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化学计量学结合多成分测定评价小儿金翘颗粒的质量 被引量:2
1
作者 付霆 钟亚春 +1 位作者 冯汉鸽 武欢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06-910,共5页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小儿金翘颗粒中6个成分含量,并结合化学计量学法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L/min;柱温为40...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小儿金翘颗粒中6个成分含量,并结合化学计量学法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L/min;柱温为40℃;检测波长为260 nm;进样量为4μL。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差异分析。结果:6个成分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经统计学分析,12批样品可分为3类,批次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绿原酸、4-二咖啡酰奎宁酸、连翘酯苷A的含量较甘草苷、连翘苷、甘草酸铵的含量高。结论:该研究可为小儿金翘颗粒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金翘颗粒 化学计量学 多成分测定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指纹图谱和多成分含量测定的金匮肾气丸质量评价研究
2
作者 曹朴琼 张满常 +2 位作者 马光宇 周应硕 李东亮 《食品与药品》 CAS 2024年第6期498-505,共8页
目的基于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多成分含量测定与化学模式识别相结合的方法评价不同批次金匮肾气丸的质量。方法采用Agilent HC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3%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 目的基于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多成分含量测定与化学模式识别相结合的方法评价不同批次金匮肾气丸的质量。方法采用Agilent HC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3%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40,280,330 nm,柱温35℃,进样量为10μl。以丹皮酚峰为参照峰,建立14批金匮肾气丸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进行相似度评价,指认共有峰,采用SPSS 19.0进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采用对照品比对指认化学成分并同时测定其含量。结果14批金匮肾气丸的指纹图谱中确定了12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927,指认出8个共有峰。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14批金匮肾气丸可聚为3类。没食子酸、5-羟甲基糠醛、莫诺苷、马钱苷、毛蕊花糖苷、肉桂酸、桂皮醛、丹皮酚的含量分别为0.165~0.372,0.243~1.216,0.199~0.458,0.227~0.366,0.683~0.884,0.027~0.048,0.043~0.248,0.480~0.974 mg/g。结论建立的金匮肾气丸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可为该品种的质量控制和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匮肾气丸 指纹图谱 聚类分析 成分分析 多成分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肺止咳散HPLC指纹图谱和多成分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1
3
作者 梁石芳 邵智燊 +3 位作者 黄宝珠 陈创华 陈晓颖 高晓霞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7-135,共9页
为了建立清肺止咳散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和多成分含量测定的方法,为其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本试验采用HPLC法,建立12批清肺止咳散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以《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评价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并结合主... 为了建立清肺止咳散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和多成分含量测定的方法,为其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本试验采用HPLC法,建立12批清肺止咳散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以《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评价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筛选质量标志物,同时测定清肺止咳散中被指认的质量标志物的含量。结果显示,12批样品共确定33个共有峰,指认了绿原酸、苦杏仁苷、柚皮苷、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和白花前胡甲素7个特征性成分;12批样品按不同厂家聚为3个组,筛选出绿原酸、苦杏仁苷、柚皮苷和黄芩苷4个质量标志物,各成分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5.2%~101.2%;12批样品中绿原酸、苦杏仁苷、柚皮苷和黄芩苷含量范围分别为0.65~7.09、3.45~8.98、0.95~10.60和4.03~25.83 mg/g。本试验所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和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简便、稳定,可为清肺止咳散的质量控制和品质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肺止咳散 高效液相色谱(HPLC) 色谱指纹图谱 化学模式识别 多成分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指纹图谱和多成分测定的天王补心丸质量控制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沈丹萍 姜鹏 詹常森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40-1248,共9页
天王补心丸临床上已有一定疗效,但严重缺少较全面的质量控制,以期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建立天王补心丸指纹图谱和7个成分含量同时测定的方法,并结合化学计量学等方法寻找天王补心丸质量稳定的关键... 天王补心丸临床上已有一定疗效,但严重缺少较全面的质量控制,以期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建立天王补心丸指纹图谱和7个成分含量同时测定的方法,并结合化学计量学等方法寻找天王补心丸质量稳定的关键因素,为其科学全面的质量控制和评价提供参考。建立了15批天王补心丸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6,共标定了25个共有峰,指认出13个成分,对其中7个药效成分(α-亚麻酸、丹酚酸B、甘草酸、五味子醇甲、β-细辛醚、3,6′-二芥子酰基蔗糖和藁本内酯)建立含量测定方法,进一步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 discriminate analysis,PLS-DA)得到控制天王补心丸质量稳定性的关键药效物质为3,6′-二芥子酰基蔗糖、α-亚麻酸和β-细辛醚。结果表明建立的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专属性强,稳定,可靠,提示3,6′-二芥子酰基蔗糖、α-亚麻酸和β-细辛醚是保障天王补心丸批次间质量稳定性的关键药效物质,可较为全面地对天王补心丸进行质量控制,为其质量评价和标准建立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王补心丸 指纹图谱 多成分含量测定 统计学 质量评价
原文传递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五味香连丸中10种成分含量
5
作者 吴璐叶 杨正英 于上林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9期114-118,共5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五味香连丸中盐酸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延胡索乙素、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柠檬苦素、芍药苷10种成分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Waters SunFire C_(18)柱(250 mm×4.6...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五味香连丸中盐酸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延胡索乙素、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柠檬苦素、芍药苷10种成分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Waters SunFire C_(18)柱(250 mm×4.6 mm,5µm),流动相为含0.02%三乙胺的0.02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pH至3.5)-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225 nm,进样量为10µL。结果盐酸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延胡索乙素、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柠檬苦素、芍药苷的质量浓度分别在6.852~51.39µg/mL、2.956~22.17µg/mL、2.918~21.88µg/mL、4.643~34.82µg/mL、4.871~36.53µg/mL、4.007~30.05µg/mL、4.519~33.89µg/mL、4.482~33.62µg/mL、2.724~20.43µg/mL、2.809~21.07µ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2,n=6);定量限分别为0.66,0.31,0.29,0.45,0.48,0.41,0.42,0.46,0.27,0.28µg/mL;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结果的RSD均小于2.0%(n=6);回收率分别为100.36%,98.74%,98.71%,99.67%,99.86%,99.59%,98.70%,98.38%,98.25%,98.72%,RSD分别为0.89%,1.02%,1.04%,1.17%,0.84%,1.15%,1.33%,1.20%,1.07%,1.23%(n=6)。3批样品中上述成分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165~1.192 mg/g、0.5231~0.5276 mg/g、0.4997~0.5011 mg/g、0.6814~0.6889 mg/g、0.6977~0.7002 mg/g、0.6068~0.6134 mg/g、0.5801~0.5837 mg/g、0.4277~0.4422 mg/g、0.4101~0.4165 mg/g、0.4002~0.4013 mg/g(n=2)。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可行、结果准确可靠、稳定性好,可用于同时测定五味香连丸中10种成分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五味香连丸 多成分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的梅花多成分含量测定及不同花期的质量分析
6
作者 梁月仪 吕渭升 +5 位作者 黄爽 杨洁 侯栩轩 陈志鹏 夏天睿 何广铭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8-399,共12页
为了比较不同花期梅花药材质量的差异,采集了45批不同花期的梅花药材,采用UPLC法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梅花药材中9个成分含量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通过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HCA)、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 为了比较不同花期梅花药材质量的差异,采集了45批不同花期的梅花药材,采用UPLC法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梅花药材中9个成分含量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通过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HCA)、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式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等对45批梅花药材进行不同花期鉴别和分类。研究结果显示:所建立的方法能够使样品中的各指标成分达到良好分离,新绿原酸、绿原酸等酚酸类成分含量随着生长期的增长而减少;而金丝桃苷、异槲皮苷、芦丁、槲皮素-3-O-新橙皮苷等黄酮类成分则是盛花期含量高于其他时期。从HCA和PCA分析中可发现45批梅花样品可明显区分为2类,从OPLS-DA分析结果可得出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是区分不同生长期贡献较大的3种成分,可作为指导梅花药材质量控制的关键成分,从而进一步对三种花期进行区分。由此可见,本研究建立的UPLC方法准确度良好,结合化学计量分析,该方法可用于区分不同花期梅花药材质量的差异性,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 花期 化学计量学 多成分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盆草饮片及其提取物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与多成分含量测定
7
作者 孟颖 韩怡 +3 位作者 常晓艳 屈芸 钱伟 蒋志涛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21期33-38,共6页
目的评价垂盆草饮片及其提取物的质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垂盆草饮片中没食子酸、金丝桃苷、木犀草苷、槲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素的含量,色谱柱为Hanbon Hedera ODS-2 C_(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 目的评价垂盆草饮片及其提取物的质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垂盆草饮片中没食子酸、金丝桃苷、木犀草苷、槲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素的含量,色谱柱为Hanbon Hedera ODS-2 C_(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没食子酸)和350 nm(金丝桃苷、木犀草苷、槲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素),柱温为35℃,进样量为20μL。建立15批垂盆草饮片及其提取物的HPLC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进行相似度评价,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对垂盆草饮片及其提取物进行质量评价。结果15批垂盆草饮片中6种成分平均含量为0.0054%~0.0488%,RSD为3.05%~24.84%;15批垂盆草提取物中6种成分的平均含量为0.0323%~0.2725%,RSD为44.06%~77.20%。共确定20个共有峰,指认出峰1为没食子酸、峰9为金丝桃苷、峰10为木犀草苷、峰15为槲皮素、峰18为山柰酚、峰20为异鼠李素。垂盆草饮片相似度为0.739~0.942,垂盆草提取物相似度为0.735~0.998。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垂盆草饮片及其提取物分别得到2个和3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分别为97.130%,94.648%;垂盆草饮片及其提取物主成分综合得分排序按样品编号从大至小分别为S2>S1>S3>S4>S5>S6>S9>S7>S8>S10>S12>S13>S11>S14>S15,T14>T12>T15>T13>T11>T7>T9>T1>T2>T8>T3>T10>T4>T6>T5。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快速、稳定可靠,可用于垂盆草饮片及其提取物的质量控制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盆草 高效液相色谱法 指纹图谱 多成分含量测定 成分分析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化学识别模式的金花三宝口服液HPLC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含量测定研究
8
作者 林婧 梁洁 +4 位作者 莫迎 陈睿 韦宏官 孙良广 韦俏娜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5-85,共11页
基于化学识别模式,建立HPLC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含量测定,为金花三宝口服液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采用HPLC法,以Capcell Pak C_(18)(250mm×4.6mm,5μm)为色谱柱,流速为0.8mL·min^(-1),流动相是甲醇(A)-0.1%磷酸水(B),柱温为30℃,... 基于化学识别模式,建立HPLC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含量测定,为金花三宝口服液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采用HPLC法,以Capcell Pak C_(18)(250mm×4.6mm,5μm)为色谱柱,流速为0.8mL·min^(-1),流动相是甲醇(A)-0.1%磷酸水(B),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检测波长为266nm;建立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6个成分的含量,采用聚类分析(CA),主成分分析(PCA)以及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对数据进行分析。指纹图谱共确定了13个共有峰,并指认了6个成分;相似度值为0.958以上;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将样品划分为2类,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筛选出峰12,新绿原酸,芦丁等8个质量差异标志成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10批金花三宝口服液中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A、芦丁、异绿原酸C的平均含量依次为:0.2183,0.8465,0.1644,0.3790,0.0749,0.1701mg·mL^(-1)。本研究所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及多成分的含量测定准确,稳定可行,可为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花三宝口服液 化学识别模式 指纹图谱 多成分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肾定喘丸气相色谱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含量测定研究
9
作者 程宏辉 江涛 +5 位作者 陈丽斯 温德源 苏锐辉 曾晨 汤迎湛 李高捷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11期3036-3040,共5页
目的建立固肾定喘丸气相色谱(GC)指纹图谱,并测定α-蒎烯、芳樟醇、樟脑、龙脑、桂皮醛、乙酸龙脑酯和丹皮酚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HP-5色谱柱(30 m×0.32 mm,0.25μm);进样口温度为230℃;程序升温;分流比为10∶1。结果建立了16... 目的建立固肾定喘丸气相色谱(GC)指纹图谱,并测定α-蒎烯、芳樟醇、樟脑、龙脑、桂皮醛、乙酸龙脑酯和丹皮酚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HP-5色谱柱(30 m×0.32 mm,0.25μm);进样口温度为230℃;程序升温;分流比为10∶1。结果建立了16批固肾定喘丸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8,共标定了16个共有峰,对其中7个成分(α-蒎烯、芳樟醇、樟脑、龙脑、桂皮醛、乙酸龙脑酯、丹皮酚)进行含量测定,质量浓度分别在16.96~169.64、12.75~127.45、267.89~2678.94、75.60~755.96、273.92~2739.24、142.99~1429.92、608.88~6088.80μg·mL^(-1)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7个成分平均回收率(n=6)在98.37%~99.79%,RSD均小于1.5%。结论建立的气相色谱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专属性强、精密度高、稳定、准确,可全面对固肾定喘丸进行质量控制,为其质量评价和标准建立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肾定喘丸 指纹图谱 多成分含量测定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一味草果丸气相色谱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含量测定研究
10
作者 王佩 苏玫匀 +3 位作者 殷燕 吴明慧 朱业锦 谢和兵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12期3340-3345,共6页
目的 建立十一味草果丸气相色谱法(GC)指纹图谱,并测定其中桉油精、丁香酚、土木香内酯、异土木香内酯、去氢木香内酯的含量。方法 采用SH-WAX(0.25 mm×0.25 μm×30 m)毛细管柱;进样口温度为220℃;检测器温度为240℃;程序升温... 目的 建立十一味草果丸气相色谱法(GC)指纹图谱,并测定其中桉油精、丁香酚、土木香内酯、异土木香内酯、去氢木香内酯的含量。方法 采用SH-WAX(0.25 mm×0.25 μm×30 m)毛细管柱;进样口温度为220℃;检测器温度为240℃;程序升温;分流比为10∶1。结果 建立了10批十一味草果丸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9,共标定了20个共有峰,对其中5个成分(桉油精、丁香酚、土木香内酯、异土木香内酯、去氢木香内酯)进行含量测定,各成分质量浓度分别在0.80~7.98 μg·mL^(-1),34.93~349.30 μg·mL^(-1),19.66~196.57 μg·mL^(-1),23.44~234.39 μg·mL^(-1),14.21~142.14 μg·mL^(-1)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高、中、低浓度的平均加样回收率(n=3)分别在90.68%~92.66%、95.44%~96.42%、99.59%~102.38%、98.34%~103.04%、98.94%~101.66%。结论 建立的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专属性强、精密度高、稳定可靠,可较为全面地对十一味草果丸进行质量控制,为其质量评价和标准建立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一味草果丸 气相色谱法 指纹图谱 多成分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金银花口服液中6种成分含量
11
作者 胡潇漓 高昌 黄平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19期101-103,共3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金银花口服液中新绿原酸、绿原酸、咖啡酸、芦丁、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C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Shimadzu-GL C18柱(250 mm×4.6 mm,5µ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金银花口服液中新绿原酸、绿原酸、咖啡酸、芦丁、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C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Shimadzu-GL C18柱(250 mm×4.6 mm,5µ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20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µL。结果新绿原酸、绿原酸、咖啡酸、芦丁、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C的质量浓度分别在6.52~62.5µg/mL、15.48~154.8µg/mL、1.82~18.2µg/mL、2.62~26.2µg/mL、3.34~33.4µg/mL、2.18~21.8µ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2≥0.9993,n=6);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结果的RSD均小于3.0%;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95%,101.37%,99.34%,97.85%,100.94%,98.95%,RSD分别为2.06%,1.91%,2.54%,1.58%,2.18%,1.66%(n=6)。3批样品中上述6种成分的含量分别为0.3502~0.3944 mg/mL、0.8513~0.9214 mg/mL、0.0349~0.0370 mg/mL、0.0837~0.1091 mg/mL、0.1079~0.1172 mg/mL、0.1264~0.1362 mg/mL。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专属性和重复性好,可用于同时测定金银花口服液中6种成分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金银花口服液 多成分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波长-UPLC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含量测定对胡黄连总苷胶囊的质量控制研究
12
作者 丁丽 蔡楠 +1 位作者 宋兆辉 何毅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21期48-51,共4页
目的建立多波长-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测定胡黄连总苷胶囊指纹图谱及多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BEH C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流动相为0.1%甲酸-乙腈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0~6 min 260 nm、6~10 min 300 nm... 目的建立多波长-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测定胡黄连总苷胶囊指纹图谱及多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BEH C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流动相为0.1%甲酸-乙腈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0~6 min 260 nm、6~10 min 300 nm、10~22 min 270 nm,流速为0.35 ml/min,柱温30℃。结果在建立的指纹图谱中共标定了16个共有峰,并用对照品指认11个共有峰,指纹图谱相似度均≥0.99;测定其中5个成分(草夹竹桃苷、香草酸、胡黄连苷Ⅰ、胡黄连苷Ⅱ、胡黄连苷Ⅳ)的含量测定结果在范围内呈线性相关;平均加样回收率97.60%~103.90%,RSD为1.79%~2.14%;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实验RSD均≤1.45%。结论该方法重复性好、准确度高,可用于胡黄连总苷胶囊的质量控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 多成分含量测定 指纹图谱 胡黄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指纹图谱结合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的苗药紫藤根质量评价
13
作者 罗健菱 胡家震 +4 位作者 唐娟 邓斌 马彬焰 邰通芝 胡成刚 《江西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26-31,35,共7页
目的:建立苗药紫藤根药材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指纹图谱及4个黄酮类成分含量测定方法,为全面评价其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UPLC建立紫藤根药材指纹图谱,对不同产地药材进行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同时对4个黄酮类成分含... 目的:建立苗药紫藤根药材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指纹图谱及4个黄酮类成分含量测定方法,为全面评价其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UPLC建立紫藤根药材指纹图谱,对不同产地药材进行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同时对4个黄酮类成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建立了紫藤根UPLC指纹图谱,确定19个共有峰,指认了其中4个成分,分别为鸢尾苷、芒柄花苷、紫藤苷、biochanin A 7-O-glucoside。12批紫藤根药材相似度介于0.839至0.975之间;聚类分析可将不同产地的药材分为3类,表明不同产地药材存在一定差异;含量测定结果显示,安徽亳州产地药材鸢尾苷含量最高、湖南湘阴产地药材芒柄花苷含量最高,两地4个指标性成分总含量较高且稳定。结论:该方法可以有效评价不同产区紫藤根药材的质量差异性,为其质量控制和药材选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药 紫藤根 薄层色谱及指纹图谱 多成分含量测定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ELSD同时测定酸枣仁中6种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8
14
作者 赵祥升 杨美华 +3 位作者 弓宝 陈德力 周亚奎 孔维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36期149-152,164,共5页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酸枣仁中6种成分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检测器(HPLC-ELSD)法。方法 经70%乙醇超声提取80 min,采用Kromasil C18(250 mm×4.6 mm,5.0μm)色谱柱进行分离,以乙腈-0.1%乙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酸枣仁中6种成分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检测器(HPLC-ELSD)法。方法 经70%乙醇超声提取80 min,采用Kromasil C18(250 mm×4.6 mm,5.0μm)色谱柱进行分离,以乙腈-0.1%乙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35℃;ELSD检测,载气流速为2.9 mL/min,漂移管温度为100℃,测定酸枣仁中斯皮诺素、酸枣仁皂苷A、酸枣仁皂苷D、酸枣仁皂苷B、酸枣仁皂苷B1和白桦脂酸6种成分的含量。回收率计算采用外标法,按峰面积计算。结果 斯皮诺素、酸枣仁皂苷A、酸枣仁皂苷D、酸枣仁皂苷B、酸枣仁皂苷B1和白桦脂酸在各自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1);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4.91%-99.35%,RSD为0.78%-1.23%。不同产地酸枣仁中6种成分的含量差异较大,斯皮诺素和白桦脂酸的含量最高,3批样品中检测到酸枣仁皂苷B1。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酸枣仁中多成分的同时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枣仁 多成分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检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中药丹参中水溶性和脂溶性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11
15
作者 娄子洋 张海 +4 位作者 李翔 朱臻宇 赵亮 张国庆 柴逸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0-193,共4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丹参中2种水溶性成分和2种脂溶性成分的方法。方法:HPLC-DAD法,采用Agilent Zorbax TC C18柱(4.6mm×250mm,5μm),以甲醇:2%醋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0~15min,30%B~40%B;15~20min,40%B~60%B;20~25min,60%B~...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丹参中2种水溶性成分和2种脂溶性成分的方法。方法:HPLC-DAD法,采用Agilent Zorbax TC C18柱(4.6mm×250mm,5μm),以甲醇:2%醋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0~15min,30%B~40%B;15~20min,40%B~60%B;20~25min,60%B~90%B;25~40min,90%B。检测波长为281nm,柱温:35℃。结果:迷迭香酸、丹酚酸B、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浓度分别在3.76~120.20μg·ml-1(r=0.9999)、34.20~1094.5μg·ml-1(r=0.9999)、0.64~20.32μg·ml-1(r=0.9999)、1.02~32.72μg·ml-1(r=0.9996)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4种成分精密度试验RSD<1%。48h内稳定性RSD<1%。加样回收率为99.72%~100.63%。结论:该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分离效果好,能同时测定丹参中迷迭香酸、丹酚酸B、隐丹参酮及丹参酮ⅡA四种有效成分的含量,结果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多成分含量测定 迷迭香酸 丹酚酸B 隐丹参酮 丹参酮ⅡA 高压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生脉注射液中9种成分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进 张平 +3 位作者 唐海涛 刘汉清 刘霖 唐云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08-512,共5页
目的建立生脉注射液(红参、麦冬、五味子)9种成分(8种皂苷和1种木脂素)同时测定的方法。方法HPLC法的色谱条件为Waters symmetry shieldTM RP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symmetryshieldTM RP18预柱,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 目的建立生脉注射液(红参、麦冬、五味子)9种成分(8种皂苷和1种木脂素)同时测定的方法。方法HPLC法的色谱条件为Waters symmetry shieldTM RP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symmetryshieldTM RP18预柱,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03 nm,柱温30℃。结果 9种成分(Rg1、Re、Rf、Rb1、Rc、Rb2、Rb3、Rd、五味子醇甲)具有良好的分离度,各成分的质量浓度和相应的峰面积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1),精密度、重复性及加样回收率的RSD均小于3.61%。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且能同时测定生脉注射液中9种成分,可作为本品多成分内控质量的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脉注射液 HPLC 多成分定量测定 8种皂苷成分 五味子醇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何首乌中四个有效成分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被引量:16
17
作者 徐向红 平欲晖 谢一辉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8-59,共2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同时测定制何首乌中二苯乙烯苷、黄豆苷元、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5μm,250 mm×4.6 mm);柱温35℃;流速1.2 ml/min;检测波长280nm;流动相为甲醇∶0...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同时测定制何首乌中二苯乙烯苷、黄豆苷元、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5μm,250 mm×4.6 mm);柱温35℃;流速1.2 ml/min;检测波长280nm;流动相为甲醇∶0.5%醋酸溶液(42∶58)。结果被测定峰与其他组分峰完全分离。二苯乙烯苷、黄豆苷元、大黄素甲醚和大黄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908 4~9.084μg(R2=0.999 8),0.1236~1.236μg(R2=0.999 7),0.6048~6.048μg(R2=0.999 9),0.3648~3.648μg(R2=0.999 2);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100.2%,(RSD=1.9%),98.53%(RSD=2.0%),100.7%(RSD=2.8%)和99.95%(RSD=2.0%)。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重复性好,可作为制何首乌中二苯乙烯苷、黄豆苷元、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的含量测定方法,并易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何首乌 二苯乙烯苷 黄豆苷元 大黄素 大黄素甲醚 多成分同时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雪莲大孔树脂提取物指纹图谱研究与3种活性成分含量测定 被引量:5
18
作者 葛亮 豆浩然 +2 位作者 曹飒丽 付京 倪健 《中南药学》 CAS 2014年第3期199-202,287,共5页
目的采用HPLC法建立天山雪莲大孔树脂提取物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3种主要活性成分芦丁、紫丁香苷和绿原酸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含0.8%醋酸,0.2%三乙胺),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70... 目的采用HPLC法建立天山雪莲大孔树脂提取物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3种主要活性成分芦丁、紫丁香苷和绿原酸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含0.8%醋酸,0.2%三乙胺),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70 nm;流速为1 mL·min-1;柱温为30℃,记录各批次天山雪莲大孔树脂提取物的相关数据并同时测定3种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结果确立了天山雪莲大孔树脂提取物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3种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结论该方法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采用指纹图谱并结合主要活性成分含量测定可稳定控制天山雪莲大孔树脂提取物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雪莲 大孔树脂提取物 高效液相色谱法 指纹图谱 多成分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同时测定栀子药材中两类活性成分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云 吴建雄 +5 位作者 石伟 杨素德 万琴 毕宇安 王振中 萧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11期2229-2234,共6页
目的:本文建立了同时测定栀子药材中有机酸类(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等)、环烯醚萜苷类(京尼平苷酸、去乙酰车叶草酸甲酯、京尼平龙胆双糖苷、栀子苷等)2类有效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用于栀子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采用K... 目的:本文建立了同时测定栀子药材中有机酸类(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等)、环烯醚萜苷类(京尼平苷酸、去乙酰车叶草酸甲酯、京尼平龙胆双糖苷、栀子苷等)2类有效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用于栀子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采用Kromasil C18(250×4.6 mm,5μm);流动相:乙腈(A)-0.1%磷酸溶液(B),梯度洗脱,0-10 min,5%→10%(A);10-20 min,10%→18%(A);20-30 min,18%→20%(A);流速1 m L·min-1,进样量10μL,柱温35℃,检测波长为324 nm和238 nm。结果:20 min内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京尼平苷酸、去乙酰车叶草酸甲酯、京尼平龙胆双糖苷、栀子苷等被测组分均出峰且均达到基线分离;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新绿原酸:Y=24.62X-0.462(r=0.999 9);绿原酸:Y=27.76X-3.045(r=0.999 9);隐绿原酸:Y=24.07X-0.569(r=0.999 8);京尼平苷酸:Y=12.95X-1.088(r=1.000 0);去乙酰车叶草酸甲酯:Y=14.57X-0.693(r=0.999 8);京尼平龙胆双糖苷:Y=7.261X-0.117(r=0.999 9);栀子苷:Y=13.60X-13.59(r=0.999 9),平均回收率均在95%-105%。结论:该检测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可为栀子药材多成分质量控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栀子 多成分含量测定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鼻敏感颗粒中的11种成分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先林 陈慧 +2 位作者 邹静 彭懿 刘志辉 《中南药学》 CAS 2017年第9期1280-1285,共6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鼻敏感颗粒中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甘草苷、肉桂酸、毛蕊异黄酮、甘草酸、6-姜辣素、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的方法。方法采用Hedera-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0.1...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鼻敏感颗粒中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甘草苷、肉桂酸、毛蕊异黄酮、甘草酸、6-姜辣素、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的方法。方法采用Hedera-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10 nm,柱温30℃。结果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甘草苷、肉桂酸、毛蕊异黄酮、甘草酸、6-姜辣素、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线性范围分别为0.6175~19.76μg·mL^(-1)(r=0.9999)、0.6494~20.78μg·mL^(-1)(r=0.9999)、0.2142~13.71μg·mL^(-1)(r=0.9999)、0.082 40~5.275μg·mL^(-1)(r=0.9999)、0.1558~9.970μg·mL^(-1)(r=0.9999)、1.888~60.42μg·mL^(-1)(r=0.9999)、0.1581~10.12μg·mL^(-1)(r=0.9999)、0.1616~10.34μg·mL^(-1)(r=0.9999)、0.077 80~4.980μg·mL^(-1)(r=0.9999)、0.080 00~5.120μg·mL^(-1)(r=0.9999)、0.082 90~5.305μg·mL^(-1)(r=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7%(RSD=2.3%)、102.2%(RSD=1.7%)、98.9%(RSD=2.7%)、100.0%(RSD=2.4%)、98.9%(RSD=1.6%)、102.0%(RSD=2.7%)、100.0%(RSD=2.4%)、99.4%(RSD=2.6%)、100.3%(RSD=1.9%)、101.5%(RSD=1.3%)、101.3%(RSD=1.2%)。结论本试验建立的鼻敏感颗粒的多成分测定方法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鼻敏感颗粒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敏感颗粒 高效液相色谱 多成分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