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RCA法的多部门协作对提高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效果的评价研究
1
作者 潘惠娟 魏薇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5年第1期114-119,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RCA法的多部门协作干预对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的影响。方法选取某三级老年病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22年1月—12月为对照组,2023年1月—12月为干预组。采取... 目的探讨基于RCA法的多部门协作干预对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的影响。方法选取某三级老年病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22年1月—12月为对照组,2023年1月—12月为干预组。采取基于RCA法的多部门协作机制对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情况进行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病原学送检相关监测指标。结果采取多部门协作机制干预后,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医院感染诊断相关病原学送检率、限制级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分别从52.99%、83.99%、59.61%提高至59.46%、90.15%、64.23%,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从36.42 DDDs下降至29.24 DDD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使用重点药物前病原学送检率、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分别从97.06%、95.33%提高到98.91%、95.3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RCA法的多部门协作干预机制可以有效提高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各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部门协作干预 RCA法 病原学送检 抗菌药物 医院感染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主导多部门协作管理提升血培养标本质量的效果研究
2
作者 王霞 宋葵 +4 位作者 吴欣欣 封艳超 聂圣肖 邹琪 蔡虻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3,共5页
目的 :评价护理主导的多部门协作管理模式对血培养标本质量提升的效果,为护理临床实践和质量改进提供参考。方法 :成立护理主导多部门协作管理团队,开展质量改进,比较措施实施前后血培养标本送检率、合格率、污染率,以及护士血培养知识... 目的 :评价护理主导的多部门协作管理模式对血培养标本质量提升的效果,为护理临床实践和质量改进提供参考。方法 :成立护理主导多部门协作管理团队,开展质量改进,比较措施实施前后血培养标本送检率、合格率、污染率,以及护士血培养知识、态度、行为的变化。结果 :2023年5月—6月血培养标本送检率、送检方式为双瓶双侧的比例分别为19.1%、61.3%,高于2022年同期的4.7%、3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23年5月—6月和2022年同期污染率分别为2.9%和3.8%,呈下降趋势;2023年护士血培养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分别为(12.69±2.81)、(5.89±0.44)、(36.73±3.40)分,高于2018年的(7.89±2.79)、(5.82±0.52)、(30.81±4.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主导多部门协作管理模式下的质量改进策略,提高了血培养标本送检率和合格率,降低了血培养标本污染率,提高了护士血培养的知识、态度、行为水平,体现了护士在院感防控工作中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培养 多部门协作 护理管理 医院感染与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生导师落实立德树人及多部门协作育人现状的实证探析
3
作者 胡记磊 邹文君 +2 位作者 徐潇宇 郭飞 左清军 《高教学刊》 2024年第14期47-50,共4页
研究生导师落实立德树人、与多部门协作育人关乎研究生培养的效果。该研究以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为例,调研30名研究生导师和2位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旨在呈现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落实现状和多部门协作育人过程中面临困境。研究发现,... 研究生导师落实立德树人、与多部门协作育人关乎研究生培养的效果。该研究以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为例,调研30名研究生导师和2位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旨在呈现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落实现状和多部门协作育人过程中面临困境。研究发现,研究生导师更重视学生毕业要求相关的内容,对于立德树人职责的认知还有待提升,对学生的思想引导与过程育人有待加强。此外,探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预警机制、多部门协作、加强导师能力建设角度的改进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过程育人 预警机制 多部门协作 培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期间对陪护人员实施多部门协作下精准防控和中医药调护的效果
4
作者 马梦晖 张军波 +1 位作者 郑晓静 杨艳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11期150-152,共3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期间对陪护人员实施多部门协作下精准防控与中医药调护的效果。方法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背景下,将精准防控理念和治未病理论相结合,进行多部门联动,做好筛查、信息化管理以及宣教,实施中医药特色调护,关注陪护...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期间对陪护人员实施多部门协作下精准防控与中医药调护的效果。方法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背景下,将精准防控理念和治未病理论相结合,进行多部门联动,做好筛查、信息化管理以及宣教,实施中医药特色调护,关注陪护人员身心健康。观察陪护人员电子陪护证使用情况、科学防控健康宣教知晓率,评估陪护人员焦虑、抑郁情绪。结果构建以闭环管理为主体、中医药调护为特色的模式,2020年5月1日起,上海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全部护理单元对陪护人员实行电子陪护证信息管理。截至2021年12月31日,电子陪护证注册5466人次,手卫生培训率100.00%,手卫生合格率82.68%,口罩使用培训率100.00%,垃圾分类培训率100.00%,口罩佩戴率99.96%,废弃口罩正确处理知晓率81.26%。2021年度陪护人员贝克抑郁量表(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BDI)、状态-焦虑自测量表评分均低于2020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普通病区陪护人员实施多部门协作下精准防控并结合中医药调护,可有效减轻医疗机构重点管控区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防控压力,缓解陪护人员焦虑、抑郁情绪,保障陪护人员身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陪护人员 多部门协作 中医药调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部门协作管理提高住院患者病原学送检率效果分析
5
作者 张怀珍 周敬 +1 位作者 魏玲玲 黄廷廷 《江苏卫生保健》 2024年第3期269-272,共4页
目的探讨通过多部门协作管理模式提高住院患者治疗性抗菌药物使用前、医院感染诊断、重点抗菌药物联用、限制类、特殊类抗菌药物病原学送检效果。方法以某三级综合医院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软件调取数据。2021年... 目的探讨通过多部门协作管理模式提高住院患者治疗性抗菌药物使用前、医院感染诊断、重点抗菌药物联用、限制类、特殊类抗菌药物病原学送检效果。方法以某三级综合医院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软件调取数据。2021年7月—2022年6月为对照组,2022年7月—2023年6月开始实施多部门协作管理模式,为干预组。比较干预前后住院患者治疗性抗菌药物使用前、医院感染诊断、重点抗菌药物联用、限制类、特殊类抗菌药物病原学送检情况。结果干预后住院患者治疗性抗菌药物使用前、医院感染诊断、限制类、特殊类抗菌药物使用前病原学送检率由干预前的4362%、8171%、5799%、8750%分别提高到5922%、9463%、6229%、95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通过多部门协作管理模式的应用,住院患者治疗性抗菌药物使用前、医院感染诊断、限制类、特殊类抗菌药物病原学送检率均达到国家规范要求。该院现有的多部门协作管理模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部门协作管理 抗菌药物 医院感染 病原学送检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多部门协作模式在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中有效性的Meta分析
6
作者 张映华 郭康乐 +6 位作者 蔡玲 樊玉清 胡兰文 郁万明 孔宛如 李文 张浩军 《甘肃医药》 2024年第8期696-700,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多学科、多部门协作模式在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工作中的有效性,旨在为医疗机构的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提供循证参考依据。方法:为了探究跨学科和跨部门协作模式在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方面的效果,本研究通过查询中国期刊全文数... 目的:系统评价多学科、多部门协作模式在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工作中的有效性,旨在为医疗机构的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提供循证参考依据。方法:为了探究跨学科和跨部门协作模式在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方面的效果,本研究通过查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及PubMed等,收集对照研究,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工具对其质量进行评估,以确保纳入文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使用ReviewManager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共纳入17项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接受多学科管理患者中,多重耐药菌感染率低于常规管理组[OR=0.30,95%CI(0.24,0.38),P<0.001],且干预组中多重耐药菌检出率低于常规组[OR=0.39,95%CI(0.21,0.74),P=0.004]。此外,接受多学科管理患者的抗菌药物一联使用率高于常规管理组[OR=5.09,95%CI(3.61,7.67),P<0.001]。结论:多学科、多部门协作模式在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中是可行的、有效的,可为医疗机构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以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部门、多学科协作 多重耐药菌 抗菌药物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RG的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评价细则构建及多部门协作管控成效
7
作者 邱昌露 毕红朋 代雪飞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2941-2947,共7页
目的以呼吸系统感染/炎症的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为抓手,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创建呼吸系统感染/炎症患者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合理性评价细则(包括药物选择、集采品种、用法用量等12项评价指标),并运用属性层次模型赋予各指标评... 目的以呼吸系统感染/炎症的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为抓手,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创建呼吸系统感染/炎症患者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合理性评价细则(包括药物选择、集采品种、用法用量等12项评价指标),并运用属性层次模型赋予各指标评分权重。采用加权优劣解距离(TOPSIS)法对2021年1-9月(多部门协作管控前,对照组)的102例及2022年1-9月(多部门协作管控后,干预组)的103例用药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计算各评价指标与最优方案的相对接近度,并比较多部门协作管控前后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抗菌药物相关评估指标、卫生经济评估指标及诊疗结局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在抗菌药物使用中,干预组患者抗菌药物总体使用不合理率、平均累计限定日剂量(DDD)及联合用药使用率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在卫生经济评估指标中,干预组患者的次均抗菌药物费用及次均住院费用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在诊疗结局相关指标中,干预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但两组间临床疗效并无明显差异(P>0.05)。进一步组间比较发现,在平均累计DDD上,对于ES31、ES33及ES35病组,干预组患者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在联合用药使用率上,对于ES31、ES35病组,干预组患者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在次均抗菌药物费用上,对于ES35病组,干预组患者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且干预组中ES35、ES33病组患者的次均抗菌药物费用均显著低于ES31病组(P<0.05)。结论基于DRG构建的呼吸系统感染/炎症患者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合理性评价细则,可对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进行综合评价;多部门协作管控可提高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降低医疗费用的支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多部门协作管控 加权TOPSIS法 呼吸系统感染/炎症 抗菌药物 合理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部门协作模式构建重点监控药品临床合理使用及管理体系的实践
8
作者 李元林 杨琼 +1 位作者 陈小华 张秀芹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20期169-172,共4页
目的 探讨基于多部门多学科协作模式构建重点监控药品临床合理使用及管理体系,为医疗机构管理重点监控药品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多部门多学科协作模式构建重点监控药品临床合理使用及管理体系,对娄底市中心医院(以下简称“本院”)重点监... 目的 探讨基于多部门多学科协作模式构建重点监控药品临床合理使用及管理体系,为医疗机构管理重点监控药品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多部门多学科协作模式构建重点监控药品临床合理使用及管理体系,对娄底市中心医院(以下简称“本院”)重点监控药品目录内药品施行全程管理。统计并分析2023年2—11月构建临床合理使用及管理体系前后的重点监控药品销售金额占比、临床不合理使用率,不良反应报告例数,并根据点评结果在前置审方系统中对重点监控药品进行规则的精细化设置,评价其实践效果。结果 自2023年7月实施重点监控药品监管后,纳入本院重点监控目录的药品销售金额药占比呈下降趋势,由12.07%下降为9.61%。降幅为20.38%;临床不合理使用率显著下降,由17.75%降至6.33%,下降了11.42%。涉及重点监控药品的不良反应报告例数明显减少,由58例降至31例,监管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基于多部门多学科协作模式构建重点监控药品临床合理使用及管理体系,显著减少本院临床对重点监控药品不合理使用情况,减轻患者经济负担,降低不良反应,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部门多学科协作 重点监控药品 合理用药 管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士驱动多部门协作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检验危急值管理规范率中的应用
9
作者 刘永梅 柏玉亭 《循证护理》 2024年第21期3978-3980,共3页
目的:探讨护士驱动多部门协作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检验危急值管理规范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由9名来自不同科室的护士组成品管圈小组,选定“护士驱动多部门协作提高检验危急值管理规范率”为活动主题,选取2022年9月1日—9月30日收到检验科... 目的:探讨护士驱动多部门协作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检验危急值管理规范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由9名来自不同科室的护士组成品管圈小组,选定“护士驱动多部门协作提高检验危急值管理规范率”为活动主题,选取2022年9月1日—9月30日收到检验科危急值的133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头脑风暴,分析检验危急值从发送到接受及处理执行现状,根据80/20法则,将“护理干预不到位”和“接受处置时间长”定为本次活动改善的重点,并制定对策并实施。结果:经过3个月的对策实施,检验危急值管理规范率由54.14%提高为93.17%,目标达成率为140.59%,目标进步率为72.09%;圈员的综合能力、危急值处置效率提升。结论:护士驱动多部门协作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检验危急值管理规范率,提高了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验危急值 品管圈 多部门协作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部门协作干预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赵江湖 孙梓富 陈杰 《科技与健康》 2024年第21期59-62,共4页
探究多部门协作干预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影响。选取2019年3月—2022年3月300例接受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按照标准流程给药,观察组行多部门协作干预... 探究多部门协作干预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影响。选取2019年3月—2022年3月300例接受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按照标准流程给药,观察组行多部门协作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前会诊率、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紧急情况使用药物率、用药不合理率。结果显示,观察组用药前会诊率、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较对照组更高、紧急情况使用药物率和用药不合理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研究发现,于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过程中行多部门协作干预,可提高患者的用药前会诊率、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降低紧急情况使用药物率,有利于控制用药不合理情况的发生,促进临床科室规范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部门协作干预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 药物使用合理性 用药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部门协作的手术室精益化管理研究 被引量:30
11
作者 徐海英 贺艳 +3 位作者 蔡英华 许正红 文丽娟 王志萍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55-58,共4页
目的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方法成立多部门协作的手术室效率管理小组,实施精益管理,包括改进硬件设施,优化工作职责及流程,确保首台手术准时开始,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优化奖惩机制,建立"3个1"响应机制。比较管理前(2016年1~12... 目的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方法成立多部门协作的手术室效率管理小组,实施精益管理,包括改进硬件设施,优化工作职责及流程,确保首台手术准时开始,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优化奖惩机制,建立"3个1"响应机制。比较管理前(2016年1~12月)与管理后(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平均接台间隔时间、准点开台率、延迟手术率、患者及手术医生满意度。结果与管理前比较,管理后平均接台手术时间缩短,准点开台率提高,延迟手术率降低,患者及手术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P<0.05,P<0.01)。结论多部门协作实施精益化管理可加快手术运转,提高手术室整体效率、手术医生和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多部门协作 工作效率 精益管理 流程重组 准点开台 延迟手术 满意度 团队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部门协作管理模式在提高血培养标本送检率及送检质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2
作者 徐丽华 任霄剑 +3 位作者 张婷 刘金芝 范晓婷 刘艳华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60-364,共5页
目的探讨多部门协作管理模式在规范血培养送检、抗菌药物使用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某三甲医院2017-2018年住院患者送检的血培养标本为研究资料。2017年1-12月为干预前组,2018年1-12月为干预后组。2017年12月开始成立多部门协作管理小组,... 目的探讨多部门协作管理模式在规范血培养送检、抗菌药物使用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某三甲医院2017-2018年住院患者送检的血培养标本为研究资料。2017年1-12月为干预前组,2018年1-12月为干预后组。2017年12月开始成立多部门协作管理小组,并逐步实施其他干预措施。比较多部门协作管理模式干预前后,住院患者治疗性抗菌药物使用前血标本送检率、血培养送检方式、标本污染率及阳性率、抗菌药物使用率等情况。结果干预后全院治疗性、限制级、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前血标本送检率分别为22.29%、30.16%、60.30%,高于干预前的14.91%、18.55%、47.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血培养双套及以上送检构成比由干预前的15.48%提升至干预后的26.97%。干预后血培养污染率较干预前降低(1.02%VS 2.98%),干预后血培养阳性率较干预前升高(11.67%VS 9.52%)。干预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4.11%,低于干预前的37.88%;干预后限制级、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14.67%、2.56%,低于干预前的15.60%、3.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治疗性抗菌药物联用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通过开展环节质控和行政管理相结合的多部门协作管理模式,有效提高了血培养送检率,改善了血培养的送检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部门协作 血培养 抗菌药物 送检率 送检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协同政府理论的灾害管理多部门协作机制研究——以甘肃岷县5·10雹洪灾害为例 被引量:9
13
作者 文宏 谭学兰 黄之玞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45-149,共5页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频繁的国家之一。当前自然灾害治理过程中缺乏有效协同,部门之间各自为政,致使我国灾害治理成本较高且效率低下。为此,结合我国灾害治理需求,引入协同政府理论,以岷县5·10雹洪灾害为例,具体阐述灾害治...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频繁的国家之一。当前自然灾害治理过程中缺乏有效协同,部门之间各自为政,致使我国灾害治理成本较高且效率低下。为此,结合我国灾害治理需求,引入协同政府理论,以岷县5·10雹洪灾害为例,具体阐述灾害治理过程中多部门协作机制缺失现象,提出构建多部门协作的治理框架,以期实现灾害管理体系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管理 协同政府 多部门协作 岷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部门协作提高住院患者特殊检查优质服务的效果 被引量:8
14
作者 舒英 盛华丽 应红华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3年第5期60-61,共2页
目的实现住院患者特殊检查全过程优质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以创建"优质护理示范工程"为契机,通过现场走访及问卷调查等方法,了解住院患者在特殊检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针对问题,护理部联合多部门,采取弹性排班、提早... 目的实现住院患者特殊检查全过程优质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以创建"优质护理示范工程"为契机,通过现场走访及问卷调查等方法,了解住院患者在特殊检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针对问题,护理部联合多部门,采取弹性排班、提早开检、错峰检查等措施不断协调与改进。结果多部门协作后患者对送检时间、候检时间及特殊检查全过程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协作前(均P<0.01)。结论多部门协作有利于提升团队意识,提高整体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全程无缝隙的优质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部门协作 住院患者 特殊检查 优质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部门协作持续质量改进保障住院患者用药安全 被引量:10
15
作者 周红娣 柳春波 方飞腾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24期1906-1907,共2页
关键词 多部门协作 持续质量改进 住院患者 用药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部门协作对娱乐场所服务人员开展AIDS健康教育 被引量:6
16
作者 殷国清 保武生 +4 位作者 孔毅 毛兵斌 邓关义 李云忠 丁跃礼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03年第1期33-34,共2页
目的 探讨在娱乐场所服务人员中开展艾滋病 (AIDS)健康教育方案 ,遏制AIDS病毒 (HIV)经性途径的传播。方法 多部门协作对娱乐场所服务人员开展预防AIDS健康教育。结果 经健康教育后 ,研究对象对AIDS传播途径、预防方法和正规求医行... 目的 探讨在娱乐场所服务人员中开展艾滋病 (AIDS)健康教育方案 ,遏制AIDS病毒 (HIV)经性途径的传播。方法 多部门协作对娱乐场所服务人员开展预防AIDS健康教育。结果 经健康教育后 ,研究对象对AIDS传播途径、预防方法和正规求医行为知晓率从 2 8 2 6%、45 78%和 5 7 3 9%分别上升为 95 0 2 %、96 99%和78 0 9% ,最近 1周每次性行为都用安全套的频率从 3 8 88%上升为 76 0 1% ,患性病加大感染HIV危险的认识从61 12 %上升为 96 0 0 %。结论 多部门配合在娱乐场所开展预防AIDS健康教育效果好 ,能增加各有关部门的预防意识和责任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部门协作 娱乐场所 服务人员 流行病学 艾滋病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部门协作下危险品运输监管的演化博弈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伟 王晓楠 +2 位作者 丁黎黎 张文思 张辉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69-74,共6页
为解决危险品运输企业违法运输及政府部门监管不力的问题,构建以危险品运输企业和2个监管部门为主体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三方共同作用的演化博弈均衡,利用演化仿真模拟多部门协作的监管效果,揭示违法运输罚款、监管成本以及监管成... 为解决危险品运输企业违法运输及政府部门监管不力的问题,构建以危险品运输企业和2个监管部门为主体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三方共同作用的演化博弈均衡,利用演化仿真模拟多部门协作的监管效果,揭示违法运输罚款、监管成本以及监管成功率的变化对危险品运输企业和政府监管部门决策施加影响的过程。结果表明:多部门协作有助于提高监管部门对企业违法运输行为的查处率,有利于促进运输企业合法运输和监管部门严格监管;多部门协作有利于降低监管成本,提高监管部门的监管积极性;多部门协作有利于对违法运输行为进行合理罚款,但只有在查处成功率较高的情况下,罚款才能对企业违法运输行为起到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部门协作 危险品运输企业 演化博弈 政府监管 罚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多部门协作支撑保障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2
18
作者 翟永华 宋琦 +2 位作者 薄其玉 颜艳 汤娟 《齐鲁护理杂志》 2018年第8期114-115,共2页
目的:探讨手术室多部门协作支撑保障体系的构建方法及实施效果。方法:由护理部、医务处、医院感染管理处、院质控科、信息中心、后勤保障处、供应处、保卫处等多部门协作,在手术室管理中构建网络式的支撑保障体系,以促进手术室的高效运... 目的:探讨手术室多部门协作支撑保障体系的构建方法及实施效果。方法:由护理部、医务处、医院感染管理处、院质控科、信息中心、后勤保障处、供应处、保卫处等多部门协作,在手术室管理中构建网络式的支撑保障体系,以促进手术室的高效运营。结果:通过多部门协作参与手术室管理,年手术量逐年增加,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手术室护士对该运行模式满意度较高。结论:手术室实行多部门协作管理,构建网络式的支持保障体系,能够提高手术效率,降低医疗成本,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管理 多部门协作 支撑保障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部门协作模式在提高首台手术准时开台率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19
作者 念金霞 官玉梅 陈喜萍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146-148,共3页
随着医院学科的不断发展,手术患者呈增长趋势.而手术室的工作效率直接影响医院手术患者的周转量,其中首台手术准时开台率在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院在实施多部门协作模式前对首台手术开台时间进行现状调查,结果不... 随着医院学科的不断发展,手术患者呈增长趋势.而手术室的工作效率直接影响医院手术患者的周转量,其中首台手术准时开台率在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院在实施多部门协作模式前对首台手术开台时间进行现状调查,结果不容乐观.由于首台手术不能准时开台,导致接台手术积压,造成医务人员延长工作时间,使手术室整体工作效率低下,不仅增加医疗成本和资源浪费,给医护人员增加工作量和安全隐患.也因手术延迟影响医院流程的整体运行效果,导致手术患者延长无效住院时间,增加平均住院日及患者经济负担,影响患者住院期间对医院的满意度[1].因此,有效提高首台手术准时开台率是提升手术室工作效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成本 首台手术 延长工作时间 多部门协作 住院期间 手术室 医院流程 接台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多部门协作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的探析——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例 被引量:5
20
作者 倪晓玉 徐晓飞 《大学教育》 2020年第8期186-188,共3页
创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是探索高校综合改革的一个重要领域,是现代大学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在当前传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出现诸多问题的情况下,探索符合现代大学发展需求和远景目标的管... 创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是探索高校综合改革的一个重要领域,是现代大学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在当前传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出现诸多问题的情况下,探索符合现代大学发展需求和远景目标的管理工作模式成为迫切需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实践为例,探讨了多部门协作的管理教育模式的实践、成效和巨大价值,以及完善了"教、学、管"联动管理机制的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管理 多部门协作 “教、学、管” 管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