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桥面运动对多索索网-阻尼器系统阻尼比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李浚东 王荣辉 +1 位作者 甄晓霞 刘桂源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5-125,共11页
斜拉桥多根斜拉索通过辅助索及接地阻尼器的连接共同形成多索索网-阻尼器系统,从而使拉索达到减振效果。为研究在桥面运动激励下多索索网-阻尼器系统自振特性的变化情况,首先,提出n索索网-阻尼器系统模型,建立系统平衡方程,同时引入桥... 斜拉桥多根斜拉索通过辅助索及接地阻尼器的连接共同形成多索索网-阻尼器系统,从而使拉索达到减振效果。为研究在桥面运动激励下多索索网-阻尼器系统自振特性的变化情况,首先,提出n索索网-阻尼器系统模型,建立系统平衡方程,同时引入桥面运动的影响;然后,通过使用Wolfram Mathematica软件对系统平衡方程进行化简及求解;最后,对系统进行参数分析,研究不同参数对系统自振特性的影响,同时对比系统自振特性在有、无桥面运动时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桥面运动激励对多索索网-阻尼器系统的自振特性产生显著影响;系统各阶频率随着阻尼系数的增大而增大;在桥面运动激励下,系统自振频率相对于无桥面运动时的自振频率减小,而系统阻尼系数与阻尼比关系曲线相对于无桥面运动的关系曲线后移;当辅助索位置愈远离拉索中部、辅助索刚度愈小、阻尼器位置愈靠近边界、斜拉索倾角愈小时,系统的阻尼比越小,即对系统的影响愈不利,反之则有利;当桥面运动与系统达到共振时,阻尼器近乎失去减振耗能效果,此时即为系统的最不利影响状态,因此在设计系统的减振措施时,应避开两者的共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多索索网-阻尼器系统 振动 桥面运动 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拉索-磁流变阻尼器系统半主动控制的神经网络法 被引量:8
2
作者 王修勇 陈政清 倪一清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9-53,共5页
磁流变阻尼器具有良好的可变阻尼特性 ,能用于结构的半主动控制。针对斜拉桥拉索 -磁流变阻尼器系统 ,本文提出了利用神经控制器进行半主动控制的神经网络法 ,该神经控制器根据过去时刻的加速度响应和控制信号预测下一时间步的控制信号 ... 磁流变阻尼器具有良好的可变阻尼特性 ,能用于结构的半主动控制。针对斜拉桥拉索 -磁流变阻尼器系统 ,本文提出了利用神经控制器进行半主动控制的神经网络法 ,该神经控制器根据过去时刻的加速度响应和控制信号预测下一时间步的控制信号 ,并给出了训练方法及开展了数值仿真研究。仿真结果显示 ,采用神经网络半主动控制能取得很好的减振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索-磁流变阻尼系统 半主动控制 神经络法 斜拉桥 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网-阻尼器系统自振特性研究
3
作者 甄晓霞 刘桂源 +2 位作者 董春光 张卓杰 李明阳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1-71,共11页
斜拉桥中多根斜拉索与辅助索、阻尼器连接形成多层索网-阻尼器系统,可有效实现斜拉索减振。为深入了解该系统的真实动力行为,揭示辅助索、阻尼器作用的相互影响规律,文中提出了多层索网-阻尼器系统模型,将辅助索简化为线性弹簧单元,通... 斜拉桥中多根斜拉索与辅助索、阻尼器连接形成多层索网-阻尼器系统,可有效实现斜拉索减振。为深入了解该系统的真实动力行为,揭示辅助索、阻尼器作用的相互影响规律,文中提出了多层索网-阻尼器系统模型,将辅助索简化为线性弹簧单元,通过理论推导得到系统的复特征方程,进而求解出系统各阶自振频率、阻尼比,并提出了局部振动模态参数以表征系统不同模态的局部振动程度及系统中的能量分布规律,辅助判断系统振动的整体性;借助实验及有限元仿真分析方法验证了理论公式的正确性;研究了辅助索从柔到刚变化过程中三层索网-单阻尼器系统振型、频率、局部振动模态参数及阻尼比的变化规律,分析了辅助索刚度、阻尼器位置变化对系统阻尼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多层索网-阻尼器系统的形成具有减小拉索振幅、提高系统阻尼比的效果;辅助索刚度变化和设置索端阻尼器都会使系统的多阶振型发生相应的变化,阻尼器索端锚固位置变化也会引起个别阶振型的变化,阻尼比与阻尼器所在索段振型振幅密切相关,与辅助索刚度变化密切相关;并非所有模态阻尼比都会从索端阻尼器的设置中获益。总体来说,阻尼器在索端锚固点距离桥面越远,对阻尼器发挥作用愈有利;辅助索刚度越大,系统的整体性越好,频率越高,各拉索之间的相互约束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系统 振动控制 阻尼 局部振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风下高铁双弓-网系统动态受流特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小强 张玺 +1 位作者 王英 王心仪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0-329,411,412,共12页
为了研究环境风对高速铁路双弓-网系统动态受流性能的影响,首先,以位于我国西部大风区的兰新高铁为研究对象,基于模态分析法建立双弓-网耦合系统模型;其次,运用空气动力学理论推导作用于接触网线索上的环境风载荷;然后,考虑横风向空气... 为了研究环境风对高速铁路双弓-网系统动态受流性能的影响,首先,以位于我国西部大风区的兰新高铁为研究对象,基于模态分析法建立双弓-网耦合系统模型;其次,运用空气动力学理论推导作用于接触网线索上的环境风载荷;然后,考虑横风向空气阻尼的影响,探究空气阻尼作用下双弓受流特性;最后,采用4阶自回归(autoregression,简称AR)模型建立接触网沿线脉动风场,着重分析风速和风攻角对双弓受流的影响。结果表明:横风向空气阻尼对双弓受流产生的影响较小;脉动风下风速越大则风向越趋于垂向,双弓受流性能更易恶化;后弓受流性能相较前弓对风速和风攻角的变化更加敏感。双弓-网系统风振响应分析可为优化风环境下弓网受流质量和接触网防风参数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双弓-系统 空气阻尼 脉动风 受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拉桥拉索-阻尼器系统神经网络动力建模 被引量:1
5
作者 黄先平 《湖南交通科技》 2006年第2期83-86,共4页
提出了采用神经网络技术建立拉索-阻尼器系统动力模型的方法,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很高的精度,且对系统噪声不敏感,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 斜拉桥 拉索-阻尼系统 神经 动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压油膜阻尼器-碰摩转子系统的非线性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林富生 张韬 孟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16,33,共6页
本文研究了挤压油膜阻尼器 (SFD)支承的单盘转子系统的碰摩特性。研究发现系统响应不再具有典型的“碰摩分叉” ,系统在高转速区以拟周期的方式进入混沌而在低转速区则有多种进入混沌的通道。系统一周内的碰摩次数与系统的分叉状态无关... 本文研究了挤压油膜阻尼器 (SFD)支承的单盘转子系统的碰摩特性。研究发现系统响应不再具有典型的“碰摩分叉” ,系统在高转速区以拟周期的方式进入混沌而在低转速区则有多种进入混沌的通道。系统一周内的碰摩次数与系统的分叉状态无关。系统有三条通向混沌的道路 :1.倍周期分叉通向混沌 ;2 .阵发性通向混沌 ;3 .拟周期通向混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油膜阻尼-碰摩转子系统 非线性特性 SFD 混沌现象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索-阻尼器系统的改进实模态分析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志 彭文林 +2 位作者 禹见达 韩艳 田静莹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 2023年第4期7-14,共8页
阻尼减振是拉索振动控制的主要措施,目前拉索-阻尼器系统的主要分析方法为复模态法.虽然采用复模态法可以精确分析拉索-阻尼器系统的阻尼比和频率等主要特征参数,但采用复模态法求出的拉索复振型由于不包含减振所需要的参数而被研究较少... 阻尼减振是拉索振动控制的主要措施,目前拉索-阻尼器系统的主要分析方法为复模态法.虽然采用复模态法可以精确分析拉索-阻尼器系统的阻尼比和频率等主要特征参数,但采用复模态法求出的拉索复振型由于不包含减振所需要的参数而被研究较少,而系统的振型对研究阻尼器的减振效果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中首先采用复模态法求解了拉索-阻尼器系统,基于复振型的物理意义,引入相位函数,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实数分离变量法,分析了阻尼力在拉索中的传递特征;建立了拉索-阻尼器系统的改进实模态分析方法,采用该方法求解得到的非线性运动方程通解与复模态法一致.基于该新方法计算得到的实模态振型,分析了阻尼器对拉索实际振型以及相位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索-阻尼系统 复模态 分离变量法 相位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变液阻尼器-柔性转子系统的力学模型(I):单盘悬臂转子 被引量:4
8
作者 汪建晓 孟光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4期8-13,共6页
从 Bingham模型出发 ,推导出用于转子振动控制的剪切式磁流变液阻尼器的阻尼力计算公式 ;利用 Langrange方程建立了磁流变液阻尼器 -单盘悬臂柔性转子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 ,为转子系统动力特性的理论分析奠定基础。
关键词 阻尼-柔性转子系统 力学模型 单盘悬臂转子 磁流变液 Bingham模型 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轴承-挤压油膜阻尼器支承转子系统的主动控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韬 孟光 张子旭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6期80-83,共4页
转子系统的许多非线性因素由于转子偏心的存在而得到放大 .文中将电磁轴承控制与挤压油膜阻尼器相结合 ,用于转子系统的控制 .这种控制方法可以对转子系统不平衡所引起的离心力进行主动控制 ,避免出现转子与静子之间的碰磨 .给出了系统... 转子系统的许多非线性因素由于转子偏心的存在而得到放大 .文中将电磁轴承控制与挤压油膜阻尼器相结合 ,用于转子系统的控制 .这种控制方法可以对转子系统不平衡所引起的离心力进行主动控制 ,避免出现转子与静子之间的碰磨 .给出了系统动力学模型、系统控制框图 ,并进行了仿真计算 .仿真结果验证了这一控制方案的可行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轴承-挤压油膜阻尼 支承转子系统 主动控制 SFD 碰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弯刚度对斜拉索-黏滞阻尼器系统风致振动影响的研究
10
作者 宋福春 付聿旻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00-508,共9页
目的研究抗弯刚度对斜拉索及斜拉索-黏滞阻尼器系统的影响,为风致振动分析以及黏滞阻尼器设计提供参考。方法以沈阳市昆山西路斜拉桥作为工程背景,选取桥上长度在36~146 m的三根斜拉索建立索结构动力分析有限元模型,通过自回归方法生成... 目的研究抗弯刚度对斜拉索及斜拉索-黏滞阻尼器系统的影响,为风致振动分析以及黏滞阻尼器设计提供参考。方法以沈阳市昆山西路斜拉桥作为工程背景,选取桥上长度在36~146 m的三根斜拉索建立索结构动力分析有限元模型,通过自回归方法生成斜拉索不同坐标处的风荷载时程,计算并分析忽略抗弯刚度的杆单元模型、考虑抗弯刚度的梁单元模型在风荷载作用下的振动及安装黏滞阻尼器后的抑振效果。结果考虑斜拉索抗弯刚度时,中点处的初始垂度静力计算结果较忽略斜拉索抗弯刚度时大;风荷载作用下,考虑抗弯刚度时的位移最大值和振幅为忽略抗弯刚度时的2倍左右;安装于三根斜拉索上的黏滞阻尼器在考虑抗弯刚度时的最佳阻尼系数大于忽略抗弯刚度时的最佳阻尼系数,斜拉索越短对应的这两个值的差值越大;考虑高阶模态设计黏滞阻尼器能降低3 Hz以上的高频振动,但低于3 Hz的最大振动峰值反而变大。结论在斜拉索以及斜拉索-黏滞阻尼器系统的有限元模拟中,特别是对于长度较短的斜拉索,应使用带抗弯刚度的单元模拟;对于斜拉索的风致振动,使用一阶模态设计黏滞阻尼器即可达到较好的抑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风致振动抑制 有限元 斜拉索 黏滞阻尼 斜拉索-阻尼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动飞行下挤压油膜阻尼器对碰摩故障转子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俊红 马梁 +2 位作者 鲁鑫 王俊 林杰威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62-70,141,共10页
飞机飞行时,航空发动机的故障对于飞机的安全性有着重要影响。针对这个问题,基于Lagrange方程,建立了飞机在空间进行机动飞行时发动机转子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同时基于库伦定律,建立了转子碰摩故障模型;基于雷诺方程,建立了挤压油膜阻尼... 飞机飞行时,航空发动机的故障对于飞机的安全性有着重要影响。针对这个问题,基于Lagrange方程,建立了飞机在空间进行机动飞行时发动机转子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同时基于库伦定律,建立了转子碰摩故障模型;基于雷诺方程,建立了挤压油膜阻尼器的模型;对模型进行综合建模,得到不同机动飞行条件下转子-滚动轴承-挤压油膜阻尼器(SFD)系统非线性动力学微分方程,通过龙格库塔数值解法进行求解得到不同机动飞行状态下碰摩故障状态的系统振动响应,得到了不同机动飞行状态下碰摩故障转子系统的运动分岔图,同时利用典型转速(1 400rad/s,2 000rad/s)下转子系统的频谱图、庞加莱图、时域图和轴心轨迹图研究系统的动力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高转速下,SFD能够显著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抑制系统的非线性特征,但是在低转速下可能损害系统稳定性;不同机动飞行状态下,SFD对于转子系统非线性特征的影响大小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滚动轴承系统 机动飞行 碰摩故障 挤压油膜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压油膜阻尼器转子系统非线性动力特性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照波 焦映厚 +4 位作者 陈明 夏松波 黄文虎 刘振德 张直明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3-35,共3页
为了对挤压油膜阻尼器 (SFD) 转子系统非线性动力特性进行分析 ,提出了油膜力数据库方法 ,即将挤压油膜阻尼器轴颈沿径向和周向的速度变化范围从 (-∞ ,+∞ )转化到 (- 1,+ 1) ,给定阻尼器的长径比 ,用有限差分法建立了挤压油膜阻尼器... 为了对挤压油膜阻尼器 (SFD) 转子系统非线性动力特性进行分析 ,提出了油膜力数据库方法 ,即将挤压油膜阻尼器轴颈沿径向和周向的速度变化范围从 (-∞ ,+∞ )转化到 (- 1,+ 1) ,给定阻尼器的长径比 ,用有限差分法建立了挤压油膜阻尼器轴颈在各离散运动状态下的油膜力数据库 ,直接或通过插值求得对应运动状态下的非线性油膜力 ,从而有效地解决了非线性油膜力的快速计算问题。实际算例计算结果表明 ,该方法无论在速度还是在精度上都能满足要求 ,对实际转子系统的动力特性分析及优化设计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油膜阻尼-转子系统 非线性动力系统 油膜力数据库 航空发动机 减振元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压油膜阻尼器—转子系统碰磨分叉的参数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韬 孟光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6-129,143,共5页
研究支承在挤压油膜阻尼器上的单盘转子系统的碰磨故障的分叉响应特性。详细分析系统各参数对系统非线性响应特性的影响。发现系统参数具有很强的耦合特性 ,这种特性使系统响应呈现更加复杂的运动状态。转速比对系统响应的影响很大 ,但... 研究支承在挤压油膜阻尼器上的单盘转子系统的碰磨故障的分叉响应特性。详细分析系统各参数对系统非线性响应特性的影响。发现系统参数具有很强的耦合特性 ,这种特性使系统响应呈现更加复杂的运动状态。转速比对系统响应的影响很大 ,但系统如果保持在一定的转速比区间内 ,系统依然可以保持稳定的周期状态。不平衡参数对系统响应的影响较大 ,而挤压油膜阻尼器对系统有很好的减振作用 ,尤其是在高转速区效果更加明显。取较大的碰磨摩擦因数 ,可以使系统响应处于周期响应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油膜阻尼-转子系统 碰磨 分叉 混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网耦合系统低频振荡的抑制策略优化及其参数设计
14
作者 李向超 牛可 《机车电传动》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9-134,共6页
在电气化铁路中,当电力机车与牵引网的电气参数失配时易诱发低频振荡现象,不仅影响牵引网电压的供电保护,而且会引起机车牵引系统的封锁,对牵引网和机车的安全运行构成极大威胁。为更好地抑制该振荡现象,文章提出一种优化的振荡抑制策... 在电气化铁路中,当电力机车与牵引网的电气参数失配时易诱发低频振荡现象,不仅影响牵引网电压的供电保护,而且会引起机车牵引系统的封锁,对牵引网和机车的安全运行构成极大威胁。为更好地抑制该振荡现象,文章提出一种优化的振荡抑制策略及其参数设计方法。首先介绍电力机车-牵引网系统的等效电路拓扑和控制策略,并利用小信号理论建立车网系统的闭环小信号模型;然后在系统稳定性分析的基础上,以提高抑制策略的动态性能为目的,提出一种优化的基于主动阻尼控制的振荡抑制方法,并针对主动阻尼控制系数过大会影响系统稳态性能的问题,通过劳斯稳定判据确定主动阻尼控制系数的最小值。最后,搭建时域仿真模型进行测试,其结果验证了所提优化方法的有效性及其参数设计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振荡 -系统 主动阻尼 抑制策略优化 参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网络运动方程与构网型VSG惯量阻尼的比较
15
作者 陈伊健 李先允 张旭 《自动化与仪表》 2024年第6期6-9,15,共5页
随着新能源和电力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新型电力系统面临着多方面的不稳定性挑战。为了克服这些挑战,采用构网型(grid-forming,GFM)控制技术,可以通过电压支撑和主动惯量调节替代同步机,以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但构网型变流器自身的惯... 随着新能源和电力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新型电力系统面临着多方面的不稳定性挑战。为了克服这些挑战,采用构网型(grid-forming,GFM)控制技术,可以通过电压支撑和主动惯量调节替代同步机,以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但构网型变流器自身的惯量阻尼机理尚不明确,其阻尼系数往往被忽略。该文从机械系统的运动方程出发,首先通过推导质量-弹簧系统的运动方程和构网型虚拟同步机控制方程本质上都是二阶微分方程;然后,通过实验仿真验证了机械网络和电气网络的惯量阻尼机理的一致性;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在IEEE 39节点系统中验证构网型VSG的阻尼系数在维持稳定同步状态中的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变流 虚拟同步机控制 质量-弹簧系统 惯量阻尼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塔体内拉索——杠杆惯容阻尼系统风振控制及参数优化
16
作者 曹枚根 张若愚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0-190,共11页
输电塔作为受风控制的高耸空间钢结构,风振控制技术是解决铁塔风灾受损、倒塔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针对现有输电塔风振控制技术适应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可在自立式输电塔体内布置的拉索-杠杆式旋转惯容阻尼器(CLRID)和优化设计方法。首... 输电塔作为受风控制的高耸空间钢结构,风振控制技术是解决铁塔风灾受损、倒塔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针对现有输电塔风振控制技术适应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可在自立式输电塔体内布置的拉索-杠杆式旋转惯容阻尼器(CLRID)和优化设计方法。首先推导了CLRID典型平面刚架运动方程,然后开展了基于脉动风荷载特性的CLRID减振性能参数分析,最后考虑塔架性能需求对CLRID进行参数优化,得到固定布置夹角下的CLRID最优设计参数。研究结果表明,除惯容对阻尼单元变形的放大效应外,杠杆可实现对阻尼单元的二次放大作用,继续增大阻尼器行程,可弥补传统体内拉索体系斜向布置的缺陷,使具有不同拉索布置角度的CLRID对塔架具有相同的位移响应控制效果。同时,通过参数优化分析,CLRID拉索布置角度可控制在30°~50°,杠杆放大系数可控制在1~2。当确定目标减振比后,基于输电塔塔架性能的优化设计方法可使CLRID实现精准的风振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塔 阻尼 拉索-杠杆系统 惯容 随机响应 H_(2)优化设计 风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一致积分的拉索-阻尼器实时混合试验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格 孙红硕 +2 位作者 吴斌 潘天林 王贞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8-153,223,共7页
实时混合试验是一种研究速度相关型试件动力性能的抗震试验方法,可以应用于拉索-阻尼器系统的力学行为研究。由于拉索具有较强的几何非线性,传统的线性无条件稳定积分算法无法保证拉索-阻尼器系统动力计算的稳定性。能量一致积分方法可... 实时混合试验是一种研究速度相关型试件动力性能的抗震试验方法,可以应用于拉索-阻尼器系统的力学行为研究。由于拉索具有较强的几何非线性,传统的线性无条件稳定积分算法无法保证拉索-阻尼器系统动力计算的稳定性。能量一致积分方法可以实现对非线性系统的无条件稳定,但应用于实时混合试验时,会遇到迭代导致作动器加载速度波动较大的问题。为了将能量一致积分方法应用于实时混合试验中,提出采用固定迭代次数并对迭代位移进行插值来实现平滑加载,然后对测得的试验子结构恢复力进行修正来实现系统能量一致。最后,对一个拉索-阻尼器系统进行了一阶模态振动下的实时混合试验数值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一致积分方法 实时混合试验 拉索-阻尼系统 几何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预测控制的弓网系统半主动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任志玲 林冬 +1 位作者 王月 张广全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86-1092,共7页
针对弓网耦合问题,提出了弓网系统的半主动控制策略。根据建立的弓网模型和接触力历史数据,利用预测控制技术,预测下一时刻接触力;将预测值与理论值对比计算误差,MPC控制器将计算结果输出给电流变阻尼器;由电流变阻尼器提供接触力的控... 针对弓网耦合问题,提出了弓网系统的半主动控制策略。根据建立的弓网模型和接触力历史数据,利用预测控制技术,预测下一时刻接触力;将预测值与理论值对比计算误差,MPC控制器将计算结果输出给电流变阻尼器;由电流变阻尼器提供接触力的控制输入变化量,使得实际值接近于理论值。实验结果表明:半主动控制策略在弓网系统的应用,能有效提高弓网耦合质量,抑制离线电弧的发生,优化受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 半主动控制 电流变阻尼 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TMD减振系统对连续箱梁桥振动控制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袁小钦 刘习军 张素侠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153-157,共5页
MR-TMD阻尼器是在调谐质量阻尼器(TMD)的基础上与磁流变阻尼器(MR)联合使用的一种新型结构半主动振动控制装置。在考虑轨道不平顺的影响下,建立了列车-桥-阻尼器耦合动力学模型。采用自主研发的高速铁路车-桥-轨动力耦合仿真分析平台(TD... MR-TMD阻尼器是在调谐质量阻尼器(TMD)的基础上与磁流变阻尼器(MR)联合使用的一种新型结构半主动振动控制装置。在考虑轨道不平顺的影响下,建立了列车-桥-阻尼器耦合动力学模型。采用自主研发的高速铁路车-桥-轨动力耦合仿真分析平台(TDBCA1.0),以德国ICE3高速列车通过(80+128+80)米连续箱梁桥为例,分析了轨道不平顺对桥梁振动的影响,比较了TMD阻尼器和MR-TMD阻尼器的减振效果。结果表明,轨道不平顺对桥梁竖向位移影响较小,对桥梁振动加速度影响较大,列车速度越快,对桥梁振动加速度的影响越大。MR-TMD阻尼器对连续箱梁位移峰值影响较小,但能在很大程度上控制振动加速度。MR-TMD减振效果优于TMD阻尼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TMD阻尼 --阻尼系统 连续箱梁桥 轨道不平顺 半主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受电弓主动控制分析与验证 被引量:8
20
作者 鲁小兵 刘志刚 宋洋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3-109,共7页
作动器是受电弓主动控制系统应用的瓶颈,磁流变阻尼器作为新型材料磁流变液发展而来的智能化元器件具有很多优良特性,将其用于弓网接触力的主动调节。首先建立了精确的磁流变阻尼器正向扩展双曲正切模型和逆向简化双曲正切模型,同时建... 作动器是受电弓主动控制系统应用的瓶颈,磁流变阻尼器作为新型材料磁流变液发展而来的智能化元器件具有很多优良特性,将其用于弓网接触力的主动调节。首先建立了精确的磁流变阻尼器正向扩展双曲正切模型和逆向简化双曲正切模型,同时建立了和磁流变阻尼器结合的弓网耦合系统模型;为分析其在不同出力时程下的特性,设计了最优控制器、变结构控制器和模糊控制器对受电弓进行控制,并以SSS400+型受电弓为对象进行验证;最后以实际所需的主动控制力为标准,分析了作动器对理论控制力的跟踪能力。研究结果表明:磁流变阻尼器在不同控制策略的出力时程中均有较好表现,由于其较快的反应时间、较好的跟踪精度和较小的能量消耗,将其作为受电弓主动控制系统中的作动器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和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 受电弓 主动控制 作动 磁流变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