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9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氧、氮、硫杂原子的螺环大分子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魏荣宝 梁娅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287-1299,共13页
近20年来,螺环大分子化合物由于其特殊的结构而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作为一类新型的高负载量载体应用于有机合成和催化是螺环大分子化合物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介绍了含氧、氮、硫等杂原子的线形及树形大分子螺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近20年来,螺环大分子化合物由于其特殊的结构而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作为一类新型的高负载量载体应用于有机合成和催化是螺环大分子化合物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介绍了含氧、氮、硫等杂原子的线形及树形大分子螺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和结构特征,展望了该类化合物的应用前景,并提出了一些新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环大分子化合物 树形化合物 季戊四醇 冠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诺卡氏菌HD—86对大分子化合物的降解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房岩 刘东波 +1 位作者 夏红梅 霍洪亮 《农业与技术》 1996年第3期46-47,共2页
本文对纤维素诺卡氏菌HD—86对各种大分子化合物的降解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HD-86对纤维素、木聚糖、淀粉、明胶等均可降解,同时,添加少量酵母膏,可对石蜡进行降解。
关键词 纤维素诺卡氏菌 大分子化合物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大分子化合物在光度分析中的增溶增敏作用
3
作者 王玉标 韩树叶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1997年第1期33-36,共4页
本文简述了大分子化合物在光度分析中的应用,从物质结构的角度探讨了大分子化合物增溶增敏作用的机理,指出了大分子化合物与低分子表面活性剂联合使用更能提高增溶增敏作用。
关键词 水溶性大分子化合物 光度分析 增溶增敏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的生物大分子化合物在抗肿瘤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仲兆金 《首都医药》 2002年第12期60-61,共2页
微量元素对人体有极其重要的生理和病理意义,它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已为世人所公认.大量的地球物理化学、流行病学、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表明,微量元素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且在肿瘤防治中起着重要作用.在众多的微量元素中,硒占有重... 微量元素对人体有极其重要的生理和病理意义,它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已为世人所公认.大量的地球物理化学、流行病学、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表明,微量元素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且在肿瘤防治中起着重要作用.在众多的微量元素中,硒占有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大分子化合物 抗肿瘤研究 应用
原文传递
高分子化学的最新进展
5
作者 韩哲文 《化学世界》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193-194,共2页
关键词 聚合物 大分子化合物 分子化学 活性聚合 共聚 PMMA 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大分子单体 齐聚物 低聚物 聚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链构象的研究——Ⅱ.1,2-聚丁二烯的构象特征和链分子的特征比
6
作者 周子南 《化学学报》 SCIE CAS 1988年第1期42-48,共7页
基于Flory的链分子统计理论,用MM2分子力学程序改进了1,2-聚丁二烯构象分析,所得能量E和E更加合理,表征聚合物构象特征的统计权重矩阵中各项参数是:η=1.0exp(-E/RT),τ=0.8exp(-3340/RT),ω=1.4exp(-7320/RT),ω′=-1.1exp(-4390/RT)... 基于Flory的链分子统计理论,用MM2分子力学程序改进了1,2-聚丁二烯构象分析,所得能量E和E更加合理,表征聚合物构象特征的统计权重矩阵中各项参数是:η=1.0exp(-E/RT),τ=0.8exp(-3340/RT),ω=1.4exp(-7320/RT),ω′=-1.1exp(-4390/RT)和ω″=-1.0exp(-E/RT).同时讨论了温度对这些参数的影响.着重考查了全同1,2-聚丁二烯特征比随能量E(E+E)的变化规律,并且注意到聚苯乙烯,聚丙烯酸甲酯等全同链的特征比按相似规律变化,从而表现了聚烯烃全同链的共同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丁二烯 聚烯烃 链构象 聚合物 大分子化合物 特征比 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解高分子的设计及其材料
7
作者 黄发荣 《化学世界》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214-215,共2页
关键词 分子 可降解 光降解 淀粉 光老化 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 分子 大分子化合物 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单壁碳纳米管和聚合物相互作用
8
作者 杨传路 《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4期352-,共1页
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自1991年被S Iijima发现以来,因其具有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力学性能而被视为理想的高强度纤维材料,常用作填料添加到聚合物基体中来制作超强复合材料.碳纳米管与聚合物间的界面结合问题是影响复合材料的机械性... 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自1991年被S Iijima发现以来,因其具有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力学性能而被视为理想的高强度纤维材料,常用作填料添加到聚合物基体中来制作超强复合材料.碳纳米管与聚合物间的界面结合问题是影响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大量研究表明,较大的界面结合能和聚合物在碳纳米管表面有序缠绕的构象(形态)对提高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非常重要.然而在对此界面结合问题的研究中聚合物单体间的键接方式和链段的构象因素尚没有被考虑,因此本文的研究重点考虑这两个因素.论文首先构建了(10,10)单壁碳纳米管模型.接着选择了五种聚合物: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苯乙炔和聚对苯乙炔,对每种聚合物,构建了许多具有不同键接方式和构象的典型结构模型.最后把每个具有不同键接方式和不同构象的聚合物模型和碳纳米管模型组成模拟系统.并对每个系统进行足够长时间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出各个聚合物和碳纳米管的相互作用能曲线,对于聚苯乙炔和聚对苯乙炔还计算了界面结合能,结合观察相互作用图像来进行所有的研究.对模拟和计算结果的分析显示在400K时就聚合物在单壁碳纳米管表面的吸附形态而言,聚乙烯倾向于取伸展的形态,聚丙烯和聚苯乙烯倾向于取蜷曲的形态;所有的聚对苯乙炔和除某些特殊构象外所有的聚苯乙炔都倾向于取螺旋缠绕的形态,其中聚对苯乙炔的缠绕程度和其单体间的键接方式有关系,头头相连的聚对苯乙炔的缠绕最强.在400K时就各聚合物和单壁碳纳米管的吸附强度而言,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苯乙炔和聚对苯乙炔依次增强;其中聚丙烯、聚苯乙烯以及聚对苯乙炔和单壁碳纳米管的吸附强度受单体间的键接方式以及链段的构象这两个因素的影响很小,但是聚苯乙炔和单壁碳纳米管的吸附强度却强烈地受到此二因素的影响,通过选择合适的单体间的键接方式以及链段的构象可以获得对单壁碳纳米管有强烈缠绕形态和较强吸附强度的聚苯乙炔结构.由于聚苯乙炔具有侧链,它的某些具有特定键接方式和构象的链结构对碳纳米管既具有较强的吸附,在碳纳米管表面又具有缠绕的形态,是碳纳米管聚合物超强复合材料的理想基体.另外,对于类似于聚丙烯和聚苯乙烯的非共轭聚合物,我们发现它们在单壁碳纳米管表面的吸附形态和吸附强度与它们的初始构象以及它们相对于单壁碳纳米管的初始位置无关,并给出了理论解释.在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对某个分子进行构象搜寻时,我们认为如果把此分子和其它的分子组成相互作用体系再进行模拟,可以越过较高势垒而得到此分子的一些特殊的构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单体 链段 大分子化合物 聚苯乙炔 键接方式 单壁碳纳米管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1第27卷总目次 被引量:1
9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76-206,F0003,共32页
关键词 纳米复合材料 表征 树脂 碳纳米管 CNTS 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WANG POLY 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共聚物 ZHANG 聚合物 大分子化合物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目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网的网络结构同力学性能间相关性的研究 交联—缠结网弹性分子理论同实验的对比 被引量:1
10
作者 宋名实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1986年第2期162-174,共13页
从交联——缠结网的弹性分子理论出发,求得了五种形变方式的应力——应变关系式.建议了一种从实验上来测定结构参数的“逐步逼近直线作图法”.在较宽形变范围内研究了NR 和IR 网的上述五种应力——应变关系,它们的理论应力——应变曲线... 从交联——缠结网的弹性分子理论出发,求得了五种形变方式的应力——应变关系式.建议了一种从实验上来测定结构参数的“逐步逼近直线作图法”.在较宽形变范围内研究了NR 和IR 网的上述五种应力——应变关系,它们的理论应力——应变曲线均能同实验线很好的符合.分析了PDMS 网的结构参数同弹性性能间的关系,得到(?)结链数同损耗正切成正比,(?)结时弹性模量的供献有赖于形变量和平衡态.证明了所提出的弹性分子理论能较好地表征聚合物网的大形变弹性力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征 弹性 岩石物理性质 形变量 截距 弹性模量 弹性系数 官能度 PDMS 应变曲线 最小二乘法 最小二乘算法 计算方法 近似式 交联点 聚合物 大分子化合物 相关性 力学性能 力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学报 2006年 第1-9期 总目录 被引量:1
11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I0001-I0014,共14页
关键词 嵌段共聚物 镶嵌共聚物 Poly 纳米复合材料 丙烯酰胺共聚物 超支化 PAMAM 液晶共聚酯 PMMA 聚苯乙烯 聚合塑料 分子学报 乙烯基 链烯烃基 异丙基丙烯酰胺 聚合物 大分子化合物 丙烯酸 原子转移 受限结晶 目录 检索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学报2008年第1~12期总目录 被引量:1
12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I0001-I0014,共14页
关键词 嵌段共聚物 镶嵌共聚物 共聚合 聚合物 大分子化合物 Poly 超支化 分子学报 偶氮聚电解质 自由基聚合 游离基聚合 加聚 王佛松 体积排除色谱 聚丙烯酰胺 丙烯酸树脂 开环易位聚合 沈家骢 乳液聚合 亚苯基 MMA 磁性复合微球 目录 检索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命名注释第18号 被引量:1
13
作者 E.S.Wilks 何嘉松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74-80,共7页
关键词 分子 端基 结构单元 聚合物 大分子化合物 亚单元 注释 注解 重复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族化合物的辐射稳定性的研究(Ⅰ) 苯、甲苯、乙苯及正-丙苯的辐射稳定性的比较
14
作者 张曼维 杨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1973年第2期97-106,共10页
研究苯、甲苯、乙苯及正丙苯在Co^(60)γ-射线作用下的辐射稳定性。用化学法(DPPH及I_2)法测定了它们的自由基产额,得到G_R为:苯0.75,甲苯1.21,乙苯1.71,正丙苯3.61(以上DPPH作接受体);苯0.65,甲苯1.13,乙苯1.41,正丙苯1.75(以上I_2作... 研究苯、甲苯、乙苯及正丙苯在Co^(60)γ-射线作用下的辐射稳定性。用化学法(DPPH及I_2)法测定了它们的自由基产额,得到G_R为:苯0.75,甲苯1.21,乙苯1.71,正丙苯3.61(以上DPPH作接受体);苯0.65,甲苯1.13,乙苯1.41,正丙苯1.75(以上I_2作接受体)。测定了纯苯、甲苯、乙苯及正丙苯在10^(20)~10^(21)ev/ml剂量范围内的辐射分解气体总产额,得到Gg为:苯0.0441,甲苯0.164、乙苯0.205,正丙苯0.240。研究了自由基接受体(~10^(-3)M)对气体总产额的影响。用常温减压蒸发法测定了上述各物的辐射分解“聚合物”产额,得到G_p为:苯0.74,甲苯1.20,乙苯1.30,正丙苯1.70。根据实验所得结果,讨论了烷基苯的辐射分解反应机制,认为主要是激发分子反应及自由基反应机制。仔细地讨论了苯环在烷基苯中的辐射保护效应。得出结论:烷基苯幅射分解初极过程产物(自由基)的定量值,符合按Inokuti理论、即价键电子选择性吸收辐射能量的理论计算得到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苯 产额 辐射分解 聚合物 分解反应 大分子化合物 辐射稳定性 正丙苯 芳族 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漫谈高分子化学工业
15
作者 蒋硕健 《前线》 1963年第6期24-25,共2页
高分子化学工业是近年来工业中发展最快的一个部门。它开始于二十世纪初,当时只有少数几种产品,如电木、赛璐珞、人造丝等,产量也是很有限的。但是从一九五○年以后,高分子化学工业得到了迅速飞跃的发展,据统计这十年来(一九五○至一九... 高分子化学工业是近年来工业中发展最快的一个部门。它开始于二十世纪初,当时只有少数几种产品,如电木、赛璐珞、人造丝等,产量也是很有限的。但是从一九五○年以后,高分子化学工业得到了迅速飞跃的发展,据统计这十年来(一九五○至一九六○年),在全世界范围内,塑料每年平均增长百分之十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六 至一 单体分子 大分子化合物 酸性水溶液 化学改性 分子化合物 硅漆 聚集状态 树脂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4届全国有机分子和聚合物发光与激光学术会议(第一轮通知)
16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6-66,共1页
关键词 聚合物 大分子化合物 有机分子 会议 激光 光电材料与器件 论文摘要 电子邮件 电子函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4届全国有机分子和聚合物发光与激光学术会议(第一轮通知)
17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66-266,共1页
关键词 聚合物 大分子化合物 有机分子 会议 激光 光电材料与器件 论文摘要 电子邮件 电子函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5届全国有机分子和聚合物发光与激光学术会议(第一轮通知)
18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04-704,共1页
第5届全国有机分子和聚合物发光与激光学术会议定于2007年11月5~8日在滨海城市天津召开。会议由中国物理学会发光分会主办,天津理工大学理学院和天津市光电显示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承办。
关键词 激光 分子 聚合物 大分子化合物 有机分子 会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高分子学报 2007年第19-20卷总目次
19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I0001-I0002,共2页
关键词 丙烯酰胺 丙凝 伯酰胺 功能高分子学报 聚苯胺薄膜 共聚物 聚苯乙烯低聚物 分子印迹 大分子 微凝胶 温敏性 原位聚合 聚合物 大分子化合物 目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5届全国有机分子和聚合物发光与激光学术会议(第一轮通知)
20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36-436,共1页
关键词 聚合物 大分子化合物 有机分子 会议 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