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7篇文章
< 1 2 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球囊撑开椎体成形术(PKP)治疗多节段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策略及疗效分析
1
作者 白风林 张万里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76-0079,共4页
分析多节段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0VCF)患者接受经皮球囊撑开椎体成形术(PKP)治疗效果。方法 240例多节段OVCF患者就诊于2021年5月-2023年5月,随机分组,PKP治疗纳入A组,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纳入B组,对比不同术式疗效。结果 A组手术... 分析多节段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0VCF)患者接受经皮球囊撑开椎体成形术(PKP)治疗效果。方法 240例多节段OVCF患者就诊于2021年5月-2023年5月,随机分组,PKP治疗纳入A组,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纳入B组,对比不同术式疗效。结果 A组手术时间较B组长、注入骨水泥量较B组多,P<0.05;A组VAS评分、ODI评分及IL-6、TNF-α指标均较B组低,P<0.05;A组SF-36评分较B组高,P<0.05;A组多节段OVCF患者并发症率较B组低,P<0.05。结论 多节段OVCF患者接受PKP治疗,可抑制炎症、减轻疼痛、改善胸腰椎功能,安全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球囊撑开椎体成形术 多节段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注射骨水泥:快速缓解多节段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疼痛 被引量:10
2
作者 傅东明 王云 周长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2479-2483,共5页
背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注射骨水泥修复多节段胸腰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可恢复压缩椎体的高度,纠正畸形,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目的:验证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注射骨水泥修复多节段胸腰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效果。方法:纳入T11-L4多节段胸腰椎体... 背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注射骨水泥修复多节段胸腰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可恢复压缩椎体的高度,纠正畸形,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目的:验证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注射骨水泥修复多节段胸腰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效果。方法:纳入T11-L4多节段胸腰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80例,其中男29例,女51例,年龄61-78岁,2节段椎体骨折者52例,3节段椎体骨折者22例,4节段椎体骨折者6例。随机均分为2组治疗,对照组给予积极的基础病与抗骨质疏松治疗,并卧床休息;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注射骨水泥治疗。治疗后随访12个月,对比两组Oswesty功能障碍指数、Barthel指数、目测类比评分、伤椎前缘及中线高度、Cobb角情况。结果与结论:试验组治疗后3 d、3个月、12个月的Oswesty功能障碍指数、Barthel指数、目测类比评分、伤椎前缘及中线高度、Cobb角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后3,12个月的Oswesty功能障碍指数、Barthel指数、目测类比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12个月的伤椎前缘及中线高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12个月后,试验组Oswesty功能障碍指数、Cobb角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其余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试验组未发生与骨水泥材料相关的不良反应。表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注射骨水泥可快速缓解多节段胸腰椎体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疼痛,有效矫正后凸畸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相容材料 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骨折 生物材料 骨生物材料 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 骨水泥 多节腰椎骨质疏松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后腰痛不缓解影响因素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3
作者 李东晨 张晓军 +2 位作者 毕乃贵 李鸿波 刘秉仁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5年第3期34-37,共4页
目的 分析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OVCF)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术后腰痛不缓解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本院行PVP治疗的152例OVCF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术后腰痛症状能否缓解将其分为疼痛组与无痛组。采集患者的一般资... 目的 分析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OVCF)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术后腰痛不缓解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本院行PVP治疗的152例OVCF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术后腰痛症状能否缓解将其分为疼痛组与无痛组。采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资料及影像学资料,分析PVP术后腰痛不缓解的影响因素。结果 15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121例(79.61%)疼痛缓解,31例(20.39%)疼痛不缓解。疼痛组与无痛组的骨水泥充盈程度、腰背筋膜损伤、骨密度、伤椎前缘高度恢复率及Cobb角矫正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骨水泥充盈程度、骨密度、伤椎前缘高度恢复率及Cobb角矫正度为PVP术后腰痛不缓解的保护因素,腰背筋膜损伤为危险因素(P<0.05)。结论 骨水泥充盈程度、腰背筋膜损伤、骨密度、伤椎前缘高度恢复率及Cobb角矫正度是PVP术后腰痛不缓解的影响因素,临床可据此采取相关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腰椎压缩骨折 腰痛 经皮椎体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肾益精汤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效果观察
4
作者 梁文武 储诚煜 +1 位作者 江渟 王正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017-021,共5页
观察固肾益精汤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OVCF)的效果。方法 60例患者均接受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在此基础上予以对照组30例患者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30例患者固肾益精汤治疗,对比两组相关数据。结果 研究组症状、骨代谢... 观察固肾益精汤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OVCF)的效果。方法 60例患者均接受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在此基础上予以对照组30例患者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30例患者固肾益精汤治疗,对比两组相关数据。结果 研究组症状、骨代谢和骨密度指标均改善显著,再骨折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 固肾益精汤可有效改善OVCF患者康复效果和预后结局,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肾益精汤 骨代谢 骨质疏松腰椎压缩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目标为导向的早期康复护理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5
作者 曹向军 曹飞 +1 位作者 李珊珊 徐旭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5年第1期50-52,共3页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OVCF)为老年人常见病,临床可根据患者及骨折情况采用手术或非手术方法,非手术治疗后期并发症风险较大,手术治疗更具优势,但术后恢复至关重要[1]。早期康复护理由Sherbume于1986年提出,旨在术后初期为患者提...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OVCF)为老年人常见病,临床可根据患者及骨折情况采用手术或非手术方法,非手术治疗后期并发症风险较大,手术治疗更具优势,但术后恢复至关重要[1]。早期康复护理由Sherbume于1986年提出,旨在术后初期为患者提供护理,以减少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促进术后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2]。本研究将其应用于老年OVCF患者,观察其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腰椎压缩骨折 目标导向 早期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及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的应用对比
6
作者 梁仁 罗思进 姚家腾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3期103-106,共4页
对比分析单侧及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方法 对120名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其中60例采用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60例采用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主要观察指标为疼痛情况(VAS评分),愈合时... 对比分析单侧及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方法 对120名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其中60例采用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60例采用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主要观察指标为疼痛情况(VAS评分),愈合时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骨折恢复情况,手术情况等。结果 双侧组和单侧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水泥注入量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且双侧组在骨折恢复情况(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间高度,Cobb角度)方面优于单侧组;双侧组在疼痛缓解方面和恢复时间方面略高于单侧组,但差异不显著;两组在骨水泥渗漏发生率和邻近椎体骨折发生率方面差异不显著。结论 单侧及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治疗中均具有良好效果,但在骨折的恢复情况和手术情况方面,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具有较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 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腰椎骨折 治疗效果 手术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PCS宣教模式联合功能递进式康复护理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7
作者 张聪聪 兰元梅 +1 位作者 冯悦颖 陈天超 《中华养生保健》 2025年第6期112-115,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OTLF)患者应用讲解-模拟-练习-沟通-支持(ESPCS)宣教模式联合功能递进式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老年OTLF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以干预方法不同分成干预组(n=...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OTLF)患者应用讲解-模拟-练习-沟通-支持(ESPCS)宣教模式联合功能递进式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老年OTLF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以干预方法不同分成干预组(n=41)与对照组(n=4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ESPCS宣教模式联合功能递进式康复护理,比较两组骨质疏松知识认知水平、疼痛程度、腰椎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健康行为。结果干预后,两组骨质疏松知识认知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量表(ODI)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分高于干预前,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健康行为评分高于干预前,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PCS宣教模式联合功能递进式康复护理应用于老年OTLF患者,能够改善患者腰椎功能及其健康行为,提高骨质疏松知识认知水平、日常生活能力,缓解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骨质疏松腰椎骨折 ESPCS宣教模式 功能递进式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唑来膦酸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
8
作者 高清英 黎志超 《临床合理用药》 2025年第2期93-96,共4页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9月邵武市立医院骨二科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7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唑来膦酸组和钙骨化醇组,每组38例。唑来膦...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9月邵武市立医院骨二科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7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唑来膦酸组和钙骨化醇组,每组38例。唑来膦酸组在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采用唑来膦酸治疗,钙骨化醇组在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采用常规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2组均治疗1年。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骨代谢指标,治疗前与治疗后1周、3个月疼痛评分,治疗前后骨密度,治疗前与治疗后3个月、1年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结果治疗后3个月,2组患者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骨碱性磷酸酶水平较治疗前升高,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β-胶原特殊序列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唑来膦酸组升高/降低幅度大于钙骨化醇组(P<0.05或P<0.01)。治疗后1周、3个月,2组患者疼痛评分较治疗前逐渐下降,且唑来膦酸组低于钙骨化醇组(P均<0.01)。治疗后3个月,2组患者腰椎、髋部骨密度较治疗前升高,且唑来膦酸组高于钙骨化醇组(P均<0.01)。治疗后3个月、1年,2组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较治疗前逐渐下降,且唑来膦酸组低于钙骨化醇组(P均<0.01)。结论唑来膦酸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可有效改善患者骨代谢,减轻患者腰椎疼痛,提高血清钙水平和骨密度,促进腰椎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腰椎压缩骨折 唑来膦酸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碱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壮骨汤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观察
9
作者 王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001-004,共4页
探讨补肾壮骨汤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OTCF)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0月至2024年10月接收的60例行PVP治疗的老年OTCF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单纯采用PVP治疗)与试验组(采用补肾壮骨汤... 探讨补肾壮骨汤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OTCF)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0月至2024年10月接收的60例行PVP治疗的老年OTCF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单纯采用PVP治疗)与试验组(采用补肾壮骨汤联合PVP治疗),各30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3个月,试验组骨折椎体高度大于对照组,Cobb 角小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腰椎、股骨前端的骨密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腰椎功能评分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老年OTCF的临床治疗中,补肾壮骨汤与PVP联合应用展现出卓越的疗效,不但能够维持椎体高度,减少椎体塌陷程度,同时也有助于脊柱畸形的矫正及骨量的储备,从而使患者腰椎功能恢复更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壮骨汤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腰椎骨折 骨密度 疗效 腰椎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林模式护理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陈蕾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3期190-193,共4页
探讨格林模式护理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62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格林模式护理)。结果 观察组治疗依从性良好率为显著高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更短,ODI评分更低,且生活... 探讨格林模式护理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62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格林模式护理)。结果 观察组治疗依从性良好率为显著高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更短,ODI评分更低,且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也更高。结论 格林模式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康复效果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林模式护理 骨质疏松腰椎骨折 治疗依从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效果
11
作者 李卫新 《中国民康医学》 2025年第5期57-60,共4页
目的:观察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82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1)。对照组采用... 目的:观察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82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1)。对照组采用低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腰椎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骨折椎体后凸Cobb角、骨折椎体高度、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及术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两组ODI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骨折椎体后凸Cobb角均小于术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骨折椎体前缘、中线、后缘高度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88%(2/41),低于对照组的34.15%(14/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可提高骨折椎体高度,减小骨折椎体后凸Cobb角,降低ODI、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低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腰椎骨折 高黏度骨水泥 低黏度骨水泥 经皮椎体成形术 椎体高度 腰椎功能 COBB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O护理模式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12
作者 邹颖 赵腾飞 +4 位作者 段会婷 邓亚萍 倪珂 柳桓 张恒 《海南医学》 2025年第2期292-296,共5页
目的观察结构-过程-结果(SPO)护理模式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骨折(OVCF)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23年1月于河南省职工医院治疗的78例OVCF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 目的观察结构-过程-结果(SPO)护理模式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骨折(OVCF)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23年1月于河南省职工医院治疗的78例OVCF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予以SPO护理模式,两组护理时间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骨质疏松自我效能量表(OSES)评分、健康行为依从性、功能恢复[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及再骨折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OSES量表中运动效能、摄钙效能、总分分别为(52.32±5.10)分、(55.26±4.37)分、(107.58±5.4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3.24±4.76)分、(46.78±5.16)分、(90.02±6.3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健康行为依从性量表中健康饮食依从、抗骨质疏松规范用药、行为改变依从、腰背肌肉平衡锻炼执行评分分别为(18.69±3.10)分、(10.21±1.06)分、(21.28±2.62)分、(17.25±2.3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5.06±2.75)分、(9.18±1.18)分、(17.96±3.27)分、(15.36±3.1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ODI、JOA评分分别为(8.72±1.36)分、(26.69±2.2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76±2.09)分、(23.07±3.4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再骨折发生率为0,略低于对照组的5.1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O护理模式可提高老年OVCF术后患者自我效能感,增强健康行为依从性,改善腰椎功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过程-结果护理模式 骨折 骨质疏松腰椎体压缩骨折 健康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手术入路联合依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分析
13
作者 朱涛 廖家正 黄灵兄 《贵州医药》 2025年第2期248-250,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入路联合依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采用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术联合依降钙素治疗,对照组在手术时采用双侧...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入路联合依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采用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术联合依降钙素治疗,对照组在手术时采用双侧椎弓根入路,观察组在手术时采用单侧椎弓根入路。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指标、影像学评估指标、疼痛评分、功能障碍评分及并发症。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长、X线暴露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出血量、骨水泥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两组的VAS、ODI评分均优于术前,但两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周,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采用双侧和单侧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术联合依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均具有理想的疗效,可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和功能障碍,但单侧入路具有手术时间短、X线暴露时长短、骨水泥量少、出血量少等优点,更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降钙素 不同入路 骨质疏松腰椎压缩骨折 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黏度骨水泥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段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14
作者 何意 谢富地 董心怡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5年第2期125-128,共4页
目的分析高黏度骨水泥对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对伤椎高度、活动度及腰痛症状的影响。方法收集2023-01—2024-08在南阳豫西健和医院接受PKP治疗的62例老年胸腰段OVC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分析高黏度骨水泥对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对伤椎高度、活动度及腰痛症状的影响。方法收集2023-01—2024-08在南阳豫西健和医院接受PKP治疗的62例老年胸腰段OVC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使用骨水泥的不同类型分为高黏度组(33例)和低黏度组(29例),分别行高黏度骨水泥PKP和低黏度骨水泥PKP。比较2组手术时间、单个椎体骨水泥注入量和骨水泥渗透率。同时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7d和术后3个月时伤椎前缘高度恢复及伤椎后凸Cobb角改善情况,及应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评价2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时疼痛缓解、椎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高黏度组手术时间短于低黏度组,单个椎体骨水泥注入量和骨水泥渗透率少于低黏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VAS评分和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各观察点2组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VAS评分和ODI评分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且高黏度组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VAS评分和ODI评分均优于低黏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低黏度骨水泥比较,在老年胸腰段OVCF中PKP术中采用高黏度骨水泥在恢复伤椎高度、缓解腰痛症状、降低骨水泥渗漏率及恢复椎体生理结构、功能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 腰椎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高黏度骨水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与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
15
作者 裴家森 颜晓松 张成斌 《中国民康医学》 2025年第1期154-156,共3页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8月至2023年7月该院收治的9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PK...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8月至2023年7月该院收治的9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PKP组与PVP组,每组45例。PVP组采用PVP治疗,PKP组采用PKP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住院时间、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PVP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PKP组,骨水泥注入量少于PK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KP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44%,明显低于PVP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3、7、14 d,两组VAS、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PVP,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但会延长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增加骨水泥注入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腰椎压缩骨折 并发症发生率 手术时间 住院时间 骨水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唑来膦酸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PVP术后骨代谢及腰椎功能的影响
16
作者 胡冰波 胡杰挺 章国计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25年第3期522-524,共3页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OTCF)是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多发于中老年女性群体。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OTCF发病率有逐年升高趋势[1]。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是治疗OTCF的微创术式,但手术后骨折愈合速度较慢,胸腰椎功能恢复不甚理想...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OTCF)是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多发于中老年女性群体。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OTCF发病率有逐年升高趋势[1]。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是治疗OTCF的微创术式,但手术后骨折愈合速度较慢,胸腰椎功能恢复不甚理想,存在再骨折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腰椎压缩骨折 PVP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治疗老年多节段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伴椎管狭窄的疗效
17
作者 杨占华 孙宇航 +1 位作者 邓长翠 张忠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005-0010,共6页
分析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治疗老年多节段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OVCFs)伴椎管狭窄(SS)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本科接受治疗的老年多节段OVCFs 伴SS患者96例,根据术式分为两组:51例行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治疗为... 分析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治疗老年多节段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OVCFs)伴椎管狭窄(SS)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本科接受治疗的老年多节段OVCFs 伴SS患者96例,根据术式分为两组:51例行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治疗为观察组,45例行单纯PVP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手术情况,随访评估随访结果与影像学评估结果。结果 观察组在手术及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水泥用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7.84%,骨水泥渗漏率7.84%,未出现再次骨折(0%),对照组相对应为6.67%、4.44%、4.44%,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6月,观察组VAS评分、ODI及Cobb角低于对照组,但受伤椎体平均高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治疗老年多节段OVCFs伴SS效果良好,可有效缓解疼痛症状并改善功能状态,提高矫形效果及其维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骨质疏松压缩骨折 椎管狭窄 老年 经皮椎体成形术 椎弓根螺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强化策略下骨质疏松胸腰椎后路长节段融合术后近端交界性后凸预防的生物力学研究
18
作者 马嘉琦 何胜兰 +4 位作者 张翠述 张正南 马童 陈丽雯 赵改平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16-317,共2页
目的研究不同强化策略对骨质疏松胸腰椎长节段融合术后患者发生近端交界性后凸(proximaljuncti on kyphosis,PJK)预防的生物力学影响。方法基于人体CT影像数据建立胸腰椎T1-L5长节段有限元模型,结合临床手术方案实施T8~L5长节段后路胸... 目的研究不同强化策略对骨质疏松胸腰椎长节段融合术后患者发生近端交界性后凸(proximaljuncti on kyphosis,PJK)预防的生物力学影响。方法基于人体CT影像数据建立胸腰椎T1-L5长节段有限元模型,结合临床手术方案实施T8~L5长节段后路胸腰椎融合术式(posterior thoracolumbar fusion,PTCF),采用双节段T7&T8骨水泥椎体强化(T7&T8VA)、T6~T9三节段系绳韧带强化(T6-T9TE)和椎体强化与系绳韧带强化联合(VATE)的手术方案,分析轻度和重度骨质疏松患者不同强化策略下近端椎体的力学传递差异、椎间盘的应力分布特征以及椎弓根螺钉系统的承载能力等。结果轻度骨质疏松患者实施PTCF、T7&T8VA、T6-T9TE和VATE手术后,在前屈、后伸、侧弯和旋转时T7锥体最大von Mises应力比分别为1∶0.87∶0.75∶0.64、1∶0.98∶0.35∶0.33、1∶0.96∶0.89∶0.86、1∶0.99∶0.97∶0.95。与PTCF相比,T7&T8VA、T6-T9TE和VATE模型T7/T8椎间盘最大应力在前屈、后伸、侧弯和轴向旋转时分别降低了7.08%、-0.38%、4.42%、-0.67%;27.7%、72.72%、8.97%、0.17%;34.51%、73.61%、12.57%、-0.36%,同时,椎弓根螺钉SCR8最大应力在前屈和旋转时分别增加了2.66%、8.23%、1.80%;1.26%、1.64%、2.72%;在后伸和侧弯时分别减少了3.40%、32.92%、34.06%;4.61%、7.37%、11.07%。在轻度和重度骨质疏松模型中3种强化方式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其中联合强化更能有效预防PJK。结论T7&T8VA与T6-T9TE联合强化比单独使用T7&T8VA或单独使用T6-T9TE更能有效预防骨质疏松患者T8-L5后路长节段胸腰椎融合术后的PJ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患者 腰椎 手术方案 腰椎融合术 强化策略 生物力学 强化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PVP后再次骨折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构建及验证 被引量:3
19
作者 缪世昌 张梦 +1 位作者 戚文元 胡飞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5期105-110,共6页
目的构建列线图模型分析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OTF)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后再次骨折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8年1月至2022年9月于江苏省江阴市中医院接受PVP手术治疗的690例绝经后OT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构建列线图模型分析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OTF)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后再次骨折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8年1月至2022年9月于江苏省江阴市中医院接受PVP手术治疗的690例绝经后OT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简单随机抽样法按照7∶3比例分为建模组(n=483)与验证组(n=207)。采用单因素分析建模组患者PVP后再次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以验证组数据对列线图模型进行外部验证。结果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73,95%CI:1.114~1.236)、骨密度T值(OR=0.436,95%CI:0.293~0.647)、多椎体手术(OR=2.146,95%CI:1.332~3.458)、骨水泥渗漏(OR=2.233,95%CI:1.204~4.141)、骨水泥弥散程度(OR=2.600,95%CI:1.505~4.492)、术后规律抗骨质疏松治疗(OR=1.788,95%CI:1.069~2.993)是PVP后再次骨折的影响因素(P<0.05)。基于以上影响因素建立列线图风险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UC)为0.782(95%CI:0.711~0.853,P<0.001),模型预测效能良好。结论根据绝经后OTF患者PVP后再次骨折的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能有效预测PVP后再次骨折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腰椎骨折 绝经后女 经皮椎体成形术 再次骨折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残留腰背部疼痛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戚文元 缪世昌 孙丽萍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2期115-119,共5页
目的分析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OVCF)患者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后残留腰背部疼痛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择期行PKP的胸腰椎OVCF患者97例,术后随访1个月,根据是否存在残留腰背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 目的分析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OVCF)患者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后残留腰背部疼痛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择期行PKP的胸腰椎OVCF患者97例,术后随访1个月,根据是否存在残留腰背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4分]分为疼痛组(n=15)和无痛组(n=82)。比较两组手术前后VAS评分,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胸腰椎OVCF患者行PKP后残留腰背部疼痛的影响因素。结果末次随访时97例患者VAS>4分有15例(15.46%),VAS≤4分有82例(84.54%)。术后12 h、1周和1个月两组VAS评分较术前均降低(P<0.05),且术后1周、1个月疼痛组VAS评分显著高于无痛组(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质量指数、筋膜损伤、手术入路方式、单个椎体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情况、术后椎体高度恢复率和术前骨密度等均为影响胸腰椎OVCF患者行PKP后残留腰背部疼痛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筋膜损伤、有骨水泥渗漏和术前骨密度<-3.10均为影响胸腰椎OVCF患者行PKP后残留腰背部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PKP治疗胸腰椎OVCF仍有部分患者存在残留腰背部疼痛,与筋膜损伤、骨水泥渗漏和术前骨密度<-3.10有关,临床应采取积极有效的针对性措施来降低残留腰背部疼痛发生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骨质疏松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残留腰背部疼痛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