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59篇文章
< 1 2 9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大学治理中的政策学习:维度、机制与路径——基于对重点建设高校政策的分析
1
作者 刘世丽 张德祥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27,71,共14页
政策学习是理解中国大学治理政策变迁的一个重要视角。在对政策学习维度分析的基础上,借鉴霍尔的政策学习理论,构建“目标-工具”二维分析框架,结合使用政策文本分析方法,探讨我国大学治理中的政策学习机制与路径。研究发现,我国从重点... 政策学习是理解中国大学治理政策变迁的一个重要视角。在对政策学习维度分析的基础上,借鉴霍尔的政策学习理论,构建“目标-工具”二维分析框架,结合使用政策文本分析方法,探讨我国大学治理中的政策学习机制与路径。研究发现,我国从重点大学到“双一流”建设的政策变迁可以划分为重点大学、工程建设和“双一流”建设三个时期,政策变迁过程中主要存在内生和外生两种政策学习机制,即第一、第二序列政策学习中的改进主义学习机制和第三序列学习中的工具主义、效率主义和评估主义学习机制;政策学习路径呈现为目标牵引的单路径政策学习、主体放权的双路径政策学习和激励倡导的多路径政策学习三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治理 政策学习 政策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治理如何才是有效的——评张继明《中国大学有效治理的逻辑与实践研究》
2
作者 王洪才 《重庆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近20年来,“大学治理”话题在高等教育学界颇为流行。人们之所以将“治理”引入高等教育领域,就是希望以此来革除传统高等教育管理的弊端。然而,现实情况是,治理常常存在“失灵”现象。基于此,张继明博士在著作《中国大学有效治理的逻... 近20年来,“大学治理”话题在高等教育学界颇为流行。人们之所以将“治理”引入高等教育领域,就是希望以此来革除传统高等教育管理的弊端。然而,现实情况是,治理常常存在“失灵”现象。基于此,张继明博士在著作《中国大学有效治理的逻辑与实践研究》中探讨了“大学何以实现有效治理”这一问题。探索实施大学治理,首先缘于传统的大学管理束缚了大学的创新发展。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集中表达。推动大学去行政化改革、加快知识生产模式转换等均成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治理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传统高等教育 我国高等教育 中国大学 体制机制改革 知识生产模式 去行政化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治理视角下“纪巡财审”监督贯通协同研究
3
作者 黄雷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5-31,共7页
教育领域的腐败问题根源在于内部治理的法治化程度不高,关键在于内部监督体系的权威性不够和覆盖面不到位。高校的内部监督体系是由纪检监察监督、巡察监督、财会监督和审计监督组成,四者虽各有侧重,但目标一致、对象关联、内容相通、... 教育领域的腐败问题根源在于内部治理的法治化程度不高,关键在于内部监督体系的权威性不够和覆盖面不到位。高校的内部监督体系是由纪检监察监督、巡察监督、财会监督和审计监督组成,四者虽各有侧重,但目标一致、对象关联、内容相通、方法互补,共同承载高校管党治党的职责使命,是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然而,从监督实践角度看,当前高校的各类监督在聚焦政治属性、推进协同机制、构建能力体系等方面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文章立足大学治理的视角,以问题为导向,聚焦系统思维、监督机制、能力支撑等方面分析问题,通过目标、资源、关系、能力四个维度提出监督贯通协同的优化思路,用以丰富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治理 内部监督 纪检监察监督 巡察监督 财会监督 审计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圈理论”视域下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4
作者 何朝敏 《教育进展》 2025年第1期274-279,共6页
推动师生共同参与大学治理建设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关键一步。本文基于“三圈理论”的视角,从价值圈、能力圈和支持圈三个层面分析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现实困境,可以发现学生在参与大学治理过程中存在的价值认知偏差、实践能力不... 推动师生共同参与大学治理建设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关键一步。本文基于“三圈理论”的视角,从价值圈、能力圈和支持圈三个层面分析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现实困境,可以发现学生在参与大学治理过程中存在的价值认知偏差、实践能力不足、支持力度不够的问题,要通过营造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良好氛围、端正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动机、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增强大学治理的知识与技能、明确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范围及方式、优化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渠道,优化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耐克区”。Promoting the joint participation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governance is a key step towards achieving the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hree Circles Theory” and analyzes the practical difficulties of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n university governance from three levels: value circle, ability circle, and support circle. It can be found that students have problems with value cognition bias, insufficient practical ability, and insufficient support in the process of participating in university governance. To achieve this, we need to create a good atmosphere for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university governance, correct their motivation to participate, improve their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enhance their knowledge and skills in university governance, clarify the scope and methods of student participation in university governance, optimize the channels for student participation in university governance, and optimize the “Nike zone” for student participation in university govern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圈理论 大学治理 治理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哥伦比亚大学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模式构建与特征分析
5
作者 钱小龙 朱洙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24年第4期15-27,共13页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学生参与大学治理对于建设现代化大学尤为重要。哥伦比亚大学作为高校治理领域的先行者,在学生参与大学治理方面有着自身独特的政策先鞭和策略优势。采用扎根理论分析哥伦比亚大学学生参与治理的政...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学生参与大学治理对于建设现代化大学尤为重要。哥伦比亚大学作为高校治理领域的先行者,在学生参与大学治理方面有着自身独特的政策先鞭和策略优势。采用扎根理论分析哥伦比亚大学学生参与治理的政策文本,可以凝练出其治理模式中所贯彻的自治、民主、高效的治理理念,公平、公正、公开和规范的治理要求,多方参与、多维途径和多点支撑的参与过程,“综合+深远”的成效评价体系等一系列高校治理经验。以此为鉴,我国高校需进一步完善学生参与制度,提升学生治理的权利比重,拓宽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哥伦比亚大学 大学治理 学生参与 大学治理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赋能大学治理:价值、技术与制度的逻辑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北群 郭宇 吴立保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6-85,共10页
借助数字技术的赋能,实现大学治理体系的数字化转型既是顺应数字时代的应有之义,也是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选择。数字技术赋能的大学治理,在理论层面,需在合理选择价值取向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技术赋能实现治理目标。在实践层面,... 借助数字技术的赋能,实现大学治理体系的数字化转型既是顺应数字时代的应有之义,也是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选择。数字技术赋能的大学治理,在理论层面,需在合理选择价值取向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技术赋能实现治理目标。在实践层面,也要理解其技术机理,从制度层面规避、防范与应对数字风险,形成治理与技术双向构建的可循环模式。因此,可以从价值、技术与制度三个层面探析数字技术赋能大学治理的逻辑理路。其中,价值逻辑为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相互耦合,技术逻辑为数字技术对大学治理体系多维重构,制度逻辑为对技术与风险的动态响应。基于逻辑理路发现:当前实践过程中还存在工具理性僭越、数字技术异化与制度机制落后等实然困境,需要从深化相关理论,培养数字领导力与推进制度创新三个方面上探析数字技术赋能大学治理的优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大学治理 逻辑理路 优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赋能大学治理:多重效应与治理效能转化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海生 《重庆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36,共12页
当人工智能与大学治理相遇后,数字化不仅成为提升大学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的客观要求,还成为推进大学治理创新和制度变迁的重要途径。根据大学制度的层级结构、治理结构的复杂性程度以及治理事项的数字化程度,建构制度嵌入下人工... 当人工智能与大学治理相遇后,数字化不仅成为提升大学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的客观要求,还成为推进大学治理创新和制度变迁的重要途径。根据大学制度的层级结构、治理结构的复杂性程度以及治理事项的数字化程度,建构制度嵌入下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大学治理的解释模型,并借此模型着重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对大学治理影响的多重效应及其治理效能转化机制/过程。研究发现,在制度嵌入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共同影响下,现代大学治理随着大学制度外显性的不断加强而愈显复杂,在此渐进过程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影响力和渗透力也就愈加微弱,由此产生了人工智能技术对大学治理影响的多重效应及其治理效能的不同转化和提升机制:大学治理结构的复杂性程度越低,大学制度的层级结构越低,治理领域可数字化的程度就越高,人工智能技术对大学治理的积极效应越显著,大学具体制度得以更迭的可能性越大,也就愈容易借助“技术—制度”协同机制将中国特色现代大学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大学治理结构的复杂化程度越高,大学制度的层级结构越高,治理领域可数字化的程度越低,人工智能技术对大学治理的抑制效应越明显,其所依靠的(部分)基本制度和基础制度被替代/更迭的速度越慢,而被同化的可能性越大,也就越容易走上模仿西方大学制度建设的路径依赖。为此,一方面,要注重人工智能技术对大学治理的积极效应,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技术对于大学常规性治理、(部分)决策性治理的积极作用,通过大学具体制度和基本制度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推动现代大学制度的标准化建设和精细化发展;另一方面,要警惕人工智能技术对大学治理带来的潜在危险,充分考虑现代大学的组织特性,避免过度技术化而导致大学治理中技术应用的无限拓展和无序泛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技术 大学治理 大学制度 治理结构 教育数字化 治理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治理能力现代化:支撑要素、建设理念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1
8
作者 黄彬 《现代教育科学》 2024年第1期15-19,33,共6页
大学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大学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维度和显著标识。从大学建设与改革的整体运行逻辑上看,大学治理能力可以进一步细分为顶层设计能力、资源调配能力、行动执行能力、政策驾驭能力等关键支撑性要素。大学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需... 大学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大学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维度和显著标识。从大学建设与改革的整体运行逻辑上看,大学治理能力可以进一步细分为顶层设计能力、资源调配能力、行动执行能力、政策驾驭能力等关键支撑性要素。大学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需要遵循“人本”“系统”“精细”等基本理念和底层逻辑,着力提升治本能力、治标能力、精细化治理能力和共同体价值整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治理 治理能力现代化 支撑性要素 基本理念 底层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领哈佛大学走向现代化——埃利奥特大学治理体系改革的思想与实践
9
作者 张斌贤 刘春华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3-43,共11页
查尔斯·埃利奥特是美国19世纪著名教育家和改革家,成功引领了哈佛大学的现代化改革,在美国高等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大学治理改革是埃利奥特教育改革思想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原则是民主和自由,重视情感的作用。埃... 查尔斯·埃利奥特是美国19世纪著名教育家和改革家,成功引领了哈佛大学的现代化改革,在美国高等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大学治理改革是埃利奥特教育改革思想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原则是民主和自由,重视情感的作用。埃利奥特建立了以董事会、监事会、校长、院长(系主任)和教师为主体的大学治理体系,建立和完善了大学组织机构体系,全面推行选修制,坚持高水平办学,倡导和维护学术自由,解放了高等教育,不仅促进了哈佛大学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进程,而且对美国和世界各国大学治理体系现代化改革产生了广泛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尔斯·埃利奥特 哈佛大学 大学治理 学术自由 美国高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大学治理准则的兴起及作用
10
作者 马玉玉 王绽蕊 陈菲 《教育进展》 2024年第4期541-547,共7页
由高等教育协会组织制定和颁布的美国大学治理准则是大学治理的原则和标准,它是介于政府颁布的法律法规和大学内部自治性规则之间的中介性规则,主要以声明、指南、宣言、程序等形式呈现,在制定主体和准则性质上呈现出鲜明的特色。美国... 由高等教育协会组织制定和颁布的美国大学治理准则是大学治理的原则和标准,它是介于政府颁布的法律法规和大学内部自治性规则之间的中介性规则,主要以声明、指南、宣言、程序等形式呈现,在制定主体和准则性质上呈现出鲜明的特色。美国大学治理准则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核心内容主要包括维护大学教师学术自由的准则、推进高校内部共同治理的准则、高等教育认证准则以及规范治理主体行为的准则等,各种类型的治理准则发展速度不同步,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发展进程。美国大学治理准则在大学治理实践中不断得到认可和应用,尽管其作为一种软法有其不可避免的缺陷,但仍实实在在地对美国大学治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治理准则 高等教育协会组织 美国大学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校企科技合作对大学治理的影响与借鉴
11
作者 张炜 郑烨 《中国高校科技》 2024年第4期1-8,共8页
国内学界关于校企合作已开展了大量研究,但对美国校企科技合作及其与大学治理关系的研究还有待深入。文章基于校企科技合作的概念,从企业影响增强、政府干预增加、大学行政扩权、教师力量分化四个方面,介绍了美国校企科技合作对大学治... 国内学界关于校企合作已开展了大量研究,但对美国校企科技合作及其与大学治理关系的研究还有待深入。文章基于校企科技合作的概念,从企业影响增强、政府干预增加、大学行政扩权、教师力量分化四个方面,介绍了美国校企科技合作对大学治理的影响;从高校研发经费来源、企业研发经费结构和大学基础研究经费比重三个维度,比较分析中美两国校企科技合作的特点,强调我国校企科技合作经费的额度更大、占比更高,但基础研究有待加强,建议进一步健全制度、深化改革、分类指导和因校制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与企业 科技合作 大学治理 中国与美国 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治理体系现代化下的规章制度建设研究
12
作者 钟兰芳 魏娜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10期75-78,共4页
大学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组成部分,规范化、科学化的规章制度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和可靠保障。实现大学治理现代化目标,需坚持立德树人,进一步从各领域各层面健全规章制度体系,保障规章制度的合法性、程序性、针对性、可操... 大学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组成部分,规范化、科学化的规章制度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和可靠保障。实现大学治理现代化目标,需坚持立德树人,进一步从各领域各层面健全规章制度体系,保障规章制度的合法性、程序性、针对性、可操作性,体现稳定性与前瞻性,强化制度建设的进化机制,始终保持规章制度的先进性和适应性,发挥治理效能,持续推动大学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治理 现代化 规章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治理能力审视与关键治理者的专业化建设
13
作者 张继明 王琦娜 《山东高等教育》 2024年第3期19-26,89,90,共10页
大学要实现有效治理,走向善治,需要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两个基本维度出发,也就是要建立现代化的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但大学治理体系的大幅度结构调整并无必要,因而大学有效治理的主要着力点在于增强治理能力。从当下我国大学治理的实... 大学要实现有效治理,走向善治,需要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两个基本维度出发,也就是要建立现代化的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但大学治理体系的大幅度结构调整并无必要,因而大学有效治理的主要着力点在于增强治理能力。从当下我国大学治理的实践来看,大学治理能力即各利益相关主体的治理能力相对不足,不仅限制了治理体系的功能发挥,致使体制优势难以充分体现,更直接限制了大学的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这就亟需从大学治理多元主体的治理能力出发探讨如何提升关键治理主体的治理能力。因此,从专业化视角来提高大学治理主体尤其是关键治理主体的治理能力是我国高等教育治理走向现代化、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治理 治理能力 治理主体 治理专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审计助力大学治理现代化:逻辑必然与功能优化 被引量:3
14
作者 魏妮 司晓宏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2-182,共11页
从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独特作用的政治高度和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要求出发来谋划审计工作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实现审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理念。大学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认识和... 从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独特作用的政治高度和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要求出发来谋划审计工作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实现审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理念。大学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认识和理解审计在大学治理的逻辑必然,有助于强化审计的政治属性和政治功能,有效释放审计综合效能,提出高质量的审计结论。以审计功能优化促进大学制度和机制的健全、完善,在高质量审计助力中国特色的大学治理建设方面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审计 大学治理 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下大学治理场域的结构体系及演化逻辑探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天乐 王兴超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1-66,共6页
场域视角是观察高校治理的重要“窗口”。现有研究仅限于社会场域表层意义下的隐喻和“嫁接”,缺乏更深层级的理论结构探析和演化探究。基于场域-惯习理论,通过理论探析构建了数字经济条件下大学治理场域的结构体系,阐释了数字经济影响... 场域视角是观察高校治理的重要“窗口”。现有研究仅限于社会场域表层意义下的隐喻和“嫁接”,缺乏更深层级的理论结构探析和演化探究。基于场域-惯习理论,通过理论探析构建了数字经济条件下大学治理场域的结构体系,阐释了数字经济影响下大学发展背后场域演化的底层逻辑。研究发现,大学治理框架由创新资本场域、组织能量场域、数字场域和高层治理者能力场域等四个元场域组成。四个元场域相互有机作用,作为整体呈现出“资本供给矛盾-惯习转变-资本积累及优化配置-矛盾解决-场域演化-大学发展”的链式逻辑演化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域 大学治理 数字经济 惯习 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治理现代化内部规范谱系的权利法治生成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梦 欧阳本祺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9-57,共9页
党的二十大要求“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大学治理现代化是关键落脚点和着重发力点,而大学治理的现代化要求高校内部规范制定的法治化。大学内部治理中,高校的内部规范制定权与学生的受教育权、教师的学术自由组成了“权力—权利”... 党的二十大要求“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大学治理现代化是关键落脚点和着重发力点,而大学治理的现代化要求高校内部规范制定的法治化。大学内部治理中,高校的内部规范制定权与学生的受教育权、教师的学术自由组成了“权力—权利”的对应关系。当前高校内部规范在权力的运用上存在不断强化的倾向,在权利的保障上则存在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的双重疑问。高校内部规范制定权来源于大学的办学自主权,其与师生合法权利间是手段与目的之关系。为实现权力制约与权利保障,需以作为内部规范核心的大学章程为引领,根据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要求加快修订大学章程,稳步形成位阶有序的规范制度图谱,逐步建构内部规范的审查监督机制,推动形成高校内部法治规范谱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教育体系 高校内部规范 治理现代化 大学治理 权利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生有效参与大学治理:现实困境、逻辑释义与实践指向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晏如 魏宁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1-57,共7页
当前,我国学生在大学治理中面临“角色不清、行动不显、效果不明”等有效性不足的现实困境,其原因主要在于学生角色定位不清、学生参与机制保障不足以及学生参与目标存在视角差异。研究选取角色、行动和效果作为三个分析单元,从结构、... 当前,我国学生在大学治理中面临“角色不清、行动不显、效果不明”等有效性不足的现实困境,其原因主要在于学生角色定位不清、学生参与机制保障不足以及学生参与目标存在视角差异。研究选取角色、行动和效果作为三个分析单元,从结构、过程和功能等三个维度系统探析学生有效参与大学治理的实现逻辑。为确保学生有效参与大学治理,高校应进一步加强学生参与角色有效性,完善大学治理结构中学生角色的制度化建构;注重学生参与过程有效性,构建大学治理过程中学生行动保障机制;提升学生参与结果有效性,促进学生成长发展与影响力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治理 有效参与 角色定位 行动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移植到融合:新兴信息技术嵌入现代大学治理的行动进路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志丰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56,共7页
新兴信息技术持续驱动着大学治理模式创新。ChatGTP等新兴技术加速了信息技术嵌入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从嵌入性视角看,新兴信息技术参与现代大学治理应从浅表式移植向深层式嵌入和内嵌式嵌入推进,这是一个从“技术赋... 新兴信息技术持续驱动着大学治理模式创新。ChatGTP等新兴技术加速了信息技术嵌入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从嵌入性视角看,新兴信息技术参与现代大学治理应从浅表式移植向深层式嵌入和内嵌式嵌入推进,这是一个从“技术赋能”到“主体互动”再到“文化重塑”的演进过程。通过有机融合,新兴信息技术实现了价值转换,大学治理能力现代化获得充分支持,形成新的共同主体及其主体性,这是新兴信息技术嵌入现代大学治理的理想场景。在大学治理实践中,二者往往要经过螺旋式的冲突与耦合。在信息技术嵌入过程中,要注意防范工具主义凌驾、人本价值弱化、大学治理碎片化、新型治理权力鸿沟扩大、信息技术伦理等风险。为此,应坚持嵌入的整体性原则,将提升人的信息技术素养作为嵌入的先决条件,重视大学治理过程中的技术规制,推进信息技术嵌入的制度化建设,坚持大学治理理念的文化传承,构建二者共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大学治理 嵌入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大学治理的新动向和思考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可 杜瑞军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8-127,共10页
大学治理是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核心议题。自20世纪90年代初,为应对社会结构性变革,日本发起了旨在构建“政府-社会-高校”共治的大学治理改革。在这场改革过程中,政府在处理府学关系时逐渐强化了对大学的监管和制约;社会力量通过决... 大学治理是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核心议题。自20世纪90年代初,为应对社会结构性变革,日本发起了旨在构建“政府-社会-高校”共治的大学治理改革。在这场改革过程中,政府在处理府学关系时逐渐强化了对大学的监管和制约;社会力量通过决策咨询和审议、社会评价与监督、社会问责等方式深度参与了大学治理;面对外部主体影响力的凸显,日本大学内部权力结构的矢量呈现出自下而上到自上而下的动态变迁。纵观日本大学的治理过程,一是政府在大学治理中要发挥权变引导作用;二是社会力量在参与大学治理过程中需有序有度,发挥媒介和缓冲作用;三是大学内部行政系统和学术系统需共轭耦合,深度整合。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日本大学治理改革举措的探索与研究,对我国进行大学本土化治理提供了思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大学治理 府学关系 学术权力 多元共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