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多维度照护模式联合小儿推拿+蓝光照射干预对新生儿黄疸患儿排便情况的影响
1
作者 楚文静 曹慧娜 陈叶琳 《现代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129-132,136,共5页
目的探讨分析早期多维度照护模式联合小儿推拿+蓝光照射干预对新生儿黄疸患儿排便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7月该院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128例,根据入院时间将纳入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 目的探讨分析早期多维度照护模式联合小儿推拿+蓝光照射干预对新生儿黄疸患儿排便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7月该院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128例,根据入院时间将纳入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多维度照护模式联合小儿推拿+蓝光照射护理,2组均持续干预7 d。比较2组患儿的症状缓解时间、排便情况,干预后不同时间段的黄疸指数,干预前后胆红素水平,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7 d后,联合组患儿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7 d后,联合组患儿的第1次排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每天排便次数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儿第3、4天的黄疸指数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7 d后,联合组患儿的胆红素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6.88%(62/64),与对照组的87.50%(56/6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多维度照护模式联合小儿推拿+蓝光照射干预能明显缩短症状好转时间,促使患儿进行排便,降低患儿的黄疸指数和胆红素水平,增强患儿的机体免疫力和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多维度照护模式 小儿推拿 蓝光照射 新生儿黄疸 排便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服务型框架下多维度照护策略对NSCLC患者应对方式、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2
作者 宁艳艳 宁剑伟 李静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3期2471-2474,共4页
目的探究整合服务型框架下多维度照护策略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患者应对方式、癌因性疲乏(CRF)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4月至2022年6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103例NSCLC患者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 目的探究整合服务型框架下多维度照护策略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患者应对方式、癌因性疲乏(CRF)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4月至2022年6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103例NSCLC患者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整合服务型框架下多维度照护策略。对比两组患者应对方式、CRF程度、自我效能感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面对评分、生活质量及自我效能感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屈服和回避评分及CRF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合服务型框架下多维度照护策略可有效改善患者应对方式并减轻患者癌因性疲乏,从而促进患者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质量的提升并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整合服务型框架 多维度照护策略 应对方式 癌因性疲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侣参与目标执行理念的多维度照护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3
作者 赖翠芝 蔡雪莲 刘红兰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21期83-86,共4页
目的:探讨伴侣参与目标执行理念的多维度照护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感知压力、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1月1日~2021年6月30日初诊2型糖尿病的38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将2021年7月1日~2023年... 目的:探讨伴侣参与目标执行理念的多维度照护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感知压力、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1月1日~2021年6月30日初诊2型糖尿病的38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将2021年7月1日~2023年1月31日初诊2型糖尿病的42例患者纳入观察组,采用伴侣参与目标执行理念的多维度照护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感知压力[采用压力知觉量表(PSS-14)]、自我管理能力[采用糖尿病自我管理能力测定量表(SDSCA)]、自我效能感(采用一般糖尿病自我效能量表)及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评估量表(WHOQOL-BREF)]。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SDSCA、自我效能感及WHOQOL-BREF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PSS-14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伴侣参与目标执行理念的多维度照护可降低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感知压力,提升其自我管理能力及自我效能感,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伴侣参与目标执行理念 多维度照护 感知压力 自我管理能力 自我效能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偶参与多维度照护及流产后关爱护理改良护理对无痛人工流产恢复的效果
4
作者 董爱娟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33期173-176,共4页
目的观察在对无痛人工流产患者护理时开展配偶参与多维度照护及流产后关爱护理(PAC)改良护理的效果。方法在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本院无痛人工流产患者中选择120例为对象,按照Excel对患者随机排序1~120号,对单数序列无痛人工流产患者术... 目的观察在对无痛人工流产患者护理时开展配偶参与多维度照护及流产后关爱护理(PAC)改良护理的效果。方法在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本院无痛人工流产患者中选择120例为对象,按照Excel对患者随机排序1~120号,对单数序列无痛人工流产患者术后开展常规护理(60例,对照组),对偶数序列患者则开展配偶参与多维度照护及PAC改良护理(60例,观察组)。对比两组恢复期间心理状态、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以及家庭功能。结果针对患者心理状态对比,观察组心理弹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恢复期间FAD评分(家庭功能评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无痛人工流产手术患者护理时开展配偶参与多维度照护及PAC改良护理,可以改善患者恢复期间心理状态,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以及家庭功能评分,并增加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偶参与多维度照护 PAC改良 无痛人工流产 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侣参与模式下的多维度照护对先兆流产患者心境状态、保胎结局的影响
5
作者 张玲玲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4期168-171,共4页
目的:分析伴侣参与模式下的多维度照护对先兆流产患者心境状态、保胎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1月至12月贵州省德江县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50例先兆流产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23年1月至12月贵州省德江县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50例先兆流产患... 目的:分析伴侣参与模式下的多维度照护对先兆流产患者心境状态、保胎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1月至12月贵州省德江县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50例先兆流产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23年1月至12月贵州省德江县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50例先兆流产患者作为研究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研究组患者进行伴侣参与模式下的多维度照护。对比两组患者的心境状态、保胎结局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心境状态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的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的保胎结局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先兆流产患者进行伴侣参与模式下的多维度照护,可改善其心境状态、生活质量,提高其保胎成功率,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兆流产 伴侣参与模式下的多维度照护 心境状态 保胎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侣参与目标执行理念的多维度照护在人工流产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9
6
作者 王黎霞 张利娟 邢伟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第20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伴侣参与目标执行理念的多维度照护在人工流产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1月在我院门诊要求进行人工流产术的已婚妇女30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140例和观察组1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 目的探讨伴侣参与目标执行理念的多维度照护在人工流产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1月在我院门诊要求进行人工流产术的已婚妇女30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140例和观察组1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伴侣参与目标执行理念的多维度照护,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康复效果、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DS,SAS评分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理机能、情感职能、一般健康状况、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精力、躯体疼痛、生理职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患者中应用伴侣参与目标执行理念的多维度照护有助于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侣参与目标执行理念 多维度照护 人工流产术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度照护模式对妇科全麻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曹娟 郭果 《临床研究》 2023年第4期186-188,191,共4页
目的 探讨多维度照护模式对妇科全麻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在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 目的 探讨多维度照护模式对妇科全麻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在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予以多维度照护模式,两组患者均连续干预2周。比较两组术后12 h、术后24 h、术后48 h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指标(肠鸣音恢复、首次下床活动及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比较干预期间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结果 研究组术后12 h、术后24 h、术后48 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肠鸣音恢复、首次下床活动及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STAI评分较干预前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GQOLI-74较干预前均上升,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维度照护模式在于全身麻醉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中应用价值较高,能有效减少患者术后恢复时间与并发症,在改善其生理疼痛与心理状态方面均有显著效果,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度照护模式 妇科 全麻术后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多维度照护模式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黄疸指数及排便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李瑞雪 曹亚船 奚玉秀 《齐鲁护理杂志》 2018年第22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多维度照护模式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黄疸指数及排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52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选取2017年9月~2018年8月的52例作为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 目的:探讨早期多维度照护模式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黄疸指数及排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52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选取2017年9月~2018年8月的52例作为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引入早期多维度照护模式。比较两组入院后第1~5天黄疸指数、胎便转黄时间、临床疗效和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入院后第3~5天黄疸指数低于对照组(P <0.05),患儿胎便转黄时间早于对照组(P <0.05),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 05),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将早期多维度照护模式应用于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能降低黄疸指数,促进排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 多维度照护 黄疸指数 排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多维度照护模式下综合护理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饶福娣 陈苏 包静霞 《基层医学论坛》 2021年第21期3012-3013,共2页
目的分析早期多维度照护模式下综合护理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东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8年5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9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35例,常规组34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患儿... 目的分析早期多维度照护模式下综合护理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东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8年5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9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35例,常规组34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患儿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多维度照护模式下综合护理,观察比较2组患儿黄疸指数、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及住院天数。结果护理后1 d,2组患儿黄疸指数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2 d、3 d,试验组患儿黄疸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儿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常规组患儿(P<0.05)。护理前,2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3 d后,试验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早期多维度照护模式下综合护理,可显著缩短住院天数,降低黄疸指数和体内血清总胆红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早期多维度照护模式下综合 黄疸指数血清总胆红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多维度照护模式应用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邬洁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25期150-151,共2页
目的:分析早期多维度照护模式应用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方法:2019年5月-2020年7月收治高胆红素血症患儿69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早期多维度照护模式。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效果、黄疸相... 目的:分析早期多维度照护模式应用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方法:2019年5月-2020年7月收治高胆红素血症患儿69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早期多维度照护模式。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效果、黄疸相关指标水平及生理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黄疸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黄疸指数及血清胆红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便转黄时间、哭闹时间短于对照组,每日奶量及睡眠时间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应用早期多维度照护模式效果明显,能减轻黄疸症状,并减少患儿哭闹,有助于睡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多维度照护模式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黄疸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偶参与多维度照护模式在已婚人工流产术后中的应用效果
11
作者 闫华苗 高玲 +1 位作者 韦佳琳 杜蕾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9期1604-1606,共3页
目的:探究配偶参与目标执行理念下的多维度照护模式对已婚人工流产术后妇女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9年11月—2021年11月收治的已婚行人工流产术患者212例,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参照组(106例,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106... 目的:探究配偶参与目标执行理念下的多维度照护模式对已婚人工流产术后妇女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9年11月—2021年11月收治的已婚行人工流产术患者212例,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参照组(106例,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106例,常规护理+配偶参与目标执行理念下的多维度照护模式),对比2组心理状态、护理效率、生活质量(SF-36)、家庭功能(FAD)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焦虑、紧张、抑郁、恐惧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SF-36评分高于参照组,FAD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1.89%,低于参照组的8.49%(P<0.05);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为77.36%,高于参照组的63.21%(P<0.05)。结论:基于目标执行理念的配偶参与多维度照护模式能提高人流术后患者护理效率,减轻负性情绪,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从而提高患者家庭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度照护 心理状态 配偶参与目标执行理念 流产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性照护下的多维度干预对喂养不耐受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宏丽 李丹 +4 位作者 刘琦 李霜霜 张晓婷 曾佳丽 周旋 《临床护理杂志》 2024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发展性照护下的多维度干预对喂养不耐受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喂养不耐受新生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发展... 目的探讨发展性照护下的多维度干预对喂养不耐受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喂养不耐受新生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发展性照护下的多维度干预,两组持续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指标恢复时间(达到喂养耐受时间、达到肠道营养时间以及鼻胃管留置时间)、生长发育(体重、头围、身长)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达到喂养耐受时间、达到肠道营养时间以及鼻胃管留置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体重、头围及身长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发展性照护下的多维度干预可有效缩短喂养不耐受新生儿指标达标时间,促进生长发育,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喂养不耐受 新生儿生长发育 发展性照护下的多维度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度协同照护护理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13
作者 刘艳丛 徐小辉 付雪莲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4年第12期88-91,共4页
目的探讨多维度协同照护护理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9月在樟树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12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6)与观察组(n=56)。对照组实... 目的探讨多维度协同照护护理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9月在樟树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12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6)与观察组(n=56)。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多维度协同照护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及临床指标,以及产妇的抑郁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的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结论实施多维度协同照护护理可以明显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缩短患儿黄疸消退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哭闹时间,减少光疗次数,提高患儿的睡眠质量,减轻产妇产后抑郁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度协同照护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