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创单孔分体内镜技术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术治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疗效分析
1
作者 侯东坡 黄卫国 +3 位作者 王建光 曹帅 丁一 许俊川 《实用骨科杂志》 2024年第7期587-593,共7页
目的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微创单孔分体内镜技术(one-hole split endoscope,OSE)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术(percutaneous pedicle screw fixation,PPSF)治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multi-segments lumbar spinal stenosis,MLS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 目的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微创单孔分体内镜技术(one-hole split endoscope,OSE)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术(percutaneous pedicle screw fixation,PPSF)治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multi-segments lumbar spinal stenosis,MLS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北京民航总医院收治的52例MLSS患者资料,伴有腰椎不稳行OSE减压融合联合PPSF术(OSE融合组),不伴有腰椎不稳行OSE单纯减压术(OSE减压组)。OSE融合组共30例,男10例,女20例;年龄51~82岁,平均(61.54±14.62)岁;OSE减压组共22例,男7例,女15例;年龄52~85岁,平均(62.37±15.23)岁;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术后伤口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和手术并发症。记录手术前后腰背部和腿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se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影像学参数包括腰椎前凸角度(lumbar lordosis angle,LLA)和责任节段椎间隙高度(mean disc height,MDH)。结果患者均获随访,OSE融合组随访时间12~32个月,平均(18.36±9.45)个月;OSE减压组随访时间12~30个月,平均(17.94±10.23)个月。两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术后伤口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腰背部及下肢VAS评分和ODI均显著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SE融合组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的MDH和LLA均显著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并发症共3例,均为OSE融合组患者:2例患者术后出现一过性神经损伤症状加重,考虑为术中牵扯神经根所致,术后给予小剂量激素、脱水及营养神经等治疗,并加强康复锻炼,症状逐渐缓解;1例患者发生术中硬膜撕裂,术中严密缝合撕裂口,术后头低脚高卧床,放置伤口引流管后好转。结论本研究的初步结果显示,OSE单纯减压术和OSE减压融合联合PPSF术,均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OSE技术联合PPSF能够有效缓解MLSS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术中创伤小、出血较少、术野清晰、操作灵活、术后恢复快等优点,需要严格把握适应证,根据MLSS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来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做到个体化精准微创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分体内镜技术 经皮椎弓根螺钉术 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 腰椎不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IF与PLIF治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
2
作者 李增超 时群峰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11期1317-1320,共4页
目的:探究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与腰椎经后路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PLIF)治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20年4月驻马店魏道德骨科医院收治的120例多节段腰椎管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分为TLI... 目的:探究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与腰椎经后路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PLIF)治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20年4月驻马店魏道德骨科医院收治的120例多节段腰椎管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分为TLIF组(62例)和PLIF组(58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椎间隙高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PLIF组比较,TLIF组切口更小,手术和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439、5.128、12.217、9.524,P<0.05);两组患者VAS、ODI及椎间隙高度的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均存在交互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72、4.438、3.890,P<0.05);两组患者VAS、ODI及椎间隙高度总体比较存在分组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571、5.490、6.129,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VAS、ODI及椎间隙高度存在时间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73.355、1554.785、500.750,P<0.05);术后6个月,TLIF组VAS及ODI低于PLIF组,椎间隙高度高于P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654、5.869、5.687,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VAS、ODI及椎间隙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729、1.253、1.496,P>0.05);术后随访12个月,TLIF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8,P<0.05)。结论:PLIF与TLIF均能有效改善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腰椎功能及缓解疼痛,但TLIF恢复快、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 腰椎经后路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 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疗效和策略 被引量:6
3
作者 王云清 闫长明 +2 位作者 王斌 李华 王建强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974-1975,共2页
部分腰椎管狭窄症老年,患者病程长、症状重、受累节段多,常伴有骨质疏松及各种内科疾病,治疗面临诸多困难。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5年6月至2010年6月老年性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67例,男41例,女26例,年龄60~79(平均67.7)岁。患病时... 部分腰椎管狭窄症老年,患者病程长、症状重、受累节段多,常伴有骨质疏松及各种内科疾病,治疗面临诸多困难。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5年6月至2010年6月老年性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67例,男41例,女26例,年龄60~79(平均67.7)岁。患病时间2~11年,平均3年2个月。狭窄节段2处40例,3处21例,4处6例。患者主要症状有长期下腰部疼痛,伴有一侧或双侧下肢放射性痛,有典型的神经性间歇性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 减压固定 围术期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注射骨水泥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伴骨质疏松的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 被引量:11
4
作者 陈斌伟 廖壮文 +1 位作者 黄帅 刘圣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3793-3797,共5页
目的探讨可注射骨水泥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伴骨质疏松的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2013年1月至2017年5月我院采用后路单纯腰椎管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的60例伴骨质疏松的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将30例应用可... 目的探讨可注射骨水泥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伴骨质疏松的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2013年1月至2017年5月我院采用后路单纯腰椎管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的60例伴骨质疏松的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将30例应用可注射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设为观察组,30例应用常规椎弓根钉设为对照组,均随访2年以上。比较两组病例手术时间、术中和术后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及内固定螺钉松脱率情况;比较术前、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行VAS评分、ODI指数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手术时间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中、术后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的VAS评分和ODI指数均较术前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各时段的VAS评分和ODI指数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中随访期间无螺钉松动,对照组中2例(6.7%,2/30)患者共发生4枚螺钉出现松动。结论对于伴骨质疏松的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时,可注射骨水泥椎弓根具有更好的固定作用,但增加手术时间,建议在病情条件允许时实行可注射骨水泥椎弓根钉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注射骨水泥椎弓根钉 骨质疏松 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3
5
作者 冷辉 徐久祥 +1 位作者 赵吉连 胡继平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1年第2期147-148,共2页
关键词 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 外科手术 手术方法 手术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6例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围手术期康复护理 被引量:1
6
作者 梁亚群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6期737-738,共2页
目的 总结多节段经椎板间隙椎管扩大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围手术期康复护理体会。方法 对 86例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患者术前加强心理康复指导及术后功能锻炼 ,尤其是背肌功能锻炼、出院的康复指导等。结果 缩短了住院时间 ,86例患者术后 ... 目的 总结多节段经椎板间隙椎管扩大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围手术期康复护理体会。方法 对 86例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患者术前加强心理康复指导及术后功能锻炼 ,尤其是背肌功能锻炼、出院的康复指导等。结果 缩短了住院时间 ,86例患者术后 3年随访 ,优良率达 95 6 %。结论 及时、正确的围手术期康复护理可促进术后康复 ,减少术后并发症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 围手术期 外科治疗 功能锻炼 康复护理 心理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减压融合治疗伴退行性滑脱的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观察
7
作者 张洪亮 翁阳华 +3 位作者 黎佩珍 伊莉 陈丽言 李忠辉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12期95-97,共3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减压融合治疗伴退行性滑脱的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9年4月东莞市虎门医院收治的80例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伴退行性滑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 目的探讨选择性减压融合治疗伴退行性滑脱的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9年4月东莞市虎门医院收治的80例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伴退行性滑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多节段减压融合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选择性减压融合治疗方法。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融合节段占比、腰腿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矫形外科协会评分(JOA)、腰部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腿痛VAS评分、腰痛VAS评分、JOA评分、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腿痛VAS评分、腰痛VAS评分、ODI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JOA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融合节段占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减压融合治疗伴退行性滑脱的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有一定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减压融合 退行性滑脱 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日本矫形外科协会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桥”式减压术治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护理
8
作者 刘洁 节晓光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52-53,共2页
关键词 多“桥”式减压术 治疗 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不同手术方法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8
9
作者 李峰 马原 田慧中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6期155-158,166,共5页
目的 探讨半椎板切除减压术及腰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于老年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短中期疗效及两种术式疗效之间的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2011年7月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脊柱外科行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老年性多节... 目的 探讨半椎板切除减压术及腰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于老年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短中期疗效及两种术式疗效之间的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2011年7月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脊柱外科行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老年性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103例,分别予以半椎板切除减压术(减压组,31例)治疗,腰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融合组,72例)治疗.术后随访24~58个月.在术前、术后6个月、2年随访时,通过中文版腰椎管狭窄问卷(CSSS)量表对患者自身情况的评分,从而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结果 ①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减压组中2例在术后约3年时复发,后行椎间融合手术后好转;其余患者的症状在术后均有缓解.②减压组手术时间[(69±21) min]、术中出血量[(165±50)mL]均低于融合组[(152±27)min、(550±230)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间术后6个月、2年症状严重程度、生理功能评分均明显低于组内术前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6个月CSSS评分的症状严重程度评分、生理功能评分、术后满意程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融合组CSSS评分中症状严重程度、术后满意度评分均低于减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两组生理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减压组术前椎间孔高度与术后6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融合组术前椎间孔高度与术后6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半椎板切除减压术相比较,腰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更有利于症状缓解,获得更好的术后满意度,是治疗老年性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有效且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 半椎板切除减压术 植骨融合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桥”式减压术治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
10
作者 柯银涛 陈光杰 +1 位作者 刘洁 节晓光 《中医正骨》 2004年第2期52-53,共2页
关键词 多“桥”式减压术 治疗 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 X线平片 腰椎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段性减压稳定性结构重建术治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1
11
作者 罗成龙 《中国骨伤》 CAS 2002年第10期616-617,共2页
腰椎管狭窄症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慢性腰腿痛的常见原因,自1997年以来作者采用节段性减压稳定性结构重建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15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关键词 性减压稳定性结构重建术 治疗 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 腰椎间盘突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减压融合术与多节段有限减压治疗伴骨质疏松的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袁智锐 陈鑫 +1 位作者 赵睿 龙耀武 《中国伤残医学》 2021年第17期18-19,共2页
目的:研究选择性减压融合术与多节段有限减压治疗伴骨质疏松的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3月-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伴骨质疏松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表法划分为对照组(n=50)与观察组(n... 目的:研究选择性减压融合术与多节段有限减压治疗伴骨质疏松的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3月-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伴骨质疏松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表法划分为对照组(n=50)与观察组(n=50),对照组应用多节段减压融合术治疗方案,观察组应用选择性短节段减压融合术治疗方案,对2组患者手术情况、融合节段占比、手术前后疼痛程度、腰椎功能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融合节段占比均比对照组低(P<0.05);手术前2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JOA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手术后2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及JOA评分均有改善(P<0.05),但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治疗伴骨质疏松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中采用选择性减压融合术相比起多节段有限减压创伤更小,可为患者保留更多的运动节段,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 骨质疏松 选择性减压融合术 多节有限减压术 运动
原文传递
老年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改良椎管扩大成形术
13
作者 娄纪刚 李鹏飞 +2 位作者 滕元平 戴磊 姜岩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64-467,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腰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老年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20年2月—2022年12月行改良腰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的35例老年多节段LSS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临床及影像资料。... [目的]探讨改良腰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老年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20年2月—2022年12月行改良腰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的35例老年多节段LSS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平均随访(23.9±9.2)个月,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腰痛VAS评分[(4.8±1.3),(1.5±0.7),(1.4±0.5),P<0.001]、腿痛VAS评分[(6.9±1.1),(2.5±0.7),(2.3±0.6),P<0.001]及ODI评分[(90.0±20.0),(10.0±10.0),(10.0±10.0),P<0.001]均显著降低,平地连续行走距离[(183.7±114.4)m,(817.1±108.4)m,1212.9±175.5)m,P<0.001]显著增加。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椎管面积[(1.3±0.1)cm^(2),(1.8±0.1)cm^(2),(1.8±0.1)cm^(2),P<0.001]及侧隐窝矢状径[(3.0±0.5)mm,(5.4±0.6)mm,(5.5±0.6)mm,P<0.001]均显著增加。[结论]改良腰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老年多节段LSS临床疗效满意,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 棘突韧带复合体 椎管扩大成形
原文传递
精准内镜与微创减压融合治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 被引量:1
14
作者 潘其鹏 孔凡国 +5 位作者 付拴虎 王文举 张昌盛 朱卉敏 赵文海 史明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558-1563,共6页
[目的]比较单侧双通道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UBE-TLIF)和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minimal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 [目的]比较单侧双通道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UBE-TLIF)和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minimal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8月本院基于神经阻滞定位的微创手术治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28例采用UBE-TLIF治疗;24例采用MIS-TLIF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死亡及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UBE-TLIF组在手术时间[(137.7±24.6)min vs(154.8±34.5)min,P=0.042]、术中出血量[(182.5±33.2)ml vs(211.7±57.4)ml,P=0.027]、下床时间[(2.4±0.5)d vs(3.3±0.4)d,P<0.001]、住院时间[(7.3±1.4)d vs(8.4±2.1)d,P=0.042]均显著优于MIS-TLIF组。所有患者随访(10.6±1.9)个月,随时间推移,两组的VAS评分、ODI和JOA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术后两组硬膜囊面积、责任节段椎间隙高度较术前均显著改善(P<0.05);但相应时间点,两组间影像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UBE-TLIF组融合率为89.3%,MIS-TLIF组为9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准模式微创减压固定融合治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可显著减少手术创伤和患者经济负担。两种术式均可取得满意临床疗效,相比之下,UBE-TLIF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优于MIS-TLIF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 神经根阻滞术 单侧双通道内镜腰椎间融合术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
原文传递
腰大肌形态与症状性多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临床症状关系
15
作者 张艺武 卢锦婷 +1 位作者 肖玉辉 欧阳林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12期167-170,共4页
目的探讨症状性多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SMDLSS)的MRI和CT上腰大肌形态学参数与患者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到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2例SMDLSS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将全部患者分... 目的探讨症状性多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SMDLSS)的MRI和CT上腰大肌形态学参数与患者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到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2例SMDLSS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将全部患者分为轻-中度功能障碍组(≤42%)和重度功能障碍组(>42%)。根据患者腰背部和下肢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将患者分为无或轻度疼痛组(≤3分)和中-重度疼痛(>3分)组。选择L3/4椎间盘水平相对应的轴向CT图像测量腰大肌指数、腰大肌平均CT值和腰大肌形态变化评分(双侧腰大肌的短轴与长轴比值的平均值)。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能影响重度功能障碍和中-重度疼痛的危险因素。结果男性患者腰大肌指数高于女性(P<0.001)。重度功能障碍组的腰大肌指数(P<0.001)和腰大肌平均CT值(P<0.001)均低于轻-中度功能障碍组患者。无或轻度疼痛(VAS≤3)患者的腰大肌指数和腰大肌平均CT值高于腰背部中-重度痛患者(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腰大肌平均CT值升高(OR=0.802,P=0.016)是SMDLSS患者重度功能障碍的保护因素,腰大肌指数增加(OR=0.763,P=0.012)是影响SMDLSS患者腰背部中-重度痛的保护因素。结论SMDLSS患者腰大肌平均CT值和腰大肌指数增加分别是SMDLSS患者发生功能障碍和中-重度痛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性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 腰大肌 影像 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短节段减压融合治疗高龄多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16
作者 翁阳华 黎佩珍 +2 位作者 伊莉 张洪亮 李忠辉 《中国伤残医学》 2018年第13期5-6,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选择性短节段减压融合治疗高龄多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4例高龄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均为22例.观察组接受选择性短节段减压融合术,对照组接受... 目的:探讨分析选择性短节段减压融合治疗高龄多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4例高龄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均为22例.观察组接受选择性短节段减压融合术,对照组接受多节段减压融合术.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治疗前后VAS、JOA、ODI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VAS、JOA、ODI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2组治疗前后VAS、JOA、ODI评分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短节段减压融合治疗高龄多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创伤更小,疗效肯定,稳定性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短减压融合术 多节退行性腰椎管狭窄 高龄患者
原文传递
神经根沉降征在多节段中央型腰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研究
17
作者 刘伟 王美玲 +3 位作者 刘兰娣 吴骏 刘钟 张裕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2年第16期2427-2429,2432,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根沉降征(NRS)在多节段中央型腰椎管狭窄症(LSS)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46例多节段中央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根据NRS 4分类法分为5级(0级、1级、2级、3级、4级),0级、3级、4级患者接受双... 目的探讨神经根沉降征(NRS)在多节段中央型腰椎管狭窄症(LSS)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46例多节段中央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根据NRS 4分类法分为5级(0级、1级、2级、3级、4级),0级、3级、4级患者接受双侧半椎板减压术或全椎板减压术治疗,1级患者接受双侧椎板开窗潜行减压术或双侧半椎板减压术治疗,2级患者接受双侧半椎板减压术、全椎板减压术或双侧椎板开窗潜行减压术治疗,比较各级患者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前后的VAS评分、ODI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双侧椎板开窗潜行减压术治疗0级患者与双侧半椎板减压术的0级患者术前及术后1年的VAS评分、ODI评分、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椎板开窗潜行减压术治疗的1级患者术前及术后1年的VAS评分、ODI评分、患者满意度与双侧半椎板减压术治疗的1级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半椎板减压术治疗的2级患者术前及术后1年的VAS评分、ODI评分、患者满意度与全椎板减压术、双侧椎板开窗潜行减压术治疗的2级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半椎板减压术治疗的3级、4级患者的术后1年的ODI评分、VAS评分显著低于全椎板开窗潜行减压术治疗的3级、4级患者,患者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全椎板开窗潜行减压术治疗的3级、4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RS阳性对多节段中央型LSS患者手术方案选择具有指导作用,NRS阳性程度不同适用于不同手术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中央型腰椎管狭窄 双侧椎板开窗潜行减压术 双侧半椎板减压术 全椎板减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价脊髓造影CT(CTM)扫描在诊断与治疗多节段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应用价值
18
作者 李珑 熊惠玲 +2 位作者 李晓筱 王超 陈国忠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53-56,共4页
分析评价脊髓造影CT(CTM)扫描在诊断与治疗多节段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01月-2020年12月间60例多节段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于术前分别予以X线、MRI检查(对照组)、CTM检查(观察组),比较... 分析评价脊髓造影CT(CTM)扫描在诊断与治疗多节段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01月-2020年12月间60例多节段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于术前分别予以X线、MRI检查(对照组)、CTM检查(观察组),比较效果。结果 观察组单阶段诊断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双结段检出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一个月VAS评分低于治疗前,JOA高于治疗前,ODI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CTM应用价值更高,可为多节段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术前责任段的确定提供可靠依据,实现精准减压,保持腰椎稳定性,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M扫描 多节退变性腰椎管狭窄 减压术 VAS评分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关节间隙植骨用于腰椎多节段融合术 被引量:4
19
作者 孙常太 张良 +2 位作者 王强 王英民 徐宏兵 《中国骨伤》 CAS 2005年第8期459-461,共3页
目的:探讨小关节间隙植骨结合全椎板切除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88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均行全椎板切除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其中横突间植骨组(A组)52例同时采用异体骨横突间植骨的方法,小关节间隙植骨组(B组... 目的:探讨小关节间隙植骨结合全椎板切除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88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均行全椎板切除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其中横突间植骨组(A组)52例同时采用异体骨横突间植骨的方法,小关节间隙植骨组(B组)36例同时采用小关节间隙植骨.术后随访2周~5年,平均1年2个月.根据Oswestry评分标准,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并观察术后1年的X线、CT,比较两组植骨愈合情况.结果:两组术后2周及3个月评分与术前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01),B组得到较高评分.术后1年时两组评分与术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X线与CT显示植骨愈合情况相差不明显.结论: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小关节间隙植骨术与横突间植骨术相比,出血少,术后近期腰腿痛解除效果好,远期效果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融合术 管狭窄 腰椎 小关 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 横突间植骨术 间隙 多节融合术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全椎板切除减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节段与多节段融合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疗效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谢雁春 项良碧 +3 位作者 刘军 王琪 于海龙 陈语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14年第6期337-340,354,共5页
目的比较单节段固定椎间融合与多节段固定椎间融合联合选择性减压治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合并单节段退行性滑脱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07—2011年于沈阳军区总医院骨科行手术治疗的207例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合并单节段退行性... 目的比较单节段固定椎间融合与多节段固定椎间融合联合选择性减压治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合并单节段退行性滑脱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07—2011年于沈阳军区总医院骨科行手术治疗的207例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合并单节段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分为单节段固定椎间融合选择性减压组(130例)和多节段固定椎间融合选择性减压组(77例),分析两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平均随访时间8-16个月。通过分析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年患者功能障碍指数(ODI),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近期临床疗效。结果两种手术方法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年其OD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多节段椎间融合组的手术时间与出血量明显高于单节段椎间融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节段固定椎间融合选择性减压和多节段固定椎间融合选择性减压在治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合并单节段退行性腰椎滑脱的近期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 退行性滑脱 融合 减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