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3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象无形:讲好中国故事的策略优选探究
1
作者 刘勇 周依霖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第8期65-68,共4页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对外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是不断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2020年,云南野象北迁事件引起全球关注。文章旨...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对外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是不断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2020年,云南野象北迁事件引起全球关注。文章旨在通过这次国际传播的案例挖掘出其成功的关键因素,为以后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一种可借鉴的方式。文章利用python爬取CGTN2020年3月至2021年11月关于云南野象北迁的报道,排除不相关的报道后,共搜集到123篇报道。从叙事学的视角对搜集到的文本进行叙事分析,发现CGTN的报道生动地体现了老子“大象无形”的美学理念。具体来说,在事件发起层面,CGTN强调了事件的偶发性,能够实现价值观传播的有意化无意;在内容建构层面,CGTN采用顺序叙事和纯客观叙事的视角,能够还原事件原貌,具有自然、无雕琢的传播效果;在修辞层面,CGTN采用隐喻的手法,建构了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叙事。“大象无形”哲学作为一种理论资源能为我们今天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不竭的动力。文章研究认为“大象无形”对于讲好中国故事而言可以超越个案进一步延伸开,其有意化无意,追求自然,无雕琢的价值理念和技巧能科学运用到未来的国际传播工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象无形 中国故事 国际传播 云南野象北迁 传受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推物理 大象无形——关于李政道先生的记忆和追思
2
作者 孙伟林 《民主与科学》 2024年第5期64-69,共6页
我曾多次采访李政道先生。在我的印象中,他永远是思路敏捷,既和蔼可亲又活力四射。1996年11月在李政道先生70寿辰的聚会上,他用四句话形象地表述他对基础科学、科技应用、科技产品三者关系的见解:“基础科学清如水,应用科学生游鱼,产品... 我曾多次采访李政道先生。在我的印象中,他永远是思路敏捷,既和蔼可亲又活力四射。1996年11月在李政道先生70寿辰的聚会上,他用四句话形象地表述他对基础科学、科技应用、科技产品三者关系的见解:“基础科学清如水,应用科学生游鱼,产品科学鱼市场,三者不可缺其一。”1997年初,我由科技日报调入九三学社中央宣传部并兼任民主与科学杂志社主编,李政道先生这年11月回国时,手书这四句话题赠《民主与科学》,表达了他对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以及对《民主与科学》的深切期望和嘱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政道 杂志社主编 基础科学 民主与科学 科技日报 大象无形 科技事业 应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对城市规划的启示 被引量:6
3
作者 吴硕贤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6-147,共2页
老子的《道德经》言:"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关于"大音希声",魏晋玄学家王弼注释道:"听之不闻名曰希,不可得闻之音也。有声则有分,有分则不宫而商矣。分则不能统众,故有声者非大音也。"关于"大象无形",王... 老子的《道德经》言:"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关于"大音希声",魏晋玄学家王弼注释道:"听之不闻名曰希,不可得闻之音也。有声则有分,有分则不宫而商矣。分则不能统众,故有声者非大音也。"关于"大象无形",王弼注释道:"有形则有分","故象而形者非大象"。我认为王弼的注释是十分正确的,《道德经》中的"大音希声",即指无声,指音乐中的停顿,指静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 魏晋玄学 户外空间 心画 生态绿地 城市地下水 图底关系 寒江独钓图 《琵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象无形 香港现代建筑个案研究之中环街市 被引量:3
4
作者 顾大庆 柏庭卫 胡佩玲 《时代建筑》 2015年第3期128-136,共9页
建成于1939年的中环街市是香港最早的现代建筑之一,近年来成为建筑保育的焦点,其中备受争论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判断它的设计价值,中环街市个案研究即在此背景下展开。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一系列的图面作业来揭示建筑在场地、功能、空间、... 建成于1939年的中环街市是香港最早的现代建筑之一,近年来成为建筑保育的焦点,其中备受争论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判断它的设计价值,中环街市个案研究即在此背景下展开。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一系列的图面作业来揭示建筑在场地、功能、空间、结构、建造等方面的设计特色。而"大象无形"是作者对中环街市设计价值的总体概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象无形 中环街市:现代建筑 案例研究 建筑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大象无形”看老子文学批评思想中的道家精神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子芯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52-55,共4页
作为道家思想核心范畴的"道",具有三重意义:一是作为宇宙万物本体的"道";二是表征世界万物生成规律的"道";三是审美意义上的"道"。老子的"大象无形"体现了道的这三种精神,并从哲学... 作为道家思想核心范畴的"道",具有三重意义:一是作为宇宙万物本体的"道";二是表征世界万物生成规律的"道";三是审美意义上的"道"。老子的"大象无形"体现了道的这三种精神,并从哲学、美学的层面揭示了文学艺术的审美特征和审美境界应是一种与道相通的虚实相成、超越形迹之美的大美境界。老子的这些文学批评理念对后世文学批评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大象无形 虚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象无形 大音希声
6
作者 王琥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2003年第1期61-63,共3页
说起来我和东北画家们还能“套个瓷”,我与鲁迅美院的朋友一直有些工作联系。十几年前,许客初先生曾委托冯健亲先生(南艺院长,当时是我的硕士生导师)与我,共同跟几位才华横溢的鲁美油画系毕业生一道切磋过漆工艺技巧。他们如今都成了在... 说起来我和东北画家们还能“套个瓷”,我与鲁迅美院的朋友一直有些工作联系。十几年前,许客初先生曾委托冯健亲先生(南艺院长,当时是我的硕士生导师)与我,共同跟几位才华横溢的鲁美油画系毕业生一道切磋过漆工艺技巧。他们如今都成了在漆画圈颇有名气的画家。因此,我以为只有沈阳才有漆画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象无形 漆画 中国漆 画家 中国艺术 艺术创作 东北三省 艺术作品 漆艺 希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大象无形”的观点解析至上主义绘画图式
7
作者 陈晶晶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2010年第2期82-83,共2页
绘画是一种视觉艺术,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语言。文章用"大象无形"的观点来解析"至上主义"较为单纯的绘画图式。"大象无形"可以理解为:世界上最伟大恢宏、崇高壮丽的气派和境界,往往并不拘泥于一定的... 绘画是一种视觉艺术,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语言。文章用"大象无形"的观点来解析"至上主义"较为单纯的绘画图式。"大象无形"可以理解为:世界上最伟大恢宏、崇高壮丽的气派和境界,往往并不拘泥于一定的事物和格局,而表现出气象万千的面貌和场景。所谓至上主义,就是在绘画中纯粹感情或感觉至高无上的意思。至上主义的图式仅仅是一些简单的几何形体,色彩单纯,但却给观者无限想象的空间。"大象无形"与"至上主义"两者均以人的情感和感受为出发点,两者都以简约而不简单的形式反映丰富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象无形 至上主义 感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美无言,妙道自然——老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美学释义简述
8
作者 应小敏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2年第4期81-84,共4页
关键词 老子 "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 美学 "道" "大音" "大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寻“大象无形”的美学理想——关于钱钟书的文学理论发现
9
作者 殷国明 《嘉应大学学报》 2000年第1期41-47,共7页
“大象无形”中西文艺理论在各自的发展和彼此的交流中缩小了隔阂与距离。钱钟书在学习、融会古今中外文艺理论和自身深厚的作品鉴赏的基础上 ,更把中西文艺理论中的“通感”和“契合”等命题推向新的更高的境界 ,作出了更科学、更明晰。
关键词 钱钟书 "大象无形"文艺理论 通感 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象无形 大美无言——何仁诰“写意宇宙”系列作品解读
10
作者 黄丹麾 《南腔北调》 2023年第11期17-27,共11页
何仁诰先生的巨幅油画以及综合材料作品,使我深受震撼,其作品无论是思想内涵还是艺术技巧都给人以无限仰慕与感佩之情,通过与之开诚布公地对话和交流,笔者对其艺术图像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下面笔者将从其艺术作品的思想观念、美学图式... 何仁诰先生的巨幅油画以及综合材料作品,使我深受震撼,其作品无论是思想内涵还是艺术技巧都给人以无限仰慕与感佩之情,通过与之开诚布公地对话和交流,笔者对其艺术图像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下面笔者将从其艺术作品的思想观念、美学图式、艺术语言三大方面予以全方位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品解读 艺术图像 艺术作品 大象无形 艺术技巧 思想观念 无言 全方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象无形:评杨晓阳的“大写意”
11
作者 曹意强 《中国书画》 2017年第1期104-111,共8页
创新是艺术最可贵的品质,杨晓阳的“大写意”理论与实践是朝此方向的尝试。在中国艺术的脉络中,“写意”一词随时代与语境而变,有着丰富的内涵,这些含义的共通之处即在于对形似的超越。实际上,不独中国艺术,在世界艺术史中极少有哪种文... 创新是艺术最可贵的品质,杨晓阳的“大写意”理论与实践是朝此方向的尝试。在中国艺术的脉络中,“写意”一词随时代与语境而变,有着丰富的内涵,这些含义的共通之处即在于对形似的超越。实际上,不独中国艺术,在世界艺术史中极少有哪种文化、哪个时代的艺术仅仅以外观的逼肖作为终极目标,而都在某种程度上追求所谓的“象外之致”,不论其归旨指向宗教的神性、自然的真谛,还是自我内心的抽象意趣。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时,当康有为在欧洲观看到拉斐尔的画作之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写意 杨晓阳 大象无形 拉斐尔 世界艺术 象外 艺术语言 中西艺术 笔墨语言 理论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象无形
12
作者 许晓平 《新东方》 2003年第7期54-55,共2页
两画家比画。一日,一画家邀请另一画家上家里看画。拉开画帘,画的鲜花活灵活现突显出来,画室瞬间觉得春意盎然,引来窗外蜜蜂采蜜。可见画家手法之高明,足以乱真,连蜜蜂也给瞒了。隔日,另一画家邀请画鲜花的画家来家赏画。画家把客人带... 两画家比画。一日,一画家邀请另一画家上家里看画。拉开画帘,画的鲜花活灵活现突显出来,画室瞬间觉得春意盎然,引来窗外蜜蜂采蜜。可见画家手法之高明,足以乱真,连蜜蜂也给瞒了。隔日,另一画家邀请画鲜花的画家来家赏画。画家把客人带到画帘前,客人略有不屑地用手去掀画帘,想看对手究竟画的是什么。手一碰画帘,立即面露惭愧相,说我输了。原来画的就是画帘。你能把蜜蜂给瞒过,我能把你画家都给瞒了,真是一个比一个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者 可区分度 组织目标 大象无形 画家 公民意识 领导本质 《道德经》 辩证法 表面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象无形”与传统道器思想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何阳 唐星明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111-115,共5页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按伦理精神结构的文化形态,伦理思想与哲学和政治融为一体,构成中国古代社会意识形态的核心,形成了家国同构的一套以“道德”为标准的思想体系和行为方式。传统道器思想对形、象、道、器等思想文化概念的解读,从哲学...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按伦理精神结构的文化形态,伦理思想与哲学和政治融为一体,构成中国古代社会意识形态的核心,形成了家国同构的一套以“道德”为标准的思想体系和行为方式。传统道器思想对形、象、道、器等思想文化概念的解读,从哲学、审美、造型三个方面反映了传统道器思想鲜明的文化特色,并对传统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大象无形 道器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老子“大象无形”的绘画美学思想 被引量:1
14
作者 闫萍 《金融教育研究》 2006年第S1期207-208,共2页
老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的哲学思想中蕴涵着深刻的辨证思想,对美学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他的“大象无形”的绘画美学思想至今对艺术的发展仍起着指导作用.
关键词 大象无形 精神 蕴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夫熊猫》“龙轴”与“大象无形”美学内涵辩异 被引量:1
15
作者 梁晖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57-58,共2页
电影《功夫熊猫》中的龙轴采取"空白"方式呈现,明显借用了中国道家思想的外在形式,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解读达到吸引中国观众的目的。但是《功夫熊猫》中的"空白"明显不同于中国传统文化对"空白"的认识... 电影《功夫熊猫》中的龙轴采取"空白"方式呈现,明显借用了中国道家思想的外在形式,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解读达到吸引中国观众的目的。但是《功夫熊猫》中的"空白"明显不同于中国传统文化对"空白"的认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空白"被深刻的理解成"有"与"无"的关系,甚至提升至美学中极高审美境界——"大象无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夫熊猫》 龙之卷轴 大象无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美方式,创意无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美无言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碧波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6年第9期76-81,共6页
"大美方式"——自主品牌运作2015年吴碧波对大美创意园进行转型,从成立初期艺术教育培训为主,逐步转型为以创意产业运营为主,打造品牌化平台运营管理,到生活方式品牌设计,再到具体产品设计,建立一种品牌化运营、提升品牌价值的创意产... "大美方式"——自主品牌运作2015年吴碧波对大美创意园进行转型,从成立初期艺术教育培训为主,逐步转型为以创意产业运营为主,打造品牌化平台运营管理,到生活方式品牌设计,再到具体产品设计,建立一种品牌化运营、提升品牌价值的创意产业模式,走出自主品牌实验之路。大美创意园,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共同打造的文化创意园区,毗邻之江度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牌体验 创意者 吴碧波 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 美术学院教授 艺术教育 品牌运作 运营管理 产业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苍深渊暮 大象无形——以《长江万里图》解读张大千的泼墨意蕴
17
作者 梁露 《美术大观》 2012年第11期50-50,共1页
本文通过对《长江万里图》的研究,理解了张大千泼墨艺术的意蕴,并提出了泼墨意蕴的几个特点是造化自然、笔简形具、诗意抒写、苍渊浑厚、空灵幽深、墨含无穷色,以及气势恢弘,认为在这些特点的基础上方可达到泼墨艺术的最高境界——大象... 本文通过对《长江万里图》的研究,理解了张大千泼墨艺术的意蕴,并提出了泼墨意蕴的几个特点是造化自然、笔简形具、诗意抒写、苍渊浑厚、空灵幽深、墨含无穷色,以及气势恢弘,认为在这些特点的基础上方可达到泼墨艺术的最高境界——大象无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泼墨 意境 浑厚 空灵 大象无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象无形铸英魂——壮剧《冯子材》的叙述手法与美学意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冯梁 《艺苑》 2017年第2期52-53,共2页
新编历史壮剧《冯子材》是广西戏剧院历时两年打造的大型舞台剧。该剧以1885年的镇南关大捷为题材,在真实历史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情节虚构和补充,通过虚实互衬、有意无意结合、有形与无形相扣等手法,塑造了清朝名将冯子材、壮族女首领... 新编历史壮剧《冯子材》是广西戏剧院历时两年打造的大型舞台剧。该剧以1885年的镇南关大捷为题材,在真实历史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情节虚构和补充,通过虚实互衬、有意无意结合、有形与无形相扣等手法,塑造了清朝名将冯子材、壮族女首领青凤、下属九命猫、冯老夫人、孙女灵儿等人物形象,歌颂了爱国军官和壮乡儿女保家卫国、宁死不屈的精神,展现了该剧独特的美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剧《冯子材》 大象无形 镇南关战役 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象无形——论虚白在书法中的重要作用
19
作者 陈昌宝 《美术大观》 2007年第4期10-11,共2页
  中国书法乃中国四大国粹之一,其根生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壤之中,得其精髓,兼包并蓄,广结良缘,是体现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其运用柔软而又弹性的笔毫,通过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节奏书写出...   中国书法乃中国四大国粹之一,其根生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壤之中,得其精髓,兼包并蓄,广结良缘,是体现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其运用柔软而又弹性的笔毫,通过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节奏书写出变化多端且有力度的线条来.因此,有很多人称之为"线条艺术".也正因书法线条的巨大魅力,有很多人却忽视了其中功不可没的"白"的重要性,或对其重要性认识不够充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 《颜勤礼碑》 布白 大象无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先秦道家文论观
20
作者 刘俐彤 《艺海》 2014年第1期176-177,共2页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作为道家学说中具有深刻辩证思想的命题,包含着丰富的哲学内涵和美学思想,而且对中国后世艺术影响巨大。"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探索与追求的是一种自然、和谐、整体的美,是一个有无相生、虚实相...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作为道家学说中具有深刻辩证思想的命题,包含着丰富的哲学内涵和美学思想,而且对中国后世艺术影响巨大。"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探索与追求的是一种自然、和谐、整体的美,是一个有无相生、虚实相成的完美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 哲学思想 美学思想 艺术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