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种生物学标记物的疾病活动度评分及其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
作者 宋志博 张卓莉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17年第1期53-56,共4页
近年来,目标治疗策略明显改善了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的预后,因此,监测RA患者的疾病活动度极为重要,对更理想的评估疾病活动度方法的探索始终没有停止。目前已知,细胞因子在RA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基于细胞因子寻... 近年来,目标治疗策略明显改善了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的预后,因此,监测RA患者的疾病活动度极为重要,对更理想的评估疾病活动度方法的探索始终没有停止。目前已知,细胞因子在RA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基于细胞因子寻找新的评估疾病活动度的方法,可能会更客观地反映类风湿关节炎的疾病活动度。Michael Centola等从396种生物学标记物中选择了包括表皮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瘦素、白细胞介素-6、血清淀粉样蛋白A、C反应蛋白、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基质金属蛋白酶-1、基质金属蛋白酶-3、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人软骨糖蛋白-39和抵抗素在内的12种生物学标记物,通过权重计算得到评分,用来评价RA疾病活动度,简称多生物学标记疾病活动性(multi-biomarker disease activity,MBDA)评分。目前已有研究表明,MBDA评分与改良28关节MBDA评分(DAS28)-红细胞沉降率、DAS28-C反应蛋白、临床疾病活动指数、美国风湿病学协会/欧洲抗风湿病联盟Boolean缓解标准及健康评估问卷显著相关。同时与传统的评价RA疾病活动度的指标相比,MBDA评分可以更好地预测影像学进展、疾病复发,并且对治疗策略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多生物学标记疾病活动性评分 目标治疗 疾病活动 影像学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粪便标记物在炎症性肠病活动性评价中的应用进展
2
作者 孟丽丽 吴战军 《胃肠病学》 2015年第4期248-251,共4页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疾病,具有复发与缓解交替的病程特点,其疾病活动性的判断一直是临床医师关注的焦点。近年随着对IBD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新的生物学标记物被发现。本文就近年已认可的和正在初步研究的IBD...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疾病,具有复发与缓解交替的病程特点,其疾病活动性的判断一直是临床医师关注的焦点。近年随着对IBD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新的生物学标记物被发现。本文就近年已认可的和正在初步研究的IBD粪便标记物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粪便 生物学标记 疾病活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4例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临床特征与血清肿瘤标志物及乳酸脱氢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潘绵鸾 唐姝丹 +4 位作者 曾文 邱晔 何志义 邓静敏 张建全 《国际呼吸杂志》 2020年第16期1232-1237,共6页
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积症(PAP)患者临床特征与血清肿瘤标志物及乳酸脱氢酶(LDH)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4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PAP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各项血清肿瘤标志物、LDH水平与血气指标、肺功能、疾病... 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积症(PAP)患者临床特征与血清肿瘤标志物及乳酸脱氢酶(LDH)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4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PAP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各项血清肿瘤标志物、LDH水平与血气指标、肺功能、疾病严重程度评分(DSS)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回顾的44例PAP患者中,28例有吸烟史,10例粉尘接触史,1例长期农药接触史,1例喷漆接触史。PAP以进行性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血清LDH升高37例,癌胚抗原(CEA)升高35例,细胞角蛋白19片段21-1(CYFRA21-1)升高36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升高23例,糖类抗原CA15-3升高15例。血清LDH与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呈负相关(r=-0.504、-0.490、-0.542,P值均<0.05)。血清CEA水平与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及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均呈负相关(r=-0.591、-0.478、-0.421,P值均<0.05)。血清CYFRA21-1、CA15-3与PaO2均呈负相关(r=-0.680、-0.544,P值均<0.05)。血清CEA、CYFRA21-1、CA15-3与LDH均呈正相关(r=0.556、0.574、0.534,P值均<0.05)。DSS与LDH、CEA、CYFRA21-1、CA15-3均呈正相关(r=0.389、0.409、0.604、0.490,P值均<0.05)。全身麻醉下肺泡灌洗术后患者PaO2、DSS有显著性改善(t=-2.342、2.668,P值均<0.05)。全身麻醉下肺泡灌洗术后PAP患者血清LDH、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显著低于术前(P值均<0.05),CYFRA21-1灌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943,P>0.05)。结论烟雾或其他有毒气体或颗粒可能是PAP的诱发因素。血清肿瘤标志物及LDH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在临床上动态监测这些指标,建立一个多因素指标模型可评估PAP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泡蛋白沉积症 肿瘤标记 生物学 呼吸功能试验 疾病严重程度评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