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C框架结构多层次地震损伤演化分析方法 被引量:3
1
作者 岳健广 钱江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6-134,共9页
为掌握地震作用下结构在破坏过程中由材料至整体结构不同层次的非线性状态,基于单元耦合技术、多层次损伤性能水准、多层次地震损伤模型,提出了RC框架结构多层次地震损伤演化分析方法。根据耦合界面上能量平衡原理建立的单元耦合技术,... 为掌握地震作用下结构在破坏过程中由材料至整体结构不同层次的非线性状态,基于单元耦合技术、多层次损伤性能水准、多层次地震损伤模型,提出了RC框架结构多层次地震损伤演化分析方法。根据耦合界面上能量平衡原理建立的单元耦合技术,能够同时准确计算结构整体力学性能和局部破坏细节,可用以结构多层次损伤数值模拟。按照"材料、截面、构件、楼层、结构"不同层次的破坏特征,提出了作为损伤性能评价标准的多层次损伤性能水准,且统一定义为五个水准。基于变形等价原理和广义力-变形曲线,建立了多层次地震损伤模型,其在各层次上具有一致的力学意义。以某原型RC框架结构试验为分析对象,详细阐述了结构多层次地震损伤演化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次损伤演化分析方法 多层次损伤性能水准 多层次地震损伤模型 单元耦合方法 原型RC框架结构
原文传递
混凝土结构多层次地震损伤模型 被引量:3
2
作者 岳健广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16,共9页
结构地震损伤始于材料层次,在截面、构件、楼层、结构层次逐步发展,终止于整体功能失效。为研究其在结构内部的演化机理,提出变形等价原理与广义力-变形关系。由此,建立在各层次上力学概念相一致的多层次地震损伤模型。依据各层次地震... 结构地震损伤始于材料层次,在截面、构件、楼层、结构层次逐步发展,终止于整体功能失效。为研究其在结构内部的演化机理,提出变形等价原理与广义力-变形关系。由此,建立在各层次上力学概念相一致的多层次地震损伤模型。依据各层次地震损伤破坏的一般规律,结合广义力-变形关系曲线,提出多层次损伤性能水准,定义临界损伤值与临界性能指标。利用归一化参数,以协调各层次广义损伤与性能水准的对应关系。基于大量试验数据及数值计算结果,分析临界性能点处的对应关系,通过数值回归方法得出各层次归一化参数。多层次地震损伤模型和多层次损伤性能水准能够正确计算和评价各层次损伤演化全过程与破坏状态,为进一步揭示结构地震损伤性能的内在规律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等价原理 广义力-变形曲线 广义损伤变量 多层次地震损伤模型 多层次损伤性能水准 损伤演化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DX基PBX炸药热损伤演化行为的量化表征 被引量:1
3
作者 许礼吉 段卓平 +2 位作者 白志玲 吴艳青 黄风雷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002-2013,共12页
炸药热损伤特征及演化行为对装药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综合采用微米级计算机断层扫描和定量图像分析方法,系统研究热处理过程中某RDX基PBX炸药内部产生的损伤特征,包括损伤形貌特征、损伤量化表征和损伤形成机制。炸药样品被加热到不同... 炸药热损伤特征及演化行为对装药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综合采用微米级计算机断层扫描和定量图像分析方法,系统研究热处理过程中某RDX基PBX炸药内部产生的损伤特征,包括损伤形貌特征、损伤量化表征和损伤形成机制。炸药样品被加热到不同温度,直至接近其临界点火温度,热损伤后炸药内部细观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产生RDX颗粒-粘结剂界面力学脱粘、RDX颗粒内部热分解形成微孔以及脱粘区域汇集形成连通孔隙等典型损伤特征。定量分析表征损伤的多个关键参量如孔隙率、孔隙尺寸分布、孔隙比表面积、球度和泛形复杂度等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揭示了RDX基PBX炸药热损伤形成机制和损伤演化规律。所得研究成果为研究热损伤对炸药点火响应的敏化机制、建立炸药损伤点火反应演化泛形模型提供了物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X炸药 细观结构 断层扫描 定量图像分析方法 损伤机制 损伤演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损伤模式的压力容器设计原理》近日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4
《化工设备与管道》 CAS 2020年第5期18-18,共1页
近日,由华东理工大学轩福贞、宫建国撰写的《基于损伤模式的压力容器设计原理》一书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全书以蠕变、疲劳、棘轮等8种高温压力容器主要的损伤模式为主线,针对每一种损伤模式均系统介绍了其演化机理、理论模型和设计分析方... 近日,由华东理工大学轩福贞、宫建国撰写的《基于损伤模式的压力容器设计原理》一书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全书以蠕变、疲劳、棘轮等8种高温压力容器主要的损伤模式为主线,针对每一种损伤模式均系统介绍了其演化机理、理论模型和设计分析方法,并依托典型案例的解析,系统梳理世界主要标准中相关分析路线的特点及应用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容器设计 损伤模式 设计分析方法 科学出版社 理论模型 演化机理 系统梳理 典型案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损伤模式的压力容器设计原理》近日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5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23-223,共1页
近日,由华东理工大学轩福贞、宫建国撰写的《基于损伤模式的压力容器设计原理》一书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全书以蠕变、疲劳、棘轮等8种高温压力容器主要的损伤模式为主线,针对每一种损伤模式均系统介绍了其演化机理、理论模型和设计分析方... 近日,由华东理工大学轩福贞、宫建国撰写的《基于损伤模式的压力容器设计原理》一书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全书以蠕变、疲劳、棘轮等8种高温压力容器主要的损伤模式为主线,针对每一种损伤模式均系统介绍了其演化机理、理论模型和设计分析方法,并依托典型案例的解析,系统梳理世界主要标准中相关分析路线的特点及应用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容器设计 损伤模式 设计分析方法 科学出版社 理论模型 演化机理 系统梳理 典型案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