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缓激肽多肽片段间非共价作用的质谱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陈琛 储艳秋 +2 位作者 戴新华 方向 丁传凡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36-1343,共8页
以缓激肽(R1P2P3G4F5S6P7F8R9)分子作为研究模型,用电喷雾质谱研究缓激肽分子碎片片段之间的非共价相互作用,探讨了影响气相多肽分子构象稳定的氢键作用.合成了与缓激肽分子在位置1断裂形成的碎片一致的RPPGFS和PFR多肽序列,与在位置2... 以缓激肽(R1P2P3G4F5S6P7F8R9)分子作为研究模型,用电喷雾质谱研究缓激肽分子碎片片段之间的非共价相互作用,探讨了影响气相多肽分子构象稳定的氢键作用.合成了与缓激肽分子在位置1断裂形成的碎片一致的RPPGFS和PFR多肽序列,与在位置2断裂形成碎片一致的RPPGF和SPFR多肽,以及N端或者C端去掉精氨酸的相应碎片多肽.实验结果表明,上述两个断裂位置产生的碎片多肽分别进行反应后,都能发生非共价作用.在断裂方式1下,PFR多肽在去掉C端的精氨酸R后,与其他大多数多肽不发生非共价结合,表明PFR中的R在缓激肽气相分子的构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而在断裂方式2下,去掉N端或者C端精氨酸的多肽之间都存在非共价结合,即C端带有丝氨酸的SPF或SPFR多肽碎片仍然可以与N端碎片发生氢键结合,表明丝氨酸很可能处于转角的位置.通过对碰撞诱导解离(CID)的碰撞能量分析,发现多肽RPPGFS和PFR,以及多肽RPPGF和SPFR之间氢键结合较强,而同时去掉N端和C端精氨酸得到的多肽之间的氢键结合较弱.质谱滴定法定量测得的RPPGFS和PFR的结合常数为3.53×103,与RPPGF和SPFR的结合常数(3.16×103)相接近,它们均大于去除精氨酸的PPGF和SPF的结合常数(1.25×103).质谱滴定实验结果进一步确认了碰撞诱导解离的分析结果,表明缓激肽分子两端的精氨酸之间的氢键作用是气相缓激肽分子构象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共价作用 缓激 多肽片段 质谱 碰撞诱导解离 结合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甲状腺激素受体多肽片段aa352-366的特性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宁 朱云娟 +6 位作者 黄丽娟 叶静 姚小梅 沈炳玲 戴玉杰 刘欣 陆凤先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5年第5期332-335,F003,共5页
目的观察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活性片段aa352-366的免疫调节作用,探讨TSHR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方法将血蓝蛋白(KLH)偶联的多肽KLH-TSHRaa352-366和多肽加受体的混合物KLH-TSHRaa352-366+gTSHR,间隔15d分两组分别注入BALB/c小鼠腹腔... 目的观察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活性片段aa352-366的免疫调节作用,探讨TSHR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方法将血蓝蛋白(KLH)偶联的多肽KLH-TSHRaa352-366和多肽加受体的混合物KLH-TSHRaa352-366+gTSHR,间隔15d分两组分别注入BALB/c小鼠腹腔内,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测定各时相血清中总三碘甲状腺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促甲状腺激素受体刺激抗体(TSAb)、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抑制抗体(TBAb)水平;第90天后处死动物,检测小鼠甲状腺组织TSHRmRNA水平及其病理变化。结果与各组自身0d的数据比较,多肽组小鼠血清TT3、TT4水平降低,TRAb升高;多肽加受体组TT3、TT4水平降低,TRAb和TBAb升高,而TSAb降低。此外,多肽加受体组甲状腺组织TSHRmRNA水平较正常组增高;多肽组小鼠甲状腺组织显示滤泡上皮细胞扁平、核缺失、皱缩及胶质浓缩等甲状腺功能减低的病理改变。结论hTSHRaa352-366刺激小鼠血清TRAb和TBAb的产生,阻断TSH与TSHR的结合,抑制三碘甲状腺氨酸(T3)、甲状腺素(T4)的分泌,引起甲状腺组织的病理改变,可能是TBAb在TSHR大分子上的抗原决定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甲状腺激素受体 多肽片段 aa352-366 TSHR 血蓝蛋白 KL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分析与鉴定骨桥蛋白的多肽片段
3
作者 蒋鑫萍 程舸 +3 位作者 于雷 王韶 刘晓梅 石磊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269-1274,共6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SCX及C4色谱柱从人乳样品的乳清部分分离与纯化出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一定条件下将其用胰蛋白酶酶解后,利用高分辨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MS),结合微喷雾(Nano-spray)技术,并借助Mascot软...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SCX及C4色谱柱从人乳样品的乳清部分分离与纯化出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一定条件下将其用胰蛋白酶酶解后,利用高分辨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MS),结合微喷雾(Nano-spray)技术,并借助Mascot软件数据库,获得了OPN相关多肽片段GDSVVYGLR和QNLLAPQTLPSK的质谱结构信息,分析了其裂解机理。研究表明,利用FT-ICR-MS并结合HPLC等化学方法,可以高效、快速地分离与纯化人乳样品中的OPN,借助Mascot软件数据库进行质谱分析,能够简洁、准确地鉴定相关多肽片段的结构信息,为OPN多肽片段不同翻译后修饰位点的确定与其生物学活性关系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 人乳 骨桥蛋白 多肽片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DJ-1及其活性多肽片段的抗氧化应激作用及机制
4
作者 田立强 王英杰 +2 位作者 李旭光 于公元 康英姿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28-30,共3页
目的 探讨融合DJ-1及其活性多肽片段的抗氧化应激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在稳定的抗氧化应激实验系统中,分别观察20μmol/LH2O2作用下不同质量浓度His融合DJ-1对钙调神经磷酸酶(CaN)活性的影响;在1.5μmol/LH2O2作用下DJ-1活性多肽片... 目的 探讨融合DJ-1及其活性多肽片段的抗氧化应激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在稳定的抗氧化应激实验系统中,分别观察20μmol/LH2O2作用下不同质量浓度His融合DJ-1对钙调神经磷酸酶(CaN)活性的影响;在1.5μmol/LH2O2作用下DJ-1活性多肽片段102—107IAMCA和106—111CAGPTA对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的影响。结果两种浓度His融合DJ.1均可对抗H20:诱导的氧化应激,恢复CaN活性;DJ-1活性多肽片段102—107IAAICA和106~111CAGPTA均可部分对抗H2O2诱导的氧化应激,提高LDH活性。结论融合DJ-1及其活性多肽片段具有抗氧化应激作用;DJ-1完整蛋白可能通过自身C106残基氧化来对抗氧化应激,此为今后对抗H2O2活性多肽的发展及应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DJ-1 活性多肽片段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具有神经营养作用的多肽片段—APP11肽
5
作者 王蓉 张景艳 《中国药理通讯》 2003年第1期67-68,共2页
关键词 神经营养作用 多肽片段 APP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多肽片段互补分析法检测alpha-突触核蛋白在细胞中的聚集
6
作者 郑媛 渠静 +3 位作者 任晓曦 郑焱 杨慧 张建亮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74-1378,共5页
Alpha-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聚集是引起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发生发展主要原因。本文用蛋白质/多肽片段互补分析法(protein-fragment complementation assays,PCAs)检测α-syn在细胞内的聚集。分别构建融合α-... Alpha-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聚集是引起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发生发展主要原因。本文用蛋白质/多肽片段互补分析法(protein-fragment complementation assays,PCAs)检测α-syn在细胞内的聚集。分别构建融合α-syn与人工改造的荧光素酶human Gaussiaprinceps luciferase(h GLuc)蛋白N端或C端蛋白的质粒,共转入人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通过检测酶活性来确定野生型(wild type,WT)及A53T突变体α-syn在细胞中的聚集情况。结果表明WT和A53T突变α-syn都能使荧光素酶活性增强,而且与野生型α-syn相比,突变体A53T的荧光素酶活性更强,说明二者都能聚集,而且A53T聚集程度高于WT。PCAs法具有高灵敏度,不仅能检测α-syn在细胞内的聚集,而且能反映其聚集的程度,为研究帕金森病提供了研究思路和相应药物筛选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突触核蛋白 聚集 蛋白质/多肽片段互补分析法 荧光素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裂内含肽:一种高效的无痕多肽片段连接工具 被引量:1
7
作者 韩东阳 任宇祥 +2 位作者 杨子毅 黄赫 郑基深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4-61,共18页
分裂内含肽通过剪接反应实现多肽片段的连接,具有高效且无痕的特点,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基于分裂内含肽的结构特征与剪接反应过程,结合近年来关于分裂内含肽性能优化和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评述,揭示其作为一种日渐成熟的蛋白质工程... 分裂内含肽通过剪接反应实现多肽片段的连接,具有高效且无痕的特点,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基于分裂内含肽的结构特征与剪接反应过程,结合近年来关于分裂内含肽性能优化和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评述,揭示其作为一种日渐成熟的蛋白质工程化技术在蛋白质化学合成领域的前景,并简要分析了目前分裂内含肽工具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对可能的解决方案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裂内含 蛋白质剪接反应 定点修饰 蛋白质化学合成 多肽片段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抗栓干预治疗后血清dermcidin蛋白片段4183Da多肽的变化趋势 被引量:8
8
作者 宋海晶 冯凯 +4 位作者 刘利峰 刘先华 樊晓东 王明志 夏鹄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82-485,共4页
目的 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早期抗栓干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血清标本中dermcidin蛋白(也称皮离蛋白)片段4 183Da多肽水平的变化规律.方法 118例确诊的ACS患者于就诊第一时间经静脉取血后即刻嚼服阿司匹林300 mg和氯吡格雷300 ... 目的 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早期抗栓干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血清标本中dermcidin蛋白(也称皮离蛋白)片段4 183Da多肽水平的变化规律.方法 118例确诊的ACS患者于就诊第一时间经静脉取血后即刻嚼服阿司匹林300 mg和氯吡格雷300 mg,并根据病情,在征得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后分别采取急诊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CI)或溶栓治疗、内科保守治疗.于抗栓治疗后2、4、6、8、10、12、16、20、24、32、40、48、60、72 h经静脉取血,分离血清,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检测血清dermcidin蛋白片段4 183Da多肽,并检测肌红蛋白(Myo)、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结果 118例ACS患者入院就诊时血清dermcidin蛋白片段4 183Da多肽相对强度的自然对数值为2.75±1.02,抗栓治疗后2 h即明显下降为1.84±1.19(P=0.005);4 h为1.74±1.12(P=0.000),4 h后略有回升.4 183Da多肽升高先于心肌损伤标志物.结论 阿司匹林可以显著降低血清dermcidin蛋白片段4 183Da多肽水平,此片段可以作为观察早期抗栓治疗效果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阿司匹林 Dermcidin蛋白 4183Da蛋白多肽片段 抗栓治疗 肌红蛋白 肌钙蛋白I 肌酸激酶同工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肽片段连接:合成蛋白质的一种新方法 被引量:10
9
作者 麻远 赵玉芬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6期1201-1205,共5页
蛋白质结构与活性关系的研究始终是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特别是人类基因组测定工作完成以后, 在人类后基因组即蛋白质组学研究中, 将需要合成大量的多肽和蛋白质.
关键词 多肽片段连接 蛋白质 合成方法 化学结构 生物活性 硒代半胱氨酸 蛋氨酸
原文传递
3种人血清白蛋白降解多肽片段的血液相容性研究
10
作者 袁志翔 沈漪萍 +2 位作者 樊梅 吴小娟 徐超群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期56-58,共3页
目的研究3种人血清白蛋白降解多肽片段(PF1-123、PF124-298、PF299-585)的血液相容性。方法分别考察3种多肽片段对新鲜人血的溶血率、对血细胞形态的影响、全血凝固时间以及血浆复钙时间,测试其血液相容性。结果 PF1-123、PF124-298和PF... 目的研究3种人血清白蛋白降解多肽片段(PF1-123、PF124-298、PF299-585)的血液相容性。方法分别考察3种多肽片段对新鲜人血的溶血率、对血细胞形态的影响、全血凝固时间以及血浆复钙时间,测试其血液相容性。结果 PF1-123、PF124-298和PF299-585对新鲜人血的溶血率分别为0.52%±0.47%、0.39%±0.33%、0.32%±0.23%,对血细胞形态均无不良影响,说明3种多肽片段均符合医用材料的溶血率要求;3种多肽片段的全血凝固时间曲线以及血浆复钙时间曲线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似,说明其与血液接触后不会激活相关因子而促成凝血。结论 PF1-123、PF124-298和PF299-585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血清白蛋白 多肽片段 血液相容性 溶血率 凝血 细胞形态
原文传递
产气荚膜梭菌肠毒素羧基端多肽片段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陈虹 王萌 管文贤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6年第5期353-356,共4页
目前大约有85%的恶性肿瘤来源于上皮细胞,一种针对上皮细胞的治疗方法已经成为肿瘤治疗的焦点.Claudin-3、Claudin-4作为紧密连接结构的重要组分,在恶性肿瘤中大量表达,而产气荚膜梭菌肠毒素(CPE)作为Claudin-3、Claudin-4的特异性... 目前大约有85%的恶性肿瘤来源于上皮细胞,一种针对上皮细胞的治疗方法已经成为肿瘤治疗的焦点.Claudin-3、Claudin-4作为紧密连接结构的重要组分,在恶性肿瘤中大量表达,而产气荚膜梭菌肠毒素(CPE)作为Claudin-3、Claudin-4的特异性结合配体,在肿瘤的治疗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CPE具有较大的肠毒性,临床应用大大受限.CPE羧基端多肽片段(C-CPE)是CPE的特异性结合域,具有CPE的特异性而没有肠毒性.文章对目前C-CPE在肿瘤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气荚膜梭菌肠毒素 产气荚膜梭菌肠毒素羧基端多肽片段 Claudin蛋白 肿瘤 治疗
原文传递
丙型肝炎病毒(HCV)高变区合成肽的抗原性及动物免疫观察
12
作者 梁争论 庄辉 +2 位作者 李志杰 刘刚 蔡孟深 《中国公共卫生学报》 1995年第3期135-137,共3页
根据HCV蛋白的可亲性、柔韧性和亲水性合成了覆盖HCV蛋白高变区(E/NS1)的13个多肽片段,应用建立的抗-HCVELISA方法检测HCV感染者血清标本,发现HCV高变区存在两个抗原决定簇位点,分别位于HCV的蛋白... 根据HCV蛋白的可亲性、柔韧性和亲水性合成了覆盖HCV蛋白高变区(E/NS1)的13个多肽片段,应用建立的抗-HCVELISA方法检测HCV感染者血清标本,发现HCV高变区存在两个抗原决定簇位点,分别位于HCV的蛋白氨基酸位点381~421、484~489处。应用HCV高变区多肽片段SP9、SP(10)和SP2以及核衣壳区(C)多肽SP(14)免疫家兔得到抗-SP多克隆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多肽片段 氨基酸位点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特型多肽主动免疫对自发性自身免疫小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姜枫 Matthew Stoll Jerrie Gavalchin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50-153,共4页
目的 :既往的动物研究发现一组致病性的自身抗体IdLNF1 ,其表达与 (SWR×NZB)F1 (SNF1 )的狼疮性肾炎 (LN)发病有关。特异性T细胞参与了对这种抗体的识别和介导作用。来自于某一IdLNF1重链可变区的独特型多肽片段 62 73(aa62 73)... 目的 :既往的动物研究发现一组致病性的自身抗体IdLNF1 ,其表达与 (SWR×NZB)F1 (SNF1 )的狼疮性肾炎 (LN)发病有关。特异性T细胞参与了对这种抗体的识别和介导作用。来自于某一IdLNF1重链可变区的独特型多肽片段 62 73(aa62 73)也具有体外刺激这种特异性T细胞增生的作用。如果给予动物aa62 73免疫治疗 ,有可能改变SNF1的LN发病进程。  方法 :我们对尚未患LN的SNF1 ,MRL/ +,NZB/NZW小鼠进行aa62 73注射免疫。用来自于抗疟抗体重链可变区的多肽片段Mal作对照。并观察不同种系和不同年龄SNF1经治小鼠肾脏病理的改变。  结果 :治疗组小鼠 2 4周时肾脏病理损害明显低于对照组。于 1 4周起SNF1治疗组的肾脏损害也明显低于对照。  结论 :来自于自身抗体的独特型多肽片段对自发性自身免疫病小鼠的肾脏具有保护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特型多肽片段 红斑狼疮肾炎 免疫治疗 肾脏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雄激素受体部分N端区cDNA片段在大肠杆菌中的克隆及表达
14
作者 王志强 王学敏 +1 位作者 毛积芳 卢建 《生物技术通讯》 CAS 1997年第Z1期156-157,共2页
N端区是甾体激素受体氨基酸序列差别最大的区域,决定了甾体激素受体抗原的特异性,是制备特异性抗甾体激素受体抗体的首选部位。以前,由于雄激素受体(hAR)纯化的困难,hAR抗体主要是从部分患前列腺癌病人血液中存在的hAR自身抗体纯化获得... N端区是甾体激素受体氨基酸序列差别最大的区域,决定了甾体激素受体抗原的特异性,是制备特异性抗甾体激素受体抗体的首选部位。以前,由于雄激素受体(hAR)纯化的困难,hAR抗体主要是从部分患前列腺癌病人血液中存在的hAR自身抗体纯化获得,利用这种方法制备的hAR抗体不但量少,而且来源也非常有限。 hAR cDNA克隆成功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雄激素受体 CDNA片段 N端区 肠杆菌 甾体激素受体 多肽片段 抗体制备 前列腺癌 氨基酸序列 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及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俊平 付小蕾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0年第18期3132-3134,共3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医学手段的不断提高,人们发现抗环化瓜氨酸多肽(CCP)抗体和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MCV)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RA)疾病诊断方面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和灵敏度,但是二者在诊断方面的差异研究较少[1]。抗CCP抗体是一种多...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医学手段的不断提高,人们发现抗环化瓜氨酸多肽(CCP)抗体和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MCV)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RA)疾病诊断方面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和灵敏度,但是二者在诊断方面的差异研究较少[1]。抗CCP抗体是一种多肽片段,以IgG型为主。研究发现,健康人群和其他疾病患者B细胞并不自发分泌抗CCP抗体,但是RA患者B细胞则可自发分泌,所以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检测诊断类风湿关节炎。抗MCV抗体是瓜氨酸相关自身抗体的一种。研究发现,抗MCV抗体在RA患者体内高水平表达。本次研究采用控制单一变量法,重点探讨研究抗CCP抗体和抗MCV抗体在诊断RA方面的价值,为提高RA诊断率提供新的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CCP抗体 抗环瓜氨酸抗体 医学手段 诊断价值分析 瓜氨酸 多肽片段 疾病诊断 IGG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外基质磷酸糖蛋白及其重要的结构片段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晓燕 韦曦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326-328,331,共4页
细胞外基质磷酸糖蛋白(MEPE)是一种细胞外基质的非胶原性磷酸化糖蛋白,主要表达于骨组织、牙组织和肾近球小管中,在骨形成矿化以及调节磷吸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酸性丝氨酸-天冬氨酸-富集细胞外基质磷酸糖蛋白相关性基序与细胞外基质磷... 细胞外基质磷酸糖蛋白(MEPE)是一种细胞外基质的非胶原性磷酸化糖蛋白,主要表达于骨组织、牙组织和肾近球小管中,在骨形成矿化以及调节磷吸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酸性丝氨酸-天冬氨酸-富集细胞外基质磷酸糖蛋白相关性基序与细胞外基质磷酸糖蛋白活性片段/AC-100多肽是MEPE的重要结构域,其生物学功能是近来研究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基质磷酸糖蛋白 酸性丝氨酸-天冬氨酸-富集细胞外基质磷酸糖蛋白相关性基序 细胞外基质磷酸糖蛋白活性片段/AC-100多肽 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血清SIRT1-NT和SIRT1-CT水平及NT/CT比值与疾病严重程度及其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兴东 刘木波 +1 位作者 张艳金 邬夏荣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138-141,194,共5页
目的研究血清去乙酰化酶1(sirtuin1,SIRT1)N端多肽片段(NT),去乙酰化酶1 C端多肽片段(CT)及SIRT1 NT/CT比值与老年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疾病严重程度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2年8月期间贵州航天医院诊治的16... 目的研究血清去乙酰化酶1(sirtuin1,SIRT1)N端多肽片段(NT),去乙酰化酶1 C端多肽片段(CT)及SIRT1 NT/CT比值与老年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疾病严重程度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2年8月期间贵州航天医院诊治的164例老年KO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KOA组),根据K-L分级分为轻中度组(K-L 2~3级,n=74)和重度组(K-L 4级,n=90),以同期健康体检的健康老年人群82例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清SIRT1-NT和SIRT1-CT水平,并计算SIRT1-NT/CT比值。分析血清SIRT1-NT,SIRT1-CT及NT/CT比值与老年KOA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Spearman秩相关分析血清SIRT1-NT,SIRT1-CT及NT/CT比值与K-L分级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KOA发生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SIRT1-NT,SIRT1-CT及NT/CT比值对老年KOA的诊断价值。结果KOA组血清SIRT1-NT(7.91±1.43mg/L),SIRT1-CT(2.14±0.36mg/L)及NT/CT比值(3.77±0.48)均高于对照组(3.21±1.20mg/L,1.34±0.25mg/L,2.41±0.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5.590,18.055,21.671,均P<0.05)。重度组KOA患者血清SIRT1-NT(9.23±1.38mg/L),SIRT1-CT(2.30±0.33mg/L)及NT/CT比值(4.21±0.50)高于轻中度组患者(6.30±1.50mg/L,1.95±0.41mg/L,3.23±0.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009,6.057,13.178,均P<0.05)。老年KOA患者血清SIRT1-NT,SIRT1-CT及NT/CT比值与K-L分级呈显著正相关(r=0.645,0.573,0.653,均P<0.05)。血清SIRT1-NT(OR=1.594,95%CI:1.252~2.028),SIRT1-CT(OR=1.589,95%CI:1.258~2.006)及NT/CT比值(OR=1.733,95%CI:1.249~2.404)升高是影响老年KOA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SIRT1-NT/CT比值对诊断老年KOA的曲线下面积(95%CI)为0.884(0.838~0.919),大于血清SIRT1-NT0.836(0.789~0.874)和SIRT1-CT 0.747(0.704~0.79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4.018,2.547,均P<0.05)。结论老年KOA患者血清SIRT1-NT,SIRT1-CT及NT/CT比值升高,三者与老年KOA疾病严重程度有关,SIRT1-NT/CT比值对老年KOA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膝骨性关节炎 去乙酰化酶1 N端多肽片段 C端多肽片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聚态Aβ_(25~35)可通过JNK/p38 MAPK途径诱导胎鼠皮层神经元Tau蛋白过度磷酸化 被引量:7
18
作者 宋锦秋 陈晓春 +4 位作者 张静 黄天文 曾育琦 沈杰 陈丽敏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32-536,共5页
目的 探讨JNK/p38MAPK在p淀粉样蛋白多肽片段25-35(Aβ25-35)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AD)样胎鼠皮层神经元Tau蛋白过度磷酸化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蛋白免疫印迹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的方法,观察Tau蛋白磷酸化和JNK/p38丝裂原活化的蛋白... 目的 探讨JNK/p38MAPK在p淀粉样蛋白多肽片段25-35(Aβ25-35)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AD)样胎鼠皮层神经元Tau蛋白过度磷酸化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蛋白免疫印迹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的方法,观察Tau蛋白磷酸化和JNK/p38丝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JNK/p38MAPK)的表达情况。结果凝聚态Aβ25-35(20μmol/L)作用于皮层神经元12h,Tau蛋白sep396、Ser199/202、Thr205位点的磷酸化水平明显增高,同时JNK/p38MAPK的总量及其活性形式.磷酸化JNK/p38MAPK的蛋白表达水平也增加。结论 Aβ25-35可通过激活JNK/p38MAPK使Tau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淀粉样蛋白多肽片段25-35 JNK/p38丝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 TAU蛋白 阿尔茨海默病 免疫印迹 免疫细胞化学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胺酮上调GSK-3β活性加重Aβ_(25-35)诱导的大鼠PC12细胞Tau蛋白过度磷酸化 被引量:2
19
作者 许杰 张蕊 +3 位作者 岳云 左萍萍 杨楠 纪超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09-514,共6页
目的探讨氯胺酮对凝聚态Aβ25-35诱导的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影响及可能作用的机制。方法将培养的PC12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C)、10μmol/L Aβ25-35(A组)、1 mmol/L氯胺酮(K组)、氯胺酮和Aβ25-35(AK组),... 目的探讨氯胺酮对凝聚态Aβ25-35诱导的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影响及可能作用的机制。方法将培养的PC12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C)、10μmol/L Aβ25-35(A组)、1 mmol/L氯胺酮(K组)、氯胺酮和Aβ25-35(AK组),作用时间均为6 h。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活力,蛋白免疫印迹检测Tau蛋白不同磷酸化位点和糖原合成激酶3β(GSK-3β)在Ser9位点的磷酸化(p-GSK-3βSer9)相对于GSK-3β的表达水平,用GSK-3β特异性抑制剂氯化锂(LiCl)干预。结果 AK组的细胞存活率显著低于其余组;Tau蛋白在Ser396、Ser404和Thr231位点的磷酸化水平显著高于A组(P<0.05)。LiCl可通过增加p-GSK-3βSer9的表达抑制上述变化。结论氯胺酮通过上调GSK3β的活性增加Aβ25-35诱导的大鼠PC12细胞Tau蛋白过度磷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TAU蛋白 PC12细胞 β淀粉样蛋白多肽片段25-35 GSK-3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脂肪酶耐热序列与嗜热序列分类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伟 许尤厚 +2 位作者 郑甲 王玉光 周洪波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543-2550,共8页
从GenBank数据库中获取了微生物来源的嗜热脂肪酶序列77条,耐热脂肪酶序列65条,分别统计分析序列中20种氨基酸出现的频次,二肽片段、三肽片段出现的差异以及非相邻二元组合的偏爱性。在此基础上,利用支持向量机(SVM)进行序列分类研究。... 从GenBank数据库中获取了微生物来源的嗜热脂肪酶序列77条,耐热脂肪酶序列65条,分别统计分析序列中20种氨基酸出现的频次,二肽片段、三肽片段出现的差异以及非相邻二元组合的偏爱性。在此基础上,利用支持向量机(SVM)进行序列分类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统计学意义上,20种天然氨基酸残基中,亮氨酸、脯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和酪氨酸在嗜热蛋白序列中出现的频率高于其在耐热蛋白中出现的频率;二肽片段KC,EE,KE,RE,VE,YI,EK,VK,EV,YV,EY,KY,VY和YY的出现频率在嗜热蛋白中显著高于其在耐热蛋白中出现的频率。三肽片段的出现频率和非相邻二元组合的序列偏爱性也显示与蛋白耐热性显著相关。训练集的分类准确率达99.65%,真实数据集的分类准确率达到98.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组成 多肽片段 非相邻二元组合 蛋白质热稳定性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