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节段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并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被引量:3
1
作者 孙太存 邓展生 +3 位作者 王欢喜 朱峥嵘 童杰 龙文荣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2161-2163,2166,共4页
目的探讨多节段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在脊髓型颈椎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病变累及3个椎间隙者34例,4个椎间隙者4例。经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取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并行颈前路钢板固定。结果术中硬膜撕裂2... 目的探讨多节段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在脊髓型颈椎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病变累及3个椎间隙者34例,4个椎间隙者4例。经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取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并行颈前路钢板固定。结果术中硬膜撕裂2例,术后咽痛6例。38例随访平均22.5个月,植骨于术后12 ̄28周骨性愈合。术后恢复之椎间高度未发生再丢失现象,颈椎生理曲度维持良好。螺钉松动、钢板翘起3例。无钢板、螺钉折断等并发症。JOA评分平均提高8.4分,手术有效率为94.7%,优良率为78.9%。结论多节段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能实现彻底减压,对脊髓功能恢复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段减压 前路 内固定 脊髓型颈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前路颈椎多节段减压术的临床与实践 被引量:4
2
作者 许益民 杨应明 +1 位作者 郑丰任 郑少钦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01年第1期62-64,共3页
目的 :减少前路颈椎手术创伤、提高减压效果、缩短植骨愈合时间。方法 :采用改良前入路显微多节段颈椎管减压 ,术中自体骨碎屑加医用胶粘合回植融合术。结果 :共治疗 5 4例多节段脊髓神经根、椎动脉型颈椎病。随访 3~ 18个月 ,脊髓神... 目的 :减少前路颈椎手术创伤、提高减压效果、缩短植骨愈合时间。方法 :采用改良前入路显微多节段颈椎管减压 ,术中自体骨碎屑加医用胶粘合回植融合术。结果 :共治疗 5 4例多节段脊髓神经根、椎动脉型颈椎病。随访 3~ 18个月 ,脊髓神经功能恢复优良率达 94 44%。骨性愈合率达 10 0 %。结论 :本改良术式可行不规则形开窗、槽减压 ,避免切除过多椎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颈髓损伤 显微外科手术 前路颈椎多节段减压
原文传递
多节段开窗减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症 被引量:8
3
作者 孙宏慧 沈万安 +1 位作者 周勇 郑联合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4期107-107,109,共2页
目的 回顾分析多节段开窗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症的远期疗效与术后康复。方法  89例两个或三个节段腰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症患者 ,在局麻或硬膜外麻醉下 ,分别行单侧或双侧开窗 ,潜行扩大减压 ,髓核摘除手术 ,开窗数 2... 目的 回顾分析多节段开窗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症的远期疗效与术后康复。方法  89例两个或三个节段腰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症患者 ,在局麻或硬膜外麻醉下 ,分别行单侧或双侧开窗 ,潜行扩大减压 ,髓核摘除手术 ,开窗数 2~ 6个。结果 获得随访 6 2例 ,优 2 5例 ,良 30例 ,可 7例 ,优良率为 88.7%。结论 多节段开窗减压术是在保留脊柱稳定性的同时彻底解除对硬膜囊及神经根的压迫 ,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症的一种有效方法。术后正确指导患者康复训练是确保手术效果的必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 腰椎管狭窄 多节开窗减压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椎间盘镜下多节段有限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观察及护理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周雪琼 温丽文 《中国伤残医学》 2016年第24期58-59,共2页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下多节段有限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7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把全部患者依据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2组,对照组实施全椎板...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下多节段有限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7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把全部患者依据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2组,对照组实施全椎板减压手术治疗,治疗组实施后路椎间盘镜下多节段有限减压术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予以对比。结果:治疗组患者除手术时间外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ODI以及VAS评分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组36例患者治疗优良率是77.78%,对照组36例患者治疗优良率是66.67%,组间临床疗效对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腰椎管狭窄症实施后路椎间盘镜下多节段有限减压术治疗,具有手术创伤少、术中出血少以及术后恢复快等特点,但是理想的疗效离不开护理的作用,辅以有效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椎间盘镜 多节有限减压 腰椎管狭窄症 护理
原文传递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多节段开窗减压桥式成形术的护理 被引量:3
5
作者 薛玉门 马晓岚 李守珍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下旬版)》 2005年第6期39-39,共1页
关键词 多节开窗减压桥式成形术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护理 生物力学结构 腰椎狭窄症 粘连并发症 全椎板切除 半椎板切除 经椎板间隙 常见病因 治疗方法 腰椎不稳 症状复发 最大限度 腰椎失稳 疤痕粘连 腰腿痛 小开窗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减压融合手术治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伴退行性滑脱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刘秋杰 《淮海医药》 CAS 2019年第5期514-516,共3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减压融合手术治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伴退行性滑脱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某院收治的62例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伴退行性滑脱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予以多节段减压融合治疗,研究组予以选择性减压... 目的:探讨选择性减压融合手术治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伴退行性滑脱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某院收治的62例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伴退行性滑脱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予以多节段减压融合治疗,研究组予以选择性减压融合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融合节段占比、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腰腿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矫形外科协会评分(JOA)、腰部功能障碍指数(ODI)、椎间隙和椎间孔高度。结果:对照组融合节段占比、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大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VAS、JOA、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的VAS、ODI及JOA评分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上述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椎间隙和椎间孔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2组椎间隙和椎间孔高度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减压融合手术治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伴退行性滑脱对患者损伤较小,保留了更多的运动节段,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退行性滑脱 选择性减压融合手术 多节段减压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节段开窗减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并发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疗效 被引量:1
7
作者 潘玉军 时长江 孙贺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3197-3200,共4页
目的探讨退行性腰椎侧凸并发多节段腰椎管狭窄患者应用多节段开窗减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退行性腰椎侧凸并发多节段腰椎管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选取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传统单一治疗)和... 目的探讨退行性腰椎侧凸并发多节段腰椎管狭窄患者应用多节段开窗减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退行性腰椎侧凸并发多节段腰椎管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选取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传统单一治疗)和观察组(多节段开窗减压术治疗),每组60例。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腰椎Cobb角、腰椎前凸角、术后腰椎功能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估治疗、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视觉模拟评分(VAS)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术后腰椎Cobb角、腰椎前凸角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植骨融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神经功能总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前JOA、ODI、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JOA、ODI、VAS均较术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于退行性腰椎侧凸并发多节段腰椎管狭窄患者采取多节段开窗减压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指标,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大幅度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可作为治疗此疾病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侧凸 多节腰椎管狭窄 多节开窗减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节段开窗减压术治疗严重腰椎管狭窄症的护理 被引量:1
8
作者 任萍 白琳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22期3163-3163,共1页
目的探讨多节段开窗减压术治疗严重腰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3月~2009年2月骨科接收的严重腰椎管狭窄患者45例,均采用多节段开窗减压术治疗,同时给予心理、术前、术后护理与康复指导。结果 45例患者术后症状均... 目的探讨多节段开窗减压术治疗严重腰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3月~2009年2月骨科接收的严重腰椎管狭窄患者45例,均采用多节段开窗减压术治疗,同时给予心理、术前、术后护理与康复指导。结果 45例患者术后症状均明显改善。结论多节段开窗减压术围术期的有效护理是提高严重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恢复进度、减少术后并发症、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开窗减压 严重腰椎管狭窄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减压融合术与多节段有限减压治疗伴骨质疏松的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袁智锐 陈鑫 +1 位作者 赵睿 龙耀武 《中国伤残医学》 2021年第17期18-19,共2页
目的:研究选择性减压融合术与多节段有限减压治疗伴骨质疏松的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3月-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伴骨质疏松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表法划分为对照组(n=50)与观察组(n... 目的:研究选择性减压融合术与多节段有限减压治疗伴骨质疏松的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3月-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伴骨质疏松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表法划分为对照组(n=50)与观察组(n=50),对照组应用多节段减压融合术治疗方案,观察组应用选择性短节段减压融合术治疗方案,对2组患者手术情况、融合节段占比、手术前后疼痛程度、腰椎功能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融合节段占比均比对照组低(P<0.05);手术前2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JOA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手术后2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及JOA评分均有改善(P<0.05),但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治疗伴骨质疏松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中采用选择性减压融合术相比起多节段有限减压创伤更小,可为患者保留更多的运动节段,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腰椎管狭窄症 骨质疏松 选择性减压融合术 多节有限减压 运动
原文传递
PCB在颈椎多节段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的应用
10
作者 姚京东 桂鉴超 +2 位作者 宋文锴 王黎明 徐杰 《实用骨科杂志》 2007年第6期352-353,共2页
目的 探讨PCB系统在颈椎多节段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2例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病变累及2个椎间隙者9例、3个椎间隙者3例.经颈前路椎间盘摘除、减压、PCB系统置入融合术,术后进行了12~24个月(平均15个月)的随... 目的 探讨PCB系统在颈椎多节段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2例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病变累及2个椎间隙者9例、3个椎间隙者3例.经颈前路椎间盘摘除、减压、PCB系统置入融合术,术后进行了12~24个月(平均15个月)的随访。结果 症状基本消失,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正常者8例;症状显著缓解,脊髓、神经功能显著恢复者3例。术后6个月椎间融合率100%,钢板和螺丝钉无松动与断裂情况。结论 PCB系统治疗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并发症少、手术操作简单、恢复效果好等优点,但要严格掌握其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多节段减压 内固定 脊髓型颈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融合方式对多节段腰椎椎管狭窄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锐 张仁赞 +2 位作者 刘正蓬 孙贺 张义龙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99-604,共6页
目的 探讨多节段椎管减压配合不同融合方式对多节段腰椎椎管狭窄(LSS)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植骨融合情况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我院多节段LSS合并LDH患者85例,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A组(n=43)、B组(n=42... 目的 探讨多节段椎管减压配合不同融合方式对多节段腰椎椎管狭窄(LSS)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植骨融合情况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我院多节段LSS合并LDH患者85例,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A组(n=43)、B组(n=42)。A组采取多节段椎管减压配合横突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B组采取多节段椎管减压配合椎间植骨融合术。比较两组手术有关指标情况、术前、术后1 d、3 d血清应激反应有关指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肾素(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并发症、疗效、植骨融合情况、术前、术后1周、12个月、24个月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功能障碍指数量表(ODI)评分。结果 A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B组,术中出血量与住院费用低于B组(P<0.05);两组术后1 d、3 d血清AngⅡ、R、hs-CRP、IL-6水平均较本组术前提高(P<0.05),A组术后1 d、3 d上述血清指标水平均低于B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优良率、植骨融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周、术后3个月、12个月、24个月腰腿痛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本组术前降低,JOA评分较本组术前提高(P<0.05),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节段椎管减压配合横突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或椎间植骨融合术均是治疗多节段LSS合并LDH值得肯定的术式,临床疗效满意,而横突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住院费用低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椎管减压 横突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椎间植骨融合术 多节 腰椎椎管狭窄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植骨融合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多节段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疗效观察
12
作者 普占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0期60-62,共3页
观察手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多节段椎管狭窄的疗效。方法 选取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各50例。统计分析两组疼痛程度、功能障碍、腰椎功能、应激反应、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复发情况、手术相关指标。结果 横突间组患者的hs... 观察手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多节段椎管狭窄的疗效。方法 选取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各50例。统计分析两组疼痛程度、功能障碍、腰椎功能、应激反应、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复发情况、手术相关指标。结果 横突间组患者的hs-CRP、AngⅡ、IL-6、R水平均低于椎间组(P<0.05)。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00%(4/50)、14.00%(7/50)之间的差异不显著(χ2=0.919,P>0.05),横突间组患者的复发率6.00%(3/50)低于椎间组26.00%(13/50)(χ2=7.441,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椎间组(P<0.05),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椎间组(P<0.05),住院费用低于椎间组(P<0.05)。结论 多节段椎管减压联合横突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效果总体较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多节椎管狭窄 椎间盘突出症 多节椎管减压联合椎间植骨融合术 多节椎管减压联合横突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并发症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节段开窗减压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并多节段腰椎管狭窄 被引量:13
13
作者 兰家平 汤逊 +8 位作者 徐永清 周田华 石健 崔轶 向启利 蔡芝军 赵庆凯 杨晓勇 赵采花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60-964,共5页
目的 探讨退变性腰椎侧凸(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DLS)并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的手术指征、减压融合技术及固定节段的选择。 方法2000年4月-2011年11月,采用多节段开窗椎管潜行扩大减压联合椎体间及后外侧植骨融合内固定术(5... 目的 探讨退变性腰椎侧凸(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DLS)并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的手术指征、减压融合技术及固定节段的选择。 方法2000年4月-2011年11月,采用多节段开窗椎管潜行扩大减压联合椎体间及后外侧植骨融合内固定术(5节段或以上)治疗46例DLS并多节段腰椎管狭窄患者。其中男25例,女21例;年龄65~81岁,平均70.2岁;病程4年6个月~13年,平均6.4年。X线片示腰椎Cobb角(26.7 ± 10.0)°,腰椎前凸角(20.3 ± 8.8)°;腰椎CT及MRI检查示3节段狭窄24例,4节段狭窄17例,5节段狭窄5例。共165个狭窄节段,分别位于L1、 2 12个,L2、3 34个,L3、4 43个,L4、5 45个,L5、S1 31个。手术前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日本骨科学会(JOA)腰椎功能评分29分法评价疗效。 结果术中13例出现脑脊液漏,经相应处理后未出现严重感染。术后4例肺部感染、2例泌尿系统感染,予以抗感染治疗缓解;8例切口愈合不良,给予换药、充分引流、清创缝合,均治愈。无死亡、瘫痪、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4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72个月,平均36.2个月。患者腰背痛、间歇性跛行及下肢疼痛麻木症均状较术前明显缓解。随访期间X线片及CT扫描三维重建均未见螺钉切割、松动、断钉、断棒及固定节段假关节形成。末次随访时,腰椎Cobb角减小至(9.8 ± 3.6)°,腰椎前凸角增大至(34.1 ± 9.4)°,均较术前显著改善(t=16.935,P=0.000;t=15.233,P=0.000)。末次随访时VAS、ODI及JOA评分分别为(3.2 ± 1.2) 分、35.5% ± 14.0%和(26.6 ± 5.7)分,均较术前的(8.0 ± 2.2)分、60.8% ± 13.3%和(12.9 ± 3.4)分显著改善(t=19.857,P=0.000;t=16.642,P=0.000;t=15.922,P=0.000)。 结论多节段开窗椎管潜行扩大减压联合椎体间及后外侧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DLS并多节段腰椎管狭窄,有利于解除神经压迫、重建脊柱平衡、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腰椎侧凸 多节腰椎管狭窄 后路手术 多节段减压 融合
原文传递
混合型颈椎病新手术方法
14
作者 欧阳甲 李廷泰 +3 位作者 沈宁江 路继科 刘文耀 郭怀荣 《颈腰痛杂志》 1991年第1期6-7,共2页
在经前路钩椎关节切除治疗颈椎病的基础上,作者发展了本新手术:即将横突孔切开、钩椎关节切除、椎间孔扩大。
关键词 钩椎关切除 混合型颈椎病 后纵韧带骨化 横突孔 脊髓型颈椎病 颈椎椎管狭窄 椎体次全切除 颈椎椎体 椎体前方 多节段减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6例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雅 王宗亮 +5 位作者 蔡明 白金广 罗良雨 史建刚 王敏 王尚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35期104-105,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多节段开窗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的远期疗效。方法根据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呈节段性特点,对病变节段行多节段开窗椎管潜行扩大髓核摘除术治疗136例。结果获得随访125例,随访时间10~60个月,平均50.3个月... 目的探讨应用多节段开窗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的远期疗效。方法根据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呈节段性特点,对病变节段行多节段开窗椎管潜行扩大髓核摘除术治疗136例。结果获得随访125例,随访时间10~60个月,平均50.3个月,疗效:优79例,良30例,可15例,差1例,优良率为87.2%。结论多节段开窗减压椎管潜行扩大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椎管狭窄的同时保留了脊柱的稳定性,可取得良好的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管狭窄 多节开窗减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老年退变性腰椎不稳症代偿性再稳定的手术策略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锐 赵汉平 +1 位作者 李佩佳 罗永忠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1827-1829,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椎弓根内固定联合结构植骨融合或单纯多节段椎管开窗减压手术治疗中老年退变性腰椎不稳症代偿性再稳定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2004年2月~2008年7月,对腰椎不稳再稳定治疗57例。根据手术治疗方案随机分为:内固定组和多... [目的]探讨采用椎弓根内固定联合结构植骨融合或单纯多节段椎管开窗减压手术治疗中老年退变性腰椎不稳症代偿性再稳定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2004年2月~2008年7月,对腰椎不稳再稳定治疗57例。根据手术治疗方案随机分为:内固定组和多节段开窗减压组。分别采用椎弓根内固定联合360°结构植骨融合及单纯多节段手术椎管减压治疗中老年退变性腰椎再稳定。全组平均年龄55.3(50~65)岁。所选样本出现不稳在如下节段:L2、3腰椎者,L3、4腰椎者,L4、5腰椎者,L5~S1腰骶椎者。全部患者有腰痛或伴有下肢痛,长期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结果]本组平均随访41个月(27~50个月),疼痛缓解,功能改善。无内固定物折断,无神经损伤,无感染。椎间植骨融合率100%。植骨愈合时间平均14周。椎间隙高度恢复,融合节段稳定,开窗减压组未出现进一步腰椎不稳症状。按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法进行评定,术前(JOA)评分平均3.32分,术后平均13.46分,症状体征改善率87%。[结论]椎弓根内固定加椎体间与后外侧联合结构植骨融合治疗对腰椎不稳代偿性再稳定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单纯多节段椎管开窗减压手术治疗腰椎不稳后机体自身代偿性再稳定的患者治疗同样取得较好疗效。上述两种方法均可有效的维持脊柱三柱的稳定性,能够解除患者临床症状,对于腰椎不稳代偿性再稳定治疗均能达到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腰椎不稳症 内固定 植骨融合 代偿性再稳定 多节开窗减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