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6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动力学降噪模型的蛇形臂机器人末端轨迹跟随算法
1
作者 张志刚 靳勇利 +2 位作者 王栋银 付志军 秦国栋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7-413,共7页
针对超冗余蛇形机器臂在狭小受限空间的运动规划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等效多连杆动力学降噪模型的末端轨迹跟随算法。将蛇形臂视作关节点约束在末端无碰撞轨迹曲线上运动的多连杆系统,基于虚功原理推导了该刚柔耦合系统的动力学方程。臂... 针对超冗余蛇形机器臂在狭小受限空间的运动规划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等效多连杆动力学降噪模型的末端轨迹跟随算法。将蛇形臂视作关节点约束在末端无碰撞轨迹曲线上运动的多连杆系统,基于虚功原理推导了该刚柔耦合系统的动力学方程。臂节的长度条件由连杆的轴向刚度保证,并通过模型降噪方法从模型层面滤除高频分量影响,使常规显式算法可用于等效多连杆系统方程的高效求解。采用所提算法可以指定蛇形臂末端或基座的速度规律,进而实现蛇形臂沿末端轨迹的运动规划。由于蛇形臂关节被严格限制在可行性轨迹曲线上运动,因此可以实现在狭小深腔环境下的避障运动规划。通过求解平面和空间典型数值算例可知,采用所提算法进行蛇形机械臂运动规划具有足够的计算精度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形机器人 运动规划 末端轨迹跟随 模型降噪 刚柔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臂故障模型与监测控制系统
2
作者 蔡英奇 《计算机产品与流通》 2025年第2期103-105,共3页
机械臂是机器人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协助人们完成重物搬运、精密焊接、空间抓取等复杂任务。然而在非常复杂的环境中,机械臂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会出现缺陷,需要通过设计相应的状态监控、故障诊断、故障响应以及维修巡检等措施来加... 机械臂是机器人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协助人们完成重物搬运、精密焊接、空间抓取等复杂任务。然而在非常复杂的环境中,机械臂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会出现缺陷,需要通过设计相应的状态监控、故障诊断、故障响应以及维修巡检等措施来加强稳定性,增加使用寿命。元器件老化、环境条件变化、编程错误、电气干扰、特殊意外事件等情况都可能导致机械臂发生故障。本文通过对当前文献进行梳理,分析不同机械臂故障模型与监测控制系统的优缺点,识别当前研究中的不足与空白,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测控制系统 安全性 机械 故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向架变刚度轴箱转臂定位节点AMESim模型建立及应用研究
3
作者 杨欣 公衍军 +2 位作者 杨东晓 韩旭 尹子轩 《铁道车辆》 2025年第2期105-112,共8页
介绍了变刚度转臂定位节点,依据其结构特点与工作原理,利用AMESim软件建立了节点非线性力学模型,并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基于该非线性力学模型,研究了变刚度转臂节点关键参数对其动态特性的影响;最后进行了AMESim与SIMPAC... 介绍了变刚度转臂定位节点,依据其结构特点与工作原理,利用AMESim软件建立了节点非线性力学模型,并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基于该非线性力学模型,研究了变刚度转臂节点关键参数对其动态特性的影响;最后进行了AMESim与SIMPACK联合仿真。研究结果表明,非线性力学模型能较好地体现实际模型的力学特性,外部激励频率较低时,节点的刚度较低,主要为橡胶元件的刚度;外部激励频率增大时,其刚度逐渐增大。变刚度转臂节点的动态性能受多个参数的影响,其中与橡胶元件相关的参数对转臂节点动态特性的影响较大,而与惯性通道相关的参数对其影响较小。相比于采用传统定位节点,采用变刚度转臂定位节点的车辆临界速度提升了2.9%,脱轨系数降低了13%,可改善车辆的曲线通过安全性并保持车辆直线运行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道车辆 变刚度转节点 AMESim非线性力学模型 频变特性 动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关节空间机械臂传感容错无模型自适应控制 被引量:4
4
作者 浦玉学 陈演 李孝宝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3-141,共9页
针对传感信号畸变、丢失等故障状态严重影响空间机械臂控制系统性能的问题,提出基于空间机械臂运动传感器故障观测的无模型自适应容错控制方法。采用动态线性化和递推参数估计思想设计传感故障监测器,实现对传感畸变及数据丢失等故障的... 针对传感信号畸变、丢失等故障状态严重影响空间机械臂控制系统性能的问题,提出基于空间机械臂运动传感器故障观测的无模型自适应容错控制方法。采用动态线性化和递推参数估计思想设计传感故障监测器,实现对传感畸变及数据丢失等故障的判定,并进行运动状态预测估计;建立包含跟踪误差变化率项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准则函数,有效惩罚由传感故障引起的参数估计突变问题;设计面向柔性关节空间机械臂的新型传感容错无模型自适应控制(SFT-MFAC)算法。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传感故障情况下,所提控制策略均能快速准确识别传感故障信息,避免系统瞬时发散,有效延长系统响应时间,增加控制系统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关节 空间机械 传感故障 模型自适应控制 容错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机械臂干扰力观测与无模型振动控制
5
作者 浦玉学 古妍 +1 位作者 张崇峰 邹怀武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83-1791,共9页
为了抑制柔性机械臂运动过程中的非线性振动,提出一种基于干扰力在线观测的无模型轨迹跟踪和振动抑制混合控制策略。采用拉格朗日方程和奇异摄动法对存在未知干扰的柔性机械臂进行动力学建模和解耦,将其分解为表征刚性运动的慢变子系统... 为了抑制柔性机械臂运动过程中的非线性振动,提出一种基于干扰力在线观测的无模型轨迹跟踪和振动抑制混合控制策略。采用拉格朗日方程和奇异摄动法对存在未知干扰的柔性机械臂进行动力学建模和解耦,将其分解为表征刚性运动的慢变子系统和表征柔性振动的快变子系统;考虑到建模的复杂性和模型参数的不确定性,采用PD控制方法实现轨迹跟踪,并提出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算法以实现柔性臂杆的非线性振动控制。针对未知外界干扰可能引起的控制发散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干扰力状态观测器,用于干扰力矩的在线估计和实时补偿,有效提高无模型振动控制算法的收敛性能。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存在干扰力的情况下对柔性机械臂的振动抑制效果显著,且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机械 振动控制 模型自适应控制 干扰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测抓握力和振动传递的手-臂系统生物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1
6
作者 王遵铭 邱毅 +1 位作者 郑旭 刘迟 《声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4-201,共8页
针对手-臂的振动问题,提出了一种手-臂混合模型来计算不同抓握力下叉车方向盘传递给手-臂的振动。该模型由肩膀、上臂、前臂和手组成,通过具有刚度和阻尼的关节连接。手部模型包含手掌和五个手指,每个手指的远端、近端和掌指端通过旋转... 针对手-臂的振动问题,提出了一种手-臂混合模型来计算不同抓握力下叉车方向盘传递给手-臂的振动。该模型由肩膀、上臂、前臂和手组成,通过具有刚度和阻尼的关节连接。手部模型包含手掌和五个手指,每个手指的远端、近端和掌指端通过旋转关节相互连接,在手指关节上施加力矩来模拟抓握手柄时的主动肌肉力。通过调整模型材料参数以匹配手和手臂在抓握手柄时的接触压力和振动。将标定后的模型应用于某叉车方向盘对手臂系统振动传递率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考虑抓握力和手与手柄接触条件的模型能够预测车辆驾驶员手臂系统的振动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 生物动力学模型 振动传递率 接触压力 抓握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学误差模型变体下的机械臂标定精度研究
7
作者 蒋周翔 苏瑞 +4 位作者 秦鹏举 蒙月晨 龙忠杰 宋宝 唐小琦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7-44,共8页
为进一步提高机械臂运动学标定精度,研究不同D-H建模方式下运动学误差辨识精度的差异,为运动学误差准确建模提供理论依据。围绕SD-H和MD-H运动学误差模型的各种变体形式,量化对比各模型变体的性态水平和线性化误差,并分析二者对运动学... 为进一步提高机械臂运动学标定精度,研究不同D-H建模方式下运动学误差辨识精度的差异,为运动学误差准确建模提供理论依据。围绕SD-H和MD-H运动学误差模型的各种变体形式,量化对比各模型变体的性态水平和线性化误差,并分析二者对运动学标定精度的综合影响。研究结果表明:x-z-y欧拉变换会破坏MD-H运动学误差模型最小性,不适用于运动学标定;其余满秩MD-H模型性态水平优于SD-H模型两个数量级;MD-H建模时引入的线性化误差与SD-H数量级等同;在模型性态水平和线性化误差综合作用下,较强测量噪声环境中的SD-H模型运动学标定精度(0.1%~39.3%)优于MD-H模型(0.1%~71.2%);角度类与位置类的运动学参数误差的辨识精度差异显著。研究成果为机械臂标定的精确建模以及误差类型与辨识方法的合理匹配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标定 SD-H模型 MD-H模型 欧拉角 可辨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代理模型的柔性机械臂区间不确定性分析
8
作者 黄文建 刘放 +2 位作者 李晨晖 杨明发 吴宝宁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05-1011,共7页
针对柔性机械臂系统中不确定参数引起的动态响应不确定性问题,给出了一种基于局部均值分解(LMD)和Chebyshev代理模型(CM)的区间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基于LMD方法将柔性机械臂的非线性响应分解为若干分量,并解析出表征信号的瞬时幅值、瞬... 针对柔性机械臂系统中不确定参数引起的动态响应不确定性问题,给出了一种基于局部均值分解(LMD)和Chebyshev代理模型(CM)的区间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基于LMD方法将柔性机械臂的非线性响应分解为若干分量,并解析出表征信号的瞬时幅值、瞬时相位和趋势项,通过对分解后的信号构建Chebyshev代理模型进而得到柔性机械臂的完整代理模型。提出的柔性机械臂不确定性分析方法能够改善传统CM方法在长时程分析中区间边界失效的现象,以算例说明了本文方法应用于柔性机械臂系统不确定性分析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机械 区间分析 不确定参数 代理模型 CHEBYSHEV多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五桥臂MMC-UPQC的复合模型预测控制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金洪 周建萍 +1 位作者 夏文豪 龚益琳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9-187,共9页
针对模块化多电平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modular multilevel unified power quality conditioner, MMC-UPQC)六桥臂结构下的单相桥臂故障问题,提出了一种五桥臂拓扑,这种新型拓扑可实现故障情况下的电能质量补偿。首先,对MMC-UPQC串并联... 针对模块化多电平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modular multilevel unified power quality conditioner, MMC-UPQC)六桥臂结构下的单相桥臂故障问题,提出了一种五桥臂拓扑,这种新型拓扑可实现故障情况下的电能质量补偿。首先,对MMC-UPQC串并联侧的数学模型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复合模型预测控制(hybrid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H-MPC),所提控制方法结合了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finite-control-set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FCS-MPC)以及快速模型预测控制(fast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F-MPC)。然后,通过构建两侧独立的价值函数减少了控制方法的计算量,同时也实现了五桥臂解耦控制。最后,相比传统线性(例如PI)和非线性(例如无源控制passivity-based control,PBC)的控制策略,所提复合模型预测控制在电压补偿、负序电压抑制以及谐波电流补偿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复杂的参数整定及坐标变化环节。仿真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 电能质量 模块化多电平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 五桥拓扑 复合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迭代优化和神经网络补偿的超冗余机械臂半参数动力学模型辨识
10
作者 周宇飞 李中灿 +4 位作者 李毅 崔靖凯 贺顺锋 盛展翊 朱明超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3-207,共15页
为了实现超冗余机械臂动力学模型的精确辨识,提出了一种基于迭代优化和神经网络补偿的半参数动力学模型辨识方法。首先,介绍了超冗余机械臂的动力学模型和最小参数集,建立了关节非线性摩擦模型,使用遗传算法优化回归矩阵条件数生成激励... 为了实现超冗余机械臂动力学模型的精确辨识,提出了一种基于迭代优化和神经网络补偿的半参数动力学模型辨识方法。首先,介绍了超冗余机械臂的动力学模型和最小参数集,建立了关节非线性摩擦模型,使用遗传算法优化回归矩阵条件数生成激励轨迹。然后建立了机械臂动力学模型物理可行性约束,基于迭代优化方法设计了两层循环网络对超冗余机械臂的惯性参数和关节摩擦模型进行辨识。最后,利用数据集训练BP神经网络,得到超冗余机械臂半参数动力学模型,并与多种算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最小二乘算法和加权最小二乘算法,通过使用本文提出的辨识算法,关节辨识力矩残差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RMS)之和分别提高了32.81%和23.76%,半参数动力学模型相比于全参数动力学模型力矩残差均方根之和提高了23.56%,辨识结果验证了辨识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冗余机械 动力学模型辨识 迭代优化 半参数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重力的液压重载机械臂模型修正应用研究
11
作者 杨柳松 郝兵 +2 位作者 胡同海 郭勤涛 陶言和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0-384,415,共6页
液压重载机械臂工作时由重力引起的预应力刚化对于整体结构的仿真分析具有显著的影响,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预应力刚化的计算模态分析方法和基于径向基函数代理模型的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以某型液压重载机械臂为研究对象,建立整... 液压重载机械臂工作时由重力引起的预应力刚化对于整体结构的仿真分析具有显著的影响,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预应力刚化的计算模态分析方法和基于径向基函数代理模型的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以某型液压重载机械臂为研究对象,建立整体复杂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及其预应力刚化模态频率的代理模型,以多个工况试验模态分析结果为目标,基于全局优化算法实现了整体结构的模型修正。对试验修正后的模型开展了应变响应预测,验证了模型的预测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仅提高了模型复现修正响应的能力,而且能够准确预测未修正的响应,从而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为重载机械臂的自动控制和优化设计提供了精确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重载机械 预应力刚化 模型修正 响应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摇臂式取水头部的虹吸滗水器水动力学计算方法及模型构建
12
作者 田博 刘彦汐 王少峰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5-68,共4页
通过水力等效建立了摇臂取水头部的简化模型,通过能量守恒方程建立了摇臂式虹吸滗水器的理论计算模型,在理论计算模型中引入修正系数φ并通过实验对模型加以修正.修正系数φ经标准差分析,标准差为0.02,修正计算模型H={φ^(-)(S_(EQ)+S_(... 通过水力等效建立了摇臂取水头部的简化模型,通过能量守恒方程建立了摇臂式虹吸滗水器的理论计算模型,在理论计算模型中引入修正系数φ并通过实验对模型加以修正.修正系数φ经标准差分析,标准差为0.02,修正计算模型H={φ^(-)(S_(EQ)+S_(COD))+8/gπ^(2)d^(4)}Q_(z)^(2)能够满足工程设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吸式滗水器 取水头部 水力学计算 数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液压机械臂的模型前馈补偿自抗扰控制
13
作者 郭新平 贺昕 +2 位作者 王恒升 刘华 孙晓宇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67,共9页
液压驱动的重型机械臂被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和矿山机械,对其进行自动控制在行业内具有迫切的需求。然而,液压系统的强参数不确定性和难以建模的动态等因素的影响,给其自动控制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文中以某锚杆钻车为例,研究了一类重型液... 液压驱动的重型机械臂被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和矿山机械,对其进行自动控制在行业内具有迫切的需求。然而,液压系统的强参数不确定性和难以建模的动态等因素的影响,给其自动控制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文中以某锚杆钻车为例,研究了一类重型液压机械臂驱动液压缸的位置跟踪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模型前馈补偿自抗扰控制器。为解决重载下变负荷、死区、参数不确定以及摩擦等非线性因素带来的控制难题,采取模型前馈与自抗扰反馈相结合的控制方法,将重型液压机械臂的机构动力学模型和比例阀控液压缸模型相结合,建立了系统的机理模型,然后基于系统的机理模型,构建了控制器的前馈补偿部分;设计了扩张状态观测器对系统的未建模因素进行实时观测,再加上基于状态误差的反馈调整构成了自抗扰控制器。最后在实际的重型液压机械臂上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模型前馈补偿的自抗扰控制器相比于PID控制器,具有更小的滞后和跟踪误差,整体跟踪精度比PID控制器提升了63.5%,说明所设计的控制器可以很好地克服液压系统的非线性因素的不利影响,比PID控制器具有更高的鲁棒性,因此所设计的控制方法更适用于此类重型液压机械臂的位置跟踪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液压机械 前馈控制 液压模型 位置控制 扩张状态观测器 自抗扰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翼飞行机械臂动力学模型与姿态控制
14
作者 代强强 张森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1-128,共8页
当前无人机的应用局限在于和环境弱交互的场景。为了应对更复杂的作业环境,提高无人机与环境的交互性,将旋翼无人机和机械臂结合。由于无人机和机械臂之间存在动力学耦合以及机械臂作业时无人机姿态干扰等问题,严重影响旋翼飞行机械臂... 当前无人机的应用局限在于和环境弱交互的场景。为了应对更复杂的作业环境,提高无人机与环境的交互性,将旋翼无人机和机械臂结合。由于无人机和机械臂之间存在动力学耦合以及机械臂作业时无人机姿态干扰等问题,严重影响旋翼飞行机械臂控制精度水平和作业精确要求。针对以上问题,通过牛顿-欧拉方程对无人机与机械臂进行独立建模,并设计自适应反步滑模控制器来实现旋翼飞行机械臂的姿态和位置跟踪控制,其稳定性由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定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反步滑模控制动力学模型 姿态控制 旋翼飞行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机械臂电动静液作动器的模型预测控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朋飞 朱建阳 赵慧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7-176,共10页
电动静液作动器(EHA)作为水下液压机械臂的作动系统具有诸多优势。为提高EHA的控制性能,采用基于卡尔曼滤波的模型预测控制(MPC)方法,为提高预测效率,MPC的预测模型采用线性化的EHA模型。在Simulink环境中实现水下机械臂EHA的MPC控制,并... 电动静液作动器(EHA)作为水下液压机械臂的作动系统具有诸多优势。为提高EHA的控制性能,采用基于卡尔曼滤波的模型预测控制(MPC)方法,为提高预测效率,MPC的预测模型采用线性化的EHA模型。在Simulink环境中实现水下机械臂EHA的MPC控制,并与PID和滑模控制(SMC)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MPC的位置跟踪稳态误差约为SMC的10%~24%,为PID的3%~37%;出现负载扰动之后,MPC的平均受扰偏差仅为SMC的31%~66%,为PID的3%~48%;随着油液弹性模量的降低,3种控制方法下的受扰偏差均呈上升趋势,但MPC的上升趋势更加平缓,平均偏差值也较低。这表明MPC控制方法具有更高的位置跟踪精度和更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机械 模型预测控制 电动静液作动器 鲁棒性分析 卡尔曼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保真代理模型的塔机臂架结构优化
16
作者 张建康 刘富文 +4 位作者 郭冠辰 张帅 宋学官 孙田 李子陆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67-1976,共10页
起重臂架是动臂式塔机的关键工作部件,负责提升运输建筑材料,其制造成本和工作耗能与自身重量成正比,需要对臂架的重量优化展开研究,因此提出了一种针对动臂式塔机臂架的高效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基于有限元法,计算了不同臂架幅度下的极... 起重臂架是动臂式塔机的关键工作部件,负责提升运输建筑材料,其制造成本和工作耗能与自身重量成正比,需要对臂架的重量优化展开研究,因此提出了一种针对动臂式塔机臂架的高效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基于有限元法,计算了不同臂架幅度下的极限工况应力及变形,确定了最危险工况,并以此工况作为优化设计的基础工况;然后,选定了臂架上12个结构参数为设计变量,进行了参数化建模,利用拉丁超立方采样(LHS)选取了样本点,基于有限元仿真数据,构建了三种基于径向基函数(RBF)的代理模型并对其精度进行了评估;最后,基于精度高的多保真代理模型(MFS),以臂架重量最小为优化目标,构建了臂架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使用遗传算法(GA)完成了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臂架满足强度、刚度要求,整个臂架不会发生断裂和失稳,而且臂架重量减轻了25.03%;同时,多保真代理模型的预测结果和仿真结果误差小于3%,证明了多保真代理模型的准确性,进而证明了基于多保真代理模型的臂架优化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式塔式起重机 架结构轻量化设计 多保真代理模型 遗传算法 优化设计 拉丁超立方采样 径向基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疲劳寿命的悬架控制臂多目标稳健性优化
17
作者 孙涛 蒋荣超 刘大维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93,共9页
轻量化设计是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和燃油消耗的重要途经之一,而设计参数的不确定性会影响优化设计结果的可靠性。文中以汽车麦弗逊悬架下控制臂为研究对象,对其模态及刚度进行有限元分析,并采用名义应力法对其进行疲劳寿命预测。基于网格... 轻量化设计是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和燃油消耗的重要途经之一,而设计参数的不确定性会影响优化设计结果的可靠性。文中以汽车麦弗逊悬架下控制臂为研究对象,对其模态及刚度进行有限元分析,并采用名义应力法对其进行疲劳寿命预测。基于网格变形技术将控制臂的7个关键几何参数定义为设计变量,以疲劳寿命和质量为优化目标,基于响应面和克里金近似模型,以及NSGA-Ⅱ算法对控制臂进行多目标确定性优化,采用熵权TOPSIS法挖掘Pareto解集的最优解。针对设计变量的不确定性,在确定性优化中加入6σ约束对控制臂进行多目标稳健性优化。优化结果表明:在刚度和模态满足设计要求的同时,控制臂的质量减小了4.83%,寿命提高了83.95%,所有性能均达到8σ水平,取得较好的优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架控制 疲劳寿命 确定性优化 稳健性设计 响应面近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肢康复机械臂运动学和力学模型建立与分析
18
作者 张广宇 李锐鹏 +1 位作者 杨其华 高升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47-156,共10页
针对传统康复机械臂存在的适配人体上肢自由度低、便携性较差、左右肢体互换困难等问题,提出一种9自由度的便携型上肢康复机械臂,满足偏瘫患者的训练需求。运用Matlab建立DH坐标系和运动学模型,通过蒙特卡洛法获取康复机械臂的三维空间... 针对传统康复机械臂存在的适配人体上肢自由度低、便携性较差、左右肢体互换困难等问题,提出一种9自由度的便携型上肢康复机械臂,满足偏瘫患者的训练需求。运用Matlab建立DH坐标系和运动学模型,通过蒙特卡洛法获取康复机械臂的三维空间点云图,验证其工作空间的合理性。基于牛顿-欧拉和拉格朗日方程对上肢康复机械臂进行动力学建模,推导了上肢康复机械臂力矩计算公式。将Adams动力学仿真与理论公式计算获取的各关节力矩值进行对比分析,计算两者之间的误差。实验结果表明,理论力学公式计算结果与Adams仿真结果误差值在0.1 N∙m以内,各关节的误差均在5%以内。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力学公式的正确性,为后续控制系统的建立和实物样机的制作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康复机械 运动学模型 力学模型 蒙特卡洛法 牛顿-欧拉方程 动力学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不确定性自适应估计的工业机械臂改进TDE控制策略
19
作者 高舒芳 张文 吴凯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0-550,共11页
在对工业机械臂进行控制时,采用传统的基于时延估计的控制(TDEC/TDC)方法难以有效平衡控制精度与输入抖振,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不确定性自适应估计的改进TDEC策略。首先,结合多自由度机械臂动力学模型,构建了时延估计(TDE)... 在对工业机械臂进行控制时,采用传统的基于时延估计的控制(TDEC/TDC)方法难以有效平衡控制精度与输入抖振,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不确定性自适应估计的改进TDEC策略。首先,结合多自由度机械臂动力学模型,构建了时延估计(TDE)控制器;然后,利用动力学模型扰动项的时延估计值及时延估计梯度值,提出了机械臂动力学模型不确定性自适应估计器,并将TDEC及滑模控制作为辅助控制策略,与所提出的自适应估计器相结合,形成了完整的工业机械臂改进TDEC方法;基于Lyapunov方法,对改进的TDEC控制策略进行了稳定性分析;最后,通过仿真分析和实验的方式,验证了改进的TDEC控制方法的优越性。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TDEC方法,改进的TDEC控制策略在机械臂加载/未加载条件下的控制精度平均分别提高了62.29%及45.38%;相较于已有的自适应TDEC方法,改进的TDEC控制策略在机械臂加载/未加载条件下的控制精度平均分别提高了23.31%及36.40%;同时,通过测量计算控制输入能耗的平方值积分,表明了改进的TDEC控制策略能够在保留TDEC优势的基础上有效抑制输入抖振,且能够有效地与已有自适应TDEC方法相结合,提升了对工业机械臂的控制效果,其具有良好的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械 控制精度 输入抖振 基于时延估计的控制 LYAPUNOV 模型控制 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的挖掘机动臂控制特性研究
20
作者 陈茂泽 刘凯磊 +3 位作者 强红宾 康绍鹏 钟海防 张钰琦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27-34,共8页
针对非线性因素导致的挖掘机动臂自动挖掘时位置控制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一种添加扩展状态观测器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抑制干扰的方法。建立动臂的电液控制数学模型,搭建仿真模型,采集优秀的控制曲线进行参数辨识,得到具体的传递函数,并以此... 针对非线性因素导致的挖掘机动臂自动挖掘时位置控制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一种添加扩展状态观测器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抑制干扰的方法。建立动臂的电液控制数学模型,搭建仿真模型,采集优秀的控制曲线进行参数辨识,得到具体的传递函数,并以此传递函数作为参考模型。针对不确定的干扰引入扩展状态观测器,并将被控对象的不确定性和外部扰动等同于总扰动。使用遗传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控制参数进行优化,最后进行仿真和实验验证。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相比普通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使用GAPSO和ESO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的精度、抗干扰能力以及稳定性有很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参考自适应 扩展状态观测器 参数辨识 遗传粒子群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