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春、秋季崇明东滩盐沼潮沟大型浮游动物群落分布 被引量:5
1
作者 秦海明 汤臣栋 +2 位作者 马强 陈家宽 吴纪华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75-381,共7页
大型浮游动物(Macrozooplankton)是指体长介于1 mm和1 cm之间的浮游动物[1]。它们主要以碎屑、细菌、藻类、原生动物和中小型浮游动物等为食,同时本身又是鱼类、虾蟹类和水鸟等动物的饵料[2,3],在生态系统食物网中处于中间环节,通过... 大型浮游动物(Macrozooplankton)是指体长介于1 mm和1 cm之间的浮游动物[1]。它们主要以碎屑、细菌、藻类、原生动物和中小型浮游动物等为食,同时本身又是鱼类、虾蟹类和水鸟等动物的饵料[2,3],在生态系统食物网中处于中间环节,通过能量传递联系着生产者和次级消费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浮游动物 类群组成 时空分布 盐沼 潮沟 长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州湾近岸海域大型浮游动物时空分布 被引量:2
2
作者 施金金 孟祥实 +6 位作者 童金荣 王储庆 钱耀森 汤建华 王燕平 葛慧 吴磊 《水产养殖》 CAS 2020年第11期32-37,共6页
2018—2019年,在海州湾近岸海域进行了四个航次的大型浮游动物调查,并对其种类组成、丰度、各季节优势种及生物多样性进行了分析。4个航次共鉴定到大型浮游动物13类83种,其中夏季种类最多;四个季节大型浮游动物的平均丰度为171.33 ind./... 2018—2019年,在海州湾近岸海域进行了四个航次的大型浮游动物调查,并对其种类组成、丰度、各季节优势种及生物多样性进行了分析。4个航次共鉴定到大型浮游动物13类83种,其中夏季种类最多;四个季节大型浮游动物的平均丰度为171.33 ind./m3,其中春、冬季的平均丰度显著小于夏、秋两季;4个季节共有8个优势种;生物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夏季最高,均匀度指数秋季最高。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桡足类是该海域大型浮游动物的优势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州湾 大型浮游动物 丰度 优势种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贡湖湾大型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 被引量:10
3
作者 钟春妮 杨桂军 +1 位作者 高映海 王丽君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7-52,共6页
2006年7月至2007年6月对太湖贡湖湾大型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共鉴定出大型浮游动物35种,年均密度为467个/L,年均生物量为1.726mg/L。贡湖湾大型浮游动物优势种为针簇多肢轮虫(Polyarthra trigla)和萼花臂尾轮虫(Brachi... 2006年7月至2007年6月对太湖贡湖湾大型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共鉴定出大型浮游动物35种,年均密度为467个/L,年均生物量为1.726mg/L。贡湖湾大型浮游动物优势种为针簇多肢轮虫(Polyarthra trigla)和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其中,针簇多肢轮虫年均密度为99个/L,占大型浮游动物总数量的22%,萼花臂尾轮虫年均密度为49个/L,占大型浮游动物总数量的11%。相关分析表明,轮虫数量与颗粒悬浮物浓度(r=-0.603,P<0.05)和桡足类生物量(r=-0.670,P<0.05)呈显著负相关;枝角类数量与轮虫生物量(r=-0.606,P<0.05)显著负相关;桡足类数量与水温(r=0.596,P<0.05)和总磷(r=0.596,P<0.05)呈显著正相关性,与枝角类生物量(r=0.776,P<0.01)极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贡湖湾 大型浮游动物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年冬季西太平洋雅浦海山与大洋海域大型浮游动物群落比较研究
4
作者 陶振铖 王延清 +1 位作者 金鑫 李超伦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19-930,共12页
2014年冬季对西太平洋雅浦Y3海山区和从西太平洋暖池区到黑潮源区之间的大洋海域的浮游动物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海山区和大洋海域大型浮游动物群落的物种组成、丰度和分布,并比较了两个海域大型浮游动物群落的差异,结合温度、盐度和... 2014年冬季对西太平洋雅浦Y3海山区和从西太平洋暖池区到黑潮源区之间的大洋海域的浮游动物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海山区和大洋海域大型浮游动物群落的物种组成、丰度和分布,并比较了两个海域大型浮游动物群落的差异,结合温度、盐度和叶绿素a浓度等环境因子数据,分析了海山对大型浮游动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 Y3海山区和大洋海域的大型浮游动物群落物种组成存在差异,二者的群落相似度系数为68.4%,两个海域的优势种/类群也不尽相同,海山区的优势种/类群是磷虾各期幼体、尖额磷虾和蛮?,而大洋海域的优势种/类群分别是磷虾后期幼体、手磷虾、蛮?、尖额磷虾和莹虾。大型浮游动物群落在海山区的平均丰度和最大丰度都要高于大洋海域,但海山区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生物量占比都低于大洋海域,因而Y3海山对大型浮游动物群落的海山效应不明显。通过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海山区的首要影响环境因子是盐度,而大洋海域则是温度;海山区和大洋海域的大型浮游动物丰度分别与200m层盐度和平均温度呈负相关关系,并且在两个调查海域均未发现大型浮游动物的丰度和生物量分布与叶绿素a浓度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浮游动物 丰度 生物量 环境因子 雅浦海山 西太平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浪错夏季大型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5
作者 扎西拉姆 周建设 +4 位作者 王万良 张驰 陈美群 刘海平 何文佳 《西藏农业科技》 2021年第4期29-34,共6页
为探究西藏浪错大型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17年7月对西藏浪错大型浮游动物进行了调查。结果鉴定出大型浮游动物5门10种(属),密度变化范围在24.15~148.20个/L之间,平均密度为74.24个/L,生物量变化范围为0.84~2.62 ... 为探究西藏浪错大型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17年7月对西藏浪错大型浮游动物进行了调查。结果鉴定出大型浮游动物5门10种(属),密度变化范围在24.15~148.20个/L之间,平均密度为74.24个/L,生物量变化范围为0.84~2.62 mg/L。平均生物量为1.80 mg/L,该湖大型浮游动物生物量偏低,物种单一。对生物参数与环境因子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得到,物种数与电阻呈显著负相关(p<0.05)。典范对应分析结果显示,环境因子酸碱度、水温、溶解氧和氧化还原电位对浪错大型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影响较明显;其中优势种无节幼体受温度的影响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浮游动物 种类组成 环境因子 西藏浪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黑山岛海域网采大型浮游动物群落特征季节变化及其与环境因素关系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智鹏 唐学玺 +2 位作者 王其翔 唐海田 刘洪军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85-391,415,共8页
海岛生态系统是一类特殊的海洋生态系统,本研究关注了小黑山岛海域网采大型浮游动物群落特征季节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小黑山岛位于山东省的庙岛群岛之中,处于黄渤海分界线之上,本研究基于小黑山岛海域2013~2015年8个航... 海岛生态系统是一类特殊的海洋生态系统,本研究关注了小黑山岛海域网采大型浮游动物群落特征季节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小黑山岛位于山东省的庙岛群岛之中,处于黄渤海分界线之上,本研究基于小黑山岛海域2013~2015年8个航次的现场调查数据,鉴定出浮游动物36种,其中桡足类13种,浮游动物丰度变化范围为1.5~287.5 ind/m^3,平均68.4 ind/m^3,生物量变化范围为0.3~346.9 mg/m^3,平均51.9 mg/m^3,Shannon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0.64~2.15,平均1.22,Pielou均匀度指数变化范围为0.41~1.00,平均0.76。主要优势种有中华哲水蚤、强壮滨箭虫等,典范对应分析(CCA)结果显示环境因子中水温(WT)、透明度(Tra)和盐度(Sal)等对浮游动物群落分布影响较大,冬季强壮滨箭虫对桡足类群落特征可能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浮游动物 环境因子 季节变化 海岛生态系统 小黑山岛
原文传递
渤海湾天津附近海域的浮游动物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衣丽霞 曹春晖 《盐业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9-41,共3页
于2003年7月在渤海湾天津附近海域设5个点采样。Ⅰ型网鉴定结果表明,天津沿岸浅水浮游动物组成以广温低盐性沿岸种占绝对优势,共发现浮游动物19种。主要有桡足类、毛颚类、水母及各类浮游幼虫,优势种为强壮箭虫(Sagitta crassa Tokiok... 于2003年7月在渤海湾天津附近海域设5个点采样。Ⅰ型网鉴定结果表明,天津沿岸浅水浮游动物组成以广温低盐性沿岸种占绝对优势,共发现浮游动物19种。主要有桡足类、毛颚类、水母及各类浮游幼虫,优势种为强壮箭虫(Sagitta crassa Tokioka)、真刺唇角水蚤(Labidocera euchaeta Giesbrccht)、刺尾歪水蚤(Tortanus spanicaudatus Shenet Bai)和磁蟹的蚤状幼虫(Zoea larva(Porcellana))等。本调查浮游动物的平均生物量为140.84mg/m3,总丰度为134.55ind/m^3,其中强壮箭虫的丰度为0ind/m^3-72.00ind/m^3,真刺唇角水蚤和刺尾歪水蚤的丰度均为0ind/m^3-26.79ind/m^3。磁蟹的蚤状幼虫丰度为0ind/m^3-31.82ind/m^3。生物多样性指数(H)在2.45083-3.49524之间。各站位的浮游动物生物量与浮游植物生物量呈明显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海域 大型浮游动物 Ⅰ型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季黄海一断面底边界层动物多样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章飞军 张岩松 +2 位作者 张晓凌 郭学武 梁振林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1,共11页
20 0 2年 8月 4日在黄海从青岛至济州岛断面的 4个站位上 ,进行了底边界层动物昼夜连续采样 ,对底边界层动物的多样性及其昼夜变化进行了分析。共鉴定出底边界层动物 32种 ,其中桡足类 19种 ,端足类 3种 ,涟虫 3种 ,糠虾 2种 ,毛颚类 2... 20 0 2年 8月 4日在黄海从青岛至济州岛断面的 4个站位上 ,进行了底边界层动物昼夜连续采样 ,对底边界层动物的多样性及其昼夜变化进行了分析。共鉴定出底边界层动物 32种 ,其中桡足类 19种 ,端足类 3种 ,涟虫 3种 ,糠虾 2种 ,毛颚类 2种 ,枝角类 2种 ,磷虾 1种 ,可划分为中型浮游动物、大型浮游动物和超底栖动物三个生物类群。主要种类有尖额真猛水蚤 (Euterpinaacutifrons)、挪威小毛猛水蚤 (Microsetellanorvegica)、戴氏猛水蚤 (Danielsseniasp .)、小拟哲水蚤 (Paracalanusparvus)和双刺纺缍水蚤 (Acartiabifilosa)等。超底栖动物和中型浮游动物是两个主要类群。此外 ,桡足类幼体 (无节幼体和桡足幼体 )也是底边界层动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样性分析显示 :底边界层动物在 4个调查站位的均匀度 (d)皆较高 (0 .72 8- 0 .915 ) ,但种类较少 (19- 33) ,故多样性指数 (H′)较低 (2 .2 4 8-2 .82 7)。超底栖动物的多样性指数相对较高 ,中型浮游动物次之 ,大型浮游动物较低。各类群的多样性指数在白天和夜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底边界层动物的丰度在细砂底质环境的 1 3站最低 ,在其他 3个具有粉砂 粘土底质环境的站位皆较高。通过聚类分析 ,可将这两种底质环境上的底边界层动物在 2 6 .6 %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海 底边界层 动物多样性 昼夜变化 多样性指数 海洋生态系统 底质类型 中型浮游动物 大型浮游动物 超底栖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虾育苗关键环节与技术
9
作者 郭丽芸 《农家致富》 2024年第13期38-38,共1页
一、抓住3个关键环节1.开口环节蚤状幼体I期(刚出膜)无需摄食,蚤状幼体Ⅱ期(2天左右)摄食天然生物饵料,藻类、轮虫等。此阶段要确保育苗池饵料生物的适口性和丰度。2.转食环节幼体(20天左右)摄食枝角类等大型浮游动物,豆浆、粉状配合饲... 一、抓住3个关键环节1.开口环节蚤状幼体I期(刚出膜)无需摄食,蚤状幼体Ⅱ期(2天左右)摄食天然生物饵料,藻类、轮虫等。此阶段要确保育苗池饵料生物的适口性和丰度。2.转食环节幼体(20天左右)摄食枝角类等大型浮游动物,豆浆、粉状配合饲料。根据虾苗生长状况,及时投喂相应粒径饵料和营养成分较高的浮状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浮游动物 枝角类 蚤状幼体 生物饵料 饵料生物 育苗池 营养成分 适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殖鲫鱼增收增效技术要诀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文彬 《渔业致富指南》 2016年第4期35-36,共2页
一、良好的养殖条件是增收增效的基础条件养殖条件指的是鲫鱼的生存和生长的环境,环境好必能促其快速健康生长。鲫鱼的适应性很强,一般在各种淡水水域中都能生长,尤其喜爱栖息在水草丛生的浅水区以及水体的底层,它的食性比较杂,主要以... 一、良好的养殖条件是增收增效的基础条件养殖条件指的是鲫鱼的生存和生长的环境,环境好必能促其快速健康生长。鲫鱼的适应性很强,一般在各种淡水水域中都能生长,尤其喜爱栖息在水草丛生的浅水区以及水体的底层,它的食性比较杂,主要以水生植物碎屑、硅藻以及大型浮游动物为食,也摄食人工饲料。所以,在养殖过程中,一定要创造适宜的养殖环境,池塘养殖时面积在5亩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条件 大型浮游动物 淡水水域 增效技术 植物碎屑 人工饲料 池塘养殖 松浦银鲫 投饵机 摄食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型湖泊、水库鱼病防治技术
11
作者 施海涛 蔚明燕 《渔业致富指南》 2010年第4期52-53,共2页
目前多数中小型湖泊、水库养殖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益加剧,由此带来鱼病的危害日趋严重。根据我们近几年中小型湖泊、水库鱼病防治实战经验的总结,湖泊、水库养殖常见的疾病主要有:暴发性出血病。
关键词 中小型湖泊 暴发性出血病 水库鱼病防治 杀虫剂 养殖水体 寄生虫 水库养殖 锚头鳋病 大型浮游动物 富营养化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鱼生长旺季十防
12
作者 国文 《四川农业科技》 1999年第5期21-21,共1页
一、防饥饿成鱼在生长旺季,摄食量大,应精粗结合,多投饵投料。以草、鲫、罗非鱼等为主的鱼塘,要投糖糟,麸皮、饼粕、豆渣等混合饲料及嫩草、植物茎叶等新鲜饲料。一般情况下,日投粗料占池鱼总量的10%。二、防缺肥生长旺季的鱼类需肥... 一、防饥饿成鱼在生长旺季,摄食量大,应精粗结合,多投饵投料。以草、鲫、罗非鱼等为主的鱼塘,要投糖糟,麸皮、饼粕、豆渣等混合饲料及嫩草、植物茎叶等新鲜饲料。一般情况下,日投粗料占池鱼总量的10%。二、防缺肥生长旺季的鱼类需肥量占全期应施肥的80%,因此每隔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旺季 大型浮游动物 成鱼 增氧设备 水温过高 生石灰 罗非鱼 浮游植物 鱼类生长 适宜生长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塑料大棚提早培育鲤亲鱼促使早产的经验 被引量:3
13
作者 卢振民 田风歧 +2 位作者 柴广 姜波 李柏山 《黑龙江水产》 1994年第1期49-49,共1页
为解决培育大规格鱼种的早苗,我场连续多年用塑料大棚培育鲤亲鱼促使早产早孵,使鲤乌仔下塘时间比室外产孵提前20~30天。鱼种规格由30g提高到100g。1993年共配88组,出水花1000万尾。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关键词 塑料大棚 大规格鱼种 乌仔 鱼种规格 下塘 外产 流水刺激 孵化池 水泥池 大型浮游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资源
14
《南方水产科学》 CAS 1996年第6期16-21,共6页
960991 热带礁石渔业中目标种的偏向水下目视种群调查生物量的估计=Biased under- water visual census biomass estimates fortarget-species in tropical reef fisheries[刊,英]/Jennings S,Polunin N V C//J.Fish Bi-ol..—1995,47(4).
关键词 种群调查 生物量 水产资源 大型浮游动物 白斑狗鱼 目标种 鱼类群落 估计值 渔业 标志放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资源
15
《南方水产科学》 CAS 1997年第6期17-21,共5页
970980 受过训练的观察人员能精确地鉴定湖鳟产卵场吗?=Can trained observers ac-curately identify lake trout spawning habi-tat?[刊,英]/Gunn J M,Conlon M,Kirk R J…∥Can.J.Fish.Aquat.Sci..—1996,53(Sup.1).—327~331在一个6... 970980 受过训练的观察人员能精确地鉴定湖鳟产卵场吗?=Can trained observers ac-curately identify lake trout spawning habi-tat?[刊,英]/Gunn J M,Conlon M,Kirk R J…∥Can.J.Fish.Aquat.Sci..—1996,53(Sup.1).—327~331在一个67 ha 的湖沼中试验受过训练的观察人员精确地鉴定湖鳟潜在产卵场的能力。先用肉眼估计海岸线10m 扇形,由一般人和专家进行观察分类,然后将湖鳟从其传统的产卵场转移,强迫它们在以前已分类的250m 扇形岸线选择新的产卵场。被转移的鱼选择试验地区的41个岸断进行产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卵场 大麻哈鱼 过训练 水产资源 大型浮游动物 湖泊 捕食作用 补充量 选择试验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浑水类型的精养虾蟹塘处理方法
16
作者 张厚冰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9-30,共2页
笔者经常听到养殖户反映精养虾蟹塘出现浑水的现象,有的蟹塘长时间浑水,用了很多药物也不见效。其实适度的浑水对河蟹生长无大碍,目前问题是长时间浑水。随着今后气温的升高、水位的加深,水草往往会枯萎死亡,生态养殖变成了"光水塘",... 笔者经常听到养殖户反映精养虾蟹塘出现浑水的现象,有的蟹塘长时间浑水,用了很多药物也不见效。其实适度的浑水对河蟹生长无大碍,目前问题是长时间浑水。随着今后气温的升高、水位的加深,水草往往会枯萎死亡,生态养殖变成了"光水塘",最终导致虾蟹上市规格偏小、产量低、养殖效益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蟹 精养 效益下降 上市规格 野杂鱼 处理方法 养殖公司 大型浮游动物 小龙虾 伊乐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常见非寄生性鱼病的防治
17
作者 王志迁 《农村科技》 1995年第12期17-17,共1页
1.跑马病鱼苗饲养阶段,鱼苗下池后遇较长时问的阴雨,水温较低,池水肥不起来,引起跑马病或车边病。此病通常发生于鱼苗饲养至夏花阶段,主要是5-8厘米的草、青鱼,而鲢、鳙比较少见。鱼苗围绕池边缘成群狂游,长时间不停,由于过分消耗体力,... 1.跑马病鱼苗饲养阶段,鱼苗下池后遇较长时问的阴雨,水温较低,池水肥不起来,引起跑马病或车边病。此病通常发生于鱼苗饲养至夏花阶段,主要是5-8厘米的草、青鱼,而鲢、鳙比较少见。鱼苗围绕池边缘成群狂游,长时间不停,由于过分消耗体力,体质消瘦,体力枯竭,终于大批死亡。防治方法:针对发病的原因,主要是解决池中的饵料问题。鱼苗,特别是草、青鱼苗不能放养过密,每亩不宜超过20万尾,经常保持水中有鱼苗的适口饵料。发生跑马病的鱼池,可用芦席从池边向池中横立,隔断鱼苗成群狂游的路线,并在池边投喂一些酒糟、豆渣、或蚕蛹等饵料,或将草、青鱼分养到已培养有大型浮游动物的池塘中去。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苗 跑马病 防治方法 饲养 青鱼 大型浮游动物 非寄生性鱼病 饵料 体力 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塘苗种培育技术
18
作者 朱定贵 《农家之友》 1994年第6期8-9,共2页
苗种培育是指将孵出3~4天,能水平游动,开始从外界摄食的海花下塘饲养,养成15厘米左右的幼鱼的生产过程,包括鱼苗饲养和鱼种培育两个阶段。一、鱼苗饲养鱼苗饲养是指将海花养殖20天左右,养成全长3厘米左右的稚鱼的生产过程。〈一〉鱼苗... 苗种培育是指将孵出3~4天,能水平游动,开始从外界摄食的海花下塘饲养,养成15厘米左右的幼鱼的生产过程,包括鱼苗饲养和鱼种培育两个阶段。一、鱼苗饲养鱼苗饲养是指将海花养殖20天左右,养成全长3厘米左右的稚鱼的生产过程。〈一〉鱼苗塘的选择:理想鱼苗池要具备下列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育技术 鱼苗池 生产过程 苗种培育 鱼苗下塘 池塘 饲养 鱼种培育 成活率 大型浮游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革胡子鲶养殖技术(三)
19
作者 潘新平 《农村科技》 1995年第4期19-20,共2页
三、鱼苗的培育与成鱼养殖(一)鱼苗培育鱼苗孵出后2天,卵黄囊基本被吸收完毕,便开始摄食。它开始以轮虫、小水蚤等浮游动物为食,以后便可吃大型浮游动物及人工饲料。革胡子鲶游动迟缓,易被水蛇、蝌蚪、水蜈蚣、松藻虫等敌害危害。因此,... 三、鱼苗的培育与成鱼养殖(一)鱼苗培育鱼苗孵出后2天,卵黄囊基本被吸收完毕,便开始摄食。它开始以轮虫、小水蚤等浮游动物为食,以后便可吃大型浮游动物及人工饲料。革胡子鲶游动迟缓,易被水蛇、蝌蚪、水蜈蚣、松藻虫等敌害危害。因此,在苗种培育中要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进行。培育鱼苗可在水泥池和土池进行,以水泥池为佳。水泥池以面积为20平方米,水深1米左右为宜。土池以1-2亩,水深1.2米左右为好。两种池均要求池埂、池底平滑,进排水方便,便于放水收苗。鱼苗下池前7-10天要清塘消毒和施基肥,待毒性消失和培育出小型浮游动物后即可放苗。水泥池的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2000-3000尾,土池为每亩15-20万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浮游动物 水泥池 革胡子鲶 成鱼养殖 放养密度 鱼苗培育 苗种培育 土池 平方米 鱼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常见非寄生性鱼病的防治
20
作者 王志迁 《农村百事通》 1995年第7期46-46,共1页
一、跑马病 鱼苗饲养阶段,鱼苗下池后遇较长时间的阴雨,水温较低,池水肥不起来,10~15天后,池中缺乏鱼苗适口饵料,引起跑马病或车边病。此病通常发生于鱼苗饲养至夏花阶段,主要是5~8厘米的草、青鱼,而鲢、鳙比较少见。
关键词 非寄生性 鱼苗饲养 跑马病 鱼苗鱼种 防治方法 鱼病 夏花阶段 饵料 大型浮游动物 鱼种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