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导向标识系统的无障碍设计:多模式交通系统中的适应性研究
1
作者 吴昆 潘晓怡 +2 位作者 王伊菲 袁瑾仪 刘贝贝 《世界建筑导报》 2024年第5期132-136,F0003,共6页
作为现代城市交通体系的关键要素,多模式交通系统的导向标识设计对于增强交通流畅度与用户体验起着决定性作用。该研究着重探讨了各种交通方式间的互连性与广泛需求的满足情况,通过深入剖析受众的行为模式,进而评估视觉导视策略及当代... 作为现代城市交通体系的关键要素,多模式交通系统的导向标识设计对于增强交通流畅度与用户体验起着决定性作用。该研究着重探讨了各种交通方式间的互连性与广泛需求的满足情况,通过深入剖析受众的行为模式,进而评估视觉导视策略及当代技术在导向系统中的整合效果。此外,本研究高度重视无障碍设计理念,确保系统能够全面服务于视力、听力受限及行动不便的人群,体现设计的普适价值。通过融合标准化与个性化的创新设计方法,力图使导向系统能有效适应各类环境,驱使公共空间朝向更智能、更具人文关怀的方向演进,从而全面提升交通体系的服务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式交通系统 导视标识设计 无障碍设计 视觉导视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体仿真的多模式交通组合出行建模及减碳治理分析
2
作者 单肖年 李琪 +2 位作者 张小丽 陈小鸿 叶建红 《交通与运输》 2024年第6期75-81,共7页
传统交通规划模型以单一交通方式为对象,无法评估现阶段多模式组合出行的系统运行效益。基于BEAM(Behavior,Energy,Autonomy and Mobility)智能体仿真模型,探究居民多模式交通组合出行的动态演化及减碳治理策略的综合效益。结果表明:BEA... 传统交通规划模型以单一交通方式为对象,无法评估现阶段多模式组合出行的系统运行效益。基于BEAM(Behavior,Energy,Autonomy and Mobility)智能体仿真模型,探究居民多模式交通组合出行的动态演化及减碳治理策略的综合效益。结果表明:BEAM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居民多模式交通组合出行特征,如慢行-公交多模式交通占比约25.1%,与实际出行方式分担率基本一致。同时,探究多模式交通组合出行次数及出行距离随时间的演化过程,分析多模式交通通勤出行特征。此外,计算模式转移的减碳效益:每降低1%小汽车使用比例,交通碳排放总量可降低7%,人均日碳排放量减少约0.14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多模式交通 智能体仿真 组合出行 减碳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多模式交通网络韧性评估研究综述
3
作者 张洁斐 任刚 +3 位作者 唐磊 杜建玮 顾厚煜 宋建华 《交通信息与安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2-113,共12页
为促进交通韧性研究的发展,聚焦于城市多模式交通网络,对国内外韧性评估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阐述了“韧性”的定义与内涵;梳理了基于网络拓扑、基于供需特性、考虑耦合关系的韧性评估指标体系;总结了模型驱动和数据驱动2类韧性评... 为促进交通韧性研究的发展,聚焦于城市多模式交通网络,对国内外韧性评估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阐述了“韧性”的定义与内涵;梳理了基于网络拓扑、基于供需特性、考虑耦合关系的韧性评估指标体系;总结了模型驱动和数据驱动2类韧性评估方法的成果与优劣;探讨了网络设计、应急疏散、网络修复层面的交通网络韧性提升措施,并归纳了韧性优化的模型和算法;最后总结了现有研究不足和未来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①复合网络的韧性评估未能充分考虑网络的耦合特性,韧性评估对可变的交通需求和乘客出行行为的刻画不精确;②模型驱动的韧性评估在指标权重的确定上更多依赖主观性;数据驱动的韧性评估重在数据的分析与结果展示,缺乏韧性演变规律与趋势的深度解析;③旨在提升韧性的优化模型在多目标决策、大型网络中的计算效率、真实场景的还原等方面还有待改进。未来研究的建议和展望如下:①在网络的构建、指标的获取上充分考虑复合网络的相依特性,在评估模型的构建上科学反映各系统间的耦合特性;②协同多部门建立完备共享的数据库,探索数据与模型双驱动的网络韧性评估方法,设计高效算法以支持韧性指数的快速精确计算;③将静态离散的韧性评估转化为动态连续的韧性监测,进而分析网络韧性时空演化规律与趋势,探究交通网络韧性演化机理;④精细化的网络韧性决策优化应在数据的分析和模型的构建上加强对真实事件场景的还原,并进一步探索AI智能算法在大型网络优化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多模式交通网络 韧性评估 指标体系 评估方法 韧性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中的多模式交通衔接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苏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11期120-123,共4页
城市化进程和交通需求的不断增长,使得进行多模式交通衔接研究成为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本研究着重于多模式交通系统的核心概念、各类型的交通方法及其性质,以及交通连接的基本规则和核心议题。本文对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衔接策略进行了... 城市化进程和交通需求的不断增长,使得进行多模式交通衔接研究成为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本研究着重于多模式交通系统的核心概念、各类型的交通方法及其性质,以及交通连接的基本规则和核心议题。本文对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衔接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这包括城市交通网络的布局、交通枢纽和换乘系统的设计、信息科技的应用及其政策扶持,同时也预测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如新兴技术、智慧型交通工具以及可持续的发展。该研究目的在于提供关于提高交通效率和改善服务品质的理论依据与实际操作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多模式交通 交通衔接 智能交通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式交通网络静态特性分析及其优化--以乌鲁木齐为例
5
作者 韩晶 高红艳 +3 位作者 张小丹 刘飞 钱郁 刘玥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4期67-76,共10页
目的深入研究多模式交通网络的复杂特性,推动不同交通模式之间的协同发展,以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方法利用复杂网络的分析方法,以乌鲁木齐市交通为研究对象,构建多模式交通网络模型。对多模式交通网络的静态特性进行对比分析;运用仿... 目的深入研究多模式交通网络的复杂特性,推动不同交通模式之间的协同发展,以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方法利用复杂网络的分析方法,以乌鲁木齐市交通为研究对象,构建多模式交通网络模型。对多模式交通网络的静态特性进行对比分析;运用仿真实验,检验多模式交通网络的鲁棒性;针对上述分析结果,提出相关优化建议。结果多模式交通网络平均最短路径长度较大而聚类系数较小,地铁-公交网络和快速公交-公交网络均表现出幂律分布特征,而地铁-快速公交网络呈现出高斯分布特性;多模式交通网络在面对攻击时展现出了优越的鲁棒性。结论乌鲁木齐市多模式交通网络是典型的小世界网络,相较于其他城市,交通规划和设计尚处于相对滞后的阶段,需持续完善和提升;多模式网络的鲁棒性优于对应单模式网络,内部结构的紧密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式交通网络 网络特性 鲁棒性 网络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因素作用下旅客多模式交通出行时间节省价值测算与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李晓伟 王炜 +2 位作者 杨敏 王昊 徐铖铖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6-93,共8页
为测算人、车及交通枢纽等多维因素作用下旅客多模式交通时间节省价值,基于活动分析法获取旅客全过程出行RP数据,将传统的普通铁路列车作为参考方式,建立多因素作用下旅客区域多模式交通出行效用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模型。根据边... 为测算人、车及交通枢纽等多维因素作用下旅客多模式交通时间节省价值,基于活动分析法获取旅客全过程出行RP数据,将传统的普通铁路列车作为参考方式,建立多因素作用下旅客区域多模式交通出行效用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模型。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确定旅客区域多模式交通城际出行的时间节省价值计算方法,并将测算结果应用到旅客运输方式选择合理性判定与新建运输方式价格制定。研究结果表明:旅客乘坐飞机、高铁相对于普通铁路列车的时间节省价值分别为60.09元/h和24.18元/h;从综合运输体系多模式交通时间节省价值的角度考虑,年收入在(48 320,120 180)元,对应的月收入在(4 026,10 015)元的旅客适宜选择高铁出行,年收入高于120 180元,对应的月收入高于10 015元的旅客适宜选择飞机出行;另外,基于时间节省价值构建了新建运输方式定价公式,应用本研究提出的定价公式测算了武广通道高铁票价,结果表明基于时间节省价值测算确定的高铁票价为441.62元,与现在武广高铁的实际票价463.5元相比,误差率仅为4.72%,说明本研究测算的时间节省价值在新建运输方式定价方面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应用价值。研究成果可为我国现代综合运输体系构建过程中多模式交通的定价及资源配置提供较为科学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出行时间节省价值 MNL模型 多模式交通选择合理性判定 价格制定
原文传递
多模式交通条件下合理制定旅客票价的优化模型及算法 被引量:27
7
作者 四兵锋 高自友 《中国管理科学》 CSSCI 2000年第4期55-62,共8页
在本文中 ,充分考虑了旅客和交通管理部门两方面的利益 ,提出了一个双层规划模型来描述城市间多种交通方式竞争条件下合理制定旅客票价问题。在此模型中 ,既保障了旅客使自己的广义出行费用最小 ,又使得交通管理部门在客运市场的竞争中... 在本文中 ,充分考虑了旅客和交通管理部门两方面的利益 ,提出了一个双层规划模型来描述城市间多种交通方式竞争条件下合理制定旅客票价问题。在此模型中 ,既保障了旅客使自己的广义出行费用最小 ,又使得交通管理部门在客运市场的竞争中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然后给出了求解该模型的基于灵敏度分析的启发式算法 (SA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敏度分析 均衡模型 多模式交通 双层规划模型 旅客票价 交通管理 启发式算法 客运经济效益 客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多模式交通网络的复杂网络特性与鲁棒性研究 被引量:23
8
作者 强添纲 赵明明 裴玉龙 《交通信息与安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5-71,共7页
为深入分析城市多模式交通网络的复杂特性,促进多模式交通的协同发展。采用原始映射法构建了包括小汽车网络、地面公交网络和轨道交通网络三者叠加而成的城市多模式交通网络模型。结合城市交通网络的实际运行情况,综合考虑客流量和运行... 为深入分析城市多模式交通网络的复杂特性,促进多模式交通的协同发展。采用原始映射法构建了包括小汽车网络、地面公交网络和轨道交通网络三者叠加而成的城市多模式交通网络模型。结合城市交通网络的实际运行情况,综合考虑客流量和运行时间的影响因素,对传统加权方式进行改进,方便建立更加准确、贴近现实的城市多模式加权交通网络模型。利用复杂网络的分析方法,应用Pajek和Ucinet这2种网络分析软件,对哈尔滨市多模式加权交通网络及3个单一模式子网络的复杂网络特性进行实证对比分析。提出城市多模式交通网络鲁棒性分析指标,对比研究交通网络受到攻击时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相比单一模式的子网络,叠加后的城市多模式交通网络聚类系数增加,节点间紧密度有所增强,具有典型的小世界特性,表现出对随机攻击的鲁棒性和对蓄意攻击的脆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城市多模式交通网络 拓扑特性 复杂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运走廊多模式交通条件下票价与运输需求的关系 被引量:4
9
作者 叶玉玲 程正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2-36,共5页
在客运走廊客流调查的基础上,运用非集计多元Logit模型建立旅客出行方式选择模型,采用Matlab编程标定了客运走廊多模式交通条件下旅客出行效用函数。构建基于旅客出行行为的随机用户均衡配流模型,以旅客票价为切入点,利用变分不等式的... 在客运走廊客流调查的基础上,运用非集计多元Logit模型建立旅客出行方式选择模型,采用Matlab编程标定了客运走廊多模式交通条件下旅客出行效用函数。构建基于旅客出行行为的随机用户均衡配流模型,以旅客票价为切入点,利用变分不等式的灵敏度分析,确定了客运走廊各交通方式旅客票价与交通需求间的关系。以沪杭客运走廊为案例进行实例论证,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运走廊 多模式交通 票价 运输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土地利用与多模式交通一体化模型 被引量:2
10
作者 江航 胡列格 +1 位作者 王佳 陈舟宇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4期95-99,共5页
考虑到城市土地利用与多模式交通系统相互影响、循环反馈的关系,以多模式交通网络均衡为约束,运用双层规划模型将土地利用问题和多模式交通系统相结合,并使用了基于灵敏度分析的求解算法,用于寻求最优的土地利用方案。通过算例分析了决... 考虑到城市土地利用与多模式交通系统相互影响、循环反馈的关系,以多模式交通网络均衡为约束,运用双层规划模型将土地利用问题和多模式交通系统相结合,并使用了基于灵敏度分析的求解算法,用于寻求最优的土地利用方案。通过算例分析了决策者在对土地利用不同的重视程度下,相应的均衡状态以及应采取的土地利用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多模式交通 一体化模型 灵敏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式交通网络下的城市交通出行链行为模型 被引量:10
11
作者 周家中 张殿业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5-131,共7页
针对已有城市交通出行链行为分析模型的不足,分析了城市交通出行链的基本概念与简单出行链的可能路径,并基于起讫点限制条件与多模式交通网络下的交通距离限制条件,推导构建了基于最大熵模型的多模式交通网络下城市交通出行链行为模型,... 针对已有城市交通出行链行为分析模型的不足,分析了城市交通出行链的基本概念与简单出行链的可能路径,并基于起讫点限制条件与多模式交通网络下的交通距离限制条件,推导构建了基于最大熵模型的多模式交通网络下城市交通出行链行为模型,给出了参数估计与先验概率选择方法;将模型应用到成都市中心城区居民出行样本数据中,通过出行链距离、出行链中交通小区间的出行量、出行链到达小区的数量、出行链小区的到达发生量、各类出行链的出行量等5个指标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模型值与实际值拟合度较好,说明模型是有效的,可做为全面分析城市交通出行的一个有效模型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出行链 多模式交通网络 最大熵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式交通网络路径动态调整模型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文义 关伟 +2 位作者 樊玲玲 马继辉 毛保华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26-130,共5页
既有路径调整模型的研究载体是单模式网络,不能够刻画现实中多模式网络上出行者的路径调整行为.为此,本文提出采用比例延拓与绝对延拓两种方法来描述多模式网络中用户对不同出行方式的费用感知特性,并据此建立了多模式网络条件下的用户... 既有路径调整模型的研究载体是单模式网络,不能够刻画现实中多模式网络上出行者的路径调整行为.为此,本文提出采用比例延拓与绝对延拓两种方法来描述多模式网络中用户对不同出行方式的费用感知特性,并据此建立了多模式网络条件下的用户路径动态调整模型(Multi-modal Route-Swapping Dynamics,简称MRSD).研究发现:(1)MRSD能避免过度调整行为,并能维持解集不变性;(2)MRSD的稳定路径流模式与多模式网络用户均衡等价,且在其稳定状态,模式内部所有被使用的路径具有相同且最小的实际费用,模式之间所有被使用的路径之间存在(符合比例延拓或绝对延拓的)费用感知壁垒;(3)MRSD的所有解有界且收敛于多模式网络用户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日变路径调整行为 对向调整模型 多模式交通网络 感知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间多模式交通旅客票价制定的博弈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树彬 陈峰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10,共3页
各种交通方式要走向市场,运价改革是关键环节之一。通过对城市间多模式交通方式的经营博弈问题进行研究,以不同交通方式的票价作为决策变量,建立了经营者之间的广义均衡博弈模型,并表示为一个拟变分不等式问题。鉴于拟变分不等式求解比... 各种交通方式要走向市场,运价改革是关键环节之一。通过对城市间多模式交通方式的经营博弈问题进行研究,以不同交通方式的票价作为决策变量,建立了经营者之间的广义均衡博弈模型,并表示为一个拟变分不等式问题。鉴于拟变分不等式求解比较困难,设计了基于混沌优化方法的启发式求解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Nash均衡博弈 旅客票价 拟变分不等式 多模式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行车在多模式交通体系中的平衡作用与规划策略 被引量:3
14
作者 潘海啸 《上海城市规划》 2018年第2期1-4,共4页
首先回顾了中国自行车交通的发展历程及学术界对城市自行车交通的再认识。由于一直采取控制用地无序扩展的集约型规划策略,我国城市的密度普遍较高,对自行车的使用仍有很大的亲和力。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总结和对调查数据的分析,论述了自... 首先回顾了中国自行车交通的发展历程及学术界对城市自行车交通的再认识。由于一直采取控制用地无序扩展的集约型规划策略,我国城市的密度普遍较高,对自行车的使用仍有很大的亲和力。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总结和对调查数据的分析,论述了自行车对平衡轨道交通客流分布不均衡性,以及平衡停车需求与停车设施的供给空间分布不均衡性的作用。指出自行车是绿色多模式交通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平衡因子,自行车可以使轨道交通更好地发挥骨干作用,也为城市提供了更广谱的绿色交通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行车 多模式交通 停车 轨道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扩散下城市群多模式交通网络的韧性演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书红 杨磊 陈西芳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2-51,共10页
深入分析风险扩散阶段城市群多模式交通网络的动态韧性演化特征,有助于提高城市群风险抵御能力。本研究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及其扩展理论,以城市群公路、铁路、航空网络为基础,构建城市群多模式多层次交通网络模型,将节点度、节点介数与可... 深入分析风险扩散阶段城市群多模式交通网络的动态韧性演化特征,有助于提高城市群风险抵御能力。本研究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及其扩展理论,以城市群公路、铁路、航空网络为基础,构建城市群多模式多层次交通网络模型,将节点度、节点介数与可达性相匹配,分析其风险扩散下的静态拓扑特征;以级联失效动力学理论为基础,考虑不同阶段节点初始风险水平、风险预警阈值与风险抵御能力,根据影响风险扩散的节点与连边测度指标,构建风险动态扩散模型;考虑风险冲击下结构、功能变化特征,构建网络结构、功能韧性测度模型,并通过其耦合值表征多模式交通网络韧性性能。以关中平原城市群多模式交通网络为研究对象,运用Python Networkx和Matlab网络分析工具,就不同的风险扩散方式、网络可靠性、冗余性、鲁棒性和节点风险处理能力系数,对风险扩散阶段城市群多模式交通网络的动态韧性演化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模型结果与实际相符,提升网络可靠性、冗余性、鲁棒性和节点风险处理能力,能有效增强网络韧性;相较于基于节点测度的风险扩散方式,基于连边测度的风险扩散方式对韧性性能影响更大,说明线路层次等级分布相较于数量对城市群多模式交通网络的韧性性能影响更大;相较于单一的交通网络,多模式多层次的交通网络韧性性能整体表现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城市群 多模式交通网络 风险扩散 韧性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交通规划方法论与重点——以武汉2035多模式交通系统架构规划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小鸿 乔瑛瑶 李曦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44-50,共7页
武汉2085城市总体规划提出“多规合一,交叉优化”编制方法。本文反思中国交通规划演变过程和存在问题,探索新时期城市空间、土地利用、综合交通规划平行展开、交叉优化的技术流程。以人口、城市空间格局与用地为情景方案的核心要素,建... 武汉2085城市总体规划提出“多规合一,交叉优化”编制方法。本文反思中国交通规划演变过程和存在问题,探索新时期城市空间、土地利用、综合交通规划平行展开、交叉优化的技术流程。以人口、城市空间格局与用地为情景方案的核心要素,建立交通联系强度量化分析方法、识别关键客流走廊;依据重要客流走廊空间尺度和服务目标、客流强度和不同交通方式服务能级,优选并组合交通供给模式,体现空间-用地-交通的综合、基于运输效率与服务水平的各种交通方式的综合。重点论证城市级客运走廊结构与设施标准,提出轨道交通网络规模与结构层次、规划控制与分阶段实施要求,在此基础上明确分区交通发展策略、指导综合交通体系各子系统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交通 空间形态 多模式交通架构 客流走廊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客区域多模式交通出行行为特征与服务质量感知差异
17
作者 李晓伟 王炜 +2 位作者 杨敏 王昊 徐铖铖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85-692,共8页
通过对旅客区域多模式交通出行的抽样调查,归纳和分析了不同交通模式下旅客的出行特征,包括性别、年龄结构、职业分布、收入特征、小汽车拥有特征、出行目的、购票方式等;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比旅客区域多模式交通的平均出行距离、平均... 通过对旅客区域多模式交通出行的抽样调查,归纳和分析了不同交通模式下旅客的出行特征,包括性别、年龄结构、职业分布、收入特征、小汽车拥有特征、出行目的、购票方式等;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比旅客区域多模式交通的平均出行距离、平均运行时间和平均出行费用以及旅客多模式交通出行的中转换乘与集散特征;分析比较了旅客多模式交通服务感知水平,包括安全性、舒适性、准时性等.研究表明:飞机、高铁、普铁、高速巴士的平均运距分别为1 451km、669km、843km、334km,平均出行费用为815元、295元、150元、90元,城际平均出行时间为2.93h、4.11h、8.07h、4.22h;四种运输方式中,安全性、舒适性、准时性最好的分别为高铁、飞机、高铁,集散时间从小到大分别是高速巴士、普铁、高铁、飞机;网络购票已成为最主要的购票方式.研究成果可为探寻我国旅客多模式交通出行行为规律,改善多模式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运营服务水平提供较为准确的现场调查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式交通 出行特征 集散特征 服务质量 购票行为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式交通出行背景下大型公共建筑与城市公共交通整合设计研究——以城市综合体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扈龑喆 陈珮瑶 《建筑与文化》 2022年第1期163-165,共3页
以轨道交通为基础的多模式交通模式越发普遍。大型公共建筑能够作为空间载体有效整合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从而优化多模式交通出行环境、提升组合出行效用。文章以城市综合体为例,对大型公共建筑与城市公共交通的整合优势进行分析,梳理出... 以轨道交通为基础的多模式交通模式越发普遍。大型公共建筑能够作为空间载体有效整合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从而优化多模式交通出行环境、提升组合出行效用。文章以城市综合体为例,对大型公共建筑与城市公共交通的整合优势进行分析,梳理出枢纽性、城市性、立体性等特征;结合典型案例深入分析,归纳相应的设计策略,从功能配置、立体换乘及公共空间塑造三个方面归纳总结了大型公共建筑与城市公共交通的设计策略,为两者的整合设计研究提供方法论层面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式交通 大型公共建筑 城市公共交通 整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多模式交通网络与广义枢纽协同优化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峻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23年第2期1-10,31,共11页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构建便捷顺畅的城市交通网,注重一体化融合发展,强化方式衔接。基于城市多模式交通网络与枢纽衔接和转换的重要功能,提出了广义枢纽概念,围绕多模式交通网络与广义枢纽的供需特征、交通分配、优化方法、仿真研...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构建便捷顺畅的城市交通网,注重一体化融合发展,强化方式衔接。基于城市多模式交通网络与枢纽衔接和转换的重要功能,提出了广义枢纽概念,围绕多模式交通网络与广义枢纽的供需特征、交通分配、优化方法、仿真研究等进行研究综述。基于城市综合交通呈现“多方式出行需求、多模式网络供给”发展趋势,提出未来重点研究方向,包括多模式交通网络供需特征及互动机理、一体化方式划分与交通分配、多模式网络与广义枢纽协同优化和多模式组合出行与广义枢纽仿真。上述重点研究方向将为提升城市综合交通系统一体化水平、提高城市综合交通系统运输能力、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优化出行方式结构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式交通网络 广义枢纽 供需分析 交通分配 优化方法 仿真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式交通网络的交通出行、讫点、方式和路径分配与收费定价模型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华歆 周溪召 《ITS通讯》 2005年第4期12-16,共5页
本文研究多模式交通网络中出行选择、讫点选择、方式选择、路径选择和拥挤道路收费的组合模型。模型被表示为双层规划。上层模型确定道路收费以达到系统收益最大、成本最小,下层表示出行、讫点、方式和路径选择的随机均衡模型,最后用... 本文研究多模式交通网络中出行选择、讫点选择、方式选择、路径选择和拥挤道路收费的组合模型。模型被表示为双层规划。上层模型确定道路收费以达到系统收益最大、成本最小,下层表示出行、讫点、方式和路径选择的随机均衡模型,最后用算例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式交通网络 拥挤道路收费 用户随机均衡模型 双层规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