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片湿式离合器配对摩擦副径向温度分布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和言 王宇森 +3 位作者 陈飞 李明阳 兰楠 张凤莲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34-846,共13页
针对多片湿式离合器在机械传动过程中产生的热失效问题,研究了工作过程中摩擦副元件的非均匀接触及温度分布。基于多片湿式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建立了包括摩擦副间界面比压、冷却润滑、摩擦因数、热变形以及非均匀接触在内的离合器接触特... 针对多片湿式离合器在机械传动过程中产生的热失效问题,研究了工作过程中摩擦副元件的非均匀接触及温度分布。基于多片湿式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建立了包括摩擦副间界面比压、冷却润滑、摩擦因数、热变形以及非均匀接触在内的离合器接触特性分析计算模型,并通过动态转矩测量、摩擦副元件测温、静态比压台架试验等验证理论模型完成对接触应力和径向温度分布研究的适用性,同时给出基于径向温度梯度的实时离合器摩擦副热失效判定方法。理论及试验结果表明,在花键力的作用下,多片湿式离合器摩擦界面名义接触比压随远离活塞端逐渐衰减;润滑流量对离合器散热效果显著,随着流量增加,冷却效果收益逐渐减小;即使对于良好磨合的摩擦副元件,其静态比压不均匀分布仍非常明显,摩擦副元件静态非均匀接触使得接触表面压力分布极不规则,存在局部高压区。局部高压区承压超过平均接触比压的4~6倍;摩擦副元件径向温度梯度热变形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对于2 mm厚度的钢片,当内外径温差超过100~120℃时,对偶钢片翘曲变形较为明显,易引起离合器工作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机械 多片湿式离合器 温度场 润滑冷却 非均匀接触 热失效 翘曲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优压力的CVT多片湿式离合器模糊自适应PID控制 被引量:6
2
作者 薛殿伦 冯显武 +1 位作者 郑联珠 曹成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24-428,402,共6页
利用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理论和方法设计了无级变速器湿式离合器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依据最优理论方法确定在不同工况下湿式离合器摩擦片间最优的压力变化规律,对离合器的结合与分离进行控制。台架和整车试验结果表明,相对原来压力按线性变... 利用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理论和方法设计了无级变速器湿式离合器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依据最优理论方法确定在不同工况下湿式离合器摩擦片间最优的压力变化规律,对离合器的结合与分离进行控制。台架和整车试验结果表明,相对原来压力按线性变化的PID控制,新的控制方法能更好地适应驾驶员的起步意图和路况,较好地解决了湿式离合器起步时接合平稳性和使用寿命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级变速器 多片湿式离合器 模糊自适应PID控制 最优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优理论的CVT多片湿式离合器片间压力的确定 被引量:1
3
作者 薛殿伦 冯显武 +1 位作者 郑联珠 陈伟生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7-20,59,共5页
利用最优理论和方法,结合湿式离合器的特点,提出无级变速器湿式离合器接合过程中摩擦片间最佳压力的确定方法。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基于线性压力的控制方法,基于最优理论确定的摩擦片间压力能较好的解决无级变速器湿式离合器接合过程中... 利用最优理论和方法,结合湿式离合器的特点,提出无级变速器湿式离合器接合过程中摩擦片间最佳压力的确定方法。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基于线性压力的控制方法,基于最优理论确定的摩擦片间压力能较好的解决无级变速器湿式离合器接合过程中滑磨功和冲击度之间的矛盾,实现了汽车的平稳快速起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级变速器 多片湿式离合器 压力 最优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级变速器多片湿式离合器起步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冯挽强 程秀生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2-24,共3页
将多片湿式离合器作为无级变速器(CVT)的起步离合器,以油门开度和变化率作为输入,通过模糊推理和实践经验综合分析得到起步时间,再通过最优算法根据起步时间得到离合器目标压力来控制车辆起步。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起步时间较短,冲击也... 将多片湿式离合器作为无级变速器(CVT)的起步离合器,以油门开度和变化率作为输入,通过模糊推理和实践经验综合分析得到起步时间,再通过最优算法根据起步时间得到离合器目标压力来控制车辆起步。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起步时间较短,冲击也较小,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片湿式离合器 无级变速器 车辆起步 最优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片湿式离合器结构的换挡响应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书同 孙保群 胡松华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18年第1期15-19,共5页
针对一种多片湿式离合器结构,基于摩擦理论对O型密封圈与缸壁之间的摩擦特性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再利用AMESim软件针对液压油压力、复位弹簧弹力以及O型圈的摩擦阻力三个主要因素对湿式离合器换挡响应时间的影响进行了建模仿真。... 针对一种多片湿式离合器结构,基于摩擦理论对O型密封圈与缸壁之间的摩擦特性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再利用AMESim软件针对液压油压力、复位弹簧弹力以及O型圈的摩擦阻力三个主要因素对湿式离合器换挡响应时间的影响进行了建模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液压油压力产生的荷载主要影响湿式离合器的接合时间,且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其影响不再明显;复位弹簧的弹力主要影响离合器的分离时间;摩擦阻力主要影响离合器能否正常接合与分离。所得到的规律对研究多片湿式离合器的换挡响应特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片湿式离合器 摩擦特性 换挡响应 AMESim建模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式多片换档离合器带排转矩的预测模型 被引量:20
6
作者 张志刚 周晓军 +2 位作者 李永军 沈路 杨富春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08-713,共6页
为了研究湿式多片换档离合器带排转矩的形成机理,建立湿式离合器的带排转矩预测模型.根据黏性流体力学中层流理论的Navier-Stokes方程,考虑到分离间隙中冷却润滑油膜的离心惯性作用,推导油膜的径向速度模型.通过对径向速度的仿真分析,... 为了研究湿式多片换档离合器带排转矩的形成机理,建立湿式离合器的带排转矩预测模型.根据黏性流体力学中层流理论的Navier-Stokes方程,考虑到分离间隙中冷却润滑油膜的离心惯性作用,推导油膜的径向速度模型.通过对径向速度的仿真分析,揭示离心惯性力会使油膜产生收缩的现象.为了描述这一现象引入等效外径的概念,利用油膜的表面张力作用求出等效外径.将等效外径应用于牛顿内摩擦定律推导新的预测模型,通过试验数据和传统模型验证了新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式多片换档离合器 带排转矩 预测模型 离心惯性力 表面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式多片离合器热机耦合温度场及应力场分析 被引量:24
7
作者 杨亚联 张喀 秦大同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2740-2744,2781,共6页
建立了湿式多片离合器三维有限元模型,在湿式多片离合器的热流、热传导、对流方程的基础上建立了边界条件;采用热-机耦合仿真方法,在不同的内外半径差、接合时间和接合次数等参数或工况下对钢片的温度场和应力场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为... 建立了湿式多片离合器三维有限元模型,在湿式多片离合器的热流、热传导、对流方程的基础上建立了边界条件;采用热-机耦合仿真方法,在不同的内外半径差、接合时间和接合次数等参数或工况下对钢片的温度场和应力场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为湿式多片离合器优化设计及离合器热管理系统的建立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机耦合 温度场 应力分析 湿式多片离合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AMT中湿式多片离合器带排扭矩及其对换档同步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雷雨龙 李兴忠 +2 位作者 杨成 孙少华 吕二华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2-28,共7页
通过建立TC+AMT中湿式多片离合器带排扭矩与换档同步过程的数学模型,运用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分析,并与实验结果对比,证明了模型的正确性与准确性,并分析了湿式多片离合器分离状态下摩擦副间隙、冷却油流量以及不同温度下冷却油性... 通过建立TC+AMT中湿式多片离合器带排扭矩与换档同步过程的数学模型,运用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分析,并与实验结果对比,证明了模型的正确性与准确性,并分析了湿式多片离合器分离状态下摩擦副间隙、冷却油流量以及不同温度下冷却油性质等因素对带排扭矩、换挡同步时间和同步能量的影响。所得结论对湿式多片离合器的理论研究和结构设计以及传动系统匹配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湿式多片离合器 带排扭矩 同步换挡 同步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湿式多片离合器油液冷却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凤莲 马彪 +2 位作者 李和言 熊涔博 朱礼安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43-450,共8页
湿式多片离合器需要润滑冷却来防止高转速大扭矩引起的高温烧蚀。工程实际中,多通过经验来确定需求流量值,为了从理论上确定冷却所需合适的润滑油流量,根据热平衡理论建立了湿式多片离合器的油液冷却模型,推导了钢片随时间的平均温升和... 湿式多片离合器需要润滑冷却来防止高转速大扭矩引起的高温烧蚀。工程实际中,多通过经验来确定需求流量值,为了从理论上确定冷却所需合适的润滑油流量,根据热平衡理论建立了湿式多片离合器的油液冷却模型,推导了钢片随时间的平均温升和油液出口油温变化规律,研究了离合器对流换热系数和热流分配的影响,并通过计算和实验,得到润滑流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冷却效果不再显著增加的规律,并指出对于所研究的湿式多片离合器,合适的供油量为单副(1.5~2.0)L/min,为工程应用中供油量选择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式多片离合器 热平衡理论 冷却模型 润滑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式多片离合器摩擦副温度仿真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杨亚联 丁建林 秦大同 《四川兵工学报》 CAS 2011年第7期105-108,共4页
对混合动力车用湿式多片离合器的动力学理论进行分析,运用AMESIM建立了车辆湿式多片离合器滑磨功的计算模型。根据湿式多片离合器对偶钢片和摩擦片实际几何尺寸和约束情况,建立了摩擦副温度仿真分析模型。分析计算了单个摩擦副的温度变... 对混合动力车用湿式多片离合器的动力学理论进行分析,运用AMESIM建立了车辆湿式多片离合器滑磨功的计算模型。根据湿式多片离合器对偶钢片和摩擦片实际几何尺寸和约束情况,建立了摩擦副温度仿真分析模型。分析计算了单个摩擦副的温度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 湿式多片离合器 温度 摩擦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式多片离合器结构特征对接触压力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漫 刘宇键 +3 位作者 于亮 王旭 张存振 胡淋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06-416,共11页
针对湿式多片离合器的实际结构特征,建立多摩擦副系统有限元模型和热力学数值模型,研究压板厚度、卡簧宽度、摩擦副数等结构参数对摩擦副间接触压力差异性的影响,并通过离合器静压实验验证数值模型的正确性。制定摩擦副间接触压力差异... 针对湿式多片离合器的实际结构特征,建立多摩擦副系统有限元模型和热力学数值模型,研究压板厚度、卡簧宽度、摩擦副数等结构参数对摩擦副间接触压力差异性的影响,并通过离合器静压实验验证数值模型的正确性。制定摩擦副间接触压力差异性评价指标,提出离合器最优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离合器的压板厚度和卡簧宽度对离合器接触压力差异性的影响最大,摩擦副数对其影响较小;增大压板厚度和卡簧宽度可以显著降低接触压力分布的差异性和摩擦副的径向温差;相比于初始工况,最优工况下摩擦副的最大压差和温差分别降低82%、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式多片离合器 结构特征 接触压力 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式多片电磁离合器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耀东 屈力刚 +1 位作者 辛斌 谭威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63-64,59,共3页
首先介绍了湿式多片电磁离合器的结构原理及特点 ,并根据实际应用情况重点介绍了整体和分轴两种安装形式 ,以及其在使用过程中的润滑和控制电路 ,最后总结了应用效果和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 湿式多片电磁离合器 控制电路 安装形式 润滑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式多片离合器摩擦转矩衰减特性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恒 李和言 +4 位作者 昌和 于亮 李明阳 刘继凯 蒋守林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4-102,共9页
为研究湿式多片离合器滑摩过程中摩擦转矩衰减现象,在SAE#2试验台制动工况下进行了不同摩擦副数离合器的摩擦转矩试验.针对于湿式多片离合器的摩擦转矩衰减现象,提出湿式多片离合器摩擦转矩衰减系数,以表征多摩擦副离合器实测摩擦转矩... 为研究湿式多片离合器滑摩过程中摩擦转矩衰减现象,在SAE#2试验台制动工况下进行了不同摩擦副数离合器的摩擦转矩试验.针对于湿式多片离合器的摩擦转矩衰减现象,提出湿式多片离合器摩擦转矩衰减系数,以表征多摩擦副离合器实测摩擦转矩相对于计算摩擦转矩的减小程度.根据两副和六副摩擦转矩试验拟合得到受相对转速和平均面压影响的两副-六副摩擦转矩衰减系数,并分析相对转速和平均面压对摩擦转矩衰减值和摩擦转矩衰减系数的影响.研究表明:摩擦转矩衰减系数受摩擦转矩衰减值和计算摩擦转矩的共同影响,在润滑流量充足的条件下,摩擦转矩衰减值随着相对转速的增大逐渐减小,随着平均面压的增大而增大;而摩擦因数随相对转速和平均面压的变化规律较为复杂,但总体上湿式多片离合器摩擦转矩衰减系数呈现随相对转速的增大逐渐减小,随平均面压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式多片离合器 SAE#2试验台 摩擦因数 摩擦转矩 衰减系数 相对转速 平均面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油压对湿式多片离合器分离动态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郑良杰 马彪 +2 位作者 陈漫 于亮 张存振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451-2459,共9页
湿式多片离合器分离过程的持续时间、转矩变化和间隙分布会影响车辆换挡品质。考虑摩擦副间流体动压润滑、微凸体弹塑性接触、花键摩擦力以及活塞回位之后与离合器毂的碰撞,建立湿式多片离合器分离过程动力学数值模型,研究六摩擦副系统... 湿式多片离合器分离过程的持续时间、转矩变化和间隙分布会影响车辆换挡品质。考虑摩擦副间流体动压润滑、微凸体弹塑性接触、花键摩擦力以及活塞回位之后与离合器毂的碰撞,建立湿式多片离合器分离过程动力学数值模型,研究六摩擦副系统在不同初始控制油压和油压下降速率下的动态分离过程,提出了不均匀系数以表征分离间隙均匀度。研究结果表明:油压下降速率的减小显著延长了分离过程持续时间,恶化了分离间隙均匀度,减缓了粗糙接触转矩的下降,增大了分离过程中的黏性转矩;而初始控制油压对分离过程持续时间和分离间隙均匀度影响较小,但初始控制油压的增加增大了粗糙接触转矩的初始值和衰减速率,并减小了分离过程中的黏性转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式多片离合器 分离特性 控制油压 摩擦转矩 摩擦副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对转速对湿式多片离合器磨合过程摩擦磨损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茜 马彪 +3 位作者 于亮 王立勇 李慧珠 陈小波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5-336,共12页
湿式多片离合器摩擦元件磨合过程对其使用寿命和工作品质有重要影响.以铜基粉末冶金摩擦片和30CrMnSiA对偶片为研究对象,针对实车转速工况,使用SAE#2试验台进行湿式离合器循环接合试验.从全局摩擦特性和瞬时摩擦波动性两方面对磨合过程... 湿式多片离合器摩擦元件磨合过程对其使用寿命和工作品质有重要影响.以铜基粉末冶金摩擦片和30CrMnSiA对偶片为研究对象,针对实车转速工况,使用SAE#2试验台进行湿式离合器循环接合试验.从全局摩擦特性和瞬时摩擦波动性两方面对磨合过程进行研究,应用金相显微镜得到磨合前后摩擦表面微观形貌特征和磨损机理.结果表明:转速的增加降低了磨合初期平均摩擦系数的下降速率及其随后的波动幅度;平均摩擦系数在低转速工况下呈现下降趋势,而高转速工况下呈现上升趋势.虽然提高转速可获得平滑的摩擦表面,并降低瞬时摩擦波动幅度,然而转速过高时,摩擦界面较大温升会使其发生热塑性变形,从而使瞬时摩擦波动越来越剧烈.低转速工况下,摩擦表面微凸体在界面匹配阶段发生严重剪切断裂,而后主要为塑性变形;高转速工况下,微凸体发生渐进式剪切同时伴随弹塑性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式多片离合器 磨合过程 相对转速 摩擦转矩 磨损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键摩擦对湿式多片离合器分离过程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郑良杰 马彪 +2 位作者 陈漫 于亮 王亮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9-95,共7页
为研究在不同花键摩擦因数下湿式多片离合器分离过程中的摩擦转矩和间隙变化,建立湿式多片离合器分离过程动力学数值模型,并提出不均匀系数以表征分离间隙均匀度。研究结果表明:分离过程中各摩擦副间隙首先缓慢增大,再迅速增大,剧烈波... 为研究在不同花键摩擦因数下湿式多片离合器分离过程中的摩擦转矩和间隙变化,建立湿式多片离合器分离过程动力学数值模型,并提出不均匀系数以表征分离间隙均匀度。研究结果表明:分离过程中各摩擦副间隙首先缓慢增大,再迅速增大,剧烈波动之后趋于稳定;间隙稳定之后分离过程结束,而花键摩擦因数对分离过程持续时间几乎没有影响;不考虑花键摩擦时,各摩擦副均匀分离;考虑花键摩擦后,各摩擦副间隙从第一副至第六副依次减小,花键摩擦因数的增加显著恶化了分离间隙均匀度;分离过程的粗糙接触转矩初始值及其衰减速率随花键摩擦因数的增大而减小,分离过程末期的黏性转矩随花键摩擦因数的增大而增大。因此降低花键摩擦因数,有助于湿式多片离合器的均匀分离和降低带排转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式多片离合器 分离过程 花键摩擦因数 摩擦转矩 摩擦副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式多片离合器散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遥飞 尤庆坤 +2 位作者 魏国 张勇 司洪来 《五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2期35-40,共6页
给出湿式多片离合器的摩擦热和对流换热系数的计算方法,用有限元法求解了离合器接合时摩擦片的温度场,并对离合器的冷却强度进行了仿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冷却液的温度与流量对离合器散热性能影响极大,是导致摩擦片失效和传动液变质的... 给出湿式多片离合器的摩擦热和对流换热系数的计算方法,用有限元法求解了离合器接合时摩擦片的温度场,并对离合器的冷却强度进行了仿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冷却液的温度与流量对离合器散热性能影响极大,是导致摩擦片失效和传动液变质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式多片离合器 温度场 冷却强度 散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式多片离合器整体热传导过程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遥飞 杨亚联 秦大同 《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5期11-14,共4页
给出了湿式摩擦离合器的摩擦热和对流换热系数的计算方法,建立了离合器整体的二维及三维热传导分析模型,用瞬态温度场有限元法求解了离合器结合时摩擦片的热传导过程,分析了离合器整体热传导温升变化.提出了改善湿式多片离合器温度均匀... 给出了湿式摩擦离合器的摩擦热和对流换热系数的计算方法,建立了离合器整体的二维及三维热传导分析模型,用瞬态温度场有限元法求解了离合器结合时摩擦片的热传导过程,分析了离合器整体热传导温升变化.提出了改善湿式多片离合器温度均匀分布性能的方法和措施,对延长离合器的使用寿命、提高离合器的使用稳定性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式多片离合器 温度场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式多片离合器摩擦副温度场和应力场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闫萌萌 任靖日 《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1期68-70,88,共4页
以某型湿式多片离合器摩擦副(包括摩擦片和对偶钢片)为研究对象,根据摩擦片和对偶钢片的实际几何尺寸建立了摩擦副的三维几何模型,并运用ABAQUS软件分析了摩擦片和对偶钢片的温度场、热应力场、热应变的分布情况.本文研究结果对找出摩... 以某型湿式多片离合器摩擦副(包括摩擦片和对偶钢片)为研究对象,根据摩擦片和对偶钢片的实际几何尺寸建立了摩擦副的三维几何模型,并运用ABAQUS软件分析了摩擦片和对偶钢片的温度场、热应力场、热应变的分布情况.本文研究结果对找出摩擦副的热失效原因以及摩擦副的优化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式多片离合器 摩擦副 温度场 应力场 ABAQ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式多片离合器接合特性研究
20
作者 张岩 《西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15-19,共5页
通过湿式多片离合器的起步控制策略的研究,围绕湿式多片离合器接合过程的特性进行建模仿真研究.
关键词 自动变速器 湿式多片离合器 起步结合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