101,共4页
目的 观察四肢长骨骨折患者术后采取多学科协作式疼痛管理(pMDT)模式的效果。方法 抽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就诊的四肢长骨骨折手术患者65例为研究对象,采取红蓝信封法分设参比组(常规护理,n=32)、分析组(pMDT... 目的 观察四肢长骨骨折患者术后采取多学科协作式疼痛管理(pMDT)模式的效果。方法 抽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就诊的四肢长骨骨折手术患者65例为研究对象,采取红蓝信封法分设参比组(常规护理,n=32)、分析组(pMDT模式护理,n=33)。比较术后各项康复指标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d、术后2d、术后3d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比较干预前及干预1周后两组患者应对方式[采用简易应对问卷(SCSQ)]差异;比较干预1周后疼痛控制满意度[休斯顿疼痛情况调查表(HPOI)]差异。结果 与参比组比较,分析组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显著更短,术后1d、术后2d、术后3d VAS评分显著更低(P<0.05);干预1周后分析组VAS评分及SCSQ消极应对评分更低(P<0.05);疼痛控制各项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参比组(P<0.05)。结论 将pMDT模式应用于四肢长骨骨折术后护理中,能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改善应对方式,促进术后康复,提高疼痛护理满意度,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长骨骨折 术后疼痛 多学科协作式疼痛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协作式疼痛管理模式在四肢长骨骨折术后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卯姣娜 许红霞 《罕少疾病杂志》 2021年第2期97-98,共2页
目的研究多学科协作式疼痛管理模式(pMDT)在四肢长骨骨折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以及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间我院骨伤科收治的四肢长骨骨折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n=36)和对照组(n=36)... 目的研究多学科协作式疼痛管理模式(pMDT)在四肢长骨骨折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以及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间我院骨伤科收治的四肢长骨骨折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n=36)和对照组(n=36)。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pMDT模式,比较两组术后疼痛情况以及应对方式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12、24、48h疼痛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积极应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四肢长骨骨折术后护理中运用pMDT模式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以及改善患者的应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协作 疼痛管理 四肢长骨骨折 应对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士驱动多学科协作下食管癌根治术病人围术期疼痛管理方案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敏 曾苏华 +3 位作者 杜韫雨 章芳 王倩 鲍佳澜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3715-3720,共6页
目的:构建护士驱动多学科协作下食管癌根治术病人围术期疼痛管理方案,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将166例全身麻醉下行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病人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81例及观察组85例。对照组行常规疼痛护理管理,观察组构建并实施护士驱动... 目的:构建护士驱动多学科协作下食管癌根治术病人围术期疼痛管理方案,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将166例全身麻醉下行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病人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81例及观察组85例。对照组行常规疼痛护理管理,观察组构建并实施护士驱动多学科协作下食管癌根治术病人围术期疼痛管理方案。比较两组病人术后疼痛评分、血压、疼痛对活动的影响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疼痛得分及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疼痛对日常生活、情绪、步行能力、与他人的关系、睡眠及其他有助于康复活动的影响程度低于对照组(均P<0.05),病人对疼痛管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士驱动多学科协作下食管癌根治术病人围术期疼痛管理方案应用于食管癌手术病人,可以有效减轻病人疼痛,控制血压,降低疼痛对术后活动的影响,提高病人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疼痛管理 多学科协作 围术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协作延续护理模式在癌痛患者居家疼痛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蔡赛红 邢秀笑 +2 位作者 陈秋慧 陶庆松 谢浩芬 《中国乡村医药》 2020年第8期62-63,共2页
目的观察多学科协作延续护理模式在癌痛患者居家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6月行疼痛治疗出院后继续口服阿片类止痛药物的癌痛患者199例,实施前(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95例采用定期电话随访,实施后(2016年6月至2... 目的观察多学科协作延续护理模式在癌痛患者居家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6月行疼痛治疗出院后继续口服阿片类止痛药物的癌痛患者199例,实施前(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95例采用定期电话随访,实施后(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10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多学科协作延续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服药依从性和疼痛控制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服药依从性及疼痛控制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学科协作模式的延续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患者疼痛程度,并提高阿片类药物服药依从性和疼痛控制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协作 延续护理 药物疗法 疼痛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疼痛管理模式对结直肠手术患者PCIA镇痛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5
作者 熊鸣琴 邓建冬 +2 位作者 龚双喜 曹春乐 钟畅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34-338,共5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疼痛管理模式对结直肠手术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镇痛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我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接受结直肠手术患者38例作为观察组,2021年1月至... 目的探讨多学科疼痛管理模式对结直肠手术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镇痛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我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接受结直肠手术患者38例作为观察组,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接受结直肠手术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手术患者均接受PCIA镇痛,对照组采用常规疼痛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的多学科疼痛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h、12h、24h、48h及首次下床活动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PCIA平均按压次数、镇痛药物使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①镇痛效果:观察组在术后6h、12h及首次下床活动时VAS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CIA平均按压次数、镇痛药物使用量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②康复指标:观察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结论多学科疼痛管理模式可改善PCIA镇痛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管理 多学科协作 加速康复外科 患者自控静脉镇痛 结直肠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协作疼痛管理模式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围术期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7
6
作者 钟明莲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21期253-255,259,共4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疼痛管理模式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1月—2020年10月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疼痛管理模式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1月—2020年10月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上采取多学科协作疼痛管理模式,观察至患者出院。比较两组的疼痛程度、术后各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4 h两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72 h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初次下床、首次排气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9.09%,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学科协作疼痛管理模式能有效减轻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的术后疼痛,促进患者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协作疼痛管理 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 疼痛程度 术后恢复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合作疼痛管理联合间歇式充气压力治疗仪在肺癌手术患者中的护理价值 被引量:5
7
作者 杨瑞香 《医疗装备》 2022年第8期150-152,共3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合作疼痛管理联合间歇式充气压力治疗仪在肺癌手术患者中的护理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1年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收的96例进行肺癌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 目的探讨多学科合作疼痛管理联合间歇式充气压力治疗仪在肺癌手术患者中的护理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1年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收的96例进行肺癌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用多学科合作疼痛管理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间歇式充气压力治疗仪干预,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变化、护理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下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基础护理、疼痛护理、心理支持及健康指导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癌手术患者中采用多学科合作疼痛管理联合间歇式充气压力治疗仪进行干预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和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护理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合作疼痛管理 间歇充气压力治疗仪 肺癌 护理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协作在骨科疼痛关爱病房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肖祥华 张姣姣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第26期1-2,5,共3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管理在缓解骨科患者疼痛的应用。方法在骨科住院患者的疼痛管理中构建以护士为主导、麻醉师、临床医生、药剂师、中医治疗师共同参与的管理组织结构,明确疼痛管理目标,规范进行疼痛评估、采用多模式镇痛、超前镇痛、...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管理在缓解骨科患者疼痛的应用。方法在骨科住院患者的疼痛管理中构建以护士为主导、麻醉师、临床医生、药剂师、中医治疗师共同参与的管理组织结构,明确疼痛管理目标,规范进行疼痛评估、采用多模式镇痛、超前镇痛、个性化镇痛管理模式,配合镇痛宣教,充分满足骨科患者对镇痛的需要,以减轻疼痛对患者造成的生理、心理方面的不良影响。结果护士疼痛管理知识、态度、患者疼痛控制质量以及对疼痛管理满意度均得到明显提升。结论多学科协作在骨科疼痛关爱病房中实施有助于缓解患者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协作 护士 疼痛管理 骨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协作,专业化发展”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疼痛医学中心模式探讨
9
作者 祝斌 刘晓光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期44-44,共1页
2013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整合疼痛诊疗方面的优势资源成立了北医三院疼痛医学中心,采取多学科协作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实现疼痛“一站式”治疗。现予以简单介绍,供同道参考。
关键词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多学科协作 医学中心 疼痛 专业化 一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性术后康复模式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疼痛控制与功能优化中的应用研究
10
作者 王福荣 李刚刚 +2 位作者 牛金莲 齐正平 王德安 《临床医学进展》 2025年第1期218-227,共10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术后一体化康复模式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的有效性,并与传统的常规康复模式进行比较,以探究其对疼痛管理、功能恢复和生理指标改善的影响。方法:在青海省康复医院纳入100例接受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术后一体化康复模式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的有效性,并与传统的常规康复模式进行比较,以探究其对疼痛管理、功能恢复和生理指标改善的影响。方法:在青海省康复医院纳入100例接受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术后一体化康复组)和对照组(术后常规康复组),每组各50例。研究通过术后疼痛评分(VAS评分)、关节功能评分(HSS评分)和生理指标(如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水平)进行评估,并在术后即刻、术后1个月及术后6个月进行随访。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术后的疼痛评分和关节功能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s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integrated rehabilitation model in patients after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 and to compare it with traditional conventional rehabilitation models, focusing on its impact on pain management, functional recovery, and improvement of physiological indicators. Methods: A total of 100 patients who underwent TKA were enrolled at Qinghai Provincial Rehabilitation Hospital, randomly assigned 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integrated rehabilit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conventional rehabilitation group), with 5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study assessed postoperative pain scores (VAS), joint function scores (HSS), and physiological indicators (such as white blood cell count, C-reactive protein, and D-dimer levels), with follow-ups conducted immediately postoperative, at one month, and at six months post-surgery. Results: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significantly lower postoperative pain scores and higher functional scores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 (P < 0.01), indicating that the integrated rehabilitation model effectively controls postoperative pain and promotes functional recovery. Additionally, white blood cell counts and C-reactive protein level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gradually returned to normal ranges postoperatively, reflecting lower levels of inflammatory response. Furthermor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a lower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further validating the superiority of this model in promoting rehabilitation. Conclusion: The integrated rehabilitation model significantly improves postoperative pain management and functional recovery in patients after TKA, while reducing inflammatory responses and complication rates. The results provide scientific evidence for optimizing rehabilitation plans after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and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multi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in enhancing patient recovery. Future research should further explore the long-term effects of this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broader contex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术 术后康复 疼痛管理 功能恢复 多学科协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协作诊疗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髋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梦茜 周珩 张永珍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24年第11期1589-1592,共4页
目的:探讨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采取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多学科协作诊疗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8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3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 目的:探讨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采取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多学科协作诊疗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8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3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43例患者实施基于ERAS理念的多学科协作诊疗管理模式,两组均持续护理至患者出院,并随访观察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Harris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经基于ERAS理念的多学科协作诊疗管理模式干预后,患者术后疼痛有所减轻,髋关节功能恢复加快,肺部感染、便秘、压疮等并发症发生减少,患者生活质量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加速康复外科 多学科协作诊疗管理 术后疼痛 髋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疼痛管理模式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余晓娟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20期3552-3554,共3页
目的:分析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患者术后康复过程中多学科管理(PMDT)模式的应用成效,为后续提高PMDT的应用成效夯实临床基础。方法:通过方便抽样法,将2020年6月—2021年4月在本院接受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的90例患者根据时间先后顺序分成对... 目的:分析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患者术后康复过程中多学科管理(PMDT)模式的应用成效,为后续提高PMDT的应用成效夯实临床基础。方法:通过方便抽样法,将2020年6月—2021年4月在本院接受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的90例患者根据时间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5例。在围术期内,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多学科协作的镇痛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胸腔壁式引流管拔出时间、术后疼痛强度分数(NRS)、术后并发症、佩戴镇痛泵的不良反应、舒芬太尼使用量等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减少(P<0.01)、引流管拔出时间减少(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舒芬太尼使用量明显缩减(P<0.01),对比其他指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实施多学科协作管理模式,有利于加快患者痊愈步伐,具有较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疼痛管理 术后康复 多学科协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协作疼痛管理联合中药熏洗坐浴对高血压伴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和肛管压力及肿胀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丽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2年第28期67-69,共3页
目的 探究多学科协作疼痛管理联合中药熏洗坐浴对高血压伴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和肛管压力及肿胀程度的影响。方法 将高血压伴混合痔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将100例患者按照电脑随机法分组,观察组50例实施... 目的 探究多学科协作疼痛管理联合中药熏洗坐浴对高血压伴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和肛管压力及肿胀程度的影响。方法 将高血压伴混合痔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将100例患者按照电脑随机法分组,观察组50例实施多学科协作疼痛管理联合中药熏洗坐浴治疗,对照组50例实施常规护理,比较和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肛管压力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肿胀程度相较于对照组更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学科协作疼痛管理联合中药熏洗坐浴对缓解患者疼痛、减轻肿胀程度和降低肛管压力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研究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伴混合痔 多学科协作疼痛管理 中药熏洗坐浴 疼痛 肛管压力 肿胀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合作疼痛管理联合间歇式充气压力治疗仪在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韩璐 袁小婷 《医疗装备》 2020年第7期148-149,共2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合作疼痛管理联合间歇式充气压力治疗仪对肺癌手术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指标及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1月在医院进行肺癌胸腔镜手术的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 目的探讨多学科合作疼痛管理联合间歇式充气压力治疗仪对肺癌手术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指标及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1月在医院进行肺癌胸腔镜手术的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多学科合作疼痛管理联合间歇式充气压力治疗仪护理,比较两组VAS评分、术后指标及DVT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5 d VAS评分均较术后即刻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DVT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手术患者应用多学科合作疼痛管理联合间歇式充气压力治疗仪护理可有效降低VAS评分及DVT发生率,促进患者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多学科合作疼痛管理 间歇充气压力治疗仪 视觉模拟评分法 深静脉血栓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外科患者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多学科团队链式管理 被引量:23
15
作者 陈红 吴波 +1 位作者 刘静 黎湘艳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43-46,共4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团队链式管理在预防神经外科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中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1~10月神经外科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管理;2019年11月至2020年9月患者作为干预组,实施包括成立多学科围术期术中获得性... 目的探讨多学科团队链式管理在预防神经外科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中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1~10月神经外科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管理;2019年11月至2020年9月患者作为干预组,实施包括成立多学科围术期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链式管理小组、优化临床路径、行跨学科交接班链式管理。结果干预组高危手术体位安置规范率、术中防护措施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多学科团队链式管理能有效促进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闭环措施落实,降低神经外科术中压力性损伤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损伤 神经外科 多学科团队协作 管理 手术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协作护理管理在NSCLC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冯友清 林云月 邹端萍 《齐鲁护理杂志》 2021年第20期93-95,共3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护理管理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5月1日~2019年3月31日收治的60例NSCLC化疗患者按信封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化疗护理管理干预,研究组实施多学科团队协作(M...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护理管理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5月1日~2019年3月31日收治的60例NSCLC化疗患者按信封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化疗护理管理干预,研究组实施多学科团队协作(MDT)护理管理干预;比较两组静脉化疗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干预前后疼痛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结果:研究组化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NSCLC患者静脉化疗过程中采取“以护士为主导”的MDT管理,可降低化疗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疼痛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患者 多学科协作 护理管理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学科协作的围术期血糖管理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护理效果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敏洁 杨晨 +2 位作者 颜屹丽 韦锡娟 王艳梅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3年第11期1670-1675,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多学科协作模式的围术期血糖管理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临床护理效果。以加强围术期血糖管理为主要目标,打造针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全新管理模式。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6月医院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基于多学科协作模式的围术期血糖管理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临床护理效果。以加强围术期血糖管理为主要目标,打造针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全新管理模式。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6月医院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多学科协作的围术期血糖管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前等待时间、疼痛评分、血糖变化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实施基于多学科协作的围术期血糖管理后,观察组住院时间、术前等待时间短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多学科协作的围术期血糖管理应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可持续控制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血糖,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减轻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协作 围术期 血糖管理 髋部骨折 疼痛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学科协作的全程管理在肝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海英 高亚婷 陈瑶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2年第3期433-437,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多学科协作的全程管理在肝癌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医院收治的肝癌术后患者126例,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基于多... 目的探讨基于多学科协作的全程管理在肝癌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医院收治的肝癌术后患者126例,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基于多学科协作的全程管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症状困扰程度评分、生命意义感及康复指标。结果术后6 h、24 h、72 h及出院时,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观察组患者的症状困扰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癌症患者生命意义感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首次排气、首次排便、首次下床、肠鸣音恢复、首次进食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多学科协作的全程管理在肝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有助于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症状困扰情况,提升其生命意义感,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协作 全程管理 肝癌 术后 疼痛 症状困扰 生命意义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协作下加速康复外科集束化措施在甲状腺癌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2
19
作者 杨俏兰 李海量 +3 位作者 林丽 雷芬 邱雨 刘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394-1397,共4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下加速康复外科集束化措施在甲状腺癌手术中的研究。方法选取广东省某三甲医院普通外科入住的157例甲状腺癌患者,按要求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施以多学科协作下加速康复外科集束化措施和传统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下加速康复外科集束化措施在甲状腺癌手术中的研究。方法选取广东省某三甲医院普通外科入住的157例甲状腺癌患者,按要求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施以多学科协作下加速康复外科集束化措施和传统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体位综合征例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的疼痛评分、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体位综合征的发生例数、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明显低于传统护理措施下的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观察指标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学科协作是加速康复外科的重要保障,集束化护理促进加速康复外科有效开展,多学科协作下加速康复外科集束化措施能促进甲状腺癌手术患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多学科协作 集束化护理 甲状腺癌 疼痛管理 早期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式标准化管理在非实体多学科协作团队救护群体伤患者中的应用
20
作者 李怀英 玉铭 谭苏妮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5年第1期115-119,共5页
目的探究链式标准化管理在非实体多学科协作团队救护群体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创伤中心救治的32起群体性创伤事件中的11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发生的14起交通伤及1起... 目的探究链式标准化管理在非实体多学科协作团队救护群体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创伤中心救治的32起群体性创伤事件中的11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发生的14起交通伤及1起工地伤事件中的5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按常规启动群体伤救治应急预案组织救治;将2022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发生的17起交通伤事件中的60例患者分为干预组,采用改进后的群体伤多学科联合救治的链式标准化管理模式。比较两组3个抢救时间节点:应急响应时间、急诊科滞留时间、进入手术室时间,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和满意率。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应急响应时间、急诊科滞留时间、进入手术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后,干预组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行非实体创伤多学科救治模式的医疗机构在应对突发群体伤中,采用链式标准化管理模式,可以进一步缩短救治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 标准化管理 流程管理 非实体创伤多学科救治模 多学科协作团队 群体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