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重共振TADF分子的设计策略
1
作者 张泽华 于海涛 祁彦宇 《物理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57,共20页
自首例多重共振热激活延迟荧光(Multiple resonance thermal activation delayed fluorescence,MR-TADF)分子报道至今,其表现出的窄带发射、高发光量子效率等特性在有机电子学,尤其是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 自首例多重共振热激活延迟荧光(Multiple resonance thermal activation delayed fluorescence,MR-TADF)分子报道至今,其表现出的窄带发射、高发光量子效率等特性在有机电子学,尤其是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领域引发了持续的研究热度,迅速成为重点研究对象,并涌现出了众多性能出色的分子和高性能器件。以MR-TADF分子为发光层的器件不断刷新人们对OLED的认知,其中一些采用了超荧光技术所制备的器件性能代表了当今某些光色领域OLED性能的最高值。随着人们对超高分辨率显示器需求的与日俱增,国际电信联盟(ITU)宣布了下一代色域标准,即BT.2020。此标准建立了最宽的显示色域标准,要求单色的原色波长为467、532和630 nm,这个色域非常宽。同时,在如此之宽的色域上实现高分辨率的显示,对器件基元色纯度的要求达到了可谓史无前例的严格。因此,它为显示技术树立了一个具有极大挑战难度的色纯度目标。鉴于以往传统荧光材料难以担当此攻关重任,故而BT.2020的出现给予了MR-TADF分子新的发展机遇,并在很大程度上使得该领域愈发火热起来。近年来,随着大量的研究与实践,MR-TADF分子家族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然而大家讨论和归纳的重点基本都集中在领域整体的发展方面,专门针对分子设计策略所展开的讨论和总结依旧较少,不足以为刚涉足该领域的科研人员提供足够的参考。因此,本文从X-π-X原则,快反向系间窜越过程,窄带发射与高振子强度等方面,阐述了近三年来所报道的MR-TADF分子的设计思路,并对未来可能的设计方向进行了展望,例如将一些不同于传统MR-TADF分子的结构引入这一领域。最后,对今后MR-TADF领域的发展和产业化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共振热激活延迟荧光 有机发光二极管 有机光电功能材料 电致发光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四配位铂配合物敏化多重共振热激活延迟荧光的窄发射蓝色溶液加工有机发光二极管
2
作者 李家乐 方辉 +1 位作者 龚少龙 谢国华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99-710,共12页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已经在智能手机方面获得了商业应用,由于目前规模生产的OLED采用蒸镀工艺,使其价格居高不下。为此,我们采用溶液加工方法,使用铂配合物作为敏化剂,多重共振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作为发光分子,实现了高效、高色纯度、...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已经在智能手机方面获得了商业应用,由于目前规模生产的OLED采用蒸镀工艺,使其价格居高不下。为此,我们采用溶液加工方法,使用铂配合物作为敏化剂,多重共振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作为发光分子,实现了高效、高色纯度、低效率滚降的器件开发。磷光敏化剂的引入可使三线态激子高效转化为单线态激子。得益于磷光敏化剂较短的激子寿命,基于溶液加工的蓝色多重共振热激活延迟荧光器件不仅实现了13.2%的外量子效率,而且在1000 cd/m^(2)亮度下的效率滚降仅为25.8%。为了进一步抑制Dexter能量转移,我们采用具有外围位阻但发光核相同的分子作为客体,可使外量子效率提升至13.6%,并抑制光谱展宽。该研究为设计高色纯度、高效率的溶液加工器件提供了一个通用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光敏化 窄光谱 多重共振 热激活延迟荧光 有机发光二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体非线性振动多重共振的能量法 被引量:16
3
作者 邱家俊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753-758,共6页
本论文以非线性振动理论的平均法为基础和力学的能量概念结合起来,找到了求解弹性体系非线性振动多重共振的能量法。应用本方法研究了电机轴系的双重共振等问题,证明了它是一个简易适用的方法。揭示了双重共振的一些新现象,理论得到了... 本论文以非线性振动理论的平均法为基础和力学的能量概念结合起来,找到了求解弹性体系非线性振动多重共振的能量法。应用本方法研究了电机轴系的双重共振等问题,证明了它是一个简易适用的方法。揭示了双重共振的一些新现象,理论得到了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 振动 多重共振 能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共振系统的分析方法
4
作者 杨志安 李文兰 邱家俊 《唐山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1-4,9,共5页
根据 KBM方法的思想引入平均法 ,给出了多重共振发生的条件。通过在多重共振关系式及对应的相位中引入相应的调谐参数 ,得到了分析多重共振分岔系统的改进平均法 。
关键词 多重共振 分岔 奇异性理论 改进平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水轮发电机组主轴系统受电磁、水流激发的多重共振 被引量:5
5
作者 邱宇 段文会 +1 位作者 张德栋 邱家俊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28-30,共3页
建立了70 MW大型水轮发电机组主轴系统垂直振动的多自由度物理模型,采用轴向电磁力的解析表达式及推力轴承油膜刚度和阻尼的解析表达式,并考虑了蜗壳不均匀流场、导叶水流不均匀,水道水锤三种频率的水流力联合激发下,对主轴系统垂直振... 建立了70 MW大型水轮发电机组主轴系统垂直振动的多自由度物理模型,采用轴向电磁力的解析表达式及推力轴承油膜刚度和阻尼的解析表达式,并考虑了蜗壳不均匀流场、导叶水流不均匀,水道水锤三种频率的水流力联合激发下,对主轴系统垂直振动的四重共振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多重共振的特性和规律,对大型水轮发电机组的振动和运行可靠性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共振 聚筛法 多尺度法 振动 电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共振系统稳态运动及其稳定性数值分析方法
6
作者 杨志安 《唐山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1-4,共4页
提出了多重共振发生的条件,给出了约化后多重共振系统稳态运动方程的形式,并应用牛顿下山法或梯度法求解约化后多重共振系统稳态运动方程(组)。根据多重共振系统稳态运动解的稳定性判定定理和对应的雅克比矩阵的特点,采用求解一般实矩... 提出了多重共振发生的条件,给出了约化后多重共振系统稳态运动方程的形式,并应用牛顿下山法或梯度法求解约化后多重共振系统稳态运动方程(组)。根据多重共振系统稳态运动解的稳定性判定定理和对应的雅克比矩阵的特点,采用求解一般实矩阵全部特征值的QR方法判断多重共振系统稳态运动解的稳定性,并给出了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共振 稳定性 牛顿法 梯度法 QR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硼氮杂稠环芳烃的多重共振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张祎 杜呈卓 +1 位作者 李继坤 王小野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45-1690,共46页
近年来,多重共振热活化延迟荧光(multi-resonance 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MR-TADF)材料由于其优异的光物理性质和电致发光器件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这类材料通常以稠环芳烃骨架为基础,通过引入具有相反共振效应的缺... 近年来,多重共振热活化延迟荧光(multi-resonance 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MR-TADF)材料由于其优异的光物理性质和电致发光器件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这类材料通常以稠环芳烃骨架为基础,通过引入具有相反共振效应的缺电子中心(如硼原子)和富电子中心(如氮原子),诱导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和最低未占分子轨道(LUMO)在分子骨架中分别定域在不同原子上,从而获得小的单线态-三线态能级差(ΔEST),实现TADF的性质.与传统的给受体型TADF材料相比,MR-TADF材料具有刚性结构和局域电荷转移特征,有利于获得高色纯度的窄谱带发光和极高的量子效率,使其成为理想的发光材料并广泛应用于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中.自2016年首例基于硼氮杂稠环芳烃的MR-TADF材料被报道以来,该领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尚缺乏针对材料分子研究进展的系统总结.综述了基于硼氮杂稠环芳烃的MR-TADF分子的设计策略和合成方法,从分子骨架的发展、分子骨架的取代基修饰策略以及新型手性MR-TADF材料三个方面,具体阐述了最新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期望进一步促进MR-TADF分子材料的发展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共振 热活化延迟荧光 有机发光二极管 硼氮杂稠环芳烃 窄谱带发光
原文传递
斜拉桥的多重内共振及其耦合过程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孙测世 赵珧冰 +1 位作者 康厚军 赵跃宇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7-93,共7页
斜拉桥具有复杂的内共振特性,以往多是通过频率的倍数关系去研究多模态间的内共振,忽视了对耦合过程的研究。为研究其多重内共振及各模态相互耦合过程,进行了斜拉桥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实验。实验观测到多重内共振及其导致的全桥大幅振动,... 斜拉桥具有复杂的内共振特性,以往多是通过频率的倍数关系去研究多模态间的内共振,忽视了对耦合过程的研究。为研究其多重内共振及各模态相互耦合过程,进行了斜拉桥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实验。实验观测到多重内共振及其导致的全桥大幅振动,发现当外激励频率约为长斜拉索固有频率2倍时,能激发其大幅"拍振",且两个"拍频"之和正好等于外激励频率。通过分段分析和无相移滤波研究了各模态的相互耦合过程。研究表明:斜拉桥非线性模态频率低于线性模态频率;多重内共振需经历一定时间的耦合作用方能引发斜拉桥大幅稳态振动;强迫振动、局部-混合模态耦合振动和组合内共振同时发生是单频外激励能激发斜拉索"拍振",且"拍频"之和等于外激励频率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拉索 多重共振 耦合振动 拍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窄谱带多重共振有机高分子荧光材料研究进展
9
作者 王一诺 邵世洋 王利祥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02-1214,共13页
多重共振(Multiple Resonance,MR)结构荧光材料是由芳香稠环骨架以及嵌于骨架中的富电子原子和缺电子原子形成的分子内推拉电子体系,由于激发态结构弛豫被刚性分子骨架所抑制而具有窄谱带发光的突出特征,自报道以来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 多重共振(Multiple Resonance,MR)结构荧光材料是由芳香稠环骨架以及嵌于骨架中的富电子原子和缺电子原子形成的分子内推拉电子体系,由于激发态结构弛豫被刚性分子骨架所抑制而具有窄谱带发光的突出特征,自报道以来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相继开发出高效率、高色纯度的蓝光、绿光和红光材料体系,成为发展有机高分子荧光材料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从材料和器件角度,综述了近年来窄谱带多重共振有机高分子荧光材料的研究进展,围绕硼/氮共振结构、硼/氧(硫)共振结构、羰基/氮共振结构和吲哚并咔唑共振结构等主要材料体系,总结和评述了元素组成、分子骨架和取代基修饰等因素对其发光特性及器件性能的影响规律,同时分析和展望了多重共振有机高分子荧光材料未来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共振 窄谱带 热活化延迟荧光 有机发光二极管
原文传递
基于四氢喹啉的多重共振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的设计、合成及电致发光性能研究
10
作者 梁凯淳 白科研 +3 位作者 戴雷 刘源 叶泽聪 霍延平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99-1807,共9页
多重共振型热活化延迟荧光(MR-TADF)材料是实现超高清有机电激光显示(OLED)的热门材料.以经典的5,9-二苯基-5,9-二氢-5,9-二氮杂-13b-硼化萘并[3,2,1-de]蒽(DABNA-1)为核心结构,设计并合成了两种基于四氢喹啉的有机硼类MR-TADF分子5,9-... 多重共振型热活化延迟荧光(MR-TADF)材料是实现超高清有机电激光显示(OLED)的热门材料.以经典的5,9-二苯基-5,9-二氢-5,9-二氮杂-13b-硼化萘并[3,2,1-de]蒽(DABNA-1)为核心结构,设计并合成了两种基于四氢喹啉的有机硼类MR-TADF分子5,9-双(1,2,3,4-四氢喹啉)-5,9-二氢-5,9-二氮杂-13b-硼化萘并[3,2,1-de]蒽(THQBN)和7-(叔丁基)-5,9-双(6-(叔丁基)-4,4-二甲基-1,2,3,4-四氢喹啉)-5,9-二氢-5,9-二氮杂-13b-硼化萘并[3,2,1-de]蒽(Tt-THQBN),使用核磁和质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且对两个分子的热稳定性、电化学性质和光物理性质进行了测试.与经典的MR-TADF材料相同,这两种分子具有深蓝发光颜色、较窄的半峰宽以及较高的光致发光量子产率.以THQBN和Tt-THQBN作为客体材料制备的电致发光器件均具有在455~458 nm处的深蓝色发光,器件2~4的CIE-y都小于0.1,且半峰宽较窄,在34~38 nm范围内.它们的最大亮度可超过1000 cd·m^(-2),并且在该亮度下未发生严重的效率滚降,其中性能表现较好的器件3在1000 cd·m^(-2)的初始亮度下器件寿命LT_(90)可达到99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共振型热活化延迟荧光 有机硼化合物 半峰宽 器件寿命
原文传递
两种体系中多重随机共振的噪声调控
11
作者 张季谦 辛厚文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69-274,共6页
通过计算机模拟 ,介绍一种新的方法来控制两种体系中的多重随机共振 ,被控参数选为噪声的脉冲间隔或噪声强度。对于对称的二能级的量子耗散体系 ,调节量子噪声则可以实现对量子多重随机共振的控制。另外还借用不同能级之间跃迁的观点来... 通过计算机模拟 ,介绍一种新的方法来控制两种体系中的多重随机共振 ,被控参数选为噪声的脉冲间隔或噪声强度。对于对称的二能级的量子耗散体系 ,调节量子噪声则可以实现对量子多重随机共振的控制。另外还借用不同能级之间跃迁的观点来解释多重随机共振现象的形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多重随机共振 噪声脉冲间隔 能级跃迁 噪声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群论的晶格扰动介质纳米孔阵列多重Fano共振机理及演变
12
作者 陈颖 李美洁 +1 位作者 赵蒙 王建坤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01-309,共9页
基于全介质超构材料独特的电磁属性,提出了一种晶格扰动介质纳米孔阵列超构表面来激发近红外区域的多重Fano共振.结合群论深入探究了该超构表面在其原胞为方形晶格构型与方形晶格对称性被破坏两情况下多重Fano共振的形成机理及演变规律... 基于全介质超构材料独特的电磁属性,提出了一种晶格扰动介质纳米孔阵列超构表面来激发近红外区域的多重Fano共振.结合群论深入探究了该超构表面在其原胞为方形晶格构型与方形晶格对称性被破坏两情况下多重Fano共振的形成机理及演变规律.研究表明,在方形晶格超构表面中,外部辐射连续体分别与由正入射平面波直接激发的双重简并模式共振干涉形成双重Fano共振,且该共振与原胞中是否含孔及孔的形状无关,在晶格扰动超构表面中,原本不耦合的非简并模式由正入射平面波激发出来并与外部辐射连续体干涉形成Q值更高的三重Fano共振.进一步探讨了正入射平面波的xy极化方向对上述五重Fano共振的影响,结果表明,双重简并模式Fano共振偏振无关,三重非简并模式Fano共振偏振依赖.本文将为利用方形晶格构型的超构表面实现多重Fano共振的激发及演变提供有效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介质超构材料 群论 多重Fano共振 晶格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高斯噪声激励的肿瘤增长系统的多重随机共振现象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晓燕 岳红云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67-672,共6页
本文研究了以捕食-食饵模型为基础的肿瘤增长系统在非高斯噪声及高斯噪声联合作用下的随机共振,根据路径积分法及绝热近似理论得到了信噪比的解析表达式,进而研究了关联非高斯噪声与高斯噪声及周期信号对系统随机共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 本文研究了以捕食-食饵模型为基础的肿瘤增长系统在非高斯噪声及高斯噪声联合作用下的随机共振,根据路径积分法及绝热近似理论得到了信噪比的解析表达式,进而研究了关联非高斯噪声与高斯噪声及周期信号对系统随机共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信噪比曲线在乘性噪声强度、加性噪声强度及非高斯参数q的影响下均出现了多重随机共振现象.此外,噪声关联强度和噪声自关联时间都能够增强随机共振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随机共振 肿瘤增长系统 非高斯噪声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放电等离子体中多重随机共振实验及数值研究
14
作者 王毅 刘万东 +4 位作者 杨洪波 郑坚 谢锦林 周静 俞昌旋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1-35,共5页
在气体放电等离子体随机共振实验中观察到了信噪比随噪声强度出现多次共振的现象。这种现象与动力学系统的多稳性质相关。通过对多稳动力学系统随机共振的数值模拟,获得了与实验现象类似的随机共振曲线。
关键词 气体放电等离子体 数值模拟 多重随机共振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劈裂环-双劈裂盘结构的多重磁Fano共振
15
作者 牛启强 霍义萍 +5 位作者 姜雪莹 周辰 郭懿圆 侯艺博 何倩 郝祥祥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80-188,共9页
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单劈裂环-双劈裂盘纳米结构的表面等离激元共振进行了理论研究.当入射光垂直于结构表面时,亮磁模式和暗磁模式相互干涉会产生磁Fano共振.当双劈裂盘、空腔和单劈裂环的间隙同时沿x轴负方向偏移时,可产生高阶磁模式和双... 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单劈裂环-双劈裂盘纳米结构的表面等离激元共振进行了理论研究.当入射光垂直于结构表面时,亮磁模式和暗磁模式相互干涉会产生磁Fano共振.当双劈裂盘、空腔和单劈裂环的间隙同时沿x轴负方向偏移时,可产生高阶磁模式和双重磁Fano共振.在此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调节单劈裂环的间隙宽度,可以在近红外区域增强磁模式的强度,并产生三重磁Fano共振;同样地,通过调节双劈裂盘的上劈裂角,在可见光区域可得到新的高阶磁模式,并产生三重磁Fano共振.此外,该结构的最大灵敏度和磁场增强分别达到1400nm/RIU和69.7倍.这些光学特性使得该结构在超灵敏度生物传感器和多控磁Fano开关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激元 有限元分析 高阶磁模式 多重磁Fano共振 折射率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电机组转子轴系机电耦联扭振的二重共振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邱家俊 张德栋 蔡赣华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5-118,共4页
找到发电机与直流电动机的气隙磁场能量表达式, 应用拉格朗日-麦克思韦方程建立了机组轴系机电耦联的非线性扭振方程组, 分别得到了发电机及直流电动机的电磁刚度, 从理论和实验研究中发现了新的零阶固有频率, 利用多尺度法对非线性扭... 找到发电机与直流电动机的气隙磁场能量表达式, 应用拉格朗日-麦克思韦方程建立了机组轴系机电耦联的非线性扭振方程组, 分别得到了发电机及直流电动机的电磁刚度, 从理论和实验研究中发现了新的零阶固有频率, 利用多尺度法对非线性扭振方程组进行了求解, 得到了二重共振的规律, 利用实验室的发电机组模型进行了实验研究, 所取得的实验曲线和相应的理论曲线, 不论在定性和定量上均有很好的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电耦联 多重共振 电磁刚度 非线性振动 固有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转放大与共振增强的双重简并四波混频上转换
17
作者 杨胜利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S1期38-39,共2页
利用非线性光学效应实现光频率的上转换,在产生紫外(UV)新光频、红外(IR)象转换为可见及红外信号的检测等许多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是一个吸引人的课题,利用四波混频(FWM)进行IR可见象的转换已受到一些研究者的注意。郭奕理等报道了利用... 利用非线性光学效应实现光频率的上转换,在产生紫外(UV)新光频、红外(IR)象转换为可见及红外信号的检测等许多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是一个吸引人的课题,利用四波混频(FWM)进行IR可见象的转换已受到一些研究者的注意。郭奕理等报道了利用共振增强实现了高效IR可见频率上转换,产生的新光波具有增益G,即效率η大于1,当阅读光脉冲的延迟与非线性介质弛豫时间匹配时,又使效率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波混频 频率上转换 共振增强 双重简并 多重共振 非线性介质 非线性光学效应 染料激光器 上转换效率 三重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半环型腔MIM波导法诺共振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郝祥祥 霍义萍 +3 位作者 何倩 宋美娜 王蕴岩 崔鹏飞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20,共9页
为克服等离子体波导系统存在结构复杂、可利用波段范围小以及可调性差的缺点,提出了一种简单的双半环型腔金属-绝缘体-金属等离子激元波导结构(double semi-ring,DSR)。利用有限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FEM)对其进行了模拟计算,并... 为克服等离子体波导系统存在结构复杂、可利用波段范围小以及可调性差的缺点,提出了一种简单的双半环型腔金属-绝缘体-金属等离子激元波导结构(double semi-ring,DSR)。利用有限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FEM)对其进行了模拟计算,并通过调整结构的几何参数和介质折射率,研究了该结构的透射特性和传感特性。结果发现:DSR结构能够产生2个典型的法诺共振,并且窄的离散态对法诺共振的形成起主导作用。改变共振腔的宽度和耦合距离可以实现对法诺共振的独立调控,该结构的最大折射率灵敏度和品质因数分别为1260 nm/RIU和17473 RIU^(-1)。通过在DSR结构的基础上添加共振腔可以实现四重法诺共振和法诺共振的半独立调控。提出的等离子激元波导结构简单且能产生透射率大、可调性好和灵敏感度高的多重法诺共振,可用于滤波器、光开关和传感器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激元 金属-绝缘体-金属波导 多重法诺共振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原子效应对MR-TADF分子三重态和上转换性能的影响
19
作者 魏亚雄 易凯 +1 位作者 段豆豆 许新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9-96,共8页
含有重原子的多重共振热激活延迟荧光(MR-TADF)表现出低能量损失、强烈吸收、高系间窜跃(ISC)效率和长三重态寿命.本文选择3种不含重金属原子的MR-TADF分子,分别结合氧、硫和硒原子(BN-2O,BN-2S和BN-2Se);利用理论计算和纳秒瞬态吸收光... 含有重原子的多重共振热激活延迟荧光(MR-TADF)表现出低能量损失、强烈吸收、高系间窜跃(ISC)效率和长三重态寿命.本文选择3种不含重金属原子的MR-TADF分子,分别结合氧、硫和硒原子(BN-2O,BN-2S和BN-2Se);利用理论计算和纳秒瞬态吸收光谱研究了这些分子的重原子效应,BN-2O,BN-2S和BN-2Se的ISC效率分别确定为39.4%,74.7%和95.0%,且三重态寿命均超过10μs.由BN-2Se和1,4-双(三异丙基硅乙炔基)萘(1,4-DTNA)组成的上转换系统在溶液中获得了高达8.7%的上转换量子产率(Φ_(UC),最大值为50%),且阈值激发强度(I_(th))为1.7 mW/cm^(2),低于太阳光辐照度(2.7 mW/cm^(2)).此外,廉价的BN-2S和BN-2O也表现出良好的上转换量子产率,分别为5.9%和3.9%,I_(th)也分别低至6.2和15 mW/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共振热活化延迟荧光 三重态-三重态湮灭上转换 重原子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电耦联动力学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0
作者 邱家俊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53-460,共8页
简要介绍了机电系统及机电耦联动力学包含的主要领域.介绍了机电耦合非线性动力学研究中需要解决的两个基本问题.对以电机为核心组成的机电耦联系统中的非线性振动及非线性动力学3个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最后,对今后研... 简要介绍了机电系统及机电耦联动力学包含的主要领域.介绍了机电耦合非线性动力学研究中需要解决的两个基本问题.对以电机为核心组成的机电耦联系统中的非线性振动及非线性动力学3个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最后,对今后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电耦联 参数共振 多重共振 失稳振荡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