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小横梁窄箱组合梁桥面板构造和受力分析
1
作者 黄枫 李言坤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5年第1期80-85,共6页
钢混组合梁具有钢结构和混凝土2种材料优势,经济性好,便于施工,在工程中应用很多。对于多纵梁的组合梁而言,桥面板与钢结构的关系可分为大横梁体系和小横梁体系。为研究不同体系桥面板在活载下的受力特点,基于深汕合作区通港大道项目,... 钢混组合梁具有钢结构和混凝土2种材料优势,经济性好,便于施工,在工程中应用很多。对于多纵梁的组合梁而言,桥面板与钢结构的关系可分为大横梁体系和小横梁体系。为研究不同体系桥面板在活载下的受力特点,基于深汕合作区通港大道项目,分析了双窄箱组合梁结构采用大横梁不带钢悬臂、大横梁带钢悬臂、小横梁3种体系的桥面板构造与设计细节,并以MIDAS FEA NX建立3种体系的桥面板结构有限元分析模型,对比车辆荷载位于桥梁不同区域时桥面板的受力情况和纵梁内净距、横梁间距对桥面板受力的影响规律。结果验证了大横梁体系对于桥面板受力的改善作用,并得出了桥面板较优的纵、横梁间距比和桥面板边界最大距离,可为后续类似的工程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小横梁体系组合梁 窄箱组合梁 组合梁桥面板设计 桥面第二体系受力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测数据的高海拔大日温差地区拱上组合梁桥-无砟轨道体系温度场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勾红叶 陈子豪 +3 位作者 刘畅 肖畅 袁蔚 苏延文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9-170,共12页
温度作用是影响桥梁-轨道结构服役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探究高海拔大日温差地区拱上组合梁桥-无砟轨道体系的温度场变化规律,基于某拟建铁路上承式大跨拱桥桥址处的环境温度持续监测数据与卫星反演得到的太阳辐射数据,建立了考虑太阳... 温度作用是影响桥梁-轨道结构服役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探究高海拔大日温差地区拱上组合梁桥-无砟轨道体系的温度场变化规律,基于某拟建铁路上承式大跨拱桥桥址处的环境温度持续监测数据与卫星反演得到的太阳辐射数据,建立了考虑太阳辐射阴影遮挡效应的拱上组合梁桥-无砟轨道体系温度场模型,重点分析日温度变化规律和竖向温差分布规律,获得了考虑实测气温和太阳辐射逐时变化的全年日温度场;采用广义帕累托分布对竖向温差样本进行了极值分布估计,确定不同超越概率的竖向温差代表值,提出多折线形式的竖向温度梯度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梯度相较于平原地区更为显著,无砟轨道的遮挡效应使得温度梯度分布上移,钢梁外侧腹板在冬季产生局部梯度作用;基于实测数据的温差极值估计方法考虑了环境温度和太阳辐射对结构温度场的随机影响,可为特殊地区桥梁设计阶段温度作用的计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梁桥-无砟轨道体系 温度场 阴影遮挡效应 竖向温度梯度 广义帕累托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工字钢板组合梁桥的时变体系冗余性评估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晓明 邓华 +4 位作者 张浩楠 袁通 朱传超 田鹏程 张煜博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2-320,共9页
为评估双工字钢板组合梁桥应对非对称极端作用的时变体系冗余性,采用数值增量算法,开展了双工字钢板组合梁桥非对称荷载下的弹塑性全过程分析.提出了基于弹塑性累积应变能的构件承载贡献率指标,研究了双工字钢板组合梁桥时变体系冗余性... 为评估双工字钢板组合梁桥应对非对称极端作用的时变体系冗余性,采用数值增量算法,开展了双工字钢板组合梁桥非对称荷载下的弹塑性全过程分析.提出了基于弹塑性累积应变能的构件承载贡献率指标,研究了双工字钢板组合梁桥时变体系冗余性的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揭示了双工字钢板组合梁桥冗余性不足的内在原因.结果表明:横向刚度和主梁延性是影响钢板组合梁桥体系冗余性的主要因素,横向传力刚度越大,主梁延性越高,则结构体系冗余性越强;与典型多主梁体系相比,双工字钢板组合梁桥的横向传力刚度降低约24%,导致结构冗余度降低约55%;材料劣化引起的主梁延性退化会导致冗余度在寿命周期最大下降约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工字钢板组合梁 体系非线性冗余 传力刚度 内力重分布 延性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制桥面板钢板组合梁桥合理结构体系设计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葛海芳 杨乐 +1 位作者 陈强 刘朵 《市政技术》 2024年第11期143-155,共13页
预制桥面板钢板组合梁桥的结构形式简单,构件适合工厂化、预制化批量生产。因此,为了适应组合梁桥快速施工的要求,构件制作必须做到标准化。但是,当前关于预制桥面板、钢板梁、横隔梁制作的标准化研究并不多,故针对该问题,通过比较不同... 预制桥面板钢板组合梁桥的结构形式简单,构件适合工厂化、预制化批量生产。因此,为了适应组合梁桥快速施工的要求,构件制作必须做到标准化。但是,当前关于预制桥面板、钢板梁、横隔梁制作的标准化研究并不多,故针对该问题,通过比较不同主梁间距和根数的钢板组合梁桥结构性能差异,对适应桥梁快速施工要求的钢板组合梁桥的合理桥宽、跨径、主梁根数的设计进行了研究,并认为采用单跨跨径为30 m的4车道(桥宽16.25 m)、少主梁(3根主梁)体系是各钢板组合梁桥中力学性能最优的结构形式;另外,为适应标准化制作预制桥面板钢板组合梁桥各结构构件还给出了一定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钢板组合梁 合理结构体系 标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山马鹿塘特大桥高墩组合梁斜拉桥约束体系研究
5
作者 付炳宁 宋松林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7-93,共7页
文山马鹿塘特大桥主桥为主跨480 m的双塔钢-混组合梁斜拉桥,桥面以下塔高分别为122.5 m和129.5 m。针对该桥纵向刚度偏弱的难题,采用有限元法分别对纵向无约束体系、纵向刚性约束体系、固结体系和纵向弹性约束体系下该桥的受力性能进行... 文山马鹿塘特大桥主桥为主跨480 m的双塔钢-混组合梁斜拉桥,桥面以下塔高分别为122.5 m和129.5 m。针对该桥纵向刚度偏弱的难题,采用有限元法分别对纵向无约束体系、纵向刚性约束体系、固结体系和纵向弹性约束体系下该桥的受力性能进行对比分析;并对纵向弹性约束体系在不同桥面以下塔高组合梁斜拉桥中的适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纵向无约束体系相比,纵向弹性约束体系静、动力作用下梁端位移分别降低37.2%和36.1%,塔柱底纵向弯矩分别降低19.5%和19.8%,结构第1阶纵飘周期缩短2.76 s;相较其它3种约束体系,频遇组合作用下,纵向弹性约束体系下辅助墩处混凝土桥面板抗裂应力储备增大1.13 MPa。经综合比选,该桥塔梁连接采用纵向弹性刚度为12 MN/m的纵向弹性约束体系。该桥随着桥面以下塔高的增大,结构纵向刚度逐步下降,当桥面以下塔高与桥塔高之比大于0.35时,结构纵向刚度呈非线性下降趋势,设置纵向弹性约束后对结构纵向刚度的提高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钢-混组合梁 高墩 纵向弹性约束体系 弹性刚度 结构响应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撑横梁体系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桥地震响应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何小文 胡章亮 +1 位作者 陈亮 赵龙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19年第1期51-56,61,共7页
结合工程实例,采用SAP2000建立支撑横梁体系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桥精细化抗震有限元模型,并进行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研究板梁刚度比、支撑横梁根数、剪力钉剪切刚度3个设计参数对该组合梁桥地震响应规律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增加钢主... 结合工程实例,采用SAP2000建立支撑横梁体系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桥精细化抗震有限元模型,并进行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研究板梁刚度比、支撑横梁根数、剪力钉剪切刚度3个设计参数对该组合梁桥地震响应规律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增加钢主梁刚度和减少横梁根数有利于降低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剪力钉刚度大幅折减致梁板界面滑移时,桥梁第一阶自振周期增加26.14%,而墩底纵、横桥向弯矩分别降低47.74%和32.6%,说明剪力钉刚度折减导致界面滑移的同时降低了墩底截面地震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撑横梁体系组合梁 非线性时程分析 参数变化 地震响应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悬臂组合梁少加劲横梁合理构造设计分析
7
作者 吴怀强 《江西建材》 2024年第8期180-183,共4页
随着钢结构和组合结构桥梁优点的日益凸显,大悬臂横梁的应用也越来越多。文中以福州某大桥的大悬臂横梁设计为例,应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组合钢箱梁的空间板壳模型,分析了不同加劲布置的组合梁横梁的受力性能,对比了不同规范... 随着钢结构和组合结构桥梁优点的日益凸显,大悬臂横梁的应用也越来越多。文中以福州某大桥的大悬臂横梁设计为例,应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组合钢箱梁的空间板壳模型,分析了不同加劲布置的组合梁横梁的受力性能,对比了不同规范下横梁腹板的稳定性,得出关于大悬臂组合梁横梁少加劲设计的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悬臂 少加劲横梁 组合梁 腹板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工字型组合梁简支梁桥宽跨比和横梁道数对剪力滞效应的影响研究
8
作者 张亮亮 《四川水泥》 2024年第11期168-170,共3页
双工字型组合梁简支梁桥在桥梁工程中广泛应用,其剪力滞效应影响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以双工字型组合梁简支梁桥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限元实体建模计算,分析了宽跨比和横梁道数对剪力滞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宽跨比越大,截面的有效宽... 双工字型组合梁简支梁桥在桥梁工程中广泛应用,其剪力滞效应影响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以双工字型组合梁简支梁桥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限元实体建模计算,分析了宽跨比和横梁道数对剪力滞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宽跨比越大,截面的有效宽度系数呈现出线性减小的变化趋势,剪力滞后效应加重。此外,设置横梁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剪力滞效应,但过多设置横梁对剪力滞效应的减缓作用不再显著。上述研究成果可为该类型桥梁优化设计和安全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工字组合梁 剪力滞效应 宽跨比 横梁道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混组合梁体系转换施工技术
9
作者 郭建美 《前卫》 2024年第34期0145-0147,共3页
随着交通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桥梁工程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技术难度日益增加.钢混组合梁这种新型结构形式因结合钢材和混凝土的各自优势,在桥梁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钢混组合梁体系转换施工技术作为桥梁施工中的关键环节,对其研究与应... 随着交通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桥梁工程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技术难度日益增加.钢混组合梁这种新型结构形式因结合钢材和混凝土的各自优势,在桥梁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钢混组合梁体系转换施工技术作为桥梁施工中的关键环节,对其研究与应用对于提高桥梁工程的整体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笔者结合具体工程案例对该技术的工艺原理、施工流程和技术要点进行分析与讨论,希望可以对相关人士有所帮助和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组合梁 体系转换 施工技术 工艺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撑横梁体系钢板组合梁桥抗震有限元建模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何小文 《工程与建设》 2018年第4期550-554,共5页
为探究新型支撑横梁体系钢板组合梁桥合理、便捷、高效的抗震设计建模方法,采用SAP2000分别建立了精细化、局部精细化和杆系抗震有限元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动力特性和地震响应分析,获得了三种抗震有限元模型的适用范围,为支撑横梁体系... 为探究新型支撑横梁体系钢板组合梁桥合理、便捷、高效的抗震设计建模方法,采用SAP2000分别建立了精细化、局部精细化和杆系抗震有限元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动力特性和地震响应分析,获得了三种抗震有限元模型的适用范围,为支撑横梁体系钢板组合梁的抗震研究提供建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撑横梁体系钢板组合梁 抗震有限元模型 动力特性分析 地震响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混组合梁斜拉平衡体系顶推施工测控技术
11
作者 吴桐 孙仔明 《价值工程》 2024年第8期69-72,共4页
白沙洲快速化改造工程采用钢混组合梁斜拉平衡体系双向顶推施工方法,在施工过程中,钢梁在地面搭设支架后分节段异位拼装,支架上无操作平台,测量定位需要进行无接触测量;在顶推时,斜拉塔架和钢梁形成整体同步顶推前进,监测工作至关重要... 白沙洲快速化改造工程采用钢混组合梁斜拉平衡体系双向顶推施工方法,在施工过程中,钢梁在地面搭设支架后分节段异位拼装,支架上无操作平台,测量定位需要进行无接触测量;在顶推时,斜拉塔架和钢梁形成整体同步顶推前进,监测工作至关重要。本文依托项目,提出使用磁力棱镜代替反射片在顶推施工中进行全过程监测,通过优化坐标系统,使顶推施工过程中钢梁线形数据对比清晰、准确;通过塔梁同步顶推监测方法,对顶推过程进行实时监测,顶推后合龙精度满足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组合梁 斜拉平衡体系 双向顶推 无接触测量 坐标系统 同步顶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板组合梁小横梁体系与大横梁体系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昌禄 麻洪辉 刘梦琦 《北方交通》 2023年第4期15-18,共4页
以跨径3×35m的三主梁钢板组合梁为研究对象,比较了小横梁体系与大横梁体系钢板组合梁的优缺点,分析了两种体系在结构设计、主要计算结果、主要材料用量方面的异同,并给出了部分改进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钢板组合梁 小横梁体系 横梁体系 结构设计 有限元模型 材料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混凝土组合梁加宽混凝土旧桥技术中组合横梁界面受力性能研究 被引量:50
13
作者 聂建国 王宇航 +1 位作者 樊健生 张晓光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9-109,共11页
在钢-混凝土组合梁加宽旧桥技术中,旧桥混凝土边梁与新加宽的钢-混凝土组合梁间的横向连接采用钢-混凝土组合横梁的形式,这种横梁形式较为新颖,目前相关试验研究尚未有报道。对6个钢-混凝土组合横梁进行试验研究,通过采用目前已有的新... 在钢-混凝土组合梁加宽旧桥技术中,旧桥混凝土边梁与新加宽的钢-混凝土组合梁间的横向连接采用钢-混凝土组合横梁的形式,这种横梁形式较为新颖,目前相关试验研究尚未有报道。对6个钢-混凝土组合横梁进行试验研究,通过采用目前已有的新老混凝土植筋界面承载力计算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计算。研究结果表明:组合横梁界面的破坏模式为新老混凝土界面破坏,钢-混凝土界面没有任何破坏特征;新老混凝土界面黏结破坏以前,新老混凝土之间几乎没有滑移,整体性很强;新老混凝土界面黏结破坏以后,界面剪力主要由植筋承担,试件延性良好。针对钢-混凝土组合梁加宽旧桥技术中组合横梁的破坏模式,采用合理的材料本构关系,提出三阶段界面受力模型,理论方法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良好。通过理论分析确定界面的破坏机理:新老混凝土界面的极限抗剪强度由混凝土强度,界面粗糙程度和摩擦系数共同确定,界面正应力的存在有利于极限抗剪强度的提高;新老混凝土界面的残余抗剪强度主要由界面植筋提供,植筋率和植筋屈服强度是主要影响因素。最后,提出适用于实际工程的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加宽 钢-混凝土组合梁 组合横梁 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支组合梁板体系有效宽度分析 被引量:36
14
作者 聂建国 田春雨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12,共5页
有端横梁约束的简支单向组合梁 -板体系在横向荷载作用下 ,由于剪力连接件的约束 ,翼缘板中存在剪力滞后现象。结构体系中 ,端横梁对剪力滞后程度有很大影响。本文采用有限元方法 ,对翼缘有效宽度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参数分析 ,其中包括... 有端横梁约束的简支单向组合梁 -板体系在横向荷载作用下 ,由于剪力连接件的约束 ,翼缘板中存在剪力滞后现象。结构体系中 ,端横梁对剪力滞后程度有很大影响。本文采用有限元方法 ,对翼缘有效宽度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参数分析 ,其中包括宽跨比、荷载类型、滑移刚度、端横梁约束程度等 ,并拟合出了各种情况下有效宽度的简化计算公式 ,通过与有限元方法及其它计算方法的对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向组合梁-板体系 横梁约束 翼缘有效宽度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龙及体系转换顺序对多跨刚构-连续组合梁桥影响分析 被引量:17
15
作者 易锦 贺国京 +2 位作者 陆杰 唐志奇 舒丹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3-27,共5页
以长株潭城际铁路湘江特大桥12跨刚构-连续组合梁桥为工程背景,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对5种合龙方案和3种体系转换顺序进行数值模拟,计算该桥竖向位移和底板应力,探讨合龙次序和体系转换顺序对该类桥梁的受力和变形规律,得出宜采用方案1、... 以长株潭城际铁路湘江特大桥12跨刚构-连续组合梁桥为工程背景,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对5种合龙方案和3种体系转换顺序进行数值模拟,计算该桥竖向位移和底板应力,探讨合龙次序和体系转换顺序对该类桥梁的受力和变形规律,得出宜采用方案1、2或者5的合龙顺序和方案3的体系转换顺序的结论,为同类桥梁设计和施工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构-连续组合梁 合龙顺序 体系转换 竖向位移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承式密布横梁体系钢-混组合桥受力状态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佳 叶梅新 周德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75-783,共9页
对客运专线上1座96m跨度的下承式密布横梁体系钢桁-混凝土组合桥进行空间、平面有限元计算分析,并设计制作了比例尺为1:6的全桥模型,分3个阶段进行模型试验,以考察桥梁的位移和应力状态,分析混凝土板不同结合方式对结构受力的影响... 对客运专线上1座96m跨度的下承式密布横梁体系钢桁-混凝土组合桥进行空间、平面有限元计算分析,并设计制作了比例尺为1:6的全桥模型,分3个阶段进行模型试验,以考察桥梁的位移和应力状态,分析混凝土板不同结合方式对结构受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空间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较吻合;下弦杆受到轴向拉力和较大的面内弯矩作用,各节间最大应力出现在节间中点附近;节点横梁最大应力发生在横梁2的下翼缘,节问横梁最大应力发生在位于端节间中部的小横梁上;混凝土板顺桥向整体受拉,并在竖向集中荷载作用下产生弯曲变形;全结合模型大部分节间内的桥面板参与主桁共同作用的程度为55%左右,半结合模型桥面板的参与程度为42%-43%;桥面板与下弦杆结合能够增加桥面板的参与程度,减轻下弦杆荷载,减少节点横梁尤其是靠近桥头横梁的面外弯曲;对桥梁进行初步设计时,主桁杆件的位移与内力可按照1个等效的平面刚架计算,下弦杆的等效刚度由原下弦杆截面和混凝土桥面板截面组合而成,桥面荷载可转化为均布荷载施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布横梁体系 下承式钢-混组合 应力 位移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役钢板组合梁桥的时变体系冗余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晓明 邹杰 +3 位作者 祁泽中 陶沛 王欢 李兆辉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7-59,共13页
为研究多梁式钢板组合梁桥应对非对称极端作用的体系非线性冗余性能,沿着结构的传力路径和体系的再平衡过程,辨识了体系承载的3种弯曲失效模式,推导了体系弹性分配和塑性再分配能力的定量评价新指标,建立了考虑承载机制经时变异性的时... 为研究多梁式钢板组合梁桥应对非对称极端作用的体系非线性冗余性能,沿着结构的传力路径和体系的再平衡过程,辨识了体系承载的3种弯曲失效模式,推导了体系弹性分配和塑性再分配能力的定量评价新指标,建立了考虑承载机制经时变异性的时变体系冗余性评估方法。基于MATLAB/OpenSEES编制了单元纤维的时变演化参数组管理程序,研究了材料劣化对体系再平衡和内力重分配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数值增量算法,开展了结构在非对称荷载下的弹塑性全过程分析,并通过与构件-体系层次的破坏性试验对比验证了数值模型的准确性,进而建立了基于纤维宏单元的时变体系非线性冗余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材料劣化会导致体系从多梁协同承载机制向单梁承载机制转换,并引起构件延性、体系冗余性和可靠性发生不同程度的退化;更适应现场快速装配需求的少主梁或少横联形式容易在服役年限出现构件安全性和体系冗余性不足的情况。主梁、中部横联和端部横联的失效对体系承载性能影响较大,为钢板组合梁桥的关键构件,其他横联的敏感性较低,为非关键构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系非线性冗余 钢板组合梁 纤维宏单元 安全性 构件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梁结构体系中管道铺设方式优选
18
作者 汪德江 《住宅科技》 2004年第11期23-24,共2页
组合梁结构体系因设备管道铺设问题,有时会对结构强度造成削弱,因此如何利用组合梁形状的特点,合理选择设备管道铺设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组合梁 梁结构 管道铺设 结构强度 优选 合理选择 体系 方式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悬挂式单轨钢箱组合梁总体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
19
作者 柳鸣 员帅伟 +1 位作者 祝兵 张振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0-97,共8页
悬挂式单轨是一种轻型、中速、低成本的新型轨道交通方式,结构轻盈、美观,但是当跨越河流、沟壑等障碍时,存在明显短板。从结构受力、运行安全角度出发,提出一种在斜拉桥的主梁上架设轨道墩柱和轨道梁的新型组合梁结构方案,突破常规悬... 悬挂式单轨是一种轻型、中速、低成本的新型轨道交通方式,结构轻盈、美观,但是当跨越河流、沟壑等障碍时,存在明显短板。从结构受力、运行安全角度出发,提出一种在斜拉桥的主梁上架设轨道墩柱和轨道梁的新型组合梁结构方案,突破常规悬挂式单轨跨越能力受限的壁垒。为研究斜拉桥主梁与轨道梁墩柱结合部位复杂的受力情况和传力路径,采用ANSYS软件分别建立钢箱梁区段和混凝土箱梁区段有限元模型。结果表明:钢箱梁区段,墩柱荷载主要传递给与之直接相连的横隔板以及中腹板,其中,横隔板受力比较均匀,中腹板受力主要集中在以墩柱为中心,半径约2 m的范围内,基本可以传递至钢梁底板。墩柱轴力的58%传递给与之直接相连的横隔板;墩柱横桥向弯矩的传递过程中,58.8%的剪力传递给与之直接相连的横隔板;墩柱顺桥向弯矩的传递过程中,53.4%的剪力传递给中腹板;混凝土箱梁区段,墩柱荷载主要传递给与之直接相连的混凝土腹板、横隔板。混凝土受力主要集中在以结合面为中心,半径约2 m的范围内,墩柱荷载在结合面以下约0.5 m的范围内基本完成传递,墩柱轴力的68.8%传递给与之直接相连的横隔板;墩柱横桥向弯矩的传递过程中,86.4%的剪力传递给与之直接相连的横隔板;墩柱顺桥向弯矩的传递过程中,44.6%的剪力传递给中腹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斜拉桥 钢箱组合梁 新型结构体系 墩梁连接处 传力路径 悬挂式单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面板施工顺序对钢-混组合梁桥的受力影响研究及优化 被引量:4
20
作者 姜博 彭友松 +1 位作者 权新蕊 王刚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9-156,共8页
为分析桥面板施工顺序对钢-混组合梁桥成桥受力性能的影响并优化现有的桥面板施工顺序,基于钢-混组合梁桥的受力过程,以交通部颁发的装配化钢-混组合梁通用图为依托,选取3×40 m钢-混组合连续梁桥为对象进行研究。采用桥梁博士软件... 为分析桥面板施工顺序对钢-混组合梁桥成桥受力性能的影响并优化现有的桥面板施工顺序,基于钢-混组合梁桥的受力过程,以交通部颁发的装配化钢-混组合梁通用图为依托,选取3×40 m钢-混组合连续梁桥为对象进行研究。采用桥梁博士软件建立钢-混组合梁桥有限元模型,以桥面板施工工序和结构体系转换时间为变量,分析7种桥面板施工顺序下的结构受力性能。结果表明:钢-混组合截面的受力模式分为一次受力状态和分阶段受力状态,其中采用一次受力状态的施工顺序具有施工方便、成桥整体刚度大、钢梁应力小的优点,但存在支点处桥面板拉应力过大的缺点;分阶段受力状态的施工顺序能有效降低支点处桥面板拉应力,但成桥钢梁应力偏大,结构刚度不足。针对采用上述2种受力模式的施工顺序不能兼顾结构成桥性能(钢梁应力、整体刚度等)较优与控制支点桥面板拉应力的问题,提出优化的混合受力状态的施工顺序,该顺序既保留了一次受力状态较优的成桥性能又显著降低了支点处桥面板拉应力,兼顾了上述2种受力模式的优点,可为钢-混组合梁桥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组合梁 桥面板 结构体系转换 施工顺序 受力性能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