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时滞过程自整定PID及其在定量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
作者 汤伟 施颂椒 王孟效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59-562,共4页
针对纸张定量控制的难点 ,提出了一种能用于大时滞过程的自整定 PID/PI控制算法 .通过改进型继电反馈频域响应辨识方法获得实际过程 Nyquist曲线与 S平面负实轴和虚轴交点处等幅振荡的幅值和频率 ,给定幅值裕度和相角裕度鲁棒性能指标 ... 针对纸张定量控制的难点 ,提出了一种能用于大时滞过程的自整定 PID/PI控制算法 .通过改进型继电反馈频域响应辨识方法获得实际过程 Nyquist曲线与 S平面负实轴和虚轴交点处等幅振荡的幅值和频率 ,给定幅值裕度和相角裕度鲁棒性能指标 ,确定自整定 PID/PI控制器参数 .此算法具有参数整定简单 ,对实际过程模型的依赖性小 ,鲁棒性强及易于实现等优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张定量 鲁棒性 长网造纸机 大时滞过程 自整定 PID 定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时滞过程双自由度自整定内模控制 被引量:8
2
作者 汤伟 施颂椒 王孟效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93-498,共6页
借助双控制器设计技术和继电反馈辨识方法 ,提出了一种双自由度自整定内模控制器 (自整定 TDF- IMC) .通过改进的继电反馈辨识方法获得被控对象模型参数 ,根据所得模型分别设计设定值跟踪 IMC和干扰衰减 IMC,并给出 TDF- IMC滤波时间常... 借助双控制器设计技术和继电反馈辨识方法 ,提出了一种双自由度自整定内模控制器 (自整定 TDF- IMC) .通过改进的继电反馈辨识方法获得被控对象模型参数 ,根据所得模型分别设计设定值跟踪 IMC和干扰衰减 IMC,并给出 TDF- IMC滤波时间常数的自整定规则 .给出的自整定TDF- IMC不但提高了传统 IMC的控制性能和鲁棒性 ,而且控制器设计同传统 IMC类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模控制 双自由度 继电器反馈辨识 大时滞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预测的大时滞过程的控制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吴裕高 朱学峰 史步海 《控制工程》 CSCD 2007年第3期278-280,289,共4页
针对传统PID控制对大时滞过程控制效果不佳的情况,采用基于GM(1,1)灰色模型对被控对象系统行为进行预测,并用等维新息、提高原始数据列的光滑度和改变初始条件三者结合的方法对该模型进行改进,得到一个改进的GM(1,1)模型。同时以GM(1,1... 针对传统PID控制对大时滞过程控制效果不佳的情况,采用基于GM(1,1)灰色模型对被控对象系统行为进行预测,并用等维新息、提高原始数据列的光滑度和改变初始条件三者结合的方法对该模型进行改进,得到一个改进的GM(1,1)模型。同时以GM(1,1)模型的发展系数a作为决定预测步长的依据,将其与传统PID结合,组成灰色预测控制系统对大时滞过程进行控制。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PID控制相比,该方法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鲁棒性,控制性能也得到了较明显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预测 GM(1 1)模型 大时滞过程 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时滞过程控制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64
4
作者 宋云霞 朱学峰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9-15,共7页
论述了时滞系统的各种控制方法的原理和优缺点 ,从最早的Smith预估控制到新近发展的各种智能控制技术以及它们的融合 ,指出时滞系统的控制仍然是控制领域中的研究热点 ,特别是基于无参数模型的时滞过程控制的研究更是方兴未艾。可以认... 论述了时滞系统的各种控制方法的原理和优缺点 ,从最早的Smith预估控制到新近发展的各种智能控制技术以及它们的融合 ,指出时滞系统的控制仍然是控制领域中的研究热点 ,特别是基于无参数模型的时滞过程控制的研究更是方兴未艾。可以认为 ,智能控制技术和传统的滞后控制方法的结合对时滞过程的控制是有效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 SMITH预估控制 智能控制 大时滞过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大时滞过程的内模预测控制 被引量:11
5
作者 鲁照权 韩江洪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5,共5页
基于内模预测控制结构 ,讨论了一类大时滞过程内模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与步骤。通过对 2种常用过程模型的实例设计与仿真 ,研究了各参数不匹配时系统的动态特性 ,给出了如何合理调整可实现因子参数的方法 ,使模型失配时 ,系统具有满意的... 基于内模预测控制结构 ,讨论了一类大时滞过程内模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与步骤。通过对 2种常用过程模型的实例设计与仿真 ,研究了各参数不匹配时系统的动态特性 ,给出了如何合理调整可实现因子参数的方法 ,使模型失配时 ,系统具有满意的动态特性。仿真研究表明 ,大时滞过程的内模控制具有一定的鲁棒性 ,且结构简单、易于设计与调试 ,从而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时滞过程 内模预测控制 仿真 动态特性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算法的大时滞过程双自由度内模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2
6
作者 汤伟 袁志敏 党世红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3-48,共6页
借助双控制器设计技术和粒子群优化(PSO)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PSO算法的双自由度内模控制方法,即PSO-TDF-IMC,并用于对大时滞工业过程的控制。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以时间乘误差绝对值积分(ITAE)为目标函数,运用PSO算法,优化整定IMC滤波... 借助双控制器设计技术和粒子群优化(PSO)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PSO算法的双自由度内模控制方法,即PSO-TDF-IMC,并用于对大时滞工业过程的控制。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以时间乘误差绝对值积分(ITAE)为目标函数,运用PSO算法,优化整定IMC滤波器时间常数。MATLAB仿真结果表明,PSO-TDF-IMC具有算法简单、搜索速度快、效率高等优点,可明显提高双自由度内模控制系统的设定值跟踪性能和鲁棒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时滞过程 双自由度IMC PSO算法 滤波器间常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模控制的PID控制器在大时滞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陶睿 肖术骏 +1 位作者 王秀 朱学峰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09年第8期8-10,共3页
基于内模控制的PID控制器,只有一个可调参数,且该参数直接与系统的闭环响应速度和回路的鲁棒性有关,克服了常规PID控制参数整定复杂的缺点,易于为工程技术人员所掌握。城市供水出水浊度过程是一个大惯性、大时滞、非线性、时变以及随机... 基于内模控制的PID控制器,只有一个可调参数,且该参数直接与系统的闭环响应速度和回路的鲁棒性有关,克服了常规PID控制参数整定复杂的缺点,易于为工程技术人员所掌握。城市供水出水浊度过程是一个大惯性、大时滞、非线性、时变以及随机干扰多的难控对象。而把IMC-PID控制器应用在该对象上,仿真结果表明可以取得较理想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浊度控制 大时滞过程 内模控制 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自衡大时滞过程Sm ith预估鲁棒控制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晋 李平 杨智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90-493,共4页
以不确定的无自衡大时滞过程为研究对象 ,对常规的 Smith预估控制系统进行变形 ,由模型不确定性得到一个时滞相对小的广义被控对象 ,通过对该时滞相对小的广义被控对象设计控制器来实现对无自衡大时滞过程的鲁棒性控制 .理论分析和仿真... 以不确定的无自衡大时滞过程为研究对象 ,对常规的 Smith预估控制系统进行变形 ,由模型不确定性得到一个时滞相对小的广义被控对象 ,通过对该时滞相对小的广义被控对象设计控制器来实现对无自衡大时滞过程的鲁棒性控制 .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 ,这种新型控制方法不仅能消除大时滞带来的不良影响 ,且鲁棒性强 ,能够有效抑制干扰和模型不确定性 .对无自衡大时滞过程的有效控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自衡大时滞过程 SMITH预估器 模型不确定性 鲁棒控制 广义被控对象 SMITH预估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修正Smith算法控制大时滞过程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刘桂香 陈菊 +1 位作者 朱学峰 谢宇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08年第10期12-14,18,共4页
传统的Smith预估器的控制效果严重依赖于被控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对于缺乏精确数学模型且参数时变的大时滞过程,常规的Smith预估控制器就很难获得令人满意的控制效果。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自适应修正Smith算法,并将其应用于恒温箱的大... 传统的Smith预估器的控制效果严重依赖于被控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对于缺乏精确数学模型且参数时变的大时滞过程,常规的Smith预估控制器就很难获得令人满意的控制效果。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自适应修正Smith算法,并将其应用于恒温箱的大时滞恒温过程控制的仿真中,使控制品质得到改善,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时滞过程 SMITH预估器 自适应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不稳定大时滞过程的二自由度IMC-PID控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华 杨龙飞 《电气传动》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9-42,60,共5页
针对一类不稳定大时滞过程,提出一种二自由度IMC-PID串级控制设计方法。系统内环按照IMC原理设计为经典反馈控制结构,主要用于实现不稳定对象的镇定和快速消除系统的主扰动;系统外环设计为二自由度内模控制结构,使系统设定值响应同干扰... 针对一类不稳定大时滞过程,提出一种二自由度IMC-PID串级控制设计方法。系统内环按照IMC原理设计为经典反馈控制结构,主要用于实现不稳定对象的镇定和快速消除系统的主扰动;系统外环设计为二自由度内模控制结构,使系统设定值响应同干扰响应分离,得以分别设计控制器。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给出的控制策略能够有效地解决一类开环不稳定大时滞过程的内模控制应用问题,并且使系统同时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大时滞过程 二自由度内模控制 PID控制 串级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时滞过程中的智能复合控制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辉利 孙杰 《广东化工》 CAS 2005年第4期48-50,共3页
针对复杂工业过程中通常存在的大时滞现象,本文介绍了几种智能复合控制方法,并对其应用进行举例说明。
关键词 控制方法 大时滞过程 应用 复合 智能 复杂工业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型灰色预测大时滞过程的自适应PID控制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江荣 《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 2012年第2期44-47,共4页
针对传统PID控制对大时滞控制效果不佳的情况,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灰色预测模型的自适应PID控制系统。采用等维新信息、改变初始条件和精指数拟合法对G(1,1)模型进行改进,将改进后的G(1,1)模型与传统PID结合,组成灰色预测控制系统。用预测... 针对传统PID控制对大时滞控制效果不佳的情况,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灰色预测模型的自适应PID控制系统。采用等维新信息、改变初始条件和精指数拟合法对G(1,1)模型进行改进,将改进后的G(1,1)模型与传统PID结合,组成灰色预测控制系统。用预测结果代替被控对象测量值,克服了大时滞系统控制效果不能及时反馈的不足,并在控制运算中,沿二次型性能指标的负梯度方向对加权系数进行在线修改,实现了自适应PID的优化控制。仿真结果表明了该预测控制算法的响应速度快、鲁棒性强,有较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预测 大时滞过程 PID控制 自适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时滞过程的增益自适应内模控制算法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华 胡元春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06年第6期12-14,共3页
针对大时滞、慢时变对象稳态增益改变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提出一种具有三级低通滤波的增益自适应内模控制算法。通过自适应辨识机构识别和计算被控对象稳态增益,自动整定控制器和对象模型增益,使大时滞系统在增益变化较大且模型参数失配... 针对大时滞、慢时变对象稳态增益改变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提出一种具有三级低通滤波的增益自适应内模控制算法。通过自适应辨识机构识别和计算被控对象稳态增益,自动整定控制器和对象模型增益,使大时滞系统在增益变化较大且模型参数失配的情况下,仍具有良好的跟踪性和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增益自适应算法投入后,能有效地克服大增益变化对系统控制性能的影响,明显改善系统的控制品质,证明了该控制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时滞过程 增益自适应 内模控制 三级低通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SO大时滞过程双模糊控制器研究
14
作者 刘骏跃 《西安科技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48-450,共3页
对SISO大时滞对象,提出用双模糊控制器方案,即用跟踪模糊控制器和扰动模糊控制器实现控制。它使设定值响应与扰动响应分离,从而可同时获得良好的设定值跟踪响应和抗扰动响应。本文控制方案对对象模型不敏感,适应性强,鲁棒性好。仿真结... 对SISO大时滞对象,提出用双模糊控制器方案,即用跟踪模糊控制器和扰动模糊控制器实现控制。它使设定值响应与扰动响应分离,从而可同时获得良好的设定值跟踪响应和抗扰动响应。本文控制方案对对象模型不敏感,适应性强,鲁棒性好。仿真结果表明了本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模糊控制器 SISO大时滞过程 跟踪模糊控制器 扰动模糊控制器 设定值响应 扰动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模型自适应控制器控制大时滞过程的研究
15
作者 甘宏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65-67,共3页
大时滞过程广泛存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众所周知,大时滞过程的控制是过程控制中的难题。对此,对大时滞过程应用无模型自适应控制器(Model Free Adaptive Controller,MFA)进行控制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MFA对大时滞过程具有良好的输出... 大时滞过程广泛存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众所周知,大时滞过程的控制是过程控制中的难题。对此,对大时滞过程应用无模型自适应控制器(Model Free Adaptive Controller,MFA)进行控制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MFA对大时滞过程具有良好的输出跟踪性能,有很强的自适应能力和鲁棒性,与传统的PID控制器相比,有着明显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模型自适应控制器 大时滞过程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时滞过程的改进单神经元-Smith控制器及其仿真 被引量:2
16
作者 吕玮 朱学峰 《计算技术与自动化》 2007年第4期30-33,共4页
提出一种变结构单神经元-Smith预估控制器方案,用于大时滞过程控制。仿真结果表明,单神经元Smith预估控制能够充分利用神经元自学习、自适应的能力以及Smith预估补偿控制的优点,使系统的控制品质提高,而且具有更强的鲁棒性和自适应性。
关键词 单神经元控制器 大时滞过程 Smith顸估器 变结构 增益自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时滞过程的M-FPID控制系统仿真研究
17
作者 刘海舰 杨世凤 薛薇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69-72,共4页
提出一种基于模态分析的模糊PID控制器(即M-FPID).通过对偏差、偏差变化率、二阶偏差变化率等组成的特性空间的分析,针对大时滞过程提出了一套控制模态集,对大时滞过程进行M-FPID控制,并对该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M-FPI... 提出一种基于模态分析的模糊PID控制器(即M-FPID).通过对偏差、偏差变化率、二阶偏差变化率等组成的特性空间的分析,针对大时滞过程提出了一套控制模态集,对大时滞过程进行M-FPID控制,并对该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M-FPID控制对大时滞过程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时滞过程 M-FPID 特征空间 控制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时滞过程Smith预估鲁棒H_∞控制器的设计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晋 杨智 《甘肃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9-63,共5页
以不确定大时滞过程为研究对象 ,对常规的 Smith预估控制系统进行变形 ,然后用灵敏度最小原则设计 H∞ 控制器 ,实现了对不确定大时滞过程的鲁棒性控制 .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 ,这种新型控制方法能消除大时滞带来的不良影响 ,且鲁棒性... 以不确定大时滞过程为研究对象 ,对常规的 Smith预估控制系统进行变形 ,然后用灵敏度最小原则设计 H∞ 控制器 ,实现了对不确定大时滞过程的鲁棒性控制 .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 ,这种新型控制方法能消除大时滞带来的不良影响 ,且鲁棒性强 ,能够有效抑制干扰和模型不确定性 ,只用一个可调参数就能有效协调系统的鲁棒性能和标称性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时滞过程 模型不确定性 SMITH预估器 H∞鲁棒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纯滞后过程的多模式智能控制及仿真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玉梅 谭飞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09年第4期3-5,20,共4页
通过简要分析常规控制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偏差特征信息的多模式智能PID控制算法,具有加速控制、减速控制、稳态控制三种控制模式。算法用比例加速控制来解决系统暂态响应的快速性的要求、用微分减速控制来解决系统暂态响应的平稳性... 通过简要分析常规控制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偏差特征信息的多模式智能PID控制算法,具有加速控制、减速控制、稳态控制三种控制模式。算法用比例加速控制来解决系统暂态响应的快速性的要求、用微分减速控制来解决系统暂态响应的平稳性要求、用稳态激励控制解决系统稳态的准确性要求。把此算法应用于大时滞过程用MATLAB进行了仿真,与多种大时滞控制算法作比较,仿真证明了此控制算法的优良性能。该算法结构简单,通用性强,使用调整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时滞过程 多模式控制 智能控制 PID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时滞控制系统的控制策略分析
20
作者 孙秀桂 陆绮荣 赵政春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4-7,共4页
本文研究了两类用于大时滞系统控制的方法,即包括PID控制、Smith预估控制和自适应控制方法在内的经典控制方法和包括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和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在内的智能控制方法,分析了各种控制方法的优点及存在的局限性。
关键词 大时滞过程 PID控制 SMITH预估器 自适应控制 模糊控制 神经网络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