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社会主义公有制、多种经济成份并存与社会生产力发展问题 |
宋全成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0 |
|
2
|
多种经济成份并存格局下国民经济运行的特征 |
吴文芳
|
《开放潮》
|
1998 |
0 |
|
3
|
毛泽东刘少奇对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理论探索的比较 |
陆伟
|
《党史文苑》
|
2004 |
0 |
|
4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过渡时期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比较 |
杨清震
|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8 |
0 |
|
5
|
我国两个时期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本质区别 |
刘思华
|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2 |
0 |
|
6
|
福建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发展的现状评估及对策建议——福建经济分析之三 |
沈韦正
|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
1992 |
0 |
|
7
|
国有商业企业如何在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市场中生存发展 |
陈善谋
|
《广西商业经济》
|
1997 |
0 |
|
8
|
在全国政协七届四次会议上季龙委员的发言——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方针促进城镇集体工业健康发展 |
季龙
|
《中国集体工业》
|
1991 |
0 |
|
9
|
现阶段和过渡时期多种经济成份之比较 |
汤德森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1 |
0 |
|
10
|
坚持发展公有制为主体前提下的多种经济成份 |
刘建兴
|
《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9 |
0 |
|
11
|
正确处理公有制经济和其他经济成份的关系 |
李振华
|
《新长征》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12
|
对特区经济几个问题的认识 |
方生
|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AS
|
1984 |
1
|
|
13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特征在消费方面的表现 |
尹世杰
|
《消费经济》
|
1987 |
1
|
|
14
|
论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闭合回路” |
丁任重
|
《江淮论坛》
CSSCI
|
1992 |
0 |
|
15
|
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和按劳分配的变化 |
吴凯泰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
1993 |
0 |
|
16
|
越南非国营经济:回顾与前瞻 |
谭志词
|
《东南亚研究》
|
1998 |
0 |
|
17
|
加速农垦经济发展的探讨 |
姜安荣
|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
1996 |
0 |
|
18
|
国民党与混合型经济体制 |
陶季邑
|
《凯里学院学报》
|
1994 |
0 |
|
19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私营经济初探 |
徐晓先
|
《经济科学》
|
1988 |
0 |
|
20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若干经济理论问题讨论综述 |
李晓玉
|
《江西社会科学》
|
1988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