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导体量子点分子-腔光机械耦合系统中光学双稳及多稳态的形成及调控 被引量:1
1
作者 曾莹 任波 +2 位作者 徐名琪 杨红 佘彦超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5-122,共8页
本研究探讨了外部磁场对半导体量子点分子与腔光机械耦合系统中光学双稳态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外部磁场、量子点之间的隧穿耦合以及探测光单光子的失谐可以有效地调控系统的光学双稳态.在弱隧穿和弱磁场条件下,系统的光学双稳态阈... 本研究探讨了外部磁场对半导体量子点分子与腔光机械耦合系统中光学双稳态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外部磁场、量子点之间的隧穿耦合以及探测光单光子的失谐可以有效地调控系统的光学双稳态.在弱隧穿和弱磁场条件下,系统的光学双稳态阈值和磁滞回线宽度随着外部磁场和点间隧穿耦合强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着磁场强度和隧穿耦合强度的进一步增加,系统的双稳态将演变为多稳态.有趣的是,在强隧穿和强磁场作用下,系统的光学双稳态阈值和磁滞回线宽度随着外部磁场和点间隧穿耦合强度的增加而减小.这种对耦合腔光机械系统中光学双稳态的灵活调控将在可控光开关方面具有潜在的广泛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稳态 点间隧穿耦合 光力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可再生能源不确定特性的合成氨多稳态柔性工艺技术 被引量:3
2
作者 吉旭 林今 +5 位作者 聂李红 周利 袁绍军 张欢 贺革 戴一阳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35,共13页
双碳背景下,风光可再生能源发电是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绿氢”由于其长周期存储和零碳特征,可以有效解决风光电力消纳的难题,有望与电能一同成为未来能源体系的两大支柱。但是由于氢气自身特性和氢脆造成的材料瓶颈,“绿氢”发展遇到... 双碳背景下,风光可再生能源发电是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绿氢”由于其长周期存储和零碳特征,可以有效解决风光电力消纳的难题,有望与电能一同成为未来能源体系的两大支柱。但是由于氢气自身特性和氢脆造成的材料瓶颈,“绿氢”发展遇到制储运多环节安全性与经济性挑战。绿电制氢制氨的“电制绿氨”路径被认为是解决“绿电”“绿氢”技术经济困局的重要途径之一。针对风光资源的不确定性,分析了基于合成氨“哈-博”工艺多种解决方案的优劣,提出了多稳态柔性“电制绿氨”工艺模式以解决“源网氢氨”复杂技术特征耦合下的设计、装置和运行问题;研究了多稳态柔性“电制绿氨”工艺的系统性技术架构、整定经济运行负荷与运行周期的最优化方法;开发了电氢氨一体化数字仿真模型,计及电力约束、资源波动、氢氨需求、系统运行效率和可靠性等因素,对全场景、全流程下的“电制绿氨”进行协同优化,形成了一套面向动态运行的绿电耦合化工的设计方法;研究了催化剂结构性能调优与合成塔内件结构的优化方法,开发了复杂变工况条件的催化剂宏观动力学模型,以及电氢氨一体化协同调度与智能控制技术。多稳态柔性“电制绿氨”工艺实现了合成氨经济运行负荷在30%~110%,负荷调节速率在0.5~1.0%/min,支持日、班,及班内多时域负荷调节要求,30%~110%负荷运行下单位合成氨综合能耗均优于GB 21344—2015《合成氨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的标杆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氢能 合成氨 多稳态柔性 氢氨一体化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忆阻耦合异构忆阻细胞神经网络的多稳态与相位同步研究
3
作者 武花干 边逸轩 +1 位作者 陈墨 徐权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818-3826,共9页
忆阻具有天然的可塑性,可实现与生物神经元和突触所具有的相似或相同机制的硅基神经元和纳米突触。将忆阻用作突触耦合两个异构的忆阻细胞神经网络,该文构建了一个忆阻耦合异构忆阻细胞神经网络。该耦合网络含有一个与忆阻突触初值条件... 忆阻具有天然的可塑性,可实现与生物神经元和突触所具有的相似或相同机制的硅基神经元和纳米突触。将忆阻用作突触耦合两个异构的忆阻细胞神经网络,该文构建了一个忆阻耦合异构忆阻细胞神经网络。该耦合网络含有一个与忆阻突触初值条件和子网初值条件相关的空间平衡点集,可呈现出复杂的动力学演化。利用数值仿真方法,揭示了耦合网络依赖于初值条件而存在的稳定点、周期、混沌、超混沌以及无界振荡等多稳态行为。此外,在忆阻突触的调控下,两个异构子网可达成相位同步。最后,基于STM32单片机硬件平台完成了电路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忆阻 细胞神经网络 异构网络 多稳态 相位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多稳态系统随机共振的轴承微弱故障诊断
4
作者 靳艳飞 安永辉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7-457,共11页
针对传统随机共振方法在强噪声背景下对轴承微弱故障诊断中存在严重的边频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应用改进多稳态随机共振模型进行轴承微弱故障诊断的方法.在高斯白噪声和周期性激励作用下,推导得到了改进多稳态系统的平均首次穿越时间和... 针对传统随机共振方法在强噪声背景下对轴承微弱故障诊断中存在严重的边频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应用改进多稳态随机共振模型进行轴承微弱故障诊断的方法.在高斯白噪声和周期性激励作用下,推导得到了改进多稳态系统的平均首次穿越时间和功率谱放大因子的解析表达式.研究发现,存在一组最优的参数使得改进多稳态系统的随机共振效应最大化.将改进的多稳态随机共振模型应用于轴承内外圈的微弱故障诊断,并利用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对系统参数和阻尼系数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在强噪声背景下有效识别出微弱故障特征频率,且与传统多稳态随机共振方法相比,该方法解决了严重的边频干扰问题,输出信号特征频率处的频谱峰值更高,大大提高了轴承微弱故障诊断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弱故障诊断 改进的多稳态模型 自适应随机共振 平均首次穿越时间 谱放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稳态力学超构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徐锐 何玉龙 +3 位作者 孙嘉鹏 李鑫 卢明辉 陈延峰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5,共25页
通过人工设计的微结构,力学超构材料能实现天然材料不具备的超常力学性能,如负泊松比、负热膨胀、多稳态、可调刚度等等。其中,多稳态力学超构材料因具有可重复使用、能量存储与吸收、快速变形和放大输出力等优异性能,激发了研究人员的... 通过人工设计的微结构,力学超构材料能实现天然材料不具备的超常力学性能,如负泊松比、负热膨胀、多稳态、可调刚度等等。其中,多稳态力学超构材料因具有可重复使用、能量存储与吸收、快速变形和放大输出力等优异性能,激发了研究人员的兴趣。多稳态力学超构材料通常是利用双稳态结构单元的串联和/或并联实现的,在外界载荷作用下展示出多个稳定构型且可以互逆切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综述了多稳态力学超构材料主要设计策略及最新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双稳态的概念、稳态转换势垒及相应的力学响应特性,分析了双稳态单元的设计原则;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对双稳态单元及其多稳态超构材料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多稳态构成的力学超构材料在能量吸收、软驱动、机械计算和波调控等领域的应用前景。最后,对多稳态力学超构材料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可能遇到的挑战和机遇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稳态 能量吸收 软体机器人 机械计算 波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级曲梁多稳态超材料的可重用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靳明珠 侯秀慧 +1 位作者 赵文皓 邓子辰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227-3242,共16页
多稳态超材料凭借其出色的力学性能而广受关注和应用.然而,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单曲梁结构,对于由多层级曲梁单胞构建的复杂拓扑结构的可重复吸能特性缺乏深入探讨.此外,与传统材料相比,多稳态超材料在循环加载下的疲劳性能也鲜有研究.... 多稳态超材料凭借其出色的力学性能而广受关注和应用.然而,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单曲梁结构,对于由多层级曲梁单胞构建的复杂拓扑结构的可重复吸能特性缺乏深入探讨.此外,与传统材料相比,多稳态超材料在循环加载下的疲劳性能也鲜有研究.文章以两端固支直梁一阶屈曲模态为初始构型构造曲梁单胞,并通过3D打印技术制备双材料双稳态单元.进而建立多层级曲梁结构,并给出预测多层级曲梁正则化的力和势能随位移变化的5次、6次多项式经验公式,相比于以往3次、4次多项式结果更为准确.以双曲梁单胞为基本单元,通过中心旋转的方式设计三维点状多稳态超材料,研究其稳态性能和力学特性.并通过参数化分析研究单元几何参数和模块化拓扑构型对结构力学响应的影响,最后通过疲劳实验验证了该类多稳态超材料的疲劳寿命.该结构能够在小变形和大变形范围内实现正负刚度的转变,同时变形是弹性稳定的,即杨氏模量基本保持不变,且具有多稳态和可重复吸能特性.随着双曲梁几何参数Q(高厚比)的增大,其有效压溃距离和能量吸收效率随之增加.提出的设计策略为制造多稳态多步可逆变形的力学超材料开辟了新路径,并为设计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的工程材料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级曲梁 多稳态超材料 屈曲阶跃 可重用性 能量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引子共存的四维多稳态混沌系统及同步电路
7
作者 杨阳 摆玉龙 +1 位作者 李艳 张庆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53-62,共10页
文中设计了一种具有多翼吸引子的四维混沌系统,通过改变系统的多组参数,观察到吸引子结构由四翼变为双翼。采用相图、Lyapunov指数谱、分岔图和复杂度等方法,验证系统的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通过改变系统参数和选择不同的初始值,系统... 文中设计了一种具有多翼吸引子的四维混沌系统,通过改变系统的多组参数,观察到吸引子结构由四翼变为双翼。采用相图、Lyapunov指数谱、分岔图和复杂度等方法,验证系统的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通过改变系统参数和选择不同的初始值,系统呈现出极性相反但结构相似的吸引子共存现象。使用Multisim仿真软件进行了电路仿真,发现数值分析和模拟仿真结果一致,验证了系统的可实现性。最后,采用线性反馈同步法对该系统进行了同步控制,并成功实现了同步电路仿真。所设计系统具有丰富的多稳态特性,主从系统在极短的时间内达到了同步,同步效果良好,可广泛应用于保密通信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维混沌系统 多翼吸引子 多稳态 LYAPUNOV指数谱 同步控制 电路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超级多稳态的简单忆阻混沌系统的分析与电路实现
8
作者 董升 刘维清 《电子元件与材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25-1532,共8页
为进一步探索更适用于实际工程应用的混沌系统,将具有余弦模导的忆阻器引入到三维的线性系统中,构建了一个具有超级多稳态的四维忆阻混沌系统。深入分析了系统的对称性、耗散性、平衡点稳定性,并探讨了系统参数和初值对系统动力学行为... 为进一步探索更适用于实际工程应用的混沌系统,将具有余弦模导的忆阻器引入到三维的线性系统中,构建了一个具有超级多稳态的四维忆阻混沌系统。深入分析了系统的对称性、耗散性、平衡点稳定性,并探讨了系统参数和初值对系统动力学行为的影响,发现该系统具有丰富的动力学行为和混沌特性。当改变系统参数时,系统经历倍周期分岔和反倍周期分岔,能够在周期和混沌状态之间转换。此外,系统状态变量输出信号的极性可以通过参数控制。当改变初始条件时,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呈现偏移增量控制行为,可以产生无穷多具有不同位置和拓扑结构的共存吸引子。最后,采用PSIM仿真软件对系统进行电路仿真,验证了系统电路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该忆阻混沌系统灵活可控且动力学行为丰富,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具有广泛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忆阻混沌系统 超级多稳态 偏移增量控制 共存吸引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超级多稳态的忆阻混沌系统的分析与实现
9
作者 张博 邱达 +2 位作者 李旭鑫 罗敏 刘嵩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31-1040,共10页
近年来,具有超级多稳态的混沌系统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了进一步探究超级多稳态现象,基于忆阻器提出了一个新的四维忆阻混沌系统。通过庞加莱映射、时域波形图、Lyapunov指数谱和相轨图等分析了系统的动力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 近年来,具有超级多稳态的混沌系统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了进一步探究超级多稳态现象,基于忆阻器提出了一个新的四维忆阻混沌系统。通过庞加莱映射、时域波形图、Lyapunov指数谱和相轨图等分析了系统的动力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不仅具有暂态混沌、恒Lyapunov指数等复杂动力学行为,还具有依赖于系统初始条件变化的分岔图偏移现象以及超级多稳态现象。特别地,当系统参数取不同离散值时,系统能产生随初始条件变化的“气泡”现象。最后,基于FPGA硬件平台实现了该系统,硬件实现与数值仿真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系统的正确性与可行性。该系统具有很强的初值敏感性,可以将其应用在图像加密或保密通信等领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多稳态 忆阻混沌系统 混沌 恒Lyapunov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数阶双忆阻器的多稳态混沌系统及其FPGA实现
10
作者 熊林海 吴朝俊 徐楚岩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CAS 2024年第1期77-83,共7页
将分数阶微积分和忆阻器引入混沌系统可以增加混沌系统的复杂性,从而拓宽混沌系统的应用范围。首先在三阶混沌系统中引入了两个分数阶磁控忆阻器构建新型四阶混沌系统,再采用平衡点稳定性分析、分岔图、相图、动力学地图等方法对其进行... 将分数阶微积分和忆阻器引入混沌系统可以增加混沌系统的复杂性,从而拓宽混沌系统的应用范围。首先在三阶混沌系统中引入了两个分数阶磁控忆阻器构建新型四阶混沌系统,再采用平衡点稳定性分析、分岔图、相图、动力学地图等方法对其进行动力学行为分析。结果表明:分数阶系统产生了无穷多共存吸引子,具有超级多稳态,展现出丰富的动力学行为。阶次的改变会引起忆阻特性曲线不对称改变,系统状态发生改变。最后,搭建了FPGA实验平台,实验结果与数值仿真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沌 忆阻器 动力学特性 多稳态 FP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具有超级多稳态的忆阻混沌系统及其在电力图像加密中的应用
11
作者 邓迎军 荣海媚 +2 位作者 周钦君 孙智鹏 张博 《机电工程技术》 2024年第8期191-196,共6页
混沌系统的构造和图像加密是相互联系、相互独立的研究方向,同时也是当前混沌系统的研究热点。在Sprott-I混沌系统中引入绝对值忆阻器,构造了一个新的忆阻混沌系统。受忆阻器强非线性的影响,新系统的平衡点变为了一条线平衡点集,表现出... 混沌系统的构造和图像加密是相互联系、相互独立的研究方向,同时也是当前混沌系统的研究热点。在Sprott-I混沌系统中引入绝对值忆阻器,构造了一个新的忆阻混沌系统。受忆阻器强非线性的影响,新系统的平衡点变为了一条线平衡点集,表现出了更丰富的动力学特性。通过MATLAB仿真分析了该系统的Lyapunov指数、耗散性、分岔图等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新系统不但能产生依赖系统参数变化的混沌吸引子和周期极限环的常规现象,而且能够产生恒Lyapunov指数以及依赖于初始条件变化的分岔图偏移以及无限多吸引子共存的超级多稳态的特殊动力学现象。最后,考虑到系统在引入忆阻器后出现的超级多稳态现象,能够产生鲁棒性更好的伪随机序列,因此将该系统和DNA编码结合引入到电力图像加密中,在MATLAB平台上进行安全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加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多稳态 恒Lyapunov指数 平衡点定性 忆阻混沌系统 图像加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新的具有超级多稳态的五维忆阻超混沌系统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晓霞 郑驰 +2 位作者 王雪 曹樱子 徐桂芝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3-170,共8页
为了描述更加复杂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并且得到更适合工程应用的混沌信号,使用一个磁控忆阻器去替换改进的四维Lü混沌系统中的耦合参数,得到了一个新的五维忆阻超混沌系统。采用相图、分岔图、Lyapunov指数谱等常规的非线性分析手... 为了描述更加复杂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并且得到更适合工程应用的混沌信号,使用一个磁控忆阻器去替换改进的四维Lü混沌系统中的耦合参数,得到了一个新的五维忆阻超混沌系统。采用相图、分岔图、Lyapunov指数谱等常规的非线性分析手段研究新系统丰富的动力学特性。在新系统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一个绝对值函数使系统达到新的极性平衡,构建了一个新的条件对称的忆阻超混沌系统。结果表明:新的忆阻系统可以表现出依赖于忆阻器初始状态的超级多稳态特性、持续的混沌或超混沌动力学以及偏移增量控制行为;特别地,当改变系统参数并取适当的初始状态时,可以观察到独特的共存超级多稳态现象;新的条件对称忆阻系统可产生无限多对具有相反极性且吸引子结构相似的共存吸引子。利用Multisim进行电路仿真,验证了系统的存在性和可实现性,从而使超混沌系统能更好地应用在保密通信等实际工程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忆阻超混沌系统 超级多稳态 共存超级多稳态 偏移增量控制 条件对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曲函数的双忆阻器混沌电路多稳态特性分析 被引量:19
13
作者 闵富红 王珠林 +1 位作者 曹弋 王恩荣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86-494,共9页
基于经典蔡氏混沌振荡电路,引入一种双曲余弦函数的新型磁控忆阻器模型,设计含有两个双曲余弦忆阻器的混沌电路系统,讨论了系统平衡点集面的稳定区间.选择不同的忆阻初始值进行数值仿真,通过分岔图与Lyapunov指数谱研究双曲忆阻混沌系... 基于经典蔡氏混沌振荡电路,引入一种双曲余弦函数的新型磁控忆阻器模型,设计含有两个双曲余弦忆阻器的混沌电路系统,讨论了系统平衡点集面的稳定区间.选择不同的忆阻初始值进行数值仿真,通过分岔图与Lyapunov指数谱研究双曲忆阻混沌系统的多稳态特性.结果表明,含双曲函数的双忆阻混沌电路具有复杂的动力学行为,运动轨迹不仅依赖于电路参数,还受电路的初始状态影响,由此产生了不同拓扑结构的混沌吸引子与不同周期运动的多稳态隐藏吸引子共存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忆阻器 多稳态特性 动力学行为 混沌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油生物歧化过程动力学数学模拟和多稳态研究 被引量:52
14
作者 修志龙 曾安平 安利佳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28-433,共6页
用过量动力学模型描述了甘油生物转化的连续培养和间歇培养过程 ,讨论了系统中出现多稳态现象的条件和原因 ,并用实验证实了多稳态的存在 .提出了反应器中底物浓度变化速率的概念 。
关键词 甘油 丙二醇 动力学 多稳态 数学模拟 生物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系统多稳态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5
作者 冯剑丰 王洪礼 朱琳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553-1559,共7页
阐述了生态系统多稳态的定义及其生态学意义,总结了生态系统的多稳态现象的不同产生机制,综述了多稳态的存在性及稳态转换的研究现状,探讨了未来的理论及应用研究前景。多稳态指的是在相同条件下,系统可以存在结构和功能截然不同的稳定... 阐述了生态系统多稳态的定义及其生态学意义,总结了生态系统的多稳态现象的不同产生机制,综述了多稳态的存在性及稳态转换的研究现状,探讨了未来的理论及应用研究前景。多稳态指的是在相同条件下,系统可以存在结构和功能截然不同的稳定状态。不同的稳态对应于不同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并且可产生不同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统的稳态不仅仅包括稳定的点吸引子,也可能是周期吸引子或者混沌吸引子。多稳态现象广泛存在于多种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干旱生态系统等)中。较强的正反馈作用是系统产生多稳态的主要原因。生态系统中的正反馈循环主要包括易化作用、过度开发以及冰盖反射等。大量的理论研究证实多稳态是系统中的一个普遍现象,但从实验角度的研究成果较少。生态系统的不同稳态有不同的吸引域,吸引域之间存在阈值。当干扰强度大于恢复力时,系统有可能越过阈值发生稳态转换。生态系统发生转换的预警指标包括方差的增加、干扰后的恢复速率以及偏度的变化。多稳态的未来研究重点在于:(1)多稳态产生机制研究;(2)生态系统中多稳态的存在性检验;(3)生态系统恢复力及预警指标的定量评价研究;(4)多稳态理论在生态系统修复实践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 多稳态 恢复力 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稳态随机共振的轴承微弱故障信号检测 被引量:9
16
作者 冯毅 陆宝春 张登峰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68-1174,共7页
针对双稳态随机共振模型无法有效处理调制信号的缺点,提出了一种以包络信号为输入信号的自适应多稳态级联随机共振(adaptive multi-stable cascaded stochastic resonance,简称AMCSR)信号强化方法。首先,对振动信号进行包络解调,依据包... 针对双稳态随机共振模型无法有效处理调制信号的缺点,提出了一种以包络信号为输入信号的自适应多稳态级联随机共振(adaptive multi-stable cascaded stochastic resonance,简称AMCSR)信号强化方法。首先,对振动信号进行包络解调,依据包络信号分布特点,选用与信号分布相匹配的多稳态随机共振模型;然后,以故障特征频率的频谱幅值为指标,采用蚁群算法自适应地优化随机共振模型参数;最后,以噪声为强化源和驱动信号,通过级联随机共振方法对包络信号中的故障特征频率进行逐级强化,获得故障特征成分的强化信号。对实测轴承振动信号的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增强故障特征频率成分,有效地提取被其他频率成分淹没的微弱故障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包络信号 多稳态 随机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反应系统的多稳态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杭州 陈丙珍 +2 位作者 何小荣 赵劲松 邱彤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7-133,共7页
描述化学反应系统的方程组具有强非线性,而对于非线性问题一般情况下有多个解,如何求解出这些解是一个研究热点。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扩展的同伦延拓法,并以一个理想反应器体系为例,显示出化学反应器具有的多稳态特性。为了深入... 描述化学反应系统的方程组具有强非线性,而对于非线性问题一般情况下有多个解,如何求解出这些解是一个研究热点。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扩展的同伦延拓法,并以一个理想反应器体系为例,显示出化学反应器具有的多稳态特性。为了深入了解反应系统的本质特性,文中将稳态解的计算结果转化为参数平面上的空间图像,以进一步分析在单参数连续变化下体系的多稳态解的分布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方程组 多稳态 同伦延拓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燃烧状况可调的催化裂化装置多稳态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锐 罗雄麟 许锋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930-2937,共8页
考虑到一氧化碳(CO)助燃剂作为调控系统CO燃烧状况的操作手段会影响催化裂化装置的多稳态,在已有的烧焦罐式高效再生催化裂化装置反应-再生系统动态机理模型的基础上,扩展了再生器内CO燃烧的机理模型,并将CO助燃剂的添加量与再生器内CO... 考虑到一氧化碳(CO)助燃剂作为调控系统CO燃烧状况的操作手段会影响催化裂化装置的多稳态,在已有的烧焦罐式高效再生催化裂化装置反应-再生系统动态机理模型的基础上,扩展了再生器内CO燃烧的机理模型,并将CO助燃剂的添加量与再生器内CO的燃烧状态进行定量的关联。在对再生器进行热量衡算的基础上,绘制出再生器的放出-移出热量曲线,确定了系统的3个稳态操作点,并根据放热反应器稳态热稳定性斜率条件分析了稳态点的热稳定性。针对炼厂CO助燃剂添加量设计较为保守的问题,分析了减少助燃剂添加量对系统操作的影响,指出CO助燃剂的添加量会影响到系统两个高温稳态点之间的操作空间从而影响到装置控制系统设计的苛刻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多稳态 定性 CO助燃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稳态动力系统中随机共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靳艳飞 许鹏飞 +2 位作者 李永歌 马晋忠 许勇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57-394,共38页
非线性随机动力学是力学、数学、工程等多个领域关注的热点,在航空航天、机械工程、生物生态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多稳态动力系统作为其最重要的研究对象,在随机扰动下具有丰富的动力学行为,如随机分岔、随机共振等,尤其是随机共振,已经... 非线性随机动力学是力学、数学、工程等多个领域关注的热点,在航空航天、机械工程、生物生态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多稳态动力系统作为其最重要的研究对象,在随机扰动下具有丰富的动力学行为,如随机分岔、随机共振等,尤其是随机共振,已经被应用于机械故障诊断、微弱信号检测和振动能量俘获等工程实际问题中.本文主要综述了多稳态动力系统中的随机共振理论、方法及工程应用.首先,通过几类典型的非线性随机动力学系统,介绍了随机共振的经典理论和度量指标;其次,重点阐述了多稳态动力学系统,尤其是三稳态和周期势系统,在各类噪声激励下的随机共振现象,分析了其诱发机理、演化规律和研究方法;最后,介绍了多稳态动力系统中随机共振的几类应用实例,并进一步给出了随机共振当前面临的难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等开放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共振 多稳态动力系统 相干共振 平均首次穿越时间 非高斯Lévy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具有多翼吸引子的四维多稳态超混沌系统 被引量:14
20
作者 鲜永菊 扶坤荣 徐昌彪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22,38,共9页
构造了一个只有一个平衡点的四维超混沌系统,此系统表现出丰富的多稳态特性,亦具有多翼吸引子。数值分析了系统的动力学特性,仿真了系统的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探讨了系统的动态复杂度,测试了系统超混沌序列的随机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多... 构造了一个只有一个平衡点的四维超混沌系统,此系统表现出丰富的多稳态特性,亦具有多翼吸引子。数值分析了系统的动力学特性,仿真了系统的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探讨了系统的动态复杂度,测试了系统超混沌序列的随机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多组参数值下,系统均存在不同类型的吸引子共存,譬如:两个周期吸引共存,周期与拟周期吸引子共存,双翼混沌与超混沌吸引子共存,两个双翼混沌吸引子共存,双翼与四翼混沌吸引子共存,两个双翼超混沌吸引子共存,两个双翼拟周期吸引子共存,两个双翼超混沌、四翼混沌、四翼超混沌等四个吸引子共存。系统的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的仿真结果均与数值分析结果一致,表明了系统的可实现性。另外,在混沌和超混沌状态下系统复杂度高,且超混沌序列通过了SP800-22 Revla的15项随机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混沌系统 多稳态 多翼吸引子 电路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