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0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企业复合型人才培训中心走向企业大学模式的探索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格爽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4年第1期208-211,共4页
在当前全球经济环境中,建工企业作为企业的关键组成部分,其业务领域正面临着多元化的拓展,对于更为复杂和多样化的人才需求提出了迫切的要求。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建工企业培训中心的发展背景以及在这一背景下人才培养的紧迫性。同时,通过... 在当前全球经济环境中,建工企业作为企业的关键组成部分,其业务领域正面临着多元化的拓展,对于更为复杂和多样化的人才需求提出了迫切的要求。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建工企业培训中心的发展背景以及在这一背景下人才培养的紧迫性。同时,通过对企业现有培训模式的分析,提出将培训中心走向企业大学模式的探索性建议,以期为企业在人才培养与企业发展的道路上探索更为创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型人才 企业大学模式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文化与中国大学模式——对露丝·海霍“中国大学模式”命题的文化逻辑解析 被引量:26
2
作者 王洪才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4-152,共9页
露丝·海霍教授提出的"中国大学模式"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命题,回答它对于建设高教强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研究发现,解答露丝·海霍教授命题必然面对两大难题,一是要确立创办中国大学模式的理想模型,二是要... 露丝·海霍教授提出的"中国大学模式"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命题,回答它对于建设高教强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研究发现,解答露丝·海霍教授命题必然面对两大难题,一是要确立创办中国大学模式的理想模型,二是要确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所指。海霍教授命题所遵循的是一种多元文化逻辑,其中包含了"超越说"与"对话说",而且两者是冲突的。海霍教授命题的核心是"对话说",而在现时代实现平等对话是困难的。而求解海霍教授命题的最大难题则是如何寻找建立中国大学模式的突破点。在一个充满价值冲突的时代,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大优势在于崇尚"和而不同"的价值观,这既是求解多元文化冲突的方案,也很可能是中国大学模式建设的突破点;中国大学模式的核心价值在于促进社会和谐和世界和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 大学模式 中国大学模式 文化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模式问题研究综述
3
作者 张继明 万华 《教育与考试》 2012年第5期53-56,共4页
论文梳理了国际、国内关于大学模式研究的成果,明确了大学模式的基本涵义,重点分析了关于何为中国大学模式、如何构建中国大学模式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指出,大学模式研究亟需加强对现实中国大学制度的批判性研究,明晰中国大学模式的文化... 论文梳理了国际、国内关于大学模式研究的成果,明确了大学模式的基本涵义,重点分析了关于何为中国大学模式、如何构建中国大学模式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指出,大学模式研究亟需加强对现实中国大学制度的批判性研究,明晰中国大学模式的文化要素,探索传统体制下中国大学改革的突破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模式 中国大学模式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郭秉文与近代美国大学模式的导入 被引量:7
4
作者 周谷平 朱绍英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5年第5期15-20,共6页
20世纪20年代初,美国成为影响中国大学发展的主要国家,而郭秉文作为留美学生,在导入美国大学模式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有益的作用。以郭秉文及其东南大学改革为个案,分析美国大学模式在近代中国的导入与影响,对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有... 20世纪20年代初,美国成为影响中国大学发展的主要国家,而郭秉文作为留美学生,在导入美国大学模式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有益的作用。以郭秉文及其东南大学改革为个案,分析美国大学模式在近代中国的导入与影响,对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秉文 美国大学模式 导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业型大学模式的现实表达与路径依赖 被引量:5
5
作者 刘叶 冯国境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13,59,共9页
创业型大学崛起已成为"全球现象",沿着非同质路径发展。向创业型大学的努力高度依赖环境、文化,并不适合所有的大学。而特定的高等教育模式与传统潜在地规定了创业变革路径的选择,使创业型大学呈现多元表达形式与路径依赖。... 创业型大学崛起已成为"全球现象",沿着非同质路径发展。向创业型大学的努力高度依赖环境、文化,并不适合所有的大学。而特定的高等教育模式与传统潜在地规定了创业变革路径的选择,使创业型大学呈现多元表达形式与路径依赖。本研究基于高等教育模式演变的视角,切入透视"洪堡"、"拿破仑"、"盎格鲁-撒克逊"三大经典高等教育模式及基于此演化而来的"盎格鲁-美国"模式与传统中的创业型大学演变史,归纳并分析处于持续演化中的"洪堡"-研究创业型、"拿破仑"-教学创业型、"盎格鲁-撒克逊"-教育创业型与"盎格鲁-美国"-研究创业型四种模式的具体表达形式和路径依赖。创业型大学的形成缘于传统与现实的博弈,创业型大学模式的个性表达是基于特有高等教育模式的自我选择,创业型大学生态的形成有赖于模式匹配与协同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型大学模式 经典高等教育模式 学术创业 大学组织变革 大学第三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大学模式在近代中国的导入 被引量:3
6
作者 周谷平 朱绍英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4年第4期21-29,共9页
对美国大学模式的模仿、借鉴和融合 ,是近代中国大学发展的重要方面。梳理美国大学模式导入中国的历史进程 ,分析导入主体和导入内容的演变 ,揭示其特点 。
关键词 美国 大学模式 近代 中国 导入主体 留学生 传教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大学模式在中国的理念分野与实践生成--基于“北蔡南马”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全守杰 王运来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2-57,共6页
蔡元培和马君武同为留学德国学者,但由于移植了不同的大学模式,因而办学理念和教育实践却大不相同。通过对德国两种大学模式的简要回顾,以蔡元培和马君武为考察重点,从五个方面论述了两种模式在中国的移植差异,即大学理念、育人方针、... 蔡元培和马君武同为留学德国学者,但由于移植了不同的大学模式,因而办学理念和教育实践却大不相同。通过对德国两种大学模式的简要回顾,以蔡元培和马君武为考察重点,从五个方面论述了两种模式在中国的移植差异,即大学理念、育人方针、学校管理、系科设置和科学研究。由于近代中国大学在不同程度上借鉴了西方国家的大学模式,因此在当今推进大学的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加强对包括德国在内的西方发达国家大学模式及西方各国内多种大学模式的研究,并根植于中国传统与文化中寻求高等教育的发展道路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元培 马君武 大学模式 办学思想 办学实践 德国高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大学模式新论——论德国研究型大学模式与工科大学模式 被引量:14
8
作者 全守杰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6-68,共3页
以柏林大学为代表的研究型大学和以柏林工业大学为代表的工科大学是德国高等教育的两种大学模式。一批思想家为柏林大学的诞生提供了精神支持,科学研究成为大学的职能之一,确立了教学与科研的统一、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的"洪堡原则&... 以柏林大学为代表的研究型大学和以柏林工业大学为代表的工科大学是德国高等教育的两种大学模式。一批思想家为柏林大学的诞生提供了精神支持,科学研究成为大学的职能之一,确立了教学与科研的统一、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的"洪堡原则"。工科大学的研究以"技术科学为中心",它的兴起与工业化紧密联系,并具有系科设置与工业化的适切性、课程内容与工业化的相关性、科学研究与技术研究紧密结合的显著特征。德国大学模式在世界高等教育史上具有重要价值和影响,吸引着其他国家高校学习借鉴,对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进程中的中国来说同样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大学模式 柏林大学 柏林工业大学 工科大学
原文传递
国际化与本土化:中国大学模式的艰难选择 被引量:8
9
作者 王洪才 《高等理科教育》 2013年第5期1-7,共7页
在全球化局势下,中国高等教育该如何发展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既要符合中国社会发展要求,又要与世界高等教育趋势融合,这就是"中国大学模式"问题核心所在。为此出现了国际化与民族化两种不同声音,而文化本体... 在全球化局势下,中国高等教育该如何发展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既要符合中国社会发展要求,又要与世界高等教育趋势融合,这就是"中国大学模式"问题核心所在。为此出现了国际化与民族化两种不同声音,而文化本体说渐渐成为一种主导学说。然而真正的难点却在于如何借鉴国外经验和该保留哪些中国特色。这一难题考验中国大学的创造性潜力,而解答这一难题的第一责任人就是大学校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中国大学模式 国际化 本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中国特色大学模式的五个基本向度——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重要论述的启示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继明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4-59,共6页
要有效推进'双一流'建设,就必须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建立起中国特色大学模式,习近平总书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重要论述为此提供了重要启示。从本质上讲,中国大学模式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模式。构建中国特色大学模... 要有效推进'双一流'建设,就必须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建立起中国特色大学模式,习近平总书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重要论述为此提供了重要启示。从本质上讲,中国大学模式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模式。构建中国特色大学模式,就要在大学制度改革范式上由'西化'回归'本土化',就要重塑基于国家与民族大义的大学价值观,就要在教育教学中坚持社会主义导向,就要坚守并创新党的大学领导机制,就要增强中国大学的国际参与能力和国际贡献力。这是目前探索中国特色大学模式的五个基本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模式 现代大学制度 中国特色 习近平 社会主义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学模式的现实困境与建构策略 被引量:5
11
作者 吴立保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8,共4页
从"中国式大学"到"中国大学模式",表达出百年来中国大学寻求自主发展道路的诉求,实现学术自主、文化自强,是中国大学和华人学者一直追求的理想和目标。"中国大学模式"则是这一理想和目标的高度概括。在... 从"中国式大学"到"中国大学模式",表达出百年来中国大学寻求自主发展道路的诉求,实现学术自主、文化自强,是中国大学和华人学者一直追求的理想和目标。"中国大学模式"则是这一理想和目标的高度概括。在全球化的冲击下,以政治权力和市场力量为代表的社会干预使中国大学面临组织趋同和精神失落的现实困境,立足中华文明根基之上的大学精神重构和文化自觉,由此形成的中国大学模式对中国乃至世界大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学模式 文化认同 文化自觉
原文传递
中国大学模式:诉求、困境与建构路径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立保 姜宁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6-221,共6页
加拿大学者露丝.海霍教授的"中国大学模式"命题,强调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优秀遗产的基础上,通过学习与借鉴西方大学的先进经验,形成独具中国文化神韵的大学精神,实现对西方大学模式的超越。"中国大学模式"的提出是... 加拿大学者露丝.海霍教授的"中国大学模式"命题,强调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优秀遗产的基础上,通过学习与借鉴西方大学的先进经验,形成独具中国文化神韵的大学精神,实现对西方大学模式的超越。"中国大学模式"的提出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作为一个学术命题其存在着内涵界定不清、缺乏理论与现实支撑等诸多困境。以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建设为牵引,立足中国道路的发展模式,创新大学制度,强化文化传承创新与文化输出,可以将"中国大学模式"命题由愿景转化为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学模式 高教强国 文化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洲地区三类开放大学模式的调查报告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伟远 《现代远距离教育》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8,共6页
无论是发达国家 ,还是发展中国家 ,开放和远程教育都被认为是实现终身教育理论的主要教育模式之一。本研究以亚洲三所不同类型的开放大学为研究对象 :我国的电大系统、印度的英迪拉·甘地国立开放大学以及香港公开大学。这三所大学... 无论是发达国家 ,还是发展中国家 ,开放和远程教育都被认为是实现终身教育理论的主要教育模式之一。本研究以亚洲三所不同类型的开放大学为研究对象 :我国的电大系统、印度的英迪拉·甘地国立开放大学以及香港公开大学。这三所大学的背景有着极其显著的异同。我国内地和印度都是幅员辽阔的发展中国家 ,但前者是社会主义制度 ,后者是民主社会国家 ,香港则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1997年以后 ,香港已成为社会主义中国属下的特别行政区。从开办的模式来看 ,英迪拉·甘地国立开放大学和香港公开大学都是借鉴英国开放的大学模式 ,但香港公开大学的模式又结合了中国的文化因素和考虑到香港的本地特征 ,而我国电大采用的是独特的系统模式。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 ,三所大学中被选择的 96位远程教育工作者填写了问卷表。根据调查的结果和最新的文献研究 ,本文从比较的角度探讨以下七个主题 :行政管理制度、经费来源和成本效益、教职员工的组成和分布、不同教育层次的学生比例、教学和传递的模式、学生性别、年龄分布、以及信息和交流技术的应用。作者希望本研究能够帮助亚洲开放大学之间分享经验和吸取教训 ,促进亚洲开放大学之间的学术交流和协作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地区 开放大学模式 远程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制度 成本效益 中国 电大系统 香港公开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地黑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学模式探索——以绥化农耕非遗保护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玉君 周丹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455-458,共4页
外受西方工业文明冲击,内受传统观念制约,加之缺乏有效保护手段和措施,寒地黑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地方大学发挥自身多重优势,以教育传承为途径,将非遗保护融入大学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服务地方社会发展中来,... 外受西方工业文明冲击,内受传统观念制约,加之缺乏有效保护手段和措施,寒地黑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地方大学发挥自身多重优势,以教育传承为途径,将非遗保护融入大学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服务地方社会发展中来,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寒地黑土非遗保护的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黑土 非物质文化遗产 大学模式 农耕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工科大学模式:轨迹、特征与价值 被引量:4
15
作者 全守杰 《高等理科教育》 2011年第3期41-45,共5页
德国研究型大学不能满足工业化的要求,这为工科大学登上德国高等教育舞台提供了"契机"。文章通过对工科大学发展轨迹的梳理,论述其发展过程的特点,即工业化的外在助推,工商官员的改革推进,工科大学的"内在自觉",多... 德国研究型大学不能满足工业化的要求,这为工科大学登上德国高等教育舞台提供了"契机"。文章通过对工科大学发展轨迹的梳理,论述其发展过程的特点,即工业化的外在助推,工商官员的改革推进,工科大学的"内在自觉",多方力量的商议妥协。德国工科大学具备如下4个显著特征:系科设立与工业化的适切性,课程内容与工商界的紧密性,科学研究与技术研究相结合,政府、社会和学校三方互动。它为工业化培养了大批高级技术人才,拓展了德国大学模式,成为大学模式多元发展的范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林大学 工科大学 大学模式 技术研究 德国高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大学模式形成对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肖凤翔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3期224-228,共5页
大学是大学理念的实体。现代大学模式是秉承现代大学理念建立的大学的标准样式。教学与科研相统一。融大学资源与社会创造公共财富是现代大学模式形成的基本标志。它们对于促进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主要可以概括为深刻影响,主... 大学是大学理念的实体。现代大学模式是秉承现代大学理念建立的大学的标准样式。教学与科研相统一。融大学资源与社会创造公共财富是现代大学模式形成的基本标志。它们对于促进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主要可以概括为深刻影响,主要体现在:建立大学与政府的合作伙伴关系,构建集实用性、职业性和学术性于一体的民主化课程体系,确立开放性的教学和科研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大学模式的标志 高等教育发展 民主化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堡的大学思想及德国大学模式向现代化的转化 被引量:9
17
作者 穆桂斌 董靖涛 《邢台师范高专学报》 2002年第3期51-53,共3页
在洪堡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大学理想指导下 ,德国建立了被称为现代大学的柏林大学。以柏林大学为代表的研究性文理大学和工科大学促进了德意志民族的振兴 。
关键词 洪堡 大学思想 德国 大学模式 现代化 学术自由 教研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君武对德国工科大学模式的移植探微 被引量:4
18
作者 全守杰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2年第11期70-75,共6页
马君武以德国工科大学模式为样板,通过对德国科学与文化思想的接触及传播,形成了自己的办学思想并进行积极的办学实践。他认为大学要培养:养成团体的生活、为科学之研究、努力工作的技能、训练战斗本领的人才。他主张院系设置面向当地... 马君武以德国工科大学模式为样板,通过对德国科学与文化思想的接触及传播,形成了自己的办学思想并进行积极的办学实践。他认为大学要培养:养成团体的生活、为科学之研究、努力工作的技能、训练战斗本领的人才。他主张院系设置面向当地社会建设,学程安排突出实用性,添置仪器设备以培养动手能力,设立工场、林场和实验室以加强技术操作,注重科学研究并推广应用技术。研究马君武对德国工科大学模式的移植,是关注德国高等教育下多种模式的重要体现,这对深化德国高等教育对中国高教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君武 德国工科大学模式 柏林工业大学 广西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知识生产视域下的大学模式变迁 被引量:3
19
作者 蒋平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87-91,共5页
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学说由来已久,既与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密切相联,又与高校发展的内在规律休戚相关。以知识生产为视角,辨析大学模式变迁与知识生产方式转变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厘清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内在理路。国家政策导向客观... 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学说由来已久,既与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密切相联,又与高校发展的内在规律休戚相关。以知识生产为视角,辨析大学模式变迁与知识生产方式转变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厘清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内在理路。国家政策导向客观反映出近年来地方高校千校一面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成为转型发展的基本依据。而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重心在于以创新创业教育为突破,开展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本科院校 转型发展 知识生产 大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大学模式对我国研究型大学建设的启示 被引量:3
20
作者 向阳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153-154,167,共3页
19世纪德国大学模式对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形成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对我国目前研究型大学的建设具有启示作用。
关键词 德国大学模式 美国研究型大学 影响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