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企业复合型人才培训中心走向企业大学模式的探索 |
张格爽
|
《产业与科技论坛》
|
2024 |
1
|
|
2
|
论中国文化与中国大学模式——对露丝·海霍“中国大学模式”命题的文化逻辑解析 |
王洪才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6
|
|
3
|
大学模式问题研究综述 |
张继明
万华
|
《教育与考试》
|
2012 |
0 |
|
4
|
郭秉文与近代美国大学模式的导入 |
周谷平
朱绍英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05 |
7
|
|
5
|
创业型大学模式的现实表达与路径依赖 |
刘叶
冯国境
|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5
|
|
6
|
美国大学模式在近代中国的导入 |
周谷平
朱绍英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04 |
3
|
|
7
|
德国大学模式在中国的理念分野与实践生成--基于“北蔡南马”的研究 |
全守杰
王运来
|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8
|
德国大学模式新论——论德国研究型大学模式与工科大学模式 |
全守杰
|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4
|
|
9
|
国际化与本土化:中国大学模式的艰难选择 |
王洪才
|
《高等理科教育》
|
2013 |
8
|
|
10
|
构建中国特色大学模式的五个基本向度——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重要论述的启示 |
张继明
|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5
|
|
11
|
中国大学模式的现实困境与建构策略 |
吴立保
|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5
|
|
12
|
中国大学模式:诉求、困境与建构路径 |
吴立保
姜宁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13
|
亚洲地区三类开放大学模式的调查报告 |
张伟远
|
《现代远距离教育》
北大核心
|
2002 |
6
|
|
14
|
寒地黑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学模式探索——以绥化农耕非遗保护为例 |
胡玉君
周丹
|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15
|
德国工科大学模式:轨迹、特征与价值 |
全守杰
|
《高等理科教育》
|
2011 |
4
|
|
16
|
现代大学模式形成对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 |
肖凤翔
|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9 |
4
|
|
17
|
洪堡的大学思想及德国大学模式向现代化的转化 |
穆桂斌
董靖涛
|
《邢台师范高专学报》
|
2002 |
9
|
|
18
|
马君武对德国工科大学模式的移植探微 |
全守杰
|
《教育与教学研究》
|
2012 |
4
|
|
19
|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知识生产视域下的大学模式变迁 |
蒋平
|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
3
|
|
20
|
德国大学模式对我国研究型大学建设的启示 |
向阳
|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