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78篇文章
< 1 2 1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学之美牵引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设计与实践
1
作者 陈峻 马乐君 +3 位作者 谢小柱 唐靓 朱道云 吴福根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8-123,共6页
针对传统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出现的学教模式陈旧、缺乏吸引力、挫败感强价值获得感低、个性化深度学习难满足等痛点问题,提出美育与数智化实验相融合的教学方案。通过“科学之美”的问题导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针对传统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出现的学教模式陈旧、缺乏吸引力、挫败感强价值获得感低、个性化深度学习难满足等痛点问题,提出美育与数智化实验相融合的教学方案。通过“科学之美”的问题导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实验原理和思想、掌握实验方法并探究实验问题;以实验操作中的“挫折教育”培养学生求真求实、敢于试错、勇于攀登的科学精神;依托数字化实验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实验教学,为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实验竞赛、大创项目数智化赋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以“时点+成长”相结合的多维度过程性考核评价,科学反映学生成长成才情况,利于教学良性循环。该模式也是对“两性一度”人才培养目标的一次实践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物理实验 实验教学 科学之美 同伴教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物理实验”军事特色实验项目设计——以弹头转动惯量测量实验为例
2
作者 欧阳建明 罗剑 +3 位作者 彭刚 欧保全 郑浩斌 罗威 《物理通报》 2025年第1期99-102,共4页
面向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的使命任务,国防科技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组建设了系列军事特色实验项目.以弹头转动惯量测量为例,介绍了军事特色实验项目的教学设计,该项目在传统转动惯量测量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并辅以炮弹专用型转... 面向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的使命任务,国防科技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组建设了系列军事特色实验项目.以弹头转动惯量测量为例,介绍了军事特色实验项目的教学设计,该项目在传统转动惯量测量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并辅以炮弹专用型转动惯量测试仪,突出实验项目的军事特色.教学设计围绕实验概述—实验原理—实验演示与讨论—实验内容与要求—自主实验—研讨与拓展等环节展开,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仪器操作与讨论、课堂研讨等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对仪器以及实验的理解,提升整体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特色实验 大学物理实验 转动惯量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匠精神视域下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改革
3
作者 石少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5年第1期005-008,共4页
工匠精神在应用技术型大学人才的培养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大学物理实验在培养工匠精神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阐述了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特点及其培养工匠精神方面的优势,分析了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中培养工匠精神方面存在的... 工匠精神在应用技术型大学人才的培养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大学物理实验在培养工匠精神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阐述了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特点及其培养工匠精神方面的优势,分析了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中培养工匠精神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的教学改革方案和途径,以期将工匠精神融入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物理实验 工匠精神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E”教学模式在“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4
作者 周云鹏 吕军 +1 位作者 林琳 王利福 《丝路视野》 2025年第1期0104-0106,共3页
“大学物理实验”是理、工、农、商、医等各类专业的基础实验课程,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和能力的重要课程之一。针对目前课程教学存在的内容缺乏吸引力、新颖性和实用性等问题,运用“5E”教学模式对课程进行改革,打造“引入”“探... “大学物理实验”是理、工、农、商、医等各类专业的基础实验课程,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和能力的重要课程之一。针对目前课程教学存在的内容缺乏吸引力、新颖性和实用性等问题,运用“5E”教学模式对课程进行改革,打造“引入”“探究”“解释”“迁移”“评价”五位一体的教学新思路。本文以“迈克耳逊干涉仪及其应用”实验为例,将“5E”教学模式应用于“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中。此外,围绕当代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润物细无声地进行思政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E”教学模式 大学物理实验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生视域下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创新性思维培养的重点与难点
5
作者 荆川 陶圣溶 +2 位作者 张伟圻 江莎 刘俊 《漫科学(科学教育)》 2025年第1期67-69,共3页
文章从学生视角出发,探讨了大学生物理实验课程在创新性培养过程中所面临的重难点。重点聚焦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其实验设计与操作技能,并培养良好的科研素养。然而,创新培养过程中存在着诸多挑战,包括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 文章从学生视角出发,探讨了大学生物理实验课程在创新性培养过程中所面临的重难点。重点聚焦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其实验设计与操作技能,并培养良好的科研素养。然而,创新培养过程中存在着诸多挑战,包括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实验资源的匮乏,以及学生之间显著的个体差异。文章深入分析这些问题,旨在为物理实验课程的创新性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思路与建议,以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物理实验 创新性思维 实验教学 探究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实践
6
作者 陈立军 《大学》 2025年第2期106-109,共4页
随着新工科教育理念的提出和实施,大学物理实验教学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和机遇。在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不仅要传授学生基础的物理知识和实验技能,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文章旨在探讨如何在新工科背景下改革大... 随着新工科教育理念的提出和实施,大学物理实验教学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和机遇。在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不仅要传授学生基础的物理知识和实验技能,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文章旨在探讨如何在新工科背景下改革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包括更新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以及完善评价体系。通过分析现有的教学模式并研究国内外相关改革实践,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旨在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大学物理实验 教学改革 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探索
7
作者 陈立军 《大学》 2025年第5期140-143,共4页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教育模式正在经历重大变革。特别是在高校物理实验教学领域,这种变革体现得尤为明显。文章探讨了在“互联网+”背景下,如何有效地进行“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首先,分析了“互联网+”对高校物理实验教...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教育模式正在经历重大变革。特别是在高校物理实验教学领域,这种变革体现得尤为明显。文章探讨了在“互联网+”背景下,如何有效地进行“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首先,分析了“互联网+”对高校物理实验教学的影响,包括教学资源共享、实验方法的创新及教学互动方式的改变。其次,提出了几种创新教学方法,如线上实验模拟、互动式教学平台和远程实验室等。最后,讨论了这些创新方法在提升学生实验技能和理论知识理解方面的效果。为“互联网+”时代的高校物理实验教学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大学物理实验 教学创新 实验模拟 远程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OBE理念下大学物理实验军政特色教学研究
8
作者 张芸 张君 刘玉丽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5年第3期81-83,共3页
基于OBE理念,立足“立德树人、为战育人”,培养军政兼优、指技融合的高素质初级指挥人才的目标,开展了大学物理实验军政特色教学研究。通过挖掘多元军政特色素材,多方位贴近未来需求;巧用各种融入方式,多角度丰富教学过程;建立评价机制... 基于OBE理念,立足“立德树人、为战育人”,培养军政兼优、指技融合的高素质初级指挥人才的目标,开展了大学物理实验军政特色教学研究。通过挖掘多元军政特色素材,多方位贴近未来需求;巧用各种融入方式,多角度丰富教学过程;建立评价机制,多途径保障持续改进等措施开展教学改革,为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物理实验 OBE 军事应用 课程思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队院校基于智慧校园网的大学物理实验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9
作者 程德胜 史博 +2 位作者 浦文婧 黄玲玲 陶鹏宇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5年第5期90-93,共4页
新的作战模式对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军队院校作为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而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学习是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环节,具有无法替代的地位和... 新的作战模式对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军队院校作为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而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学习是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环节,具有无法替代的地位和作用。针对信息化教学改革大背景下军队院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智慧校园网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该模式既能解决军队院校学员无法自由接入互联网学习的难题,又能发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优势,使课程能够扎实打牢学员的科学文化基础和实验操作技能,培养科学严谨、活跃创新、理论联系实际和适应科技发展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校园网 大学物理实验 混合式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智能理论视域下的大学物理实验个性化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
10
作者 樊英杰 《物理通报》 2025年第1期116-119,共4页
以大学物理实验为例,按照新版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重建多目标、分层式的课程教学体系和评价标准,为实现教学内容的高阶性、教学模式的创新性、教学评价的挑战性提供技术支持.通过实践数据对比,重建的课程教学体系,不仅提高了学习效能和学... 以大学物理实验为例,按照新版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重建多目标、分层式的课程教学体系和评价标准,为实现教学内容的高阶性、教学模式的创新性、教学评价的挑战性提供技术支持.通过实践数据对比,重建的课程教学体系,不仅提高了学习效能和学习效度,而且对专业课程学习和个人发展都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智能理论 大学物理实验 个性化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全英文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建设与实践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伦 张雷 唐军 《物理与工程》 2024年第2期66-72,共7页
针对国家三部委提出的“推进来华留学生英语授课示范课程建设,全面提升来华学历学位留学教育质量”的要求,结合近年来中国矿业大学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开设的“全英文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建设情况,探讨了实验绪论课程安... 针对国家三部委提出的“推进来华留学生英语授课示范课程建设,全面提升来华学历学位留学教育质量”的要求,结合近年来中国矿业大学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开设的“全英文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建设情况,探讨了实验绪论课程安排、实验项目的配置与调整、实验教学实施方式、学生管理及其课程成绩评定等关键环节的处理,并介绍了教材建设以及自主学习系统的开发建设情况。利用问卷调查对近年来的教学效果进行了分析评估,结果显示,学生总体对课程较为满意。希望本文的探讨能够为“全英文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英文 大学物理实验 课程安排与管理 教学资源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向富 郑兴荣 +1 位作者 曹鹏飞 朱晓禄 《物理与工程》 2024年第3期42-48,共7页
针对我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存在实验项目偏少、预习效果不佳、实操时间不足、育人意识不强、“两性一度”亟待加强等问题,我们采取了如下教学改革措施:践行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的OBE教学理念,购置了大学物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依... 针对我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存在实验项目偏少、预习效果不佳、实操时间不足、育人意识不强、“两性一度”亟待加强等问题,我们采取了如下教学改革措施:践行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的OBE教学理念,购置了大学物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依托超星学习通平台建设了大学物理实验在线课程。经过历时三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如下改革成效:学生的学习素材更加丰富,学习主动性明显提升,学习成绩的评定更加客观公正和多样化,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断加强,道德素质和进取精神显著提升,实验设备的损坏率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物理实验 OBE教学理念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创新”教学模式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丁昌江 宋智青 +1 位作者 王景峰 陈浩 《科技风》 2024年第14期136-138,共3页
“大学物理实验”是理工科学生进入大学后最先接触的公共基础课程之一,是系统接受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等实践动手能力训练的开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本文结合教学现状,从课程为本和创新导向两个方面入手,对“大学物... “大学物理实验”是理工科学生进入大学后最先接触的公共基础课程之一,是系统接受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等实践动手能力训练的开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本文结合教学现状,从课程为本和创新导向两个方面入手,对“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形成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经过教学实践,提高了教学效果,取得了一系列较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物理实验 课程为本 创新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栋 《大学物理实验》 2024年第4期135-138,共4页
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要从量的增长走向质的飞跃,需要从课程思政建设的趋势、规律、方法三个维度层层展开,形成纲举目张、有机嵌套的教育教学体系。特别在大学物理实验这一自然科学基础课程,要求教育者在审时度势中精准把握这一课程思政... 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要从量的增长走向质的飞跃,需要从课程思政建设的趋势、规律、方法三个维度层层展开,形成纲举目张、有机嵌套的教育教学体系。特别在大学物理实验这一自然科学基础课程,要求教育者在审时度势中精准把握这一课程思政建设的历史背景和现实矛盾,在明道致理中通过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促进“盐水交融”,在技术优化中不断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能力与水平,从而促进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思政长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物理实验 课程思政 趋势 规律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通识教育探究——以“拉伸法测定弹性材料的杨氏模量”为例
15
作者 张晓磊 张钰伊 +1 位作者 尹亚玲 陈丽清 《物理与工程》 2024年第2期87-91,97,共6页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是理工科学生较早接触的实验操作类课程,涵盖了力学、热学、电学、磁学、光学等多个分支领域。华东师范大学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团队在实验教学中坚持将学科知识和通识元素有机融合,将综合育人的理念贯穿始终。本文以...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是理工科学生较早接触的实验操作类课程,涵盖了力学、热学、电学、磁学、光学等多个分支领域。华东师范大学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团队在实验教学中坚持将学科知识和通识元素有机融合,将综合育人的理念贯穿始终。本文以“拉伸法测定弹性材料的杨氏模量”为例,从“实验背景、目标要点、通识融入、案例挖掘”入手,探讨如何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实施通识教育,以期兼顾“授业解惑和传道育人”,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初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物理实验 通识教育 杨氏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
16
作者 贺艺华 唐贵平 +1 位作者 邓小清 窦柳明 《实验教学与仪器》 2024年第8期117-119,共3页
结合当前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不足,通过在教学内容上增设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鼓励参加物理实验竞赛,全方位融入课程思政和多元化课程考核5个方面进行改革,提升实验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实践... 结合当前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不足,通过在教学内容上增设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鼓励参加物理实验竞赛,全方位融入课程思政和多元化课程考核5个方面进行改革,提升实验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也为其他实验课程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人才 大学物理实验 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 物理实验竞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物理实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以湖南科技大学为例
17
作者 陈芳 柴一峰 +2 位作者 胡睿佳 葛青霞 丰元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5期48-53,共6页
“大学物理实验”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新工科教育中培养学生科学实验素养的一门重要课程。针对传统“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建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开展线上预习、应用多种教学技术、改进教... “大学物理实验”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新工科教育中培养学生科学实验素养的一门重要课程。针对传统“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建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开展线上预习、应用多种教学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注重实验过程考核等方式进行教学改革,创建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物理实验 线上线下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物理实验模块化教学改革
18
作者 程君妮 王国章 +2 位作者 万增利 韩宝东 尚敏娟 《榆林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95-98,共4页
传统大学物理实验是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根据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实验课程应该是抽象知识的具体化和实际化,是对理论知识的延伸,即与理论课紧密相连。针对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特点,分析了高校对物理实验不同的课程设置,并结合当... 传统大学物理实验是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根据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实验课程应该是抽象知识的具体化和实际化,是对理论知识的延伸,即与理论课紧密相连。针对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特点,分析了高校对物理实验不同的课程设置,并结合当前榆林学院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实验课程设置与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物理实验模块化教学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物理实验 模块化 课程设置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19
作者 裴萍 彭敏 王亚辉 《职业教育(汉斯)》 2024年第5期1398-1403,共6页
本文综合分析了现有教学体系的不足,并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改革措施,旨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改革的核心内容包括课程体系的模块化、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以及评价机制的全面化。通过四年的实践,这些措施显著提高了... 本文综合分析了现有教学体系的不足,并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改革措施,旨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改革的核心内容包括课程体系的模块化、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以及评价机制的全面化。通过四年的实践,这些措施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及格率和学习动机,增强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方法也得到了同步提升。强调了持续更新课程内容、加强师资培训、深化评价体系改革的重要性,以确保教学改革能够持续适应新时代教育的需求,并为培养符合未来工程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提供坚实的基础。This study comprehensively analyzes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existing teaching system and proposes a series of innovative reform measures aimed at enhancing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ies, scientific inquiry spirit, and innovative thinking. The core content of the reform includes the modularization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diversification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comprehensiveness of the evaluation mechanism. Through four years of practice, these measures hav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students’ pass rates and motivation to learn and have strengthened students’ experimental skills and innovative capabilities.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and teaching methods has also been improved synchronously. This study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continuously updating the curriculum content, strengthening teacher training, and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the evaluation system to ensure that the teaching reform can continue to adapt to the needs of new-era education and provide a solid foundation for cultivating high-quality talents that meet the future engineering nee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物理实验 教学改革 新工科 模块化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