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5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次和多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再住院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瑛 苗贞勇 +1 位作者 王传跃 刘协和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4年第5期273-275,共3页
目的 :比较 1次和≥ 2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的再住院率 ,初步探讨影响再住院的相关因素。 方法 :1999年度出院的 833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纳入调查 ,使用自制的再住院及其相关因素调查表 ,于 2 0 0 3年 12月底前电话或入户调查... 目的 :比较 1次和≥ 2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的再住院率 ,初步探讨影响再住院的相关因素。 方法 :1999年度出院的 833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纳入调查 ,使用自制的再住院及其相关因素调查表 ,于 2 0 0 3年 12月底前电话或入户调查出院后至少 4 8个月的情况。 结果 :6 6 4例完成调查 ,分为 1次住院组 (333例 )和多次住院组 (331例 )。用生存分析 (Kaplan Meier公式 )比较两组未再住院率 ,12个月末 (分别为 6 7 0 %和 6 1 6 % )、2 4个月末 (5 6 2 %和 4 8 9% )、36个月末 (4 6 0和 35 1% )和 4 8个月末 (4 1 1%和 2 8 7% )。Cox回归风险比例模型分析影响再住院的相关因素显示 ,与药物依从性、生活事件、自知力和家庭照顾相关 (P <0 0 5 ) ,药物依从性对再住院的贡献值 (1 719)最大。 结论 :1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的再住院率较多次住院者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 住院 出院后 药物依从性 相关因素 住院分析 调查 结论 比例模型 最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次与多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情绪障碍的调查 被引量:3
2
作者 盛卫月 姚宁 魏红艳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21期43-44,共2页
目的了解首次与多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情绪障碍的差异,为针对性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对84例首次住院和100例多次住院患者的父母采用简易应对量表(SCSQ)、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调查。结果两组SCSQ、SAS评分比较,... 目的了解首次与多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情绪障碍的差异,为针对性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对84例首次住院和100例多次住院患者的父母采用简易应对量表(SCSQ)、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调查。结果两组SCSQ、SAS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首次住院组情绪障碍发生率显著高于多次住院组(P<0.05)。首次住院组年龄偏大、收入低、文化程度低、农民、与患者同住、自费以及其母亲情绪障碍发生率显著高于同样条件的多次住院组(均P<0.05)。结论首次住院患者父母情绪较多次住院组差,但应对方式较积极。需加强对年龄偏大、经济状况差、文化程度低、女性的首次住院家庭的健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首次住院 多次住院 焦虑 抑郁 应对方式 情绪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吞咽障碍影响因素及发病机制研究
3
作者 戴新国 戴维乐 +1 位作者 唐小伟 肖文焕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5年第6期13-16,共4页
目的 分析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吞咽障碍影响因素及发病机制,为临床防治吞咽障碍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0月江苏省扬州五台山医院120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进行吞咽功能评估后将患... 目的 分析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吞咽障碍影响因素及发病机制,为临床防治吞咽障碍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0月江苏省扬州五台山医院120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进行吞咽功能评估后将患者分为吞咽障碍组和非吞咽障碍组。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患者吞咽功能的相关因素。结果 120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中,发生吞咽障碍45例,发生率为37.5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合并症、用药种类、缺齿、营养风险评分、睡眠质量评分、行为障碍、药物不良反应、异常进食行为、焦虑情绪评分、抑郁情绪评分是影响患者吞咽功能的危险因素,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认知功能评分、口腔健康情况是影响患者吞咽功能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吞咽障碍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较多,应引起高度重视,积极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消除影响因素,降低吞咽障碍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住院患者 吞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尔夫音乐疗法对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干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王天乐 李日照 +8 位作者 黄啟洋 刘大明 夏达凯 冯婷 伊尔夏提·阿肉甫江 伍洁怡 孙彬 郑欣燕 戴迎春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5-139,共5页
目的探究对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进行奥尔夫音乐治疗是否有促进康复的效果。方法在2023年4月至2023年9月开展随机、单盲、对照试验,纳入68例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研究组在维持原有药物、常规... 目的探究对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进行奥尔夫音乐治疗是否有促进康复的效果。方法在2023年4月至2023年9月开展随机、单盲、对照试验,纳入68例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研究组在维持原有药物、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增加奥尔夫音乐治疗,对照组仅维持原有药物和常规康复治疗,干预8周。在基线和干预后,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npatient psychosis rehabilitation observe scale,IPROS)、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ersonal and social performance scale,PSP)评估。结果在治疗前,两组PANSS、IPROS、PSP得分对比未见统计学差异(均P>0.05)。干预8周后,PANSS量表显示:研究组治疗前后的评分差值在阴性症状(-3.20±4.13vs.-0.17±2.43,P<0.001)、一般症状(-2.79±3.83 vs.-0.17±2.99,P=0.003)、总分(-5.88±6.36 vs.0.00±4.08,P<0.001)指标上优于对照组,而在阳性症状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PROS量表显示:研究组患者在参与工疗情况(-0.82±2.08 vs.0.23±2.10,P=0.041)、社交能力(-0.59±1.94 vs.0.53±1.69,P=0.014)和生活能力(-0.94±2.50 vs.0.15±1.48,P=0.033)方面,干预前后的评分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SP量表表明:研究组治疗前后的评分差值在社会活动[0(-1,0)vs.0(0,0),P=0.011]、自我照料[0(-1,0)vs.0(-0.25,0),P=0.012]上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奥尔夫音乐疗法能有效缓解精神症状、促进社会功能、提升康复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奥尔夫音乐 音乐治疗 精神康复 精神状态 社会功能 长期住院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体社会技能康复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疗效 被引量:3
5
作者 朱峰莉 毛锶佳 +3 位作者 杨巧菲 吴琴芳 冯敏 潘鑫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本地文化的团体社会技能康复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疗效。方法:选取海宁市第四人民医院精神科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8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研究组常... 目的:探讨基于本地文化的团体社会技能康复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疗效。方法:选取海宁市第四人民医院精神科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8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研究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上基于本地文化的团体社会技能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应用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阳性症状评定量表(SAPS)评定疗效,并检测血清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干预前SANS、SAP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干预前后SANS评分的差值比对照组更大,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团体社会技能康复训练对阴性症状有中等度效应;研究组干预前后IL-6水平差值和SANS差值、IL-6水平差值和SAPS差值均存在显著相关性,而对照组无相关性。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采用团体社会技能康复训练可改善阴性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存在血清白介素-6水平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社会技能 康复训练 慢性精神分裂症 长期住院患者 疗效 白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体绘画治疗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中的应用
6
作者 程纪 朱文礼 +1 位作者 鲍丽萍 江婷婷 《现代临床护理》 2024年第3期53-58,共6页
目的探讨团体绘画治疗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阴性和阳性症状、社会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影响,为患者提供非药物治疗方法。方法将2022年1月至9月45例本院住院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设为对照组,并予以常规药物及康复训练;2022年10月至2023... 目的探讨团体绘画治疗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阴性和阳性症状、社会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影响,为患者提供非药物治疗方法。方法将2022年1月至9月45例本院住院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设为对照组,并予以常规药物及康复训练;2022年10月至2023年6月45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设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团体绘画治疗干预。干预时间8w。干预前后分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住院精神患者社会功能量表(scale of social function in psychosis inpatients,SSPI)、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epeatable battery for the assessment of neuropsychological status,RBANS)比较两组患者阳性与阴性症状、社会功能和认知功能。结果两组各45例患者完成研究。观察组患者阳性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干预前后差值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SSPI评分干预前后差值高于对照组;观察组RBANS评分干预前后差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团体绘画治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认知功能,促进社会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团体绘画治疗 恢复期 住院患者 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舞动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代谢的作用
7
作者 牛卫青 黄犇 +4 位作者 王丽娜 张艳欣 许银珠 王学敏 叶尘宇 《精神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77-381,共5页
目的探讨舞动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代谢的作用。方法将8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舞动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正常治疗,同时干预组附加舞动治疗。两组在基线及治疗后第12、24周末分别给予测量体质量、腰围、... 目的探讨舞动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代谢的作用。方法将8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舞动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正常治疗,同时干预组附加舞动治疗。两组在基线及治疗后第12、24周末分别给予测量体质量、腰围、血压(收缩压、舒张压)数值,检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并评定疗效差异。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干预组体质量、腰围均随时间呈现递减趋势(P<0.001),而对照组体质量、腰围在第24周末反而高于基线(P<0.001);两组体质量、腰围组间*时间效应模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组舒张压随时间呈现递减趋势(P<0.001),两组舒张压组间*时间效应模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舞动治疗能够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体质量、腰围和舒张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动治疗 精神分裂症 住院患者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瞻性记忆训练对慢性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观察
8
作者 钱玉芳 贾文冬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12期2003-2004,共2页
目的 探讨慢性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前瞻性记忆训练对其用药依从性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60例慢性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以乱数表法分为干预组(前瞻性记忆训练)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80例。对两组干预效果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干预组训练后... 目的 探讨慢性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前瞻性记忆训练对其用药依从性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60例慢性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以乱数表法分为干预组(前瞻性记忆训练)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80例。对两组干预效果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干预组训练后精神分裂症严重程度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用药依从性、认知功能各项评分训练后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就慢性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而言,开展前瞻性记忆训练具有积极意义,其能有效提高用药依从性,改善其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者 精神分裂症 用药依从性 前瞻性记忆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艺疗法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袁丽丽 李枫 《上海护理》 2024年第7期10-14,共5页
目的探讨园艺疗法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主观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20年10月至2021年12月收治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的16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园艺疗法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主观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20年10月至2021年12月收治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的16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80)与观察组(n=80)。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及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4个阶段为期12周的园艺疗法。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社会功能(SSFPI)、生活满意度指数(LSIA)及生活质量(SQLS)评分情况。结果干预6周及12周时,观察组患者的SSFPI总分及3个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且LSIA总分、SQLS总分及3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园艺疗法有助于提高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并可促进患者社会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住院患者 园艺疗法 社会功能 生活质量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次与多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使用调查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鸽翔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14年第46期4328-4330,共3页
目的:了解首次住院与多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抗精神病药用药情况。方法:采用一日法,对我院首次与多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并对两者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药物使用种类上,首次与多次住院患者使用频率... 目的:了解首次住院与多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抗精神病药用药情况。方法:采用一日法,对我院首次与多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并对两者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药物使用种类上,首次与多次住院患者使用频率排前5位的均为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首次住院患者用药频率最高的是奥氮平,多次住院患者用药频率最高的是氯氮平;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单一用药及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率上明显高于多次住院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合并苯海索片、心境稳定剂、抗抑郁药、苯二氮类药上,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我院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单一用药及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率上均高于多次住院患者,氯氮平较少用于首次住院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精神病药 首次住院 多次住院
原文传递
麻仁软胶囊治疗长期住院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便秘的疗效
11
作者 王昭 廖敬良 +3 位作者 胡建平 何晓华 严文琼 黎丽华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32期54-56,共3页
目的观察麻仁软胶囊治疗长期住院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便秘的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住院老年精神分裂症伴便秘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接受精神科药物常规治疗,在... 目的观察麻仁软胶囊治疗长期住院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便秘的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住院老年精神分裂症伴便秘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接受精神科药物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予麻仁软胶囊治疗,对照组予大黄通便片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PAC-QOL)评分。结果治疗28 d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0.00%(χ^(2)=5.455,P=0.021)。治疗后3个月,2组S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PAC-QOL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相较于大黄通便片,麻仁软胶囊治疗长期住院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便秘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便秘症状,改善排便情况,以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 精神分裂症 老年患者 长期住院 麻仁软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在康复训练期间选用强化式康复干预的作用探究
12
作者 贾艳洁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9期177-180,共4页
目的探究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在康复训练期间选用强化式康复干预的作用,为此类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参考。方法10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奥氮平进行治疗,治疗期间对照... 目的探究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在康复训练期间选用强化式康复干预的作用,为此类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参考。方法10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奥氮平进行治疗,治疗期间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指导,试验组予以强化式康复干预。比较两组血糖及血脂指标[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阴性症状、生活质量、相关功能、康复依从性。结果干预后,试验组FBG(4.07±0.79)mmol/L、TC(3.64±0.73)mmol/L、LDL-C(2.21±0.36)mmol/L、TG(1.28±0.34)m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5.29±0.85)、(4.84±0.87)、(2.65±0.42)、(1.72±0.38)mmol/L,HDL-C(1.68±0.21)mmol/L高于对照组的(1.27±0.23)mmol/L,差异明显(P<0.05)。干预后,试验组注意障碍、思维贫乏、兴趣社交缺乏、意志缺乏评分分别为(6.67±1.35)、(10.76±2.43)、(8.10±2.42)、(7.69±2.6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8.82±1.42)、(12.94±2.25)、(10.93±2.70)、(9.81±2.48)分,差异明显(P<0.05)。干预后,试验组语言功能、神经功能、躯体功能、生理功能评分分别为(85.28±2.85)、(83.41±2.62)、(84.48±2.79)、(82.46±3.63)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2.50±2.89)、(80.29±2.65)、(81.76±2.73)、(78.05±3.59)分,差异明显(P<0.05)。干预后,试验组健康感觉、日常生活、家庭社会支持、前景认知、活动能力评分分别为(1.37±0.14)、(1.35±0.13)、(1.50±0.11)、(1.33±0.08)、(1.37±0.1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3±0.16)、(1.24±0.15)、(1.28±0.12)、(1.28±0.07)、(1.26±0.13)分,差异明显(P<0.05)。试验组总依从率96.00%高于对照组的84.00%,差异明显(P<0.05)。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在康复训练期间实施强化式康复干预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提高患者康复依从性,改善血糖、血脂水平以及阴性症状,有利于患者相关功能恢复,对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精神分裂症 住院患者 康复训练 强化式康复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13
作者 巴图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196-0199,共4页
探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原因及护理。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结合该阶段是否发生攻击行为分为观察组(有攻击行为)和对照组(无攻击行为)每组30例,比较两组的BRPS评分,并比较两组的... 探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原因及护理。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结合该阶段是否发生攻击行为分为观察组(有攻击行为)和对照组(无攻击行为)每组30例,比较两组的BRPS评分,并比较两组的既往有攻击史、不合作、易激惹、医务人员强制手段、治疗依从性差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BR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既往有攻击史、不合作、易激惹、医务人员强制手段、治疗依从性差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原因较多,需要给予有效的护理,以控制其攻击行为,减少其对社会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 攻击行为 原因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体心理治疗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14
作者 刘玉环 岑克师 +2 位作者 覃频 史磊 潘尚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57-0060,共4页
探究分析对处于康复期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积极予以团体心理治疗,分析取得的护理成效。方法 划分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为对照组抗精神病药物,研究组予以团体心理治疗。对比两组生活质量评分、自尊水平... 探究分析对处于康复期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积极予以团体心理治疗,分析取得的护理成效。方法 划分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为对照组抗精神病药物,研究组予以团体心理治疗。对比两组生活质量评分、自尊水平、精神症状、社会功能康复状态。结果 治疗干预后,研究组精神症状、社会功能康复评分较低,自尊水平、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团体心理治疗可改善患者自尊水平、精神症状,促进社会功能康复的同时提升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者 精神分裂症 团体心理治疗 康复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对提高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质量、防跌倒和改善生活质量的效果分析
15
作者 陆艳红 魏艳琴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216-0219,共4页
探讨预见性护理对提高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质量、防跌倒和改善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 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纳入6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结合护理方案差异进行分组,以常规护理为对照组,预见性护理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 探讨预见性护理对提高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质量、防跌倒和改善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 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纳入6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结合护理方案差异进行分组,以常规护理为对照组,预见性护理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面情绪、生活质量、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跌倒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均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用于住院精神分裂症临床护理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 防跌倒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16
作者 逯珍萍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152-0155,共4页
探讨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纳入8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结合护理方案差异进行分组,以常规护理为对照组,优质护理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不良情绪、生活质量、满意度、... 探讨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纳入8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结合护理方案差异进行分组,以常规护理为对照组,优质护理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不良情绪、生活质量、满意度、遵医行为评分。结果 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均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 优质护理用于住院精神分裂症临床护理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干预模式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 护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提供强化式健康教育联合家属参与护理模式对治疗效果的影响观察
17
作者 管佳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202-205,共4页
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提供强化式健康教育联合家属参与护理模式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观察,揭示了一种新的治疗途径。方法 研究设立选择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资料64例,选择观察时间点2022年05月~2024年05月,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 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提供强化式健康教育联合家属参与护理模式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观察,揭示了一种新的治疗途径。方法 研究设立选择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资料64例,选择观察时间点2022年05月~2024年05月,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和强化式健康教育联合家属参与护理模式。对照不同护理管理的成效,并分析其对疗效。结果 两组护理后均明显改善,实验组护理后阳性症状评分(19.52±6.59)分、阴性症状评分(23.02±5.96)分、一般精神病理评分(47.51±3.59)分,应对方式评分(120.36±6.35)分,实验组患者在护理后NOSIE评分:敌对(3.62±1.56)分、焦虑抑郁(4.23±0.82)分、易生气(1.78±0.59)分、不如意心烦(1.13±0.51)分,相关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t1=3.942、t2=2.868、t3=2.170、t4=15.257、t5=3.631、t6=3.205、t7=6.533、t8=7.432,P<0.05)。结论 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强化式健康教育联合家属参与护理模式,着重于家属的积极参与,旨在通过家庭支持系统增强患者的应对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患者 长期住院 强化式健康教育 家属参与护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险评估策略下的精准护理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风险行为的预防效果
18
作者 苗新宇 魏艳琴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128-0131,共4页
探讨基于风险评估策略下的精准护理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风险行为的预防效果。方法 2023年8月-2024年8月入4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结合护理方案差异进行分组,以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基于风险评估策略下的精准护理干预纳入观察组。比较两... 探讨基于风险评估策略下的精准护理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风险行为的预防效果。方法 2023年8月-2024年8月入4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结合护理方案差异进行分组,以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基于风险评估策略下的精准护理干预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满意度、风险行为评分。结果 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均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 基于风险评估策略下的精准护理干预用于住院精神分裂症临床护理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风险评估策略下的精准护理干预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干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4
19
作者 方润领 孙富根 +3 位作者 张玉娟 何益群 杜云红 吕路线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687-689,共3页
目的 :探讨综合干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 12 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综合干预组 ( 62例 )和对照组 ( 64例 ) ,在利培酮治疗的同时 ,对干预组予以综合干预措施 ,观察时间为 8周 ,出院后随访... 目的 :探讨综合干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 12 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综合干预组 ( 62例 )和对照组 ( 64例 ) ,在利培酮治疗的同时 ,对干预组予以综合干预措施 ,观察时间为 8周 ,出院后随访一年。用阴性、阳性症状评定量表 (PANSS)、生活质量量表(WHO ,QOL -10 0 )和复发率进行评估。结果 :一年末随访时两组对精神分裂症阴性、阳性症状及PANSS总分均有改善 ,但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病人的生活质量两组均有改善 ,但干预组在生活质量总评、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及社会关系领域的改善显著好于对照组 ;干预组的复发率、再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院内综合干预措施 ,更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降低复发率 ,有利于患者重返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干预 精神分裂症 生活质量 预后 影响 住院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个地区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处方方式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2
20
作者 司天梅 何燕玲 +3 位作者 周茹英 汪向东 舒良 刘协和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705-707,695,共4页
目的 :探讨三个地区大学附属精神卫生机构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精神药物处方方式和差异 ,以及影响精神药物使用的因素。方法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于 2 0 0 1年 7月 1日至 7月 3 1... 目的 :探讨三个地区大学附属精神卫生机构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精神药物处方方式和差异 ,以及影响精神药物使用的因素。方法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于 2 0 0 1年 7月 1日至 7月 3 1日同时调查符合CCMD -II -R或ICD -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 ,每个中心至少 2 0 0例患者。调查工具为“亚洲精神药物使用调查表“。结果 :共调查了 611例患者 ,74 5 %的患者接受单一药物治疗 ,2 2 9%的患者合并两种药物 ,主要是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与非典型药物的合并 ;5例 ( 0 8% )患者合并三种抗精神病药物。经换算等效氯丙嗪剂量后 ,平均剂量为 3 94 68± 2 97 3 2mg 日。按使用频率顺序 ,前六位药物分别是 :氯氮平 ,利培酮 ,舒必利、氯丙嗪、氟哌啶醇和奋乃静。 5 6%的患者合并心境稳定剂 ,3 3 8%的患者合并苯二氮 艹卓 类药物 ,3 4 7%的患者合并使用安坦。结论 :与过去十年比较 ,国内精神药物的使用方式趋于合理 ,多数患者接受单一药物治疗 ,药物剂量在临床推荐的治疗剂量范围内。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的使用逐渐增多。氯氮平的广泛应用仍是我国精神药物使用的一个特点。三个医院在药物选择上有些差异 ,受医生的用药习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药物处方方式 影响因素 住院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